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Gap
孵化器和投资机构的投资经理,在项目交流的时候,本质上玩的都是Knowledge Gap的生意。简单来说,投资人以过往的技术、经历、人脉围城一条Knowledge Gap,在与项目交流的过程中,以这条“鸿沟”去测试潜在的投资项目。投资人不可能是所有领域的专家,优秀的创业者必须要越过这条“鸿沟”,证明自己比坐在对面的投资人更懂得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和领域。而最终投资人青睐的项目,就是那些能够越过这条“鸿沟”的项目。
如何形成Knowledge Gap?
如何形成或提高Knowledge Gap?一般投资人有来自不同领域的:媒体、技术、财务等不同背景。
- 媒体背景的投资人,权利人脉比较广,由于之前的经历,看过的项目也比较多。
- 技术背景的投资人,由于气场和圈子的关系,更适合投偏Geek的项目。
- 财务背景的投资人,大多在一些中后期的投资机构。
不同背景的投资人优势/劣势都不同,但都是以过往的经验形成Knowledge Gap。接下去,通过不断地与项目交流,以及其它在线渠道获取项目信息来巩固、加强自己的Knowledge Gap。
项目交流
硬币的两面
某些情况下,越强的Knowledge Gap可能会造成投资人或投资机构的天花板。对于某些领域的固有印象太过强烈或固执,反而看不清楚那些潜在的”破坏式创新“。
创业项目交流与大脑肌肉记忆
关于孵化器与项目交流,之前已经有几篇文章提到,具体可参考:
这里的创业项目交流与大脑肌肉记忆又是什么意思?
这里的“肌肉记忆”,指的更多是投资人对于项目的一种判断能力。风险投资人的工作大多分为:案源接触、项目投资、投后服务三部分。
而上游案源接触的部分,往往又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案源会由多种渠道过来,包括参加各类活动,或者是朋友推荐过来。投资人在与项目接触交流的过程中,凭借的是以往的技术、经验、人脉、知识结构。投资人会以这些积累去判断创业者,是否有足够的气场。而这整个交流判断的过程,就是某种意义上的肌肉训练,或者说肌肉记忆。
在某一领域,投资人交流的项目数量越多,越能够总结判断出好的项目和创始人应该具备哪些知识结构和气场。这个过程中,创业项目是“素材”,交流过程是“训练”,数量越多意味着”强度越高“。当整个大脑的肌肉训练达到一定强度之后,投资人对于好项目的判断准确率就会大幅提高。
反过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在市场上,有大量投资人跑会,在咖啡馆约见项目等。除了在圈内建立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之外,不断地进行大脑的肌肉训练,提高自身的判断准确率是很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