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卷第4期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Socia1 Sciences) Vo1.36 No.4 Apr.2013 2013年O4月 心理学视角下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分析 牛慧霞 (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876) 摘 要:突发事件与网络舆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突发事件与网络舆情具备相似的群体 认同、群体极化等,并通过这些群体性特征削弱社会控制与侵犯的心理动力学流程。网络舆情的疏 导,需要不断加大对主流网站的引导,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不断打造主流舆论。另外,还需要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突出群体归属感的重要作用及其对舆情工作的有效支持,实现舆情疏导 的重要功能。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分类号:D63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395(2013)04—0137~02 突发事件,从广义上理解,主要指突然发生的事 一件,即事件发生的速度很快且难以应对,需要采用一 些非常规的方式、方法来解决;从狭义上理解,主要 、网络舆情社会心理 舆情,即民众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对某种社会现 象或者事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或意见,以及对社会 情绪的表达与传播等。网络舆情主要是指发生在网 络这一特定空间或者通过网络来传播的舆情。从整 是指意外的、突然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包括自然灾 害及社会冲突等。突发事件是由一些社会性或者偶 然性的因素引起的,正在或者已经产生了破坏公共 生活或者社会正常生产等严重后果,需要进行及时、 有效的处置。 体上分析,很多突发事件的发生均与网络舆情有关, 参与事件的成员很多也是通过网络舆情而聚集到一 起,参与某种事件或行为。网络舆情社会心理主要 表现在自我认知、群体极化、侵犯性行为等方面。 人们的自我认知,包括集体我、关系我与个体我 近年来,一些突发事件进入公众的视野,并对社 会公共管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引起舆情预警等领 域的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持 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各级地方政府 对风险及突发事件的控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 社会风险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危害社会公共安全 三部分,其中,集体我主要是个体在群体中的资格, 关系我主要是指个体在群体中存在的某种归属性关 系。事实上,这种对自我的认知可能会出现群体差 的隐患依然存在。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突发事 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定义为一种特殊性的侵犯行 为,是在部分人群聚集的过程中,对公共财物与秩序 异,而群体内部差异性的扩大会造成弱势群体的相 对剥离感,进而产生危害社会良性发展的隐患因素。 群体极化主要是指成员从一开始就有某种偏 向,经过讨论后群体便向着所偏向的方向移动,最终 出现极端的观点。群体极化可能会产生正面影响, 也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比如,群体在追求自身利 等进行袭击,并产生某种破坏性后果的事件。大部 分突发事件均受到一定的外部情境或者条件的影 响,比如,外界物理环境的变化(天气、噪声等)、外部 文化的影响(好斗群体之间的攻击行为等)。Ⅲ另外, 还表现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侵犯行为,这类群体通过 自身的侵犯行为来报复社会,以得到内心的安慰和 满足,这是我国现阶段突发事件的主要类型。 收稿日期:2013一O3一l0 益时产生的狭隘观念,会导致对额外利益的追求,这 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 一些负面的心理能量的积累和放大,会在很大 程度上导致侵犯性行为,比如,个体挫败感的产生与 作者简介:牛慧霞(1989一),女,山西高平人,硕士研究生。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思想政治研究 2013年O4月 138. 放大、个体愤怒情绪的累积等,均需要及时宣泄,否 则,一旦出现导火索,社会侵犯性行为就会产生。近 年来,一些没有直接利害冲突的突发事件频发,是由 于个体矛盾的累积最终导致大规模冲突,比如,安徽 池州事件,仅因为一个孩子用石块划了老板的汽车, 最后导致万人参与打砸,这说明在某种特定的条件 下群体所经历的心理过程会导致行为的异化,这也 是舆情与突发事件的关联性表现。作为事件中的个 体,受责任分担机制的影响,每个人均构成一个匿名 的群体成员,因此去抑制现象相对明显,比如罪恶感 的丧失等,这些最终会导致一些本可以避免的恶性 事件继续发生,比如,人肉搜索、黑客攻击、暴力行为 与色情传播等。[2] 二、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互联网与手机客户端,作为新媒体时代信息与 舆论传播的平台,对突发事件的传播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首先,互联网与手机客户端作为传播工具,具 有重要的价值。有些突发事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产 生的,大多是通过互联网或者手机客户端进行信息 传播的,这类事件由于具备一定的突然性,因此并不 容易被监测。其次,互联网与手机客户端作为群体 突发事件的精神与环境氛围影响因素,能够对群体 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监测,但这种监测能力相对较弱, 且指向性不明。比如,苏州通安镇数万人堵住国道 以发泄对拆迁补偿的不满,这类事件大多是口口相 传的,网络舆情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 虽然如此,网络舆情的预警作用仍很明显,网民 对事件的标签化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网络舆情 的作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网络舆情的认 识和了解,都是以人工为主,以机械为辅,有专业人 员在网络中搜索热点问题,但这种方法的效率极低。 随着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增多,社会学、管理学等领域 也开始关注舆情研究,计算机软件与信息传播及咨 询等行业研究机构也开始关注网络舆情的发展。 现代计算机舆情监测系统通过元搜索或者网络 爬虫,采集博客等网络信息,通过格式的转化对数据 进行统计,并根据特定的舆情信息及相关信息源权 威度等参数来识别社会热点问题,再通过实践序列 对舆情态势进行分析,以实施预警。现在有很多学 者提出了舆情的发展规律,有些学者提出黄金四小 时原则,即对群体事件的处理在最初的四小时内最 为有效;也有学者提出黄金二十四小时原则;还有学 者认为在对反映某一社会事件的博文8O 9/5以上的 浏览量中,回复量占到8 以上,即进入警戒线。虽 然现阶段很多研究成果还存在争议,但这并不阻碍 研究的推进。依靠计算机对网络舆情进行评价与监 督,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但评价的准确度却相对较 低。事实上,许多偶发性因素在群体事件发生后也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舆情预警的准确性。随着研究 的不断深入,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准确率也会得到一 定程度的提升。 三、舆情预警的有效应用 舆情预警是社会预警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据 相关数据资料显示,最好的应急管理是避免危机的 发生,在危机到来之前,先做出预警与预案,并及时 采取行动。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网络舆情预 警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比如,突发事件管理部门 在获取相对完善的预警系统后,是否会增加相关不 稳定性因素的期望值而忽略其他策略等。在传统媒 体时代,社会矛盾通常是隔绝的,群体之间不容易进 行某种情绪的传播;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尤其是网络 化的发展,多种传媒工具以快速与海量的方式进行 信息的互动与传播,成为社会舆论发展的重要基地。 小范围的冲突开始放大,网络群体突发事件与现实 中的群体突发事件互相交叉,导致社会整体安全阀 机制错位甚至缺位,导致社会不稳定现象凸显。网 络舆情的疏导,需要不断加大对主流网站的引导,充 分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不断打造主流舆论。另外, 还需要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突出群体归属感 的重要作用及其对舆情工作的有效支持,以实现舆 情疏导的重要功能。 综上所述,网络舆情能够被有效监测,但不能进 行十分严格的监督与控制,舆情研究应该重视民意, 充分发挥舆情的监控作用,以提高对突发事件的预 警与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弼程,林琛,郭志刚,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探讨[J].情报 杂志,2010(7). [2]方付建,王国华,徐晓林。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片面化呈现”的 形成机理——基于网民的视角[J].情报杂志,2010(4). 责任编辑叶利荣E-mail:yelirong@126.co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