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活的艺术》札记

2024-12-20 来源:化拓教育网
图片转自网络,侵删。

本书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15年5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原书用英文写作,在林语堂写成《吾国与吾民》之后,于1937年在美国出版,汉译者为越裔。

本以为(包括网上推荐及封皮介绍)本书为林语堂的最快意作品:讲讲吃喝玩乐,山水花鸟,酒令茶道,西装女人,是闲适幽默的休闲哲学的典范之作(我反正是这样理解的,即从字面意思了解的“休闲文学”)。但事实并非如此。前七章在花很大篇幅,讲对于一些哲学问题的看法。包括中国哲学特征,对世界各大哲学流派的各种观点和意见,发表自己对于政治的个人评论,其中包括国联的,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他反对马克思主义)。很正式,少有幽默,像论文,多是些像“克欲主义者”,“奥利略”,“威廉二世”,“约束学说”这种词充斥满篇。不是说谈论这些不好,只是与心理预期差异较大,因为本以为是一本闲云野鹤式的休闲文学,所以前段读起来比较无兴致。作者通常会既无铺垫,又无解释的跟你拽一堆生僻词儿,一般来说,如果你不是这个小圈子的读者,不是长期参与一个小知识共同体讨论的人,你是不知道他在说什么的。所以他前段的文章有严重的“贵族化”倾向——即他是写给游戏参与者看的,至于下里巴人,并不是他的读者。我始终相信中国问题有95%以上是靠常识就可以理解的,特别是受过普通高等教育的读者,都具备这样的理解能力,不用你拽词了。但老实说呢,我并不认为林语堂真的具备了这种哲学思维能力,能够准确把握事物的逻辑脉络。和这些冗长的,堆砌无数艰深词汇的文章相比,像冯骥才,季羡林,杨绛,钱钟书等这些文人,谈论同样的话题,它篇幅相对较小,反而我能看得懂。好,吐槽结束,来说正事。

前七章基本为对哲学的看法,其中混含着,对闲适生活的合理性的理论思考。如在《与尘世结不解缘》一文中,作者认为“我们不应太富于野心,看不起这些卑低的,但也是宽大的尘世。可是我们如要获得精神的和谐,我们对于这么一个孕育万物的天地,必须有一种感情,对于这个身心的寄托住所,必须有一种依恋之感。…就把这尘世当作尘世看。…他这种整个的大自然性也是我们所应该保持的。尘世到底是真实的,天堂终究是飘渺的,人类生在这个真实的尘世和飘渺的天堂之间是多么幸运啊!…这种过分看重精神的态度实是有害的。它使我们和自然的本能搏斗,它使我们对于天性无从造成一种整体完备的观念,这是我批评他的一个主要点。…人类是灵与肉所造成,哲学家的任务应该是使身心协调起来,过着和谐的生活。”在本文中,作者表达了人类是物质与精神的集合,是大自然的综合体的态度。过分看重精神的态度是有害的。依恋的尘世,保持一种整个的大自然性,便是我们获得精神和谐,身心协调的秘诀。这种大自然性是林语堂非常欣赏并向往的,贯穿了本书的始终。而这种不打扰亦在《诗样的人生》中被再次歌颂。“我想,这便是他之所以伟大的地方;他把人生当作人生看,她不打搅世间一切事物的配置和组织,正如他不打搅他的戏剧中的人物一样。莎士比亚和大自然本身相似,这是我们对每一位作家或思想家最大的赞颂。”

把自己定于虚幻的高位,不利于认识自己。只有将自己置身于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位置,才更有利于认识自己。在《猴子的故事》一文中,“我们是人猿的子孙,于是我们终于能够轻视我们的罪恶和缺点,同时赞叹我们的猴子似的聪明,这就是所谓人类喜剧的意识。…我们会宽恕一切人类,以及那种干涉别人的生活的好管闲事者,因为我们已开始了解他们了。”

简朴代表着成熟,正如“渐近自然”也就是成熟。在《论幽默感》一文中,作者认为,“当我们讲到苏东坡的散文逐渐成熟时,我们便说他‘渐近自然’——这种风格已经把青年人的爱好华丽、夸炫、审美记忆和文艺夸张等心理一概消除。”

林语堂崇尚个人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束缚,反对宣传,强调个性自由,有“个人治而天下安”的观点。崇尚庄子“发现自己”;崇尚老子“玩世,愚钝,潜隐”;崇尚子思“中庸哲学”,崇尚陶渊明“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并认为陶渊明隐士结果为和谐,不是叛逆。“仅是回到他的田园和他的家庭里去。”

