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金融学的发展史范例6篇

2024-09-29 来源:化拓教育网

金融学的发展史范文1

经济发展的最适结构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教授 林毅夫等

CCER中文讨论稿“经济发展中的最适金融结构理论初探”

2006年6月19日

判断某国的金融结构是否合理、金融体系是否有效的主要标准,不是其与发达国家的金融结构有什么样的差距,而是与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相应的实体经济结构是否相适应。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由于其要素秉赋结构和比较优势存在差异,其实体经济中最具有竞争力和资本回报率最高的产业部门的风险特征和企业规模的特性不同,加上不同的金融安排在资金动员、配置和克服不同类型的风险方面各有长短,因此,一个经济体系的最优金融结构内生决定于实体经济的特性。

一个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发展中经济的金融体系,应该以能够为产品、技术相对成熟,且资金需求规模相对较小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区域性中小银行为核心。另外,各种非正规金融单位也可以通过某些人缘、地缘关系获得当地中小企业及企业家的信息,因此发展中国家也应当允许非正规金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当然,发展中国家也会存在一定数量的大企业,因此,大银行和以股票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方式也会存在。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要素秉赋结构提升,实体经济中企业的规模和产品、技术的风险程度提高,金融体系中能够为大企业提供短期融资服务,并分散风险的大银行和股票市场的比重也应该随之提高。

宏观

中国储蓄和投资将温和下降

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 高路易

世界银行工作论文“中国的储蓄-投资差额将如何演化”

2006年6月

与OECD(经合组织)国家相比,中国的家庭储蓄率相对较高。但是,中国整体经济中的高储蓄率,以及使中国与其他国家相区别的那些特征,则主要是来自企业和政府的高储蓄率。跨国分析表明,即便考虑到经济结构的差异,中国经济的储蓄和投资也比预想的要高。这说明,中国的高储蓄率是来自于中国所执行的特殊政策。

计量经济结果显示,未来20年,中国的储蓄和投资都只会有一个较为温和的下降。这种情况对经常账户的影响暂不清楚。但是,如果中国致力于进行使需求和增长达到平衡的政策调整,例如减少资本转移、扩大卫生和教育支出,那么,尽管经常账户盈余不会很快变成赤字,储蓄和经常账户盈余都将会以相对较快的速度减少。

社会

打破医疗服务的供给垄断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朱玲

“构建竞争性县乡医疗服务供给机制”

《管理世界》 2006年第6期

县乡层次医疗市场的垄断性,是造成经济改革以来农村居民“看病难”和“看病贵”现象的原因之一。在政府相对于医疗机构处于绝对强势的情况下,医疗机构的内在激励机制和外在竞争环境能否转变,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

江苏农村卫生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逐渐形成了社会办医疗的格局。这打破了医疗服务的供给垄断,也使政府可以将节约的财力投资于公共卫生服务,改变了卫生行政部门与医疗机构的原有关系。案例表明,乡镇卫生院改制使得医疗机构投资渠道增加,催生了一批富于竞争意识的医院管理人才,较好地解决了工作人员的激励问题,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选择。改革案例还表明,民营医院与公办保险制度是相容的,这破除了卫生部门办医院是推行合作医疗保险前提的“制度迷信”。

国际

中印经济发展的挑战

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 华民

“中国与印度经济发展面对的挑战”

2006年第5-6期

对于中国和印度而言,未来的挑战,在于能否维持一种更加有利于财富创造、增加投资和就业的增长方式。中印摆在第一位的任务都是彻底消除贫困,而不是收入的再分配。政府应当在激励人们创造财富的同时,尽可能地增加社会保障的投入,而不是大规模地推行转移支付政策,其基本的政策取向应当是保护产权和消除贫困。

金融学的发展史范文2

关键词 金融专业 课程实验 教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金融专业实验教学面临的主要难点

1.1 实验室功能部分闲置、软件更新不够

就目前来说,各地高校在实验室建设项目上都愿意加大投资,教育部以及各地政府在这方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可以说,各级高校都具备了比较先进的实验室的硬件设施。但是,因为学生一般除了在有限的实验课程时间里来对于相关设备进行使用之外,课余时间因为相关开放性实验环节的时间限制,实验室更多时候被同学们用来上网或是进行学年论文以及毕业论文的写作,真正来进行相关操作练习的时间是相当少的。

