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宝八岁那年的冬天,连续生了两个女儿的母亲生了第三胎,梅宝终于有了个弟弟。举家上下欢天喜地。
梅宝连续发了两天烧,母亲重心放在弟弟身上没察觉,直到她抽搐后才发现惊慌失措找医生。治愈后的梅宝有点呆,不如以前灵活。父亲自责地对母亲说,这孩子的脑袋烧坏了,我们疏忽了她。
梅宝家境不错父亲送她念书,读了两年只认得几个字,同学嘻笑地叫她呆子。她不想读了回家专门照顾弟弟和妹妹。
弟弟上学时不小心碰翻王二的铅笔盒,暴躁的王二抡起拳头揍向他的鼻子,鲜血流下来染脏了上衣。梅宝带着他去找王二,远远地看见王二哥俩在逗蟋蟀,就原路返回。
第二天,经过王二家发观墙头晒着他的布鞋,梅宝取下一只扔在了他家的咸菜瓮里。等王二家人发现时,盐渍侵蚀鞋烂了不能再穿了。王二母亲知道事情的原委,把王二结实地揍了一顿,说他竟然招惹少脑的梅宝。弟弟在学校不再受欺负,王二看见梅宝绕道而走。
阳春三月十五岁的梅宝突然胡言乱语,昼夜不分。父母带她去了医院找不出病因,试着吃了许多偏方也不见效,郎中说她得了失心疯。连续一个月后,症状自然好了。可每年的春天总会发作,村民暗地里叫她疯子。
梅宝的弟弟和妹妹聪明伶俐,成绩名列前茅,经常受到学校的嘉奖。同学们都说梅宝是她捡来的,一点儿也不像他们家的孩子。
长大后梅宝眉目清秀,只是村里村外都知道她除了呆外偶尔还发疯,没有人去提亲。父母长吁短叹,愁白了头。妹妹和弟弟学业陆续有成分别离家,父亲觉得呵护不了梅宝一辈子,托熟人找个忠实可靠的人家。
邻村的杨大脚今年三十二岁,血丝虫病让他的左脚比正常的大了三分之一。几年前,说了门亲事,后来女方得知他是大脚后,想退了彩礼悔了亲。媒婆是杨大脚的表姨,他央求表姨去说情。媒婆好说歹说女方家长油盐不进,只好找到那姑娘连恐带吓要她嫁给杨大脚,谁知姑娘胆小一时又想不开,半夜找了根绳上吊死了。家里悲恸万分告了媒婆,解放初期政府提倡婚姻自由,取消了包办婚姻,媒婆吃了官司。
杨大脚落得了人财两空,家里又穷就耽搁下来。梅父觉得杨大脚除了腿疾外,勤劳又诚实让梅宝嫁给他。杨大脚考虑自己年龄大了,弟弟也已成年,家里只有三间土屋,点头答应了。梅父准备了丰厚的嫁妆,于是二十五岁的梅宝成了杨大脚的妻子。
梅宝虽然有点呆,家务活干得不错。不犯疯时话不多,公婆间相处和睦。第二年就生了个女儿后痴疯犯了,杨大脚很紧张,但看见她喃喃喃自语对孩子呵护有加,不忘喂奶,放下了心。他本来是个粗糙之人,不会软语抚慰,由着她的性子慢慢转变正常。
杨大脚的父亲去世的三年后母亲也染了重病,梅宝小心伺候了八个月,婆婆还是撒手人寰。按当地风俗年老的父亲吃住大儿子家,死后丧事也由大儿子处理。年老的母亲就是小儿子的责任了。没想到小叔子赖了账,父亲自己没掏一分钱,母亲他要让杨大脚负责丧事的一半费用。杨大脚气得直跺脚,他弟弟僵持着不给他母亲入葬。
大冬天的早上,地面铺上了一层白白的霜。梅宝呼着热气去小叔家为婆婆磕头跪拜,都说入土为安。梅宝不由问什么时候落葬,小叔子觉得她好欺负,说等他们钱拿到就办事,没有的话让她去娘家借。身边的妻子乜着眼冷冷地看着她,梅宝摊了摊手转身走了。
