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没有想象的不堪(下)
黄 灯
爸爸和妈妈⼀样喜欢孩⼦,他喜欢孩⼦的⽅式,就是在任教的过程中,绝不耽误任何⼀个有前途的学⽣。他曾经当过⼀届⾼中的班主任,班上29个学⽣,最后有23个学⽣,通过⾼考、复读、当兵等路经,获得了新的发展,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向。爸爸在此期间,就是尽⼀切可能满⾜他们的学费、书本、⽣活费等⽅⾯的需求。在朴实的认知中,教育是世间性价⽐最⾼的事情。20世纪90年代,他总是和镇上那些发了财的朋友讲这个道理,反复叮嘱他们在赚钱的时候,要注意对孩⼦的教育。那个时候,他每个⽉的⼯资只有两三百元,⽽那些做⽣意的朋友都⾝家⼏⼗万甚⾄上百万。但事实证明,爸爸的确有远见。
爸爸说话耿直,不媚权贵,⼀辈⼦没有得过⼀张奖状,没有获得过任何官⽅的荣誉,哪怕在学校的卫⽣检查中,他门上贴的标签也只能是⼀张“较清洁”。但他仿佛从来不在乎别⼈的评价,只是凭着⾃⼰的兴趣和本⼼做事。他喜欢读书,在乡下的中学,他⼀直坚持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坚持看了不少数学⽅⾯的理论书,他还喜欢⽂学作品,喜欢读《镜花缘》《红楼梦》,他和妈妈⼀辈⼦都在⼀种极为忙乱的环境中⽣活,家⾥⼈⼝多,压⼒极⼤,常年处于负债状态,但他们从未流露出悲观情绪,总是兴致勃勃都承担该来的⼀切。他们从来没有什么个⼈的空间和⽣活,⼀辈⼦处于燃烧和付出的状态,为孩⼦、⽗母、亲戚、学⽣做着他们该做的事情。
我就是在这样⼀种环境中长⼤的,从⼩没有被要求为改善命运⽽读书,也从未动过出⼈头地的念头。因为⽗母忙于⽣计、疏于管理,我反⽽多出了⼀份⽣命的⾃由和快乐。⾼中毕业时,我只考上了⼀所专科学校,因为闺蜜平时和我差不太多,她上了北京⼤学,我总感觉⾃⼰再努⼒⼀下,⾄少也能上个湖南⼤学,于是想复读⼀年。⽗母看到了事情的另⼀⾯,村⾥有⼀个姑娘,复读⼏年没考上,最后精神失常,漂漂亮亮的⼀个⼥孩,瞬间成了家⾥的累赘。这是他们不愿看到的现实,既然他们有这个担⼼,我就放弃了复读的念头。欢欢喜喜地去了那所专科学校。进了学校,压⼒极⼩,主要时间还是玩耍,课余打牌、滑冰、吃烧烤,当然还有谈恋爱。现在看来,我不能说这种今天⽆法想象的懒散,没有给我带来遗憾,但此后⼏乎难有偷闲的时光,⼜让我对此从未后悔。很多时候,我甚⾄暗中庆幸,我的青春年代,曾拥有机会浪费⼤把时间,在困惑和迷茫中,可以坚守⾃⼰的兴趣,并且通过浪费和试错,确认了⽣命的激情源于何处,内⼼得以找到向往和喜欢的状态,⽽不是像现在的孩⼦,被各种各样的外界标准驱赶着被动长⼤。失去的机会可以再找回,没有赚到的钱也可以通过别的途径补救,但逝去的青春永远不会重现,年轻的时光不应该有鸡⾎般的竞争,还应该拥有它原来的余裕和从容,懵懂和青涩。
我1995年⼤学毕业进⼊⼯⼚,1998年下岗,于是决定考研,在朋友开的⼴告公司⾥借了⼀间4平⽅⽶的⼩房间备考了7个⽉,神奇地考进了以前都不敢想的武汉⼤学。这种戏剧化的结果,仿佛是命运⼀直站在暗处,随时准备补偿我⾼考失利的遗憾。随后,我接着念博⼠,毕业后,进了⼴东⼀所学院任教。
没想到⼯作后,相⽐创作对我的吸引⼒,我更喜欢教书,和学⽣交往,成为我最开⼼的事情。我觉得仅仅只是因为多读了8年书,我所拥有的⽣活⽐起⼤学毕业后在⼯⼚的⽣活,已经好了很多,⼀份⼤学的教职让我⼼满意⾜。这种随遇⽽安的⼼态,和⽗母如出⼀辙。我安⼼对待学⽣,就如妈妈安⼼对待她⾝边的孩⼦,就如⽗亲安⼼对待他课堂⾥的少年,这是⼀种经由家庭熏染习得的平常之⼼。
平凡的⽣活,没有成功学理念中想象的那么不堪,所谓中产阶层担⼼的阶层坠落,其实充满了偏狭的优越感和⽆谓的焦虑。想起妈妈,⼀辈⼦都在做事,但只要做⼀件事,就有⼀件事的样⼦。她种菜,就能看到满园的⾖⾓、茄⼦、丝⽠和辣椒;她养鸡养鸭,就能看到鸡鸭成群结队,活蹦乱跳、⼈马喧腾的热闹;她做饭,就能让家⼈闻到满屋的菜⾹,感受到⾷物的美味;她养育孩⼦,就能让孩⼦们⼀个个精神抖擞地长⼤,并⾃然地融⼊社会,绝不给别⼈带来⿇烦。她和全天下平凡的家庭主妇⼀样,所有的时光充满汗⽔和劳累,但每⼀分钟都饱含着⽣存的质感。
她的⽣命如此落地,精神如此简单、清洁。我年龄越⼤,越对平凡⽽认真活着的⼈深怀敬意。他们和我的⽗母⼀样,都是托起这个社会的基⽯,尽管他们默默⽆闻,但没有⼈可以否认他们的价值。
当然,不能否认,我的⽗母之所以能够如此坦然地⾛到今天,除了⽆病⽆灾、勤劳能⼲,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所⽣活的时代,⽽我之所以能够在青春年少的时候恣意虚度不少时光,轻率地⾛过很多弯路,也是因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宗教”还没有如此根深蒂固。
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让劳动者通过踏实的付出,就能⼼安理得地享受到⽣命的快乐。我们要竭⼒破除教育极端功利化后,孩⼦们被迫卷⼊残酷竞争的命运。我们要允许孩⼦们试错和出错,允许他们迷失和⾛岔路,允许他们按照⽣命的节奏和内⼼的召唤去缓慢成长。
这个过程必然漫长⽽艰难,但⼀旦达成,平凡⽽有尊严的⽣活就会成为现实。(全⽂完)(全⽂完) ——选⾃《读者》2021·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