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翻了翻关汉卿的本子,又正巧课上讲到了《窦娥冤》这一节,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越想越有趣,苦于无处可诉,只好记下来,算是篇剧评杂文。
《窦娥冤》简单来讲,是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催债惹恼了欠债人,欠债人想要杀人灭口,老太婆又被一对路人父子救下,而父子随老太婆回到家中见色起意,儿子想要杀掉老太婆,最后却误杀父亲,嫁祸老太婆守寡的儿媳,儿媳含冤致死最后又得以平反的故事。
这个故事里,很有意思的是,明明作为一切事情开端的“蔡婆婆”,一直竟然都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
如果把这件事情用现代发生的相似的事情代替,就会很容易的发现,其实这个故事传到现在,对我们的三观和逻辑有很大的冲击。
就比如,我(女生)是一个放贷的,我放校园贷,放裸贷,有一天我去讨债,讨债当然不能在人多的地方,毕竟还没有到硬逼的地步。我和欠债人到了一个小胡同,我说你赶紧还债,而他却掐住我的脖子狞笑着说你死吧!我挣扎了半天,眼看着要眼一翻就过去了,这个时候巷子口突然窜出来俩小混混,三拳两脚就把那个欠债的打跑了。我还没来得及感谢这俩混混,其中一个突然从怀里抽出把水果刀抵住我的脖子,“赶紧带我去你们家拿钱!拿不出来钱信不信我俩强奸你!”
吓得我只好带他俩回去拿钱。
家里有个和我同租房子的室友,是个很漂亮的女生。这俩混混正好撞见她,一看这小妞还挺漂亮,就商量着你一个我一个把我和室友强占了。过了几天发现,我总碍事,就想着弄死我。
后面的故事,差不多也就是这样。把《窦娥冤》代入到现实,就很容易地发现,其实“窦娥”或者“我的室友”,都是一个无辜的打酱油的角色,但最后因为嫁祸才莫名其妙的成为了主角。
蔡婆婆这个角色,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很矛盾并且有意义的一个角色,偏偏逐渐被弱化了。
首先,放高利贷的是一个老太婆,姑且不论放高利贷这件事道德不道德,在当时的律法允不允许,一个老太婆,人到暮年还狂妄违矩,至少这是中国人道德标准所不提倡的。
蔡婆婆后来病倒,要张驴儿(搭救他的父子中的儿子)煮碗羊肚汤给她喝,张驴儿叫窦娥去做,又在中途偷偷下毒,这时的蔡婆婆却突然作呕,不欲喝汤,先不说她就算真的不舒服喝不下也该客套一下喝一小口,或是先放在一旁,可是怎的,就强要孛老(张驴儿的父亲)喝一口。
来理一理蔡婆婆和他们父子俩的关系,父子俩是她的救命恩人没错,但在前面的楔子里父子二人在蔡婆婆家就摆出无理要求,蔡婆婆怎会如此与孛老亲近给他羊肚汤喝?让张驴儿误毒了父亲。
再到对簿公堂,蔡婆婆不肯替窦娥说一句话,而窦娥却怕婆婆受到牵连赶忙认了罪。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主要讲究人情和伦理,做婆婆的不护着刚刚守寡的儿媳,这又是什么道理?
再说蔡婆婆是放贷的,不是家财万贯也是有些闲钱,本子里几次突出县官的贪官形象,婆婆就不肯去贿赂贿赂?
这么一看,原来中国婆媳矛盾的渊源在这儿哦。
后来窦娥临刑前“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亢旱”都暂且不提,这些都广为人知。
直到窦娥的父亲升官归来终于为窦娥洗清了冤屈,已成怨魂的窦娥还不忘叫爹爹帮忙赡养婆婆。
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呢,如果放在当时,它讲述的和突出的只是一个“孝”和“邪不压正”的传统理念,但其实在那时它的逻辑都是不通顺的。
放在现在,窦娥的孝是“愚孝”,“邪不压正”也只是套在一个老套的传统故事剧情里。
朱光潜先生说中国其实是没有真正意义的悲剧的,由于中国人浓厚的道德观,他们总是喜欢善恶终有报的大团圆式结局。
那我们可以换个思路想想,蔡婆婆和窦娥体现的,并不只是一个婆媳矛盾的载体,它还表达了什么?现在人看来,它可以表现的很大。
明星偷税漏税,团队背锅;官员贪污被查,低级干部背锅;蔡婆婆一直在惹事,窦娥背锅。
悲剧应该并不只是对于剧情和结尾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更应该体现在一个故事所彰显的能够结合当代的精神内核,是讽刺还是腐败?是暗嘲还是明着挑衅?如果一个故事能够表现一种悲观的理念,揭露一种黑暗的现实,那这个故事就可以称得上是悲剧。
这么看来这个故事无疑是个悲剧,嘲讽官员,嘲讽明星,最重要的是,最后这类人还逍遥法外,安度晚年。反过来讲,若不是窦娥的“愚孝”和“纵容”,也不会有这样的境地。
所以现在讲“孝”而不求“顺”,明“礼”而不达“行”。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些读者更应该分布在各个时代——时代不同,每个故事的含义也应该不尽相同。
想起一句话“我抽烟,我喝酒,我纹身,但我还是个好姑娘。”
蔡婆婆说,“我惹事,我放贷,但是我没罪。”
嗯,没毛病。
瓦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