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父母无论谁获得抚养权,都不能拒绝另一方探视子女。如果遇到此情况,可先协商解决,若无法达成一致,可寻求居委会或法院调解,或直接申请法院执行判决或调解书。
法律分析
不让看孩子是违法的。夫妻双方无论谁获得小孩的抚养权,都不可以拒绝另一方前来看望小孩,相反获得小孩的一方还要予以配合。因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权探视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如果获得小孩抚养的一方不让另一方看望小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夫妻双方先协商解决。
(二)找居住地的居委会或者村委会调解解决。
(三)没有获得小孩抚养权的一方直接拿着判决或者调解书去法院申请执行。
拓展延伸
如何处理婚姻中的孩子抚养问题?
处理婚姻中的孩子抚养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首先,与妻子进行沟通至关重要。尝试理解她的担忧和顾虑,同时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愿意承担的责任。建议寻求专业法律意见,了解当地法律对孩子抚养的规定,以确保权益得到保障。如果无法与妻子协商达成一致,可以考虑通过调解或法律程序解决争议。同时,建议与孩子保持稳定的亲子关系,积极参与孩子的生活,表达对他们的爱和支持。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和理智,以孩子的最佳利益为出发点,寻求公正和合理的解决方案。
结语
父母对孩子的看望权利是法律所保障的,不得随意剥夺。当遇到不让看孩子的情况时,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法律程序解决。关键在于与对方进行有效沟通,并尊重对方的担忧。同时,寻求专业法律意见,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保持稳定的亲子关系,积极参与孩子的生活,以孩子的最佳利益为出发点,寻求公正和合理的解决方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时,应当妥善处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探望、财产等事宜,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见。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应当依照协议、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调解确定的时间和方式,在不影响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情况下探望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的一方应当配合,但被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权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