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跳出“被说服”的陷阱?

2024-12-20 来源:化拓教育网

你有没有过类似这样的经历:

被别人说服买下一些东西,回去之后才意识到那其实是可买可不买的?

听某个自己很敬佩的大咖演讲,大咖提到某本书的时候,就立刻登陆当当网去购买?

看到一篇文章写道,根据研究,吃维生素E+葡萄籽胶囊可以抗衰老,于是买来每天吃?

领导给自己安排的工作比部门中的其他同事工作量大,心生不满,领导美名其曰“锻炼你的能力”,于是硬着头皮上?

听朋友说做XX生意或者投资某个项目能赚钱,看到了朋友的“成功案例”之后,也投入去做?

昨晚在得到APP上听了刘润老师的现场直播,然后就订阅了“五分钟商学院”?

……

我们都有过被别人引导做出决策的经历。

其实,被引导时,我们接收到的,是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信息,或者是别人想让我们推理出某种结论的信息

这些信息都有一些正面的特点,但是信息本身,并不能100%的推导出结论,其中隐藏了一些重要因素。

我们都知道,做决定的时候,并不能依据极为有限的一点信息,但有的时候,我们会被蒙蔽了双眼。

就像马戴了一副眼罩一样,眼罩能让马心无旁骛全神贯注于正前方的道路,但同时也阻止它去关注某些特定的信息——也许是至关重要的信息。

如果你能够针对眼前发生的事情,提出一些问题,也许你就能找出很多重要的省略信息

所以我们在做出决定之前,必须思考的问题是: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先来看一个简单的广告:

XXX品牌的祛斑洗面奶能够祛除95%的深层污垢和油脂,使用1个月,你的斑点就会逐渐淡化;使用2个月,你的斑点就会若隐若现;使用3个月,你的斑点就会消失不见。

这段文字加上几张祛斑前和祛斑后的照片/视频对比,很有诱惑力吧?

是不是忍不住把这个洗面奶买回去了?

稍等,让我们考虑一下,这段广告语中,有没有被我们忽视掉的重要信息?

这个品牌的洗面奶能够祛除95%的深层污垢和油脂,那其他品牌的祛斑洗面奶效果如何呢?有没有可能,其他品牌能祛除99%的深层污垢和油脂呢?

斑点的来源分为很多种,有晒斑、老年斑、缺水性斑、妊娠纹肝斑……不同类型的斑点,祛斑得用不同的成分,那这个洗面奶,主要是祛哪种斑点的呢?

如果这个洗面奶真能达到广告上所说的那种祛斑效果,那还需要打广告吗?也许光靠口碑都能供不应求了。

这个洗面奶的成分会不会对皮肤造成伤害?比如说让皮肤变得干燥?

如果用了这款洗面奶之后,斑点能够淡化或消失,那么它的功效能持续多长时间

……

发现了吗?广告中省略了很多关键数据,而你如果想要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就需要这些数据。

很多广告中,都会涉及到一些正向的词汇,比如“纯天然”“、“无脂”、“低碳”“有利于心脏”“ADA认证”等等,这些广告词可能都是在描述事实,但是因为没有显示出完整的信息,所以产生了误导效果。


在简书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标题是《9个理财方法让你在20多岁成功买下第一套房》。

对年轻人来说,这个题目很诱人对吗?

在你的朋友圈里面,类似这样的文章不少吧?

如果刚好戳到了你的痛点或者需求点,你是不是会点击进去看看呢?

其实这篇文章是写的是《有钱没钱看习惯》这本书的读后感。文中确实给出了9个理财方法,而且每个理财方法都以当事人的做法作为案例来佐证其有效性。

励志的角度来看无可厚非,从实用的角度来看,我只能说,书中的那位韩国女孩按照这套方法能够做到,你不一定可以做到。

比如,其中的一个方法是,去海外留学,同时做好在当地赚钱的准备。

这里面隐藏了多少关键信息?

去海外留学,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有多少人能够具备这样的条件?

去海外留学的基本费用开支从哪里来?

要在当地找工作赚钱,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不同的兼职工作能赚的钱不一样,你想要赚多少?

如何在学业和兼职工作之间寻求平衡?

……

把文章中提到的9个理财方法全部看一遍,你会发现,每个方法都是一个“正确”的结论,如果你能运用好这些方法,的确能够提升自己的理财能力。

但是,每个结论只有在具备了某些条件的情况下,才会真正的成立。

也就是说,这些结论,是建立在一些假设条件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那么结论也就不合理了。

比如说,“做与梦想有关的实习工作”这个方法,其前提条件是:

第一,你清楚自己的梦想是什么,

第二,你有能力找到实习工作,

第三,社会上有和你的梦想相关的实习工作供应。

在什么条件下,这个结论才会真正的成立?

这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

做出决策之前,你可以先思考一下,你认为这个决策能够给你带来的“收益”,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实现?满足哪些条件才能实现?

你也可以先评估一下别人给到你的信息,探究一下,是不是按照对方说的方法去做,就一定能够达成我想要的结果

也许,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更加值得自己努力的方向。


你的身体状况,99%源于健身频次

敢于挑战自己的极限,才有可能突破

睡觉是养生的第一要素

有一种失败叫瞎忙

职场中,善于认错的人走得更快

研究发现,爱吃辣的人上进心更强

……

微信朋友圈里面,类似这样的、能够引起你共鸣的文章此起彼伏,数不胜数。

这些文章往往能让你感觉“英雄所见略同“,不谋而合。

然而,你或许意识不到,当你被“情感绑架”的时候,你就很难发现,文中的论据是不是足以支撑结论,文中的推理是否合乎逻辑,也很难去文章中寻找隐藏的信息和隐含的假设条件

相反,你会照单全收,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你会把它们作为你给自己找借口的“素材”:

睡觉是养生的第一要素,那我早上多睡一点也无妨;

爱吃辣的人上进心更强,所以我们要经常去吃火锅;

有一种失败叫瞎忙,所以我们先不要行动,我们先多花一些时间来思考;

……

很多销售人员,也特别善于使用“情感绑架”的力量。

比如重庆“板栗妹妹”卖板栗的时候,通常是亲手把板栗剥开,微笑着拿给潜在顾客说:“我剥了一个,你尝尝吧,买不买没有关系,尝一尝就行。“

结果她的板栗卖的非常好,通过卖板栗也能月入上万。

为什么“情感绑架”会产生这样的影响?

因为那些力图说服你的人,他们会尝试用“情感绑架”的方式,来打消你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鼓励你仅仅依靠情绪反映来形成你的选择,做出你的决策。


所以,当别人想要引导你做出决定、采取行动的时候,无论对方提出来的建议如何,无论从表面上来看,这个建议多么吸引人,你会从中得到什么样的收益,你都需要问问自己:

1、 这里面有没有省略什么重要的信息?

2、 对方给出的论据和结论之间是否有强关联性?

3、 要得到这个结果,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4、 还有没有其他的路径可以达到同样的结果?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