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劳动争议仲裁庭审流程

2021-07-26 来源:化拓教育网

法律主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三十八条、第四十二条和《劳动 人事争议 仲裁办案规则》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的规定,专业 劳动纠纷 律 师 认为, 劳动争议仲裁 的庭审流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 (1) 核实出庭人员身份。劳动争议仲裁庭会核实出庭人员的身份 , 包括申请人 基本信息 ; 如果有 代理 人的 , 代理人的基本信息及是否有 授权委托书 ; 被申请人的 基本信息 ; 被申请人代理人的基本信息等。 双方当事人都应当据实向仲裁庭陈述。 (2) 宣布庭审纪律、询问回避申请、宣布开庭。在核实完双方当事人的身份 后 , 仲裁庭会向双方当事人宣布庭审纪律 , 一般包括双方当事人不得录音录像、言 语中不得人身攻击等。 之后仲裁庭会询问双方当事人是否申请仲裁员回避。 如果 双方不申请仲裁员回避 , 仲裁庭宣布仲裁开庭。 (3) 申请人陈述仲裁请求、被申请人答辩。开庭后 , 仲裁庭首先会要求申请人 陈述仲裁请求 , 如果不存在增加、变更请求的情形 , 申请人按照劳动争议仲裁申请 书陈述即可。随后会要求被申请人就申请人的仲裁请求发表答辩意见。 (4) 仲裁庭调查。仲裁庭将就其需要了解的案件事实情况向双方当事人进行 询问 , 一般是先询问申请人 , 后询问被申请人。 (5) 质证。仲裁庭调查完毕后 , 仲裁庭会要求双方当事人对于对方提交的 证据 发表相应的意见 , 一般是先由被申请人对申请人提交的证据进行质证 , 再由申请人 对被申请人提交的证据进行质证。质证的时候要注意从对证据真实性、关联性、 合法性的角度发表质证意见。 (6) 仲裁庭辩论。 质证结束后 , 仲裁庭会给予双方当事人充分的机会进行辩论 , 一般是申请人先发言 , 被申请人再发言。辩论的过程中 , 当事人可以就仲裁庭调查 时没有涉及的问题进行陈述、 就对方当事人的陈述发表意见、 就案件中存在的一 些关键问题提醒仲裁庭注意等。 (7) 征询当事人最后意见并进行调解。仲裁庭结束辩论后 , 会向双方当事人征 询最后意见 , 并询问是否同意在仲裁庭主持的调解下解决争议。如果一方或双方 当事人不同意调解 仲裁庭会宣布庭审结束 , 一般择日作出裁决 ; 如果双方当事人 同意调解 , 仲裁庭则进行调解工作。 (8) 签庭审笔录。 双方当事人就庭审的笔录进行阅读 , 确认无误后 , 在笔录上签 名或者盖章。 (9) 庭审终结。 所以, 争议仲裁的庭审流程为 : 核实出庭人员身份→宣布庭审纪律、 询问 回避申请、宣布开庭→申请人陈述仲裁请求、 被申请人答辩→仲裁庭调查→质证→ 仲裁庭辩论→征询当事人最后意见并进行调解→签庭审笔录→庭审终结。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三十八条
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有权进行质证和辩论。质证和辩论终结时,首席仲裁员或者独任仲裁员应当征询当事人的最后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十三条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