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专题训练答案含解析

2023-03-13 来源:化拓教育网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专题训练答案含解析

一、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不求答案的叩问

陈益

时光漫漫似水。至今回想起来,只读过三年小学的母亲并没有给我留下金钱和尊荣,甚至从没说过一个“爱”字,但我始终感受着。这令我明白,“做”永远比“说”来得重要。最难忘的情景,是一灯如豆的夜晚,她在缝纫机旁默默劳作,而我们在饭桌上写着作业。忽然发觉空气中有焦臭味,原来是灯火燎到了我的头发。偶尔,母亲也会抱怨,也会唠叨,可是手脚从来也不肯停歇。她始终是温厚而乐观的。到了晚年,右脚的脚弓蜷曲变形,乃至神经性瘫痪,只得躺在床上,与“尿不湿”为伴,她不过为再也无法干活而沮丧。或许,这么多年来我以六根清净的心态在寂寞中案牍劳形,正是继承了她的秉性吧?

我为母亲做过一件事,写了一篇散文《十八双鞋》。自幼,我们兄妹四人就习惯于穿母亲做的布鞋。千针百纳的布鞋,凝聚着少年时代温馨而艰涩的记忆,历久弥新。散文是由此引发的岁月与亲情的写实,没有一点儿虚构。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翻译家中由美子来中国,为了翻译《十八双鞋》,特意从上海去往锦溪古镇访问母亲。分手时,她向母亲讨了一只买菜用的竹篮带回日本。她在信中对我说,你有一个可敬的母亲,这是你的幸福。

这没有故意夸赞的水分。母亲是平凡的、朴素的,甚而因过度劳累而病残,却让每一个认识她的人敬重。印象中,她右边乳房明显下垂,颇不对称。这是哺育四个孩子的结果。自小我的耳畔总有她脚踩缝纫机,为我们缝缀衣服的声音。然而命运弄人,多年来,我偏偏不能给脚弓畸形的母亲买到一双合适的鞋,令人无法言说的疼痛……

平心而论,我们并非上一辈人的复制,没必要,也没可能。时代给了我们不同的人生岁月。若干年以后,我也会像母亲一样走完最后一步,消逝得无影无踪。我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把每一天作为最后一天,珍惜它,不浪费,度过余生。我不再有挥霍的资本。远离那些虚名假誉,似是而非,妄想攫取,烦嚣纷扰,让自己脱离桎梏,真正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也许还能做点事,对社会有用。

过分地强调自我,仿佛是给自己设置了一具牢笼,人的一生都可能局促在这难以突破的牢笼里。理智扰乱天真无邪的快乐,让人陷入无边的忧虑,最终却告诉我们行为的旨归。正是在精神与肉体的冲突间,我们品尝到了忧虑与痛苦的真实内涵。 可惜,往往很晚才懂。

当年,子贡对孔子诉苦说,自己一直在如此艰辛地奋斗,感到太累了,心里实在是畏难和厌倦,很想歇下来干一些不太累的事情。一贯主张安贫乐道和没有远虑必有近忧的孔子耐心地回答道,作为君子要尽一切义务,即使是厌倦了,也要勉而为之。只有当像山峰一样、像大鼎一样的坟墓与自己相伴时,君子才可以享受安息。这就是“大哉死乎,君子息焉”。

死亡,是人生的终点。走向那一站无非两种方式:快快乐乐地踱步,充满忧虑地攀缘。结局也只有两种:有的人活着仿佛死了,有的人死了依然活着。是不是因为谁也不知道何时到达终点,所以我们永远会在两者之间徘徊呢?

我的叩问没有答案。不必求答案。

(选自《散文》)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丰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几乎没有对我们说过一个“爱”字,但“我”依然能感受到深深的母爱。

B.母亲对我的影响很大,她让我明白,做永远比说重要。这么多年来“我”在寂寞中案牍劳形,正是受到了浓烈饱满的母爱鼓舞。

C.文中写灯燎到“我”的头发而产生焦臭味的细节,凝聚着作者温暖而艰涩的记忆,主要是为了突出那时家庭的困窘,生活的艰难。

D.“我”为母亲而写的散文《十八双鞋》,回忆了自己少年时代温馨而艰涩的生活,没有一点虚构是岁月与亲情的写实。

(2)日本友人在信中对作者说:“你有一个可敬的母亲,这是你的幸福。”从全文看,母亲有哪些“可敬”之处?请概括并分析。

(3)文章后半部分引用子贡与孔子的对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答案】 (1)D

(2)①任劳任怨(勤劳),母亲总是默默劳作,手脚从不肯停歇。②温厚乐观,母亲瘫痪了也只不过为再无法干活而沮丧。③深爱儿女,千针百纳给我们做鞋,为我们缝缀衣服。

(3)①内容上:子贡与孔子的对话,是孔子教导他“生无所息”;②结构上:承上启下,上承母亲对我的人生启示,下启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丰富了文章的内容;③主题上:将母亲勤劳不息的品格上升到“生无所息”的高度,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发人深思。 【解析】【分析】(1)选项A,“没有给我们留下……精神财富”错,原文说的是:或许,这么多年来我以六根清净的心态在寂寞中案牍劳形,正是继承了她的秉性吧;选项B,“浓烈饱满的母爱”错,母爱内敛质朴,影响我的是她的勤劳温厚的品质。选项C,“主要是为了突出家庭的困窘,生活的艰难”错,主要是表现“做永远比说来得重要”,我们在“默默劳作”的母亲影响下,都认真地做着自己的事。故答案选D。

(2)此题从文本内容中可以直接筛选:母亲的“可敬”之处:她始终是温厚而乐观的。到了晚年,右脚的脚弓蜷曲变形,乃至神经性瘫痪,只得躺在床上,与“尿不湿”为伴,她不过为再也无法干活而沮丧。母亲是平凡的、朴素的,甚而因过度劳累而病残,却让每一个认识她的人敬重。或许,这么多年来我以六根清净的心态在寂寞中案牍劳形,正是继承了她的秉性吧?印象中,她右边乳房明显下垂,颇不对称。这是哺育四个孩子的结果。自小我的耳畔总有她脚踩缝纫机,为我们缝缀衣服的声音。考生可以根据以上文本中的情节,概括母亲的可敬之处即可。

(3)从内容上,一贯主张安贫乐道和没有远虑必有近忧的孔子耐心地回答道,作为君子要尽一切义务,即使是厌倦了,也要勉而为之。只有当像山峰一样、像大鼎一样的坟墓与自己相伴时,君子才可以享受安息。这就是“大哉死乎,君子息焉”。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本段描写从侧面塑造勤劳的形象。从主题上,突出了小说生生不息和勤劳奋斗的主题思想。以上几个方面可以作文考生作答这类试题的参考,总之考生一定要结合文本进行分析概括。

故答案为:⑴D;

⑵①任劳任怨(勤劳),母亲总是默默劳作,手脚从不肯停歇。②温厚乐观,母亲瘫痪了也只不过为再无法干活而沮丧。③深爱儿女,千针百纳给我们做鞋,为我们缝缀衣服。

⑶①内容上:子贡与孔子的对话,是孔子教导他“生无所息”;②结构上:承上启下,上承母亲对我的人生启示,下启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丰富了文章的内容;③主题上:将母亲勤劳不息的品格上升到“生无所息”的高度,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发人深思。

【点评】(1)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3)本题考查引用的作用,可以丰富文章内容,照应文章主旨,增强文化底蕴。文章的前半部分着重回忆母亲,后半部分则引用子贡与孔子的对话,实际上是将母亲勤劳不息的品格上升到“生无所息”的高度,是对母亲的赞美,也引起后文作者思考人生在走向死亡终点的旅程中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产生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让文章更富有意蕴。

2.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沙漠玫瑰的开放

龙应台

①历史对于价值判断的影响,好像非常清楚。鉴往知来,认识过去才能预测未来,这话都已经说滥了。我不大用成语,所以试试另外一个说法。

②一个朋友从以色列来,给我带来一朵沙漠玫瑰。沙漠里没有玫瑰,但是这个植物的名字叫做沙漠玫瑰。拿在手里,是一蓬干草,真正枯萎、干的、死掉的草,这样一把,很难看。但是他要我看说明书。说明书告诉我,这个沙漠玫瑰其实是一种地衣,有点像松枝的形状。你把它整个泡在水里,第8天它会完全复活;把水拿掉的话,它又会渐渐的干掉,枯干如沙。把它再藏个一年两年,然后哪一天再泡在水里,它又会复活。这就是沙漠玫瑰。

③好,我就把这一团枯干的草,用一只大玻璃碗盛着,注满了清水放在那儿。从那一天开始,我跟我的两个宝贝儿子,就每天去探看沙漠玫瑰怎么样了。第一天去看它,没有动静,还是一把枯草浸在水里头;第二天去看的时候发现,它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已经从里头往外头稍稍舒展开了,而且有一点绿的感觉,还不是颜色;第三天再去看,那个绿的模糊的感觉已经实实在在是一种绿的颜色,松枝的绿色,散发出潮湿青苔的气味,虽然边缘还是干死的。它把自己张开,已经让我们看出了它真有玫瑰形的图案。每一天,它核心的绿意就往外扩展一寸。我们每天给它加清水,到了有一天,那个绿已经渐渐延伸到它所有的手指,层层舒展开来。

④第8天,当我们去看沙漠玫瑰的时候,刚好我们的一个邻居也在,他就跟着我们一起到厨房里去看。这一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完整的、丰润饱满、复活了的沙漠玫瑰。我

们三个疯狂地大叫出来,因为太快乐了,我们看到一朵尽情开放的浓绿的沙漠玫瑰。 ⑤这个邻居在旁边很奇怪地说,不就一把杂草,你们干吗呀? ⑥我愣住了。

⑦是啊,在他的眼中,它不是玫瑰,它是地衣啊!你说,地衣再美,能美到哪里去呢?他看到的就是一把挺难看、气味潮湿的低等植物,搁在一个大碗里,也就是说,他看到的是现象的本身定在那一个时刻,是孤立的。而我们所看到的是现象和现象背后一点一滴的线索,辗转曲折、千丝万缕的来历。

⑧于是,这个东西在我们的价值判断里,它的美是惊天动地的,它的复活过程就是宇宙洪荒初始的惊骇演出。我们能够对它欣赏,只有一个原因:我们知道它的起点在哪里。知不知道这个起点,就形成我们和邻居之间价值判断的南辕北辙。

⑨不必说鉴往知来,我只想告诉你沙漠玫瑰的故事罢了。对于任何东西、现象、问题、人、事件,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么意义?不理解它的现在,又何以判断它的未来?

⑩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特定的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 (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通过讲述一个沙漠玫瑰的故事,表现出自己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价值判断。 B.作者擅长细致描写,在作者笔下,沙漠玫瑰之美惊天动地。

C.从一蓬干草的枯死到丰润饱满地舒展开放,作者带我们和他一起经历了将信将疑、满怀希望、喜悦万分、深刻思悟的全过程。

D.作者不惜用绝大篇幅描写沙漠玫瑰的开放过程,意在水到渠成地引出自己的感悟: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

(2)请根据文意,概括沙漠玫瑰的特点。

(3)有人说去掉第⑩段,对文章理解也无太大影响,你是如何看待的?请说明理由。 【答案】 (1)A

(2)外形:①是一蓬干草,真正枯萎、干的、死掉的草:是一种地衣,松枝形状,很难看。②开放时叶绿色,张开有玫瑰形图案。内在:生命力强,整个浸泡在水里八天就会复活,干放一两年遇水仍会复活。

(3)不能删去,因为:①结构上:首尾呼应,浑然一体。②总收全文,卒章显志,点明、深化中心。历史告诉你,应历史地看待事物,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鉴往知来。③运用以小见大手法,构思巧妙。由沙漠玫瑰的开放推及应历史地看待事物的深刻哲理。

【解析】【分析】(1)A项,“表现出自己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价值判断”错误; 作者讲述这个故事,是为了说明应该历史地看待事物。故选A。

(2)筛选信息“在手里,是一蓬干草,真正枯萎、干的、死掉的草,这样一把,很难看”这是它的外形;“这个沙漠玫瑰其实是一种地衣,有点像松枝的形状”它的本质;“一种绿的颜色,松枝的绿色,散发出潮湿青苔的气味,虽然边缘还是干死的。它把自己张开,已 经让我们看出了它真有玫瑰形的图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完整的、丰润饱满、复活了的沙漠玫瑰”盛开的样子有绿色。它的特点是“你把它整个泡在水里,第8天它会完全复活”,可见生命力顽强。

(3)本题:首先要确定观点,一般赞同原作者的构思,因此第十段不能删掉。接着从结构、主旨表达等角度分析;结构上开头“历史对于价值判断的影响,好像非常清楚”,结尾“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主旨上,作者最后点明主旨,并不单纯是为了赞美沙漠玫瑰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从“我们”见到它开花而惊喜欢呼,邻居却不能理解的角度得出了哲理现象,从而以小见大。 故答案为:⑴A;

⑵外形:①是一蓬干草,真正枯萎、干的、死掉的草:是一种地衣,松枝形状,很难看。②开放时叶绿色,张开有玫瑰形图案。内在:生命力强,整个浸泡在水里八天就会复活,干放一两年遇水仍会复活。

⑶外形:①是一蓬干草,真正枯萎、干的、死掉的草:是一种地衣,松枝形状,很难看。②开放时叶绿色,张开有玫瑰形图案。内在:生命力强,整个浸泡在水里八天就会复活,干放一两年遇水仍会复活。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本题要求“概括沙漠玫瑰的几个特点”,概括特点可从外形和内在两个方面概括,外形要抓住两点,其遇水之前和遇水之后,要到文中找描写“沙漠玫瑰”的语句,然后概括其外形的特点,比如第二节“是一蓬干草,真正枯萎、干的、死掉的草,这样一把,很难看”“是一种地衣,有点像松枝的形状”,第三节“真有玫瑰形的图案”。最后根据外形的特点概括其内在的特点,注意“你把它整个泡在水里,第8天它会完全复活;把水拿掉的话,它又会渐渐的干掉,枯干如沙”这句话,指出其内在的生命力,突出其顽强。

(3)本题考查文章段落的作用。该句出现在第九段,位于文章之间,一般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文中来看,上文讲朋友从以色列给我带来一朵沙漠玫瑰,泡在水里后,沙漠玫瑰复活的故事,下文“对于任何东西、现象、问题、人、事件”“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属于议论文句,该句起到过渡作用;同时文章开头有句子“鉴往知来,认识过去才能预测未来”,本句“鉴往知来”和开头内容相合,结构谨严。

3.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小题。

姥姥的端午 王瀛

①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

②以前每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

③物质极度贫瘠的岁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来迟。等待中长大的日子,不知何时,青苇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无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

④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童谣,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

⑤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初始味道。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更多地呆坐在门前 , 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阴下,几位老邻絮絮陈年旧话,农谚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

⑥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她不能。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

⑦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语。

⑧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姥姥赐我农家巧手,包粽的“工艺”代代相传,粽香飘进以后的日子。

⑨端午,翠绿与寂静,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气,简淡、玄远。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柔骨而就、甜而不腻,那种感觉在常久的凝睇里埋藏,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

⑩娴静的汨罗江,从远古走来,走近几千年光阴。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选自《散文百家》2006年03期

(1) 第②节在全文起哪些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上作出具体分析。 (2)第④节和第⑤节画线的内容分别表现了姥姥什么样的感情? ①第④节画线内容 ________ ②第⑤节画线内容 ________

(3)请结合具体例子简要分析本文运用哪些手法来刻画姥姥这一形象的?

