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进行举世瞩目,哪些话题最受大家关注?新华社的“媒体大脑”用首个视频新闻给了大家一份“标准答案”。一篇15秒的《2018两会MGC舆情热点》视频新闻,将人工智能在新闻报道领域的应用推入深度领域。“人工智能”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从热炒的概念到进入千家万户,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它必将在未来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媒体大脑"两会上岗从“出生”到“学习”,再到成为“专家”,“媒体大脑”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媒体大脑的成长虽然不如“阿尔法狗”给大家带来的震撼强烈,但是“媒体大脑”的突破和应用也为媒体生产端带来了无限想象空间。
人工智能到来的标志----AlphaGo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人工智能在媒体应用的前世今生,其实人工智能在媒体行业的试水早就开始,在国外,路透社、美联社、《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雅虎、赫芬顿邮报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公司都已纷纷采用机器人生产新闻已并非鲜事,不知疲倦的机器人记者在美联社每季度可以生产多达4400篇新闻;在国内,2015年9月,腾讯财经推出了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用时一分钟写出了第一篇报道;同年11月,新华社写稿机器人“快笔小新”正式上岗,可以写体育赛事中英文稿件和财经信息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机器人的计算能力和学习能力不断提升,传统新闻生产的方式将逐渐被改变。
那么,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对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思考呢?
一、新闻生产方式由专业生产过渡为“专业生产+社会生产+机器人生成”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新闻媒体、社会群众和机器人将各自拥有自己的领地。新闻媒体的精力更为专注,长时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精耕细作,有着很多大事件的“独家”发言权,在国家政策方面的消息也有着不可撼动的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充当着国家发言人的角色,对于人性的把握和政策的解读将更加精准深入;越来越多的自媒体人能够占据一席之地,优点在于群众力量的强大,很多时候发生在新闻的“第一现场”,拿起手机拍几张照片和短视频就可以制作出一份“独家报道”,在朋友圈和微博上火速传播,而且很多自媒体在面对事物有着独特角度,能够发出不同的声音,给读者一个认识世界的新视角,在社会热点和很多垂直领域能够收获到更多关注。
机器人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结合提前设置好的算法不断自我学习,通过关键词分析为读者提供一份可靠的新闻,在这里,我们之所以用“机器人生成”而不是“机器人生产”,是因为人工智能的应用主要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也许未来机器人将会大量取代媒体记者的工作,也许未来会研发出更先进的算法,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新闻的源素材,没有“第一现场”的素材采集,算法再先进也无能为力。
二、媒体人的工作将不会被完全取代
机器人写作相比人工新闻的优点不言而喻。其写稿速度最快可达到毫秒级,无人匹敌;其应用大数据技术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让人类望尘莫及;其不知疲惫、产量惊人、准确性高,也大大提高了传统新闻工作者的效率,“全能记者”难以培养,但是自动分析两会舆情、生成可视化图表,连配音、配图和视频剪辑都可以在15秒内完成的“媒体大脑”却可以被创造出来。第一点中我们也强调到,人工智能的强大在于强大的计算能力,在于先进的算法支持,在于对原材料的加工,没有传统媒体新闻工作者提供的原材料,就没有“生成”一说。新闻需要的是有温度、有情感、有人性的写作。即使计算机的算法再精准,它也无法减少人工干预。在调查研究、深度报道、评论分析等优质内容生产的关键环节,人类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压倒性优势。懂内容和懂算法几乎同等重要,一个有发展潜力的媒体需要算法与人工并行,并寻求两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三、用开放的心态去拥抱新时代
拥抱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不是威胁,而是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从媒体应用拓展开来,可以预见的是它将在各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很多人会因此下岗,很多岗位将会被人工智能而取代,同时它也会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技能生疏的工作者将受到更高效的人工智能的威胁。然而,对于技能熟练的工作者来说,这意味着更多的工作机会,并激励他们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它具体会走到什么方向,会如何具体地改变我们的生活,谁也无法给出标准答案。任何新技术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观察和准备,用人类特有的敏感度去观察这个社会的变化,去观察人工智能已经来到了哪一步,同时结合我们的现实处境去分析,找出自己的最佳方案,并积极准备。我们不是要区和人工智能比,我们要和我们身边的人去比较,只要我们比身边的人更早地拥抱这个新时代,更早地着手去准备,我们就有充分理由相信我们能够更加从容地去应对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新变化,也许在未来人工智能领域创造出的新岗位中,就有一份在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