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贿罪及其刑罚的概述: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谋取不正当利益构成行贿罪,根据数额和方式的不同,划分为一般行贿和严重行贿。一般行贿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严重行贿处五至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特别严重行贿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行贿人如主动交待行贿行为,可减轻处罚。犯罪较轻、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或有重大立功表现者可减轻或免除处罚。
法律分析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在经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拓展延伸
个人贿赂罪的法律要素、刑责与刑事责任
个人贿赂罪是指个人以财物或其他利益向公职人员行贿,以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个人贿赂罪的法律要素包括:行贿人的主体要素、行贿的客体要素、行贿的方式和目的要素。个人贿赂罪的刑责与刑事责任根据行贿数额、情节严重程度等因素而定。一般情况下,个人贿赂罪的刑罚较为严厉,涉及行贿数额较大或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可能会面临刑事拘留、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的刑罚。此外,行贿人还可能承担财产刑事责任和行政处罚。个人贿赂罪的严厉打击旨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公共利益和公职人员的廉洁从政。
结语
行贿罪是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提供财物的行为。行贿行为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我国刑法对此有明确规定。根据行贿数额和情节的不同,行贿犯可能面临不同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然而,对于行贿人主动交待行贿行为或在侦破重大案件中起关键作用的情况,法律也给予了相应的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可能。个人贿赂罪的打击力度旨在维护社会公正,保护公共利益和公职人员的廉洁从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条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