(4)这篇散文回忆姥姥,姥姥应该有很多事情可写,但只选取了过端午、包粽子一件事来写,请从人物形象、线索等方面探究作者这样选材的好处。

【答案】 (1)结构上:以粽香为触发点,引发下文对姥姥一生种种深情美好的回忆;内容上:写姥姥的絮语,轻轻的动作,高度凝练、传神地概括了姥姥对儿孙辈呵护有加的高贵品质。

(2)第④节画线内容中的“一笑白头”,表现了姥姥的慈爱、善良;表达了我对奶奶耗费毕生心血呵护儿孙辈健康成长却日渐老去的感慨。;第⑤节画线内容中的“呆坐”,表现了姥姥对安闲、挤压的城市生活的不习惯;对乡间农家朴素、清静生活的怀念。

(3)动作描写。“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

掩再掩。”细腻地描写了姥姥对儿孙辈的疼爱。外貌描写。“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写出了姥姥了年轻时的美丽。侧面描写,通过众人回忆姥姥,谈及姥姥时的神态举止以及由青粽忆及姥姥的裹粽手艺等内容,写出了姥姥的心灵手巧。

(4)①选择的材料紧扣题目,照应文题“姥姥的端午。”②在端午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姥姥的勤劳、善良、智慧、慈爱等性格得到了集中的展示。从而使文章笔墨更为集中,能在有限的篇幅内生动细致地刻画出姥姥的可敬形象。③使文章的线索更为明晰,通过不同时期过端午、包粽子的事情,形象地展示了姥姥勤劳的一生。④使得作品更具与中华民族的人文气息。⑤明确传达出“端午”作为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普通民众心目中根深蒂固的。

【解析】【分析】(1)本段从文章的表现手法上属于回忆和动作描写。“细碎步声”“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背角”“一掩再掩”是回忆“姥姥”的动作,“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是回忆“姥姥”的絮语。动作描写的作用就是生动传神,这些动作和絮语都体现了“姥姥”对“我们”晚辈的呵护。所以本段在内容上的作用是“回忆‘姥姥’的絮语,轻轻的动作,高度凝练、传神地概括了姥姥对儿孙辈呵护有加的高贵品质”。结构上,本段处于开头部分,与标题中的“端午”呼应,同时又以棕香为触发点引起下位对“姥姥”一生的回忆。所以本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呼应标题,以粽香为触发点,引发下文对姥姥一生种种深情美好的回忆”。

(2)第④节画线内容中的“缓身”“白头”都体现出“姥姥”已经老了,为晚辈操劳了一生。“回望”“笑”则是因晚辈得到了自己的照顾,能很好地成长而高兴,体现了“姥姥”的慈爱和善良。以上是句中人的情感,而作者的情感便是感恩、心疼。所以综合起来第④节画线内容表现了姥姥的慈爱、善良;表达了我对奶奶耗费毕生心血呵护儿孙辈健康成长的感恩,对姥姥日渐老去的心疼。第⑤节画线内容中有“呆坐”一词,那么她为什么“呆坐”呢?结合前文“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可知是对安逸清闲、又拥挤的城市生活不习惯。结合后文“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阴下,几位老邻絮絮陈年旧话,农谚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可知是对乡间朴素生活,宽敞、清净环境的怀念。所以第⑤节画线内容表现了姥姥对安闲、挤压的城市生活的不习惯;对乡间农家朴素、清静生活的怀念。 (3)第二段中“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是动作描写,流露着“姥姥”对晚辈的爱。第三段中“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是动作和语言描写,说明“姥姥”烧了一夜的灶火,辛苦地为我们准备着美食。第四段中“回望”“笑”是动作和神态的描写,看到晚辈在自己的照顾中很好地成长,脸上露出了满足与欣慰的笑容,表现了“姥姥”的慈爱。第五段中“呆坐”是神态描写,写出了“姥姥”对安闲、拥挤的城市生活的不习惯,和对乡村朴素、清静生活的怀念,表现了“姥姥”的质朴与勤劳。第六段“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是对“姥姥”语言的回忆,表现了“姥姥”对晚辈的关心。第九段“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眉清目秀”“一身素衣”隔“柔骨而就、甜而不腻”是肖像描写,写出了“姥姥”年轻时的美丽。第八段写“姥姥赐我农家巧手,包粽的‘工艺’代代相传”通过我们侧面衬托“姥姥”的心灵手巧。 最后将分析内容合并整理,分条作答。

(4)题目中说“请从人物形象、线索等方面探究作者这样选材的好处”很显然,内容方面要考虑其对人物形象的作用。结构上,端午节包粽子是线索。再分析题目的关键词,除了“端午”“粽子”还有“一件事”,端午节为晚辈包粽子凸显姥姥的慈爱、善良、勤劳、心灵手巧等品质,而直选“一件事”是为了表达的集中。结构上,首先有照应标题,其次它是线索,一年又一年地过端午,一次又一次地包粽子,体现了“姥姥”对我们从未停止的爱。而在表达效果上,端午节包粽子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事情,选用这样的事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此外端午节是中国很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包粽子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作者这样写还会使文章充满中华民族的人文信息。

故答案为:⑴结构上:以粽香为触发点,引发下文对姥姥一生种种深情美好的回忆;内容上:写姥姥的絮语,轻轻的动作,高度凝练、传神地概括了姥姥对儿孙辈呵护有加的高贵品质。

⑵第④节画线内容中的“一笑白头”,表现了姥姥的慈爱、善良;表达了我对奶奶耗费毕生心血呵护儿孙辈健康成长却日渐老去的感慨。第⑤节画线内容中的“呆坐”,表现了姥姥对安闲、挤压的城市生活的不习惯;对乡间农家朴素、清静生活的怀念。

⑶动作描写。“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细腻地描写了姥姥对儿孙辈的疼爱。外貌描写。“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写出了姥姥了年轻时的美丽。侧面描写,通过众人回忆姥姥,谈及姥姥时的神态举止以及由青粽忆及姥姥的裹粽手艺等内容,写出了姥姥的心灵手巧。

⑷①选择的材料紧扣题目,照应文题“姥姥的端午。”②在端午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姥姥的勤劳、善良、智慧、慈爱等性格得到了集中的展示。从而使文章笔墨更为集中,能在有限的篇幅内生动细致地刻画出姥姥的可敬形象。③使文章的线索更为明晰,通过不同时期过端午、包粽子的事情,形象地展示了姥姥勤劳的一生。④使得作品更具与中华民族的人文气息。⑤明确传达出“端午”作为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普通民众心目中根深蒂固的。

【点评】⑴本题考查分析句段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对文章的内容和思路有准确的把握,从内容、结构等几个方面分析其作用。内容上,看句段写了什么,有什么独特之处;结构上,根据句段在文中的位置确定,或引起下文,或承上启下,或总结全文,或贯通全文等。第②节结构上引发下文对的回忆,内容上概括了姥姥对儿孙辈呵护有加的高贵品质。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⑵本题考查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及作用的能力。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1)抓住修辞,(2)抓关键词语理解,(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4)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本题④段中的关键词为“操劳的枯手”“一笑白头”,从中可看出姥姥的慈爱、善良,以及满足。⑤用了排比修辞,四个“想念”写出了姥姥对“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的不习惯,对乡间生活的怀念。

⑶本题考查把握分析人物形象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掌握一些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和技巧,如:通过人物的事迹、心理、语言、细节动作等。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分析文本,把握细节。本文运用了动作描写、外貌描写、侧面描写的手法刻画了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⑷本题考查探究选材技巧,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文章的选材要为人物和主题服务,因此选材安排要与中心主旨有关。“端午”是中国人表达亲情的节日,以特定的环境来塑造人物形象,能很好地突出人物的情感。 从文中看,“姥姥的端午”出现了多次,从“童年”到“搬到城里”到“最后的端午”和“姥姥”离世后的次年端午,贯穿文章的始终;另外,每到端午,姥姥就不停地为端午忙碌,作者通过端午来表现姥姥对后代的辛勤付出、对子孙的爱,“端午”也是作者寄托对姥姥浓浓情感的载体。所以“姥姥的端午”凝聚着姥姥对子孙以及晚辈对姥姥的深厚情谊。

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父亲的东篱 李汉荣

①说起来,我也算是个诗人,性情质朴、诚恳、淡远。古国诗史三千年,我最喜欢陶渊明。南山啊,东篱啊,菊花啊,田园啊,归去来啊,桑树颠啊,这些滴着露水粘着云絮的词儿,在我心里和笔下,都是关键词和常用意象。

②可是,翻检我自己,自从离开老家,进了城,几十年来,我没有种过一苗菜,没有抚摸过一窝庄稼,没有刨过一颗土豆,连一根葱都没有亲手养过。几十年了,没有一只鸟认识我,没有一片白云与我交换过名片,没有一只青蛙与我交流过对水田和稻花香的感受,没有一只蝈蝈向我传授民谣的唱法。那些民谣都失传了,只在更深的深山里,有几只蛐蛐,丢三落四哼着残剩的几首小调。

③其实,不说别的,就说我的鞋子吧,我的鞋子,它见过什么呢?见过水泥、轮胎、塑料、污水、玻璃、铁钉、痰迹、垃圾,见过无数的、大同小异的鞋子吧。

④从这阅历贫乏的鞋子,就可以看出我们是多么贫乏,就可以看出我们离土地、离故乡、离田园,离得有多么远,我们离得太远太远了。

⑤我一次次钻进《诗经》里,寻找公元前的露水和青草,绿化、净化和湿化一下我龟裂的心魂;有时就一头扎进唐朝的山水里,吸氧,顺便闻闻纯正的酒香,在李白们的月夜走上几个通宵,揣上满袖子清凉月光,从唐朝带回家里,在沉闷办公室里,也放上一点清凉和皎洁,用以清火消毒,解闷提神,修身养性。

⑥这些年,也许年龄渐长的原因,“拜访”陶渊明就成了我经常要做的事,动不动就转身出走,去渊明兄那儿,在东篱下,深巷里,阡陌上,桑树颠,有时就在他的南山,靠着一块石头坐下,久久坐着,一直到白云漫过来漫过来,把我很深地藏起来,藏在时光之外。 ⑦我以为这就不错了,觉得也在以自己的微薄心智和诚恳情思,延续着古国的诗脉和诗心,延续着田园的意趣和意境,延续着怀乡恋土的永恒乡愁。

⑧直到2001年初夏的一天,我才突然明白:我的这些孤芳自赏、不无优越感的做法和想法,只是我的自恋,带着几分小资情调和审美移情的自恋,这自恋被一厢情愿地放大了,放大成了关乎诗史、文脉、乡愁的延续了。 ⑨为什么是在那天,我才突然明白这些呢?

⑩那天下午,我回到老家李家营,立夏刚过,天朗气清,小风拂衣,温润暖和,我沿麦田里的阡陌,横横竖竖走了一阵,其实,若是直走,一会儿就到家,我想多走一会儿田埂,所以,横的、竖的阡陌我都走了个遍,横一下,竖一下,就在田野里写了好几个“正”

字。因为我的父亲名叫正德。然后,我就到了家。

⑪走进老屋院子,看见父亲正在维修菜园篱笆。他用竹条、青冈木条、杨柳树枝,对往年的篱笆进行仔细修补。菜园里种着莴笋、白菜、茄子、包包菜、芹菜,一行行的葱和蒜苗,荠荠菜算是乡土野菜,零星地长在路坎地角,像是在正经话题里,顺便引用几句有情趣有哲理的民间谚语。指甲花、车前草、薄荷、麦冬、菊、扫帚秧等花草,也都笑盈盈站在或坐在篱笆附近,逗着一些蛾子、虫子、蝴蝶玩耍。喇叭花藤儿已经开始在篱笆上比画着选择合适位置,把自己的家当小心放稳,揣在怀里的乐器还没有亮出来,就等一场雨后,天一放晴,它们就开始吹奏。

⑫“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我忽然想起陶渊明的诗句。但是,此刻,在这里,在人境,结庐的,不是别的哪位诗人,是我父亲,是我种庄稼的父亲,是我不识字、不读诗的父亲。但是,实实在在,我的不读诗的父亲,在这人境里,在菜园里,仔细编织着篱笆,编织着他的内心,编织着一个传统农人的温厚淳朴的感情。我的不读诗的父亲,他安静地在人境里,培植着他能感念也能让他感到心里安稳的朴素意境。

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当然,此时正值初夏,还不是采菊的时候,菊,连同别的花草和庄稼,都刚刚从春困中醒来不久,都刚刚被我父亲粗糙而温和的手,抚摸过和问候过,父亲还在它们的脚下轻轻松了土,培了土,以便它们随时踮起脚,在农历的雨水里呼喊和奔跑。而当到了删繁就简的秋天,夏季闷热的雾散去,头顶的大雁捎来凉意,我的父亲也会在篱笆边,坐在他自己亲手做的竹凳上,面对村子边漾河岸上的柳林,向南望去,他会看见一列列穿戴整齐的青山,正朝他走来,那是巴山,我们世世代代隔河而望的南山。

⑭我突然明白了:我的不识字的父亲,正是他在维护陶渊明的“东篱”。

⑮而我呢?我读着山水之诗,其实是在缓解远离山水的郁闷,同时用山水之诗掩护我越来越远地远离山水。我写着故园之词,其实是在填补失去故园的空虚,同时让故园之词陪着我越来越远地告别故园。我吟着东篱之句,其实是在装饰没有东篱的残缺,同时让东篱之思伴着我越来越远地永失东篱。

⑯于是,在那天下午,我无比真诚地感激和赞美了我的父亲。是的,是的,我那不识字、不读诗的父亲,他不知道诗为何物,他不知道陶渊明是谁,但是,正是我的父亲,和像我的父亲一样的无数种庄稼的父亲们,正是他们,一代代的父亲们,延续和维护着陶渊明的“东篱”,延续着古国的乡愁和诗史……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第②段说“只在更深的深山里,有几只蛐蛐,丢三落四哼着残剩的几首小调”,意在强调人们与土地渐行渐远的现状。

B.文章第⑩段写我“在田野里写了好几个‘正’字”,是因为我的父亲具有正直、质朴的美德。 C.文章第⑪段使用比喻、借代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菜园植物种类丰富,生机勃勃,富有乡野情趣。

D.文章对父亲劳作与休憩的描写,为后文写他在维护着陶渊明的“东篱”做铺垫。 E.作者的寻找、领悟、反思与感激,是对“东篱”意蕴不断发现的过程,启人思考。 (2)解释下面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我一次次钻进《诗经》里,寻找公元前的露水和青草,绿化、净化和湿化一下我龟裂的心

魂。

(3)赏析第②段画线句。

(4)作者经常拜访“陶渊明”,但文章第⑭段却说“我的不识字的父亲,正是他在维护陶渊明的‘东篱’”,这是为什么? 【答案】 (1)B,C

(2)作者通过欣赏、研读《诗经》寻找自然田园缓解(填补、丰富、充实等)远离山水的郁闷或失去故园的空虚。

(3)运用排比、拟人、借代、想象的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几十年来我没有真正接触欣赏过大自然,表达了对远离自然的遗憾、失落之情。

(4)①我自以为自己在延续着古国的诗脉和诗心,延续着田园的意趣和意境,延续着怀乡恋土的永恒的乡愁,其实只是我的自恋。②父亲及像父亲一样的农人们扎根乡土的辛勤劳作,营造了质朴的生活方式,是父亲们延续和维护了真正的诗意田园,这个田园是国人的心灵归宿、精神家园。

【解析】【分析】(1)B项,“是因为我的父亲具有正直、质朴的美德”错误。结合“我沿麦田里的阡陌,横横竖竖走了一阵,其实,若是直走,一会儿就到家,我想多走一会儿田埂,所以,横的、竖的阡陌我都走了个遍,横一下,竖一下,就在田野里写了好几个‘正’字。因为我的父亲名叫正德”分析,只是想多走一会,父亲名叫“正德”。“我的父亲具有正直质朴的品德”故意拔高。C项,“借代”错误。结合“荠荠菜算是乡土野菜,零星地长在路坎地角,像是在正经话题里,顺便引用几句有情趣有哲理的民间谚语”“也都笑盈盈站在或坐在篱笆附近,逗着一些蛾子、虫子、蝴蝶玩耍”“比画着选择合适位置,把自己的家当小心放稳,揣在怀里的乐器还没有亮出来”等分析,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没有借代手法。故选BC。

(2)“我一次次钻进《诗经》里”,就是认真研读《诗经》。“公元前的露水和青草”,应该指的是《诗经》中的自然田园风光等。“绿化、净化和湿化一下我龟裂的心魂”,结合“有时就一头扎进唐朝的山水里,吸氧,顺便闻闻纯正的酒香,在李白们的月夜走上几个通宵,揣上满袖子清凉月光,从唐朝带回家里,在沉闷办公室里,也放上一点清凉和皎洁,用以清火消毒,解闷提神,修身养性”分析可知,缓解我远离山水的郁闷或失去故园的空虚。 (3)结合“没有……没有……没有……”分析,运用排比手法;结合“认识”“交换过名片”“交流过”“传授”等分析,运用拟人手法;结合“鸟”“白云”“青蛙”“蝈蝈等分析,运用借代手法;整个句子运用想象的手法,写出了几十年来没有真正接触欣赏过大自然,表达了内心的遗憾、失落。

