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对手阅读答案
【篇一: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答案)】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 .积累与运用(30分)
1.选出字型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4分)
2.选出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4分)
a. 孤苦伶仃 府拾皆是 呆若木鸡 触目伤怀
b. 喋喋不休 文质彬彬 情郁于中 寄人离下
c. 立椎之地 背乡离井 不能自己 唾手可得
d .顽固不化 安分守己 变卖典质 懵懵懂懂
3. 下面这段文字画线的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时间在睡眠中度过。①人的健康对于睡眠,就像呼吸和心跳一样重要。②我们必须全面改善公众睡眠的健康水平。③为此,中国睡眠研究会提出了“良好睡眠,健康人生”。
①② ③
4. 文学常识填空。(3分)
(1).《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请根据以下提示写出其中人物名称。
她生的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2).《骆驼祥子》为我们真实的描绘出了北平城里运。作者是
5、在下面文段的横线上填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汉字真的落后吗? 说在七八十年前,我们的先辈们,那些“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化斗士们对这一问题还不能慨然回答的话, ,作为他们的子孙们,我们 可以理直气壮而又毫不迟疑地回答:汉字并不落后。汉字是 人类最古老的文字, 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先进的文字之一。
a、如果 那么 则 因为 所 b、虽然但是 却不只并且
c、如果那么则不仅而且d、即使然而却不但也
6. 希望中学初三?班围绕中学生上网有害还是有益举行了一场辩论会。甲方说:中学生上网浪费了很多学习时间,且容易受不健康信息的影响,一些学 生犯错误就是因为上网的缘故,所以,我方认为中学生上网有害无益(2分)你如果是乙方的主辩手,你将从哪两个角度来反驳?请在下列横线上作简要
的陈述。
① ②
7、仿写句子。(2分)
读一本好书就是一次甜美的享受,每次阅读,犹如淋浴和煦的春风,使人 神清气爽;
每次阅读, ,;每次阅读, ,。
8、文言诗文默写(9分)
(1)俗子胸襟谁识我? 。
(2)关河梦断何处? 。
(3)《诉衷情》中回顾自己当年慷慨从军的英雄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
(4)《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将抽象化为具体形象的诗句是,
,。
(5)《朝天子咏喇叭》中写喇叭功用的诗句 ,
。
二、阅读部分
(一)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和《成侯邹忌为齐相》,完成1~4题。(共12分)
【甲文】
邹忌入朝见威王,曰:“……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
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文】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①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
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②;战而不死,曲
桡③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④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⑤而往卜⑥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⑦天下,欲为大事⑧,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为人卜者⑨,亦验其辞⑩于王前。田忌遂走。
预测吉凶的人。 ⑩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1.解释下列词语。(2分)
(1)门庭若市: (2)面刺:
(3)不相说: (4)(田忌遂)走: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4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庭(2分)
(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2分)
3.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 (2分)
a.甲文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
b.甲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乙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
d.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乙文中邹忌采用公孙闬的伎俩,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祸,甚至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就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
4.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4分)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5—10)题。(15分)
留得青山听蝉鸣
(法)林鸣岗
夏日的每天凌晨,一阵阵奇怪的声音总把我弄醒。它有节奏地响一阵,停一阵。这不像工厂发出的噪音,也不像汽车发出的轰隆声。迷糊中,我才恢复了我有点失灵的听觉——这是窗外半片相思树林子传来的蝉的声音!
山边的四周,严严实实围了许许多多的高楼大厦。那片林子虽然显得很残缺、很孤单,因为它早已被人类切割和撕裂了,早已失去左右相邻的朋友与伙伴了。令人惊喜的是这片小林子还是顽强地汲取着有限的阳光与雨露,长得郁郁葱葱、阿袅多姿。林子里藏着多少蝉子,我数不清,倒是它们不绝的声响,真有排山倒海、枯木逢春之势。就像有个大手在指挥着,它们久久回响着,震动着林子,震动着大地。那声音早把都市其他嘈杂的声音掩盖掉了,林外的一切,都无法干扰和制止这种声音。它们起劲地在合奏着,唱得真欢!这是充满自信、快乐的声音;这是畅快、生命的欢歌,悠然自得??
