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认知模式研究

2020-05-01 来源:化拓教育网
Science&Technology Vision 项目与课题 科技视界 2012年05月第15期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认知模式研究 温宏社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 陕西西安71 0061) 【摘要】认知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流派,本文通过对认知法的产生及其理论基础的分析,论述听力理解过程的认知心理特 董,来构建大学外语听力教学的认知模式,以提高外语学习者的听力学习效果,促进外语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语言能力;认知教学法;语言理解;语言运用 0引言 2听力理解的认知心理过程 听力是外语学习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接受性技能,是口 随着心理学、认知科学、脑科学、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对 语、阅读、甚至写作的基础。但是对于听力的教学没有受到 听力理解过程的认识愈来愈科学化。 足够的重视。而且现行的听力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外语教学 Kenneth(1976) ̄为听力理解过程由五个环节组成:辩音、 改革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听力理解的认知心理过程,把认 信息感知、听觉记忆、信息解码、语言使用或储存信息,并且 知教学法应用到听力教学上。以期建立新型的听力教学模 后一个环节总是依赖于前一个环节。Abbott等(1981)认为听 式。 力理解包括感知、解码、预测与选择等过程。Anderson(1985) 1 认知教学法的产生及其理论基础 将听力理解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感知处理、切分和运用。这 三个阶段既是相互联系又是循环往复的。在感知处理阶段, 认知教学法也叫认知一符号法。是关于在外语教学中发 听话者将所听到的声音暂时储存在短时记忆当中;在切分阶 挥学生的智力作用,重视对语言规则的理解,着眼于培养实 段.听话者将短时记忆中的语音串切分成从句、短语、单词或 际而又全面地运用语言能力的一种外语教学法体系或学习 其他语言单位,并在大脑中以心理表征的方式建构意义;在 理论。因而也称为认知—符号学习理论。 运用阶段。听话者借助语言知识将大脑中的心理表征与已有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语言学家卡鲁尔。首先提出认 的背景知识相联系,对听力材料做出正确的理解(王守元, 知教学法。他认为语言活动与认知活动的结合是获得语言交 2003)。 际能力的必经之路。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的心 因此.听力理解是通过听觉器官和大脑的认知活动并运 理准备和语言意识程度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 用语音、词汇、语法和各种非语言知识,把感知到的声音转化 认知教学法具有深厚的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和人工 为信息的过程,是一个复杂对意义进行构建的心理过程和积 智能理论基础。其心理学理论基础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 极主动的创造性思维过程。 “发生认知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基本结构和发现理论 和认知心理学家奥斯贝尔意义的学习理论:语言学理论基础 3听力教学的认知模型 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规则和可拉申的语言学习与习 认知教学法认为外语教学过程分有三个阶段:语言的理 得和监检模式理论。教育学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解、语言能力、语言运用。我们结合Underwood(1990)的三段式 人工智能理论基础是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Rumelhart) 听力课堂教学方法,认知理论为基础,构建新型的听力教学 的图式理论和安德森的生成式系统理论。 模式。 ※本论文是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改项目(项目编号1 0JG001 2Z)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温宏社(1967一),男,陕西岐山人,副教授,硕士,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研究方向为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外 语教学。 SCIENCE&TECHNOLOGY VISION ̄l 5 Science&Technology Vision 2012年05月第15期 科技视界 项目与课题 3.1语言理解阶段 以让学生边听边写。这时精听侧重点为重音、语调等。也可重 复某些重点,同时进行集体或个别模仿,重在训练学生习惯 准确地道的语音语调。 3-3语言运用阶段 语言运用阶段是听力教学的巩固深化阶段,其主要任务 语言理解准备阶段是听力教学的重要准备环节,可以为 听力过程的顺利进行提供心理准备。同时,教师为学生对听 力材料的感知和认知奠定基础: 3.1.1采取“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可以使学生畅所欲 言,激发学习者创意与灵感,以激活学生头脑中各种相关的 图式。教师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导入话题,发挥他们的想 是对经短时记忆处理的信息进行编码、重组并转化为长期记 忆而储存。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教师可将听、说、读、写有机地 结合,既有侧重,又全面发展,加强语言输出: 3.3.1听说结合。在听后,可以通过问题回答,课文复述、话 题讨论的形式或个人对话,或集体合作,来增加学生练习口 象空间,并将其引导到听力材料的主旨上来。 3.1.2提供背景知识。教师围绕听力的主题,利用多媒体、图 片,给学生呈现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对听力内容 进行恰当的预期,合理的猜测。 语的机会。听说结合,既可以考查听力理解,也可以锻炼口 语。 3.1-3呈现关键词句。关键词在听力材料中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关键词的呈现,可以使学生基本确定听力的主题。再进 行生词,重点句型的呈现,可以使学生扫清听力障碍。 3.1.4活用练习题。在听力开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浏览 3.3.2听读结合。要求学生通过逐句模仿和整体模仿的形式 朗读听力材料,侧重于语音语调。长期坚持,学生的语音语调 会有很大进步。 听力题,猜想听力材料可能出现的内容,帮助他们锁定思考的 范围,来提高学生听的效率。 这些方法和步骤,可以使学生对听力内容进行“预热”和 合理的预期。从而,帮助学生对听力材料有初步认知,为语言 能力培养阶段奠定基础。 3.2语言能力阶段 语言能力阶段是听力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决定着学 生听力效果的好坏,听力能力的训练的成效和听力策略的培 养。 3.3.3听写结合。配合听力.进行适当的写作.教师引导学生 根据提示词,或所填的表格,写摘要、小短文等。 通过听和说读写的整合。学生加深了听力材料的理解。 加强学生语言的运用,这样有利于今后的听力学习和其他语 言能力的提高。 4结语 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积极的、主动的、创造性的过程。把 认知法引入听力教学中,构建外语听力教学新模式.可以提 3.2.1泛听抓主旨。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篇章的整体意 义的识别上,要通听全文,把握整体。教师不可打断学生,而 要鼓励根据上下文意思迅速判断和猜测,抓住对话或文章的 大意。泛听遍数不一般二至三遍即可,不要太多。泛听时,适 高听力教学效果,促进外语教师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彻底转 变及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推动外语教学的改革 e 【参考文献】 [1]Chomsky,Noam.New Hoirzons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Mind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当布置练习题,为下一步活动做好准备。 3.2.2精听重细节。精听是“自下而上”的听力训练策略, 它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文章的细节,同时也能提高听力技 巧。 [2]Skehan,P.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nirng[M].Shang— 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al Press,2001. ①选择性集中注意力。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关键词、 重要细节或主题句上,以全面了解听力材料的内容。 [3]盛炎.语言教学原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4]王守元,苗兴伟.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与方法[J].外语电化教学, 2003(8). ②做笔记。做笔记时主要记录重要、易忘的信息,要有效 地运用缩写、符号等形式,节约纪录时间,做笔记要有系统性 和层次性。 [5]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王洪泽] ③作练习。教师可以灵活地布置一定形式的练习题,可 (上接第202页)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431—452. [3]崔满.三角级数法模拟弹性地基梁内力[J].山西建筑,2007,7(19) 96—97. [4]赵冬娇.封闭式路堑U型槽结构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 [责任编辑:王洪泽] 6 I科技视界sc ENcE&TEcHN。L。GY VIsI。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