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民俗与宗教复习资料(重点呀重点啊)

2024-09-10 来源:化拓教育网
民俗与宗教(1)

问津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与民俗旅游

对民俗的认识与定位

*民俗存活于“山野”,民俗是古老文化的“遗留”;

*民俗与传统的乡村文化有关,与现代的都市文明无缘。

田野来风

*传统民俗观念的现代展演 *传统民俗文化的现代旅游表达

生活观察

“春运”:传统民俗观念的别样传达

“春运”的民俗意涵

“春运”被称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在40天左右的时间里,将有2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占世界人口的1/3。

“回家过年”背后——“家乡情结”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作》 —高适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除夜》 —来鹄 如影相随的民俗

*传统的民俗观念并没有因为我们拿着掌上电脑,穿上时尚靓装,就远离了我们。

*作为一种习俗惯制,它们总是左右着我们的生活,始终以不同的形式,传袭着过去,参与着现在,并干预着未来。

对民俗与民俗学的判断

*其一,民俗文化支配着大多数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它潜移默化地养育了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成为民族凝聚的基础,它是中国文化的主要根基;

*其二,由于民俗文化始终以不同的形式,传袭着过去,参与着现在,干预着未来,因此民俗学,就不仅仅是历史学、当代学,更是未来学。

学习民俗学的意义与价值

当我们以这样的视角来看待民俗和民俗学的时候,我们也便开启了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对我们所属民俗文化的理性思考,也便踏上了回归生活的文化自知之旅!

一、审视生活、理解文化的起点 人生仪礼与人生周期

*诞生、成年、结婚、丧葬四大过渡性 人生仪礼构成了人生周期的全部 *人生就是一条由生迈向死的直线……

认识自我和理解人生的基点

*民俗文化给单纯的人生模式涂抹上丰富的色彩,使我们从一个自然人,变成了社会人、文化人。

*从被父母接引到尘世,到儿女守护身边的临终送行,我们都会自觉地接受民俗赋予给我们的点点滴滴。

二、民俗生活何以永续相“传”?

*衣食住行——“食” (个体生命的延续) *婚丧嫁娶——“性” (群体生命的延续) 民俗的本质:传 “传”的内在机制

“习俗化” 熟稔 民俗符号 获得 民俗信息 接受 民俗控制

传习 民俗文化 (民俗养成 ) 理解“习俗化”

中国四大传统民俗节日的意蕴:

春节:拜年:祝福吉祥 清明:祭扫 端午:龙舟竞渡 中秋:明月思乡 民俗节日与民俗养成

每逢佳节,习俗中人就会自觉地成为中国文化的载体,在生活中,传承生活观念与生存本领,并对自己所属的民俗文化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

正是民俗文化这种润物无声的传承方式,才使我们短暂的人生与那绵延不绝的文化根脉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三、民俗文化的特点与功能 1.民俗文化的特点

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文化,是文化与生活的复合体。在其漫长的流变中,满足着人们生存的需要,它也是一个民族、一种文明得以延续的根基所在。民俗文化从远古走来,在绵延相续中形成了在时间、空间,以及内涵上的六个特点:

① 口传心授、世代传习的传承性是民俗文化最基本的文化传递特点; ② 空间扩散,形成许多同质或异质的文化圈,是民俗文化借助地缘关系移动的传播性特征; ③ 以家族、村落、社区、民族等群体为单位,不约而同地参与民俗活动,显示出其群体性; ④ 民俗文化因具有保守倾向而具有稳定性特征;

⑤ 在文化变迁的背景下,民俗文化也呈现出了被动的变异性特征; ⑥ 具有符号思维的象征性体系是民俗文化最为直观醒目的特点。

2.民俗文化的功能

民俗文化是在各个民族群体的民众中自然、自在、自发产生的约定俗成而又习以为常的文化。它的创造者、享有者、维护者和传承者是占绝大多数的平民百姓。它左右着人们的观念与行为,究其根本在于它不是广大民众生活的外在文化,而是民众日常生活本身,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中内化了的精神文化。因此,在民俗主体的习俗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①规范文化行为;②模塑文化人格;③传习文化成果;④整合文化心理;⑤调节文化生活。 点评:民俗在文化发展的流程中,不仅有动势,更有流向。各种显型的习俗,既有传统的纹理,也有未来民俗可供展现的依据。因此,我们从博大而深厚的民俗文化现象入手从事民俗学的学习与研究,是对“文化失忆”的理性回应,更是审视我们自身所属文化的智慧之旅!

四、民俗学研究的人文意义与社会价值

1.唤醒历史记忆,调适民俗心理

美洲印第安家园、新西兰毛利族聚落点、台湾日月潭九族文化村、以及深圳中华民族文化村的重建与仪式性的表演,都体现了现代社会人类对自身民间传统的眷恋和尊重。对传统习俗的追忆、怀念,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民俗文化的巨变所带来的心理失落。

2.文化理解与文化交流

民俗对内来说是一股凝聚力,对外来说犹如一道无形的篱笆;对内来说众人自动恪守,对外来说要得到尊重。

3.移风易俗与现代文明

男婚女嫁中的恶俗;“厚养薄葬”的当代面向;残留在观念中的迷信心理。 结语:

相沿绵长的民俗生活与永不消逝的民俗学。生活习俗必须在现实生活中实践着。生活习俗的存在不是由于它们传自过去,而是因为它们被实施于现实之中。可以说,民俗在任何时代都不是一种原封不动的“遗留物”,而是转化为当代的形态,因此,民俗的流程在任何一段时间中,都有过去、现在和未来。任何一种民俗事象都以不同的形式,传袭着过去,参与着现在,干预着未来。就此而言,民俗学既是历史学,当代学,也是未来学。

民俗与宗教(2)

目前我国各地各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开发,总体上已经离不开民俗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大量具有地方性和民族特色,实施规模化和品牌化开发管理的旅游景区及其文化产业,其产品创意来源,多数出自具有鲜活地域特征和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民俗旅游与观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商务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一起,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为,尤其在我们所处的西南地区。

民俗风情游、民族风情游、古村古镇游、城郊农家乐、乡村集市游、传统节庆游、民俗博物馆„„ „„

第一章 民俗与民俗旅游 第一节 民俗的定义 一、民俗与民俗文化

民俗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文化形式。

民俗文化是一种与社会主流文化、时尚文化、精英文化和官方文化相对应的传统文化、民众文化、生活文化和草根文化,它无所不在,世代传承,相对稳定,却又变化发展。 一、民俗的定义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在长期的历史生活过程中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文化现象。 二、民俗学的发展

民俗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西方至今只有70多年的历史。 “民俗”一词在我国学术界的使用是20世纪初。 1927年中山大学创办《民俗周刊》。 1983年中国民俗学会在北京成立。

三、民俗的分类

民俗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复合体,作为一种生活文化,渗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从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大都附有一定的民俗行为及有关的心理活

动,因而很难进行泾渭分明的分类。但是,作为一种理论研究和便于作为一种知识的传播,又必须进行分类,使之成为相对有独立性的子系统。根据我们课本,将民俗分为经济民俗、社会民俗、精神(信仰)民俗、游艺民俗等四个类别。

经济民俗: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主要包括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等。

社会民俗:也叫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涉及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所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主要包括家族乡里民俗、人际交往民俗、人生礼仪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等。 精神(信仰)民俗:指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禁忌。 第二节 民俗的特征与社会功能 一、民俗的基本特征 (一)社会性与集体性

集体性,又叫社会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集体性是民俗的本质特征。

(二)类型性与模式性

民俗的类型性与模式性是指诸多民俗事象依据其本身的共同特征形成的种类。这种模式性是人们共同遵守的标准和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与上层文化的个性化、独创性有所不同。因为民俗是由民众创造、传承和享用的,因而一般缺乏个性,而表现为一种类型、模式。 (三)稳定性与变异性

民俗的稳定性,指民俗在流传中相对不变的特征。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长期相对固定下来,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民俗的变异性是在民俗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与稳定性密切联系、相对应的特征,是指在民俗的传承和扩布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化。

(四)传承性与播布性 民俗的传承性,是指民俗在时间上的纵向延续过程,它体现了某一民俗文化的发展历史和变动轨迹。民俗一旦产生,且得到普遍认可后,即经久不衰地为人们所承袭。 民俗的播布性,是指民俗在空间上的横向传播过程,它体现了某一种民俗在特定社会生活模式中的有用性和适用性。

民俗的传承性与播布性,使得多元民俗文化在相互碰撞、吸收、涵化、裂变过程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五)民族性与地域性

民俗是构成民族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总是在特定的民族中产生、发展,并以一定的民族文化形式表现出来,因而民族的区别是民俗的重要属性之一。所谓民族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同一类民俗事象在不同的民族中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表现形式,又指不同民族生活中有不同的民俗事象在世代传承;二是指不同的民族由于自身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和历史传统有别于其他民族而产生的风俗习惯。

而所谓地域性,是指民俗在空间上所表现出的特征叫地域性特征。民俗的地域性的形成,与各地区的自然资源、生产发展及社会风尚传统的独特性有关。 (六)原始性与神秘性

民俗的原始性和神秘性是密不可分的。我国的许多民俗产生的历史十分悠久,有的民俗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早期。虽然经过不断的变异和淘洗,但原始遗风依然存在,形成了民俗的原始性特征,并表现出特有的神圣性、隐秘性和象征性。人们在进行类似的民俗活动时,都会

或明或隐地感觉到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起作用。

民俗的原始性和神秘性主要表现在祭祀、禁忌、占卜及巫术等方面。旅游者在古老民俗村寨里看到的图腾物、神灵像等,就是民俗原始性和神秘性的具体反映。 (七)历史性与时代性

民俗在发展的时间上或特定时代里所显示出的特征叫历史性。社会是发展的,所以作为生活文化的民俗也是发展变化的,因而导致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民俗,使民俗表现出历史性的时代特征。

二 民俗的形成

(一) 经济的因素

民俗作为一种生活文化,产生与其经济基础有密切联系,不同的经济基础上会形成不同的民俗文化。

马克思主义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及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 (二) 政治的因素

进入阶级社会后,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因此在新形势下产生的民俗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的影响。

一方面是利用落后的民俗愚弄人民;另一方面用政治的强硬手段提倡或改变原有民俗。 (三) 地缘(地理)的因素 自然是文化的母体,不同的群体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活,所以任何文化的产生都具有地缘的因素。因此,民俗的形成也必然受地缘因素的影响。

因而,特定地域的山川地貌、生态气候就决定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性格特征。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地域环境,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民俗。 (四) 宗教的因素

宗教信仰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极为重要的精神现象,因此作为包括物质生活文化和精神生活文化的民俗,在其形成和发展中,也必然地会与宗教的因素产生极为密切的联系。后世的有些民俗就是由原来的宗教仪式演变而来的。 (五) 语言的因素

语言是人类交际、交流思想感情的最为重要的工具,所以也是民俗文化借以形成和传承的重要工具。但随着语言的发展,会影响到民俗的发展。 民俗正是依靠口头语言一代代延续流传下来,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发展的。 比如语言中的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笑话、谚语即如是,它们承载着十分丰富厚重的民俗事象。而语言中巫术、咒语、禁忌语、敬语和委婉语等,都是特殊的民俗文化表达。 三、民俗的发展 (一)原始民俗

人与猿猴等动物相区别的远古民俗。

如狩猎、采集、用火、穴居、石刀、石斧、骨器、贝饰、群婚、制陶等都是远古民俗的具体表现。

元谋人、山顶洞人、仰韶文化„„、金沙遗址等,构成了中国民俗的基本框架。

远古民俗中的刀耕火种、集体劳作、女祖崇拜、群猎石烹、走婚抢婚、巫术占卜、图腾纹身以及万物有灵等事象,至今还在许多民族习俗中存在。 (二)上古民俗

人类事鬼神、信卜筮、重占验;出现了类似于屈原《楚辞·九歌》描述的赞神、颂神、迎神、送神等民俗现象。 在此时期的信仰之下,产生了无数的禁忌和避讳,如迁徙时忌太岁之星;强化了父权和夫权;

相墓风水讲究阴阳五行、龙脉地望等。

(三)中古民俗

隋、唐、宋时期,人们的生活情趣增强,迷信虚妄程度减弱,娶妻、产育、岁时、节令大量体现封建文化精神,丝绸文锦、印染镂花、技艺超凡。

市民饮食之俗令人叹为观止,袒胸靓妆之风后世亦为之汗颜;婚礼纳彩之盛,新妇乘鞍挟车列队而行;斗鸡、走马、养鹰、集市、踏青、游艺丰富繁华。 此时有《东京梦华录》之类民俗志对此描述。