忽然有一日,床头发现了几只飞来的蝉子,那段时间,我正在苦于不知画什么。这不是最好的题材吗? 蝉的轻盈和飘逸感,蝉的欢快的叫闹声,蝉的暂短的生命体,蝉的餐风饮露、居高临下的品性。造物者的奇妙与神奇都让人唏嘘与畏叹,它似乎触动了我的灵感,这是从天而降的礼物。从成年回想儿时捉蝉的趣事到再回到今天静听蝉子的鸣闹,竟也一别四十年!
在巴黎,我听不到蝉的声音。在香港,我也是数十年未闻其鸣。蝉是离不开润土的,也离不开翠树的。人类把树木和土地糟蹋的差不多了,蝉自然就无家可归了。于是,我又想,到头来,我们人类是否也会落得跟蝉一样:拼命往上爬,叫着飞着,最后又跌入泥沙之中??
我想起一千多年前唐人“咏蝉”的名句,想起宋人写生“蝉、鸟”的画稿。无论是李商隐“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的哀叹,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高洁,还是骆宾王“无人信高洁,谁为表寸心”的悲鸣。蝉在中国,早已拟人化,有着深沉的悠久的文化情结和底蕴。而老外,我却从来未见有人把它画人画中。于是,我把它画进了油画,难度极大,却有一种意外的惊喜!我给它好吃的水果,它没有理会,从山上摘下新鲜的树叶,它也无动于衷。而我的身影一离开,它又高兴地鸣叫起来——它有它的世界!有好几次,我望着黑幽幽的蝉的双眼对它说“你好吗?” 蝉总是不语,缓缓而行,突然,振翅高飞??
它们要到哪里去?还有那半片木板,上面那些年轮记载着什么?对我来说,它们永远都是个谜,总是强烈地吸引着我。不管是那班驳的一小片透明色彩,还是那微弱的一缕光影,它们那么美丽、盈实。那么聪明,富有智慧。可是我也时常感到它们也孤单、无奈,甚至凄楚、悲凉的。它们也有一种冲动和爆发的生命力,也存在一种复杂的生存和思维方式,想飞越它们自身,想穿透什么——难道它们也想在虚空里找寻一种瞬间的存在?我很希望能够永远“留得青山听蝉鸣”。
5、除了简单的记叙之外,本文作者还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3分)
6、作者极力地描写蝉,并赋予以人的特征,其用意是什么?(2分)
7、读第四段画线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3分)
8、试体会“留得青山听蝉鸣”的深意。(2分)
9、从第五段画线的句子中,你会产生怎样的想联?试与大家分享。(3分)
10、在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与自然应怎样和谐相处呢?请你就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为那些城市建设者提出一点建议。(2分)
(三)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1—15题)。(13分)
世博会:让人与自然更和谐
赵致真
①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莫过于对环境危机的发现。这是人类几千年文明史的根本性转折。从畏惧自然到征服自然,我们的祖先一路披荆斩棘和高歌猛进。只有在付出沉重代价后,才终于懂得了必须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拯救地球”不再只是少数精英的盛世危言,而化作了全世界的共同呼声,环境问题便超越了国家、种族、文化和贫富,成为人类迫在眉睫的“天”大问题。 ②1901年布法罗世博会开幕时,美国总统麦金来收到的“请柬”空前绝后—....—这是一张完整的美洲豹皮。正面毛色灿然,反面用烙铁烫出“恭请总统参观世博会野生动物馆”的文字。当年的美洲豹没有享受“国家一级保护”待遇,世上也没有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存在。早在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狮子、老虎、北极熊等凶猛动物的毛皮随处可见。来自非洲的各种象牙分外抢眼。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展出的整张大象皮长20英尺,宽16英尺。“兽中之王”们一个个“斩首示众”和“剥皮萱草”, a_____(映射、影射)了“征服者”的心态和趣味。海上同样“捷报频传”,捕鲸技术是早期世博会渔业馆的重头戏,著名科学机构史密森尼学院在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上展出的鲸标本栩栩如活。我们这个行星上的野生动物
从来没有遇到这样强大凶狠的敌人,只能不断走进濒危物种的清单。
③木材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另一种“战利品”。1876年费城世博会加拿大馆里,超巨型的桌子用一棵289英尺长、12英尺直径的松树做成,横断面上能数出1909年西雅图世博会上,一根加工完毕的阿拉斯加大木可并排坐下53个儿童,巨形的方木“骰子”有一人多高。最先进的伐木器材,圆锯片的直径达4米。人类就是亮出这样前所未有的“利齿”向原始森林长驱直入。随着无数参天古木轰然倒地,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序幕也迅速拉开了。