(4)作者经常拜访“陶渊明”,结合“‘拜访’陶渊明就成了我经常要做的事,动不动就转身出走,去渊明兄那儿,在东篱下,深巷里,阡陌上,桑树颠,有时就在他的南山,靠着一块石头坐下,久久坐着,一直到白云漫过来漫过来,把我很深地藏起来,藏在时光之外”“我以为这就不错了,觉得也在以自己的微薄心智和诚恳情思,延续着古国的诗脉和诗心,延续着田园的意趣和意境,延续着怀乡恋土的永恒乡愁”等分析,我自以为自己在延续着古国的诗脉和诗心,延续着田园的意趣和意境,延续着怀乡恋土的永恒的乡愁,其实只是我的自恋。“我的不识字的父亲,正是他在维护陶渊明的‘东篱’”,父亲的菜园中,蔬菜花草种类丰富,生机勃勃,富有乡野情趣、诗意美感,着意描写这一风光是为突出这才是真正的诗

意田园。父亲扎根乡土、辛勤劳作、营造美好田园的质朴生活方式。父亲的菜园,真实的田园,真正的田园诗意,延续千年的古国诗脉,国人的心灵归宿、精神家园。 故答案为:⑴BC;

⑵ 作者通过欣赏、研读《诗经》寻找自然田园缓解(填补、丰富、充实等)远离山水的郁闷或失去故园的空虚。

⑶ 运用排比、拟人、借代、想象的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几十年来我没有真正接触欣赏过大自然,表达了对远离自然的遗憾、失落之情。

⑷ ①我自以为自己在延续着古国的诗脉和诗心,延续着田园的意趣和意境,延续着怀乡恋土的永恒的乡愁,其实只是我的自恋。②父亲及像父亲一样的农人们扎根乡土的辛勤劳作,营造了质朴的生活方式,是父亲们延续和维护了真正的诗意田园,这个田园是国人的心灵归宿、精神家园。

【点评】⑴该题考查散文文本的理解、概括能力。完成这类题目,需要考生课下多阅读经典散文,培养语感,提高理解能力。在阅读时,要整体把握文本,理解文本中心思想;逐段理解,把握段意;关注关键词,理解表层义、比喻义、象征意等。

⑵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如下:语境分析法、关键词分析法、句子特色分析法、句间关系分析法。首先回归文本找到设题的句子,然后结合前后的语境理解意思。

⑶该题考查散文中重要语句的鉴赏能力。完成这类题目,需要多角度考虑:分析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回答时,先概括手法,再指出运用手法的作用;对人物形象的作用;对主题有何作用;结构上的作用,与题目、前文的关系。

⑷该题考查探究能力。探究能力的考查特别强调对作品的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对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东坡突围 余秋雨

①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苏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黄州,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壮丽的对话。

②我非常喜欢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但总觉得语堂先生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境遇写得太理想了。语堂先生酷爱苏东坡的黄州诗文,由酷爱渲染开去,渲染得风雅、圣洁。其实,就我所知,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 ③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在他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中描述得非常清楚。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④我初读这段话时十分震动,因为苏东坡这个大名人是有很多朋友的。应酬、唱和,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基本内容,他一半是为朋友们活着。但是,一旦出事,朋友们不仅不来信,而且也不回信了。苏东坡那一封封信,千辛万苦地从黄州带出去,却换不回一丁友谊的信息。原来的世界已轰然消失,一代名人就混迹于樵夫渔民间不被人认识。本来这很可

能换来轻松,但他又觉得仍有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自己,只能在寂寞中惶恐。即便这封无关宏旨的信,他也特别注明不要给别人看。

⑤他真的害怕了吗?也是也不是。他怕的是麻烦,而绝不怕为道义、为百姓、为朝廷、为皇帝捐躯。他经过“乌台诗案”已经明白,一个人蒙受了诬陷即便是死也死不出一个道理来。无法洗刷,无处辩解,就像有些学者提出的“酱缸文化”,跳在里边,怎么也抹不干净。苏东坡怕的是这个,没有哪个高品位的文化人会不怕。但他的内心仍有无畏的一面。他给李常的信中说:

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髄,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虽怀坎壕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

多么真诚的勇敢,多么洒脱的情怀!但是,让他在何处做这篇人生道义的文章呢?没有地方,没有机会。于是,苏东坡刚刚写完,支颐一想,又立即加一句:此信看后烧毁。 ⑥这是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那阙著名的“卜算子”道尽了这种精神遭遇: 缺月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⑦正是这种唯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这是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无情地剥除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曾为他带来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⑧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气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幸好,他还不年老,44岁至48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

⑨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⑩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有删减)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第②段提及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意在引出自己的观点,强调苏东坡在黄州时期凄苦的生活状态。

B.文中引用苏东坡的书信和作品,更加真实地展示苏东坡的境遇与精神,丰富了文章内容,也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C.文中③④段叙写苏东坡在黄州时期感受着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他断绝了与昔日好友的往来,过着孤独的生活。

D.作者根据历史事实,又展开想象,描述了苏东坡的遭遇和心境,表达了对苏东坡的深切同情和无限敬仰之情。

(2)简析文章第⑨段划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妙处。 (3)简要分析题目“苏东坡突围”的含义。

【答案】 (1)C

(2)比喻和排比。将“成熟”比喻成“光辉”“音响”等,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苏东坡“从容”“大气”等精神品格的内涵;排比语势强劲,节奏铿锵,更能体现苏东坡超越人生突破自我的可贵精神,表达作者的崇敬之情。

(3)“突围”。指实现突破或超越。精神人格方面:突破了官场束缚,回归清纯、淡泊,真正走向成熟、从容。文化方面:写于黄州的那些作品宣告着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

【解析】【分析】(1)C项,曲解文意,不是苏东坡断绝与友人的往来,是友人不肯与苏东坡往来了,朋友们不仅不来信,而且也不回信了,故C错误。故选:C。

(2)划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成熟”比喻成“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不理会哄闹的微笑”、“洗刷了偏激的淡漠”、“无须声张的厚实”,生动形象地诠释了“成熟”的内涵和表现,表达了对苏东坡“从容”“大气”等精神品格的欣赏与赞叹。划波浪线的句子还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一连串的比喻,连用七个排比的句式,在多方位多角度诠释“成熟”内涵的同时,也使语势强劲,节奏铿锵,更能体现苏东坡超越人生突破自我的可贵精神,表达作者的崇敬之情。

(3)题目的含义,重在理解“突围”二字。“突围”,指实现突破或超越。从文中来看,“苏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他完成了一次永栽史册的文化突围。”写于黄州的那些作品宣告着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是指精神人格方面。“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这是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无情地剥除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曾为他带来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体味着自然和气命的原始意味。”他终于突破了官场束缚,回归清纯、淡泊。“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气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是说经历苦难后的苏东坡真正走向成熟、从容。 故答案为:⑴C;

⑵比喻和排比。将“成熟”比喻成“光辉”“音响”等,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苏东坡“从容”“大气”等精神品格的内涵;排比语势强劲,节奏铿锵,更能体现苏东坡超越人生突破自我的可贵精神,表达作者的崇敬之情。

⑶“突围”。指实现突破或超越。精神人格方面:突破了官场束缚,回归清纯、淡泊,真正走向成熟、从容。文化方面:写于黄州的那些作品宣告着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

【点评】⑴此题主要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这类题,需学生仔细阅读,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深入揣摩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特征,然后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⑵此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的题目主要是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常见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动静、虚实和视听结合等,答

题时先辨析手法,然后结合文句进行解释,最后明确效果。第⑨段画线句子将“成熟”比喻成“光辉”“音响”等,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苏东坡“从容”“大气”等精神品格的内涵,体现苏东坡超越人生突破自我的可贵精神,表达作者的崇敬之情。

⑶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标题的含义的基本能力。小说标题含义的解题思路:在理解题目本意的基础上,首先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比喻象征意义,其次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语意双关或文章主旨意义。此题注意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从精神人格方面、文化方面进行分析。

6.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寒冷也是一种温暖

迟子建

年是新的,也是旧的。因为不管多么生气勃勃的日子,你过着的时候,它就在不经意间成了老日子了。

在北方,一年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在寒冷时刻,让人觉得新年是打着响亮的喷嚏登场的,又是带着受了风寒的咳嗽声离去的 , 但在这喷嚏和咳嗽声之间,还是夹杂着春风温柔的吟唱,夹杂着夏雨滋润万物的淅沥之音和秋日田野上农人们收获的笑声。沾染了这样气韵的北方人的日子,定然是有阴霾也有阳光,有辛酸也有快乐。

故乡是我每年必须要住一段时日的地方。在那里,生活显得格外有韵致。八月,我回到那里。每天早晨,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打开窗,看青山,呼吸着从山野间吹拂来的清新空气。吃过早饭,我一边喝茶一边写作,或者看书。累了的时候,随便靠在哪里都可以打个盹,养养神。大约是心里松弛的缘故吧,我在故乡很少失眠。每日黄昏,我会准时去妈妈那里吃晚饭。我怕狗,而小城街上游荡着的威猛的狗很多,所以我走在路上的时候,手中往往要攥块石头。妈妈知道我怕狗,常常在这个时刻来接我回家。家中的菜园到了这时节就是一个蔬菜超市,生有妖娆花纹的油豆角、水晶一样透明的鸡心柿子、紫莹莹的茄子、泛着蜡一样光泽的尖椒,全都到了成熟期,不过这些绿色蔬菜只是晚餐桌上的配角,主角呢,是农人们自己宰杀的猪,是刚从河里打捞上来的野生鱼类。这样的晚餐,又怎能不让人对生活顿生感念之情呢?吃过晚饭,天快黑了,我也许会在花圃上剪上几枝花:粉色的地瓜花、金黄色的步步高或是白色的扫帚梅,带回我的居室,把它们插入瓶中,摆在书桌上。夜深了,我进入了梦乡,可来自家园的鲜花却亮堂地怒放着,仿佛想把黑夜照亮。

如果不是因为十月份要赴港,我一定要在故乡住到飞雪来临时。我去香港两次,唯有这次时间最长,整整一个月。浸会大学邀请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八位作家进行文学交流,主题是“大自然和写作”。为此浸会大学组织了一些亲近大自然的活动,如去西湾爬山,去大屿山的小岛看渔民的生活。香港的十月仍然炽热,阳光把我的皮肤晒得黝黑。运动是惹人上瘾的,逢到没有活动的日子,我便穿着一身运动装出门了。去海边,去钻石山的禅院。有一天下午,走出地铁站后,觉得困倦难当,就到对面的公园睡觉去了。别看街上车水马龙的,公园里游人极少。我躺在回廊的长椅上,枕着旅行包,听着鸟鸣,闻着花香,睡着了。等我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向西了,我听见有人在喊“迟﹣﹣迟﹣﹣”,原来是爱尔兰女诗人希斯金,她正坐在与我相邻的椅子上看书呢。我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在国外,蜷在

公园长椅上睡觉的,基本都是乞丐。

在香港,我每天晚上跟妈妈通个电话。她一跟我说故乡下雪的时候,我就向她炫耀香港的扶桑、杜鹃开得多么鲜艳,树多么绿。但时间久了,尤其进入十一月份之后,我忽然对香港的绿感到疲乏了,那不凋的绿看上去是那么苍凉、陈旧!我想念雪花,想念寒冷了。当参加座谈被问起对香港的印象时,我说我可怜这里的“绿”,我喜欢故乡四季分明的气候,想念寒冷。他们一定在想:寒冷有什么好想念的?而他们又怎能知道,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啊!

十一月上旬,我返回哈尔滨。当我终于迎来了对我而言的第一场雪时,兴奋极了。我下楼,在飞雪中走了一个小时。能够回到冬天,回到寒冷中,真好。

年底,我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礼物,是艾芜先生的儿子儿媳为我签名寄来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南行记》和《艾芜选集》,他们知道我喜欢先生的书,特意在书的扉页盖了一枚艾芜先生未出名时的木头印章。这枚小小的印章,像一扇落满晚霞的窗,看上去是那么灿烂。新近出版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他们都没有要稿费,只是委托新华书店发行,这让我感慨万千。在我们这个时代,那些垃圾一样的作品,通过炒作等手段,可以获得极大的发行量,而艾芜先生这样具有深厚文学品质的大家作品,却遭到冷落。这真是个让人心凉的时代!不过,只要艾芜先生的作品存在,哪怕它处于“寒冷”一隅,也让人觉得亲切。这样的“寒冷”,又怎能不是一种温暖呢!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第①段中用“老”字修饰“日子”,强调生活中总有具有恒久价值的东西,奠定全文深沉忆旧的基调。

B.作者自述怕狗的这件小事,表明了作者的胆小和家乡生活的不尽如人意。 C.描写“公园长椅上睡觉”是为了表现在香港的流浪感,如同乞丐一样。 D.结尾批判某些垃圾作品通过炒作等手段获得极大发行量,揭示了主旨。 E.温暖和寒冷是一对反义词,既指自然界的温度,又指现实社会的某种现象。 (2)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①新年是打着响亮的喷嚏登场的,又是带着受了风寒的咳嗽声离去的。 ②这枚小小的印章,像一扇落满晚霞的窗,看上去是那么灿烂。

(3)联系全文,请简要探究作者说的“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具体缘由有哪些。 【答案】 (1)A,E

(2)①比拟,赋予新年以生命。生动写出了新年喧闹与寒冷的特点,寄寓北方人的欢乐与辛酸。②比喻,形象地表现了艾芜先生及其作品成就的辉煌,寄寓了作者的赞美、崇敬之情。

(3)①在故乡,天气虽然寒冷,但感受到了故乡的热闹与亲情的温暖。②在香港,总不凋谢的绿会显得那么陈旧,让人感到疲乏,故乡寒冬飞雪万木凋零也是一种让人怀念的美景,有一种变化的美。③在大师作品倍受冷落而让人心凉的时代,收到朋友寄来的心仪已久的大师的作品,感受到大师无私奉献精神的激励与温暖。

【解析】【分析】(1)B项,“表明了作者的胆小和家乡生活的不尽如人意”理解错误,文中写到“怕狗的这件小事”是为了表现母亲的温情。C项,“是为了表现在香港的流浪感,如同乞丐一样”分析不正确,描写“公园长椅上睡觉”是为了表现在香港的惬意生活。D项,“揭示

了主旨”不正确,结尾批判某些垃圾作品通过炒作等手段获得极大发行量,是为了反衬“艾芜先生这样具有深厚文学品质的大家作品,却遭到冷落”。故选AE。

(2)①句,“打着响亮的喷嚏”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本来该属于人的“打喷嚏”的特点赋予了“新年”,使“新年”具有了生命。“喷嚏”一般是因为受寒而产生的,是有声音的,何况还是“响亮”的,这就写出了新年的喧闹与寒冷的特点,再结合下文“北方人的日子,定然是有阴霾也有阳光,有辛酸也有快乐”,可知此句在内容上还反映出北方人的欢乐与辛酸。②句,“印章,像一扇落满晚霞的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内容上来看,“印章”是艾芜先生未出名时的木头印章,代表的是艾芜先生及其作品,“落满晚霞”“灿烂”意思是艾芜先生及其作品影响世人,取得了辉煌成就,表达出作者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3)从标题的含义来看,“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在本文中“寒冷”是故乡天气的寒冷,“温暖”是指故乡在心理上给作者以温暖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亲情和乡情。从文章的内容来看,作者用几段内容写了香港的生活,写香港常年不凋的绿色让自己感到单调疲乏,在对比中,突出了家乡四季分明的特点,表达对家乡“寒冷”时节草木凋零之景的怀念之情。文章结尾处写到自己接到艾芜先生作品的感受,此处的“寒冷”指的是当今时代大师作品“遭到冷落”“让人心凉”,“温暖”指的是大师作品给人的“亲切”之感,让人受到激励。 故答案为:(1)AE;

(2)①比拟,赋予新年以生命。生动写出了新年喧闹与寒冷的特点,寄寓北方人的欢乐与辛酸。②比喻,形象地表现了艾芜先生及其作品成就的辉煌,寄寓了作者的赞美、崇敬之情。

(3)①在故乡,天气虽然寒冷,但感受到了故乡的热闹与亲情的温暖。②在香港,总不凋谢的绿会显得那么陈旧,让人感到疲乏,故乡寒冬飞雪万木凋零也是一种让人怀念的美景,有一种变化的美。③在大师作品倍受冷落而让人心凉的时代,收到朋友寄来的心仪已久的大师的作品,感受到大师无私奉献精神的激励与温暖。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基本能力。对句子的理解更多的时候,要善于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结合上下文段、手法,挖掘出它们的语境意义。

(3)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主旨及个性化阅读探究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从文本中的环境描写、人物情感、文本主旨等角度来探究。答题时,可结合着文本中的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物的命运遭遇、故事结局等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7.阅读下面两篇文章,按要求完成下面选题。

(一)家 周国平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它确实是的,对于有些人来说是漂过许多地方,对于所有人来说是漂过岁月之河——那么,家是什么呢?

