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应该从父母那里得到两样东西:根和翅膀。”你相信孩子是什么样的,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歌德
01
最近大火的《我家那闺女》里,有两对父女有着截然不同的相处模式,让我一时颇有感触。
一对是傅园慧父女。
傅爸爸在节目中讲了个故事。有一次,他去探望在省队训练的女儿,队友们跑过来告状说,傅园慧居然说自己是个天才。
他们本来觉得这件事有点好玩好笑,没想到傅爸爸很认真地对他们说:“是的,我们傅园慧,真的是天才。”
他说这句话,真的很让人感慨。傅园慧说,父母从小给她的教育,就是自由生长。
“他们不断的告诉我:你是最棒的,你是最好的,你是天才。然后我一直告诉自己,我是最棒的,我是最好的,我是天才。”
“这三句话听起来有点傻,但当你遇到很多困难的时候,别人都不相信你的时候,或者攻击你的时候,这三句话就会成为你最重要的力量源泉。”
跟傅园慧的爸爸完全相反的,则是郭跃的爸爸。
郭跃现在已经退役,她说,她想“尽可能地尝试之前没有做过的事”,还想进入娱乐圈发展。
可是,郭爸爸当即表示反对,他认为女儿“目前的生活状况很好,没有必要跨行去自己不熟悉的圈子里面混。”
甚至说:“她自己什么样,她自己不知道吗。”语气像很多习惯打击孩子的父母,伤人而不自知。
对于郭跃的很多选择,郭爸爸总是表示反对,不能还不结婚,不能留短发,不能再跨界。
这种态度总像在说,他并不相信已经三十多的女儿,能决定好自己的人生。
所以,他总是一边打击女儿,一边事无巨细地为女儿包办一切。
节目里有一个很夸张的细节,郭跃在餐桌吃饭,在厨房洗菜的爸爸竟然通过一面镜子观察女儿的一举一动。
现实生活中,像郭爸爸这样的“直升机父母”不少。
他们就像直升机一样,整天盘旋在孩子的头顶上空,时刻监控着孩子的行为,保证他们走在正确的路上。
你能行吗?算了还是爸妈给你安排吧。
你要去那家公司?你做梦吗?
你几斤几两,自己没点数吗?
一边否认孩子的决定,打击孩子的自信,一边擅自决定孩子的人生。
同样是关心孩子,傅爸爸和郭爸爸走向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傅爸爸相信女儿,所以总是让她大胆去试,傅园慧也长成了乐观开朗的样子。
而郭爸爸总是不相信女儿,生怕女儿哪一步走错,所以郭跃就显得有些反叛和挣扎。
02
信任感,来自互相的了解
被父母信任的人,总是被父母强行安排人生,长大后,他们的性格会走向两个极端:
要么太“弱”,自卑怯弱,缺乏主见,自我效能感低,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习惯被别人安排生活。
要么太“强”,不自觉地通过各种叛逆和父母对抗,试图挣脱控制,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比如郭跃)。
父母传递的不信任,对孩子来说,其实是一种潜在的心理伤害。然而,在中国式亲子关系里,彻底交付信任真的很难。
当我们眼睁睁看着孩子长大了,渐行渐远,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心情肯定会很复杂。孩子独立是好事,可是孩子未来的不确定,是所有父母都要操的心。
所以父母总是忍不住想为孩子做得更多,把他们送得更远。
这样的焦虑同样发生在作家龙应台身上。
当年龙应台离开欧洲的时候,安德烈14岁,后来重聚,儿子已18岁,她这样描述儿子:
“他有了驾照,可以出入酒吧,脸上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透着一种独立的距离,手里拿着红酒杯,坐在桌子的那一端,有一点‘冷’地看着自己的妈妈。”
儿子冷冷的眼光,让一位母亲感到陌生和不安。
于是,她邀请儿子和自己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写一个专栏。母亲试图透过这个老派的方式,进入一个十八岁儿子的世界。
儿子答应了,但这个沟通了解的过程并不容易。
安德烈在德国长大,擅长德文,会说中文,却不识中文,而龙应台擅长中文。母子俩协商用英文来写信交流。
儿子用英文写信给她,她收到信后,把儿子的信译成中文,然后,她用英文写回信。最后,她将自己的英文信重新用中文写一遍。
在这四道程序里,他们经常需要通过越洋电话用中文讨论。虽然困难重重,中间有多次拖稿,但最终35封信集结成《亲爱的安德烈》得以出版。
当然,这本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母子用了三年时间开启了重新认识彼此的大门。正如她说:
“我们原来也可以在他18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
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我们都渴望和自己的孩子好好说话,可是又有多少父母能像龙应台那样,为了重新和儿子建立联结,主动而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呢?
03
信任的过程,只需要接纳
有时候,这条信任之路会充满荆棘,它会不断试探父母,挑战父母的耐心,考验父母的爱。
也许父母曾试着相信孩子,孩子却并没有实现承诺——这的确令人无比沮丧。
可是静下心来仔细想想,父母自己的成长不也是不断犯错,不断修正的过程吗?
其实,他们和我们一样有优点,也有缺点。就像完整的一天,有白天,也有黑夜。孩子的行为有反复的偏差,这是他必经的成长阶段。
正是这样的时刻,他们更需要父母站在长远的角度,耐心陪伴,给予支持,依然相信他会成长。
而不是先站出来指责孩子:“你果然做不好,还是我来吧。”越是这样,孩子越不敢再尝试。
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曾说,“只有在尊重个体差异,容许犯错、敞开沟通、灵活制定规则的环境中,才能让人感到自身价值所在。”
没有全然的接纳,口头上的信任是苍白无力的。而信任的终点,是安心放下。
这个“放下”有两层意思。
1.对于我们自己,要放空。
放下对孩子的控制欲,放下不必要的干预,放下对结果的期待。
要放下,并非容易的事。正如龙应台所感叹,“认识一个18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
2.对于孩子成长,要放手。
放手,绝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及时地牵好手,适时地放开手”。真正想把信任交付给孩子的父母,要明白这一点:
你需要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拥有更自由的空间;
你需要传授他们生活的技能,而不是包办他的生活;
你需要教会他们如何面对变化的人生常态,而不是只想着帮他撑起另一半天空;
你需要让他们自己规划人生,因为那是他的生命。
“孩子应该从父母那里得到两样东西:根和翅膀。”歌德如是说。
有了根,孩子的生命得到滋养;有了翅膀,孩子的灵魂能够飞翔。而这一切,源于父母对孩子的相信。
你相信孩子是什么样的,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