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盗采国家资源罪量刑标准及立案标准

2020-04-17 来源:化拓教育网

盗采国家资源罪量刑标准立案:非法捕捞水产品、猎捕珍贵野生动物、非法采矿、破坏保护植物、盗伐林木等行为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刑罚,根据情节轻重,可处以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罚金或没收财产等处罚。

法律分析

盗采国家资源罪量刑标准立案:

1、非法捕捞水产品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2、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非法采矿,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4、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5、盗伐林木的,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量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拓展延伸

盗采国家资源罪的法律适用范围及司法实践分析

盗采国家资源罪是指以非法手段获取、利用国家资源并获利的行为。其法律适用范围涵盖了各种资源,如矿产、森林、水资源等。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盗采国家资源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和立案标准,主要考虑了盗采行为的严重程度、所涉及资源的价值、犯罪人的主观恶意等因素。同时,还需考虑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司法解释的指引。在实践中,法院会根据具体案件的事实和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决定量刑和是否立案。司法实践的分析有助于确保对盗采国家资源罪的有效打击和公正审判。

结语

盗采国家资源罪的量刑标准已经明确规定。对于非法捕捞水产品、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非法采矿、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以及盗伐林木等行为,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法律规定了相应的刑罚和罚金。司法实践中,法院将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对盗采国家资源罪的打击和审判公正。这一法律措施的实施有助于保护国家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四十三条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或者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采取破坏性的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