家是一只船

南方水乡,我在湖上荡舟。迎而驶来一只渔船,船上炊烟袅袅。当船靠近时,我闻到了饭菜的香味,听到了孩子的嬉笑。这时我恍然悟到,船就是渔民的家。

以船为家,不是太动荡了吗?可是,我亲眼看到渔民们安之若素,举止泰然,而船虽小,食住器具,一应俱全,也确实是个家。

于是我转念想,对于我们,家又何尝不是一只船?这是一只小小的船,却要载我们穿过多么漫长的岁月。岁月不会倒流,前面永远是陌生的水域,但因为乘在这只熟悉的船上,我们竟不感到陌生。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只要这只船是牢固的,一切都化为美丽的风景。人世命运莫测,但有了一个好家,有了命运与共的好伴侣,莫测的命运仿佛也不复可怕。

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亲爱。”愿每张风帆下都有一个温馨的家。

家是温暖的港湾

正当我欣赏远处美丽的帆影时,耳畔响起一位哲人的讽喻:“朋友,走近了你就知道,即使在最美丽的帆船上也有着太多琐屑的噪音!” 这是尼采对女人的讥评。

可不是吗,家太平凡了,再温馨的家也难免有俗务琐事、闲言碎语乃至小吵小闹。 那么,让我们扬帆远航,然而,凡是经历过远洋航行的人都知道,一旦海平线上出现港口朦胧的影子,寂寞已久的心会跳得多么欢快。如果没有一片港湾在等待着拥抱我们,无边无际的大海岂不令我们绝望?在人生的航行中,我们需要冒险,也需要休憩,家就是供我们休憩的温暖的港湾。在我们的灵魂被大海神秘的涛声陶冶得过分严肃以后,家中琐屑的嗓音也许正是上天安排来放松我们精神的人间乐曲。

傍晚,征帆纷纷归来,港湾里灯火摇曳,人声喧哗,把我对大海的沉思冥想打断了。我站起来,愉快地问候:“晚安,回家的人们!”

家是永远的岸

我知道世上有一些极骄傲也极荒凉的灵魂,他们永远无家可归,让我们不要去打扰他们。作为普通人,或早或迟,我们需要一个家。

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奥德修斯长年漂泊在外,历尽磨难和诱惑,正是回家的念头支撑着他,使他克服了一切磨难,抵御了一切诱惑。最后,当女神卡吕浦索劝他永久留在她的小岛上时,他坚辞道:“尊贵的女神,我深知我的老婆在你的光彩下只会黯然失色,你长生不老,她却注定要死。可是我仍然天天想家,想回到我的家。”

自古以来,无数诗人咏唱过游子的思家之情。“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家是游子梦魂萦绕的永远的岸。

不要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至少,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有一个家让我们登上岸的。当我们离去时,我们也不愿意举目无亲,没有一个可以向之告别的亲人。倦鸟思巢,落叶归根,我们回到故乡故土,犹如回到从前靠岸的地方,从这里启程驶向永恒。我相信,如果灵魂不死,我们在天堂仍将怀念留在尘世的这个家。

(二)不能没有家(节选)

梁衡

一个人品德和能力的养成有三个来源,学校的知识灌输、社会实践的磨炼和家庭的熏陶

培养。家庭是这链条上的第一环。人一落地是一张白纸,先由家庭教有来定底色。家庭教有与学校、社会教育最大的不同是:无条件的“爱”,以爱来暖化孩子,煨弯、定型。学校教育有前提,讲纪律、讲成绩;社会教育有前提,讲原则、讲利害。家庭里的爱,这种博大、包容的爱比社会上同志、朋友式的爱至少多出两个特点。

一是绝对的负责。父母的一切行为动机都是为了孩子,没有隔阂、猜疑,不计教育成本。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小孩子不吃饭,父母会追着哄着去喂饭;不加衣服,父母追着去给他添衣。有不懂事的孩子说:“我不吃难道你饿呀?”确实,父母肚子不饿,但心中疼。同时又因为有了这种无私的、负责的态度,才敢进行最彻底的教育,不必保留,不用多心,坚决引导孩子向最好的标准看齐,随时涤除他哪怕是最小的毛病,甚至用打骂的手段,所谓打是亲,骂是爱。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在成人社交场合看到某人吃相不雅,举止太俗时,就暗说:家教不好。但说归说,这时谁也不肯去行教育责任,指破他教育中去克服,有些习惯必须在家庭环境中培养,错过这个环境、氛围,永难再补。

二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因为有了动机上的无私、负责,才会有效果上的无微不至。孩子彻底生活在一个自由王国中,他所有的潜能可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孩子有什么想法不会看人脸色而止步,不会自我束缚而罢休。甚至撒娇、恶作剧也是一种天性的舒展。这样,他的全部天才基因都会完整地保留下来,将来随着外部条件的到来,就可能长成这样那样的大家、人才,甚至伟人。但是一进入社会教育,哪怕是最初的幼儿园教育都是某种程度的修理、裁剪、规范统一,是规范教育不是舒展教育、创造教育。家庭教育中的无微不至,充分自由,将一去不复返。当然,人总得从家庭教育升到学校教育阶段,但绝不能缺少家庭教育。

其实,家庭给人的温暖和关爱,以及由此产生的特殊的教育作用还不止于孩童阶段,它将一直伴随人的终生。表现为夫妻间、兄弟姐妹间、子女与老人间的坦诚指错、交流、开导、帮助等,这都是任何社会集体所办不到的。我们细想一下,一个人成家之后在亲人面前又不知改了多少缺点,得到了多少鼓励,学到了多少东西。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继续教育机构,但常忽略了这个终身家庭教有机构,一个独身的人或寄人篱下的人将失去多少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这么想来,人真的不能没有个家。

(选自珠海市《从‘悦读’开始改变第153辑》有删减)

(1)下列对文意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家》开篇划线句子“那么,家是什么呢?”为过渡句,承上启下。通过设问引起作者对家三个层次的思考,故其作用为总领全文。

B.《家》一文作者引用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奥德修斯对女神卡吕浦索的一番话语,想借此表达人类对美好事物(女神)的欣赏和赞美。

C.《家》一文作者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写起,运用三个层层递进的比喻,揭示“家”的真谛,传达出他对“家”的哲学思考。

D.《不能没有家》一文作者认为一个人品德和能力的养成有三个来源,并指出家庭教育是这三种中最重要的,是其他两者不可替代的。 (2)请品读《家》一文,概括文中“家”的几层含义。

(3)两篇文章围绕“家”这一主题,分别运用了不同的说理方式,请结合文本简作要赏析。 【答案】 (1)C

(2)①如果把人生比作漫长的岁月河流,那么家就是河流上的船只。(侧重分析家是一只船);②无论风平浪静还是波涛汹涌,只要家这只船是牢固的,所经历的一切都是美丽的风景。(侧重辨析河流与船、岁月与家的关系);③人世无常,命运莫测,但如果有了家,有了命运与共的好伴侣,就是在人生漂流航程中有了亲爱的人与事。(侧重理解“亲爱”一词)

(3)①《家》通过比喻论证、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完成说理。文中作者多次引用诗人、哲人的话及经典诗句,使文章典雅、含蓄;文章通过三个层层递进的比喻“船”“港湾”和“河岸”,揭示“家”的真谛;文章用英雄奥德修斯的故事证明家的意义——是永远的岸。②《不能没有家》通过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完成说理。文章首先通过对比论证指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不同,引出对“家庭里的爱”的特点的思考;之后列举了大量家庭实例,论证家庭之爱“绝对的负责”“无微不至的关怀”这两个特点。最后一段层层说理,提出论点“人真的不能没有个家”。

【解析】【分析】(1)A项,“故其作用为总领全文”错误,这句话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引起下文,而不是总领全文。总领全文就是抓住全文要旨,开门见山,点出自己所要表达的,即用简明扼要的一两句话概括全篇文章的中心内容。B项,“想借此表达人类对美好事物(女神)的欣赏和赞美”错,作者引用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奥德修斯对女神卡吕浦索的一番话语,想表达无论多美的事物,都比不过自己的结发妻子与家庭。C项,正确。D项,“是其他两者不可替代的”说法欠妥,作者在文章中充分肯定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并分析其有较于两者不同的特点,文中认为“家庭里的爱,这种博大、包容的爱比社会上同志、朋友式的爱至少多出两个特点”,但没有厚此薄彼。故选C。

(2)文章作者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又把“家”比作船、港湾、岸。“家是一只船”,其中,“家”是本体,“船”是喻体。结合原文第一层“家是一只船”的第三自然段“这是一只小小的船,却要载我们穿过多么漫长的岁月。岁月不会倒流,前面永远是陌生的水域,但因为乘在这只熟悉的船上,我们竟不感到陌生。”可以概括出“如果把人生比作漫长的岁月河流,那么家就是河流上的船只”;依据“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只要这只船是牢固的,一切都化为美丽的风景。”可以概括出“无论风平浪静还是波涛汹涌,只要家这只船是牢固的,所经历的一切都是美丽的风景”;依据“人世命运莫测,但有了一个好家,有了命运与共的好伴侣,莫测的命运仿佛也不复可怕”可以概括出“人世无常,命运莫测,但如果有了家,有了命运与共的好伴侣,就是在人生漂流航程中有了亲爱的人与事”。 (3)《家》运用了比喻论证,把“家”比作“船、港湾、岸”。“家是一只船”:是因为家的温馨安乐能使漂泊者在陌生的水域不感到陌生,因为家的牢固能使风平浪静、汹涌的波涛化为美丽的风景,因为有一个好家,就不惧怕命运的变幻莫测。家是船——伴侣——载我们穿过漫长的岁月;“家是温暖的港湾”:道出了家的另一个功能,即家能在漂泊者身心疲惫时供人小憩,能在寂寞时给人温暖,能在严肃中放松我们的精神。家是港湾——憩息地——给我们慰藉;“家是永远的岸”:表达了家不仅是船,还是船停泊的港湾,从人生的启示到终结来看,“家”是永远的岸——它既是每个人登临人生世界的起步之岸,也是每个人离开现实人生的离别之岸。家是岸——巢和根——让我们牵挂。引用马致远的词曲“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说明家是游子梦魂萦绕的永远的岸。

《家》引用故事、名言,增强了语言的趣味性,使内容易于理解,议论更为深刻。原文“正当我欣赏远处美丽的帆影时,耳畔响起一位哲人的讽喻:‘朋友,走近了你就知道,即使在最美丽的帆船上也有着太多琐屑的噪音!’”引用尼采的话既引出了话题,又把对家的思考引向深入,借以讨论对家的看法,也使作者的阐述更丰满、更充分、更具说服力。列举《荷马史诗》中奥德修斯的经历和他对女神卡吕浦索的回答。说明一个人不论他经历了什么,艰难困苦也好,飞腾黄达也罢,最后的归宿还是自己的家。

《不能没有家》通过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完成说理。原文第一段“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最大的不同是:无条件的‘爱’,以爱来暖化孩子,煨弯、定型。学校教育有前提,讲纪律、讲成绩;社会教育有前提,讲原则、讲利害。家庭里的爱,这种博大、包容的爱比社会上同志、朋友式的爱至少多出两个特点。”运用的是“对比论证”,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进行比较,引出对“家庭里的爱”的特点的思考。 “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小孩子不吃饭,父母会追着哄着去喂饭;不加衣服,父母追着去给他添衣。”是举例论证,说明“绝对的负责”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因为父母的一切行为动机都是为了孩子,没有隔阂、猜疑,不计教育成本。也因为有了动机上的无私、负责,才会有效果上的无微不至。

最后一段通过“家庭给人的温暖和关爱,以及由此产生的特殊的教育作用还不止于孩童阶段,它将一直伴随人的终生。表现为夫妻间、兄弟姐妹间、子女与老人间的坦诚指错、交流、开导、帮助等,这都是任何社会集体所办不到的。”“我们细想一下,一个人成家之后在亲人面前又不知改了多少缺点,得到了多少鼓励,学到了多少东西。”“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继续教育机构,但常忽略了这个终身家庭教有机构,一个独身的人或寄人篱下的人将失去多少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的层层推理,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人真的不能没有个家”。 故答案为:⑴C;

⑵①如果把人生比作漫长的岁月河流,那么家就是河流上的船只。(侧重分析家是一只船);②无论风平浪静还是波涛汹涌,只要家这只船是牢固的,所经历的一切都是美丽的风景。(侧重辨析河流与船、岁月与家的关系);③人世无常,命运莫测,但如果有了家,有了命运与共的好伴侣,就是在人生漂流航程中有了亲爱的人与事。(侧重理解“亲爱”一词)

⑶①《家》通过比喻论证、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完成说理。文中作者多次引用诗人、哲人的话及经典诗句,使文章典雅、含蓄;文章通过三个层层递进的比喻“船”“港湾”和“河岸”,揭示“家”的真谛;文章用英雄奥德修斯的故事证明家的意义——是永远的岸。②《不能没有家》通过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完成说理。文章首先通过对比论证指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不同,引出对“家庭里的爱”的特点的思考;之后列举了大量家庭实例,论证家庭之爱“绝对的负责”“无微不至的关怀”这两个特点。最后一段层层说理,提出论点“人真的不能没有个家”。

【点评】(1)此题考查“筛选和整合信息”及“概括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解答此类题目,考查学生阅读文本、提取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对文本进行分析,根据文章的写作脉络和材料,弄清作者是如何驾驭材料的以及体会作者的观点态度。

(2)本题考查了探究标题内涵的能力。解答本题要从表里两个方面理解标题含义。表层

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其次还要看标题与文本的联系,如与情节、人物、主旨、环境的联系等。

(3)本题考查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一般要从结构布局,中心主旨,价值意义等方面去解读。《家》运用了比喻论证,把“家”比作“船、港湾、岸”。“家是一只船”:是因为家的温馨安乐能使漂泊者在陌生的水域不感到陌生,因为家的牢固能使风平浪静、汹涌的波涛化为美丽的风景,因为有一个好家,就不惧怕命运的变幻莫测。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杏花村访酒 梁衡

①一般的可游之处,大约有两类。一是风景特殊的好,悦目赏心,怡人情怀;二是古迹名胜,可惊可叹,长人见识。当我去过我国著名的汾酒产地山西杏花村后,真不知道,该怎样来将它归类。

②说是村,并名以“杏花”,其实现在这里是一个大型的国家名酒厂。历史上这里确曾杏林千亩,繁花如云的,直到现在也保持着历史古韵及风格,但凡来晋之人,无不尽力设法去游一次。这魅力实在是因为它那骄傲的产品——汾酒。游人之意并不在山水之间,而在酒。

③来参观的人,最少安排两个节目,一是品酒,一是参观。

④墙角有一个酒柜,内有两个坛子,分别装着“汾酒”和“竹叶青”。服务员按照一般酒馆的做法,打开坛盖,将酒灌入瓶,再由瓶斟入杯。当液面停止了波动,你看杯中的汾酒,纯净透明,就像刚才并没有注入什么。竹叶青呢?则呈一点淡淡的黄色,令人想起春天里新柳的鹅黄。不觉间,一阵清香,已渐渐地,像一层看不見的薄雾漫过桌面,扑入你的胸怀,钻进你的衣袖。人们这时并不要靠眼鼻,而是全身无处不感觉到它的美了。主人举杯,我试酌一口,唇初沾而馨绵,口将咽又生甜,味柔和隽远。客人都笑了,脸上泛出甜甜的酒窝。但人们并没有大声赞美,只是微笑着颔首,仿佛怕喧声破坏了这酒厂的恬静。 ⑤原来我国的名酒有五个香型:浓,酱,清,米,复合。这汾酒是清香型的代表。它不求那浓、那烈,只要这纯、这真。其他酒如艳丽少妇,浓妆重抹,这汾酒呢,则如窈窕淑女,淡梳轻妆。大约正是因为这纯,才使它成为名酒之祖。

