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写景600字作文
江南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景色宜人,让人心驰神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江南的写景600字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江南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是灯火烂漫的江南。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萧条落木的江南。
也许它比我想像的更好一些,也就是它自己添上的那个名字。
身在这里的我,对它并不陌生,可能只是熟悉,并没有仔细地去读过它。“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这烟雨朦胧,可能在春天会经常光顾这里。西湖的柔情似水,人们的佳期如梦,人与它之间久长,又岂在朝朝暮暮。它比不上“大江东去,浪涛尽!”但和那小溪、小湖还是能媲美的。若是静静地在这儿消磨这醉人的残意,惟去断桥再好不过了。虽没有残雪的诗意,也没有娇阳的热情,可能也只是那细雨挂满额头的湿之情吧。
水也许是江南的主宰吧,山翻过便是水,水又绕过那一峦峦山,山山水水,峦峦不断的群山,冰肌玉骨。桥上伴起二胡的菱歌,或许是静寞,或许是凄凉,或许是惆怅,或许是神迷,很多心思全在手心里面撑开,心中的小船随风行使,滑过了千山万水。细雨朦胧,手撑一把油纸伞漫步在青石路上,穿行在深巷中,飞溅起的水花在上面飞舞,弄得头发蓬乱,几个小孩跑过青的发亮、滑滑的石板路上,发出一阵阵轻盈的笑声,把这一途径点缀得花香弥漫,深巷中的气息浓浓地迷漫在枝头上,使穿枝拂柳的行人踏着花香、闻着鸟语。古朴的参天大树矗立在那儿,迎风挺立,乎有一种毅美在雨中蒸腾,漂在整个上空。黑色的乌蓬船在水里荡漾着,吟赏着那炊烟四溢的镇色。
江南小镇
江南是水的故乡,水是石板桥的天堂。这青青石板桥便成了江南水乡停住的梦。石板桥上有着五千年古老江南的痕迹,目睹了灿烂的日月星辰东升西落之壮景,目睹了清晨木船摇橹,船夫的背影渐渐消失,目睹了少女浣洗的温柔,目睹了繁华的街市上人来人往的喧闹。
二月春风拂青桥
和煦的东风穿过木窗,飘过廊檐,拂过这青青石板桥。桥上多了份典雅与宁静,还有泥土的芬芳和幽幽的花草味,淡淡的粉色给桥笼了一层纱,似梦非梦。碧绿的河水不紧不慢地缓缓流淌。烟雨般的柳条似云,似雾,在河面上荡着、荡着、荡出一阵阵圆晕来。桥板浸润在甜丝丝、凉幽幽的细雨中,悄悄地蔓延出翠绿的青苔,和斑斑水印照映着。历史的味道也从这石板缝里悄然渗出……曼妙的少女如金莲般恬静地步过石板桥,怕伤了这抹绿意。在桥下就汩汩而过的流水摆出浣衣的姿态,温柔地笑着……淡淡胭脂香飘散去了。
朦胧烟雨掩住了害羞的石板桥,诱人的身姿依稀可见,少女的歌声从桥下悠悠飘散,散进青苔、散进石缝、散进这历史。
盈盈白雪遮青桥
雪花、一片、两片、三片……如天使飞落到人世间,飘过木门,飘过石台。白雪遮住了青青石板桥。河面封上了,像是有了层半透明的膜。但江南人知道,这石板桥也知道,冰底下的水依旧在不停息地且慢条斯理地流淌着。它不急,因为有石板桥陪伴着它,仅管它知道春天马上要来临,夏天也不远了,不急。石板桥上虽然遮着白雪,可是,它依旧青色,那翠绿的青苔冒着股股绿意。在桥上回荡,荡到枯干的柳条上,柳条在它的感召下也努力地泛着绿意。隐隐约约,似有似无得歌声像在空中徘徊着。雪下了,春天还会久吗?
雪不紧不慢地飘,轻轻地,这力度正合适,担怕划破了这娇嫩的青苔。静静地,等待着春天……
青青石板桥上,蕴含了这江南千古点滴。
烟雨蒙蒙,杨柳依依,掩映着青青石板桥。
江南采莲图
柔美的江南小城在习习清风,阵阵幽香的清晨中醒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采莲季节。那通向荷池的石芥被竹林围绕,空气中还残留则昨夜风的痕迹,带着凉意的水边被淡蓝的烟雾缭绕,满是长着绿色荷叶的水中,鱼儿在轻快地游弋,风儿把河水微微湿润的气息和淡淡荷香送来。
连这热闹的季节里,虽天边还是出露微熹,但荷塘里还有几只小船在其中穿梭。船上坐着的是采莲的女子,小小的脸庞,小小的唇齿,一双眉峰也是细细的,淡淡的。仿佛同远山碧水一样出自擅长淡雅的山水画的画工笔下。船头还有那翩翩的少年,身着鲜艳的长袍,腰里束一条羊脂玉带,他看着她精致的手轻轻摘着莲子,手里拿着酒杯轻软,脸上洋溢着春风得意的浅笑。这时,对面划来另一条小船,船桨在馨香飘逸的湖面上一下一下地划着,滴滴苍绿的湖水在细细的纹路中淌落,若得那水纹向远处气息氤氲的湖心一层一层地荡去。那条船上坐着又一位娇美的女子,一袭水绿色薄绸长裙,两弯柳眉轻轻点成了翠黛色,立在船头,风姿楚楚。船头也有一位俊俏少年,拿着酒杯。当两条船交汇时,双方传递酒杯,陶醉在一片湖光山色之中。
不一会儿,采莲的小船越来越多,岸上看采莲的人也渐渐多起来,有姗姗来迟到池里采莲的,也有尽兴而归的。那条小船悠悠划到岸边,拔掉挂着的水草,分开片片浮萍。当船挺稳,他看着她上岸,她担心被水中溅起的水珠沾湿衣襟而走走退退,低头频频回视自己的动作,怕不小心踏翻船,用手微微提起衣裙,脸上还带着盈盈地笑意,这一举一动中都带着几分羞涩。于是他的眼里,只剩下她的浅笑微颦,只剩下那对荡漾的美目,美得如薄烟轻拢的古潭,深不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