④2005年爱知世博会把主题确定为“自然的睿智”,人类终于懂得以谦卑的态度来欣赏大自然的高明和理解“造物主”的奇迹,世博会最轰动的展品,是来自俄罗斯萨哈共和国的猛犸象尤卡吉尔的遗骸。这个40龄的“冰原巨兽”生活在18000年前。由于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消融而得以重见天日。和“物证”猛犸象同时来到爱知世博会的“人证”是南太平洋11个岛国联合展馆。旖旎的风光、悠久的文化和质朴的民风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参观者,但南北极冰川b_____(熔化、融化)和地球水体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在过去的世纪里不断升高,如今正以每年3.2毫米的速度加快上升。这串“太平洋的珍珠”将面临灭顶之灾。爱知世博会在8月15日为图瓦卢举行国庆日纪念活动,庄严美丽的国歌声中透出悲壮和凄婉,因为在50年内,拥有3000年历史的图瓦卢将从地图上抹掉,成为在环境灾难中消亡的第一个国家
⑤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城市飞速发展的今天,高密度的城市生活,越来越面临空间冲突、文化摩擦、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挑战。尤其在城市快速扩大的发展中国家,人们在憧憬城市、融入城市的时候,不得不忍受污染、拥挤和无序所带来的生活质量下降的烦恼。在
【篇二:2015.03.26年太原市一模试题及答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人的觉醒与魏晋风度李泽厚
魏晋时期,社会变迁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上的表现,是占据统治地位的两汉经学的崩溃。代之而兴的是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基本特征,就是人的觉醒。
《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在对日常人事的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被钟嵘推为“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的这些“古诗”中,却有多少个字用于这种人生无常的慨叹!它们与友情、离别、相思、怀乡、行役、命运、劝慰、愿望、勉励??结合糅杂在一起,愈显其沉郁和悲凉。这种感喟,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
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魏晋诗篇中这一命题的咏叹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审美魅力,与其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密不可分。从黄巾起义前后起,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接着便是战祸不已,疾疫流行,死亡枕藉,连大批的上层贵族也在所不免。于是,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便突现出来了。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正因为如此,才使那些公开宣扬“人生行乐”的诗篇也抒发着一种向上的、激励人心的意绪情感: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底下的,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老骥长嘶,建安风骨的人生哀伤是与其建功立业“慷慨多气”结合交融在一起的。在“死生亦大矣,岂不痛
哉”后面的,是“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企图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找寻人生的慰藉和哲理的安息。正由于有这种内容,便使所谓“人的觉醒”没有流于颓废消沉;正由于有人的觉醒,才使这种内容具备美学深度。
由人的觉醒意识的出现到人的存在风貌的追求,其间正以门阀士族的政治制度和取才标 准为中介。自曹丕确定九品中正制度以来,对人的评议不再停留在东汉时代的道德、操守、儒学、气节的品评,人的才情、气质、格调、风貌成了重点所在。“朗朗如日月之入怀”“双眸闪闪若岩下电”“若登山临下,幽然深远”??无不要求以漂亮的外在风貌表达出高超的内在人格。