另外,虽然学校在实验室建设之初,进行了大量的经费投入,但是,操作系统、实验软件的更新速度是相当快的。而在实验室的后续建设上,投入的经费相当有限,使得我们在实验软件的选择上受到限制。一方面是市场上绝大多数的金融实验软件基本是基于金融机构的视角,例如证券公司、银行和保险公司的需要而设计,使用过程中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其教学功能。而就学院自身来说,并不具备这方面的软件研发能力,因此,实验软件的使用和选择上不能尽善尽美,事实上也造成了专业实验室的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1.2 金融专业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落后,亟需全能型教师

作为专业实验指导教师,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实验效果的好坏。学院已经配备了相当的专职实验技术人员,他们对于实验室的软件、硬件的操作也相当熟悉。但是,相对于金融专业知识来说,显然积累是不够的。因此,大部分实验课程都是由专业课程教师来完成。因为不能保证专业教师对于实验软件的操作、各硬件设施的使用上面能够得心应手,可能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准备一次实验教学,而且效果还可能不能尽如人意,不能取得学生的满意评价。因此,专业教师对于全面开展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并不高。

1.3 

目前,各金融专业课程的实验安排一般只有2次,学生可能刚刚能够熟练地使用实验软件,还不能对相关的业务操作深入理解。有时候,在实验进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同学们可能会提出一些知识性的问题。例如金融学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可以全面了解本专业的全面概况,但在实验中,同学们会觉得操作银行业务或证券业务上有许多不太理解的内容,这应该是实验课时不够、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衔接不够的典型表现。

1.4 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的形式单一,效果并不理想

现阶段金融模拟实验室主要用于各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的业务流程的模拟操作。学生通过实验课程,可以较全面地熟悉本专业的各行各业的基本业务,也能强化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但是,实验教学过于偏重于模拟实验并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的功能和作用。特别是对于专业基础较好的同学而言,他们可以迅速掌握基本操作方法和流程,但是缺乏进一步的研究。研究型实验方式的缺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实验室的使用效果,学校的经费投入并不能收到很好的回报。

2 促进金融专业课程实验教学发展的建议

2.1 加强实验室软硬件建设

金融专业是一个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较强动手能力的专业,为了提升本本专业的教学质量,实验室的建设是相当重要的。学校在升级实验室硬件设施时,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各方面设施至少应该满足几年内实验软件不断升级的要求。在购买试验软件时,应同时参考实验教师和学生代表的意见,选择那些能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的业务操作流程拟真程度较高、并且具备相关实战案例的软件。

2.2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

金融模拟实验是基于教师指导下的专业模拟操作,因此,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非常重要。针对专业课程教师理论功底扎实,实验软件操作生疏的问题,建议以学校或学院为单位来开展相应的培训。一方面加强了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强化了专业教师的实验软件操作能力,也能够加强金融模拟实验的教学效果。针对实验教师队伍和专业教师队伍各有所长的情况,应有组织地开展教师间的交流学习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2.3 开发新型的金融模拟实验

针对金融模拟实验教学内容比较单一的情况,有必要结合金融专业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在保证不影响理论教学的前提下,尽量增加实验教学的课时,也不排斥采取开放性实验的方法,一方面力争让学生全面了解金融机构的日常经营活动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另一方面也有必要增加研究型实验和创新型实验内容,深化金融专业知识,加强各门金融专业课程之间的交叉应用,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证券投资分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动手性很强的课程,建议增加实验课时,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2.4 重视课程实验教学,也不能忽视社会实践活动

金融模拟实验可以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但是,对于金融专业来说,仅仅加强实验课程教学是不够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能使学生在就业后更便利地运用专业知识,社会实践活动能强化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通过课堂实验教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到银行储蓄和会计业务、保险公司的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业务的操作流程,证券公司的日常经营内容和股市的交易原理,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金融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对于在不同的金融机构如何开展金融服务、金融营销等活动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因此,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考虑采取不同的教学重点。低年级重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高年级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 梁晓瑾.关于金融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2).

