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对待时间--《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厉害的人》读后感一

2024-12-20 来源:化拓教育网

《精进》这本书,看完第一章,总体感觉这是一本理论结合实际的书,实际操作强调的更多一点。因为本身这就是一本讲方法论的书。对于这方面有迷茫的人可以尝试学习一下。下面对就第一章的内容写点读后感。

      做一件事,看待一个问题,首先要提的问题是为什么。

      对于“时间”而言,当然是因为它重要。

      时间是如此的平凡,以至于我们常常忽视它。但时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快不慢的往前走。你若真的忽视它,或远或近的未来,总会后悔或至少遗憾。

      时间就是生命的标志,没有时间,你就没有了生命。而且时间可以说对大多数人而言是相对最公平的基本性质。大部分人的寿命是差不多的。对于常人而言,出生时的本质也差不多,而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的,正是时间,或者更确切的说是过去的你如何对待时间成就了你现在的人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广度和高度上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人生。所以时间是珍贵的,每过一秒,就少一秒。所以如何对待时间,那就是你做的任何事情,要么是增加时间的重量(价值),要么是增加时间的长度,这样才不会是虚度人生。所以,如果你还没有想好做什么,那就去跑步吧,据说你跑步多长时间,你的生命就能延长多长时间。有人说把延长的生命都是用来跑步,那还不如不跑,但当你没有更好的选择时,能把时间储存下来,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要成为一个厉害的人,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时间是第一重要的事情。

      从常识来讲,认识或看待一件事物或一个观念,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讲:态度,角度,尺度。

      第一是对待“时间”的态度:“郑重”。何为郑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慎重,严肃认真。书里提到何为“郑重”,就像小孩对待事物的态度: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的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的投入。

      对待时间,首先关注的焦点要明确:当下。只有当下你才是存在的,过去的你已经消失,未来的你只是想象。我们要活在当下,我们也只能是活在当下。如果我们一直身在当下,心在过去或未来,那么一般是这样几种人:一是,后悔一辈子,应该是一辈子都在后悔的人,这种人,总是说“本可以”,“如果当年”,“要不是”等等这类话语的人,如果不做改变,他们曾经并将一直活在后悔当中;二是活在过去的荣光当中,无法承受现在的失败或失落,老年人居多;三是电影《大腕》里最后的“精神病人”,活在自己的想象当中不可自拔。现实中的我们其实也不可避免的会有这三种情形,但这三种情形存在的时间长短影响了我们对当下的态度。完全不想的人就是及时享乐主义者,也不太好。所以要“活在当下”,联结过去和未来。不要走极端,老祖宗的话,活的越久越觉得有道理,“中庸”之道,适合大部分人。天才和呆子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那是上帝的失误。

      其次,要认真、严肃。何为认真严肃,那就是不能三心二意,一心两用。要全心投入。只有严肃、认真,你才能从时间的流逝中,有所得,有所感悟。为什么小孩学东西快,因为他们单纯,他们做一件事情,就只想着一件事情。但随着我们慢慢长大,这种能力逐渐减弱。物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熵。熵的定义就是基本粒子的混乱程度。而有一个悲惨的让人绝望的定律,叫热力学第二定律,简单的讲就是对于一个独立系统,熵只能增加,不会减少。所以如果我们只有一个宇宙,寂灭是我们的终点。但不用担心,我们是看不到的。那可能是以百亿年为单位时间之后。而要如何才能实现熵减,那就是要有外力做功,而且这个效率不可能百分百。也就是说,你做的越多,其实对于宇宙而言,灭的更快,实在是让人绝望啊,不做是死,做了死的更快。所以随着我们慢慢长大,我们接触的知识,见识越来越多,我们的脑袋越来越乱,非黑即白早就无法判断这个世界,彩色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精彩的同时,也增加了我们学习新知识的难度。要怎么做才能提高,一是断舍离,减少摄入量,尽量专注于一两个领域;二是整理,归纳,去芜存菁,形成系统;三是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轻易的肯定和否定,从多个角度和尺度去判断。而这就是做功的过程,就是努力的过程。你不付出努力,不对自己做功,那你就会慢慢退步,最后冥灭于众人之中。

      最后,要慎重。何为“慎重”,就是“选择”,我们要做的事,想做的事很多,选择做哪一件,什么时候做,怎样做,做多长时间都是需要慎重的选择。而如何选择,也是一种重要的课题,这本书第二章就是讲的选择。

      第二是对待时间的“角度”。角度是什么,就是我们观察事物的方向。“盲人摸象”的故事早就告诉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也天差地别。所以,只有全面,才能客观;只有多角度,多维度的思考,才能避免遗漏,减少失误。对于时间而言,书中分为五个角度:积极的过去视角;消极的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宿命论视角;未来视角。仔细分析,是从两个维度来区分,一以时间本身来区分,是过去、现在、未来,二是以看待时间的态度来区分,有积极和消极之分。那么实际是有六种,未来视角可以区分为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对于时间,基本的态度就是要用积极的心态,从过去,现在,未来统一观察,尽量少用消极的心态,但不是一点不用。消极的心态可以让我们更清醒,积极的心态可以让我们更有动力和斗志。我们既要清醒的认识过去,现在和未来,也要勇敢的去接受过去的成功和失败,用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改变现在和未来。“愿上帝赐予我平静,能接纳我无法改变的事;赐予我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赐予我智慧,分辨这两者”。对于工作,多用未来视角,对于生活,多用享乐主义视角,对于人生,要学会多角度判断。

