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七年级上册一、二章知识点汇总初一上学期地理第

2021-10-23 来源:化拓教育网
 初一上学期地理第一至二章知识点归纳703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②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③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约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以赤道为分界线,分为北、南半球(我国北半球,也在东半球)。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经度之和为180°)都组成一个经线圈。③由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④特殊的纬线 :赤道0°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北极圈66.5°N、南极圈66.5°S。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纬线逐渐缩短直至南北两极缩为一点。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判读方式:相邻度数向南增大则为南纬;相邻度数向北增大,则为北纬。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①地球运动:自转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周期约为24小时,产生昼夜交替的自然现象;公转绕太阳自东向西转,周期为一年,形成四季不断变化的自然现象②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③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N)上空看,地球仪按逆(N)时针方向转;从南极(S)上空看,地球仪按顺(S)时针方向转。 5.地图: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②比例尺表达方式主要有: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同分母分数,分母小,比例尺越大;分母大,比例尺越小。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④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一般指示北向,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方向。⑤求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⑤地图主要分为两大类: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⑥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一条等高线只有一个海拔。两条相邻的等高线的高度差叫做等高距,一副等高线图只有一个等高距。⑦地形图:了解地形情况的地图的分类有:等高线地形图、鸟瞰图、地形剖面图、分层设色图。其中,分层设色图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区域,主要有:绿色代表平原,蓝色代表水域,黄色代表丘陵、山地、高原,褐色代表高原,白色代表积雪。 6.各种地形类型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 地形类型 海拔高低 平原 高原 较低,200米以下 较高,500米以上 地形起伏 平坦开阔 起伏不大,边缘较陡峻 山地 丘陵 盆地 较高,500米以上 较低,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200米 起伏较大,边缘较陡 坡度缓和,相对高度不大 中间低,四周高 7.世界之最:青藏高原“世界屋脊”,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平原”,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马里亚纳海沟“世界上最深的海沟”。 二、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西半球。(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2.半岛是一面临陆,三面临海的陆地;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 3.七大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4.各大洲分界线 大洲 亚洲和欧洲 亚洲和非洲 欧洲和非洲 亚洲和北美洲 北美洲和南美洲 分界线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苏伊士运河 直布罗陀海峡 白令海峡 巴拿马运河 5. 赤道穿过的大洲:南美洲、非洲和亚洲;赤道横穿的大洲:南美洲和非洲 6.海陆变迁的原因:地球内力是从地球自身来的(主要是地球内部的热能),形成了地壳运动、岩浆运动、变质作用,会形成地表高低起伏、形成高山和盆地(即形成地表形态的“粗毛坯”);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地球的外部,形成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的表现,是对“粗毛坯”再塑造、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 7.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8.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9.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10.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11. 板块是不断变化的。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海沟、弧形群岛;板块张裂拉伸形成裂谷、海洋。 12. 火山与地震: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