(四)近世民俗

元、明、清三代为近世民俗阶段。元大都的民俗,是近世民俗的典型代表,手工、商贸、农事、宗教、饮食和游艺等呈现多样化特点。

《马可波罗游记》将中国社会及其民俗描述成了人间天堂,引来西方世界无限的崇敬和向往。 元代蒙汉杂糅、南北风俗交融;明代奸伪淫祀,奢华浪费成风;清代八旗趋汉,饮食节庆烦琐。

(五)现当代民俗

辛亥革命后的现当代民俗,主要以明清时期延续下来的庙市、香会、游艺、婚丧等为主。 旧上海的“十里洋场”:喜花、用轿、洋车、戏馆、酒店、霓虹和帮派等,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混杂。

“五四”后,废除封建旧俗、剪辫子、放小脚、婚姻自由、尊崇西学,产生了大量的新民俗,也破坏了不少优秀的传统民俗。

民俗的变迁

1、发现和发明带来的民俗创新2、民俗的传播扩散带来的互动、选择、采借和整合,包括人口迁徙带来的文化转移、文化移植、媒介传播和观念刺激等;3、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改善带来的社会进步;4、民俗长期互动、采借、适应带来的民俗涵化;5、民俗的恢复和重新解释;6、以强制性手段进行社会革命和制度改良 四 民俗的功能

1、教化功能:民俗的教化功能,是指民俗在人类个体的社会化文化过程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

2、规范功能:民俗的规范功能,是指民俗对社会群体中的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这种约束作用具有无形性、范围广泛、深层控制的特点。

3、维系功能:民俗的维系功能,是指民俗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有规则地进行,保持着稳定,使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

4、调节功能:民俗的调节功能,指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的功能。

5、审美功能:审美功能是指民俗对社会成员心理产生的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审美作用。民俗的审美功能与调节功能是密切相关的,民俗文化中的许多事象,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而且本身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民间审美的意义。 五、民俗的构成

(一)民俗的构成

民俗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构成因素,而这些要素本身可能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常见的事物、现象,只有被赋予民俗意义后,才能成为传递着特有的知识、经验和概念等多种信息的民俗象征符号。

1、民俗质

民俗质,是构成民俗事象最基本的质材,也就是构成民俗的原材料。只有那些为人们所熟悉的、与民众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事物或者想象中的幻想物才具备民俗质的条件。

2、民俗素

民俗素,是由若干民俗质构成的一个个民俗单位,它们是构成民俗的基本要素。任何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民俗素,都有一组表现或鲜明或隐晦含义的事物,这些事物的展示形成一个民俗表现形式,传达着或象征着一个民俗意义。

民俗素——实例分析

以河北省涉县娲皇宫庙会求子习俗中的若干民俗素为例:

A、求子人准备麦粉面馍、糕点、小米、饼干等供品;准备黄色杆香或线香多把;红布条若干;五色纸多张;到达娲皇山脚下,向山上女娲神宫跪拜,焚香烧纸(部分)。 朝顶拜山

B、求子人进入山脚诸神殿前,先在殿外净身洗手,然后依次向诸配祀神跪拜,敬香,供献饼干,系献红布条(系于正偏殿门楣红绳上及殿前松、柏、柳枝上),向子孙殿火池投五色纸若干。向子孙娘娘跪拜,向功德箱献币,上供品若干,默祷求子心愿,默默跪香许愿,愿词为:如能保佑生子,来年为奶奶送绣花鞋若干双,或红披风加身,或点唱谢神戏一段,或一出剧目,或几日连台唱戏等。 拜神许愿

C、求子人登山,一路向参道两旁树枝系红布条,做善事向乞讨人舍钱,向参道边撒小米,捡拾脚下小石子放置树杈、石堆做小石塔,每登上一层参道,烧香一次,先后转折向上攀登“十八盘”石板参道,默祷不停,以示虔诚。

登十八盘

D、求子人顶抵神宫殿门,焚香,上供品,向功德箱献币,献红布条,长跪不起,默祷许愿词后,向神殿求子(从执事人手中当场求得泥塑或布制娃娃一个,用红布包好,揣在怀里),急速下山,一路肃静禁惊吓娃娃。 登顶求子

除上述四个民俗素外,还有神诞坐夜、跳神讨药、谢神还愿等多个民俗单位组成的民俗素。 3、民俗链

所谓民俗链,是指若干民俗素联结并排列起来,构成一连串的密切相关的民俗组合关系。民俗链的构成有鲜明的秩序,首先是确立某种民俗的类别及其意义和目的,然后是选取内容与形式都有一致性的民俗素进行排列组合。其次,民俗链构成的民俗秩序是有一定规则和序列的,其中的民俗素总是在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轴线上活动。

历时性就是民俗素按时间顺序在民俗活动中出现,而共时性则是在每个时间段中把那些形成“共鸣”的同类民俗素组合成一组组关系。

民俗链——实例分析(中国封建宗法社会的结婚民俗链) 六礼——六个大阶段(时间线性关系)

24个民俗素:提亲礼——议婚礼——求婚礼——问名礼——合婚仪礼——订婚礼——过大礼——回礼——择期仪礼——请期礼——贺喜礼——迎娶礼——催妆礼——接见礼——辞亲礼——送亲礼——入门礼——见面礼——拜见公婆礼,认大小礼——饮交杯酒礼——婚宴礼——坐福礼——撒帐礼——入洞房礼。 4、民俗系列

所谓民俗系列,是指将同类民俗的所有民俗链,依照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归纳在一起,就形成了同一民俗的系列,并与其他民俗的系列相区别。 丧礼习俗包括: 老年男性家长的丧葬民俗链 老年女性主妇的丧葬民俗链 年轻媳妇的丧葬民俗链

未嫁少女的丧葬民俗链

未婚男子的丧葬民俗链 寡妇的丧葬民俗链

村寨头人的丧葬民俗链 朝廷命官的丧葬民俗链

贫苦百姓的丧葬民俗链 非正常死亡的丧葬民俗链

婚姻习俗包括:抢婚、偷婚、试婚、服役婚、表亲婚、交换婚、 买卖婚、 转房婚、夫兄弟婚、妻姐妹婚、 招养婚、 指腹婚、童养婚、 5、民俗系统

所谓民俗系统,是把民俗系列根据同类题材和内容的密切相关性再加以概括和归纳,形成更大的系统。

民俗与宗教(3)

民俗旅游概述

现代旅游的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正好涉及民俗的方方面面。

旅游,从广义的角度讲,都与旅游者对异地民俗文化的观察、感受、参与、体验、理解、交流有关。

民俗旅游与其它旅游可以说是孪生兄弟,我国古代的“观风察俗”、“入境问俗”、“入乡随俗”等,说的就是旅游与民俗之间共生共存的关系。 因此,可以说民俗与旅游是文化与生活的复合体。

第三节 民俗旅游概述 一、民俗旅游的概念

民俗旅游实际上就是“民俗文化旅游”。

是指人们暂时离开自己惯常居住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到异地陌生的社会文化环境里,以观察、感受、参与、体验异地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旅游活动,包括寻要访祖游、异国风情游、民族风情游、乡村风情游、古村古镇游、胡同老街游等以传统民俗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旅游活动。

二、民俗旅游的特征:(一)神秘性(二)奇特性(三)纯真性(四)参与性(五)经济性

三、民俗旅游的类型:(一)考察探索发现型(二)观光揽胜综合型(三)参与体验娱乐型(四)休闲度假享受型 四、民俗旅游的价值

(一)经济产业价值

民俗旅游是旅游地人民充分合理利用当地民俗文化资源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重要手段。 (二)社会文化价值

当世人普遍在感叹“世风日下”“节奏太快”“压力很大”“昔日美好”“传统可爱”的心理状态下,积极主动发展民俗旅游业,不但顺民心、得民意,还可以起到良好的精神抚慰、社会重构和人心凝聚的作用。民俗旅游可以唤醒世代以传统为要、终生与民俗为伴的旅游地民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尊,增强当地政府大胆挖掘优秀民俗文化传统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勇气和信心。

(三)审美娱乐价值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

进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大多选择那些经过数千年不断淘洗而流传下来的“良风美俗”,如精湛的工艺、巧妙的建筑、欢乐的节庆、和谐的民风、高尚的德行、天人合一的环境和博大精深的哲理等。

(四)文化传承价值

民俗旅游跨文化交流,使旅游地和客源地的民俗文化互相映衬,互为表里,彼此参照,把你我早已习以为常、见惯不惊的日常生活文化形式、文化行为和文化精神,给予凸显和放大,使人们惊异地发现它们的内在价值、神奇作用和美好形象,激发起人们自觉自愿保护、传承、发扬光大传统民俗文化的兴趣、责任和义务。 五、民俗旅游的架构 (一)民俗旅游的架构 (二)民俗旅游系统

民俗与宗教(4)

服饰民俗旅游

第一节 服饰民俗概述

一、服饰及其构成

服饰,指人们穿戴在身上的服装与装饰物的全部,包括服装本身及与服装并存的有关饰物,甚至纹身也纳入。

一般可分为头饰、衣裳(体衣)、足衣、与配饰。

二、服饰民俗的多维成因 (一)经济条件

1、服饰原材料的多样化 2、服饰款式的多样化 2、服饰色彩的多样化 (二)历史文化传统

1、国人的中庸之道为根本

2、辛亥革命之后的男性国服——中山装 3、辛亥革命之后的女性国服——旗袍 (三)地理环境 1、影响服饰的形制

2、影响服饰的质料、品质与数量 (四)宗教信仰

1、伊斯兰教信徒崇尚白色

2、少数民族信仰在服饰上的体现 3、中国祈福文化对服饰的影响 (五)社会风尚 1、时尚的力量

2、偶像的力量

3、中国人的随大流心态

4、崇洋媚外的心态(国外的月亮……) (六)文化交流 1、胡服骑射

2、民国时,洋服的涌入 3、旗袍的时装化

4、新时代,韩潮来袭、非主流

第二节 民俗服饰的流变 一、先秦时期 二、秦汉时期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四、隋唐时期 五、宋元时期 六、明清时期

七、民国时期

第三节 民族服饰巡礼

一、东北三省朝鲜、满等族服饰

二、蒙、新地区蒙古、回、维吾尔等族服饰 三、青藏高原的藏族服饰

四、川、黔苗、彝等族服饰

五、云南傣、白、哈尼等族服饰 六、南岭南北壮、瑶、黎等族服饰 七、闽浙惠安女、畲族服饰 八、高山族服饰

第四节 服饰民俗与旅游

一、服饰民俗的旅游文化内涵

(一)服饰民俗是旅游审美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旅游者的重要看点之一。

色调美、装饰美、结构美、搭配美、神秘美。 (二)服饰民俗是一个民族或区域历史的缩影,从地方服饰民俗中可以了解到其相应的文化背景。因此,可以说服饰民俗是一部“无言的史诗” (三)服饰民俗是民族的标记 人类群体的象征

民族形象识别系统的重要内容 满足人们求知、求新、求异的需求

二、服饰民俗的旅游资源学分类 (一)汉族传统服饰民俗旅游资源 (二)少数民族服饰民俗旅游资源

三、服饰民俗的旅游开发思路

1、博物馆陈列2、民俗服饰装扮3、民俗服饰体验4、服饰商品5、服饰仿制 6、服饰改良与发展

民俗与宗教(5)

饮食民俗旅游

第一节 饮食民俗概述 民以食为天

我国饮食民俗特色多样

饮食民俗是我国悠久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饮食民俗也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成为不少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的驱动力所在

第一节 饮食民俗述略

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一、饮食民俗及其特征

主要有区域差异和民族差异两大类

地理环境(空间)看:东淡、西浓、南甜、北咸,„„ 时间关系上看:春酸、夏苦、秋辣、冬咸

历史传统看:名茶、名酒、名小吃„„

经济上看:有什么就吃什么,吃得起什么就吃什么„„ 政治上看:避讳、满汉全席、„„

文化交流上看:丰富了食物种类、烹调方式和进食习惯。 从宗教信仰看:饮食偏好和饮食禁忌„„

二、饮食结构与类型

一日三餐进食规律的形成和饮食搭配习惯 (一)主食

古代:饭、粥、饼

现在:米饭、面食、牛羊肉。(土豆) “就地取食、因时制菜” (二)菜肴

菜指蔬菜,肴指肉类。

鱼肉、蛋乳、油脂、蔬菜、瓜果、调味 (三)饮料

我国人们日常生活:茶、酒、奶 新型饮料的丰富

三、饮食的惯制

(一)日常生活的食制 一日两餐制——一日三餐制 两餐制:朝食、脯食 三餐制:早、中、晚 配餐方式的差异

(二)节日仪礼需要的惯制

饮食民俗中最具民族特色、区域特色的部分 分节日食俗和人生礼仪食俗两大类

节日食俗:春节„清明„端午„中秋„

人生礼仪食俗:诞辰„满月„周岁„成年„婚礼„葬礼„ (三)祭祀上的饮食惯制

崇古、敬祖、敬神传统的饮食表达 祭祀仪式上的“牺牲”供奉惯制。

第二节 地方风味与菜系 菜系的分类:四大、八大、十大

四大菜系:淮阳菜、川湘菜、粤菜、浙菜

或鲁菜、川菜、苏菜、粤菜 八大菜系:浙菜、鲁菜、苏菜、徽菜、

川菜、湘菜、粤菜、闽菜

十大菜系:浙菜、鲁菜、苏菜、徽菜、川菜、

湘菜、粤菜、闽菜、沪菜、鄂菜

注:其中并无北京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北京菜品种复杂多元,兼容并蓄八方风味,名菜众多,难于归类。