⑥看酒的制作,是很有趣的。先将高梁等原料粉碎,蒸熟拌上曲,压入一个个大瓮里,这瓮又要深埋入土中。发酵之后,便放在一个大甑中蒸,一会儿便蒸馏出一股清澈的细泉,流入筒中,淙淙有声,这便曰酒。酒泉接着汇入“酒海”。那是一个三层大厦的酒库,内放着13000多只半人高的大缸。酒在这里一直要静静地待上3~4年才能出厂,这叫“熟化”。这套工艺大约在酿酒之初就如此。这些粗则粗点儿、丑亦够丑的瓮甑,已有1500多年历史,其间有什么奥秘,人们一时还难以明晰。另外,更神秘者还有二:一是这地下的水,二是这杏花村上空的空气。这里经年制酒,空气中便生出一种特别的微生物来,于汾酒的发酵特别有利。开始人们不知此道,有的老师傅退休后,身怀绝技,受聘他乡,但使出浑身的解数,那酒终不姓“汾”。技艺可传,水与气难移。主人每向游人讲到此处,脸上

总要漾出一种微笑,神秘、自豪、得意。这汾酒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金奖,一解放又被列为我国的八大名酒之一。以后其他名酒虽各有交替,它却稳坐交椅。当你走完全部生产线,在包装车间里对着透明胶管中那一股股急喷出来的、晶莹的酒泉,看着它迅速注满了一个个透明的玻璃瓶时,你又一次惊异于这酒的纯了,纯得像山泉。这山泉不知来自多么深的地层,经过了多少砂石、岩层的过滤,终于溢出地面,在杂花野树与茂林修竹的覆蔽下静静地流淌。这实在是它的魅力、它的奥秘。

⑦喝过酒,我们被让到招待所里小憩。这招待所也别致,是一所中国式的四合院,取名曰“醉仙店”。院心有古井,有假山。山下有水,有草。草地上有一条汉白玉的黄牛,牛背上牧童横笛,旁边的碑上题着杜牧那首“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名诗。环院,南北为客房,东侧为碑廊,记录着南北朝以来汾酒的历史。西侧为展览馆和历代酒器陈列馆,出出进进的游人无不感受到酒文化的博大精深,馆内也有许多关于汾酒的名人题赠。这时,虽主人已在房中泡好热茶,连声招呼客人休息,但大家却总在院中流连。不管,人们是为访酒而来,但要是这里没有这些酒外之物,那酒何处没有?人们之所以固执地要到杏花村来,实在是要来品味、依恋与凭吊一会儿这酒中所凝聚的民族文化,就像在八达岭长城上远眺,在故宫大殿前的柱础旁沉思。

⑧杏花村,实在是一个特殊的去处。来游的人,其意并不在山水,但也不全在酒。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①段作者先概括地写出可游之处大概有两类,而却不知道该将杏花村如何归类,设置悬念,自然引发下文。

B.文章巧妙运用对比,将其他酒的“浓妆重抹”与汾酒的“淡梳轻妆”相较,旨在批评其他酒的浓烈,赞美汾酒的纯真。

C.作者在第⑥段详细描写了酒的制作过程,写出了粗糙丑陋的瓮甑、杏花村地下的水与上空的空气均是汾酒独具魅力的原因。

D.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脉络十分清晰,叙述了杏花村访酒时品酒和参观酒的制作等过程。

(2)文章第④段运用了多种手法描写所品之酒,请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3)结合全文,赏析文中画横线的语句。 【答案】 (1)B

(2)①如“淡淡的黄色”“一阵清香”“唇初沾而馨绵”“口将咽又生甜”,从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官角度描写,细腻生动。②如“一阵清香,已渐渐地,像一层看不见的薄雾漫过桌面”,运用通感,以视觉来描写嗅觉,写出了酒香四溢。③如“客人都笑了,脸上泛出甜甜的酒窝”,通过人们的反应从侧面写出了汾酒的美味与纯真。④如“令人想起春天里新柳的鹅黄”,运用联想,唤起读者类似的生活体验,将竹叶清酒的清纯色泽写得可知可感。⑤如“像一层看不见的薄雾漫过桌面,扑入胸怀,钻进衣袖,全身无处不感觉到它的美”,运用比喻(拟人),化无形为有形,写出酒香无处不在。

(3)①化用欧阳修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增强了本文的文学色彩;②与前文有人质疑“并不在山水之间,而在酒”相照应,形成递进,深化主题;③强调

除了“酒”以外,酒中所凝聚的民族文化更值得品味,依恋与凭吊。

【解析】【分析】(1)B项,“旨在批评其他酒的浓烈”分析错误。通过对比,表现了汾酒淡雅的独特风味,并没有旨在批评其他酒的浓烈。故选B。

(2)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如“像一层看不见的薄雾漫过桌面,扑入胸怀,钻进衣袖,全身无处不感受他的美”,运用比拟,化无形为有形,写出清香无处不在。“这汾酒是清香型的代表。它不求那浓、那烈,只要这纯、这真。其他酒如艳丽少妇,浓妆重抹,这汾酒呢,则如窈窕淑女,淡梳轻妆。大”,运用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段,将其他酒的“浓妆重抹”与汾酒的“淡梳轻妆”比较,指出汾酒的特点。如“一阵清香,已渐渐地,像一层看不见的薄雾漫过桌面”,运用通感,以视觉来描写嗅觉,写出了清香四溢。②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们对汾酒的赞美。如“客人都笑了,脸上泛出甜甜的酒窝”,通过人们的反应从侧面写出了汾酒的美味与纯真。③调到多种感觉,综合描写,表达更好的效果。如“淡淡的黄色”“一阵清香”“唇初沾二馨绵”“口将咽又生甜”,从视觉、味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受角度描写,细腻生动。④运用联想和想象,表达对汾酒的赞美。如“令人想起春天里新柳的鹅黄”,运用联想,唤起读者类似的生活体验,将竹叶清酒的清纯色泽写得可知可感。

(3)本题划线句子“来游的人,其意并不在山水,但也不全在酒”,化用欧阳修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增强了本文的文学色彩。结合“这魅力实在是因为它那骄傲的产品——汾酒。游人之意并不在山水之间,而在酒”分析,“并不在意山水”,因为汾酒的名气,使得许多人慕名而来;这与前文“有人质疑并不在山水之间,而在酒”相照应,形成递进,深化主题。结合“人们这时并不要靠眼鼻,而是全身无处不感觉到它的美了。主人举杯,我试酌一口,唇初沾而馨绵,口将咽又生甜,味柔和隽远。客人都笑了,脸上泛出甜甜的酒窝。但人们并没有大声赞美,只是微笑着颔首,仿佛怕喧声破坏了这酒厂的恬静”“这汾酒是清香型的代表。它不求那浓、那烈,只要这纯、这真。其他酒如艳丽少妇,浓妆重抹,这汾酒呢,则如窈窕淑女,淡梳轻妆”“看酒的制作,是很有趣的”“环院,南北为客房,东侧为碑廊,记录着南北朝以来汾酒的历史。西侧为展览馆和历代酒器陈列馆,出出进进的游人无不感受到酒文化的博大精深,馆内也有许多关于汾酒的名人题赠”“人们之所以固执地要到杏花村来,实在是要来品味、依恋与凭吊一会儿这酒中所凝聚的民族文化,就像在八达岭长城上远眺,在故宫大殿前的柱础旁沉思”等分析,“也不全在酒”强调除了“酒”以外,还有酿酒的历史与工艺、杏花村人的待客之道,这些酒中所凝聚的民族文化更值得品味,依恋与凭吊。 故答案为:⑴B;

⑵①如“淡淡的黄色”“一阵清香”“唇初沾而馨绵”“口将咽又生甜”,从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官角度描写,细腻生动。②如“一阵清香,已渐渐地,像一层看不见的薄雾漫过桌面”,运用通感,以视觉来描写嗅觉,写出了酒香四溢。③如“客人都笑了,脸上泛出甜甜的酒窝”,通过人们的反应从侧面写出了汾酒的美味与纯真。④如“令人想起春天里新柳的鹅黄”,运用联想,唤起读者类似的生活体验,将竹叶清酒的清纯色泽写得可知可感。⑤如“像一层看不见的薄雾漫过桌面,扑入胸怀,钻进衣袖,全身无处不感觉到它的美”,运用比喻(拟人),化无形为有形,写出酒香无处不在。

⑶①化用欧阳修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增强了本文的文学色彩;

②与前文有人质疑“并不在山水之间,而在酒”相照应,形成递进,深化主题;③强调除了“酒”以外,酒中所凝聚的民族文化更值得品味,依恋与凭吊。

【点评】⑴此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语言、手法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⑵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描写手法的能力。景物描写手法有: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绘形绘声绘色;细描白描等。这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一般要知道这句话或这段内容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突出了事物怎样的特点,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特点。

⑶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点语句的赏析能力。语句赏析可从用词、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来赏析。解答时要先明确句子的修辞或描写方法,分析其作用,还要写出其所表达的情感或心理。赏析句子的答题模式可采用“该句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这样的句式来作答。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杏花春雨江南 王清铭

①看过徐悲鸿先生的自题联“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印象特别深刻,每个人都有侠骨柔情的一面,骑白马驰骋在秋风萧瑟的辽阔塞上,马蹄得得,强劲的风刮动鬣鬃一般的头发,心头的豪情也随之猎猎作响。突然马一声长嘶,一个阳刚的形象镌刻在后人瞩望的视野。

②画家吴冠中先生把这一句改为“骏马秋风冀北”,意境相似,后一句则完整保留。画家李可染更是以“杏花春雨江南”为题,画了一幅水墨画。在很多人的心中,江南是故乡,是心灵的家园,也是感情的寄托。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中就这样写道:“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③江南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一种藏在心灵角落的柔情,是长期缠绕在思念之中的情结。我很有兴趣地查阅了“杏花春雨江南”的出处,它最早出现在元代诗人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画家柯敬仲要回江南,虞集写词相送:“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词翰兼美,一时争相传刻,流传遍海内。特别是结拍处“杏花春雨江南”,入画入书或入印,还被人织成锦帕,为时所贵。由此可见,这句词曾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

④如果再往前到宋代,写杏花和江南雨的诗词非常多。陈与义写“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曾经得到宋高宗的激赏。诗人客居他乡,在诗歌的平仄中消磨时光,在淅沥的雨声中,杏花突然开放了,粉红腮颊,仿佛想念中伊人的脸庞,那押了韵的思念被雨声一遍又一遍地洗濯,诗人的心中布满了水意,那场春雨来自心头,仿佛就在他的眼眶里下着。

⑤江南是美丽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江南又是忧伤的,“小楼一夜听

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或许是因美丽而忧伤,或是因忧伤而美丽?如果再往前到唐代,我们会遇上落魄的杜牧,沿着牧童手的指向,我们会在细雨霏霏的杏花村,端起盛满感伤的酒杯,与他隔着一千多年碰响这水底的火焰。

⑥我很奇怪,杏花开放带来的是热闹的春意,宋祁就写过“红杏枝头春意闹”,但我们想到江南就想到柔情的雨,想到春雨就想到了在雨中开放和飘零的杏花。或许杏花春雨江南是一个缠绵的梦境,或是一种难以愈合的伤痛。或许,人生多苦难,生命的本质就是忧伤的,在我们远离故乡,或者感觉光阴悄然远逝,我们的心头就有杏花开放,就有江南雨犹如唐诗宋词一样,在我们梦的边缘平平仄仄地滴落,淋湿了我们押韵的心情。

⑦生命不可缺少诗意。我们也不难明白,春节晚会上那个《小城雨巷》的舞蹈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多现代人的情感共鸣。人们并不是真的要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去寻找“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样的诗意和浪漫在现代生活早已消逝,但并没有隔断现代人的向往。人们是怀旧的,也向往过上一种诗意的生活,这是日渐丰富的物质生活所无法弥补的心灵空缺。人们对杏花春雨江南的向往和怀恋,也是同样的情愫。

⑧余光中先生说:“无论工业如何发达,一时似乎还废不了雨伞。只要雨不倾盆,风不横吹,撑一把伞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韵味。”在杏花春雨的江南,也许我们不需要一把油纸伞,嗅着杏花的幽香,走在江南的雨里,被雨淋湿,也不失一种幸福。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杏花春雨江南”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它缠绕过落魄的杜牧、客居他乡的陈与义与写词赠友的虞集,也让现代人十分向往。

B.作者对“杏花”“春雨”等意象的着力描写,渲染了江南美丽而忧伤的特质,展现了江南的不同风貌,表达了作者对故土深深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C.文中运用了许多引用、比拟等手法,典雅的表现了“杏花春雨江南”的诗意内涵,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D.人们对“杏花春雨江南”的向往,是一种怀旧的情愫,它既是对古典意蕴的怀恋,又包含着对现代生活失去传统诗意的感慨。

(2)文章以“杏花春雨江南”为题,却在开头描写了一幅“白马秋风塞上”的图景,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3)怎样理解第⑥段中所说的“或许杏花春雨江南是一个缠绵的梦境,或是一种难以愈合的伤痛”? 【答案】 (1)B

(2)与下文形成对比,引出下文对“杏花春雨江南”的柔婉之美及其深厚的情感内涵和文化底蕴的挖掘(或:引出下文对“杏花春雨江南”的传统诗意生活的挖掘),格调上一阳刚一阴柔,相映成趣,共同体现了隐藏在我国古典文化中的诗意之美。

(3)①说杏花春雨江南“是一个缠绵的梦境”,是因为“想到江南就想到柔情的雨,想到春雨就想到了在雨中开放和飘零的杏花”,有一种美丽、温柔、缠绵的情致,像梦境一样。②说杏花春雨江南“是一种难以愈合的伤痛”,是因为“人生多苦难,生命的本质就是忧伤的 ”,在我们远离故乡,或者感觉光阴悄然远逝时,杏花春雨江南就会引发我们的思乡之情和感叹时光流逝的伤感。

【解析】【分析】(1)B项,“着力描写”“表达作者对故土深深的喜爱和眷恋之情”说法错误。文章着力描绘“杏花春雨江南”的整体意境,并没有对“杏花”“春雨”等意象进行着力描写。同时,文章表达了对杏花春雨江南的向往和怀恋,而非对故乡的喜爱和眷恋之情。故选B。

(2)开头描写了一幅“白马秋风塞上”的图景有着重要作用:①在结构上,描绘“白马秋风塞上”的图景是为了引出下文的对“杏花春雨江南”的描写。②在内容上,“白马秋风塞上”有一种苍凉、刚健之美;与下文“杏花春雨江南”的缠绵、柔和之美,既格调迥异,又相映成趣,共同体现了隐藏在我国古典文化中的诗意之美。

(3) “或许杏花春雨江南是一个缠绵的梦境,或是一种难以愈合的伤痛”?这里“缠绵的梦境”,可以这样理解:杏花在春雨中开放,散发着淡淡的幽香,绽放出艳丽的色彩,又受雨的浇淋而不得不飘零散落,这是一种美丽、温柔、缠绵的情致,像梦境一样。“难以愈合的伤痛”可以这样理解:正是由这梦境一般的缠绵引发了人们因远离故乡而生发的思乡之情,或因感觉光阴远逝而生发的伤感。 故答案为:⑴B;

⑵与下文形成对比,引出下文对“杏花春雨江南”的柔婉之美及其深厚的情感内涵和文化底蕴的挖掘(或:引出下文对“杏花春雨江南”的传统诗意生活的挖掘),格调上一阳刚一阴柔,相映成趣,共同体现了隐藏在我国古典文化中的诗意之美。

⑶①说杏花春雨江南“是一个缠绵的梦境”,是因为“想到江南就想到柔情的雨,想到春雨就想到了在雨中开放和飘零的杏花”,有一种美丽、温柔、缠绵的情致,像梦境一样。②说杏花春雨江南“是一种难以愈合的伤痛”,是因为“人生多苦难,生命的本质就是忧伤的 ”,在我们远离故乡,或者感觉光阴悄然远逝时,杏花春雨江南就会引发我们的思乡之情和感叹时光流逝的伤感。

