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要为小学禁网络用语喝彩

2024-12-20 来源:化拓教育网

大概是三四年前我还在学校的时候,以“屌丝”这个词汇为代表的网络文化突然之间就席卷了我的周边。“尼玛”“卧槽”一时间流行成风,人人口口相传,弄得好像不会说个“diao”字都不好意思跟人聊天一样。但是在我看来,“diao”不就是指男性生殖器吗?骂人用可以,天天挂在嘴边又成何体统?可我那时候真没敢直说,因为我不想被群体孤立。

于是我是看着别人说多了,就学"聪明"了起来。平时谨言慎行,但偶尔也学着他们“diao”几句。我一直以为这只是为了融入大众装装样子,然而直到某天我去爬山,本来好不容易来到山顶可以眺望长江正想要感叹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我的内心却不由自主的开始审问自己这样做是不是太矫情的这时候,我才真的感到了害怕——我已经被网络文化逐渐洗脑了。

这种直白的语言不仅让我的思维开始变得单调,也对中国的语言文化造成一种腐蚀。因为传统文化的语言不仅是丰富的,而且更加文明和富有内涵。看完一场阅兵,我们应该可以想到“气势磅礴”、“雄姿英发”这样的词语,而不是只会说:今天的阅兵真是牛逼刁炸天啊;打完一场篮球回来,我们应该可以感到“筋骨舒展”、“身心舒畅”,而不是只会感叹:今天这篮球打得真TM爽;就是调侃别人,即便用一句“你别猪鼻子插葱——装象”也要比“你个屌丝还装什么逼”要风趣文明得多吧?

可事实是我发现身边的人越来越多的向“屌丝”、“矮矬穷”这样的语句靠近,传统文化反而开始小众。没过多久,“屌丝"就和它的伙伴们,如"喜大普奔"、"累觉不爱"等,作为网络文化的代表,一起攻占了大众文化高地,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潮流,让人感觉说着它们的时候似乎也颇有一种文化的范儿。

然而仔细想想,这跟古时候读过点书的人喜欢叨叨起"之乎者也"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网络文化作为物质条件充实之后人们对于精神层面一种追求,说到底也只是一种文化的方式而已。它纵然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但我也时常会想这种文化的发展是不是太过于自由了?它就像一股汹涌的潮流突然涨起,裹着泥沙和宝物,将一直以来传统文化所占据的高地也一把淹没。我担心的是有一天潮水退去,这里面的有些烂泥却就此留在墙头,不知道要发散多久恶臭。

所以,有些词汇和其代表的文化,纵使用得再广泛,我认为也只应存在于口头之中而不应上升到书面之上,因为它本身的意义决定了它难以被赋予更好的内涵;而网络文化的发展,对于传统文化、校园文化的破坏要坚决防止。尤其不能让污水流向学校,去污染天真的孩子,破坏他们的思维。否则万一哪天"屌丝"可以冠冕堂皇的摆到桌面上讲的时候,你让我如何跟我的孩子解释为什么我们动不动就要把人比作男性的阴毛呢?

让人们有的选,这叫文化自由;但让真正有营养有内涵的东西成为主流的存在,这才是文化的价值。

所以我要为小学禁用那些网络用语喝彩,它让我看到了我们在文化的发展引导上还是做出了选择,也是在文化的筛选过滤机制上出现根据时代的发展做出了合适的调整。我愿意孩子去学习“给力”、“躺枪”这样的生动形象的新时代词汇,但我更愿意他们更多的去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去懂得一个词语背后的内涵,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流传下去。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