      在这几种视角当中,总体而言,未来视角要多重视。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如果对未来没有仔细的思考和筹划,那你现在或近期就会面临一个又一个问题。意外是不可避免的,那就要把意外也考虑进去,但即使考虑进去,还是可能会有意料之外的意外。这就是侯世达定律,“实际做事花费的时间总是比预期的要长,即使预期中考虑了侯世达定律”。但如果我们就因此否定未来的重要性,规划的重要性,那就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了。就像上文所说的,有些事我们可以改变的,有些是不能改变的。“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而未来的时间节点也是比较重要的,有远期的未来,也有近期的未来。五年是个比较合适的时间。五年后的是远期的规划,五年内的是近期的规划。通常远期未来偏向做什么,近期的未来偏向怎么做。如何平衡,那就要远期未来具体化,近期化。既要有大目标,也要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将小目标的实现路径规划出来。而近期未来,通常容易逃避,那就要提高逃避的成本。比如锻炼,一个人很难坚持,那就拉上同好,一起坚持,总是看电视,那就不买电视,或者把电源,机顶盒藏起来。总是刷网络,那就规定回家就把手机放门口。

      当然未来的视角,不仅仅是规划,筹谋。还有就是要从未来看现在。现象五年后的你,十年后的你看看现在的自己,会不会鄙视自己还是认同自己。有句话不是说,不要让十年后的你鄙视现在的你。这就是未来视角。

      而过去,可以有遗憾,但不要后悔。后悔是对现在无能的借口。对过去,重要的是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避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

      第三是对待时间的“尺度”。尺度就是标准,对待时间的标准,其实就是判断时间的价值,更明确的说是判断花在具体事情的时间的价值。也就是说任何一件事,都是需要花时间的,时间是花出去了,但你有什么收获才是最重要的和需要判断的。书中从两个维度来判断,个人认为是很精辟的。一个是收益值本身的大小,二是这个价值的半衰期。收益值的大小即满足感,成就感,获得感的高低等等,而半衰期是指这种价值持续的时间。所以可以将任何事情放在价值四象限内,以收益值为纵轴,以半衰期为横轴,分为四类:高收益,长半衰期;高收益,短半衰期;低收益,长半衰期;低收益,短半衰期。高收益,长半衰期的事情:如找到真爱,学会一种思维方法,与高手深入交流;高收益,短半衰期:抽烟,喝酒,玩游戏这一类的基本都是;低收益,长半衰期:锻炼身体,练习书法,看有益的书这一类的。低收益,短半衰期:看电视,看新闻,刷朋友圈等等。总体而言,我们要多做半衰期长的事,不管单次收益的大小。这也是时间的复利。比如流行的“一万小时定律”,工匠精神等等。

      用收益的半衰期来观察事物,还可以辨别噪音。现代社会是信息爆炸的年代,一年的信息可能超过过去所有的历史信息。信息的碎片化,娱乐化,及时化,导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信息的海洋中。但我们如果心中没有一盏灯塔,那我们就会迷失在这海洋中,到达不了心中的彼岸。所以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信息,去除无用的噪音,才能把时间花在高收益,长半衰期的事情上。如果我们没有挑选有用信息的能力,那就多阅读经典,那是历史给你筛选出来的珍珠,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检验和洗礼,愈加珍贵。

      时间是有限的,而事情是无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当中尽量又好又快的做好事情,怎么把握做事的节奏也很重要。人生就像一首协奏曲,会有高潮和低吟,有快有慢。一些程序性,事务性的事就尽量快,而涉及到重大干系的事情就尽量慢。比如刷牙,洗脸,化妆,无法和解的争吵,家庭日常采购,家务活等等就尽量快,而像和家人呆在一起的休闲时光,欣赏好电影,自我反思,重大决策等等就尽量慢。

      而对于私人时间,也就是除了工作、陪伴家人之外的个人时间,最好有一项长期爱好,而且最好不要是那种短半衰期的爱好。如,摄影,游泳,健身,画画,跳舞,唱歌,写作都可以。让时间慢慢积累,慢慢沉淀。

      书中的精彩总结:

      用平衡的观点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用“郑重”的态度活在当下,联结过去和未来。明确工作和生活的界限,用未来视角工作,用享乐主义生活;使用时间之尺,审视事件的长期价值,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事件;让远期未来更具体,为近期未来增加挑战;把握做事的节奏,区分“求快”和“求慢”的事情;提升时间使用的“深度”,减少被动休闲的比例,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爱好。

      总而言之,时间不可逆转,生命只有一次。如何在临死之前,回首往事,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那就要从现在开始,种下你的明日之花,不要着急,不要放弃,终有一日,繁花盛开。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