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灵公篇第十五」7
【原文】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译文】
孔子说:“真正直啊,史鱼!邦有道他能直书历史,邦无道他仍能直书历史。真君子啊,蘧伯玉!邦有道则出仕行仁,邦无道则退隐不仕。”
【注释】
“直”,正直、真实、公正、客观。
“史鱼”,卫国史官,名鱼,也称史鰌(同“鳅”)。有君子之称。
“道”,仁道。“有道”,即行仁道;“无道”,即不仁道。“邦有道”和“邦无道”是固定用法,可不译。
“矢”,箭,引申为“直”。《博雅》释为“正也,直也”。《诗》云:“其直如矢”。故“如矢”即同于“直”。
“君子”,此处指有德者。
“蘧伯玉”,春秋时卫国著名的贤大夫,子贡外祖父,与孔子亦师亦友,有君子之称。
“仕”,出仕、做官。
“卷而怀之”,意思是把学问和能力卷收而怀藏起来。喻指退隐不仕。后亦简称“卷怀”。卷、怀均为收藏、隐藏之意。
【评析】
关于史鱼的个人背景资料,史籍中难得一见。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认为“史”是官名,笔者倾向于这种意见。古时常见以官职为氏者。当时各诸侯国均设有史官且多为世袭,故不乏以“史”为氏者,这也成为后世“史氏”的一个重要源流。“史鱼”应当即属此列。之所以要特别强调这一点,是因为这对于研判孔子“直哉,史鱼”的评语至关重要。正因为史鱼是史官,所以我们才有理由相信:孔子所赞的史鱼之“直”,应当并不同于孔子所谓的“邦有道,危言危行”(参见《善读「论语」14.3》)。
史官这个职位很特殊,它不像朝廷中的其它职位那样,出仕者可以“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参见《善读「论语」7.11》)。史官是藏无可藏的。无论邦有道还是无道,历史都需要史官书写,这是史官无法逃避的责任。由于史官这个职位自带风险,因此,书写历史的方式本身就是对史官最好的评价。
据《左传》记载,在齐国大夫崔杼杀了齐庄公之后,齐太史如实写道:“崔杼弑其君”。崔杼不想在史书中留下弑君的恶名,威逼太史改写,太史坚拒不从,崔杼就杀掉了太史。古时的史官通常为世袭,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太史被杀后,接替他职位的二弟、三弟也因坚持直书而被崔杼相继杀害。到太史四弟接任时,仍宁死也要秉笔直书。崔杼无奈,只得放了太史四弟。这时,齐国南方有个史官听说太史兄弟因直书崔杼弑君一事而接连被杀,就背着竹简前往齐国都城,宁死也要接替直书历史的工作。后来听说新任太史已经如实做了记录,这才返回南方。文天祥《正气歌》里的“在齐太史简”,说的就是太史四兄弟和南史这一段舍生赴死、慷慨取义的典故。作为后人,我们实在不敢想象:“崔杼弑其君”这短短五字的历史记录,竟然是以三位史官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种坚贞不屈的精神,正是孔子在本章中所赞史鱼的“直”,也是作为史官最最宝贵的品格!因此,“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其实是对作为史官的史鱼至高无上的赞誉。
另据史书记载,史鱼虽曾数次谏议卫灵公进用贤人蘧伯玉并退弃不肖之臣弥子瑕,却都未能成功。因此在临终前,史鱼令其子将自己陈尸于窗下,而不可依礼在正堂治丧。卫灵公前往吊唁时,见陈尸之处不合礼,问知其故,甚为自责。便即进用蘧伯玉而退弃弥子瑕,并将史鱼移至正堂,成礼后方去。古人称这一典故为史鱼“尸谏”卫灵公。
历来都以为“尸谏”彰显了史鱼之“直”,笔者却以为其实是彰显了史鱼之“智”。老子曰:“知人者智”;樊迟问智,子曰:“知人”(参见《善读「论语」12.22》)。史鱼知蘧伯玉贤,此其知人者一;知弥子瑕不肖,此其知人者二;知卫灵公亦有识人之明,只是为人欲重,却心地不坏,即使“尸谏”无效,也不会祸及家人,此其知人者三。如此直而有智,史鱼亦堪为君子。
在善读「论语」14.25中,我们曾介绍过蘧伯玉勤于正己。本章中孔子赞蘧伯玉为君子,说他能知行知止,“用之则行,舍之则藏”,邦有道则出仕行仁,邦无道则退隐不仕。蘧伯玉的事迹很多,此处只举一条,从中即可见蘧伯玉的为人。
据孔子身后400余年的西汉著名经学家、文学家刘向在其编撰的《列女传》中记载,有一次,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夜坐闲话,忽闻车轮声滚滚而来,至宫门而止。过宫门之后,轮声复又滚滚而去。南子说:“此必蘧伯玉也。”灵公问其故,南子说:“蘧伯玉,卫之贤大夫也。仁而有智,敬于事上。此其人必不以暗昧废礼,是以知之”。南子知道以蘧伯玉之贤,虽在暗昧无人之处,也一定会谨守于礼而在宫门前下车致敬,绝不会失礼。灵公派人去看,果然是蘧伯玉。
有注解认为:“史鱼之直,未尽君子之道。若蘧伯玉,然后可免于乱世。若史鱼之如矢,则虽欲卷而怀之,有不可得也”。这种看法,应当是忽略了史鱼职业的特殊性。《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说,吴国公子季札曾到访卫国。在见过蘧伯玉、史鱼等人后说:“卫多君子,未有患也”。这显然是将蘧伯玉、史鱼等人视同君子。公子季札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曾会见过齐国晏婴、郑国子产、晋国叔向等著名政治人物。他曾三次让国,品德极为高尚,并且见识超卓,崇尚礼乐,因此他的评价应当是可以采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