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JournalofJianghanUniversity(HumanitiesSciences)Vol.23 No.6
Dec.,2004
古希腊罗马古典主义美学的总体特征
张玉能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 要:古希腊罗马美学是西方美学的源头之一,从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可以分为三大时期:古典主义美学思想早期,即古希腊前苏格拉底时期;古典主义美学思想成熟期,即古希腊伯里克利时期;古典主义美学思想定型化时期,即希腊化和古罗马时期。它的总体特征主要在于:古希腊罗马美学的全方位性;古希腊罗马美学的本体论色彩;古希腊罗马美学的客体主义基调。
关键词:古希腊罗马;古典主义美学
中图分类号:B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152(2004)06-0024-03
一、古希腊罗马美学的分期
我们一般把古希腊罗马统括为西方历史的一个发展时期,这是因为,一方面古罗马与古希腊都是处在奴隶制社会的历史阶段上,另一方面古罗马社会是在古希腊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过,由于地域和繁荣时期的不同,二者仍然是西方古代奴隶制社会的两大发展阶段。从总体上看,古希腊社会是奴隶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而古罗马社会是奴隶制社会的成熟和衰落时期。
从整个社会发展史来看,古希腊时代从公元前12世纪起至公元前2世纪(前146年罗马人攻占所有希腊城邦)止。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渡的时期,史称“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是奴隶制形成和巩固时期,其中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5世纪中,是雅典民主制时期。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希腊化时期,奴隶制民主制开始衰落。从公元前2世纪以后,奴隶制军事独裁帝国逐渐代替了共和国,奴隶制的中心转移到古罗马。到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帝国达到鼎盛,形成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
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从此奴隶制走向离散衰落,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西欧的奴隶制社会宣告结束而进入封建社会。
从已有的文献资料来考察西方美学的起源———
收稿日期:2004-09-10
古希腊罗马美学,我们可以在上述总体分期基础上作如下的划分。第一时期: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古典主义美学早期,又可称为前苏格拉底时期,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和苏格拉底。这是古希腊美学的形成期。第二时期: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古典主义美学成熟期,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是古希腊罗马美学的鼎盛期。第三时期: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5世纪,古典主义美学定型期,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西塞罗、贺拉斯、朗吉弩斯和普洛丁。它包括希腊化时期和古罗马帝国的漫长时期。
这是古希腊罗马古典主义美学的一个发展轮廓。这里要说明的是,苏格拉底是由早期古典主义美学转向成熟的古典主义美学的转折式人物。其具体表现就在于,前苏格拉底的美学是宇宙论的一部分,而到苏格拉底以后,美学就成了人本论的一部分,这是重大的突破。还要说明的是,希腊化和古罗马帝国时期,时间跨度虽长,但在美学上,这时主要是继承了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因而是古
典主义美学的定型化过程。
二、古希腊罗马美学的一般特征
1.古希腊罗马美学的全方位性
古希腊罗马时期是人类的童年时代,这时期的人发展得比较正常,人类的社会分工尚刚刚开始,人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也处在直观把握向理性把
作者简介:张玉能(1943-),男,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主要从事美学、西方美学、西方文论、文艺
学等方面研究。
·24·2004年第6期张玉能:古希腊罗马古典主义美学的总体特征
握的最初进程之中,因此,这时的美学思想也在最全面的方向上得到了阐述,虽然它还没有独立起来,但在全面揭示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上作出了突出的贡
