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标准通过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贫现象改变的表现及原因 (2)积弱局面改善的表现及原因 (3)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4)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2)利用图表分析教材重点 (3)通过问题探究细化难点3.情感态度价值观(1)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2)改革充满了阻力,过程是艰难的,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态度,改革才能成功三、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四、教学方式1.依据课程标准,依托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2.对教材比较明晰叙述内容,以学生阅读为主。3.培养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并懂得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材料。 五、教具准备《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导入]欣赏诗词,感受历史 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变法前景象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 ──变法后的农民生活一民之生重天下,君子忍与争秋毫?” ──王安石《收盐》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浪淘沙》王安石讲述:北宋中期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挽救封建统治,王安石在宋神宗 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王安石变法面临怎样的命运?变法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讲授新课](一)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1.角色扮演,神入历史(1)假如你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农民,王安石变法给你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变化有哪些?为什么?(2)假如你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富商,王安石变法的哪些内容与你的利益有直接关系?为什么?(3)假如你正在当时军队服役,王安石变法给你的军旅生涯带来的变化主要有哪些?为什么?(4)假如你是当时社会的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中下层士人,王安石变法会给你带来什么变化?为什么?2.巩固基础,突破重点积贫局面的改变富国之法的措施作用和成效局限农田水利法水利工程广为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收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国库充裕,积贫的局面大大改变了 方田均税法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 青苗法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免役法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对贫苦人是沉重的负担,许多人为支付免役钱家破人亡。市易法和均输法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积弱局面的改善 强兵之法的措施作用和主要成效保甲法加强了农村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社会治安;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节省了大量的训练费用主要表现: 西部边境的巩固和开发设置军器监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提高保马法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将兵法加强了军队战斗力精简军队加强军队战斗力,节省了不少军费 人才选拔的改变 取士之法的措施作用和主要成效改革科举制废除明经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选拔大量能够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考试成绩优秀者,课直接受官。使学校成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的地方。惟才用人重视官员的选拔任用,按资升迁的成规被打破。培养了改革的中坚力量。 (二)变法的命运探究问题,细化难点提问:1.大地主、大官僚和大商人为什么反对变法?2.面对阻力,王安石提出了“三不足”思想,对变法进程起了什么作用? 3.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宋神宗态度的变化对变法产生了什么影响? 阅读材料,解决难点(通过阅读材料,归纳变法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课本“学思之窗” 材料二: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 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五年三月行市易法。五月行保马法。八月行方田均税法。六年六月置军器监。八月行免行法。七年(1074年)九月行将兵法。 材料三:吕惠卿是王安石着力培养提拔的人……后来,为了能够大权独揽, 居然诬陷王安石参与谋反。王安石恢复相位后贼心不死,又将王安石写给自己的一些私人信件抛出。 归纳:1.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的利益,大地主、大官僚 的阻挠和破坏。 2.推行新法操之过急。 3.变法中用人不当。 4.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 5.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 思考问题,升华情感你从王安石变法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2.改革是艰辛的,必然充满阻力,所以改革者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改革中注意合理的用人。要处理好改革派内部及改革派与守旧派间的关系。 [小结] 分析材料,拓展能力 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利用有关朱熹对王安石变法评论的一段材料进行分析) 朱熹说,王安石变法是“引用凶邪,排摈忠直,使天下之人丧其乐生之心,流毒四海。”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变法的评价 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进步性: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3.王安石能够对北宋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局限性(1)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2)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学习延伸 比较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相同点 背景:都是为解决北宋中期严重社会危机,巩固统治而实行的。 性质:地主阶级封建改革。 结果:遭到大地主、大官僚反对而失败。 不同点 中心内容不同:庆历新政—整顿吏治 王安石变法—理财 改革程度不同:庆历新政-局部改革 王安石变法-全面改革 巩固练习 1.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募役法引起的争议最大,这是因为(a ) a.严重损害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b.对农民剥削国重 c.方便了不法官员从中牟利 d.政府的财政收入并未得到保证 2.司马光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司马光的这句话反映了(a ) ①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地方官强迫百姓向官府借贷的情况 ②变法过程中一些不法现象成为反对派攻击变法的借口。 a.二者都对b.二者都错c.前对后错d.前错后对 3.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有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②限制了官僚和地主的利益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 )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4.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相同之处有①以整顿吏治为中心②遭到保守派官僚的反对③给北宋的统治者带来了转机④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秩序(c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王安石变法中,打破了大商人垄断市场局面的是①市易法②均输法③青苗法④方田均税法(a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6.王安石的新法被废止的最主要原因是(c ) a宋神宗态度动摇b新法推行过程中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c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d王安石本人的动摇 7.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对官僚和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 (d ) a张居正改革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戊戌变法 d宋代王安石变法 8.王安石变法期间,“盗贼比之昔时,十减七八”,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c) a保马法 b将兵法 c保甲法 d军队精简 9.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兼有打击官僚贵族特权、增加收入和保障农民生产时间的是(b ) a、青苗法 b、募役法c、市易法d 、方田均税法 10.王安石变法所触及的主要矛盾是(b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封建国家和大地主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官僚地主和中小地主的矛盾 教学反思: 1.要充分联系必修相关内容来讲解。 2.对历史发展规律性的认识和探索方面还显得不太够。 3.预设和生成要和谐统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