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名十岁男孩的性格转变历程

2024-12-20 来源:化拓教育网
一年半的精准读书,这个孩子性格转变了

这个孩子的家长在2018年7月初联系的我(孩子十岁)。因为孩子脾气比较暴躁,心眼有点小,患有抽动症,家长很着急。我指导这位家长利用信雅悦读的自动化生成书单系统,为孩子自助选书,一年半的时间,通过精准选书阅读,孩子实现了症状的消除、性格的转变、思想的提升和视野的开阔。刚开始消除症状阶段,主要推荐孩子读“宽容、善良、有人情味、爱心、幸福”的书。

小家庭生活中对孩子的关注很多,独生子女政策更是大大提升了孩子的地位,即使二宝来了,孩子依然是关注的焦点。

这本书中讲了父母离婚,孩子读书后角色代入“假如我是爸爸,我会怎么样”,其实说出来的是他自己心中的想法。我们从他的话语中能明显发现这个孩子不会换位思考,不会替人考虑,他还是围绕着“对己有利”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正是家长跟进的好时机,但是引导会有差别。比如这个孩子说“我将来也离婚要生多少多少孩子,我带走最聪明的那个。”

有的家长会训斥孩子:“想什么呢?离婚多丢人!只带走一个最聪明的,你怎么这么自私!爸爸妈妈离婚也不要你!”这样的方式明显是“堵”,指责孩子想法可耻,并且恐吓要抛弃他,会给孩子造成一定压力。最可能的结果是,孩子以后有了想法也不再告诉家长,憋在心里。

如果家长问孩子:“那剩下的孩子怎么办呀?”孩子不会感觉有压力,他会把注意力放在其他孩子身上,设想他们的生活,这就开始了换位思考和责任感的萌芽。

这位家长既没有做好的引导,但也没有进行差的引导。

读完最初8本书后,这位家长认为书中有不好的内容,所以停止了,在听我解释后又开始选书。至此共选书18本。

开始读书两个多月后,孩子开始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关注点向外投射,心胸在开阔。

孩子读书三个月后,症状在减轻。但是他对书籍还有选择性记忆:负面内容。这和我第一个用阅读疗法治疗的那个抽动症孩子有点类似,刚开始读书时都很容易关注到书中负面的内容。原来的兴趣偏好性还在支配着他们的关注点。

孩子虽然还习惯性地表达“不好”,但是在心态上,对别人的态度上,还是开始变化。

将近四个月时,家长感受到了孩子的变化。

读书五个月后,症状又有点反复(第一个用阅读疗法治疗抽动症的孩子是七个月后出现了一周的反复)。

家长很希望孩子能听自己的(从里到外),但孩子也爱面子,尽管心里赞同,表面上也会反抗。

孩子读书后,书中的价值观会潜移默化地渗透进他心里。当老师让他解释“什么是朋友”,他会把书中情景引用到现实生活中。

2019年春节后我又拖了一段时间才开始追踪,如果及时追踪,这个孩子症状消失后,应该早一些转入第二阶段的阅读。

此时,孩子的症状已经完全消失,开始转入下一个阶段“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韧性”。但对弟弟的接纳,还需要他接着读“宽容”的书。

通过阅读,孩子不仅性格发生了改变,症状消失,整个思想层次都在提高。

家长这次的反馈让我困惑,她也并不清楚原因,几个月后才告诉我孩子害怕是因为看了恐怖电视。这件事产生了一定干扰,整个过程走了一点弯路。

对弟弟的态度开始有了很大变化,能够完全接纳了。

孩子出现的这种情况让我非常迷惑。

《意林》和《读者》也很好,所以起到了很强的洗脑效应,它们唤起他强烈的表现欲望。

追踪过程中,我很希望家长能给我反映孩子读书的更多收获,但这位家长显然不是我盼望的那种类型,她属于“马大哈”型。对孩子的情况没有了然于胸,也说不出来所以然,当然更不能进行特别有效的指导,但她正是广大家长的典型代表。我们不能指望所有家长都成为教育专家,但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优秀。

通过阅读培养孩子,引领孩子,不仅现实可行、便捷、操作性强,更突破了家长教育的局限,给孩子更广阔的空间和更高的层次。有了自动化生成书单系统的帮助,孩子的阅读更精准,更优质。

读书输入思想和行为指导——孩子接受——思想改变――行为改变――态度改变――习惯改变――性格改变――思想、行为、态度的广泛性迁移。

水滴石穿,读书移山。

这个孩子的选择性阅读还会继续下去,考虑到他的学业,下一步将建议他选择“全面阅读”,以拓宽知识面为主,完善性格为辅。

书海无涯,让孩子在有限时间内阅读一流的、最适合自己的书。

自动生成书单使用路径:关注信雅悦读公众号——信雅服务——书单服务——自动化生成书单——按照要求操作——生成最适合您的书单——在查询历史记录中查找所有已选书单。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