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考研人数暴跌,高学历不香了吗?

2024-12-01 来源:化拓教育网

今年考研报名结束了,不少人关注到一个现象:

考研人数10年来,持续第二年下降。

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 388万,比今年减 少50万人,比2023年则减 少86万人。

跌幅之大,引发普遍关注!

这到底什么情况?考研为什么不香了?这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思潮呢?

下面我们一起聊一聊!

考研人数暴跌背后的多重原因

1、研究生学历,就业优势渐失

很多考生,把读研作为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手段。这也是很多人读研的最大动机。

但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学历“贬值”, 靠卷学历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的路,越来越走不通了。

据《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统计:

硕博学历毕业生offer获得率为 44.4%,低于本科生的 45.4%,而大专生的offer获得率,竟然高达 56.6%

国内研究生就业率,首次低于本科生。

而且大家逐渐发现,读完硕士可能同样面临就业难。于是考生们开始计算考研的性价比。

尤其是现在的情况严峻,经济寒冬,房地产下行,就业机会更难。

网上有一种说法:

硕士毕业之后去互联网大厂,发现面试自己的是本科同学,当年本科同学学习不如自己,可几年过去,自己却进不去当时不想去的公司了。

确实有点悲催。

这就是内卷,学历内卷,时代内卷, 投入产出不成正比了。

所以,有些考生觉得,考不考研工作都难找,不考研也罢了。

2、“消费降级”的风,吹到了考研上了

近几年,读研的成本一直呈上涨趋势。 尤其是专硕、专博,读起来费用不菲。

这些年新增的硕士点,主要是专业硕士。比如,7月国家公布新增的硕士点,超过80%是专业硕士。

专硕和学硕的区别,简单来说,学硕是培养研究型人才,而专硕是以就业为导向来培养的,门槛更低。

但是,主打就业导向专硕,却让不少学生感觉吃了“哑巴亏”。

学费越来越贵,学制越来越长,并且还不提供宿舍……众多问题浮出水面。

而且,据公开信息,上海交通大学2025级新闻与传播全日制专硕学费为18万/期,比原来上涨了6万;西南财经大学2025级全日制会计专硕学费,从原来的8万元上涨到9.8万元。

再拿以连续多年报考专业人数全国第一的MBA(工商管理硕士)为主, 很多学校最近几年经历了大幅的涨价。

到目前为止, 全国一类名校的金融MBA项目,有早已突破50万的项目(比如:上交高金、复旦泛海),双学位的金融项目,中外综合学费有突破 70万的(如:清华五道口);复旦、上海交大的传统综合MBA项目,突破了 50万大关,清华、北大的传统综合MBA项目,都突破了 40万。中国科大的传统综合MBA也突破了30万。

全国多所985院校,学费突破30万。

在经济持续下行的大背景下,拿超过一年的收入,去就读一个研究生项目,这让很多考生,开始做出“消费降级”的选择。

3、考研减少,考公这个“铁饭碗”还在持续增长

今年国考总报名人数超340万,再创历史新高,平均竞争比达86:1。有人说,这意味着学历败给了“铁饭碗”。

这种说法不完全准确,但对当下的很多年轻人来说, 在学历提升与稳定的工作面前,更优先级的选项大概率会是稳定的工作。

另外,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也由2012年的 22.9 万人次跃升至2023年的 1265万人次,短短11年间就破千万,而且这一增长趋势在2024年依旧持续。

这背后所反映也是,对稳定就业的追求。

对于毕业生来说, 考公考编是更现实的出路与选择。

4、考研难度,越来越大

虽然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扩大,但报考人数增加幅度远超过录取规模的上涨。以2023年为例,考研报录比仅24.23%,这意味着 474万考生中,有300多万人落榜。

2014年,研究生招生人数虽然只有62万,不及2023年的一半,但录取率达到了36%。2024年报考人数虽然少了36万,可是研考国家线和各高校的复试线却“不降反涨”。

而且现在推免比例增大。什么是推免?

高校每年的招生名额包括推免人数和统招人数共同构成, 推免的考生是不用考试就能直接读研的学霸们。而推免生的比例在逐年攀升。

比如,2024年清华大学的保研率达到了70%左右,北京大学的保研率有60%左右,北京大学医学院保研率接近70%,浙江大学保研率达到了40%以上;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的保研率,也在50%左右。

推免生比例的增加,直接导致统招生名额的减少,使得考研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学历教育并非自我提升的唯一方式

事实上,国家也看到了研究生培养中的种种问题,不断在调整政策,尤其是 鼓励更多硕士、博士走向市场化,而不是待在象牙塔。

今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表决通过, 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自1981年以来,我国学位法律制度的 首次全面修订。

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强调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要 分类发展、分类培养:

重视学术学位的培养,让学生敢于 去闯无人区,从事原始创新,在基础理论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重视专业学位的培养,让学生能够 围绕国家科技发展的重大需求,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位法从制度上给予了专硕学生更多空间——专业学位,可按专业实践的成果去进行答辩, 也可按专业实践上的一些创新成果答辩,不一定都要拼论文了。

随着应届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依旧复杂严峻。当一届届大学生们因走不出困境与焦虑,卷入“考研潮”时,则更需要清醒的认识到:

“为什么要考研?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岗位?”

正如中国药科大学校长郝海平所说, 学历教育并非自我提升的唯一方式,更多的需要在工作中提升自己,有了 "理论+实践",有利于形成正确的、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从而实现快速成长。

对于所有毕业生来说,无论是高分顺利上岸,还是选择走入社会开始工作,都愿你们不被洪流所裹挟, 人生不会因一场考试而止步不前,也不只有这一条路通向成功,努力坚持的你,早已赢了自己。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