献。从毕达哥拉斯开始到普洛丁为止,各个代表人物有着不同的侧重和观点,从而形成了从各个不同学科的角度来审视美学问题的全方位性。
同时,古希腊罗马思想家虽然各自对人类心理结构的某一方面更感兴趣,但综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总体。人们的感性和理性、意识和无意识、情感和想象、意志和认识都有人作了探讨,虽然直观和浅陋,但它毕竟反映了人对自身的全方位认识。
此外,古希腊罗马美学几乎已经提出了以后西方美学家所感兴趣和孜孜不倦探寻的一切重大问题,并作出了各自的初步解释。正如恩格斯说“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一样,在古希腊的美学中也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2.古希腊罗马美学的本体论色彩
当人类的思维达到了一定程度时,人们首先感到必须弄清楚的问题就是人们所面对的自然和社会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它的本质和始基是什么,这便是本体论的探求。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哲学的研究还主要是本体论研究,而当时包含在哲学之内的美学思想也就都带有了这种本体论的色彩。这一时期的主要思想家都是在探讨世界本原的前提下来谈到美学问题的,因而有什么样的关于世界本原的观点,也就有相同的美学思想观点。毕达哥拉斯的世界本原是“数”,因而在他那里美就是一定数的比例所组成的和谐,音乐艺术及其他艺术也都可以追溯到数上去。柏拉图的世界本原是理式,因而美也就是理式。
同时,当思想家关于本体论的研究由自然的本体(宇宙论)转向社会的本体(人本学)时,他们所研究的美学问题的重心和结论也就产生了相应的变化。这个变化是以苏格拉底为标志的。前苏格拉底时期的本体论主要是宇宙论,而从苏格拉底开始的本体论就是一种人本学了,因此,毕达哥拉斯等人的美学问题主要与宇宙论相关,美是自然界的某种和谐性质,而苏格拉底以后,美学问题就与人本学相关了,美学与人本身密切相连地被探讨着。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就是知识,美是对人来说的有用、善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也把美与善紧紧地联系起来了。
3.古希腊罗马美学的客体主义基调
由于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哲学以世界(自然和社会)的本原研究为核心,更由于古代希腊和罗马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的具体发展,古代希腊和罗马在由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氏族社会的亲缘关系基础上所形成的一切制度和习俗、文化和心理,都被商品经济的发展所破坏了,所以古希腊罗马人的一切价值评判不是以亲缘关系为基准,而是以财产关系为基准,这就形成了人们在认识事物时的客观主义倾向,要求人们尽可能地求得关于外在事物的知识,从而重视科学的发展。这样,重理性分析的思维方式就成了古希腊罗马的主导倾向,这反映在美学思想上,也就是重视美学思想的外在根据,客观来源,虽然在发展中有像苏格拉底等思想家返求人本身的倾向出现,但总体上仍然是强调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外在的和客观方面,因而这时期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就重在向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和客观精神世界之中去寻找,在探讨艺术问题时就强调艺术对自然的摹仿,着力于研究艺术摹仿的真实与否的问题,把美和真相联系起来成为了这时期的主要倾向。这便形成了整个西方美学的基调,即把美学问题与知识的问题联系起来,并以这种知识是否符合于外物的情况和状态为评判标准,这便形成了摹仿说以再现为主要内容的西方艺术传统。这与东方的美学是大相径庭的,以中国为例,我们的美学从一开始就贯穿着主体主义基调。这从根源上讲当然是由于我国进入奴隶制社会后更重地保留了氏族社会以血缘关系为中心的制度、习俗、文化和心理,巩固了以农业为中心的自然经济。因此,我们的美学传统就是重视主体及其情感表现的,是更多地与伦理学相结合的,因而中国美学的源头──先秦时代有关美的论述都与人的美,特别是人的精神美相关联的,中国最早的文学艺术也就以抒情类最为发达,把表现主体作为艺术的核心。
从总体上说,古希腊罗马美学乃至20世纪以前的西方美学是一种客体主义的美学,而东方美学则主要是一种主体主义的美学。
三、古希腊罗马美学产生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1.古希腊罗马美学是西方奴隶制社会的产物古希腊罗马美学从早期到成熟和定型,正好贯穿在西方奴隶制的形成、鼎盛和衰落的整个发展过程之中。没有奴隶制的社会分工所带来的物质条
·25· 江汉大学学报总第23卷
件,也就不可能出现一批思辨包括美学问题在内的哲学问题的思想家。没有奴隶制民主制在雅典的兴盛,也就不可能有古希腊文学艺术的繁荣,也就不可能有更高层次的美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