【点评】(1)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

(2)本题考查分析语段的作用,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

(3)此题考查把握文中重要句子含义及赏析精彩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对句子的理解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因此不能孤立理解这个词,应联系全文。具体答题中要做到“三结合”,及结合句子本身(是否使用修辞手法或其它手法)、结合上下文、结合主旨(句子的含义不能脱离、背离主旨)。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秋天的况味 林语堂

①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不转眼,缭烟变成缕缕的细

丝,慢慢不见了,而那霎时,心上的情绪也跟着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讲那时的情绪,只讲那时的情绪的况味。待要再划一根洋火,再点起那已点过三四次的雪茄,却因白灰已积得太多而点不着,乃轻轻地一弹,烟灰静悄悄地落在铜炉上,其静寂如同我此时用毛笔写在纸上一样,一点的声息也没有。于是再点起来,一口一口地吞云吐雾,香气扑鼻,宛如偎红倚翠温香在抱的情调。于是想到烟,想到这烟一股温煦的热气,想到室中繚绕黯淡的烟霞,想到秋天的意味。

②这时才忆起,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使人联想的是肃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

③秋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妖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笼之概,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天的意味。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冽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那时的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熏热的温香罢了。或如文人已摆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练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宝成”结实的意义。在人生中最享乐的就是这一类的事。比如酒以醇以老为佳。烟也有和烈之辨。雪茄之佳者,远胜于香烟,因其意味较和。倘是烧的得法,慢慢地吸完一支,看那红光炙发,有无穷的意味。鸦片吾不知,然看见人在烟灯上烧,听那微微哔剥的声音,也觉得有一种诗意。

④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样的愉快。如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锅中徐吟的声调,是使我感到同观人烧大烟一样有兴味。或如一本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或是一张用了半世的书桌,或如看见街上一块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或是看见书法大家苍劲雄浑的笔迹,都令人有相同的快乐。 ⑤人生在世如岁月之有四时,必须要经过这纯熟时期,如女人发育健全遭遇安顺的,亦必有一时徐娘半老的风韵,为二八佳人所不及者。使我最佩服的是邓肯的佳句:“世人只会吟咏春天与恋爱,真无道理。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宏,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艳丽。我真可怜那些妇女识见偏狭,使她们错过爱之秋天的宏大的赠赐。”若邓肯者,可谓识趣之人。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用词精炼,语言优美,从全文来看,主要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描写秋的美丽景色。

B.本文由秋天的黄昏写起,后联想传统之秋的“肃杀、凄凉”之味,再表达对气象磅礴、成熟温和的秋意秋味的喜爱。

C.作者在文中将雪茄与鸦片做对比,认为鸦片的味道比雪茄更烈,在烟灯上烧出的哔剥的声音,颇有一种诗意。

D.四时之中,作者最爱秋,其原因是秋天最适合寻欢作乐。 (2)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况味”在文中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答案】 (1)B

(2)“况味”包含的内容:①一种不同于春天、夏天、冬天的秋林古气磅礴气象(古色苍茏之概);②是事物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特点及其带给人的一种愉快感受;③是事物表现出的一种有万倍的雄壮、惊奇、艳丽(更华丽、更恢奇)的格调(境界)。 【解析】【分析】(1)A项,“主要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反复的辞手法描写秋的美丽景色”错误,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引用的修辞手法,原文“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运用了对比、排比的修辞手法;“那时的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熏热的温香罢了。或如文人已摆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练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宝成’结实的意义”,运用了比喻、引用的修辞手法;C项,“作者在文中将雪茄与鸦片做对比,认为鸦片的味道比雪茄更烈”错误,无中生有,原文“雪茄之佳者,远胜于香烟,因其意味较和。倘是烧的得法,慢慢地吸完一支,看那红光炙发,有无穷的意味。鸦片吾不知,然看见人在烟灯上烧,听那微微哔剥的声音,也觉得有一种诗意”,没有谈到鸦片的味道比雪茄更烈;D项,“其原因是秋天最适合寻欢作乐”错误,原文“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秋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妖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笼之概,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天的意味。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冽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使我最佩服的是邓肯的佳句:‘世人只会吟咏春天与恋爱,真无道理。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宏,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艳丽。我真可怜那些妇女识见偏狭,使她们错过爱之秋天的宏大的赠赐’”,由此可知喜爱的原因不是秋天最适合寻欢作乐。故选B。

(2)原文“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秋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妖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笼之概,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天的意味”,可以概括为秋天的“况味”是不同于春天、夏天、冬天的秋林秋林古气磅礴;“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样的愉快。如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锅中徐吟的声调,是使我感到同观人烧大烟一样有兴味。或如一本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或是一张用了半世的书桌,或如看见街上一块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或是看见书法大家苍劲雄浑的笔迹,都令人有相同的快乐”,可以概括为秋天的“况味”是事物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特点及其带给人的一种愉快感受;““使我最佩服的是邓肯的佳句:‘世人只会吟咏春天与恋爱,真无道理。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宏,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艳丽。我真可怜那些妇女识见偏狭,使她们错过爱之秋天的宏大的赠赐’”,可以概括为秋天的“况味”是事物表现出的一种有万倍的雄壮、惊奇、艳丽的境界。 故答案为:(1)B;

(2)“况味”包含的内容:①一种不同于春天、夏天、冬天的秋林古气磅礴气象(古色苍茏之概);②是事物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特点及其带给人的一种愉快感受;③是事物表现出的一种有万倍的雄壮、惊奇、艳丽(更华丽、更恢奇)的格调(境界)。

【点评】(1)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的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读懂文本,结合作者在文中对秋的描写与抒情议论句进行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醉红粱 周晓枫

①2018年的夏天,在四川泸州,我看到漫无际涯的高粱。对我这种五谷不分的人来说,远看没有结穗的高粱,又像芦苇又像甘蔗;直到它结出红褐色、花椒状的籽实,我才绝不会混淆。高粱,像燃烧的火把,像滚烫的钨丝。这些生长在北纬28度的庄稼,是用来酿酒的糯红高粱。

②来泸州收割高粱,我兴致盎然。我一一割断茎秆,我握住的籽穗越来越丰盈沉实。在这块最适合制造蒸馏酒的中国版图上,雨水和汗水滴落,天上的阳光和眼睛里的希望之光闪烁,我们才有这样红色的丰收。江河天成,生生不息;夏收高粱,春酿美酒——所以我们此时收割,是对未来的准备。经过泥窖发酵,经过酒洞洞藏,这些高粱将成为年轻的酒,成为老熟的琼浆。

③高粱发酵,是在古老的泥池泥窖里。窖泥取自长江回水弯的五渡溪,那里的泥质黏性强。工艺古老,工具也古老:云盘架、云甑、石缸、冰桶和牛尾巴。它们每年出酒数次,酿造历史距今四百多年,这些器物,这些窖池,经过数千次使用,它们上面叠印着无数劳动者秘密的指纹。

④酒有五行,金木水火土。金,是收割高粱的镰刀,是翻动酒糟的铁锹。木,是高粱的植物属性;是烧煮的柴。水,是酿酒的泉;火,是烧起的焰;土,是发酵的泥池泥窖,是蒸煮的云甑和藏储的陶坛。五行聚汇,这是最美妙的化学。其实,茶也是这样,炊饮都是这样。但酒,似乎融汇更多。酒看起来澄澈清透,它汇聚五色:来自高粱籽的红、高粱叶的绿、高粱秆的黄,来自泉水的水晶白,来自窖泥的炭黑。它汇聚五味,既有甜和辣,也有微量且必要的苦和涩,缭绕其间是沉实的香气。

⑤悲欢交集的酒啊,放着是凉的,喝下是热的……把丰富的一切压进酒浆。童话里有神仙水,现实中有酒,喝下去可身经百战或百变。有人平常寡言,三杯过后,酒力拆除了自设的樊篱,大开户牖 , 风月入怀,似乎所有相遇的都是亲人。酒,无论甘澈还是绵甜,无论清雅还是凛冽,只要酒杯在手,都可以邀约朋友,或对月独酌、无畏孤独。对善饮者来说,酒是一种日常而美好的梦游。如果说一枕黄粱,是梦醒时分破灭了的浪漫主义,那么一醉红粱,就是微醺时刻魔幻的现实主义。

⑥血粒般的高粱,血性般的高粱酒……高粱,既是粮食也是酒;就像文字,既是灵魂的粮食,也是情感的酒浆。其实酿酒与写作的过程,诸多相似。多余的粮食才能酿酒,酒,服务于精神的享乐。超过基础功用之外的文字表达,才能构成文学。从高粱上打下穗实,酿酒最初取自朴素的粮食;从日常生活中有所发现,写作的灵感潜伏在看似平淡的柴米油

盐与春夏秋冬。进入藏酒洞,浸透空气的沉着酒香,让人不饮自醉。酒坛器形巨大,每坛盛纳的酒液都有2000斤,而这样的巨坛,竟在洞中绵延七公里之远。洞壁和坛体都布满益生菌团,使这里像是神秘而潮湿的肠道系统,这是酿造的必经过程;就像写作者曾把素材储存在沉默而幽暗的内心,让它们默默酝酿与成长。气候和储存条件,都影响酒的口味和品质;就像即使相同的题材,因为写作者不同的性格、经历和处理,会形成迥异的作品风格。我们每个人都在国窖1573的实验室里,用基础酒和调味酒,尝试调制自己偏爱的美酒配方。观察量杯,晃动摇瓶,注射针剂,就此产生千变万化。调制的酒体澄澈,无悬浮和沉淀,在看似透明里,却已蕴藏粮香、窖香、沉香以及难以言说的万物。我们在文学世界里又何尝不是如此?寻找恰切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搭配合适的主语、谓语和宾语,调整偏正结构、动宾结构和联合结构,安排人物、事件、场景和意义,让作品变得新颖、丰富、奇妙甚至复杂,产生意犹未尽的回味。

⑦一瓶酒要经过历练,如同一个人要经过考验。高粱上演着变形记,脱去表层皮壳,经过锤炼、磨砺、蒸煮、幽闭和点睛般的调校,它们从饱满的谷物,变成迷人的酒液。这是象征和隐喻。也许每个人都是一棵岁月里的庄稼,酝酿生命为酒,辛辣而芬芳。让我们能够记忆自己的源头:高粱般的朴素生长;让我们能够创造自己的远方:酒般的丰富韵味……让我们永不丧失,蕴藏其中,那克制或释放的激情。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写自己是一个五谷不分的人,分辨不出没有结穗的高粱,来泸州收割高粱时兴致盎然,自然引出下文高粱酝酿成酒的描写。

B.“高粱,像燃烧的火把,像滚烫的钨丝”一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糯红高粱的外在形象。

C.文中写“有人平常寡言,三杯过后,酒力拆除了自设的樊篱,大开户牖”,映衬了当前社会中人们压力巨大的现实。

D.“一醉红梁,就是微醺时刻的魔幻现实主义”一句富有意蕴,真切地写出了饮酒者似醉非醉时荒诞的魔幻状态。

(2)文章第③段介绍高粱发酵时的泥池泥窖、工艺以及工具都很古老,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

(3)作者由高粱酿造成酒的过程引起了哪些思考?请概括说明。 【答案】 (1)C

(2)①突出泸州酿酒历史的悠久,体现酿酒的艰辛。②为下文的议论和得出的人生启示做铺垫。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历史文化韵味。

(3)①高粱酿酒的过程中有五行,有着无数劳动者的艰辛,所造出的酒汇聚五味,犹如人生的滋味。②文章的写作犹如酿酒的过程,需要对生活素材进行发酵、积累、思考、默默酝酿。③一个人的成长也像酿酒一样,经过艰辛的历练与考验,人生才会如醇香的酒般精彩。

【解析】【分析】(1)C项,“映衬了当前社会中人们压力巨大的现实”分析错误,依据“童话里有神仙水,现实中有酒,喝下去可身经百战或百变”“对善饮者来说,酒是一种日常而美好的梦游。如果说一枕黄粱,是梦醒时分破灭了的浪漫主义,那么一醉红粱,就是微醺时刻魔幻的现实主义”以及文章整体来看,选项属于过度解读,这句话只是描写了生活中

饮酒者的一种状态而已。故选C。

(2) “高粱发酵,是在古老的泥池泥窖里”“工艺古老,工具也古老”“酿造历史距今四百多年”等内容突出了泸州酿酒历史的悠久,增强了文章的历史文化韵味。“它们每年出酒数次”“它们上面叠印着无数劳动者秘密的指纹”等内容体现酿酒的艰辛。此段与后文“它汇聚五味,既有甜和辣,也有微量且必要的苦和涩,缭绕其间是沉实的香气”“其实酿酒与写作的过程,诸多相似”“一瓶酒要经过历练,如同一个人要经过考验”相照应,为下文的议论和得出的人生启示做铺垫。

(3) “这些窖池,经过数千次使用,它们上面叠印着无数劳动者秘密的指纹”“酒有五行,金木水火土”“酒看起来澄澈清透,它汇聚五色”“它汇聚五味,既有甜和辣,也有微量且必要的苦和涩,缭绕其间是沉实的香气”“只要酒杯在手,都可以邀约朋友,或对月独酌、无畏孤独”等内容体现了作者从酿酒的过程体味出了人生的艰辛与滋味。“多余的粮食才能酿酒,酒,服务于精神的享乐。超过基础功用之外的文字表达,才能构成文学”“酿酒最初取自朴素的粮食;从日常生活中有所发现,写作的灵感潜伏在看似平淡的柴米油盐与春夏秋冬”“就像写作者曾把素材储存在沉默而幽暗的内心,让它们默默酝酿与成长”“就像即使相同的题材,因为写作者不同的性格、经历和处理,会形成迥异的作品风格”“我们在文学世界里又何尝不是如此?寻找恰切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搭配合适的主语、谓语和宾语,调整偏正结构、动宾结构和联合结构,安排人物、事件、场景和意义,让作品变得新颖、丰富、奇妙甚至复杂,产生意犹未尽的回味”这些是作者由高粱酿造成酒的过程引起的写作犹如酿酒的思考。“一瓶酒要经过历练,如同一个人要经过考验”“也许每个人都是一棵岁月里的庄稼,酝酿生命为酒,辛辣而芬芳。让我们能够记忆自己的源头:高粱般的朴素生长;让我们能够创造自己的远方:酒般的丰富韵味……让我们永不丧失,蕴藏其中,那克制或释放的激情”等内容是作者从酿酒过程中体悟出的人成长的过程与道理。 故答案为:⑴C;

⑵①突出泸州酿酒历史的悠久,体现酿酒的艰辛。②为下文的议论和得出的人生启示做铺垫。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历史文化韵味。

⑶①高粱酿酒的过程中有五行,有着无数劳动者的艰辛,所造出的酒汇聚五味,犹如人生的滋味。②文章的写作犹如酿酒的过程,需要对生活素材进行发酵、积累、思考、默默酝酿。③一个人的成长也像酿酒一样,经过艰辛的历练与考验,人生才会如醇香的酒般精彩。

【点评】(1)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

(2)本题考查现代文中情节设置的作用。一般包括结构、内容、表达三个要点,内容重点把握交代了什么情节,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或展现有什么作用,抒发什么情感三方面;结构上主要考虑其与前文、后文、标题的关系;表达方面则主要指在交代内容时所用的表现手法及效果,以及结构安排产生的效果等。

(3)本题考查筛选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应对这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筛选对象及筛选范围;其次在筛选的过程中要仔细,不要遗漏要点;最后将筛选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分点作答。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暮色中的炊烟 迟子建

炊烟是房屋升起的云朵,是劈柴化成的幽魂。它们经过了火光的历练,又钻过了一段漆黑的烟道后,一旦从烟囱中脱颖而出,就带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宁静、纯洁、轻盈、飘渺。无云的天气中,它们就是空中的云朵;而有云的日子,它们就是云的长裙下飘逸着的流苏。

