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共话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新华网5月21日,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部分委员接受新华网文化频道专访,就大力发展博物馆“云展览”、加强社区美育建设、制定美术馆藏品定级标准、加大文化扶贫力度、建设美丽乡村要倡导“一村一品”等提出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党组、 刘玉珠
刘玉珠:服务当下与未来,大力发展博物馆“云展览”
疫情期间,博物馆“云展览”的便捷安全性凸显,服务不打烊、展览不落幕、精彩不打折,成为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面对公众的需求,以及数字网络、融媒体传播等技术的不断赋能,博物馆“云展览”将进一步发挥优势禀赋,迎来变革。
为推动博物馆“云展览”更好发展,还需要从这几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要加强博物馆“云展览”的总体设计和顶层规划;二是要加大经费投入,推动博物馆“云展览”建设;三是要加大科技支撑,支持“云展览”相关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四是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共同建设“云展览”体系;五是要探索“云展览”质量反馈评价机制,建立不同层次和性质的“云展览”评价体系和推广矩阵。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许江
许江:加强社区美育建设
美既是人类独特的智性方式,又是每个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根基。美育是有关美的智性教育,是对人心灵的一种孕育,也是一个民族独特的素质教育、行为教育。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世界各地艺术家及专业院校面向社会开放艺术专业通识课程,开展网上展演活动,得到了广泛响应,抚慰了人们在疫情期间浮躁的心。在此,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艺术教育和社会美育的重要意义。我们每一个人既是美育最直接的受益者,也是美育最富活力和创造性的实践者和传播者,从而在践行社会美育的过程中,发现美、创造美、传播美,引领整个社会向上向善向美的风尚。社区美育作为打通社会美育的“最后一公里”,应当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为此,我呼吁结合当前疫情带来的社会、人们交流方式的变革,提议从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来推动社会美育的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 吴为山
吴为山:制定美术馆藏品定级标准
美术馆承担着对视觉文化成果的收藏展示、研究梳理、公共教育的重要职责,对于国家文化的传承与积累以及引导美术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而美术馆的藏品承载着国家、民族的文化记忆,是美术馆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美术馆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呈现繁荣景象,藏品数量快速增加。然而,与日渐丰富的藏品资源形成反差的是,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至今尚无出台统一的美术馆藏品定级标准,给美术馆藏品的科学保护和规范管理带来诸多困难。
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尽快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美术馆藏品定级标准,明确不同级别藏品的划分依据和具体要求,完善美术馆藏品管理基本制度体系,提升美术馆藏品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二是在美术馆藏品的级别划分上,可参照《文物藏品定级标准》,将藏品分为珍贵藏品和一般藏品,定级的标准则应着重考虑“作者”和“作品”两个核心指标项;三是美术馆藏品定级是一件复杂、细致的工作,需要慎重对待,国家文化行政部门可组织相关专家,根据美术馆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美术馆藏品特性深入分析,研究,提出美术馆藏品的定级原则和定级标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分党组、常务副 徐里
徐里:加大文化扶贫力度 丰富文化扶贫手段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这已成为做好扶贫工作的共识。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国家大力气改善贫困地区物质条件的同时,当地文化和精神层面的缺乏仍比较突出,需要更深入地思考和规划,以更好地服务于整体扶贫工作全局。
鉴于此,我建议:相关宣传文化部门积极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以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方式,切实调动贫困群众主动脱贫、艰苦奋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文化扶贫的组织领导,提升文化部门在扶贫工作整体规划、顶层设计中的重要性;完善文化扶贫梯队建设,着重解决贫困地区文化人才短缺问题;加大产业带动扶贫工作力度,着力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 李翔
李翔:对中医药法规体系统筹考虑、整体改革
中医药是我国的特色医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长期以来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提供了保障,而且对人类健康和世界文明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大显身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展示出独特优势。要想全面振兴中医药,当务之急是要改变中医药西化的现象,对中医药法规体系统筹考虑、整体改革。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 杨晓阳
杨晓阳:美丽乡村要落到实处,就要倡导“一村一品”
乡村文化是历史形成的。不同人群、不同环境,根据实用和美观这两个要求,来建造自己的生存空间。一股风地把所有农村都修成标准化,历史上的文化精华、理想美感就会被破坏掉。
民间艺术是民族艺术的根系和土壤。每一个村子的审美特色都是民间艺术与文化传统的体现。民间传统艺术是民族艺术的根基与土壤,具有指导作用。典型的国家保护文物,像故宫是民族艺术的树冠和花朵;而民族艺术的根基与土壤就存在于一村一镇当中。一村一镇的艺术受到重视,大众教育才能贯穿其间。
我们是农业大国,村镇文化是我们的立足点。留住心、留住传统、留住美感、留住我们中华民族这些独特的本源文化,是我们中国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将所有的农村都搞成一个模样,要倡导“一村一品”, 将中国文化的根系留下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 刘万鸣