“以形写神”和“气韵生动”,在这一时期被提出,是毫不偶然了。所谓“气韵生动”就是要求绘画生动地表现出人的内在精神气质、格调风度,而不在外在环境、事件、形状、姿态的如何铺张描述。“以形写神”也是这个意思。顾恺之说,“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即是说,“传神”要靠人的眼睛,而并不靠人的形体或在千什么;眼睛才是灵魂的窗子。这种美学趣味和标准,与前述人物品评一致,它们共同体现了这个时代的精神——魏晋风度。
(节选自《美的历程》,有改动)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魏晋风度”出现的原因的一项是
a.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战祸不已,原本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上占据统治地位的经学解体,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兴起。
b.魏晋时期,由于社会原因,人生短促而多苦难,但一些人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努力思考把握人生的方法,这种探寻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
c.当时对人的评议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九品中正制度为代表,门阀士族的政治制度和取才标准,导致那个时代对人的存在风貌的追求。
d.“气韵生动”“以形写神”就是要求绘画生动地表现出人的内在精神气质、格调风
度,它与“朗朗如日月之入怀”等表达出的内在人格,共同体现了魏晋风度。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的觉醒是魏晋时期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基本特征,它突出地表现在把握住短促而苦难的人生,活出生命的意义和精彩。
b.正因为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死亡枕藉,当时的文人才写下“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等诗句,表达积极向上的情绪。
c.《古诗十九首》中,人生无常的慨叹与友情、离别、命运、劝慰、愿望、勉励等结合糅杂在一起形成的感喟,成为从建安直到晋宋时期的典型音调。
d.魏晋时期对人的评价实现了从关注人的道德、操守、儒学、气节到关注人的才情、气质、格调、风貌,以漂亮的外在风貌表达出高超的内在人格的转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嵘评价《古诗十九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可见,他也认为《古诗十九首》常常表达人生无常的慨叹。
b.顾恺之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要从眼睛去表现一个人的才情、气质、格调、风貌等,这与“双眸闪闪若岩下电”的说法异曲同工。
c.建安风骨的人生哀伤与建功立业交融在一起,正是人生短暂才更想建功立业,正是希望建功立业才更觉人生短暂,二者互为因果。
d.魏晋风度的形成源于当时的社会变迁,它不仅表现为人物品评中对人的存在风貌的追求,而且表现为其他领域中对人的内在精神气质的强调。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从庞籍辟,通判并州。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籍命光按视,光建:“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籍从其策。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弟,时人贤之。改直秘阁、开封府推官。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又奏赋以风。修起居注,判礼部。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
敢言。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至是,复面言:“臣昔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帝沉思久之,曰:“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光曰:“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帝曰:“此何害,古今皆有之。”光退未闻命,复上疏曰:“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厚善者耳。‘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祸,可胜言哉?”帝大感动曰:“送中书。”光见韩琦等曰:“诸公不及今定议,异日禁中夜半出寸纸,以某人为嗣,则天下莫敢违。”琦等拱手曰:“敢不尽力。”未几,诏英宗判宗正,辞不就,遂立为皇子,又称疾不入。光言:“皇子辞不赀之富,至于旬月,其贤于人远矣。然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宜必入。”英宗遂受命。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籍命光按视按:巡查b.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报:批复
