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不评判别人,别人评判我怎么办

2024-12-20 来源:化拓教育网

这个问题是学员提出的,听上去有两层含义:

1 、对失控的担忧:控制自己很容易,可我不能控制别人。

2 、对公平的寻求:有一种“我不打他,他打我怎么办”的意味,最终为了自我保护。

先说第一个:

很多人在遇到这类问题的时候,会第一时间把目标转向对方。比如夫妻不和,其中一方来做心理咨询,他可以在几分钟内就把话题转到“我可以改,但是他不改怎么办”,“我可以不指责他,他指责我怎么办?”

人们往往觉得这事对我不难。可是,提出这样的问题,就意味着他高估了自己做到的可能性,因为他还没有真正明白“我这么做是为了谁,为了什么”。

有关第二个:

对公平及自我保护的寻求,学员这么想也可以理解。因为人们攻击别人的时候,非常容易使用评判的方式,比如,你这个笨蛋,你就是一个傻子,所以当我们听到评判性词汇的时候,即便对方不是故意攻击,我们也会认定对方就是在攻击我们,因为我们产生了被攻击的感觉。所以,当我们被别人评判的时候,被攻击的感觉会让我们第一时间想要反击,要不的话,我就没法保护自己,我就吃亏了。我想这也是为何学员会提这个问题,一定程度上,他把评判直接当作攻击来对待了,意味着“我不攻击别人,别人攻击我怎么办”,有一种不能保护自己的担忧隐含其中。

只有真正明白“我为什么不评判别人”才能直面以及学会解决“别人评判我怎么办”。所以,我们一起看看:我不评判别人,是为了什么?

从两方面来说。

第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不评判别人?

首先,为了塑造我们更理性的认识和思维模式。

评判别人反映的是我们的认知与思维习惯,也在进一步塑造我们的认知和思维。评判的背后常常是以点概面的绝对化思维,非黑即白的极端化思维。

比如,你因为没有拿稳杯子,让杯子碎了一地,你的妈妈说“真是笨死了,干啥啥不行”;

你在班上考了倒数几名,你的爸爸指责你“看你这辈子就这样了,没出息”;

你偶然间知道你的朋友欠了另一个朋友的钱没有偿还,你立刻觉得“本来还以为他是个好人,没想到他这样,以后不和他来往了”。

现在更普遍的是,在网上看到别人说的话中有一句话不合自己的心意就开始骂对方SB,不但让自己容易被愤怒情绪干扰,而且也容易招致他人的反击。

评判常常让我们把自己讨论的问题脱离事实上升到,如此我们就很难与异己共存。我们常说“人因相似而吸引,因相异而成长”。而动辄上升评判他人的人,却很难从相异中成长。当有不同出现的时候,他们很难客观地对某事某观点进行“对事不对人”的辩论,而是经意不经意地就开始“对人不对事”的相互攻击。而我们之所以说“不评判别人”也是这个意思:

我们可以评判自己与别人的,但是不能评判别人的

我们可以就某事某观点进行差异化辩论,如此可以促进更深刻的认识、理解与沟通。但是上升评判别人的“人”容易造成我们主观的、片面的、狭隘的认识他人,导致脱离事实、划分界限,甚至人身攻击,结果,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

更重要的是,评判背后所反映的业已形成的认知习惯,也是造成我们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过于在意别人的只言片语,活在别人的评判中的原因。

不少人问我“我是讨好型人格,特别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怎么办”。

一个人,只有你自己相信某事物的存在,某事物才能影响到你。

比如,只有你相信上帝,才会觉得上帝在帮你。同理,如果你相信评判,你就会在意别人的评判。你会因为别人做不好某事就以点概面地认为对方是个彻底的失败者,那么,你做不好某事的时候,别人说你笨,你自然也深信不疑。反之,如果我们只是把对方的观点当作观点来看待,我们就对他人有更多的耐心,也会对自己多一些耐心,更不会为了防御自己成为他人眼中的傻X而不敢说话,或者在和别人说话的时候总是能从别人眼中看到“傻X”二字,从而导致对他人的敌意。

一旦你学会看到自己评判别人背后的片面化、绝对化,才能在他人评判自己的时候看到他们的局限性,从而不轻易被人左右。

人总是拿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又从自己塑造的世界中看见自己

而学习不评判别人,就是在培养我们更理性的思维模式,提升自我了解的能力,避免自己被他人牵着鼻子走。

其次,不评判别人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合作能力。

我们知道,被人肆意评判的感觉不好受,因为会让我们有种被人身攻击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会促使我们远离评判我们的人,反之同理,所以,我们也要避免评判别人。但是,让有些人陷入迷惑的常常是“我照顾他的感受,而他不照顾我的感受”。

这也是造成学员问题的部分原因,“我不评判他,让他很舒服,而他评判我,让我不舒服,那我岂不是亏了?”