一、京菜· 鲁菜· 浙菜

(一)京菜

北京作为历代古都,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同时也带来了各地区的饮食习俗,这是我国各地饮食风俗空前的大融合。北京菜又称京帮菜,融合了汉、蒙、满、回等民族的烹饪技艺,吸取了全国各主要地区的饮食特色,纳入山东风味,并继承了明清宫廷菜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的特殊风味。京菜以炸、涮、爆、烤、扒为主,以清脆、香酥、鲜美为特色,味醇浓厚。

北京菜中,著名的风味菜点有北京烤鸭、爆双脆、葱爆羊肉、扒翅、炒鸭掌、烩四缘、熘黄菜、三不粘、醋椒鱼、酱爆鸡丁、糟熘鱼片、它似蜜、五柳鱼、龙须 面、小窝头、肉末烧饼等。

(二)鲁菜

鲁菜,又叫山东菜。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以其味鲜咸脆嫩,风味独特,制作精细享誉海内外。古书云:“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齐鲁大地就是依山傍海,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的美好地域,为烹饪文化的发展、山东菜系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浙菜

浙江东濒大海,有千里长的海岸线,盛产海味,如著名的舟山渔场的黄鱼、带鱼、石斑鱼、锦绣龙虾及蛎、蛤、虾、蟹,还有淡菜、象山青蟹、温州蝤蛑和近年发展的养殖虾等。浙北是\"杭、嘉、湖\"大平原,河道港叉遍布,著名的太湖南临湖州,淡水鱼名贵品种,如鳜鱼、鲫鱼、青虾、湖蟹等以及四大家鱼产量极盛。又是大米与蚕桑的主要产地,素有\"鱼米之乡\"的称号。

二、苏菜·徽菜

(一)苏菜

苏菜即江苏菜。由淮扬、金陵、苏锡、徐海四个地方风味组成,其影响遍及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江苏菜的特点是:用料广泛,以江河湖海水鲜为主;刀工精细,烹调方法多样,擅长炖焖煨焐;追求本味,清鲜平和,适应性强;菜品风格雅丽,形质均美。

(二)徽菜

徽菜菜系又称“徽帮”、“安徽风味”,是中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徽菜南宋时期的古徽州(今安徽歙县一带),原是徽州山区的地方风味。由于徽商的崛起,这种地方风味逐渐进入市肆,流传于苏、浙、赣、闽、沪、鄂以至长江中下游区域,具有广泛的影响。 徽菜的形成、发展与徽商的兴起、发迹有着密切的关系,徽商史称\"新安大贾\",起于东晋,唐宋时期日渐发达,明代晚期至清乾隆末期是徽商的黄金时代,其时徽州营商人数之多,活动范围之广,资本之雄厚,皆居当时商团之前列。

三、川菜·湘菜 (一)川菜

从地域上说,川菜是中国西部四川这块地方出现的菜。按行政省看,川菜就是四川菜。只是这么看,就机械了。川菜它早已不仅是四川人喜爱的,而是中国各地甚至海外许多国家的人所爱好的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川菜它也是属于中国的,属于世界的。概括地说川菜发源于古代的巴国和蜀国,它是在巴蜀文化背景下形成的。 (二)湘菜

湖南菜简称湘菜,从它自成体系以来,就以其丰富的内涵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声播海内外,并同其它地方菜系一起,共同构成中国烹饪这一充满勃勃生气的整体,凝成华夏饮食文化的精华。湘菜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在几千年的悠悠岁月中,经过历代的演变与进化,逐步发展成为颇负盛名的地方菜系。 四、粤菜·闽菜 (一)粤菜

粤菜是我国著名菜系之一,其烹饪技艺精湛,独特的风味饮誉四方。

粤菜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然在秦以前,岭南与经济文化已较发达的中原地带相比,饮食相对简单粗糙,但广东地处亚热带,濒临南海,省内有密布的内河网络,可供食用的动植物繁多。南越人以采集螺、蚌、蚬、牡蛎等水产品为生,善鱼业。 (二)闽菜

闽菜是福建菜的简称,是中国烹饪主要菜系之一,在中国烹饪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一席。闽菜由福州、闽南、闽西三路菜组成。福州菜路流行于闽东、闽中、闽北地区;闽南菜则广传于厦门、泉州、漳州、闽南金三角;闽西菜则盛行于闽西客家地区,极富乡土气息。闽菜的风格特色是:淡雅、鲜嫩、和醇、隽永。

五、少数民族的风味饮食 (一)满族

满族烹调以烧、烤见长,擅用生酱(大酱)。蔬菜随季节不同而变化,杂以野菜(蔷蒿、蒙菜等)及菌类。满族先人好渔猎,祭祀时除用家禽、家畜肉外,还有鹿廉、漳、抱、雁、鱼等。尤喜食猪肉。猪肉多用白水煮,谓之\"白煮肉\"。设大宴时多用烤全羊。 (二)朝鲜族

朝鲜族喜食狗肉、冷面、打糕、“克依姆奇”等。狗肉是朝鲜族名肴,烹调制作颇具民

族风味。凉盘、热菜和汤,都离不开狗肉。狗肉汤菜,鲜美微辣,令人垂涎。俗语云:“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打糕也是朝鲜族的传统食品,朝鲜族逢年过节,或办红白喜事、招待亲友宾客,常以打糕为主食。“克依姆奇”是朝鲜族喜吃的一种泡菜。 (三)蒙古族

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 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蒙古族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肉。羊肉常见的传统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 烤羊心、炒羊肚、羊脑烩菜等70多种,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剥皮烤)、炉烤带皮整羊或称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把羊肉。

(四)维吾尔族

日食三餐,早饭吃馕和各种瓜果酱、甜酱,喝奶茶、油茶等,午饭是各类主食,晚饭多是馕、茶或汤面等。以面食为主,喜食牛、羊肉。主食的种类有数十种。最常吃的有馕、羊肉抓饭、包子、面条等。 维吾尔族喜欢饮茯茶、奶茶。夏季多伴食瓜果。典型食品:维吾尔族最爱吃馕、抓饭、包子、面条等食品,有很多著名的风味菜肴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尔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此外还有:油馓子、银丝擀面(维吾尔语称“玉古勒”)、哈勒瓦、羊杂碎、曲连、烤南瓜等。 (五)回族

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中,没有一个民族像回族那样广泛地分布于中国各地。

回族日食三餐,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米食为主,也吃其他杂粮。饭食品种多为面条、馒头、包子、烙饼、水饺、干饭、稀饭;还有烧锅、信铬、锅盛、花卷、连锅面、揪面片、干捞面、臊子面等,油香与做子是其节日名点。

菜食上视地区而异,南方的多食鲜蔬,与汉民没有什么区别;北方的多吃土豆、白菜、萝卜、豆腐、腌酸菜和酱咸菜,一年四季\"酸浆水\"不断。肉食也视南北而定,北方多为羊牛驼免,南方多为鸡鸭鱼虾。烹调方法习用炸、熘、爆、煮、焖、烤;特别是爆,还有油爆、盐爆、葱爆、酱爆、汤爆等之分。其口味注重咸鲜、酥香、 软烂、醇浓,强调生熟分开、咸甜分开和冷热分开。他们创造的\"清真菜\"、\"清真小吃\"、\"清真糕点\",是中国烹饪和中国食品中的一个重要风味流派,有很高的社会声誉。

(六)藏族

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但在农忙或劳动强度较大时有日食四餐、五餐、六餐的习惯。绝大部分藏族以糌粑为主食,即把青稞炒熟磨成细粉。特别是在牧区,除糌粑 外,很少食用其他粮食制品。食用糌粑时,要拌上浓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一起食用;糌粑既便于储藏又便于携带,食用时很方便。在藏族地区,随时可见身 上带有羊皮糌粑口袋的人,饿了随时皆可食用。

藏族过去很少食用蔬菜,副食以牛、羊肉为主,猪肉次之,藏族食用牛、羊肉讲究新鲜,在牛羊宰杀之后,立即将大块带骨肉入锅,用猛火炖煮,开锅后即捞出食 用,以鲜嫩可口为最佳。民间吃肉时不用筷子,而是将大块肉盛入盘中,用刀子割食。牛、羊血则加碎牛羊肉灌入牛、羊的小肠中制成血肠,四川、云南等地的藏族 多将猪肉用来制成猪膘,便于保存。制猪膘时去掉猪的头蹄,剔除猪骨,四川的藏族还要割下瘦肉,然后抹上花椒、香樟籽,撒上盐,缝合成方形,风干即成。 (七)傣族

傣族从事农业,擅长种植水稻蔬菜,善于运用野生香料。嗜酒,喜嚼槟榔,擅长烧烤,

凉拌,腌制。菜肴及小吃均以酸味为主,并喜食以昆虫为原料制成的风味菜肴。“赶摆焖黄鸡”傣族以食传言的求婚方式。即姑娘把黄焖鸡拿到市场上出售,如买者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会主动拿出凳子,让其坐在自己身旁互吐证真情;如买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加倍要价。

第三节 中华茶俗

一、饮茶的历史与传统

中国饮茶历史最早,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闻于周公。神农时期,茶及其药用价值已被发现,并由药用演变成日常生活饮料。我国历来对选茗、取水、备具、佐料、烹茶以及品尝方法都颇为讲究,逐渐形成丰富多采、雅俗共赏的饮茶习俗和品茶技艺。

春秋以前,茶叶作为药用而受到关注。古代人类直接含嚼茶树叶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并富有收敛性快感,久而久之,茶的含嚼成为人们的一种嗜好。这一阶段可说是茶之为饮的前奏。

生嚼茶叶的习惯渐渐转变为煎服。即鲜叶洗净后,置陶罐中加水煮熟,连汤带叶服用。煎煮而成的茶,虽苦涩,然而滋味浓郁,风味与功效均胜几筹,日久,自然养成煮煎品饮的习惯,这是茶作为饮料的开端。

茶由药用发展为日常饮料,经过了食用阶段的过渡。即以茶当菜,煮作羹饮。茶叶煮熟后,与饭菜调和一起食用。此时用茶的目的,一是增加营养,一是作为食物解毒。

秦汉时期,茶叶栽培已经普及,并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将鲜叶捣成饼状,再晒干或烘干以存放,饮用时,先将茶饼捣碎放入壶中,加水烹煮并以葱姜和桔子调味。此时茶叶成为待客之食品。

三国时期出现“以茶当酒”的习俗,说明华中地区当时饮茶已比较普遍。到了两晋、南北朝,茶叶从奢侈品逐渐成为普通饮料。

唐代饮茶蔚然成风,为消解茶叶的苦涩加入薄荷、盐、红枣调味。此外,已使用专门烹茶器具,论茶之专著已出现。陆羽《茶经》备言茶事,对茶和水的选择、烹煮方式以及饮茶环境和茶的质量皆有研究,逐渐形成了茶道。

宋代,制茶方法改变,茶叶生产由团饼为主趋向以散茶为主。饮茶的方法由烹煮逐渐变为冲泡,传统的烹饮习惯正是由宋开始变更。

明清之后,品茶方法日臻讲究,同时出现了不同的茶类,品饮方式也随茶类不同而有变化。各地区由于不同的风俗而选用不同的茶类。如两广的红茶,福建多饮乌龙,江浙则好绿茶,北方人喜花茶,少数民族多用黑茶、茶砖。

二、茶饮的类型 清饮

讲究清雅怡和。茶叶冲以沸水,清饮雅尝,寻求茶之原味,重在意境,与我国道家清净的思想相吻。这是茶的清饮之特点。江南的绿茶、北方花茶、西南普洱茶、闽粤的乌龙茶均属此列。 佐饮

