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范文

2022-01-05 来源:化拓教育网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最后的姿势》是根据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在四川的地震中的真实事件改写的。课文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

  课一开始,我先让学生看了地震发生后惨不忍睹的一个个场面。这一情景的再现,又把我和同学们带回了去年的那次地震,我们的心一下子被揪了起来。看着同学们一声不吭,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我知道这样的情感导入对课文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在学习课文时,我重在让学生深入品读地震中谭千秋老师的动作、语言和地震后人们的话语,感受谭老师的精神品质。我着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表现自己的阅读感悟,听着他们激动的、深情的读书声,我知道他们被谭老师的精神感动了。

  学完这篇课文后,我又让学生读了几首小诗,是教育时报记者刘肖为地震遇难老师谭千秋而歌的,这几首诗分别以谭千秋老师的学生、妻子、女儿、母亲以及歌者的角度去写的,我让学生在配乐声中去朗读,读着读着,我分明看到了学生感动的泪水,听到了哽咽的声音,我知道他们心中对谭老师的感动得到了升华。

  课结束前,我又补充了抗震救灾中其他老师的感人事迹,他们那感人的最后的姿势让学生震惊了,他们感动极了。我也感动极了,为那些英雄老师而感动,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而感动。

  给予学生震撼的充分理由

  一场突如其来的四川大地震!震及整个中国的灵魂!只要是目睹了那一个个镜头,看着一个个年轻的生命逝去!每个人都会动容,每个人都会被爱震撼。灾难牵动着亿万中华儿女,这是一份永远的震撼,灾区撕心裂肺地哭喊声至今还在心中回荡。

  《最后的姿势》本身虽具有强烈感染力,但要使学生接近作品、接受作品还需努力。2008年那场地震,学生正值七、八岁懵懵懂懂年纪。教学本课的时候,需要教师多读多想,进一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重创作品意境,给予学生震撼的充分理由,从而达到阅读的目的。

  一 背景介绍 奠定情感基调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二 设身处地着想 由此及彼

  考察推断力和想象力,是对人的潜在能力的测试。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有理有据的。在读通全文后,启发学生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五十多岁的谭千秋老师”文中描述的具体生活情状。如此相近联想易于使此时此地的学生进入彼时彼地之境,便于由此诱发:

  “谭千秋老师已经51岁了,再过几年他就可以退休,自由享受天伦之乐了。退休了,他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

  学生想象练习说话,谭千秋老师退休后可能会有的一幕幕鲜活生活场景。这么一联想,学生有了一定的想象轨道,引起了与之相近的智慧苏醒,教师因势利导,再反激到另一方向:

  “而今,谭老师却……”

  三 触境生想 意象加工

  有时,阅读材料没有给出现成的结论,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根据文章的重要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这是研究性学习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调动原有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想象地震那一刻教室的震撼一幕:

  “地动山摇,翻滚的尘埃迷花了谭老师的双眼。但是,他仍然张开双臂,死死地护住学生。”

  “碎裂的砖块砸下来了,谭老师被砸的鲜血直流。但是,他仍然张开双臂,死死地护住学生。”

  “水泥板重重砸下,压在了谭老师的身上,撕心裂肺的疼痛袭遍谭老师的全身。但是,他仍然张开双臂,死死地护住学生。”

  “楼板重重砸下来了,谭老师的后脑勺被楼板砸的深凹下去。但是,他仍然张开双臂,死死地护住学生。”

  “整块整块的钢筋水泥砸下来了,一股锥心的疼痛使谭老师鲜血喷涌,疼痛难忍。但是,他仍然张开双臂,死死地护住学生。”

  想象中学生用语言来诠释谭千秋老师最后的姿势的意蕴。那最后的姿势刺痛了我们的双眼,更刺痛了我们的心灵。谭千秋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让人永生难忘!

