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云南行记(六)第五天:再向南——从抚仙湖到蒙自

2024-12-20 来源:化拓教育网

这次出行因为不是自驾,如何节约时间而尽量不走回头路,线路安排是很纠结的一件事。

我从一到澄江县城汽车站开始,就开始打听如何从抚仙湖到普者黑或坝美,直到禄充所住的酒店,得到的答案是:最好是返回昆明,再从昆明到两个目的地,这里没有直达车!而之前我的想法是:难道就没有人从无仙湖到以上两地?但事实上是:选这条线路的有,但自驾。

是返回昆明还是转车?我开始了激烈的自我讨论。因为妻女对路线毫无概念,反正你决定,跟倒你走,安排得不好再报怨也不迟。

娘儿俩睡下后我一边心里报怨妻子不同意自驾,一边开始百度高德马蜂窝齐上阵,研究对比两方案:返回昆明也得到东客站去才有邱北或广南的车,也得转车,怎么也是一天。反正都转车,都是出来玩,我们不如就从这里出发,绕一下加两地方:建水和蒙自。

天一亮,我宣布决定:不回昆明,我们转车先去坝美再到普者黑——在建水停留,住蒙自,第二天从蒙自经文山前往坝美,第三天从坝美往普者黑。

作出以上决定,是在攻略上看到的建水古城,而蒙自则是清末法国人在此曾留下不少遗迹,西南联大曾在此有分校,同时关键一点:两地班车滚动发车,选择余地大。

下图是我从抚仙湖经建水、蒙自,经文山到广南坝美(住坝美)最后到普者黑的路线图。


长途奔袭路线

于是我们开始了我们的长途奔袭,开始了我有外出旅行纪录以来一天之中转车次数最多的一天。事实证明:外出旅行,当时感觉最不顺利,或说最辛苦的经历,往往是后来记忆最深刻和最常与人讲起的经历。这一天便是这样,与风景无关,而是过程。

我们没回县城坐车,按酒店老板支的招,直接在路边拦了一辆从澄江开往玉溪的班车-----女儿说“奇葩的乘车方式”。到江川县下换乘到通海县的车,在通海县坐到建水的车。在江川下车时,有两位少数民族妇女跟着下车,她们应是从澄江上的车,但居然不知江川县汽车站在哪!估计还没到过这里,与她们也无法交流,语言不通啊。听说我们也去通海,就跟着着我们,后来发现,我们一直同路到建水。

建 水一瞥

建水县是云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辖的县之一,其最有名的景点当是古城楼、古井,还有南方最大孔庙,小吃是上过央视“舌尖”的烤豆腐。


还未完工的古城大门

古城大门旁边便是建水老火车站。透过站外的镂空墙可以看到里面。
个(个旧)碧(碧色寨)石(石屏) )铁路,亦称个(个旧)碧(碧色寨)临(临安,建水)屏(石屏)铁路,是全国唯一寸轨铁路,两轨之间的距离为600毫米。


建水老火车站内寸轨铁路上拍照的人们

走进这个老火车站,有点拍老电影的感觉,现在已是旅游体验火车的地方,估计和犍为那个差不多,但似乎可以行驶距离更长。这次在蒙自只是经过,没能到碧色寨(芳华让碧色寨火了),留点下次再来的理由。


建水街景 街边着民族服装的人们

古街上的东井

建水的古井很出名,不但个数量多,而且造型独特,五花八门。有人曾用一副对联描述建水的六大名井:“龙井红井诸葛井,醴泉渊泉溥博泉”。


古街上的东井

上图是就在古街上的东井,注意看井栏是两块巨石雕凿合圈而成,井栏上有深深的井索的痕迹,而井内依然泉水清洌。


建水县朝阳楼

这就是被称作建水天安城楼的城楼,楼前已不是在其他游记中的样子——城市交通改造已逼得只剩楼了。

在路牌指引下我们走进一条小巷。


古城背街上小巷中的院落门 改个色调咋样 换个角度再来一张

注意到门前停的车的么?其实镜头外还有很多这样的车,这时是午后,好多人在前面那个门里休息打牌(门口可见半个人),好象有麻将,也有其他长牌之类。没有人声鼎沸,很安静,与我们这里茶楼的感觉完全两样,那种感觉特别祥和。妻子说好羡慕他们。我说幸福在别人眼里,说不定别人还羡慕我们呢。是不是瞬间有了哲人的感觉。


小巷

我打小巷走过,
镜头中的人不是我,
我的双眼在镜头后面,
默默,
我的心在画面后面,
默默。

古街巷口的手艺人

从这里回到大街,往回向车站方向。


从五金店快步走过的妇女
车站边的怀旧的市场

转了一圈,我们回到车站赶往下一站,蒙自。

蒙自

蒙自位于云南省南部,原是一个偏僻的县级小城,靠近红河,可与越南通航。光绪十三年(1887),依照中法续议商务条约,蒙自辟为商埠,设有海关、法国领事馆,后又设法国银行、医院等。希腊人歌胪士在该处开设洋行、旅馆。蒙自经济快速发展,一派繁华景象,成了云南重镇。

