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教《看电视》一课时,决定尝试一下“探究式学习”的理念与思路:
一、背景
我先让学生自主探讨课文,然后让学生分别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从看似平淡的生活画面“看电视”中理解出作者的意图体会亲情。然而,这堂课并没有取到意想中的效果。许多同学并没有从“换频道”的过程中体会到博大的亲情,有的甚至嘲笑“奶奶”不喜欢看电视。
二、发现问题
受到这次打击,我对探究式学习产生了怀疑,一年级的孩子,有能力自主探究吗?
三、解决办法
经过课后的一番思索,我感受到学生之所以不能够领会课文的意义,原因在于他们平时生活中对于亲情体察得不够敏锐,因此体会不到看电视的“奇妙”之处,亲情只停留在端茶送伞的层面上。而我们要引导学生的,正是学习教材中各位作者对生活、对人生的那种更加敏锐的触角,更加细腻的触觉,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用心去生活,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捕捉,用心去积累。
于是,我在上第二课时前,先布置给学生一项特别的家庭作业:观察家里人最喜欢看什么节目?你家每天看什么节目的时间最多?
第二天,孩子们将自己观察的内容在课堂中交流出来,听着孩子们的介绍,我欣喜地发现,孩子们真正的体会到了亲情。
四、反思与启示
是的,一个没有认真观察过生活,没有细心感受过生活的人怎能品味出语文学习的乐趣呢?的确,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要让学生理解课文,就首先要让学生理解生活的有关主题。在自主理解生活的基础上,再来探究作者在课文中如何解读生活的这一侧面。
由此,我认识到,要让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不是凭空就可以一上来就做的。探究式学习有一个基础和前提,那就是学生自己对生活、对人生已有的敏锐体察、真切感受、深入思考和解读。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在这个平台上,学生才有能力、有根基来开展自主探究。
因此我通过这次实验,也是通过这次探究,得到的新的认识是:学生自己对生活已有的敏锐体察、真切感受、深入解读,是探究的重要基础之一。这可以说是我个人行动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吧。
点燃想象之花 优化识字教学──《看电视》的教学案例
河南省济源市梨林实验小学 冯小琴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这段话充分说明了想象力的重要性。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但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在教学中,如果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就能点燃学生的创造性火花,促使其展开丰富的想象。
【教学案例】
在教学《看电视》一课时,为提高识字效率,我一改以往挑重点字词逐个分析的教学方法,和盘托出文中要求认识的生字:
奇 精 赛 蹈 却 掉 音
师:你最喜欢哪个字,为什么?
生1:我最喜欢“音”字,因为我喜欢上音乐课。
生2:我最喜欢“奇”字,因为我喜欢看动画片《哪吒传奇》,我喜欢小英雄哪吒。
生3:我喜欢跳少儿拉丁舞,我最喜欢舞蹈的“蹈”。我给大家表演一段,可以吗?
师:好,掌声鼓励!
另一学生说道:老师,我不喜欢“精”字,因为《金刚葫芦娃》里有蛇精,它专干坏事,我们都很讨厌它。
一生补充道:老师,《西游记》里有白骨精,《娇娇传奇》里有狐狸精,它们都是坏家伙。
……
孩子的世界真是奇彩无比!听了孩子们的话,我好象进了动画城。
一男生说道:老师,我喜欢“赛”,因为我最爱看球赛。球赛很精彩!
另一男生补充道:我也喜欢“赛”字,因为我喜欢和小朋友赛跑……
学生说完自己喜欢的字后,我乘兴追击,让学生领读自己最喜欢的字。学生个个声音洪亮,自信十足!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老师也难得一乐!
【教学反思】
学生的言语表达一旦进入精神层面,这些字词在孩子的心灵里就会鲜活起来了,精神语言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这样的字词教学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领者──教师,要善于开启每一个汉字传递给我们的巨大信息,把学生的个性体验、感悟和创造紧紧联系在一起,借用学生的感性认识,使之人性化,生活化,趣味化。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作用,启迪学生产生各种联想,并饶有兴致地参加到语言实践中,优化识字教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