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昆明9月27日电 (记者 胡远航)云南大学27日发布消息称,近日,由该校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于黎牵头的研究团队,基于目前最大规模的穿山甲群体基因组学数据,并联合穿山甲鳞片的形态学分析,证实了一个新的穿山甲物种的存在,将其命名为Manis mysteria。
穿山甲是世界上非法贸易最严重的野生哺乳动物,此前已知的穿山甲物种共有8个,包括4个亚洲穿山甲物种:马来穿山甲、中华穿山甲、印度穿山甲和菲律宾穿山甲,和4个非洲穿山甲物种:树穿山甲、长尾穿山甲、大穿山甲和南非穿山甲,皆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云南大学于黎研究员团队和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张华荣博士团队在对云南和香港分别查获的非法贸易的穿山甲鳞片进行分子物种鉴定时,都发现了不同于已知的8个穿山甲物种的新的线粒体单倍型,提示可能存在穿山甲新物种。科研人员经过进一步对所有已知的穿山甲物种和可能的新物种进行了鳞片形态特征比较以及138个个体的群体基因组分析,证实其为新的亚洲穿山甲物种,即世界第九种穿山甲,并将其命名为Manis mysteria。
研究还发现,该物种早在500多万年前就与菲律宾穿山甲和马来穿山甲分化;其在所有穿山甲物种中呈现出相对较低的遗传多样性,较高水平的近交程度和有害突变积累,提示种群数量较少,演化潜力低,与其他穿山甲物种一样面临类似的生存困境。同时,由于目前发现的该物种均来自查获的鳞片,再次提示其正经历着非法狩猎和非法贸易的严重威胁。
基于此,研究人员呼吁,应尽快找到该物种,并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该物种分布地可能与中华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的分布地重叠或相邻,东南亚岛屿也可能是其潜在的分布地。
该研究极大地刷新和扩展了目前对穿山甲物种多样性和演化历史的认知。研究结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PNA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