在《运气是什么?》一文中,作者充分表达了悠闲生活即是哲学终极理论的观点。“佛道二家的区别在于佛家的意念是要一个人无求于世,道家的意念却相反,要一个人不被世人所求。世上最快乐的人,也就是不被世人所求的无忧无虑的人。道家最有名最有才智的哲学家庄子,他时常告诫我们,不要太著名,也不可太有用。太肥的猪要被人杀死,去贡神;羽毛太美丽的飞禽,易遭猎户的注意。他又说了一个比喻:说两个人协同去掘坟,偷窃死人所穿戴的衣物,为了要得到死人口中所含着的珍珠,竟连死人的头颅,连同颊骨和下颚都用铁锤敲碎了。

为什么不去过悠闲的生活呢?这是这些哲学理论的必然结论。”

后几章中,作者用相对轻松的语气谈论世间的几种乐趣。如家庭之乐,谈到了独身主义,中外女性性之吸引的不同点,中式家庭理想,乐享晚年等内容。还有一些生活上的感受,我们从题目便可大致了解内容。如《安卧眠床》《坐在椅中》《谈话》《茶和交友》《淡巴菇(淡巴菰,即烟草)和香》《酒令》《食品和药物》(均为中式)《几件奇特的西俗》(作者反对握手和脱帽礼)《西装的不合人性》《房屋及内部布置》(中式房屋布置方法)。在大自然中的随想,如,论石与树,论花与折枝花,瓶花等。以及最后写《读书的艺术》,《写作的艺术》等。在《读书的艺术》中,我的作者论述有不少共鸣。即作者认为“凡是没有读书癖好的人,就时间而言,和空间简直是等同于幽囚在周遭的环境里边…他只有和少数几个朋友或熟人接触谈天的机会,他只能看见眼前的景物,他没有逃出这座牢狱的法子。但他在拿起一部书时,他就立刻走进了另一个世界,如若所拿的又是一部好书,则他便已得到了一个和一位最善谈者接触的机会…一个人在每天24小时中能有两小时的工夫,撇开一切俗世烦扰,而走到另一个世界去游览一番,这种幸福自然是被无形牢狱所拘囚的人所极其羡慕的。这种环境的变更,在心理的效果上,其实等于出门旅行。”我认为身边有太多被“无形牢狱”套住但不自知的人。“这种环境的变更大致等于出门旅行”,所以说,思想和身体总要有一个在路上。作者认为“诗人黄山谷所说的话,实在是一个读书目标的最佳共式。他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人如读书即会有风韵,富风味。…必须是意在为培植面目的可爱和语言的有味而读书,照着黄山谷的说法,方可算作真正的读书。…味道那是读书的关键,而这个味道因此也必然是各有所嗜的,正如人对于食物一般。最合卫生的吃食方法中是择其所吞嗜而食,方能保证其必然消化。读书也和吃食相同。在我们是美味的,也许在别人是毒药。…当一个人的思想和经验上没有达到可读一本巨著的相当时期时,他即使勉强去读,也必须得其味甚劣…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都同一本书,可以得到不同的滋味…只有这种读书法,这种自己去找寻所喜爱的作家,方是对读者有益的…读书也是如此,他自会觉得某一个作家恰称自己的爱好。他会觉得这作家的笔法,心胸,见地,思态都是合式的。于是他对这作家的著作既能字字领略,句句理会。并因为两人之间有一种精神上的融洽,所以一切都能融会贯通…不过数年之后,这魔法会渐渐退去,他对这个爱人会渐渐觉得有些厌倦,于是他便会去寻找新的文字爱人。等到他有过三四个文字爱人,把他们的作品完全吞吸以后,他自己便也成为一位作家了…那么究竟怎样才算是真正的读书艺术呢?简单的答语就是:随手拿过一本书,想读时,便读一下子。如想真正得到享受,读书必须出于完全自动…所以最适宜的读书方式就是出于写意。这种心境使人养成随时忍耐的性情。”

总结,本书成书于1937年的美国,在西方中产阶级,对东方神秘古国——中国亟需进一步了解,对中式高雅悠闲生活急需效仿借鉴,以平衡当时美国巨大的生活压力时,在前部介绍中国的作品《吴国与吾民》销售火爆之后,林语堂第二部同题材作品《生活的艺术》应运而生。他使美国人民如痴如醉,次年便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达52周,接连再版40余次,并被十余种文字所翻译。

作者认为生活的艺术,即不仅享受大自然的艺术和图画,更是包含了整个大自然,它包括声音,颜色,式样,精神和氛围。

本书可以称作是介绍中国的优秀作品。但其中夹杂太多不属于闲适题材的哲学观点,读来佶屈聱牙。但又也许用作者本身的一句话,“味道那是读书的关键,而这个味道因此也必然是各有所嗜的,如人对于食物一般。…当一个人的思想和经验尚没有达到可读一本名著的相当时期时,他即使勉强去读,也必觉得其味甚劣。”

2018年2月25日晚。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