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脱逃罪的犯罪处罚标准是怎样的

2021-06-13 来源:化拓教育网

脱逃罪处罚标准: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进行拘留、逮捕、羁押、监管是司法机关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施加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的法律强制措施,是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秩序,同犯罪作斗争的重要手段。

一、劫夺被押解人员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构成劫夺被押解人员罪的条件有: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秩序;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上为故意。

二、逃脱罪的犯罪主体是谁?

逃脱罪的犯罪主体是与刑事诉讼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即一是依法被拘留、被逮捕的未决犯;二是已被判处拘役以上刑罚,正在劳改机关服刑的已决犯。其中被错抓、错判的人,不甘心被羁押或劳改而逃跑的,按照脱逃罪论处。被行政拘留或劳动教养的人逃跑的,不构成本罪。

三、哪种情形可以视为自首

自动投案或向司法机关供述尚未掌握的罪行。自首情形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犯罪之后自动投案,向司法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罪行的,这是一般自首;第二种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和已经宣判的罪犯,如实向司法机关供述还未掌握的罪行的,与司法机关所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于不同种罪行的,以自首论,这是准自首或者特别自首。第三种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向司法机关供述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这是准自首或者特别自首。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

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