其特点是烹茶时添加各种佐料。如青藏的酥油茶、蒙古的奶茶、侗族的打油茶、土家族的擂茶、欧美的柠檬红茶、江南的茉莉花茶、菊花茶等,均兼有佐料的特殊风味。

艺茶

指饮茶者除品茶外,还备以美点,伴以歌舞、音乐、书画、戏曲等。如北京的茶馆,茶

客边品茶边听戏边看表演。

此外,因应生活节奏的加快,出现了茶的现代变体:速溶茶、冰茶、液体茶以及各类袋泡茶,充分体现了现代文化务实之精髓。虽不能称为品,却不能否认这是茶的发展趋势之一。

三、茶具

1、古代茶具的概念及其种类

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这类饮茶器具,但古代“茶具”的概念有更大的范围。古籍中说到的茶具有:鼎、瓯(ou)、磨、碾、臼(jiu)、櫃、榨、槽、宪、笼、筐、板、挟、罗、囊、瓢、匙„„。 2、茶室四宝

所谓的“茶室四宝”,缺一不可。即玉书、潮汕炉、孟臣罐、若琛瓯。

玉书,又称石畏,即烧开水的壶。为赭zhě色薄陶扁形壶,容水量约为250毫升。水沸时,盖子“卜卜”作声,如唤人泡茶。现代已经很少再用此壶

潮汕炉是烧水用的火炉。小巧玲珑,可以调节风量,掌握火力大小,以木炭作燃料。此炉在现代亦使用较少,茶馆中多用电磁感应炉或电热水器。

孟臣罐即泡茶的茶壶,为宜兴紫砂壶,以小为贵。孟臣为明末清初时的制壶大师惠孟臣,其制作的壶非常闻名。

若琛瓯即茶杯。一种是白瓷杯,另一种是紫砂杯内壁贴白瓷。纯紫砂的饮杯不利于表现茶的色泽。

四、饮茶游艺 技艺之美 :“茶艺表演”一词通俗地说就是秀一秀泡茶的技艺。

茶馆是传统的休闲场所。人们在茶馆除了品茶外,还可以下棋、打牌、玩鸟、听戏,或邀友小聚。每个人都可以到茶馆放松一下同时又可以找到各自的乐趣。

五、茶的礼俗

白族三道茶

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属茶文化范畴。驰名中外的白族三道茶,以其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早在明代时就已成了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 第一道“苦茶”

由主人在白族人堂屋里一年四季不灭的火塘上用小陶罐烧烤大理特产沱茶到黄而不焦,香气弥漫时再冲入滚烫开水制成。此道茶以浓酽为 佳,香味宜人。因白族人讲究“酒满敬人,茶满欺人”,所以这道茶只有小半杯,不以冲喝为目的,以小口品饮,在舌尖上回味茶的苦凉清香为趣。 第二道“甜茶”

用大理特产乳扇、核桃仁和红糖为佐料,冲入清淡的用大理名茶“感通茶”煎制的茶水制作而成。此道茶甜而不腻,所用茶杯大若小碗,客人可以痛快地喝个够。 第三道“回味茶”

用蜂蜜加少许花椒、姜、桂皮为作料,冲“苍山雪绿茶”煎制而成。此道茶甜蜜中带有麻辣味,喝后回味无穷。表达了宾主之间亲密无比和主人对客人的祝福。因集中了甜、苦、辣等味,又称回味茶,代表的是人生的淡境。

六、饮茶的文化意蕴

庄晚芳认为,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庄晚芳先生还归纳出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为“廉、美、和、敬”四个字。他解释说:“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合诚处世、敬爱为人”。

陈香白先生认为:中国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引导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是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陈香白先生德茶道理论可简称为:“七艺一心”。 1977年,谷川激三先生在《茶道的美学》一书中,将茶道定义为:以身体动作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它包含了艺术的因素、社交因素、礼仪因素和修行因素等四个因素。人本茶汤文化研究会仓泽行洋先生则主张:茶道十一深远的哲理为思想背景,综合生活文化,是东方文化之精华。他还认为,“道是通向彻悟人生之路,茶道是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

中国茶文化兴起与发展的原因:

一是饮茶事项的出现与饮茶风尚的演进,

二是饮茶在社会中地位的确立和提高, 三是茶文化意识的自觉和深化。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茶叶的故乡。虽然地球上拥有茶树植物已达七八千万年,但茶被人类所发现和利用却只有四五千年。这一发现是中华民族的先祖们所完成的。

茶树从野生到栽培,茶叶种类从单一到多项,茶区从巴蜀到江南,这些都是中国茶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的物质基础。南北朝之后饮茶风尚由南向北在全国范围普及,品茗旨趣由低级向高级演进,使中国茶文化终于走向完善和成熟。

唐时茶叶从药用变为饮用,从解渴保健变为高尚礼仪,茶宴、茶道、茶礼、茶仪、茶艺和与茶相关联的茶诗、茶词、茶曲、茶歌、茶舞、茶画、茶书法、茶建筑、茶工艺品等等都和人的生活、思想文化结下了难解之缘,使茶文化千姿百态。

唐代茶文化鼎盛的标志 陆羽的《茶经》问世。《茶经》全书只有7000多字,却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有关的知识与经验;生动具体地描述了茶的生产、品饮、茶事;深化和提高了饮茶的美学与文化内涵。

茶文化是一个“多媒体”

茶文化渗透着佛家的禅机,道家的清静,而儒家观念则是其思想主体,中庸、和谐、养廉、雅志、励节、操守,秩序、仁爱、敬意、友谊等规范,无一不在其中。从茶之味到人生之味,进而到人世之味,是饮茶时所展现的三重境界。

陆羽倡导茶文化之始,就把精神追求贯穿于饮茶之中,把饮茶作为进行自我修养,锻炼志向,陶冶情操的途径。唐代刘贞亮提出茶有“十德”,强调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行道,以茶雅志,其核心是和谐、中庸思想。

茶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中介文化 它以物质为载体,在物质生活中渗透着明显的精神内容。茶文化在文体的形式方面除茶书外,可分为三种类型:散文类、韵文类和小说戏剧类。

茶联

茶联是茶道、文学与书法的结合。杭州西湖藕香居茶室的茶联: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此联集苏东坡《饮湖上初睛后雨》与《和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两诗中的句子而成。

茶诗

白居易终生、终日与茶相伴:起尝一碗茗,行读一行书,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对茶极为嗜好的卢仝说得浪漫夸张:三碗搜枯肠,文字五千卷。从汉至唐茶酒地位的变化,可概括为从酒令诗对到茶为诗魂。

小说与茶事

冯梦龙《喻世明言》、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蒲松龄《聊斋志异》、李汝珍《镜花缘》、吴敬梓《儒林外史》、刘鹗《老残游记》、李绿园《歧路灯》、文康《儿女英雄传》、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等作品都写到以茶待客、以茶祭祀、以茶为聘、以茶赠友等茶风俗。曹雪芹《红楼梦》谈及茶事近300处,描写细腻、生动,有着丰富的审美价值。

品茗

品茗是茶文化的核心。茶叶是品茗的第一要素,讲究产地、采集和制作。第二要素是水,要求源清、水甘、品活、质轻。第三要素是器,讲究壶或杯的古朴雅致;第四要素是人品与趣味。第五要素是环境,要领略清风、明月、松吟、竹韵、梅开、雪霁等种种妙趣和意境。

七、中国茶中之尊

中国是茶叶大国,其中的一个表现就是茶的品种特别多。全国能够叫得出名的茶叶有一千多种。在这些林林总总的茶叶中,公认的有十大名茶。

西湖龙井

绿茶。产于杭州龙井村。龙井是一个圆形的泉池,大旱不涸,古人以为此泉与海相通,其中有龙,因称龙井。好茶还需好水泡。“龙井茶、虎跑水”被并称为杭州双绝。 龙井产茶唐代就有记载,宋代已经闻名。苏东坡诗白云山下雨旗新形容的就是这种茶的形如彩旗的特点。冲泡龙井茶可选用玻璃杯,因其透明,茶叶在杯中逐渐伸展,一旗一枪,上下沉浮,汤明色绿,历历在目,是一种艺术享受。

龙井茶以“色绿、香郁、味醇 、形美”四绝著称于世。其产地为狮峰、龙井、云栖、虎跑和梅家坞,其质量排名为狮、龙、云、虎、梅。

洞庭碧螺春

绿茶。产太湖洞庭山。色泽银绿,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 碧螺春茶始于明代,俗名“吓煞人香”。康熙下江南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从此成为贡茶 洞庭山的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黄山毛峰

绿茶。产于安徽黄山,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茶树得云雾之滋润,蕴成良好的品质。

黄山毛峰形似雀舌,白毫显露,色似象牙,鱼叶金黄。这是它与其他茶比较的明显特征。

庐山云雾茶

绿茶。产于江西庐山。

庐山种茶始于汉代。史载,东汉时佛教传入我国后,佛教徒便结舍于庐山。盛时全山僧院有三百多座,僧侣们攀崖登峰,种茶采茗。

古人云:匡庐绝顶,产茶于云雾蒸蔚中,极有胜韵。庐山是云的故乡,云的世界。雾芽吸尽香龙脂,云雾的滋润,促使芽叶中芳香油的积聚,也使叶芽保持鲜嫩,便能制出色香味俱佳的好茶。

六安瓜片

绿茶。产于皖西大别山,呈瓜子形,因而得名。

六安瓜片以齐云山蝙蝠洞所产之茶质量最高,故又称“齐云名片”。蝙蝠洞的周围,整年有成千上万的蝙蝠云集,排撒的粪便富含磷质,利于茶树生长。

信阳毛尖

绿茶。产于河南信阳西南崇山峻岭之中,以车云、集云、云雾、天云、云阳和黑龙潭、白龙潭的茶叶最有名,当地人称这几个地方为“五云两潭”。这里一年四季云雾弥漫,故而茶叶香味浓郁。

普洱茶

以其集散地与原产地的普洱县命名,极盛于清朝。史载:普洱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十余万人。可知当时盛况。思茅与西双版纳一带为其主要原料生产地,普洱与思茅成为加工和集散中心。

明朝时以普洱为中心向外辐射六条茶马古道,将普洱茶行销至中国本土、西藏、越南、缅甸、泰国等地,并转运到港澳、东南亚和欧洲。

普洱茶是可以喝的古董。很少有饮料或食品具备普洱茶这种可饮、可藏的双重特性,人人皆可饮,越旧价越高。新普洱茶是人人可得的日常饮料,老普洱茶却又价值千金,可望不可得。普洱茶所具备的典藏性类似红酒,讲究年份、出身(茶庄)。

武夷岩茶

红茶。产于福建武夷山,有浓郁的花香,饮时甘馨可口,回味无穷。多见者为乌龙茶。 武夷山悬崖绝壁,深坑巨谷。不独以山水称奇,更以茶称奇。武夷岩茶生自绝壁岩谷之中。当地茶农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构筑“盆栽式”茶园。“岩岩有茶,非岩不茶”,岩茶因而得名。

安溪铁观音

红茶。产于闽南安溪。有天然的兰花香。宜用小巧的工夫茶具品饮。

史载,安溪产茶始于唐,盛于明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古就有“闽南茶都”之美誉。是“中国乌龙茶之乡”。

祁门红茶

产于安徽祁门县。味清芳,带有蜜香或兰花香。

祁门茶叶唐代就已出名。史载,这里在清代光绪以前,并不生产红茶,而是盛产绿茶。光绪年始改制红茶,并成为后起之秀。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

当时的英国、法国、俄国、丹麦等国家都有着巨大的红茶市场。1875年前后,祁门人

士胡元龙借鉴了外国的红茶制法,在祁门加工出了红茶。

英国是世界上饮红茶最多的国家之一,而饮下午茶更是一种高雅的社交活动。在英国,人们在进下午茶点时,茶要点点润饮;点心要细细品尝;着装要典雅入时,人们将饮茶视为一种高贵身份的象征,而祈门红茶是下午茶中的极品。

第四节 饮酒的习尚 一、酒的起源与发展

酒的起源:原始祭祀,原始人对天然酒的利用和认识 原始社会时期:朴素酿酒工艺出现 春秋战国:酿酒业出现,可以自由买卖 秦汉:规范饮酒制度,出现酒店,与文化结合 三国:曹操禁酒

宋:粮产丰富,加速酿酒业发展

元:烧酒发展迅速,取代黄酒成为我国酒的主流

(一)酿酒起源的传说

我国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史记》中有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的诗句,都表明我国酒之兴起,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 上天造酒说

李白称“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孔融称“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李贺称“龙头泻酒邀酒星”。自古以来就有酒是酒星所造的说法。 猿猴造酒说