c.又奏赋以风风:使??知道d.不赀之富赀:计算,估量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氏春秋》,简称《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b.“甫冠”指刚刚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还有“总角”“豆蔻”“耄耋”等。
c.“昆弟”指兄弟,这里是指司马光抚养庞籍的儿子就像自己的兄弟一样。成语“义结金
兰”“琴瑟和鸣”就特指兄弟情深。
d.“故事”有多种含义,文中的意思是先例,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现多指一种叙述类的文学体裁。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马光性情不喜华靡,禀赋迥异。七岁时,就能说出《左氏春秋》的大意;“闻喜宴”独不戴花,体现了他与众不同的胆识和品性。
b.司马光做事坚持原则,见解独到。在异兽和日食事件中,他设譬引喻,据理劝谏,朝廷最终听从了他的意见。
c.司马光为人忠厚笃诚,重情重义。在庞籍因事受牵连后,他能连续上书承担罪责,庞籍死后又能善待其家人。
d.司马光为臣鞠躬尽瘁,尽忠尽职。在关乎国嗣的问题上,他与范镇等人一起劝说天子为国家长远考虑,早立储君。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5分)
(2)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忆秦娥刘辰翁
中斋①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
烧灯节②,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
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③。
注释:①中斋:邓剡的号。邓剡,和刘辰翁同乡,曾入文天祥幕府,参加抗元斗争,宋亡后不仕。②烧灯节:即上元节(俗名元宵节)。③梅发:白发。
8.“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9.“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阿房宫赋》中以叙述的方式表现秦人对从六国掠夺来的珍宝毫不珍惜的对偶句
是:,。
(3)《曹刿论战》中,针对国君将衣食与百姓共享的做法,曹刿的评价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叫头
叫头,是剡剧界的行话,也就是起调。一声“妹妹啊”,曲调婉转,情意缠绵,那是李兰芬“李派”的叫头,风靡剡剧界已半个多世纪。
李兰芬台上演的是小生,风流倜傥,台下却是非常内向的人。
早在解放前,就有小报一直关注她。当时有一种说法是,她与搭档杨素娟因为一个男人闹掰了,结果各换了搭档,不再同台演出。
不久解放了,小报记者转行的转行,镇压的镇压,出逃的出逃,这事也就湮没无闻。
文革中她们都被打倒,受尽折磨。也曾有人让她揭发杨素娟,她只字未吐。可是杨素娟还是死了,死得很惨烈,喝药水自杀,煎熬三天,死不了,又从后阳台跳下,才算闭了眼。
文革后,众姐妹纷纷复出。独有李兰芬闭门谢客,不再上台。
她独居一院,莳花弄草,颐养精神。院中有一株梅花,每当最冷之时,幽然开放。尤其是雪夜,暗香浮动,清冽动人。李兰芬提灯绕行三圈,轻声哼唱——妹妹啊!
她在等一个人。
不出半年,这个人果然来了。她不是别人,正是杨素娟的女儿杨小娟。
李兰芬一口答应。她告诉杨小娟,这一声叫头“妹妹啊”,就来自她的母亲。杨素娟当年有“刘剧西施”之称,李兰芬初入梨园,几次出了差错,都亏得杨素娟及时补台,生活中也是情同姐妹。后来二人搭档出演《梁祝》,本来只是念两声“妹妹”,而李兰芬偏是入戏极快也极深,情不能自已,脱口而出,添唱了“妹妹啊——”这个叫头。从此,成了“李派”的标志性起调。
演出当晚,李兰芬早早来到剧院,在后台“默戏”。搭戏的杨小娟就坐在她旁边,她怔怔地看着,说:你多像你妈!说得杨小娟眼睛一酸。
《楼台会》的戏很热烈,李兰芬一出场就博得了满堂彩。“妹妹啊——”一声叫头,深情款款,让戏迷们过足了瘾。虽然有点老胳膊老腿,但是,演着演着,一夜回到了解放前,李兰芬恍惚觉得是与杨素娟演对手戏。那时候,杨素娟也是这般模样,俊俏可人,惹人喜爱。本来,她们好得像一个人似的,可是一个记者走进了她们的生活。他先是围着自己转,她总是淡淡的,一起出去,也拉上杨素娟。结果,一路上,她没说几句话,全是杨素娟咯咯的笑声。
她对这个油头粉脸的人没好感。可是,她不放心杨素娟,怕她遇人不淑;几次劝说无果,
然后就是彼此的害怕见面和见面后的无语??
