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梁衡《一棵怀抱炸弹的老樟树》阅读训练及答案

2021-08-21 来源:化拓教育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一棵怀抱炸弹的老樟树

梁衡

①一棵茂盛的古树用它的枝桠轻轻地托着一颗未爆的炸弹,就像一个老人拉住了一个到处乱跑、莽撞闯祸的孩子。炸弹有一个老式暖水瓶那么大,高高地悬在半空,它是从千多米高的天空飞落下来后被这棵树轻轻接住的。就这样在浓密的绿叶间探出头来,瞪大眼睛审视人世,已经整整80年。眼前是江西瑞金叶坪村的一棵老樟树。

②樟树在江西、福建一带是常见树种,家家门前都有种植。民间习俗,女儿出生就种一棵樟树,到出嫁时伐木制箱盛嫁妆,三五百年的老树随处可见。但这一棵却不同。一是它老得出奇,树龄已有1100多年,往上推算一下该是北宋时期了。透过历史的烟尘,我脑子里立即闪过范仲淹的“庆历改革”和他的《岳阳楼记》以及后来徽宗误国、岳飞抗金等一连串的文事。一棵树就是一部站立着的历史,站在我面前的这棵古樟正在给我们静静地诉说历史。第二个不寻常处,是因为它和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伟人紧紧连在一起,这个人就是毛泽东。毛泽东也是一棵参天大树,他有83圈的年轮,1931年当他生命的年轮进入到 38 圈时在这里与这棵古樟相遇。

③1931年毛泽东率队走下井冈山,准备到福建重整旗鼓再图发展,当路过瑞金时邓小平正在这里任县委书记,就建议他在这里扎根。于是1931年11月7日苏俄十月革命胜利十四周年这一天,在瑞金叶坪村的一个大祠堂里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第一个全国性的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宣告成立。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后来被中国人称呼了近半个世纪的“毛主席”就是从这一天开始的。

④虽是共和国的主席,毛泽东也只能借住在一户农民家里。这是一座南方常见的木结构土坯二层小楼,狭窄、阴暗、潮湿。小楼与祠堂之间是一个广场,是红军操练、阅兵的地方,广场尽头还有一座烈士纪念塔。这实在是一处革命圣地,是比延安还要老资格的圣地。毛泽东等几个中央要人住在广场南头的小楼上,楼后就是这棵巨大的樟树。一走近大树我就为之一震,肃然起敬。因为它实在太粗、太高、太大,我们已不能用拔地而起之类的词来形容,它简直就是火山喷出地面后突然凝固的一座石山,盘龙卧虎,遮天盖地。树干直径约有4米,树身苔痕斑驳幽黑铁青,树纹起伏奔腾如江河行地。树的一半曾遭雷劈,外皮炸裂。木质外露,正向天狂呼疾喊,声若奔雷。而就在炸裂后的树身上又生出新的躯干,干又生枝,枝再长叶,一团绿云直向蓝天铺去。好一棵不朽的老树,就这样做着生命的轮回。因地势所限,树身沿东西方向略成扁平,而墨绿的枝叶翻上天空后又如瀑布垂下,浓荫覆地,直将毛泽东住的后半座房子盖了个严实。那天,毛泽东正在二楼上看书,空中隐隐传来飞机的轰鸣。他并不在意,把卷起身,踱步到窗前看了一眼,又回到桌前展纸濡毫准备写文章。突然一声凄厉的嘶鸣,飞机俯冲而下,铁翅几乎刮着了屋顶,一颗炸弹从天而降。警卫员高喊:“飞机”,冲上楼梯。毛泽东停笔抬头,看看窗外,半天没有什么动静,飞机已经远去,轰鸣声渐渐消失。这时房后已经乱作一团,早涌来了许多干部、群众。很明显,这架飞机是冲着临时中央政府,冲着毛泽东而来,只扔了一个炸弹就走了,但炸弹并没有爆炸。大家围着屋子到处寻找,地上没有,又仰头看天,突然有谁喊了一声:“在树上!”只见一颗光溜溜的炸弹垂直向下卡在树缝里。好悬!没有爆炸。这时毛泽东已经走下楼来。人们早已惊出一身冷汗,齐向主席问安,天佑神人,大难不死。毛泽东笑了笑说:“是天助人民,该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不亡。”毛泽东戎马一生,不知几遇危难,但总是化险为夷。毛泽东的性格坚定沉着,又有几分固执、浪漫,从不怕死。唯此才能成领袖,成伟人,成大事业,写得大文章。