猿猴不仅嗜酒,而且还会造酒。清人李调元道:琼州多猿,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盖猿以稻米杂百花所造,味最辣然极难得。明人李日华道:黄山多猿,春夏采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野樵深入者或得偷饮之。

仪狄造酒说

相传夏禹时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史籍中多有提到仪狄“作酒而美”的记载,称仪狄为制酒始祖。《战国策》称: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称后世必有饮酒而亡其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 杜康造酒说

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说杜康将未吃完的剩饭放置在桑树的树洞里,剩饭在树洞中发酵后,有芳香的气味传出。这就是酒的作法。

第四节 饮酒的习尚 二、酒的种类和名酒 (一)酒的种类

六大类:黄酒、白酒、果酒、药酒、啤酒、乳酒 (二)中国名酒)中国酒中之尊 五粮液

浓香型酒的典型代表,以高梁、糯米、大米、小麦和玉米五种粮食酿制而成。1915年和1995年两次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

西凤酒

产地陕西凤翔古称雍,为中国著名酒乡。这里出产的酒几千年来一直为王室御酒。唐时,西凤酒就有“开坛香十里,隔壁醉三家”的美誉,过境路人常常“知味停车,闻香下马”,

以品尝西凤酒为乐事。

洋河大曲

产于江苏泗阳县,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是用当地美人泉的水酿制而成的。乾隆下江南时曾为洋河酒特地停留,品尝之后,赞不绝口,竟为此一住七天之久。 古井贡酒

产于安徽亳bó县。史载,酿酒之水取自南北朝时遗存的一口古井,明代万历年间曾进贡皇帝,因而有了“古井贡酒”的美称。

剑南春

产于四川绵竹县。绵竹在唐代属剑南道。相传李白曾在这里把皮袄当掉买酒痛饮,留下“解貂赎酒”的佳话。 泸州老窖

泸州老窖是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拥有我国建造最早(1573年)、连续使用时间最长、保护最完整的国宝窖池群。 汾酒

产于山西汾阳杏花村。杜牧诗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因此成为美酒产地的代名词。人们因杏花村汾酒记住了《清明》诗,又从诗中闻到了汾酒飘香。 董酒

因产于贵州遵义董公寺而得名。董公寺酿酒始于南北朝,为贵州名产。

三、酒的品鉴

人们运用感觉器官来评定酒的质量,区分优劣,划分等级,称为品鉴。品酒是一门科学,也是古代留传下来的技艺。对酒的芳香及其微妙的口味差别,从古到今,都是用感官进行鉴别,这是任何理化鉴定都代替不了的。 1、对酒的味道的品鉴

酒好酒坏,“味”最重要。在品酒时味占总分的50%。苏东坡认为,评判酒的好坏,以舌为权衡也。

酒的味道之美

醇和:入口和顺,无强烈刺激 绵软:口感柔和、圆润 清洌:口感爽适、纯净

2、对酒的色泽的品鉴 白酒:无色,清亮透明;

白兰地:浅黄色至金色,澄清透明; 黄酒:橙黄色至深褐色,清亮透明; 白葡萄酒:浅黄微绿;

红葡萄酒:紫红、深红、宝石红、微带棕色;

啤酒:淡黄,清亮透明,泡沫洁白细腻,持久挂杯。

3、对酒的香气的品鉴

对酒的评级分类,完全靠鼻子闻香。在英国有一个检查威士忌的机构,共有六个人,其中有五人用鼻评麦芽威士忌,一个人专门评谷类威士忌。每天品评样品可达二百个。

表示香气的术语

清雅:香气不浓不淡,令人愉快; 细腻:香气纯净而细致、柔和; 纯正:纯净无杂气; 浓郁:香气浓厚馥郁;

入口香:酒液入口后感到的香气; 回香:酒液咽下后才感到的香气; 余香:饮后余留的香气;

悠长:香气虽不浓郁却持久不息; 谐调:酒中多种香气成分和谐一致; 芳香:香气悦人,如鲜花香果放出的香气;

陈香:酒的长期贮存中形成的成熟香气,醇厚、柔和; 香韵:与同类酒大体相同,细辨又有使人感到独特的风韵。

白酒的香型

清香型:又称汾香型,以山西杏花村的汾酒为代表; 浓香型:又称窖香型,以四川泸州老窖为代表;

凤香型:以陕西凤翔的西凤酒为代表,融清香、浓香优点 于一体;

酱香型:又称茅香型,以贵州仁怀茅台酒为代表; 米香型: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有蜜香;

董香型:又称药香型,以贵州遵义的董酒为代表,有药香; 特香型:以江西樟树的四特酒为代表。

三、饮酒的习俗 饮酒与人生礼仪 饮酒与岁时节令 饮酒与民间交往礼仪

四、饮酒的情趣

传说最早的酒味道并不是很好,酿酒者便向仙人求教。仙人告诉他,只要在酒中滴入他明天早晨最先遇到的三个人的各一滴血即可。酿酒师在次日晨依次遇到了秀才、武士和疯子,说服他们后,将他们的各一滴血滴到了酒里,果然酒里充满了芳香与醇厚,也许正是有了这样三个不同人的血,才使得中国的酒文化中有了饮酒三部曲。

饮酒的第一阶段:

温文尔雅如同文人。刚开始喝酒时一般由宴席的主人致祝酒词,所有人都表现出绅士风度。席间充满了谦谦之辞,如秀才在饮酒清谈。

饮酒的第二阶段:

酣战如同武士。酒过三巡,人们的大脑都有些兴奋,话语渐多,于是觥筹交错。不管和谁都有喝酒的理由,好像一切真的都在酒中。这个阶段就像是一场混战。 饮酒的第三阶段:

热烈得近乎疯狂。几轮较量之后总会有人不胜酒力,但他不言败,于是赤膊上阵继续厮杀。酒过量了,头有些晕,话有些失控,疯狂状态随即出现。 袁枚的酒道

袁枚是清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美食家、饮食理论家。他的《随园食单》是一部饮食文化专著,系统地介绍了清代江浙特色饮食。袁枚深知酒味,对酒道颇有造诣。 戒落套

居家饮酒要饮文酒,不需要“十六碟”、“八盏”、“满汉席”等俗套。饮酒之文贵在二三知友小酌清谈,以故事下酒。

戒纵酒

酗酒者,不能知晓酒味的美恶,不能辨别是非曲直,也无暇顾及美食佳肴的滋味。 第五节 饮食民俗与旅游

一、饮食是旅游业存在、发展的基础之一 二、风味饮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三、必须尊重游客与旅游地各自的饮食习惯 以旅游促进饮食民俗的发展

民俗与宗教(6)

居住民俗旅游

第一节 居住民俗的一般理论 一、什么是居住民俗

平民百姓的居住行为上的民俗习惯。

选址、建房、迁入、居住等方面的民俗表达。

居住民俗的表现方面:器物层、制度或规范层、观念或心理层。 二、居住民俗的制约因子

(一)地域因素(自然地理条件) (二)民族因素 (三)历史因素

(四)社会因素 三、人·居·环境

(一)人本身:居住行为的主体。

个人爱好、文化水平、人际关系等 (二)居住行为:

(三)居住环境:

外环境、内环境等

第二节 民居的建筑与居住 一、风水和民居

(一)风水术(堪舆理论)

1、选择房屋基址时,追求物质和精神生活上都能满意的环境;

2、处理房屋的形态和布局如朝向、位置、出入口、道路等因素,合之“合理化”; 3、用一些符号来避凶趋吉。

(二)住宅的选址

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居住点一旦确定,很可能终生不移,所以居住民俗的选址规则很早

就从普通民众营建住宅活动中产生了。

“风水术”选址的目的就是要找到住宅在自然中和在周围建筑中的位置,最终目的还是“和谐”。

(三)住宅的布局

民宅布局通常围绕“气”字来进行,天地之气是“万物之生”的根本,所以要辩明住宅内外各种气的性质,采取“迎气”、“纳气”、“聚气”、“藏气”的方法。

住宅布局要审察的各种气主要有:地气、门气、衢气、峤气和空缺之气。 (四)住宅环境 “引水聚财”、“肥水不流外不田” “发科甲、兴文运”——“文峰塔” “水口塔”、“水口树”、“风水树” 二、建房的流程与礼仪

(一)开工礼仪、(二)立中柱、(三)上梁、(四)立门、(五)落成礼 三、入住仪式与居住惯制

(一)入住仪式、(二)居住惯制、(三)信仰影响居住习惯 四、民居装饰与家具陈设 (一)民居装饰、(二)家具陈设

第三节 民居类型

一、干栏式 二、庭院式 三、洞穴式 四、穹庐式 五、井干式 六、堡垒式 七、近代民居

民俗与宗教(7)

交通民俗旅游

第一节 交通民俗概述 关于出行的谚语:

“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在家孝父母,何必远求仙”“出得门多,受得罪多”“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狗)窝” “家贫不是贫,路贫贫煞人” “出门人,三分小 ” “多喊一声哥,少走十里坡 ”““出门三里地,就是他乡人”“穷家富路” 一、什么是交通民俗

交通民俗产生于人类的交通生产与生活之中,又为交通生产与生活的存在与发展服务。 交通是指借助一定的交通设施、交通工具,实现人员和物资的空间位移。

交通民俗就是在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的创造与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和交通有关的民间习俗与惯制。

从构成来说,包括实物、工艺技术、仪式、信仰、禁忌等等,有物质民俗,也有意识民俗。

从其产生和流行的范围来说,交通民俗具有地域性。交通工具和交通的信仰、禁忌等等,在民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地域环境。

二、交通民俗产生的原因

(一)自然环境、(二)人类需要、(三)发现与发明、(四)文化传播 第二节 陆路交通民俗 一、交通设施

(一)道路—栈道、纤道、盘山道、石阶路、冰雪道

(二)桥梁—石桥、木桥(独木桥)、木桥(梁桥)、木桥(浮桥)、索桥(溜索)、索桥(钢索桥) (三)关塞

二、交通工具

(一)车辆—独轮车、两轮车、三轮车、四轮车

(二)动物类交通工具——马、牛、驴、骆驼、牦牛

(三)其它交通工具——雪橇、爬犁、冰床、冰鞋和滑雪板、背篓、背架、棒棒、滑竿、轿子

三、陆路交通信仰与习惯

传统农耕文化,使古人形成强烈的守家意识,所有把出行看成是不得已之事,出行令人焦虑不安,从而相应产生了有关陆路交通的信仰和习惯。 祈求道神(行神)保佑旅途顺利,平安归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饯行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折柳送行 接风洗尘——洗去一路风尘,庆贺旅途平安

第三节 水路交通民俗

一、水道及其交通设施

(一)水道—天然水道、人工水道

(二)交通设施——渡口、港口、船闸、航标 二、舟船·筏

(一)舟船—独木舟、船、桦皮船、牛皮船 (二)筏—竹筏、木筏、皮筏 三、水路交通信仰

水路交通和风浪打交道,危险性大,祈福心理更强。

水神顺应而生——河神、江神、湖神、海神等。

具体如:天妃、尚书、龙王、洞庭王爷、禹王、姜太公、伏羲、湘君、湘夫人等等。 其中又为妈祖最为著名——海神。 第四节 交通民俗与旅游 一、交通民俗与旅游交通

二、交通民俗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点 三、交通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民俗与宗教(8)

人生礼仪民俗旅游

第一节 人生礼仪民俗概述 一、什么是人生礼仪民俗

人生仪礼,又称个人生活仪礼,文化人类学上叫做通过仪礼。 人生仪礼是将个体生命加以社会化的程序规范和阶段性标志。 中国传统人生仪礼习俗是最为丰富多彩的一种民俗。

人生周期:个体生命走向死亡;群体生命的绵延相续。

二、人生礼仪的类型:(一)诞生仪礼(二)成年仪礼(三)婚姻仪礼(四)丧葬仪礼 第二节 诞生与成年礼仪民俗 一、诞生礼

诞生礼的程序:

求子习俗--孕期习俗--庆贺生子 1.庆贺生子习俗(“洗三”) 北京 “洗三”的添盆礼 接生婆主持

祝辞:“先洗脸蛋做知县,后洗屁股当知府;再洗头,做王侯;洗洗背,大富贵;洗洗手,长不丑;洗洗腰,长得高;洗洗脚,活到老;洗洗小鸡娶贤妻,„„” 亲属围观洗礼做贺仪 挂 锁

满族旗人家庭“洗三”仪式

姥姥手持大葱 (艾蒿煮水 ) 祝辞:“一打聪明,二大伶俐,三打平安没邪气” 用梳子梳“胎毛” 祝辞:“三梳子,两拢子,长大戴个红顶子”

添盆 :亲友来贺时,将铜钱放入孩子沐浴用的盆里 2.庆贺生子习俗(“满月”) 南方汉族:做满月,吃红蛋

待客“满月酒” [1]“搅盆”;[2]“落发礼”;[3]命名 逛满月街 4.过渡仪礼(“周岁”)

预卜前程的“抓周”

1、所选抓周乐要大小一致(不干扰,方便抓取)。 2、所选抓周乐要颜色一致(不要造成视觉上的干扰)。 3、所选抓周乐必须是宝宝第一次接触。 4、抓周的过程中亲友不要干预。 5、抓两次即可。

6、要在吃中午饭之前举行抓周活动。 生日——“爬门坎儿”

第一个本历年——“开锁”

二、成年礼

自然成熟年龄不是成熟的唯一标志,经过成年礼的洗礼才具有社会成熟的意义。 成年仪式的性别意识

成年考验的社会内涵

成年仪式的当下意义:你已经真正成年了吗?

