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本书,介绍麦肯锡公司(一家全球性管理咨询公司)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忽然觉得,这些让企业高管们用来处理项目的方法对我们处理家庭生活的特殊场景应该也有帮助。先上图。
6W3H法提供了分析工作的有效架构,当事人可以据此从多个切面理清现状,包括时间,地点,人,原因,制定有效的目标,并检查规划的可行性,包括多个选项比较,成本核算,具体执行人,等等。这样的角度最大可能地避免了决策者感情用事,视角狭窄,酿出祸端。
回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典型场景。
手机上收到不太理想的成绩。“你怎么考这么差?!”“也还好吧,这次数学有点难。”“你每次都有理由。从来没有按我说的去复习功课,就贪玩儿!”“那我考好的你怎么没看见?每天挑刺儿!”“你什么时候考好过?”“上次期末考试也没听你说什么。永远觉得我不好!”“……”
放在企业管理的框架下,这属于一个待处理项目。那么,如果按照6W3H法,家长应该去了解题目难度,考试意义,孩子近期成绩曲线,可能原因,然后一起寻找N个解决办法,并讨论这些办法的经济和精力付出,与执行者的契合度,最终筛选出合理有效的一两个开始尝试使用,并关注使用效果,准备下个讨论主题。
之所以两种处理方法截然不同,原因在于我们头脑中没有全面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框架,事发紧急,被强烈的情绪带跑偏了。
再来看另一张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图。
这个图的意思是,当我们面临现状较之前变差的局面,实际就产生了一个恢复原状型问题。这时,有五个课题需要考虑:
首先是了解掌握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其次是尽可能不遗漏地分析各项原因,而最后制定的措施一般会包括紧急处理,根本解决及预防复发三类。
前面两部分刚才说过了,我们现在来看措施的内容。
当家长发现孩子偷偷玩儿手机时,会怎么做?暴吵,甚至大打出手,当时制止了错误行为。
然后呢?试图建立一个一劳永逸的计划,但总是无法协调。再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等着下一个危机场景发生,再紧急处理。直到原有的措施全部失效,双双陷入困境。
经营管理的理论是,任何出现的问题都提示我们需要改进,改进的方向是不再发生类似问题。那么关于偷偷违规使用手机,我们至少可以思考下面几个内容:
要对手机做一个双方都同意的管理规定吗(如果要,那么就回到6W3H法,全面分析和解决问题)?以什么样的频率监督计划执行可以让它真地落实下去?孩子之前反复出现违规行为,有什么深层的需求没被关注到?
记得我小时候,学期期末表彰时都会说,谁谁是“全面”发展的好学生。确实,全面很重要。
家庭教育,亲子互动,很多时候都因为观察的片面性,处理方法的局限性让事情不仅得不到解决,还有可能愈演愈烈。
所以,跟大家分享以上信息,希望再有什么让人火冒三丈的事儿发生时,能多问一句:
“别急,还有什么没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