因此,古希腊罗马时代由于奴隶制的发展所形成的自由民阶层、雅典的民主制政体和在这种制度下所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构成了古希腊罗马美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但是,随着奴隶制度的衰落,古希腊罗马的美学也就衰落了,代之而起的就是在封建社会神学之中成长起来的美学。
2.古希腊罗马美学是在古希腊罗马哲学的母体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哲学是包罗万象的科学,美学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哲学作为母体也孕育着美学这个子体。古希腊美学的本体论色彩正是本体论哲学的反映。古希腊罗马哲学从宇宙论向人本学的发展,也在美学上留下了它的痕迹,成为一种潜在的倾向。古希腊罗马的哲学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形成了两大重要的对立体系,在美学上也同样形成了相应的两大对立的美学体系,并且一直向后延伸到17世纪。美学学科的哲学性质就是由于在它产生之初从母胎中带来的。
3.古希腊罗马美学是古希腊罗马文艺的概括和总结
美学与文艺的关系,一方面二者几乎是同步发展的,另一方面美学又是在文艺发展和文艺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和总结而形成的。从文艺发展史的实际和美学发展的实际进程来看,的确如此。
(1)文艺的发展毕竟早于美学的萌发。古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从确切的文献记载来看,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就已经有了悠久历史的神话和荷马史诗,更不用说希腊文化之前的克里特-迈锡尼文学艺术的高度成就了。从荷马史诗中的描写来看,当时希腊的建筑、雕刻、音乐、绘画、工艺美术等艺术也已经相当发达,到公元前7—6世纪建筑艺术和雕塑艺术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公元前7世纪建于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色雷斯的波塞冬神庙以及一些雕刻作品都反映了这种水平。然而古希腊的美学思想却是从毕达哥拉斯学派开始的,公元前6世纪才开始有了文献记载。而且确实就是从这些艺术作品的具体情态中总结出了“美是和谐”的思想。·26·(2)整个古希腊罗马艺术的总体特征是理想化的和谐,这也给古希腊罗马美学定下了古典主义的基调。无论从荷马史诗,古希腊罗马各时期的建筑和雕刻以及工艺制品上的彩绘,还是音乐、戏剧的表演来看,古希腊罗马文艺的总体特征都是一种理想化了的和谐,后来温克尔曼概括为“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这样的文艺的总体特征,就使得古希腊罗马的美学成为了以理想化的和谐为最高尺度的古典主义美学。从毕达哥拉斯直至普洛丁都是如此。
(3)古希腊罗马美学从形成、发展到成熟和定型,也反映了古希腊罗马艺术中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由外在的和谐向内在的和谐的变化;由文艺本身的和谐向通过文艺达到人心和制度的和谐,伦理色彩和政治意味不断加浓;由文艺的外部规律向内部规律的重视。
古希腊罗马的雕刻艺术,经过古风时期、成熟时期、希腊化时期一直到古罗马时代的定型,所表现的美,一方面由外在物质性质的和谐逐渐向内在性质的和谐转变,具体表现在《着衣少女像》(约公元前六世纪)-※《米罗的维纳斯》-※《拉奥孔》-※《渥大维像》,作品表现的和谐明显地由物性的和谐关系向精神的和谐关系变化,内心和谐的表现愈来愈明显,而且总体的和谐带有了更多的内心冲突的因素所达到的统一。这些作品的政治内涵也日渐突出。在理论上,一方面表现出向文艺内部探寻和谐的途径,柏拉图的理式向亚里士多德的形式的变化,正是要求由浑然不可分的状态向由杂多达到整一的变化。另一方面,审美快感已逐渐取得了合法地位,政治家和思想家要求文艺为政治和道德服务也逐步注意到了文艺给人以审美快感的特点。
总之,古希腊罗马美学是整个希腊罗马当时社会的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一个综合体,形成了整个西方美学史的光辉开端,是西方美学思想的一个源头。参考文献:
[1]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社,1979.
[2] [苏]M.Υ.奥夫相尼可夫.美学思想史[M].吴安迪
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3] [苏]B.Π.舍斯塔科夫.美学史纲[M].樊莘森,周梦
罴,张继馨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4] [美]凯·埃·吉尔伯特,[联邦德国]赫·库恩.美学史:上
卷[M].夏乾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王咏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