第三节 传统婚姻民俗

一、婚姻的概念

婚姻是维系人类自身繁衍和社会延续的最基本的制度和活动。 二、婚姻的发展

按马克思的研究和观点,人类婚姻经历了如下各阶段:

(一)群婚阶段、(二)血缘婚阶段(三)伙婚阶段(四)对偶婚阶段(五)专偶婚阶段

三、婚姻的形态

①掠夺婚;服役婚; 例:民间故事《召树屯》(《孔雀公主》) ②买卖婚;典妻婚; 析:买卖婚的由来与发展 ③表亲婚;交换婚;转房婚; 例:宝玉、黛玉和宝钗(《红楼梦》) ④招养婚;招养夫婚; 析:传统婚姻观念的平衡机制 ⑤指腹婚;童养婚; 例:民间故事中的哀怨与情愁 ⑥冥婚; 析:当代落后乡村的恶俗

⑦共妻婚;“阿注”婚; 例:西藏的一妻多夫;摩梭人的“走婚” ⑧试验婚;自愿婚 析:当代的婚姻走势 „„、„„、„„ 四、婚姻的仪礼习俗

(一)古代婚姻嫁娶的“六礼” ①纳采(采择); ②问名(询问八字,以备卜筮); ③纳吉(订婚); ④纳征(过大礼); ⑤请期(择定婚期); ⑥亲迎(迎娶新娘)

“六礼”以雁为礼,取其“雁候阴阳,待时乃举,冬南夏北,贵有其所”之意。 (二)离婚;媒

[1]离婚的嬗shàn变

①准偶婚——“华落色衰,复相背弃”《诗·卫风》;②先秦—“妻者,齐也。一与之齐,终身不改”《礼记》;③春秋战国至汉魏——惯常离婚(孟子、晋文公等); ④唐代——不重贞节,不以再嫁为非;⑤宋朝——虽有理学兴起,离婚亦频繁; ⑥明清——理学大兴,社会视离婚为大恶

[2]离弃妻子的“七出”(七去) ①不顺父母; ②无子(绝世、绝户、绝养)(陆游与唐琬);③淫乱(血统混乱、辈分混乱,乱家乱族); ④嫉妒(唐太宗与管国公任环;朱元璋与常玉春);⑤恶疾(“有恶疾,不可与粢zī盛也”); ⑥多言(女子四德); ⑦盗窃 [3]不得离婚的“三不去”

①有所娶,无所归,不去;②先贫贱,后富贵,不去;③与更三年丧,不去。《唐律·户婚》:妻子虽犯七出之过,“有三不去而去者,杖一百,追还,合”。 [4]婚姻中的“媒”

①“媒妁”的两种解释:谋合二姓为媒,斟酌二姓为妁;男为媒,女为妁。②“媒”的传统角色“三寸舌头一嘴油,男婚女嫁把我求,哄得狐狸团团转,哄得孔雀配斑鸠。”(《刘三姐》) “媒人的肉,放锅熬;媒人的骨头,当柴烧,媒人的皮,当鼓敲。”③“媒”的当代形式(析:信息时代的婚介方式)

四、婚姻的仪礼习俗 (三)结婚纪念日

1年 纸婚 25年 银婚 5年 木婚 30年 象牙婚 10年 锡婚 40年 红宝石婚12年 皮婚 45年 蓝宝石婚 15年 晶婚 50年 金婚 20年 磁婚 75年 金刚石婚 五、婚姻习俗举例——港台沿海地区婚俗 结婚是一个新家庭的诞生,男女两情相悦共谐连理是一件相当隆重又有体面的事。传统

婚嫁仪式可令婚礼过程增添喜庆气氛和开心回忆。现代人虽然化繁为简,但其中有些过程是不可缺少。 三书六礼

我国自古崇尚礼仪,传统婚俗以三书六礼为婚礼 的基本形式。 三书

聘书:即订亲之书,男女双方缔造。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即过礼之书,是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信(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 即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六礼

「六礼」是中国古代社会里缔造婚姻关系的六个步骤,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

现称的提亲,为六礼之首,男方属意女方时,男家向女家求婚,延请媒人做媒,女家同意后,再收纳男家送来的订婚礼物,谓之纳采。

问名

男方探问女子的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纳吉

如同问名,若卜得吉兆,男女双方八字相夹,没有相冲,男方使遣媒婆致赠薄礼到女家,告知女家议婚可以继续进行,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纳征

「纳征」即正式送聘礼,男方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到女家,谓之纳征,今称「过大礼」。 过大礼

「过大礼」乃订亲之最隆重仪式,约在婚前十五天至二十天进行。 礼饼

礼饼是婚礼至显隆重尊重的聘物。女家派礼饼给亲友也等同正式通知,宣布家中女儿即将出嫁。

传统礼饼中的「绫酥」是与衣饰典故有关。昔日豪门嫁娶以礼饼的丰厚显示体面和气派,绫罗绸缎乃贵族之四款华贵衣料,其中以「绫」最名贵。故此,礼饼就以「绫酥」为首选,喻意富贵荣华。

上头

传统上头的意义是一对新人长大成人开枝散叶。上头仪式会在结婚前一晚进行,男方会于女方前半小时上头。整个仪式由好命人负责,即有儿有女。

上头前用柚叶洗澡并穿上全新的睡衣,然后坐在能见月亮的窗前进行上头。

好命人一边用梳替新人上头,一边说出吉祥语句「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屠眼眉,三梳儿孙地满,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最后好命人替女方用红头绳将扁柏系于头上,而男方则放在睡衣袋内即可。 过大礼

男家过大礼礼品 :

礼品、椰子两对、槟榔两对、八样京果、茶、龙凤烛两对、男女家对联、新鲜扁柏、青萋、红头绳两条、唐饼、四式或八式海味、酒、鸡两对、生鱼两对、双飞猪肉两份、帖盒和生果两篮。

女家过大礼回礼礼品 :

所收男家的礼品一半、莲藕一对、芋头羌一对、石榴一对、新鲜扁柏、柚叶及大茶回礼

给男家。

第四节 丧葬礼仪民俗

丧葬礼——民间传统丧葬礼俗的基本观念:死亡不是绝对的虚无与寂灭,而是另一个世界中的存在,是另一种形式的生存,或是再生的准备阶段。其深层的内涵是对另一界生活的依赖和对于永生的渴望! 一、葬礼的基本类型

①回归大自然(土葬;水葬;天葬;树葬„„) ②存尸以求灵魂不死(墓葬;塔葬;悬棺葬„„) ③弃朽肉让灵魂再生(火葬;瓮葬[二次葬]„„) 二、葬礼的大致程序

第一阶段:殓(停尸;招魂;报丧;入殓) 第二阶段:殡(吊丧;出殡) 第三阶段:葬(相宅;下葬) 三、后续追念仪式 ①覆三;②斋七;

③周年忌日(烧周年——“小祥”); ④二周年(“大祥”)

⑤大祥一月后,举行“禫”(丧家除服),合祭死者于宗庙,仪式结束。 祭奠:清明、中元、十月初一 四、俗之源——孝子之道

跪草——报母生子恩

七日不上床——母生子七日不下床 一月不行房——报父母隔房之恩

守孝三年——3岁前不离母怀之养育恩 带孝——报母亲生子时不加修饰之恩 五、死亡习俗中 “生”的象征

生与死的循环交替:

①桥与船;②生命与生殖图象

“金童打伞,玉女提灯;一狗一猫,带过金桥;一蟾一鹅,带过奈河”。 “送老花样”与《送老歌》 六、追问葬礼复杂多样的原因

在传统与现代中游走:不变的程序,变换的门楣

析:丧葬习俗的历史沿革与“厚养薄葬”的现实价值

民俗与宗教(9)

节日民俗旅游

一、祭典与庆典:时间观念与节日习俗

1.“观象授时” 即依靠对天象(日月星辰的变化——七曜:日月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二十八星宿:在黄道、赤道附近,由恒星组成的二十八个星区。以此为坐标观测日月五星所在位置)、气象(气候的变化)、物象(动植物随季节而起的变化)的观察来决定农时、指导生产、安排生活。[1]少皞hào ——鸟官纪时的物候历制度 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2]颛顼zhuān xū ——“履时以象天”的天文历[3]“观象授时”时代节气与节日的合一。

2.“阴阳合历”(夏历)[1]历法的产生导致了独立于节气系统或者说农耕周期的节日系统或者庆典周期的形成。[2]日、月纪时合二为一导致节日和节气一分为二。 二、农事祭祀习俗:中国传统节日之源头 1.节日衍生的线索:

农事祭祀习俗;宗教节日习俗;民族传统节日习俗

民以食为天,农为立国之本。史官观象制历、厘定二十四节气,就是为了向农民准确授时,使之随季节、时序的转换适时地安排各项相应的生产活动。夏、商、周三代举行的春、秋二祀或四时常祀,都是农业的祭祀。

春祈(春籍)——春耕前祈年求谷的祭祀; 夏雩yú ——夏季求雨水的祭祀;

秋报(秋尝)——丰收后酬神报功的祭祀; 冬烝zhēng ——祈求来岁丰稔的祭祀。

2.节日庆典: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正月十五——迎紫姑、卜来岁蚕桑及收成的习俗;

二月二春社节——农事节庆;

三月三上巳节——跳祭龙祈雨舞蹈;

端午——由上古华夏族夏雩习俗与南方荆楚吴、越民族的祭水神、求年成的习俗复合而成的节日;

六月六——祭土地祈谷,祭谷神;

七夕节——对织女星神的崇拜与祭祀(织女是主管瓜果珍宝丝帛的收获女神); 中秋——由秋收后的跳月狂欢和秋社活动复合而成; 重阳节——原型是上古的九月尝新习俗;

十月朔——前身是周代的丰年祭,祭祀神农、田祖等神祗; 腊八和除夕——源于夏和秦汉时期,谢年和酬祭百神。 3.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及其文化意蕴

(1.)传统民俗节日

①春节②元宵节③清明节④端午节⑤七夕节⑥中秋节⑦重阳节⑧腊八、祭灶与除夕(冬腊) (2.)神道与人道并重的节日内涵

①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②敬神、畏神与辟邪;③强调孝道与亲情;④注重个体生命,追求延年益寿。 (3.)天干地支纪年方法

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第一节 节日民俗概说 一、节日的定义

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辞海》——“节日;节令。如春节;国庆节”。

《现代汉语词典》——“纪念日;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

《文化学辞典》——“节日,原专指举行宗教仪式的日子;现也包括举行世俗纪念活动的日子”。

传统节日:如汉族的春节、傣族的泼水节

现代节日:包括我国政府及国际组织规定的节日,如国庆节、建军节、劳动节、妇女节等 外来民俗节日: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等 伟人的诞辰、忌日(如毛泽东、孙中山等),国际组织规定的活动日(如世界电信日、环保日、无烟日等)

二、民俗节日与节日民俗:

(一)民俗节日:约定俗成的具有群体性、模式化活动的日子。 (二)节日民俗:主要指节日中的民俗内容 三、节日民俗的形成原因:

(一)节日所处的时空位置的影响:“时”是指节日在历法中的日期;“空”是指节日流行地区的地理条件。

(二)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有大量反映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的习俗,其中生产性的节日习俗涉及农耕、畜牧、渔猎、采集、伐木等,生活性的节日习俗涉及衣食住行、人际交往、婚丧嫁娶等。

(三)历史事件与传说的影响:历史事件与传说也是影响节日民俗形成的因素之一。 (四)文化传播的影响

节日民俗的形成,除源自当地外,还可能因文化传播的影响,通过外来输入的途径建立。一种是通过自然的文化传播形成,另一种是人为传播,主要是宗教性的节日传播。 四、节日民俗的特征:

