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设 计
教学 内容 4.秋天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词语,并理解词语。 2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初步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 4.能背诵课文。 第 二 课 时 总第 课时 课时 目标 1.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初步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 3.能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初步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 教学 难点 能背诵课文 教学 准备 挂图 教学 过程 一、复习导入积淀情感 1.同学们,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 2.你能说说秋天与其他季节有什么不同么?(太阳更红更娇,空气更甜更好) 3.为什么秋天的太阳更红更娇,秋天的空气更甜更好?今天,我们就跟着秋风信使,一起到秋天里去看一看,瞧一瞧吧! 二、品词析句感受秋景之美
1.自由读课文2—6小节,看看我们的秋风都到了哪此地方? 2.秋天一到,秋风习习,你知道秋风到过哪些地方呢?他们在那儿干什么?你能用一句诗一样的语言来说一说吗?(田野、小路、果园)
(1)板示:秋风来到________________,在那儿___________________ (2)看来,这秋风可真调皮,你能来读一读么? (3)指名朗读 3.其实,调皮的秋风还去了许多地方,她所到之处都留下了秋的足迹。你能举例说一说吗?(默读3-5小节)
(1)板示:秋风飘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说) (2)相机,秋风飘到果园,果园里的其它果实又会怎么样呢? (3)出示: 嚷着冷了, 。 。(练说) (4)看哪,果实们多么快乐,一个个咧着嘴笑呢,谁来读读第4小节,一起来分享他们的快乐! 4.看到果园里硕果累累,田野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谁来读读第5小节。 (1)你知道玉米的烦恼是什么?你有烦恼么?可是秋风一到,所有的烦恼都没有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忘记烦恼的玉米,和他一样把烦恼也忘掉吧!(指读,齐读) 5.秋天,实在是太美好了!看着这美丽的秋天,你想说些什么?(男女生分小节读2-5小节) 三、深入理解课文意蕴
1.我们的诗人的内心又涌出怎样的想法呢?我们来看诗歌的第六小节。 2.指名朗读。 3.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话的? ①“柔韧的梳子”、“井井有条”——许多植物的果实成熟了,高低错落,颜色分明,让人赏心悦目,显得井井有条。
②“发亮的汗珠”、“闪耀”——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里,人们在田野上辛勤劳动,洒下勤劳的汗水,然而内心却是喜悦的,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熟的果实,更是一种希望。这句话也暗含着: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收获累累硕果。 4.这丰硕的果实,这迷人的花香,这美丽的秋景,都是谁的功劳?现在,你明白了为什么秋日更红更娇,为什么秋天的空气更甜更好? (1)自由交流 (2)师生共读1-6小节(配乐《秋日的私语》) 5.同学们,金秋是美丽的,她在每个人的心中,也是各不相同的,走在秋天…… (1)范读第七小节 (2)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珍藏下这美丽的秋天呢? (3)记得,我们一起用朗读来吧秋天好好珍藏。练习读好最后一个小节。 6.总结:一阵风,给大地捎来了秋意,山林变色,秋意更醉人,课后,请同学们到校园里找一找秋天,看看,你是否也可以找到秋天的足迹!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选择诗中所描绘的一种景象,以“走进秋天”为题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4.秋天 更红更娇 更甜更好 二 次 文 献 资 料 王宜振,1946年生,山东省东平县人。历任乡村教师,公社党委文书,中共县委宣传部通讯干事,西安市《少年月刊》副主编。陕西省儿童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1970年开始发表作品。 1966年中学毕业,1968年回乡劳动。1970年在陕西黄龙县当教师。后又任公社党委文书。县委宣传部干事,1978年调《陕西少年》杂志社当编辑,现任该刊(已改名为《少年月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创作儿童诗歌,也写童话和儿童故事等。出版有儿歌集《摇篮里的歌》,儿童诗集《秋风娃娃》《献给中学生的一束诗》《献给少男少女的诗》等。 1976年以来,先后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诗刊》等全国一百余家刊物发表诗歌二千余首、童话五十余万字。出版有《笛王的故事》、《中国彩色童话》、《21世纪校园朗诵诗》、《21世纪校园抒情诗》等著作二十余部,先后获中国图书奖、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文化部蒲公英奖、共青团“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少儿图书一等奖、冰心图书奖、陕西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十余项文学和图书大奖。《21世纪校园朗诵奖》一书,入选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共青团中央联合向社会推荐的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图书。40多篇作品入选教育部审定通过的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正是教材。另有三篇作品入选香港中小学语文正式教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