金融学的发展史范文3

内容摘要:为了进一步巩固经济回暖的基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是我国政府的重要政策导向,但是由于存在着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滞后等原因,我国居民消费率一直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从劳动经济学的视角而言,加快金融消费的发展有利于调和个人收入与消费的矛盾,更有利于扩大消费。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策略。

关键词:消费金融 劳动经济学 经济增长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情况

(一)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态势简述

当前,经济运行的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内、外需求虽进一步改善但是持续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与此同时,资产价格泡沫正在集聚和输入型通胀因素加重,CPI已经连续多月高企,政府加大了控制通胀的力度,对楼市的调控已经进入史上最为严厉的时期。为了抑制通胀,央行已经加息和八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我国经济已经进入货币收紧阶段。为此,宏观经济政策需要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防泡沫、抑通胀之间取得平衡。在财政支出增速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积极扩大内需,努力稳定出口增长。根据经济增速回调状况和通胀压力,适时调整政策力度,增强灵活性,并加快推进关键领域改革、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二)当前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为35.3%,而美国基本上在70%以上,就连国情相似的印度也达到了50%以上,我国居民消费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从2001年到2009年,投资、净出口、消费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0.3%、48.4%和11.3%,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消费的拉动作用明显不足,包括工业消费品在内的大批生产能力闲置,原材料、土地市场价格泡沫严重,这些都极大制约着经济增长。因此,要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振内需是根本出路。

虽然,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大量提振内需的措施,但是由于高房价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使得这些措施对内需的提振效果仍不明显。特别是由于收入分别改革的滞后,行业间的收入差距较大,基尼系数也不断攀升,这些深层次的原因都使得内需很难得到有效扩大。

(三)劳动经济学与居民消费

从劳动经济的视角来看,一个人一生的收入是极不均衡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潜能也是存在矛盾的。通常来讲,人在青年阶段的消费潜能是最大的,消费欲望也是最强的,但是在这一阶段其收入水平确是一生中最低的。而人在中年以后的情况正好相反。因此,通过相关金融手段来平衡这一矛盾不仅有利于经济发展和需求扩大,也有利于实现个人终生消费效用的最大化。所以,大力发展消费金融对个人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消费金融在我国发展的现状

消费金融(Consumer banking)就是为消费者个人提供服务的金融业务,不同于企业金融(Corporate finance),消费金融服务的对象是自然人,不是企业法人,这就使得消费金融产品除了要有安全、流动及获利性外,还要有一项不可或缺的特性,即产品内容必须简单明了。其市场主体仅为两方即消费金融信贷的提供者和个人消费者,而消费金融信贷的提供方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本文具体分析消费金融在我国发展的现状。

(一)市场提供者的数量和业务水平不高

在目前,我国消费信贷的提供者主要还是商业银行。我国消费信贷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商业银行率先开办了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实际上,我国消费信贷的真正发展开始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为了扩大内需,消费信贷作为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工具才在我国得到较快发展。直到1997年底,我国消费信贷规模仅有172亿元。从1998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消费信贷也进入了快速增长的轨道,不仅总量迅速上升,而且消费信贷品种日益增多。截止2001年末,我国消费信贷余额达到6990亿元,比1997年末增加了6818亿元,增长了40倍:消费信贷占各项贷款的比重由不足0.3%上升到6%(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2002)。另外,我国消费信贷品种呈现多元化发展。从消费领域看,发展到住房、助学、汽车等多个领域;从信贷工具来看,发展到信用卡、存单质押、国库券质押等多种方式;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信贷产品的不够丰富,庞大的消费品信贷业务还没有开展。

而消费金融公司在我国还仅仅处于发展初期。在2010年1月6日,分别由中国银行、北京银行和成都银行作为发起人的我国首批3家消费金融公司获得中国银监会同意筹建的批复,将分别在上海、北京和成都三地率先试点。具体而言,北京银行在北京设立独资的北银消费金融公司;中国银行联合百联集团和上海陆家嘴金融发展公司在上海设立合资的中银消费金融公司;成都银行联合马来西亚丰隆银行在成都设立四川锦程消费金融公司。随后不久,我国首家外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消费金融公司也获准在天津筹建。这标志着以金融公司为代表的、能够更灵活多样地满足市场主体融资需求的各种金融中介机构将获得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消费金融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二)消费金融发展的生态环境仍需完善