那一年黄昏,她听到了杨素娟惨死的消息,一口血涌了上来。
“金鸡啼破三更梦,狂风吹折千叶莲??”
戏已经演到高潮。她已多年没演戏,这会儿越演越烈,感觉浑身发热。杨小娟分明是杨素娟。素娟啊素娟,她眼睛发呆,心痛如绞。
当年给她和杨素娟平反时,她只提了一个要求,冤有头债有主,是谁诬陷杨素娟了?当她知道果然是他时,沉默了。
“只道苍天佑良朋,满怀悲愤无处诉??”
她一口血真吐了出来。杨小娟没在意,因为戏演到这时,是有个吐血的动作。台下鸦雀无声,也没在意,反觉得李兰芬作为老艺术家,果然不同凡响,演得跟真的似的。
当嗓子卡住,又吐了两次时,杨小娟意识到出事了。
终于,李兰芬软倒在了舞台上,幕布匆匆拉上。
李兰芬被紧急送到了医院。
“李阿姨你没事吧?好些没有?”
李兰芬拉着杨小娟的手,轻轻地说:“小娟,对不起,我演砸了!”
【篇三: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txt>一、语文基础知识及其运用(18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2分)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
b.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
c.生活中,人们往往因立场和角度不同而对事物的看法有所不同乃至完全不同,这种情形是屡见不鲜的。 ....
d.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是悄无声息的气候。 ....
3、下边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b.事实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c.在知识的海洋中,使我们感到自己的深深不足。
d.学校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
4、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2分)
a.原句:自古以来,多少人把松树作为崇高品质的象征。
改句:自古以来,松树被多少人作为崇高品质的象征。
b.原句:日本福岛核电站已经很久没有给我们带来好消息了。
改句:日本福岛核电站给我们带来的一直是坏消息。
c.原句: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欢欣鼓舞。
改句:听到这个消息,大家无不欢欣鼓舞。
d.原句:他们肩上挑的不仅仅是粮食。
改句:难道他们肩上挑的仅仅是粮食吗?
5.填入下列横线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西藏高原上的树,常抱成团地生长,有的依傍着,有的缠绕着,很少见到独自兀立的树。 ,,, 。它们是无数次风雪雷雨后的幸存者!
①如果不是阵阵袭来的高原反应,还以为身在南方
②有的体无完肤,伤口摞着伤口,却摇曳着一片新绿
③从贡嘎机场到拉萨,路边绿树成行
④但稍加注意就会发现,那些树干奋力地伸向天空
a.①④②③ b.③①④②c.③②①④ d.①③②④
6.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材料的主要信息,最准确的一项是()(2分)
a.省十一届运动会“圣火天使”、 礼仪小姐选拔大赛复赛在汇东春华广场进行。
b.省十一届运动会“圣火天使”、 礼仪小姐60名佳丽晋级决赛。
c.“圣火天使”、 礼仪小姐选拔大赛复赛60名佳丽晋级决赛。
d.省十一届运动会“圣火天使”、 礼仪小姐选拔大赛将挑选20人参加总决赛。
7.综合性学习(6分)
诗人纪伯伦曾经说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美好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丽的呼唤就是妈妈。”是呀,母亲如花,装点着我们的生命;母爱如阳光,让我们世界倍增温暖。你的班级为此开展了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吧!
.从变化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2分)
。
.请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一句赞美母亲的话,把它作为一曲“献给母亲的歌”。(2分)
母爱如泉,含蓄静默而不张扬,点点滴滴流淌的都是对儿女的细心呵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写出两句你喜欢的赞美母爱的诗句。(2分)
。 二、古诗文阅读(22分)
(一)古诗文积累(8分)
8.按要求默写古诗文。(8分)
(2)《武陵春》中最为人称道的颇有新意写“愁”的句子是, ,
。(李清照《武陵春》)
(3)过尽千帆皆不是, , 。(温庭筠《望江南》)
(5)《出师表》中要后主刘禅严明赏罚的语句 , 。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9--10题(4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粱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9.诗中的“天山”代指(2分)
10.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
a.开头两句,描写词人当年投笔从戎,英勇抗敌的情景。
b.“梦断”一句,语势急转直下,转慷慨激昂为伤感悲凉。
c.“胡未灭”三句抒写词人的悲愤与痛苦;“谁料”二字更包含了无限感慨。
d.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抗金杀敌的情景,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感慨。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1--15题(10分)
狗恶酒酸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问长者杨倩,倩曰:“汝.