(一)节日民俗事象特别丰富:时代跨度大;数量多;内容丰富。

(二)体现主体文化精神:重亲情,重人伦;注重人际交往;群体意识较强。

(三)起到调节社会生活的作用: 改善和调剂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善和调节人们的精神活动。 第二节 民俗节日的分类

一、按节日的来历分类:

传统民间节日、外来民俗节日、新兴节日 二、按节日的族属分类: 单一民族节日、跨民族节日 三、按节日的时代分类:

历代传承至今的民俗节日及节日民俗、历史上曾经出现,现在已消失或渐趋衰亡的民俗节日、现代新兴的民俗节日与节日民俗

四、按节日的主题分类:

(一)农事类节日、(二)宗教、祭祀类节日、(三)纪念类节日、(四)文化游乐类节日、(五)庆贺类节日、(六)商贸类节日、(七)生活社交类节日

第三节 传统节日的流变

一、春节:

(一)年与春节、(二)迎春活动 二、元宵节: (一)节日由来、(二)灯火与灯谜、(三)吃元宵 三、清明节:

(一)两节并一节、(二)习俗活动

四、端午节:

(一)端午节的起源、(二)挂艾蒲、(三)吃粽子、(四)赛龙舟 五、中秋节:

(一)中秋节探源、(二)赏月、拜月、(三)吃月饼、(四)其他节俗 第四节 节日民俗与旅游

一、节日是旅游的载体

二、节日是最吸引旅游者的旅游佳期 三、旅游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活力

四、旅游促进新兴节日产生与发展五、 五、节日民俗旅游的开发

民俗与宗教(10)

游艺民俗旅游

第一节 游艺民俗概况 一、游艺民俗的概念

游艺民俗的定义可以表述为:是民间文艺活动、民间游戏、竞技等文化娱乐活动的模式化与传承行为的总称。

二、游艺民俗的类别

(一)口碑民俗类:1、民歌;2、民间故事与神话;3、谚语与谜语 4、说唱与小戏。 (二)歌舞活动类 (三)游戏竞技类

1、民间游乐;2、民间游戏;3、民间杂耍;4、民间竞技(竞智、竞技、竞速、竞远、竞力、竞准) 。

(四)民间工艺类

三、游艺民俗的特色

(一)季节性与无季节性相结合 (二)竞技性与自娱性相融合 (三)以传统节日为高潮

(四)浓郁的乡土特色

(五)传统游艺民俗与该民族的地域分布大致相同 第二节 特色游艺之旅

一、年画:(一)年画源流、(二)四大年画中心

二、花鼓:(一)花鼓概述(二)名花鼓

三、山歌(一)信天游(二)花儿(三)壮族山歌(四)客家山歌 四、赛马与斗牛:(一)赛马(二)斗牛

第三节 游艺民俗的旅游价值 一、游艺民俗的旅游特性:(一)娱乐性(二)刺激性 二、丰富旅游生活、增加旅游情趣 三、游艺民俗的旅游资源挖掘

民俗与宗教(11)

农业民俗旅游

第一节 农业民俗的基本原理

一、农业民俗的定义

农业民俗是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基本过程、生产经验等内容的模式化行为。

农业民俗是伴随着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生活而产生的文化现象。它具有农业生产的季节和周期性特点,是农民在长期的观察和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的文化产物,既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又是指导生产的手段,具有明显的传承性。

农业民俗涵盖农业生产的全过程。 二、农业民俗分区

(一)东中部农耕民俗区:1、东北区2、黄淮海区3、黄土高原区4、长江中下游区5、西南区6、华南区

(二)蒙、新、青、藏畜牧民俗区

(三)沿海渔业民俗区 中国版图上的七个天府:

关中平原、四川盆地 华北北部、江南地区 闽中地区、太原周围、沈阳地区。 农家乐的发源地——成都 三、农业民俗的特征

(一)自然环境的制约性(二)功利性(三)技艺性(四)稳定性(五)经验性 第二节 农业民俗——农耕民俗

一、农业耕作的时序、节令习俗。

这部分习俗主要以农谚的形式存活在当今生活中,对农业生产起着指导和训诫的作用。

春不种,秋无收。

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 五月端午晴,烂稻刮田膛。 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老。

有水才有谷,无水守着哭。 水库是个宝,防旱又防涝。

稻田水多是糖浆,麦田水多是砒霜。

二、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

我国自古以农业立国,因此在生产力不发达的传统社会,靠天吃饭的人们重视自然力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许多谚语里还能窥见旧时这一习俗的概况。

立春后下霜,不出三日便雨。 天诞日有雨,凡遇神诞之日多有雨。

未惊蛰先发雷,四十九日云不开。

夏至在月头,一吃一边愁;夏至在月中,愁杀粜谷翁(tiào )。 小署雨,饿死鼠;大署雨,饿死牛。 三、卜农事丰歉、祈福、禳灾的习俗。

人们还对臆想中的自然力怀着敬畏的感情;常常认为农业的丰歉与否与超自然力相关,所以那时候的人们除了努力耕作之外,更注重观察他们一向中的超自然神灵。

四、农业禁忌、祭祀习俗。

这一方面是农业不能充分认识自然界规律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例如在有些地区,正月初十忌风,可以禳风除灾,惊蛰在墙角撒石灰,可以避虫蛇等等。 祭田神、先农和灶神的习俗。

五、农业生产过程习俗。

这类习俗包括农业生产工具的制作和使用,以及具体的生产程序等。 揠苗助长的故事——讥刺那些不尊重农业生产规律的人 。 六、农业娱乐风俗。

这一习俗是来源劳动实践也伴随生产活动自然形成娱神娱人的具有文娱性质的民俗文化

农业民俗——牧业民俗

牧业民俗一般出现在我国的北方牧区和其他农牧并存地区。放牧活动离不开特定的环境、气候及饲料资源等自然条件,故牧业习俗尤其重视的协调这些因素和人的关系。

一、提示着游牧生产的时序、节令条件的习俗 。 三月羊瘦断肠 六月羊跳过墙 三月牛犊四月马 五月驴驹不敢打

二、牧业禁忌、祭祀习俗 。

既体现了牧民对超自然力的敬畏,同时也具有产生经济效益的实际功能。 三、畜牧生产过程的习俗 。

是牧民长期再生产过程中的经验、智慧的积累,例如自古就有“寸草铡三刀 没料也上膘”谚语。

农业民俗——渔业民俗

渔业民俗是渔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在我国不仅有180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还有众多的岛屿、河流、湖泊,居住在这些地域的居民与渔业民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渔业民俗也是我国生产民俗中的重要部分。

一、渔业海上占验习俗 。

渔业生产伴随着鱼汛的季节和周期的规律进行,因此渔业民俗及要适应鱼汛起落的特点,又要受渔区江河湖海气候变化的制约,因此,这部分民俗主要表现为“占 天”(看风雨)、“占云”(看阴晴)、“占风”(看潮汛)、“占日”(看晴风)、““占雾”(看雾雷)、“占电”(看飓期)、“占潮”(看水势)

二、渔业生产操作习俗。

三、渔业禁忌习俗。

四、 渔业的禁忌习俗较多,涉及语言和行动两个方面,船上的人家忌讳说“fā

n”"dǒu""gài"等词,即使不得不说也要使用隐语在行动上,他们忌讳打翻东西,掉落筷子,他们忌讳晒在沙滩上的渔网被人跨过等

五、渔业农谚:

六月上红云,劝君莫驶船 海水在分路,无风便是雨

谷雨是北风,山空海也空

只惊七月半水,不惊七月半鬼 大寒交春,鱼虾向外奔

第三节 实例——稻作生产民俗 一、稻种选留与储存

(一)稻作的种类与分布、(二)稻种的预备、(三)稻谷的收获与储藏 二、稻禾的栽种与田间管理

(一)做秧田与栽插礼俗、(二)稻田的耘耥与施肥 (三)稻作备耕习俗:1、整修农田;2、整修农具。

三、稻作工具

(一)稻作区的用水工具、(二)稻作生产的运输工具、(三)稻作生产的劳作工具 手摇式水车

四、稻作的民俗信仰 (一)牛的信仰、(二)田间信仰、(三)水稻神信仰 第四节 实例——小麦玉米生产民俗 一 、小麦生产布局

六大区的分布情况 二、小麦生产惯制 (一)耕地、(二)耙、耢、耧、种、压、(三)田间管理、(四)收麦 三 、玉米生产民俗

(一)锄播、(二)收获

第五节 实例——蚕桑生产民俗 一 、蚕桑业的历史 二 、惯种桑树 三、育蚕程式 四、蚕事禁忌

五、蚕神信仰

第六节 农业民俗与旅游

一 、农业民俗旅游是现代旅游的新天地 二 、农业民俗旅游的开发 三、农业民俗旅游的分类

民俗与宗教(12)

民间商贸民俗

1.商人源于商族

在历史上商族人最早从事商业活动,“商人”本来就是商族人、商国人的简称。

商纣王帝辛平定“东夷”;周武王攻陷朝歌建立周朝,商族人变成种族奴隶。 “殷人重贾”传统;商遗民与商族奴隶的职业。“行商坐贾”:贩运贸易“商”;坐肆售物“贾”。 历代的名商:

①春秋首霸齐桓公(管仲治齐)

②周旋于各诸侯国之间的郑国(弦高犒师) ③用致富来“玩世不恭”的“陶朱公”范蠡 ④儒商大老板子贡(商人的社会价值) ⑤经商理论鼻祖白圭(营销大师)

⑥巴寡妇清(中国最早的女企业家,秦始皇眼中的“一姐” ,“穷乡寡妇,礼抗万乘”) ⑦禄位厚利的吕不韦 二、商业活动的模式

1.市:我国自殷商开始就有了市易活动。唐宋时代,已经出现了商业街市。市中有店、铺、肆、馆、行等建制,贸易的品种繁多。明清以后,各地县城内已经设有相当可观的街市。(北京缸瓦市、米市大街、灯市等)

2.墟:墟是我国南方农村的定期贸易场所。村镇墟市是对农村自给自足封闭经济的补充。农民通过赶墟,用自己生产的多余的农副产品换回不能生产的物品或农具之类,同时会亲邀友,听曲看戏,调整自己的生产与生活。相近的墟期的交易品种不重复,以利于商贸。

3.集:北方农村进行贸易的场所称集。集市的举行都有传统的日期。通常是三天一小集,五天一大集。集市的地点多设在中心自然村,或者交通要冲。大的集市上各类商品通常专门的摆摊地点,约定俗成,井井有条。(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 4.会:通常指庙会。顾名思义,庙会就是在寺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活动。庙会又称“庙市”,唐代已经存在。由于在寺庙节日举行,规模比民间商贸集市更大,故称庙市。因其设在寺庙内或其附近,后来有被成为庙会。 三、从商的民俗类型

1.农商兼营的摊贩

这是指小本买卖的一类农民。农谚:“消闲买卖,紧张庄稼。”

①农闲时摆摊经营,收获的季节出售农产品。

②长期经营者则转手换货,把农产品从甲地运到乙地从中牟利——“居间商”、“掮客”。 2.行商

主动向买主汇合的经商阶层,以城乡贩运经商为主的生活来源。

①游动小商贩。行走于乡间村寨,挑担的、背包的、挎篓的(东北民歌——货郎)。 ②累世经营的大行商。山西历史上曾出现“船帮”、“驼帮”、“车帮”、“马帮”四大商帮。 从商的民俗类型

“船帮”——海上贸易,从日本采购洋铜。 “驼帮”——江南贩茶,中俄边界“互市”。

“车帮”——经东北到中俄边界。二十挂车,车下挂马灯,前后有二十多大狗伴随。 “马帮”——出长城与内蒙古、俄国经商。 3.坐商

小坐商是定点摊贩,大者称店铺、商号,再发展为总行——分行。其条件是讲究的铺面、厚实的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相对稳定的劳资关系。坐商:山西的商贸活动

山西商贸活动(贸易额、经营网络)久负盛名。①钱庄、银号;②商号——A.太古王相卿的“大盛魁”商号,是北方最大的贸易商行。②商号—— B.山西祁县乔家, 四、现代商业广告的先驱——市、商的民俗标志

民俗心理需求:“公平交易”、“言不二价”、“货真价实”、“童叟无期”。

民谚:“车、船、店、脚、牙(长途住宿的码头、旅店、代运商),无罪也该杀”。 (一)市的民俗标志——“市声” 1. 叫卖声:“卖什么吆喝什么”

2.代声:以声音器具代替叫卖,招徕顾客。

①收破铜烂铁——敲铜锣;②剃头匠——双股音叉“报君知”③货郎——波浪鼓;④行医郎中——串铃⑤卖油——梆子;⑥卖炭——大扁鼓

(二)商的民俗标志——“招牌”、“幌子”

