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没有看过这本书,但对于匹诺曹这个名字却一点也不陌生——拥有一个长鼻子,一说谎鼻子就不停变长的小男孩。
我以为这是一个围绕着长鼻子展开的故事。但故事内容和我想象还是有所差距。
书籍如题,围绕着匹诺曹在旅途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或有趣或惊险或离奇的经历进行展开,写出了匹诺曹从开始的贪玩、调皮、不爱学习,到后来在各种磨难中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变得善良、孝顺、认真学习的这样一个过程。
这本书对成人来说阅读不成问题。出现的人物、情节也不是很复杂。但当读完书开始回顾内容时,我发现自己并不能把这本书进行简单的复述。只记住了匹诺曹、爸爸、仙女妈妈、瘸腿狐狸和傻眼猫等比较有特点的几个人物及其特点,还有一些比较奇特的经历如变成驴子,从鲨鱼口中逃脱等。但其他的一些经历、细节就非常模糊。大人如此,那么对于孩子一本书读完,我知道了什么,这本书讲了一件什么事?我喜欢书中哪个人物?书中是怎么刻画匹诺曹这个形象的?
这些问题如果孩子只读一遍是不可能解决的。孩子读一遍,只是了解了书中的故事情节,大体上知道了这本书的人物及内容,从形式上说是孩子读过了。但细细推敲书中的细节,很多孩子就会一问三不知。所以,为什么很多孩子读了很多书,但无论是从知识储备量还是积累写作素材等方面提高都微乎其微。
为了了解这本书的细节,我又把书翻了三遍,第一遍阅读是详细读,每个字每个字的读。但第二遍、第三遍就完全没有必要详细读。二三遍朗读就要带着问题再去翻书了。翻书也是以快速的浏览为主。因为第一遍已经详细阅读过了,那么二三遍阅读,寻找答案就会心中有数,大致在什么位置便可以快速翻阅。在第二遍阅读时,我采用思维导图中的气泡图屡清楚书中的一些主要人物,在屡课本时就会发现除了经常出现的几个人物外,还有看似凶恶但心地善良的马戏团班主,知恩图报的警犬阿利多罗,懒惰不好学的小灯芯还有时时给与匹诺曹劝告的蟋蟀。通过气泡图将这些人物进行概括,整个书籍中的人物就能聚集在一起。
2019.3.27解读《木偶奇遇记》,思维导图是个好办法在第三遍阅读时,就可以采用流程图将匹诺曹奇特的旅途经历进行概括。
2019.3.27解读《木偶奇遇记》,思维导图是个好办法(流程图还没画完)
三遍阅读下来,整个书籍就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和概括。二三遍阅读看似很多,但其实所用时间并不多,孩子可将这两次同时进行。
最后可以在掌握整体内容的基础上,抓住一些自己喜欢的人物、找出有趣的句子读一读,分角色读一读,这样通过几遍阅读,对整本书的掌握就变得立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