首先,我国还未建立起全面个人信用制度约束制度。个人信用制度是对个人的信用历史、信用现状和信用程度进行报告和确认的制度,主要包括个人信用登记制度、个人信用评估制度和个人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个人信用登记制度记录每个人在信用活动中的表现,是证明一个人是否守信的档案;;个人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包括风险预警、风险防范及风险转移和分散制度。虽然我国现有的个人征信体系自成立之初就得到飞速发展,从2006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在上海成立了征信中心并建立了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当时收录的自然人数已达到3.4亿人,其中有信贷记录的人数约为3500万人。截止2008年9月底,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自然人数共计6亿多人。但其覆盖率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还有很大的差距。此外我国的信用体系仍存在许多不足,信息完整性等尚待完善。

其次,我国还未建立严格的消费信贷法律体系。由于我国在消费信贷管理上法律缺失严重,使得恶意透支、信用卡滥发行为屡见不鲜。而在发达国家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制定了一整套消费信贷法律体系,对消费信贷的授信和还款、消费信贷双方利益的保护以及个人破产、违约惩戒等都作了相应规定和约束。

最后,建立消费信贷担保制度约束。国际上在对消费信贷的保障制度很健全,表现在商业保险的保障制度和政府机构提供的保障制度并行,使得许多中低收入者能够通过消费信贷满足消费需求,这也促进了商业银行信贷供给规模的增长,而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的《担保法》没有对消费信贷做相关规定,导致借款人在申请消费信贷时无法提供有效担保,银行也无法针对此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而从消费信贷补偿方面来看,我国也缺乏消费信贷担保制度。我国急需建立有关消费信贷担保制度体系,来更好地约束相关利益者,促进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

促进消费金融发展的相关策略

(一)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并推动消费金融市场供应主体多元化

当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上主体过分单一,消费信贷的供应方基本上为商业银行,而在这样的垄断经营模式下,必然导致竞争的缺乏,从而使得产品和服务均跟不上消费市场客户的实际需求。而随着2009年5月12日,中国银监会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消费金融公司将可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可经营的业务包括家电、电子产品等个人耐用消费品(不包括房屋和汽车)贷款;旅游、婚庆、教育、装修等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等。在2010年,我国已经先后成立若干家金融消费公司作为试点,但是这样的数量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下阶段,应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和规模,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只有放开行业准入限制,引入更多的市场竞争者才能不断促进行业的发展。

(二)加快消费金融产品创新和经营模式的转变

在现阶段,消费信贷产品主要还是依靠传统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贷款来发展业务,贷款申办流程不但烦琐,而且由于利率的非市场化体制和过于集中的信贷政策监管方式,各银行的信贷产品基本上都是在同质竞争。而在信用卡市场上,虽然发卡量在10年内快速增长,但是这也使得市场竞争模式极为单一,即努力扩大发卡量。而其他银行结算卡业务则发展迟缓,所以只有加快消费金融产品创新,进一步转变经营模式,更有力地激发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

(三)加快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步伐并保障消费信贷资金的流动性

对于消费信贷资金供应方来看,发放中长期的消费贷款虽然收益较为稳定,但对资金占用率较高,随着最近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19.5%的历史高位,而部分被实施差别准备金率的银行,存款准率将达到20%。这使得不少股份制商业银行因信贷规模控制和资本金问题,不得不大幅减少消费贷款投放力度。。而在资本市场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通常是将这些信贷资产整合打包并投放到市场上,这样不仅有利于缓解自己面临的风险,更加有利于保持自身的流动性,从而提升整体收益。因此,未来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是保障消费市场资金供应的最重要方式。

(四)构建消费金融快速发展的生态环境

目前国内的消费金融业务仍处于初创阶段,作为新生事物,其发展环境是比较恶劣的,没有成熟的行业标准和相关制度。。

首先,需要建立有效的信用制度。;成立消费信贷中介服务机构、资信调查咨询机构来负责收集、调查消费信贷申请人的收支、信用、人品等方面的信息并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资信调查结果。

其次,需要完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重点是信息体系的建立以及信息共享机制的形成,如将个人的税收、社保和医疗以及车辆拥有情况汇集,这样才能消除消费金融公司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对非金融信息共享问题进行规范和引导,民众的信用文化能够有力支持消费金融公司的风险管理。