梅宝回家推了辆木制的二轮车,拿了一条厚棉被再回小叔家。她把婆婆的尸体裹严实不见一点光,(当地称死人不能见光)然后抱上了车推起就走。小叔也不阻拦,心想这个傻子可能要推回家,自己可以了却这桩事。他远远地跟在梅宝后面看着,梅宝没有回家推着婆婆上了长河大桥,小叔子一看情况不对,气喘吁吁赶了上去。梅宝看着小叔说:″你们不要就把娘推下河喂鱼吧,我让你哥通知亲戚不必吊丧了,说你把娘喂鱼了。”
小叔听了破口大骂:"你这个疯婆子,把娘喂鱼让我们的脸面往哪儿搁,我哥娶了一个疯了两个。”说完怕有什么闪失,夺过梅宝手中的车子往家里跑。铁青着脸花了两天时间把母亲的丧事办了。
农忙,杨大脚带着梅宝去插秧,她插了这棵忘了这棵,七零八落搞得秧田里一团糟,只好无奈地让她回家。梅宝的弟妹都成了教师,看到每年开春姐姐犯得疯样甚是纠心。商量以后带着梅宝去了大医院,配了许多药回来。嘱咐杨大脚让她按时服药,平日尽量不要用言语刺激她。
服了药的梅宝春天疯病没有再犯,只是呆得厉害了。常常坐在门槛默不作声,女儿的衣服忘了洗,杨大脚不能准时吃到她的饭,家里乱糟糟她也不收拾,杨大脚索性停了她的药,让她恢复原样。
梅宝三十五岁怀了第二胎生了个儿子,已是中年的杨大脚乐开了怀。孩子两个月梅宝哇哇大哭,杨大脚以为她疯病又犯了,梅宝说孩子的头有点歪,怪不得吃奶的时候老是掉奶头。杨大脚仔细观察梅宝说得不是胡话,连忙抱着去医院。医生在孩子的脖子上摸了半晌,没发现什么。检查全身都正常就说估计长大了会好起来。
儿子长到了十岁头仍然没周正过来,向左边倾斜。同伴从不叫名字叫他歪头,他身体精瘦灵活地像个猴。隔壁张婶家的大黄狗溜进来吃了他家的鸡,被歪头逮住了,在狗尾巴上抹了油点着了火,狗吓得满院子乱窜乱叫。梅宝虽然心疼鸡,但歪头这样报复她生气。操起竹枝往他身上揍,歪头扭身就跑,执拗的她追出一里路仍不肯放过,歪头心软,索性停下等她过来说:″娘,你歇一歇再打我吧,我不跑了。"梅宝听了下不了手一起回了家。
歪头放学回家,和同伴们经过邻村周家,伙伴刘轶说周家院子大,里面吃的东西多。三人翻了院墙,摘了桃子发现房门没锁又顺手拿了包饼干溜了出来,大伙分食后各自回家。一星期后事情败露,梅宝这次再没饶他,揍得歪头屁股开了花,连声求饶。
梅宝不再让歪头跟那两个同伴一起混。每天放学后歪头跟着杨大脚去河边摸螺蛳捞河蚌,卖了的费用归歪头,梅宝说自己挣钱自己花。那两个伙伴胆子越来越大,在一次偷电缆的时候被抓进了班房。
转眼歪头已是十八,村里来了个江湖郎中说包治百病。梅宝把他请回了家,他拔弄着歪头的脑袋说:"小伙子,我会帮你治好的,到了娶媳妇时,不要忘了请我喝喜酒。”让歪头脱了上衣拿出银针在他穴位针灸,半小时候收针。连续三天后,郎中开始对歪头的颈脖发功,突然大吼一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往歪头脑袋上一托,刚感受热麻后歪头觉得脖子猛地一痛,视觉开阔起来,心里狂喜脑袋正了。紧张的一家人放下了悬着的心,包了个大红包千恩万谢,郎中留下地址扬长而去。
歪头并不因为周正了脑袋而改了名号。二十四岁梅宝托媒人物色姑娘,人家一打听都摇头,大脚疯子生个儿子是歪头,谁敢进家门。梅宝听了着急疯得更厉害了,嘴里骂骂咧咧,骂不长眼的姑娘,骂不保佑他们的祖宗。村里人避着她,生怕一不小心恼了她后,被她骂个祖宗十八代。