  四 对比思考 因文生想

  想象领域何其广阔。阅读文本时,不仅要会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并整合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还要会从信息中想到作品写的是什么,并且由此诱发,想象到它之外与之相关的内容,提高理解能力。

  由“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讲台上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

  引导学生想象5月12日早晨谭老师到校与同学们的真情互动情境。

  这种因文生想的对比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 哲理联想

  读文章不仅要会读,而且要思考,探究文章以外的知识,为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时间就是生命。在生命危在旦夕的关键时刻,最早发现地震,离教室门口最近的谭千秋老师为什么不选择安全逃离?他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不爱自己的女儿,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生活吗?”学生互相交流。

  谭千秋老师的女儿说:“……”

  谭老师说:“……”

  如此,高大的形象就永远留在学生的心上了。是爱和责任驱使谭千秋老师面对危险,将生死置之度外,飞身一扑,将学生拉到课桌底下,张开双臂,死死地护住学生,为学生牢牢地守住了生命之门。

  六 由个别推及一般

  深入学习使谭千秋老师的身影在学生的头脑中愈加清晰,师生再一起交流补充汶川地震一组组可歌可泣的感人场面。这些感人的事迹既可纪念汶川地震,表达死难同胞的哀悼,又可接受民族精神的洗礼。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那灾难爆发的悲惨一刻,不仅谭千秋老师,还有许许多多的老师,许许多多的人都用自己的生命铸就如天大爱,诠释了最高尚的爱!演绎了最神圣的责任。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川灾区,回忆当时的点点滴滴!重温地震事件前后的感人事迹……”

  四川地震山崩地绝之惨烈,生灵涂炭之悲情,无不令人潸然泪下!一幅幅惨绝人寰的画面,多想伸出手,紧紧地将那些生命挽留,多想伸出手,把爱传递!可是隔屏相望的我们显得是那么无力和苍白!

  一个个美好生命的瞬间破碎令人揪心不已。每一幅都牵动了学生的心!夺眶而出的眼泪,多想让痛苦后退,让希望加温!2008年,举国上下有多少人遥望灾区,眼里饱含着泪水。胸中沸腾着想去救援的热血,哪怕十指鲜血淋漓。废墟上撼人心魄的生命,教学生学会热爱生命,保护生命。让学生学会感恩,使学生的人格得以健全的发展!

  “生命何其脆弱,学会珍惜你的幸福,生命何其宝贵,学会珍惜你身边的一切,因为珍惜才会拥有,因为感恩才会天长地久!知道爱!懂得感恩!”

  “怀着感恩的心面向世界!怀着感恩的心对待生活!”

  大灾大难方显大仁大义!灾难折射出人性的光芒!《最后的姿势》一文是对“爱和责任”的最好诠释。灾区遍地是英雄,目睹一幕幕震撼图片,一个个可亲可敬的高大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屹立。共同的灾难,共同的亲人!面对灾难的洗礼,就会在痛苦的荡涤中,走向更成熟,更坚强,更从容!激发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图强,无私奉献的民族情感!为地球的一次颤抖, 撑起一个国家的脊梁!

  文本的多重、交错、变化,又终汇聚成一点:爱与责任!

  下午两点多,谭老师在教室上课。这堂课上,他给学生们讲“人生的价值”。“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为他人着想,是为集体着想,是为国家着想......” 

  培养幸福学生,需要帮助学生知道爱,懂得感恩;培养幸福学生,需要帮助学生理解世界,唤醒人生价值,使学生明白人的生命价值是可以提升的,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七 无言胜似有言

  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热泪的说:“……”

  获救得同学这样回忆:“……”

  一位老师说:“……”

  谭老师说:“……”

  “司马迁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

  “可是,我们再也听不见谭老师亲切的声音了。他留给了我们一个定格的最后姿势。”

  有时候觉得没有声音比有声音好。哲理永远是沉默中滋生的。在静止中,照出了人的内心,照出了真的感情,无需再用语言来诠释的意蕴。

  “最后的姿势,它不说话,但它告诉你一切!”

  “让我们为那些美好生命逝去默哀!让活着的我们牢记生命的脆弱和刚强,带着一颗感恩的心继续前行!在哀痛中汲取力量!携手前行,生生不息……”

  教育需要精工细作,学生人格的健全,幻想一蹴而就,指望通过一次唤醒,那是不可能的。培养幸福学生,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断帮助学生打开一扇扇天窗理解世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