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讲:“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意思是说名气很大,但真实情况可能很难符合。苏子履新,适逢金榜高中,皇帝恩宠的人生赢家态势。
苏轼自然是才高八斗,有真材实料的天之骄子。但有句古话讲“全则必缺,极则必反”,对于年轻人“德不配位,必有灾殃”,陈希亮敲打苏轼未必没有这方面的考虑,也可谓是用心良苦。
对于苏轼来说,在潜邸之时有这么一次细细磨砺,也为他将来回京做官,能够更圆滑世故些埋下了伏笔。
恃才傲物是天才的通病,苏轼有,现代的很多同学身上也有,可是璞玉如果不磨去外皮,就无法展现出它摄人的光彩,而最好的方式就是适度的打压。有时我们看到领导处处挑我们的不是,其实并不是对我们有更多的偏见和想法,可能只是有意在打磨我们,对我们有袍泽之意。
但是这种关系说破了,就起不到磨砺的作用了。所以作为年轻人,气度还是要培养的。就如苏轼,在报道被拒之门外时,写诗自嘲也要好过拂袖而去,危机危机,其实道理和一切皆藏于一时一事之中,等待有缘人逐个去体会和破解,而别人终归是局外人,起到的只能是助力的作用。成长还是要靠自己。
苏轼与陈希亮冰释前嫌,并为其著传立说,成就一段佳话。但并不是所有的年轻人都会如此的“幸运”,个中的是非曲直还要同学们深深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