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而狗迓而齕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
也。”
1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只划一处)(1分)
酒 酸 怪 其 故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为酒甚美 () (2)则酒何故不售() ..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14.宋人酤酒不售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这则因“狗恶”而“酒酸”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3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16—22(18分)
倾斜65度的阳光
孙道荣
①阳光穿过云层,越过前面大楼的楼顶,闯进了我们的办公室。连续阴雨了十来天,天终于放晴了。
②他急匆匆走到我身边,向我请假,说要回家一趟。我看看时间,下午两点一刻。每次,只要天气晴朗,他都会在这个时间,请上半个小时假,回家转转。我对他的家庭情况了解并不多,只知道他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他是个孤儿,是奶奶将他一手带大的。如今奶奶年纪大了,一个人在家不安全,常回去看看,是对的。好在单位离他家不远,骑车十来分钟就到,所以,每次我都会准假。我只是不太明白,他为什么总是选在这个时间回去。
③正好要到他家附近的一个单位谈一笔业务。我说,那我们一起去吧,你顺便到家里转一下,然后我们一起去谈业务。
④骑着车,穿街过巷,阳光时而温暖地洒在我们身上。拐进一条小巷,在一幢灰旧的居民楼前,我们停了下来。四周都是高楼大厦,这幢老楼显得特别矮小,前面高楼的影子,像笼子一样,将老楼罩住。他说,我家就住在这里,进去坐坐?我点点头。走进楼洞,眼前骤然一暗,眼睛一时难以适应。
⑤二楼。他掏出钥匙,打开了门。屋里很暗,里屋传来一个老太太的声音:“是彬啊,你回来啦?”彬是他的名字。他大声应道:“奶奶,是我,还有我的领导,也顺路来看看你。” 他招呼我在客厅坐下,便匆忙走进房间,抱了一床被子,走到阳台上,然后又回到房间,搀扶着一位老太太,慢慢走了出来。我站起来,向老人问好。老人颤巍巍笑笑。
⑥他将老人搀到阳台上,我赶紧帮忙,上前将阳台的门拉开。很逼仄的老式阳台,摆着一
张躺椅,躺椅上铺着一床棉被,几乎将整个阳台占满了,边上放着几盘花草。他将奶奶扶到躺椅上。我看到,一束阳光正好洒在椅子上,那是从前面两幢高楼的间隙照射过来的。老人眯着眼睛,笑着说:“老天终于放晴了,今天的太阳真好啊。”他帮奶奶压好被子,说:“天气预报说,后面几天都是晴天呢。”
⑦老人用手遮在额前说:“那敢情好哇。好了,彬,你快去上班吧。”他附在奶奶耳边轻声说:“那等会儿你自己回房间时,小心点啊。”
⑧告别老人,走出门,他忽然站住了,和我聊起来。他说,因为前面的楼太高,阳光都被遮挡住了,每天只有下午两点半到三点半这一个小时,才能透进一点阳光,照到阳台上。这个时间的光线,与地面正好处在65度角。他说,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腿脚也不方便,不能下楼晒太阳了,所以,只要是晴天,有太阳,他就会回家,帮奶奶在阳台上放好躺椅,铺好被子,然后把奶奶搀到阳台上,躺着晒晒太阳。
⑨原来是这样。我重重地拍拍他的肩膀。曾经有段时间,我对他上班中途请假,还有点看法呢。难得他这么孝顺,这么细心,这么周到。
⑩他叹口气,告诉我,小时候,他家前面的大楼,就一幢幢矗起来了,惟独他们这幢老楼,一直未拆迁。高高的大楼,将他们家整个笼罩在阴影中,晾晒的衣服,其实都是阴干的。时间一久,整个老楼,都散发着一股霉味。但是,很奇怪,冬天,他盖的棉被,却总是暖暖的,蓬蓬松松的,弥散着一股阳光的气息。后来他才知道,只要天气晴朗,有太阳,奶奶都会准时赶回家,将他床上的棉被,拿到阳台上晒。太阳能照到他们家阳台上的时间,只有那么短短的一个小时,所以,奶奶拿去晒的,总是他的棉被。
⑾他的眼睛湿湿的。他说,小时候,他穿的衣服,总是干干净净的,从他身上,几乎嗅不
到老楼霉旧灰暗的气息。他说,奶奶把所有能照到他们家的阳光,都收到他的衣服和被子上了。他坚定地挥挥手说,现在,我最大的目标,就是尽快买一幢能经常沐浴阳光的房子,让奶奶在阳光下安享晚年。
⑿回头,前面大楼的影子,已经笼罩了这幢老式居民楼,但我却隐约看见,另一束阳光,一直照射着它,温暖,明亮,....
持久。
16.文中的“彬”为什么总选择下午二点一刻这个时间回家?(2分)
。
17.开头第①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18.
19.第⑩段采用了哪种记叙的方式?有什么作用?(3分)
。
20.体会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奶奶把所有能照到他们家的阳光,都收到他的衣服和被子上了。 ..
。
21.文章最后一段说的“另一束阳光”指什么?(2分)
。
