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西方化
翻开学生的课本,则不管是内容还是配图,全成了西化的矛盾一词。并且对学生深入理解这一词造成一定影响。
一年级语文课本里多数在末尾出现了以外国人名编造,并讴歌外国小孩的优秀品质。与之相对应的,基本很难看到中国的小朋友有什么优秀品质,其中只有司马光与曹冲这两位历史人物表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其他的课本内容多以寓言动物的形式来表现。
我们的孩子,如果从小就接受西方那一套东西,以喜欢过洋节日为例,从心理上亲近外国文化,逐渐远离我们的传统,那将是多么可怕。
传统文化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唤醒灵魂,让孩子的灵魂得以保护,得到滋养,得以成长;让民族魂孩子的生命不知不觉中深深扎根。
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白毛女》喜儿扮演者孟于惋惜地说:“现在很多孩子一张口就是港台歌曲,我们有那么多优秀的民族传统,孩子们却不知道。孩子是天真无邪的,给他什么他就可能接受什么。”
但是,明知其道却反向行之。从幼儿园起,老师就大张旗鼓组织孩子们庆祝万圣节、圣诞节等洋节日。似一张白纸的儿童,从小对外来节日不加分辨、毫无免疫的接受。不论初衷如何,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同时,许多专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则被沦落为吃的节日,成为一种标注放假的代名词。
洋节日入侵学校、幼儿园,就是从幼儿一代就撕裂了孩子与传统文化的血缘纽带。
中、西医课程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比1。
目前很多中医院校有‘西化’倾向,西医课程占一半或一半以上已是多年来普遍实行的培养方案,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现在比较令人担忧的西化现象是,有些中医药大学开设纯西医专业,名曰临床医学。
年纪较大的大夫用中医诊治比较多,而一些低年龄的大夫,则会首先使用西医为病人看病,基本不会用中药。”
黎敬波说,“事实上,有些中医药大学开设纯西医专业也是被逼无奈,因为学生就业是学校教育的考核标准,现在很多中医院需要数量可观的西医,但西医院校毕业的学生不愿意去中医院工作,所以,催生了中医药大学培养纯西医学生的现象。
中、西医各有各的疗法和特点,希望政府可以从中医角度出发,出台相应的措施、建立良好的评价模式,而不是单单拿化验的指标考证中医的对与错。中医院校也要以中医为重,把西医作为一门扩展课,而不是放在和中医课程相比肩的位置。”
专家的观点
中国教育的国际化应该怎样走,迟铮铮女士是这样说的:中国教育的国际化应该走以母文化为主、超越国界、整合国际资源的路径,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有跨文化理解力、游刃有余的面对未来世界、身心健康、具有中国精神的世界公民。
钱穆——教育的最大错误是模仿西方
中国的东方文化,为什么现在会被大部分西方文化覆盖了?中国传统文化是有很多优秀的成分,但是否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发扬呢?传统文化是否适合当今社会形式下的文化竞争呢?
#30天专注橙长计划#Day21专题演讲-演讲稿写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