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男人,你为什么会家暴?

2024-12-20 来源:化拓教育网
男人,你为什么会家暴?

家暴,家暴,因为有个“暴”字存在,大家的注意力容易集中在“暴力”这个的行为上,常常给施暴者扣上不道德的帽子。其实,家暴有着很深刻的心理成因。家暴不代表人品败环、道德低下,而应该从原生家庭背景、心理健康状况和外界压力等角度去看待。这为消除家暴奠定一个理性的基调。

家暴之所以会造成困惑,因为它往往是一个持续的行为。如果,偶发的一次暴力冲突,相信大多数女性会慢慢淡忘。家暴的危害之处在于它的持续性与不可控性。它不但给受害者带来痛苦,施暴者本人也并不好受。施暴者事后,往往会陷入后悔与自责之中,真心忏悔,求得妻子原谅。但是,没过一会儿,又会旧病复发。这个过程不断地循环反复,双方都深陷其中。

令大众匪夷所思的是,很多家暴受害者迟迟不愿意离开这段让她痛苦的关系,而是选择继续这个恶性循环。

那么,我们可否把家暴,看作和吵架一样,是某种相似的沟通模式呢?

我们都知道,吵架会带冲突,会给亲密关系带来损害,当吵架不断升级时,也会有很多旁观者来劝架。可是,你觉得当事人,就会简单地因为吵吵架而离婚吗?

当然不会。夫妻双方会继续过他们的烟火日子,继续吵吵闹闹。而每天的唇枪舌剑,就是他们的一种沟通方式。

那么,家暴也是一样的,它是伴侣之间的一种沟通模式。绝大多数施暴者,他们施暴的原因,并不是为了欣赏对方头破血流的样子,也并没有因为家暴这个行为产生快感。

本人归纳出来,家暴是一种类似于网络成瘾、购物成瘾的行为模式。这两种行为可以放在一起研究,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家暴者明明知家暴不好,但还是有一股未知的驱动力,在促使他们不断施暴。购物成瘾者明明知道信用卡透支,所购东西并非所需,但还是遏制不住购买冲动。

为什么呢?

因为人们总是容易习惯于过去的、熟悉的行为模式,比如,通过购物这个行为,释放了压力,获得了精神上的一个奖赏刺激,那么,大脑神经就会习惯于这个程度的刺激,并且需要继续购买东西来维持住这个兴奋水平。否则,遇到空虚、寂寞、苦闷时,就像烟瘾上来一样,整个人难受,因为身心空在那里,找不到一个可以代替的行为来排解自己的不适感。

家暴也是如此。在某一次激烈的冲突中,施暴者通过暴力行为,在生理上占据了上风,获得了自己的强者地位。在心理上,找回了自尊与认同,这些都是一种奖赏刺激。

大脑会记得这些奖赏刺激。就像热爱钓鱼、旅游的人,下次无聊时,会选择在第一时间,出去旅游或钓鱼。

那么,家暴者也会在下一次遇到精神受挫、性压抑或受到言语攻击时,选择施暴力这个老办法,发泄了自己的情绪。

改变在大多数时候是困难的,但也不是不可能的。

钓鱼的人,可以转而玩赛车;旅游的人,可以将兴趣转向绘画、音乐之类的。女性生了孩子,可以放弃婚前的所有兴趣爱好,而将兴趣集中在孩子上。

那么,施暴者要如何来改善自己的行为呢?

首先,分析暴力产生的原因。暴力情绪的产生不是无缘无故的,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据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观点,行为由强大内部力量驱使或激发,人的行为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剥夺状态、生理唤起以及冲突都为行为提供了力量,就像煤给蒸汽机车供应燃料一样。在这个模型中当机体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它的驱力降低时,它就停止反应。

其次,学会管理情绪。利用脱离接触来应对情绪,即当三句话不合要发火,离开现场,保证自己没有施暴力的机会。

最后,定期地、有计划地宣泄自己的情绪。比如,在门口挂一个沙袋,经常去打那个沙袋,释放自己的攻击情绪,让自己平静下来。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话情心理】,每个人的心事都能找到答案!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