22.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受和体会。(3分)
。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23—27(12分)
善待挫折
①漫漫岁月,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坎坷坷。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转干不成,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借贷无门,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天灾人祸。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挫折随时都可能翩翩而来。 ②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③“自古英雄多磨难”。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十七岁失去母亲,三十二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④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炼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为,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因此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
境。
⑤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怯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炼,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23、第①段所列举的事例,证明了什么?(2分)
。
24、第②段是一个设问句,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2分)
。
25、第③段的两个事例直接证明了什么观点?取消一个事例可以吗?为什么?(4分)
。
26、第⑤段中,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所说的“绊脚石”、“垫脚石”的具体含义是什么?(2分)。
2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四、写作(50分)
28、题目:我眼中的___________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一、基础及其运用部分(28分)
1.a 2.d 3.c 4.b 5. b 6.b
7.?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与妈妈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越来越不融洽。
母爱如海,深厚博大而不喧嚣,滚滚波涛充溢的都是对儿女的深情厚爱!
(3)孟郊《游子吟》中的诗句;世界上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等等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一)古诗文积累(8分)8.按要求默写古诗文。(8分)(略)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9--10题(4分)
9.(2分)抗敌前线 10.(2分)d(应该“表现”为“回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1--15题(12分)
11、酒酸/怪其故。12.(1)制作 (2)原因 13.这就是你的酒卖不掉变酸的原因。14.“狗猛 ”,“人畏焉”。15.如果恶人当道,好的主张必定难以实行,贤人难受重用。(或如果环境险恶,人们也会裹足不前)(点到“环境”与“人”的关系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16—22(18分)《倾斜65度的阳光》
16.他家的楼被四周高楼罩着,采光不好,只有这个时间才能透进一点阳光。奶奶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他回家搀扶奶奶到阳台上晒太阳。
17.环境描写;烘托出人们渴望阳光的心情,为下面写“彬”请假回家搀扶奶奶晒太阳做铺垫。18.奇怪—误解—理解—感动
19.插叙;补充交代彬小时候奶奶经常给他晒被子的情节,突出彬懂得感恩的性格。
20.让阳光照射的意思,形象地写出奶奶对彬的倾心关爱,表现出彬对奶奶的感激之情。21.亲人之间的相互关爱、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