幌子、招牌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最早出现的商业标记天然物。

在中国历史上,宋代的商业十分繁荣。传统的招牌、幌子在宋代已基本定型,后世各类店铺标记都是由此发展起来的。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所绘招牌、幌子约20余处

1.幌子

①形象幌——实物、模型、商品附属物;

A.实物:草帽;棉花网篓;什刹海银锭桥北烟袋斜街的店悬挂的烟袋。 B.附属物:油店挂油瓶。

C.模型:膏药(大红布扎成幌,中间涂黑点)。

②标志幌——旗幌(包括含隐语暗示幌子)。 ③文字幌——以单字、双字标示经营类别:“当”、“茶”、“米”等(灯箱、牌匾)。 2.招牌(形制分类)

④竖招(挂于墙、门框);

⑤横招(门前牌坊上或屋檐下悬挂)

⑥坐招(店铺门前或柜台);

⑦墙招(墙上书写本店的经营范围和类别

3.广告、商标和字号——商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①商标是与产品的专利专卖制度相伴而生的,商标对商业的刺激形成了近代的商业习俗。品牌意识——“茅台”、“五粮液”、“汾酒”。

②古老的商号拥有广泛的信誉,直接影响了商业的发展。(北京同仁堂——大宅门) 中药店—“同仁堂”;包子—“狗不理”;烤鸭—“全聚德”;涮羊肉—“东来顺”;画店—“荣宝斋”;三大笔庄——北京“李福寿”、上海“胡开文”、沈阳“胡魁章” ③商业宣传民俗不仅是现代商业广告的先驱,而且对现代商业广告仍有借鉴意义。 A.历史上有关烟酒糖茶、中草药、民间医疗、地方特产、手工艺品的许多传说,是早期的民间广告的形式。

B.较早的现代广告出现在上海,清同治12年(1872年),英商Ernest Major创办《申报》,出现了最早的报刊广告。 4.传统民间广告与现代广告比较

前者——强调使用方便简单,效果出神入化,价格经济实惠,起到了以文促销作用,但 不介绍产品的配方和制作过程,回避技术的传承内容,表现了既温情又保守的特点。 后者——强调做广告:“要大义灭亲,优胜劣汰——手要长、头要尖、皮要厚、心要狠”,凸显了现代商业广告的竞争态度。现代化的广告形式,尽管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但却无法割断与传统商业宣传民俗的联系:

①注意从民俗心理出发,图像、形状、色彩大都结合民族的审美习惯;

②广告中的音乐节奏,特别是充满诗意歌吟的商业宣传,与吆喝声表现的追求完美舒畅之节奏也不无联系;

③人们的怀旧心理,唤起往昔记忆的情感是相通的。

五、民间商贸习俗的文化精神:以义制利

从晋商谈起:1.“日升昌”的诚信;2.“大德通”的舍生取义;3.“大盛魁”财神股的道义;4.“寓礼于情”的回报;5.常氏家族的道德操守

民俗与宗教(13)

宗教信仰民俗

第一节 宗教信仰的产生发展及特征

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的社会意识的一种形态,是感到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们面对自然、社会与人生时某种超越的力量作为命运的依托和精神归宿的自我意识或自我感觉。

宗教信仰是指信奉某种特定宗教的人们对所信仰的神圣对象(包括特定的教理教义等)由崇拜认同到产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

一、宗教信仰的产生 1、认识根源

宗教的最初产生,根源在于自然界对人类的压迫,但自然界对人类的压迫要形成宗教信仰观念,又有赖于人的认识能力。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每个历史时代的人的认识水平只能与其时代相一致。 2、社会历史根源

宗教信仰的核心内容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原始社会里,以自然崇拜为主,在许多方面展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如图腾崇拜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造成的社会苦难成为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最深刻的社会根源。被统治阶级对自身受剥削和压迫所遭受的苦难,既找不到原因,更无法摆脱,便导致人们对社会与自然界的歪曲反映,人而幻想通过对神灵的祝祷来获得来世的幸福,最终诉之以宗教信仰的形式。 二、宗教信仰的发展 1、原始宗教信仰

旧石器时代中期,受生、死的影响,食物来源的制约,形成了相关原始宗教信仰。 旧石器时代晚期,在与所处自然界的斗争中,处于下风,不能理解自然界各种变化莫测现象的因果关系,从而产生恐惧、惊惶和神秘的感觉,对超自然力量加以崇拜,并企望以祈祷、祭祀、舞蹈、音乐等形式对它们施加影响。 2、古代宗教信仰

公元前4000-公元前2000年,我国黄河流域因青铜器的使用和农业灌溉的发展进入了阶级社会,成立了奴隶制国家,孕育产生了最初的文明,同时也出现了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的宗教。我国商周时期崇拜天帝的宗教就是代表。它们大部分由原始宗教信仰演化而来,继续保持着对自然神的崇拜,并出现了神的“天阶体系”。 此外,还产生了原始形态的神学和宗教哲学,并创作了记述宗教神话、历史和教义的典籍和石刻。

3、世界宗教信仰

随着阶级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地区、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日趋频繁,人们在思想领域的反映即宗教本身也在较宽广的视界下注意到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因此,在古代某些民族、国家中出现了超民族和超国家地区的宗教及至世界性宗教,如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三、宗教信仰的特征

1、盲目性与功利性

神是人们对现实的一种颠倒了的虚幻反映,是永远不能被人感知的,更无法被人们的实践证实,而宗教则要求人们虔诚地、盲目地崇拜这样的神祇,盲目地服从神、盲目地接受神的主宰。 而人们对神的崇拜,都有一定的目的性,祈求得到某些东西,具有明显的功利性。

2、虚幻性与神秘性

宗教信仰是一种虚幻的世界观,它以信仰神的名义,把人们引入追求虚无的彼岸世界和来世永恒的幻觉之中,要求人们放弃并不要追求现实的世俗幸福。然而宗教信仰中所描述的虚幻内容中,很多都是无法解释的,具有典型的神秘性。

3、系统的宗教礼仪

宗教信仰对于人格化的神和代表神的偶像有着一系列的宗教礼仪。宗教信仰就是要通过这种礼仪活动来沟通人与神,以此向神表达人的敬畏和愿望,并由此显示出宗教信仰的神圣性、庄严性,并在人们的心理上造成极为严肃的宗教气氛和培植牢固的宗教感情。

4、有固定的组织形式

宗教信仰无论其组织得严密还是松散,都是有固定组织的。 (1)固定的宗教职业者,如牧师、和尚、道士 (2)宗教信仰者(信徒和其它严格参拜者)

(3)组织者与参与者之间的中介——宗教机构及相应的物质设施。 四、我国宗教信仰依存的土壤

1、家

对于以家庭为本位的传统中国社会来说,也就必然使家成为宗教崇拜的一个复杂的中心。 宗教对传统家庭生活的影响随处可见。 在汉人的家庭和宗族仪式中,祖先崇拜是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 2、团体

在家庭和宗族之外,还有大量的团体履行着社会和经济功能。由于中国社会的农业特点和亲属系统的支配地位,这类团体的规模一般不大,仅适应一部分人的特殊需要。 五、民俗生活中的信仰仪式与象征

信仰观念是内化的,它的外显便是信仰仪式,即“文化体系”的表现,是隐含于象征事物之中的意义的组合。我们把试图与超自然力量沟通的行为称为“宗教仪式”。 1.仪式行为与日常生活(通过仪式三阶段) 2.新兴宗教与传统仪式

3.中国民间信仰中“迷信与俗信” 第二节 民间信仰的另类形态 一、巫术信仰与民间禁忌 1. 巫术的原理与种类

摹仿巫术:以相似事物为代用品求吉或致灾的巫术手段

接触巫术:利用事物的一部分或时事物相关联的物品求吉嫁祸的巫术手段 黑巫术:以诅咒和巫蛊为主。

白巫术:以赞美神明和向神明祈福为主。 2. 3. 4.

巫术的功能

祈求帮助 、招魂 、诅咒 、驱鬼 、避邪 巫术与中国人的民俗心态 民间禁忌巫术与民俗生活

禁忌巫术是一种消极性巫术,它要求人们不能接触某物或不能做某事,否则会带来不幸。禁忌的产生是多元的,有的是出于对某些自然力的畏惧,有的出于对老人儿童的爱护,有的则是出于对鬼神的崇拜心理,有的是出于对吉凶祸福的迷信。如雨后不能用手指虹,否则烂手指;对图腾、圣地、祖宗牌位、巫师要敬重;孕妇忌吃生姜、兔肉;婚姻忌男女属性相克,婚期忌单数,月食期间不能结婚,否则夫妻失和,等等。对动植物,也有禁忌,蒙古族见猫怀孕,不准往筷子桶里插筷子,否则猫就会流产,卖牲口,必剪下一撮毛留下,否则破财。 二、语讳与口彩

1.语讳 :(1)语讳的定义、产生的原因 语讳即语言中的禁忌、避讳现象原因:畏惧;尊重;嫌恶

(2)语讳的类型:求吉避凶;尊重权威;避俗求雅;婉言人短;痛恨恶名 (3)语讳的构成:改说法;改读法;改写法

2.口彩

(1)口彩的定义、形式:口彩即吉利话、吉祥语

形式:①在特定的场合,用来替代普通词语的,含有吉祥意义的词语;②没有固定的语言文字形式,而是在民俗活动中利用谐音等方式的临时创造和表现。 (2)口彩的内容:①吉利;②喜庆;③财富;④长寿;⑤后嗣

(3)构成口彩的方法:加吉利语素;比附、象征的手法;替代(用吉祥语代原说法) 三、符咒的灵力——语言迷信的文化心理分析 “符”是神秘的书面符号;“咒”是人与神之间沟通,或神灵施法的一种密语。其目的都是驱鬼镇邪,治人百病,或者使人遁形隐身,具有神通。

1.符的种类:阴事:梵气灯符、破狱符、收魂符„„阳事:开山符、迁患符、发奏符、传递符„„

2.功能:符水治病 、抵御自然灾害、驱鬼避邪等 3.语言迷信的文化心理 1、迷信 superstition

特征:①不具备分辨能力,不能足够地认识事物的本质;②没有判别能力,而又为某种现象或说法信以为真,甚至坚定不移地信仰和崇拜;③盲目地将所谓“信仰”和“崇拜”的现象和说法附注于积极不屑的行动。

迷信与传统文化, 迷信是文化的产物,是特定文化中的价值观、宇宙观、哲学和信仰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2、俗信:支配中国民俗生活的基本观念 “迷信”与“俗信”的区别与联系 (1)没有弊害,有心理调节作用 (2)有神秘性,没有迷信色彩 (3)迷信的外衣,科学经验的内核 3、宗教——系统化了的信仰

1.固定的信仰组织; 2.至高的信仰对象 3.支配信仰的权威; 4.形成信仰的宗派 5.信仰的完整体系; 6 .遵循的规约

7.专司的神职人员; 8.固定的场所 9.法衣、法器和法仗; 10.自觉的信仰意识

民俗与宗教(14)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

第一节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概述 一、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特点

(1)原则性导向鲜明,(2)文化性特征显著,(3)地域性限制不强,(4)参与性体验突出

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对象 (1)传统民俗文化景观开发

田园聚落景观、服饰文化景观、饮食文化景观、建筑文化景观、交通文化景观、商贸集市景观、节日庆典景观、歌舞游艺景观、信仰仪式景观、工艺美术景观等。 (2)民俗旅游基础设施开发

(3)民俗旅游服务设施开发

设施民俗化、风格协调性、中低档标准、规模要适度。 (4)民俗旅游地人力资源开发 (5)民俗旅游多媒体资料开发

第二节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与方法 一、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2)特色差异原则、(3)以游客为中心原则、(4)文化内涵原则、(5)多样性与专题性相结合原则、(6)可持续发展原则、(7)综合效益原则 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程序 (1)建立开发组织机构、(2)宣传旅游意义、(3)开发的可行性研究(资源调查、相关情况调查、客源市场调查、横向比较研究、可行性论证)、(4)制定开发规划、(5)分步骤组织实施

三、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应该注意的问题

(1)原生态与标准化相互协调、(2)局部性与整体性功能布局、(3)突破点与推广面循序渐进、(4)区位性与知名度梯次开发、(5)资源开发与对外宣传同步推进、(6)市场化与多样性灵活运用、(7)重历史与讲现实博古通今 第三节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 三、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应该注意的问题

(1)本原式:天然民俗村寨、原生俗;(2)主题公园式:民俗文化村 ;(3)资源凝聚式:民俗博物馆;(4)节会式:节庆、集会;(5)物品式:民俗旅游商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