如果你晚霞满天的时候来到山顶,俯瞰山下的小镇,可以看到,将小镇宁静平和的生活气氛完美地烘托出来了。

女人们喜欢在晚饭后串门,她们去谁家串门前,要习惯地看一眼这家一动一静两个情景,它们恰到好处地组合成了一幅画面:静的是一幢连着一幢的房屋,动的则是袅袅上升的炊烟。房屋是冷色调的,炊烟则是暖色调的。这一冷一暖烟囱冒出的炊烟,如果它格外地浓郁,说明人家的晚饭正忙在高潮,饭菜还没有上桌呢,就要晚一些过去;而如果那炊烟细若游丝、若有若无,说明饭已经吃完了,你这时过去,人家才有空儿聊天。炊烟无形中充当了密探的角色。

炊烟总是上升的,它的气息天空是最为熟悉的了。这气息,常让我忆起一个与炊烟有关的老女人的命运。

在北极村姥姥家居住的时候,我喜欢趴到东窗去望外面的风景。窗外是一片很大的菜园,种了很多的青菜和苞米。菜地的尽头,是一排歪歪斜斜的柞木栅栏,那里种着牵牛花。牵牛花开的时候,那面陈旧暗淡的栅栏就仿佛披挂了彩带,看上去喜气洋洋的。在木栅栏的另一侧,是另一户人家的菜地,她家种植了大片大片的向日葵。从东窗,还能看见她家的木刻楞房屋。

这座房屋的主人是个俄罗斯老太太,我们都叫她“老毛子”。她是斯大林时代避难过来的,早已加入了中国国籍。北极村与她的祖国,只是一江之隔。所以每天我从东窗看见的山峦,都是俄罗斯的。她嫁了个中国农民,是个马夫,生了两个儿子。她的丈夫死后,两个儿子相继结了婚,一个到外地去了,另一个仍留在北极村,不过不跟她住在一起。那个在北极村的儿子为她添了个孙子,叫秋生。秋生呆头呆脑的,他只知道像牛一样干活,见了人只是笑,不爱说话,就是偶尔跟人说话也是说不连贯。秋生不像他的父母很少登老毛子的门,他三天两头就来看望他的奶奶。秋生一来就是干活,挑着桶去水井,一担一担地挑水,把大缸小缸都盛满水;再抡起斧子劈柴火,将它们码到柴垛上;要不就是握着扫帚扫院子,将屋前屋后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所以我从东窗,常能看见秋生的影子。除了他,老毛子那里再没别人去了。

那时中苏关系比较紧张,苏联的巡逻机常常嗡嗡叫着低空盘旋,我方的巡逻艇也常在黑龙江上徘徊。不过两国的百姓却是友好的,我们到江边洗衣服或是捕鱼,如果看见界河那侧的江面上有小船驶过,而那船头又站着人的话,他们就会和我们招手,我们也会和他们招手。

那时村中的人很忌讳和她来往。她似乎也不喜欢与村中人交往,从不离开院门,只呆在家里和菜园中。我到玉米地时,隔着栅栏,常能看见她在菜园劳作的身影。她个子很高,

虽然年纪大了,但一点也不驼背。她喜欢穿一条黑色的曳地长裙,戴一条古铜色三角巾。她的皮肤非常白皙,眼窝深深凹陷,那双碧蓝的眼睛看人时非常清澈。我姥姥不喜欢我和她说话,但有两次隔着栅栏她吆喝我去她家玩,我就跃过栅栏,跟着她去了。我至今记得她的居室非常整洁,北墙上悬挂着一个座钟,座钟下面是一张紫檀色长条桌,桌上喜欢摆着两个碟子,一只装着蚕豆,一只装着葵花子,此外还有一个茶壶、一个茶盅和一副扑克牌。这些东西展现了她家居生活的情态,喝茶,吃蚕豆,嗑瓜子,摆扑克牌。她的汉语说得有些生硬,好像她咬着舌头在说话。她把我领到家后,喜欢把我抱起,放在一把椅子上。我端端正正地坐着的时候,她就为我抓吃的去了。蚕豆、瓜子是最常吃的,有的时候也会有一块糖。我自幼满口虫牙,硬东西不敢碰,而她虽然已是个老人,牙齿却格外地坚实,嚼起蚕豆有声有色的,非常轻松和惬意。与她熟了后,她就教我跳舞,她喜欢站在屋子中央,扬起胳膊,口中哼唱着什么,原地旋转着。她旋转的时候那条黑色的裙子就鼓胀起来了,有如一朵盛开的牵牛花。北极村的很多老太太都缠过足,走路扭扭摆摆的,且都是小碎步;而老毛子却是个大脚片子,她走起路来又稳又快,我那时把她爱跳舞归结为她拥有一双自由的脚,并不知道一双脚的灵魂其实是在心上。

那些不上她家串门的邻居,其实对老毛子也是关心的。他们从两个途径关心着她,一个是秋生,一个就是炊烟了。人们见了秋生会问他,秋生,你奶奶身体好吗?秋生嘿嘿地笑,人们就知道老毛子是硬朗的。而我姥姥更喜欢从老毛子家的烟囱观察她的生活状况,那炊烟总是按时按晌地从屋顶升起,说明她生活得有滋有味的,很有规律。大家也就很放心。

冬天到来的时候,园田就被白雪覆盖了。天冷,我就很少到老毛子家去玩了。玻璃窗上总是蒙着霜花,一派朦胧,所以也很少透过东窗去看那座木刻楞房屋了。她家的炊烟几时升起,又几时落下,我们也就不知晓了。

老毛子在冬季时静悄悄地死了,她是孤独地离开这个冰雪世界的。那几天秋生没过来,人们是通过她家的烟囱感觉她出了事的。住在她家后一趟房的人家,每天早晚抱柴生火时,总要习惯地看一眼老毛子的烟囱,结果她连续两天都没有发现那烟囱冒出一缕炊烟,知道老毛子大事不好了,于是喊来她的家人,进屋一看.老毛子果然已经僵直在炕上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在暮色苍茫的时分看到过那幢房屋飘出炊烟,尽管村子里其它房屋的炊烟仍然妖娆地升起,但我总觉得最美的一缕已经消逝了。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一段,不仅概述了炊烟的特征,而且还描写了它会带给人们独特的信息,为下文有关内容的展开作铺垫。

B.作者通过回忆展现了一个冷漠,孤僻又热爱劳动,对我关心的俄罗斯老太太的形象。 C.文章主要运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将作者的回忆和北极村的特点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D.文章结尾处作者说“最美的一缕已经消逝了”,认为老人家的炊烟最美,实际上寄寓的是作者对老人的怀念和赞美之情。

(2)文章以“暮色中的炊烟”为题目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从全文看,北极村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 (1)B

(2)①从结构上,“炊烟”贯穿全文,是全文的线索,“暮色中的炊烟”与事件的发展有密切关系;②“暮色中的炊烟”,烘托了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而老人却在这种宁静平和的氛围孤独地死去,更凸显了老人悲苦的命运。

(3)①勤劳、善良,北极村人对老毛子也是关心的。②友好,在中苏关系比较紧张的时候,还能与邻国百姓友好相处。③也有一些谨小慎微,很忌讳和老毛子来往,因为一不留神,就会被戴上一顶“苏修特务”的帽子。

【解析】【分析】(1)B项,“作者通过回忆展现了一个冷漠,孤僻又热爱劳动,对我关心的俄罗斯老太太的形象”说法错误。“冷漠孤僻”理解错误,文中强调似乎是这样,实际上她是充满生活热情的老太太。故选B。

(2)本文以“暮色中的炊烟”为题,结构上,“炊烟”贯穿全文,是全文的线索,比如“而我姥姥更喜欢从老毛子家的烟囱观察她的生活状况,那炊烟总是按时按晌地从屋顶升起,说明她生活得有滋有味的,很有规律。大家也就很放心”“那几天秋生没过来,人们是通过她家的烟囱感觉她出了事的”“结果她连续两天都没有发现那烟囱冒出一缕炊烟,知道老毛子大事不好了,于是喊来她的家人,进屋一看.老毛子果然已经僵直在炕上了”,“暮色中的炊烟”是否升起,暗示着“老毛子”是否安好;内容上,“暮色中的炊烟”,属于景物描写,烘托了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文中的“老毛子”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孤独地死去,更能凸显了老人悲苦的命运。

(3)结合“不过两国的百姓却是友好的,我们到江边洗衣服或是捕鱼,如果看见界河那侧的江面上有小船驶过,而那船头又站着人的话,他们就会和我们招手,我们也会和他们招手”可知,北极村人很友好,在中苏关系比较紧张的时候,还能邻与国百姓友好相处;结合“那时村中的人很忌讳和她来往”,可知,北极村人也有一些谨小慎微,很忌讳和老毛子来往,因为一不留神,就会被戴上一顶“苏修特务”的帽子;结合“那些不上她家串门的邻居,其实对老毛子也是关心的。他们从两个途径关心着她,一个是秋生,一个就是炊烟了。人们见了秋生会问他,秋生,你奶奶身体好吗?而我姥姥更喜欢从老毛子家的烟囱观察她的生活状况,那炊烟总是按时按晌地从屋顶升起,说明她生活得有滋有味的,很有规律。大家也就很放心”可知,北极村人勤劳、善良。 故答案为:⑴B;

⑵①从结构上,“炊烟”贯穿全文,是全文的线索,“暮色中的炊烟”与事件的发展有密切关系;②“暮色中的炊烟”,烘托了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而老人却在这种宁静平和的氛围孤独地死去,更凸显了老人悲苦的命运。

⑶①勤劳、善良,北极村人对老毛子也是关心的。②友好,在中苏关系比较紧张的时候,还能与邻国百姓友好相处。③也有一些谨小慎微,很忌讳和老毛子来往,因为一不留神,就会被戴上一顶“苏修特务”的帽子。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此题考查标题作用的鉴赏能力。把握小说标题的作用: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概括小说主要事件;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突显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从给读者的带来的感受

角度来说,还有吸引读者,引发阅读冲动的作用。概括起来有情节、环境、人物、主题和效果五个方面。本题可据此回答。

(3)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夏津,有片古桑林

黄河万年流淌,桑林千年不老。伟大的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给我们提供了自然界的黄土——最充分的劳动材料;勤劳的祖先又对故道里的黄土进行耕作加工,创造了物质财富及与之相应的精神财富。这就是夏津古桑林里所珍藏的文化遗产。

对中华民族来说,黄河的伟大是说不尽的。我曾在上游,看刘家峡的绿波;在河套看八百里麦浪;在壶口瀑布听虎啸龙吟之声;今天又在它的下游,看到它如何为炎黄子孙造就这一望无际、直达海边的大平原。

黄河造地是借其巨大的水能,经年不断地搬运泥沙来完成的。黄河每年从上游向下搬运泥沙十六亿吨。这是怎样的一个巨人,一个移山填海的大力士啊!夏津,传夏代之黄河渡口,可见其地历史悠久。黄河冲出龙门,行至河南、山东,挟带大量泥沙,早已高出地面而成悬河,稍不小心便崩堤决口,隆隆而下。据史料记载,自周至清代,黄河在夏津一带曾多次改道,二十多次大决口,一千五百多次小决口,这一条黄龙滚来滚去,搬沙运土,造就了豫鲁大平原。天降其土,教人耕种,并不等于天上掉馅饼,大自然恩德之泥土是要用人的汗水调和才能收获的。于是,在黄河搬运泥沙的同时,先人们也就开始了在黄河故道上治沙造地的伟大工程。这其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种桑固沙,养蚕织帛。 历史上前辈劳作的情景我们已不得亲见,但很幸运,在夏津黄河故道上还遗存了这片六千亩的古桑树群,让我们一窥原貌。虽然起伏的沙丘早已为桑林所覆盖,但还能看出沙山的旧貌。那屹立于沙丘顶上的老桑树,就如黄山迎客松一样,傲骨嶙嶙,又笑容可掬。我问,黄河决口,水漫平川,怎么会沙丘起伏呢?当地人说,你不知洪水过后,先是太阳晒,旱魔肆虐;风灾接着而来,吹沙成丘。这故道就如山峦一样起伏不平。现经历代一锹一镐地挖,大部分沙丘都推成平地。可知先民治沙造地,经多少年才有这沧桑之变。这里依稀还保留着历史上蚕桑兴旺的样子,齐鲁大地早在秦汉时便植桑养蚕,曾有“齐纨鲁缟”之称,经唐宋而达丝帛业的高峰。元代,夏津的桑树功能逐渐由养蚕改为食用桑果,到清代、民国又出现一个种桑高潮。现夏津全县还存有百年以上的古桑两万余株,千年以上的两百余株。

桑树这种树单看外表就能读出历史的沧桑,它像一个老人,风雨都刻在脸上。在古桑园行走,几乎每棵树都有合抱之粗。树皮特别粗糙,那一条条的奔走的纹路,都能插进一根手指。大概是为了便于采桑,桑树大都经人工修剪,离地一人高即向四边分杈,树冠极大。上千亩的桑园,浓荫蔽日,枝叶折射阳光,筛出金光万点。一粒粒桑椹,白的、红的、黑的,如珍珠玛瑙点缀其间。因为年代久远,许多老树都中心开裂,或张开乌黑的树洞。但奇怪,不管多老的桑树,树身整体都很平整匀称,它不像老槐树那样浑身堆满高高

低低的疙瘩,也不像老柏树那样会将树干拧成麻花。它是那样的安详,虽年迈仍留意衣着,讲究仪表,树纹粗而不乱,树干短而茁壮,手掌大的绿叶油油发亮。与枣树一样,它常会于老干上突发一根嫩枝,挑出一串桑椹,给你一个惊喜。这千亩老桑园中弥漫着一种甜甜的诗意,令人油然想起《诗经》和汉魏古诗中许多采桑的美丽诗句。

园中最具代表性的三株树都有一千五百年以上的树龄,两株都以“龙”命名。“腾龙”那株,一出地即腾空而起;“卧龙”那株,因雷击劈为两半,树皮爬地行数米后又跃起再生枝长叶。第三株最奇,被封为“桑椹王”,出地半人高后即分为五杈,当地人说是如来的手指,每根指头也有一抱之粗。人们在树下,可以与先民从容对话。

黄河万年流淌,桑林千年不老。什么是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什么是人文森林,就是记录、保存有人的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的森林。人文森林愈老,它所积淀的文化就愈深厚,这有点像考古学上说的文化层。并不是所有的森林都有文化,事实上许多森林都是自然态森林。恩格斯说:“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伟大的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给我们提供了自然界的黄土——最充分的劳动材料;勤劳的祖先又对故道里的黄土进行耕作加工,创造了物质财富及与之相应的精神财富。这就是夏津古桑林里所珍藏的文化遗产。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的第二段,作者用一组排比句去表现黄河“说不尽的”伟大,既描绘了黄河在不同地段的不同风貌,也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对夏津一带地貌历史的介绍。

B.文中既插入了史料的记载,又联想到古诗中的诗句和恩格斯的话,跨越古今中外,纵横捭阖,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但又始终紧扣主题,做到形散而神聚。

C.文中将老桑树与老槐树、老柏树,还有枣树进行对比,反映出作者知识的丰富,观察的细致,也突出表现了桑树“像一个老人,风雨都刻在脸上”的特点。

D.文中介绍和描绘三株树龄在一千五百年以上的古桑树,是因为它们最能代表夏津古桑林的风采,它们的名称也都有特色,都充分地体现了各自的形态特征。 (2)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3)文章写的是夏津的古桑林,却在开头和结尾用不少的篇幅描绘黄河,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答案】 (1)C

(2)①先民在千百年前栽下了古桑树,这些桑树历经沧桑,存活至今,今天的人们可以从古桑林推测出先民的生活生产的状况;②古桑林是先民们智慧和勤劳地象征,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今天的人们可以从中感受和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3)①交代环境背景。黄河孕育了夏津古桑林,没有黄河的冲积就没有豫鲁大平原,就没有固沙的桑林。②烘托渲染。黄河与古桑林相互辉映,有了黄河才更能突显古桑林的历史与沧桑。③揭示主题。夏津古桑林的价值在于其蕴含的中华农耕文明的价值,黄河作为中华民族和文化的象征,更能突显古桑林的文化意义。

【解析】【分析】(1)C项,“文中将老桑树与老槐树、老柏树,还有枣树进行对比,反映出作者知识的丰富,观察的细致,也突出表现了桑树‘像一个老人,风雨都刻在脸上’的特点”说法错误。三处对比,并非都突出桑树“像一个老人,风雨都刻在脸上”的特点。故选