媒人见她怕了,腿跑地更勤了。终于物色到一个姑娘腿微跛,但聪明能干,她不计较歪头的家庭情况,要求对方人好就行。梅宝一家商量了半天,决定看看再说。没想到歪头一看就入了眼,姑娘长得水灵还有手艺会缝纫,歪头说非她莫属。
歪头要结婚了,梅宝让他给郎中写封邀请信,按地址寄出后郎中没有来,估计又云游四方了。媳妇识大体,知道婆婆的性情,从不在小事上和她作计较。婚后一年生了一对女双胞胎,梅宝开心地合不拢嘴。
梅宝往媳妇房间跑,给她端汤为孙女们换尿布。拿着孙女粉嫩的手轻轻地抚摸,媳妇看着她欢喜地样子轻声道:"等孩子能走路了,你来带吧,现在她们还小你一个人忙不过来。"梅宝喜滋滋地频频点头。
三间土屋因为人员地增加显得捅挤,家里瓶瓶罐罐的东西一多,房里连落脚的地方也没有。梅宝的弟弟妹妹看着勤快忙碌的外甥,下班回来就去河塘里捞鱼捕虾,给补贴家用。他们准备帮外甥一把,拿出些钱帮他盖楼房,歪头喜出望外,感谢娘姨和舅舅解决了他现在的困境,表示以后和媳妇挣钱后会慢慢还。
梅宝家的二层楼房半年后落成了,她的房间宽敞明亮,为了方便她喜欢住楼下。这一年疯病破天荒的没有发,歪头说主要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缘故,希望母亲疯病不要再犯。
孙女们一周岁了,媳妇把孩子交给梅宝,自己去服装厂上了班。梅宝背上驮着手里牵着,两个长得穿得一模一样的孩子煞时可爱,梅宝喂饭总会糊涂地搞错,孩子吃了一口转了一圈,她就不知道刚刚喂得是谁,往往贪食的老大吃得撑,老二没吃饱饿得哇哇哭。媳妇把孩子的衣服换成不一样,她教梅宝喂饭的时候让孩子坐在两边椅子上,自己坐中间,左一口右一口就不落下。这方法果然很有效。
不久,梅宝发现一个孩子的耳朵边有颗痣问媳妇,媳妇也没注意到查看告诉她有痣的那个是老二,梅宝有点得意,以后就摸孩子的耳朵喊"大娃″"二娃"。
三岁的孩子在家呆不住,梅宝领着她们去隔壁张婶家里玩。张婶是个心细的人,关了院门上了井盖,两个孩子在院子逗猫狗玩,梅宝进屋看张婶煮南瓜糊面做粑粑。直到蒸锅里飘出南瓜粑粑的香味,她想起了屋外的两个娃娃,一看只有一个娃蹲在地上抠泥巴,另一个不见了踪影,而拴着铁链的狗窝旁甩着娃娃的小背心。
梅宝不由地趴在地上呼天抢地的哭起来,张婶听到动静从屋里跑出来,梅宝边哭边骂:"你家上次那个大黄狗吃了我家的鸡,这次大黑狗吃了我家的娃。”张婶说:“不可能,狗怎么会吃娃娃,还拴着链子呢,你快起来我们找找。”张婶看看插栓的院门没打开,院子大,就呼唤着往四周的墙角落里找。东边墙角鸡舍门口突然探出一个娃娃的头,嘴里咯嗒咯嗒学母鸡叫,手里捏个蛋从里面爬了出来。张婶一看又气又好笑,把粘着鸡屎二娃带到井边洗干净,地上的梅宝看见娃回过了神,脏兮兮地猛扑过来。张婶阻止她说:“洗干净后,和娃娃一起进屋吃粑粑。”三人吃完后,张婶挑了些让她们打包带回家。
时光穿梭,孙女们长得婷婷玉立都读了大学。梅宝老了步履蹒跚,一生辛劳的杨大脚一病不起。歪头带着他辗转了几家大医院,并不见好,冬至那天溘然长逝。梅宝这段时间身体很不舒服她没有说,仍然陪着杨大脚。晚上守夜家人劝她早点休息,她不愿说再陪大脚最后一晚。第二天,杨大脚床头的长明灯亮着,梅宝靠在那里,歪头唤她没了呼吸,再也没有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