富于热带风情的蒙自街景

说到蒙自,最容易联想到的什么?对,过桥米线。云南过桥米线发源地正是这里——蒙自。

这次云南之行,早餐多数就是米线 ,有因吃法奇特解释另类而记忆深刻的丘北米线,有做法精致的昆明米线 ,而最地道好吃的还数蒙自米线。

蒙自米线与其他地方吃法不同,除了也是将各种配料包括生鱼片鹌鹑蛋之类全生的放在碗底,将高温的汤浇上,再加米线,所不同的是还会加菊花,这在其他地方是没有的。

斯文地小碗吃米线

这是第二天早餐时吃到的云南过桥米线,这次在云南几乎每天吃米线,而最好吃的就是这家,店名也特别“烧房子菊花米线”。我们当然要装得斯文点所以选了较小的碗。

附:过桥米线的故事

南湖,流传着一个关于云南著名风味小吃“过桥米线”的动人故事。相传很久以前,一位勤奋的秀才租借瀛洲亭内一间小屋苦读诗书,准备科考应试。秀才的娘子心疼丈夫,每天做出各种可口饭菜送给丈夫。可是从家到南湖路途较远,送到时菜饭已经凉了,秀才的娘子很过意不去。一天,她特意熬了一碗浓浓的鸡汤,把肥腻的鸡油浇在汤面上,带上一碗又白又细又滑的米线,送去给丈夫。她提着提篮走出家门,好久才来到湖堤的石桥上。她顾不得腿脚酸痛,跨过石桥,踏上长长的湖堤,终于来到瀛洲亭。秀才高兴地接过妻子手中的提篮,揭开盖子一看,一碗油汪汪、黄澄澄的鸡汤似乎冷冰冰地放在提篮里。他伸手去端,却感到热得烫手。连忙把米线和各种小菜放进汤里,成了一碗热气腾腾、浓香扑鼻的鸡汤米线,秀才兴高采烈地吃起来,吃得汗流满面,连声夸奖味道鲜美。因为秀才的娘子是走过湖堤的石桥送来的米线,从此就有了“过桥米线”。(引自网络)

与过桥米线有关的亭子——瀛洲亭

当然蒙自吸引人的不止是米线 ,还有两段历史。

清朝末年,法国人修建滇越铁路时,因遭到蒙自士绅强烈抵制,遂绕开蒙自取道碧色寨,蒙自经济大受影响,原设的海关移至昆明,很多商号、洋行要么迁到碧色寨,要么迁入省城昆明,繁华一时的云南重镇蒙自很快衰落。没想到的是,正因有这些被主人舍弃的高大坚固的洋房,才有后来流亡中的联大文法学院师生在此一方读书的天地,让那么一大批我们熟悉或不熟悉的大师们给蒙自增添了一份厚重感。

1938年5月4日,西南联大蒙自分校宣布开学,全县为之轰动。教室设在原海关旧址,法国银行和歌胪士洋行作为图书馆和部分教授、男生宿舍。学生住一层。这其中就有如今听来如雷贯耳的名字:闻一多、陈寅恪、郑天挺、罗常培、刘叔雅(文典)、樊际昌、陈岱荪、邵循正、李卓敏、陈序经、丁佶等十几人居二层。另有冯友兰、朱自清、钱穆、吴宓、汤用彤、贺麟、浦江清和部分外籍教授,分住海关旧址,或自觅居处。


从南湖公园望街景 赋予联大师生欢声笑语和精神慰藉的南湖

今天是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开学典礼的主题是纪念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还邀请了抗战老兵。路过川军抗战阵亡英雄纪念碑时看到那里已有市民敬献的花圈,心情与以往有些不同。

看到自己拍的这张南湖的照片,想起当年联大师生登车离开蒙自前往昆明时,“南湖诗社”社员周定一特作《南湖短歌》: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园花,
你问我的家吗?
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
我走得有点累,
让我枕着湖水睡一睡。
让湖风吹散我的梦,
让落花堆满我的胸,
让梦里听一声故国的钟。

闻一多纪念亭和纪念碑

看到闻一多纪念亭,耳边就响起学生们充满激情的朗诵他的《最后一次演讲》“你站出来,站出来”!


IMG_029301.jpg 联大蒙自分校旧址

进公园我就一直在用手机搜索这个位置:联大蒙自分校旧址,这次算是联大两个主要旧址都到了,(叙永那个时间短就不算了吧)


联大校训 当年联大校址

分校在蒙自时间不到半年,但这里留下了太多关于大师与学子们的故事,回家后继续看那段历史,深感这次经过这里未作进一步深度游是一遗憾。

何时再重游?而我们已坐上前往文山的车。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