C。

(2)文中画线的句子“人们在树下,可以与先民从容对话”,结合“那屹立于沙丘顶上的老桑树,就如黄山迎客松一样,傲骨嶙嶙,又笑容可掬”“桑树这种树单看外表就能读出历史的沧桑,它像一个老人,风雨都刻在脸上”“黄河万年流淌,桑林千年不老”可知,桑树历经沧桑,见证了千百年来人们的生活生产的状况,今人也从古桑林推测出先民的生活生产的状况;结合“于是,在黄河搬运泥沙的同时,先人们也就开始了在黄河故道上治沙造地的伟大工程。这其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种桑固沙,养蚕织帛”可知,先人们用种桑固沙,同时养蚕织帛,带动经济,古桑林是先民们智慧和勤劳地象征,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今天的人们可以从中感受和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3)首先,本文开头 “据史料记载,自周至清代,黄河在夏津一带曾多次改道,二十多次大决口,一千五百多次小决口”“于是,在黄河搬运泥沙的同时,先人们也就开始了在黄河故道上治沙造地的伟大工程。这其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种桑固沙,养蚕织帛”可知,正是因为黄河的冲积造就了豫鲁大平原,才有固沙的桑林,开头段对黄河的描写,交代了环境背景;其次,“黄河万年流淌,桑林千年不老”,黄河与古桑林相互辉映,有黄河突显了古桑林的历史与沧桑;最后,揭示主题。夏津古桑林的价值在于其蕴含的中华农耕文明的价值,黄河作为中华民族和文化的象征,更能突显古桑林的文化意义。 故答案为:(1)C;

(2)①先民在千百年前栽下了古桑树,这些桑树历经沧桑,存活至今,今天的人们可以从古桑林推测出先民的生活生产的状况;②古桑林是先民们智慧和勤劳地象征,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今天的人们可以从中感受和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3)①交代环境背景。黄河孕育了夏津古桑林,没有黄河的冲积就没有豫鲁大平原,就没有固沙的桑林。②烘托渲染。黄河与古桑林相互辉映,有了黄河才更能突显古桑林的历史与沧桑。③揭示主题。夏津古桑林的价值在于其蕴含的中华农耕文明的价值,黄河作为中华民族和文化的象征,更能突显古桑林的文化意义。

【点评】(1)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①抓住关键词语理解。②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③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来理解句子。

(3)本题考查分析语段的作用,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清塘荷韵 季羡林

①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

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

②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

③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

④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⑤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

⑥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的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⑦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的这个局面。

⑧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它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它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

自到杭州西湖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

⑨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

⑩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花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⑪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有删节)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对清塘中的荷花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的动态描写,表现了荷花顽强的生命力以及作者由此得到的欣慰和希望。

B.文章开头两段指出作者要种荷花的原因有三点:作者在记忆中曾经有荷花的碎影;没有荷花不符合作者的审美观念;中国人没有不爱荷花的。这样写为下文荷花的种植做铺垫。 C.文章以“荷花”为线索,伴随着“种荷——盼荷——赏荷,赞荷——祝荷”的发展过程,感情也经历了“遗憾——希望——失望——感叹”的变化。

D.文章第⑧段“觉得很有趣”是因自己种植的荷花竟被友人以作者自己的姓氏命名;“又非常感激”是因自己的劳动成果获得了他人的认可,认为自己会因荷花而名垂千古。 (2)清塘荷韵,美在何处?请从荷的风姿、神韵、意趣三个角度加以分析。

(3)如果说周敦颐笔下的荷是志行高洁的隐者,朱自清笔下的荷是抚慰心灵的舞者,那么季老笔下的荷应该是什么呢?请结合原文,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 (1)A

(2)①风姿:荷是秀雅的,它迎风弄姿,睥睨一切。②神韵:荷是顽强的,它努力生长,不曾言弃。③意趣:荷是宁静的,它优美淡然,洒脱飘逸。

(3)示例一:是张扬生命的强者。荷花的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让我们感悟到了生命的美丽和顽强。莲子暗暗地积蓄着力量,破壳而出。这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董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正是生命强者的真实写照。

示例二:是彻悟生命的智者。一般来说,生命的凋零总是给人凄凉、萧条之感,作者笔下荷花的凋落却是一幅生动细腻、柔和宁静的美丽画面:寂静的荷塘,流水脉脉,微风不经意时吹落了一片荷瓣,倒影上浮,花瓣飘荡。这瓣荷花,曾饱尝过孕育的艰辛,也曾深深感到生命的快乐。离去时如此宁静安详,如此飘逸洒脱。能以如此超然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消逝,荷花实在是彻悟生命的智者。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中国人没有不爱荷花的”说法过于绝对。C项,感情变化过程应为:希望——灰心——狂喜——感叹。D项,“认为自己会因荷花而名垂千古”错,原文中“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是反问句,并非肯定。 (2)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本文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以清塘荷景为主角和审美对象,始终把荷叶、荷花当作写作的主体,从播种到生命的萌动、生长、凋落,每一个细节都牵动着读者去体验生命的每一次悸动。初读本文,以时间为序,一目了然,细细品味,你会换索到潜藏的情感暗流,从作者对荷花播种之后的切切翅盼,到荷叶萌生之后的哲理之思,再到荷花盛开的闲情逸致,及至对冬日残荷的殷殷祝福,通篇流动着对生命的关注、呵护和挚爱,传达着颂赞生命的主題。抓住荷叶、荷花、落瓣三个意象,也就抓住了荷韵:荷花的“傲”、荷叶的“勇”、落瓣的“静”。

(3)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本文写的是荷花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的漫长历程,重在写其顽强的生命力,写作者的欣慰和希望,浸透了作者对生命的沉重思索,是智者与自然的对话,是心灵与自然的交融。文章与其说是写荷花,还不如说是写季老的人生感悟,以荷喻人,借荷抒情,借荷明理。组织答案时,既要有高度凝练的总结概括,又要紧密结合原文内容,条理清楚地充分阐明理由。

故答案为:⑴A;

⑵①风姿:荷是秀雅的,它迎风弄姿,睥睨一切。②神韵:荷是顽强的,它努力生长,不曾言弃。③意趣:荷是宁静的,它优美淡然,洒脱飘逸。

⑶示例一:是张扬生命的强者。荷花的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让我们感悟到了生命的美丽和顽强。莲子暗暗地积蓄着力量,破壳而出。这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董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正是生命强者的真实写照。

示例二:是彻悟生命的智者。一般来说,生命的凋零总是给人凄凉、萧条之感,作者笔下荷花的凋落却是一幅生动细腻、柔和宁静的美丽画面:寂静的荷塘,流水脉脉,微风不经意时吹落了一片荷瓣,倒影上浮,花瓣飘荡。这瓣荷花,曾饱尝过孕育的艰辛,也曾深深感到生命的快乐。离去时如此宁静安详,如此飘逸洒脱。能以如此超然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消逝,荷花实在是彻悟生命的智者。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这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⑵本题考查把握作品情感态度的能力。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首先要认真研读文本内容,然后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对文中人物或事物的态度,然后进行概括分析。 ⑶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本中具体物象特点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这种题型需要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去概括,要找准信息区域,找出描写该形象的段落,画出描写这一形象的句子,明了形象的外在特点和内在品质,然后整合、提炼、概括,全面准确地概括形象特点。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粉墨人生 韩静霆

①那些天,画戏曲人物,着了魔。白天,执笔如同使剑,左右开弓,有时候,咿咿呀呀地边画边唱,管他有调无调,吼得出汗便好。到了夜里,蘸满色彩的笔放下了,人虽然像僵尸一般在床上睡着,白天画的那些戏曲人物却全来了。咱不知从哪儿弄了个“令箭”,举着,喊叫着在戏曲人物队列中间穿行。最后的结果是“扑通”一声,我摔到了床下边,眼眶磕青了,牙床磕破了,流着血,原来是梦。戏曲人物画就是这么让你美,美个死;伤你也伤得狠,让你流了血、挂着彩。

②我从小就和戏曲结缘了。小小的戏园子是摄魂夺魄的地方。我经常趴在那个后台的小窗户往里面瞧,看那些化完妆的和没化完妆的红脸、白脸、黑脸、花脸来来去去。最让我醉心的就是他们那个扑脸的香粉。演员们画好了眉眼,定妆时拿粉去扑。香粉在后台飘起来,让眼前一切真实的人和道具变得虚幻,都飘到了半空。

③在后台趴窗户看到了同班一个姓郝的同学,他的父亲在地方戏院门口检票,我就想办法去巴结这个同学。有时候他父亲不在那儿检票,我就往里闯。有一次帽子被人家抓去了,但是人却溜到戏园子那个最黑的角落里,足足看了半场戏,过了半场瘾。

④我绝对是那些二人转演员的铁杆粉丝。他们的唱功、他们的绝活和灵活多变的表演方式,包括和观众密不可分的插科打诨,都让我倾倒。他们是真真正正的“角儿”。他们的名字,像姓李的三姐妹——梦霞、彩霞、晓霞,我永远不会忘记。二人转有“九腔十八调”,音乐是非常复杂的,具有现代戏剧的最前卫的观念和特色,要观众和舞台有一种间离感。两个演员在台上,说说笑笑,忽然那边一说“去拿弦子吧”,这就开始动弦子了,开始唱了,唱一段又说上了。演员在说书人和角色中间转换,那种观剧的亲切感是让人迷醉的。 ⑤后来,我和郝同学决心自己拥有乐器,我们便一起到成人干活的工地上去做小工,挖土方啊、挑土啊,干了整整七天,弄得灰头土脸,每人挣了六块四毛四。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如此这般“巨大”数目的人民币给我们带来的喜悦!我们一人买了一个龙头的破二胡,一人买了一支笛子,迫不及待地在街边上就吱扭吱扭地拉起二胡,开始了我们的音乐之旅!

⑥等我学会拉琴之后,地方戏院邀请我跟他们一起去演出。坐在他们那个骡马大车上,非常骄傲地和演员们坐在一起。那时候,在村,在冬天,常常就在老乡的炕头上演,炕沿下边儿全都是观众,那种土味儿、葱花味儿、旱烟味儿浓浓的。演出结束了,老乡甚至会杀猪宰羊款待我们。热腾腾的猪肉粉条儿盛一满碗,我用两只手捧着,太香了!辣辣的高粱小烧锅酒,连我这小孩子也得抿上一口,真开心!而它更重要的恩惠和好处,是在我的血液里注入了一种东西叫作民间艺术、民族艺术。

⑦地方戏院和地方戏,把我和郝同学黏在一起。可就在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里,灾祸不期而至。大概是因为郝同学生得一副讨女生喜欢的小白脸儿吧,一日放学,我们班几个大个儿的同学纠集了一帮人,喊着让我闪开,我回头还没醒过神儿来,雨点儿一般的砖头就砸向郝同学了,追着打他。我呆呆地站在路上,浑身发抖,觉得冷。这一番砖头和叫骂让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人生还有这么残酷和丑恶的东西。后来,郝同学退学了,到地方戏院去学习操琴。最后他成了我们那个城市的地方剧院院长。他的爱人是我们那个地方最漂亮的、最好的地方戏演员。地方戏慷慨地给了郝同学一个好生活。我呢,几经周折,考进了中央音乐学院,开始了音乐人生。

⑧后来的生活就像一部连本儿的大戏,一幕一幕地拉开。我的老伴儿陪我走过了五十多

年,她常常感叹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只可惜,再也不容易找到童年趴戏园子窗台那种如梦如幻、如痴如醉的感觉了,老花的眼睛是不是也磨出了老茧?老家的旧房院落和地方戏园子全都铲光了。今年母亲病逝,我回家奔丧,真正又成了一个孤儿……

⑨我幸运地找到了一把让童年复活的钥匙,这就是画戏。我把戏曲人物纠集到我的画作里,他们给我带来一种很美好的想象和追忆,调动起我对艺术和人生的这样一种爱、一种融入。或许唯有如此,我才可能回到趴地方戏园子小窗户的年代,回到从少年开始的粉墨人生。

(选自2015年11期《散文选刊•下半月》,有删节)

(1)赏析文中划线部分。

(2)请探究文章以“粉墨人生”为题的用意。

【答案】 (1)①从味觉、嗅觉角度进行描写,生动再现了炕头演戏的场景,富有生活气息,突出了老乡的热情好客和对民间艺术的喜爱,也表现出作者的美好回忆和浓郁的怀恋之情。②口语化的语言,“土味儿、葱花味儿、旱烟味儿”儿化音的运用充满乡土味。③排比的运用使句式工整,有韵律美。④“太香了”“真开心”等词情感浓烈,有很强的感染力。 (2)①作者一生与戏相伴,表达作者对戏曲、对民间艺术的热爱。②作者与郝同学的人生如 连本大戏,给人以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思考。③晚年画戏,找寻童年,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对民间艺术、传统文化消逝的怅惘。

【解析】【分析】(1)从表达方式上,“那种土味儿、葱花味儿、旱烟味儿浓浓的”“太香了”从嗅觉角度,“连我这小孩子也得抿上一口,真开心”从味觉角度,这两个角度的描写,又“炕沿下边儿全都是观众”,生动再现了炕头演戏的场景和老乡对民间艺术的喜爱,富有生活气息;根据“老乡甚至会杀猪宰羊款待我们”,突出了老乡的热情好客,“我这小孩子”“真开心”也表现出作者的美好回忆和浓郁的怀恋之情。语言表达艺术上,“土味儿、葱花味儿、旱烟味儿”采用儿化音,口语化的语言,又知“在村”,可见充满乡土味。修辞手法上,“在村,在冬天,常常就在老乡的炕头上演”使用排比,句式工整,有韵律美。抓住关键词语,如“太香了”“真开心”等词情感浓烈,有很强的感染力。

(2)本题问的是以“粉墨人生”为题的用意,先要到文中找到包含“粉墨人生”的句子,由表及里理解其含义,文本结尾说到“我幸运地找到了一把让童年复活的钥匙,这就是画戏”“或许唯有如此,我才可能回到趴地方戏园子小窗户的年代,回到从少年开始的粉墨人生”,由这些内容可知,“粉墨人生”指作者找寻童年,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而“他们给我带来一种很美好的想象和追忆”,结合第⑥段“是在我的血液里注入了一种东西叫作民间艺术、民族艺术”,可知民间艺术、传统文化已消逝,“我”想象和追忆的是民间艺术、传统文化,所以其消逝使“我”产生怅惘之情。从内容上来看,标题的“粉墨人生”概括文本,从“那些天,画戏曲人物,着了魔”到“我从小就和戏曲结缘了”,到“我”和郝同学的音乐之旅,而“我”又“几经周折,考进了中央音乐学院,开始了音乐人生”,结尾“我把戏曲人物纠集到我的画作里”照应开头,可见作者一生与戏相伴,表达作者对戏曲、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从主旨的角度来看,标题“粉墨人生”是指作者与郝同学的人生“就像一部连本儿的大戏”,给人以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思考,凸显文章主旨。

故答案为:⑴①从味觉、嗅觉角度进行描写,生动再现了炕头演戏的场景,富有生活气息,突出了老乡的热情好客和对民间艺术的喜爱,也表现出作者的美好回忆和浓郁的怀恋

之情。②口语化的语言,“土味儿、葱花味儿、旱烟味儿”儿化音的运用充满乡土味。③排比的运用使句式工整,有韵律美。④“太香了”“真开心”等词情感浓烈,有很强的感染力。 ⑵①作者一生与戏相伴,表达作者对戏曲、对民间艺术的热爱。②作者与郝同学的人生如 连本大戏,给人以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思考。③晚年画戏,找寻童年,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对民间艺术、传统文化消逝的怅惘。

【点评】(1)本题考查对语句的赏析,注意结合艺术手法、用词用语特点、句式特点和表达的情感进行分析。土味儿、葱花味儿、旱烟味儿浓浓的”用排比描写嗅觉,充满口语化特色;“老乡的炕头上演,炕沿下边儿全都是观众”“热腾腾的猪肉粉条儿盛一满碗”视觉描写,带给人气息热烈的感受,凸显出人们对艺术的热爱与热情好客。“我用两只手捧着,太香了!辣辣的高粱小烧锅酒,连我这小孩子也得抿上一口,真开心”感情流露直白,显得真挚动人。

(2)本题考查对标题含义和作用的理解。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具体作答时,可从文章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塑造、主题表达等几个角度,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作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