先思考一个问题,我们都希望提高个人素质(或个人情商),为了什么?

如果是为了和某一个人之间的公平,我想说的是,大家千万不要提高素质,你可能会发现,你甚至承担了更多。

你想,如果你是一个粗鲁野蛮的人,谁让你不爽你就骂谁,谁让你不满意你就指责谁,你想吐痰就吐痰,你想高声就喧哗,只要不违背法律,你可以随时释放你的坏情绪,当下倒也可以自我满足,甚至某些时候还可以得到既得利益。

相反,高素质的人可能会受到更多的约束,比如高铁上不霸座,地铁上不扔垃圾,看病不插队,这些不仅不能让你在某时某刻得利,相反,你还会失去一些行动上的自由与方便。

但是,我们依然希望自己是一个高素质的人,而不是成为随意吐痰的人,为什么?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想超越他人,从而追求优越感及寻求自我价值感。

那为什么我们觉得高素质可以满足这些需要呢?

所谓高素质,就是懂得放下自己的私欲、控制情绪从而协调个人和社会需要,反映了一个人与社会中与他人和谐共存的高可能性。我们知道,社会化程度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一个人的行为越被社会接纳和认可,越符合社会文明发展趋势,就意味着这个人的存在对整个社会越有意义,越是具备存在的价值

而一个人谋取眼前的利益与他的个人存在价值是两回事。

我们知道,一个鸟群中出现一只自私的鸟儿,这只鸟可能占尽便宜活得很爽,但是,它终究会因为不符合群体需要而被群体排挤,因为它的存在对于群体没有价值。

诚信礼仪的存在也是如此。春秋时期,楚不遵从周礼扣留宋襄公,因为有了先例,战国时期,秦比楚更不遵从诚信礼仪,张仪用“商於六百里”失信诓骗于楚怀王。秦失信于楚没有代价了吗?有,“诸侯由是不直秦”就是,秦二代而亡,怎能说与此毫无干系?

诚信礼仪的价值,在于协助人们形成更好的合作规范,连最追求私利、最不讲究合作的战争也终究要回归合作化,更何况我们日常生活。那么,不评判别人也不是为了一时之爽快,一时之公平,从长远来,这种自我约束可以让我们与他人之间更容易合作。这也是为何哪怕学员觉得不公平,潜意识也还是不屑于和评判者一样的原因。

当然,任何收获都有代价,这是我要说的第二点。

第二:不评判别人的代价是什么?

提高自己的素质,绝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让自己很快乐很满足,相反,我们甚至会损失一些利益。所以,不去评判别人也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它减少了我们的即时满足感,甚至会承担更多,并且需要更多的自律。这个过程本身并不快乐,可是它会提高我们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人最自在的状态是什么,就是不压抑自己,想骂人就骂人,想打人就打人,只要看到对方一点不爽我就把他判定为SB,让他彻底消失,如此才能满足完美自恋。这其实是人最自然最本能最满足的状态。这个时候,人的自我本能会得到最大满足。但是,我们知道,我们不能这么做,因为社会越来越走向文明,文明的标志是什么?就是人类学会了让自己的行为适应社会道德和规范,这就需要用理性来控制我们的感性以及情绪。人在愤怒的时候想打人,但是现在社会不允许你这么做,如果你没有控制住自己的行为,下一秒钟,你可能就会被法律剥夺人身自由。所以,理性,是对本能的对抗,这甚至会让我们感到压抑。但是作为文明社会的一员,你能够控制你的情绪,约束你的行为,是你在协作化社会中生存的必要条件。

实际上,我有一个看法,为什么现在社会人们心理问题这么多?甚至我认为心理问题会越来越多,恰恰是因为现代社会合作越来越多,而合作的深入需要人们更多地控制自己的本能欲望、情绪,如果一个人的理性不能协调情绪,很容易因为压抑而出现心理问题。

所以,我们学习不去评判别人恰恰就在于此: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减少自己的内心冲突。要不的话,你可以很轻易地发现,你身边充满了因为你以点概面而让你看不惯和让你不爽的人,你怎么顺心的活呢?

理性控制自己的攻击欲,把自己的攻击性从言语对抗和侮辱中脱离,升华到个人的价值提升,是人格发展很重要的过程。

我常说“谁痛苦,谁改变”,不是说“你改变就是你的错”,而是先知先行,因为你先知道了,所以你先去行动。

学习之初,先知先行者一定承担的更多。但是,这些承担也是完成自我超越的一部分。

作家龙应台说过一句话,估计大家耳熟能详,“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作为对自我的完善,学习不评判别人,其实也是让自己具备更多合作和选择机会的过程。

懂得了我为何不评判别人,那么,别人评判我怎么办?相信大家心中也多少有了答案。无论你怎么做,你的心中都会更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禁止转载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