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3、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点: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
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qing导入
上节课我们来到了46年前的朝鲜,目睹了中国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感人场面。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细细地品味这份人间最美好的情感。
二、质疑点引,明确目标
1、学生质疑
师:通过课前的预习,本节课你想进一步弄清课文哪些问题呢?
生:自由回答。
2、补充归纳,明确目标
师:你们的目标加上老师的补充、归纳与整理,就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目标)
师:谁来给大家读读。带着这几个目标,我们来走进课文。
三、自主探究,经历感知
1、首先请同学们快速地读读课文,回忆课文写到了哪些“亲人”?时间是2分钟。
2、接下来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从哪些事情中可以感受到他们是“亲人”?请同学们仔细地默读课文1--3自然段,想一想从哪些事情中可以感受到他们是“亲人”?同时把最令你感动的地方用――画出来,好好读一读,做一下简单地批注。时间是5分钟。
3、谁先来说说从哪些事情中可以感受到他们是“亲人”?
生:自由回答。
4、哪部分内容最令你感动?
(1)交流第1自然段
①生:第1自然段中的大娘最令我感动。在志愿军空着肚子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的情况下,大娘“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师:什么是“雪中送炭”?
生:指生回答。
师:对,这是“雪中送炭”的字面意思。还有什么情况下,也可以称为是“雪中送炭”?
生:自由发言。
师:课文指的什么?
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全面而又深刻。
②由这件事,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朝鲜人民非常关心、热爱志愿军战士。
生:朝鲜人民把志愿军战士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师:所以志愿军战士才会充满感激地说──
(生齐读:“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师:再齐读一遍。
(生齐读:“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③师:大娘身上还有令你感动的地方吗?
生:大娘丢下自己的小孙孙,却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为此她失去了唯一的亲人,这一部分特别令我感动。
师:你知道什么叫“唯一”吗?
生:自由发言。
师:请你来读一读这部分,读出你的感情。
(生读。)
师:同学们,唯一的小孙孙失去了,大娘心里会怎样?
生:一定非常痛苦。
师:对,请你再“痛苦”地读读这部分。(生再读。)
师:我注意到你把“唯一的”和“怎么能忘怀呢”强调了出来。请你把感受到的痛苦心情。再来读一读。(生读。)
师:你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
生:自由发言。
师:只有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朗读,才能将课文读好!
④大娘身上还有令你感动的地方吗?
生:为了帮志愿军战士洗补衣服,大娘已经几夜没合眼了。
师: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自由发言。
师:这让我想起了一首古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师:是呀,大娘对志愿军战士的爱犹如母爱一般。所以说朝鲜人民和志愿军战士“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谁能读出这份深情?
指2生读,余生评价。
⑤师:大娘让我们难忘,因为她把志愿军战士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志愿军战士也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人。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到那难忘的告别场面。假如你就是志愿军战士,把你心底想说的话告诉给大娘。
指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段。
(2)交流第2自然段
①生:交流此段中让自己感动的内容中并谈出感受。
师:“同归于尽”在课文中指什么?
生:自由发言。
师:此外,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生:自由发言。
师:课文是怎样讲的?谁来读读!
指生有感情地朗读“同志们伤心地……多么刚强呀。”
师:注意小金花的动作:“跺、抽动”应读得重些、快些,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小金花对敌人的仇恨。谁还想来读读?
生:再练习读,并适时点评。
②师:现在志愿军要走了,小金花有没有哭?
生:(齐答)哭了。
师:为什么?
生:自由回答。
③师:现在小金花哭着前来送行,那我们该对她说什么呢?
生:(学生自己练习读第二段开头那个“告别”片断。)
指生表情朗读这片断。
师:我们应像对小妹妹说话一样,亲切、自然,劝她别难过。(老师范读,学生再读)读得好!
(3)继续来交流(第3自然段)
生:汇报令自己感动的内容及感受。
②师:你从“前沿阵地”想到了什么?
生:展开想象自由谈。
③师:从这可看出大嫂把志愿军当成自己的亲人,关心志愿军胜过关心自己,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她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失去了双脚。(打出幻灯片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学生自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这句子。
师:读过之后你想说什么?生:自由发言
⑤师:现在志愿军要回国了,看!(放课件)大嫂背着小孩,架着双拐赶来送行了,她已经送了几十里了,仍不愿往回走。我们该对她说什么呢?
生:(一学生朗读该片断,读得情真意切)
⑥拓展知识
师:朝鲜人民关心、爱护志愿军,甚至为他们流血牺牲,所以,志愿军称朝鲜人民是—
生:(齐说)亲人!
师:志愿军战士又为朝鲜人民做了什么呢?你能从书上找到他们对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吗?(从课本中找出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做的事,并适当展开想象)
2、走出书本,你还能向大家诉说志愿军战士的深情吗?
生:列举课外搜集到的事例。
小结:正是因为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两国人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所以说这种友谊是伟大的友谊,这种感情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板书: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5、读课文最后三段,升华课文情感
(1)、过渡:“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离别的汽笛已经拉响,此时此刻志愿军会说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章的最后三个自然段。谁来给大家读读
指生读。谁来点评?谁还想来读?
战士们登上回国的列车,望着这些可敬可爱的人,望着这片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志愿军从心底里喊了声──投影第一句。
汽笛响了,列车徐徐开动了,战士们多乡再看亲人们一眼啊!于是,他们只好请求隆隆前进的列车──投影第二句。
然而,列车飞快地向前驶去,亲人们离战士们越来越远了。他们只好挥动手,大声喊着──投影第三句。
师:告别的情景感人至深,现在你们就是志愿军战士,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向朝鲜人民深情地告别。生:齐读
小结:列车虽然开走了,然而中朝两国人民的心永远在一起。战争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我们彼此的心中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愿中朝两国友谊永存!
6、接下来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想一想课文在表达方法上有哪些突出特点?
(1)为什么只写这三个人的事呢?(因为要写的事太多了,不可能一一记下,只能选择重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老、中、小),作者用概括的手法写全体,这是一种经常用得到的选材组材方法,你们以后写一次活动,写景就可以用这种方法)
(2)快读课文想想这三个故事在表达上共同的特点?(开头亲切称呼亲人,中间回忆感人事情,结尾赞颂双方的深情厚意。)
四、体验感悟,延伸发展
1、这篇课文是以志愿军的口吻来说的,但是在依依惜别的时候,朝鲜人民肯定也有千言万语要表达。想一想,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请选择小金花、大娘、大嫂三者之中的一个,以他们的口气,写一个片断,题目也是《再见了亲人》。
2、本文作都是巍巍,他还有一篇佳作<<谁是最可爱的人>>,课后请找时间读一读。
板书设计:
再见了,亲人
不是亲人 大 娘
志愿军 ―――――― 小金花
胜似亲人 大 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