刘万鸣:扩大国内大博物馆出国办展自主权,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近几年,境外文化机构积极在华联合办展,但国内博物馆由于审批程序繁琐,联合出境办展较少。在国内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展览中,具有较高策展能力的国家级大馆自主联合策划的展览少之又少。针对国内博物馆对外交流办展中问题,我建议:
一是加强对外交流展览的引导,简化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出国办展审批程序。加强对外展览的顶层设计,引导国内博物馆从国家文化战略大局出发,分主题、有侧重做到系统而全面展示中华文化,避免“千展一面”。
二是放宽大型综合性博物馆联合办展。积极支持国内博物馆密切合作,赋予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几所策展实力较强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联合对外交流办展的权力,使之可以方便组织各级各类文博机构联合举办对外展览。
三是优化展览格局,打造中国博物馆展览品牌。深入发掘我国历史文化资源,平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种文化关系,主动推介国内博物馆精品展览,拓展办展思路,创新展览形式,鼓励博物馆加强境外巡展策划,打造一批中国博物馆展览品牌,讲好中国故事,为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理事、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 董希源
董希源:加强引导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助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以民营文化机构、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为主体的新文艺群体已经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力量。
做为一名自由职业画家、新文艺群体的一员,本人通过调研与了解,现就如何加强支持与引导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提出以下建议:团结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加强思想引领与专业提升;加大对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的资金扶持与展览展演场地支持;完善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的职称评定工作,健全奖励激励机制,重视人才培养;支持自由职业艺术家参与社会公共服务,参与志愿服务,参与文旅融合事业,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支持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 骆芃芃
骆芃芃:尽快抢救、保护与收藏年迈艺术家的作品和藏品
我国八十五岁以上卓有成绩的艺术家一百多位,他们已步入暮年。他们是改革开放以来成长起来的优秀的艺术家,也是新中国成就的建设者和见证人。他们学术精深、艺术杰出、人生卓越,作品和藏品是我们国家宝贵的文化财富!
他们热爱祖国,不愿把自己一生最美好的作品拍卖流失,也不愿留给不解其义的后人继承或变卖,渴望捐献给国家。他们希望自己的艺术生命有一个合理的延续。所以,目前亟待有一个国家权威机制定的,对他们的作品和藏品有一个妥善的接纳办法,这件事本身也是对他们一生从艺的一种肯定。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 吴洪亮
吴洪亮:充分发挥艺术的心理疗愈功能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艺术是辅助心理创伤治疗的有效方式。艺术是很好的情绪抒发手段,尤其是对心理发展还不完善的儿童来说,在治疗的过程中,绘画、摄影、拼贴等直观的图像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传达想法,也能让咨询师更好地理解和判断他们的状态。此外,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中,也积累下大批具有心理疗愈价值的艺术作品与经验,这些沉淀在民族记忆中的艺术形式能给人们带来文化的归属与慰藉。
对此,我有以下四点建议:第一,在中小学课程中增加如绘画心理治疗的相关内容,让青少年学会通过艺术的表达方式来抒发、转换情绪,增强青少年的心理韧性;第二,在大学通识课中开设有关艺术心理学的课程,在艺术院校的创作课程中增强艺术心理学的比重,并加强艺术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的跨界研究,促进其成果的广泛运用;第三,对疫情等灾害影响严重地区的公共空间形象进行深度规划,鼓励艺术家为公共空间创作具有心理疗愈元素的艺术作品,深度服务更广泛的人群;第四,结合最新科技成果,开发应用程序、可穿戴设备,链接线上的心理自助评估与干预平台,融入具有积极元素的优秀艺术创作,帮助大众以艺术为导向调整生活状态,建构从个体到群体的心理健康实时守护。
全国政协委员,音乐学院教授、博导 刘月宁
刘月宁:促进艺术教育协调发展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是当今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民办艺术教育的发展有效地补充了教育经费的不足,增加了艺术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化,为更多渴望在艺术方面发展的青少年提供了接受培养的机会,促进了国民素质的广泛提升。同时还为国家培养了大量艺术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对此领域人才的广泛需求。
为此,我在连续多年关注、调研民办艺术教育的基础上,对推动民办艺术教育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加强专项倾斜,推动民办艺术教育发展; “破圈”艺术教育壁垒,打通公办、民办艺术教育互通机制;增加“生命教育”比重,让艺术教育成为生命教育的有效载体。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副、著名影视导演 刘家成
刘家成:引导社会资本更积极地参与文物合理利用
文物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传承发展文化的功能。对文物进行合理利用是充分发挥文化以文化人作用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文物保护和利用是有机统一的,合理的利用对文物的保护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只有吸收社会资本投入文物保护,实现合理利用,才能调动起社会各界保护文物的积极性,更好地保护文物。
为更好地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文物合理利用,我建议:完善文物分级分类保护的细则,允许对保护价值不高的历史建筑做适当的调整或重建;合理控制文物利用和开发强度;放宽文保区建筑的使用权转让。
以上内容转载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