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木心的离骚——读《哥伦比亚的倒影》

2024-12-20 来源:化拓教育网

『上篇』

木心谵妄之际,陈丹青问他记不记得《明天不散步了》和《哥伦比亚的倒影》。木心说记得,伟大。我想,这伟大指的是《哥伦比亚的倒影》。木心的散文,许多我都爱,但要说至爱,大抵就是这篇了。有人说,这是木心的《离骚》,又比《离骚》伟大(大意如此),不无道理。

与《上海赋》一样,《哥伦比亚的倒影》也是一篇长文。从形式上看,这篇文章颇具实验性质,通篇以意识流的形式写成,完全是思绪的流淌。可能是为了表现这种思绪流淌的状态,文章从头到尾没有分段,且只有一个句号,就像是一条绵延不绝的语言与思想的河流。而从内容来看,它则像是一首人类文化的挽歌,也是一场关于信仰的思索。木心说,二十世纪世界更丰富、更迅速、更安逸了,人类知道的、看到的也更多,然而文化却变得越来越荒芜,世界也越来越没有诗意,人类丧失了信仰,不再思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忘却了目标放弃了方向,普世流行的是庸俗的功利主义与“我不思故我不在”的风气,物欲横流整个地球,人性逐渐被物化,人的精神与灵性因此而衰落,活得越来越不像人了,所以木心又说,二十世纪,人类死了。

照理说,二十世纪的生存状况比以往要好许多,文化本应更发达,人类也应该更有智慧,更能摆脱生存的羁绊而进入更具精神高度的存在层面才是,何以却反而更沉溺于生存层面的物欲,离存在越来越远?在《倒影》中木心似乎并未明言,但我想,原因或许有以下几点:一,上帝死了,没有了上帝的人类,便失去信仰的依靠,故而变得迷茫、堕落,不再追求崇高的事物,而沉沦于低级的欲望;二,人类的生活越来越远离自然,内心不再纯真,因而失去生命的活力与灵性,品性也因此日益败坏,变得麻木不仁,庸俗狡诈;三,商业文明泛滥,在商业化的社会中,一切都被物质化,商品化,功利化,文化亦然,商业化的文化必然追求市场与大众化,这必然导致迎合大众趣味与智力程度的平民文化越来越成为主流,而使精英文化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此外,与极权社会一样,商业社会也会扼杀个人主义,不同的是极权是强制性地剥夺民众的个性,使每个人的生活、思想变得一致,将人变得不是人,而成为机器;商业社会则是将一切标准化,使人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个性,听一样的歌,用一样的手机,看一样的电视节目,信奉一样的观念,追求一样的“梦想”,在这样的世界中,人的精神乃至智力的退化是必然的,而文化自然亦要随之没落。

那么,该如何是好呢?《倒影》中似乎也没有明言,但从木心的另一些言说,可以知道他寄希望于文艺的复兴(《倒影》中的许多细节,如与木心的其他诗文联系起来,大有深意),而要使文艺再次复兴,就得忤逆这个时代,回归人类文化的童年(古希腊、先秦)。当然,这样的回归只能是个人的回归,文艺复兴也只能是少数人的复兴。

『下篇』

《哥伦比亚的倒影》可谓思接千古,俯仰天地,作者的思绪在现代与往昔的各个时空中来去,视角也在现实与想象中不断变换,时而是散步的漫游者,时而跳出自身犹如无所不在者,快速阅读此长文,有一种飞翔的感觉,那些意义与意象的切换、变奏、连接,读起来感觉很蒙太奇,又流水似的,一片神行。

这篇文章似乎并非事先构思好的,而是写到哪里想到哪里(据说是一气呵成写完的),然而纵马游缰而始终不离本题,放出去的思绪,峰回路转而最后又一一收起来,指向人类的文化与信仰这一观照对象,整个结构非常精密(在写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精密),具有一种全息性:意象与意义、直觉与逻辑、诗情与哲思浑然一体,细节与整体亦高度统一,文章的前奏部分铺开了许多许多似乎不相干的小细节,后面逐渐深入主题,这些细节便一一显示了意义,与主题遥相呼应,譬如开头的胡须的取舍同“见而信”与“不见而信”之抉择的对应;“见而信”与“不见而信”的取舍其实就是有神论或无神论,再进一步,亦是有真理与无真理的取舍,究竟选择哪一边,木心同样没有明确作答,他是惯于在二律背反之间嬉戏游弋的。

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我”凝望彼岸,整个人进入一种形而上状态,等待着什么发生的那一刻,似乎有某种真意、某种关于终极意义的启示在其中。但木心并没有说出这个真意,而只是说对岸什么也没有。那么,就是这样了么?这未免使人有点失落,有点不满足。但恐怕真的就只是这样了吧,对岸真的什么也没有,没有神,也没有神启,因为宇宙是不与人对话的。而所谓的存在的终极意义,或许根本就不存在,人活在世界上,无非是体验生命,观照世界,满足于一种相对的真实,仅此而已。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