⑤历史的脚步已走过80年,这棵老樟树依然伫立在那里。枝更密,叶更茂,干更壮。树皮上的青苔还是那样绿,满地的树阴还是那样浓。那颗未爆的炸弹还静静地挂在树上。

现在这里早已辟为旅游景点,人们都争着来到树下,仰望这定格在历史天空中的一瞬。古樟树像一个和蔼的老人正俯瞰大地,似有所言。它怀里一直轻轻地抱着那颗炸弹,这是一把现代版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试其定力,然后又戒其权力。它告诫我们,革命时要敢于牺牲,临危不乱;掌权后要忧心为政,如履薄冰。

(选自《人民日报》2012年12月03日24版,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围绕老樟树讲述了毛泽东在瑞金遭遇炸弹袭击的一段惊险经历,天佑神人.大难不死,是民众的幸事,也是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幸事

B.本文写民间栽种樟树的习俗、宋代一连串故事以及革命年代的光辉历程,都与这棵樟树紧密相连,其目的就是为了突出樟树之古老

C.老樟树见证了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的成立,见证了伟人毛泽东敢于牺牲、临危的气魄。人们看到它就会想起那段革命岁月。

D.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古樟树依然伫立原地。它像一个和蔼的老人正俯瞰大地,似有所言;它又像一把悬顶之剑,时刻警示着后世之人。

7.下列对文本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重点写古树救人的故事,古树刚好托住炸弹,这是作者运用巧合法,意在为文章增添一种传奇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本文综合运用了描写、叙述、议论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叙中有情,情中有理理中有形,形中有情,杂糅各法,尽得其妙。

C.本文语言朴实自然又生动形象,句式上长短结合、富于变化,尤其是能巧妙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读来给人以美的享受。

D.作者梁衡以“人文古树”为题写了一系列散文,大多立意高远,兼具自然情怀和人文思考。本文是他此类散文的一篇佳作。

8.请从修辞手法角度鉴赏文中画线语句。(4分)

9.作家梁衡一向视“写大事、大情、大理”为自己的文学宣言。请结合文章加以分析。(6分)

参考答案:

6.B(“其目的就是为了突出樟树之古老”不准确。写这些内容,主要是为了增添文章的文化底蕴,给人以历史的厚重感。)

7.A(本篇散文主要事件为真人真事,据史实而作,并非虚构,并非刻意运用巧合法写作。)

8.将“起伏的树纹”比喻成“江河行地”,化静为动,突出了古树树干之大和树纹的纵横交错特点(1分);“向天狂呼疾喊”采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古树高耸入云的状态和顽强不屈的精神(1分);“声若奔雷”这一比喻切合当地自然环境,能传达出古树在风中的嘶吼和强大气势(1分)。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写出了老樟树的形态、气势和精神特

点,也蕴涵着作者见到老树后内心的震惊及敬意(1分)。(大意对即可。)

9.①大事:文中写到了毛泽东在江西瑞金建立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等政治方面的大事件;

②大情:老樟树不仅于人有救命之恩,还静静地诉说着历史,见证着人世沧桑,本文充满赞美之情;毛主席戎马一生,为了民众和革命事业而舍生忘死、不怕牺牲,本文饱含对此崇高人格的讴歌;

③大理:老樟树怀抱的“炸弹”,时时刻刻告诫后世人要“敢于牺牲,临危不乱,忧心为政,如履薄冰”。(每点2分,大意正确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