再次,需要健全消费信贷法律体系。消费信贷法律体系的重点是制定与个人信用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各种信息和资料准确性和完整性的同时,保护消费者的隐私。需要加强对消费者信贷机构的监管,明确规定可以收集和提供的信息,禁止类似机构提供虚假信息或者侵犯消费者的个人隐私。此外,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个人破产法,它能在最大程度上减轻债务人的负担,维护债权人的利益。

结论

破除垄断,为民间资本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而金融业的改革也是如此,引入更多的竞争者不仅有利于行业的发展,更能惠及整个国民经济。因此,促进消费金融的发展,不仅能有利于我国金融业体系的健康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也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黄志凌.中国居民的金融否决权与私人财经服务.经济研究,1995

3.龚六堂.高级宏观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4.袁志刚,朱国林.消费理论中的收入分配与总消费.中国社会科学,2002(2)

金融学的发展史范文4

我国高校金融教育所面对的

国际、国内金融形势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化发展已经到了关键的节点,面临巨大的变局。发达国家陷入发展的危机,为摆脱困扰,各自祭出以邻为壑的种种招术,这种饮鸩止渴、害人害己的疯狂举动,给世界经济和金融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因此,历史地看待国际货币体系,我们认为该体系是一个极不公正的、西方世界居于主导的盘剥体系;现实地观察,目前国际金融领域中,风云变幻,形势严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发展迅猛。在系统功能、机构构成、市场规模、业务种类、国际影响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我国的外汇储备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微不足道扩增至今天的世界第一,四大国有银行也已跻身世界前十大银行之列。在我国金融飞速发展的同时,金融系统的稳定与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严肃课题。

我国高校金融专业的课程

设置不尽如人意

综观现实,多数高校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多以现实的功利目的为导向,培养的方向和方式紧跟市场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以就业率为主要追求指标。因此,在金融专业的教学中呈现出重技术、重技能培养,而轻理论、轻思维能力的提升,尤其忽视了金融历史学和金融政治学方面知识的宣讲和熏陶。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相关教材和课程的设置方面。

金融学教材内容多为陈旧。我国目前的金融教材体系成型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没有根本性的改动和提升。以金融专业基础课程的“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为例,目前有关这两门课程的教材各不下数百种,但就其内容而言,除却一些数字更新以及小处修补以外,教材的框架体系及基本内容近三十多年来鲜有变化。

现在的教材体系可以解释金融霸权的形成与演化吗?可以说明如何应对网络化、全球化的金融实践吗?可以指导防止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吗?可以引领大数据时代的金融运行吗?可以警醒国人的金融安全意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此,总体看来我国高校的金融教材体系相应于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金融现实明显落伍。

教材多由国外引进。应该说中国高校的经济类教材体系是与国际接轨最彻底的领域,其中金融学尤甚。而完全不存在根据中国具体的金融实践针对中国的金融问题的教材。这种情况似乎给人以这样的心理暗示:中国的金融运行仅只是国外模式的翻版,对于国外的金融知识体系,我们所能做的仅只是照搬和模仿。而中国似乎不可能存在自己的金融学。

面对这种状况我们有如下疑问,我们引进的西方金融学是否适应中国的具体实践?是否可以解释三十年来中国的金融发展?是否可以解释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数千年的金融演化?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追问,由古至今、丰富多彩的中国金融实践,难道不能孕育出中国自己的金融学?笔者认为,构建中国金融学不仅仅是一种一时激起的民族主义热情,而是一种历史趋势的必然,悠久丰富的中国金融发展历史,有待中国学人总结提升为中国金融学。

教材内容多呈现中性、技术性及实务性等特征。现有金融教材皆为针对具体金融要素的中性、现象性、实务性的描述,易使人们认为金融系统仅只是一种客观运行机制或技术性的功能系统,那么金融学就应该成为类似机械原理一样的学科。当然,这种现象层面、操作层面的知识是基础性的、必要的。。

历史金融学、政治金融学的

课程设立正逢其时且时不我待

回顾金融演化发展史,我们发现政治与金融之间耦合紧致,两者互为因果、相互决定的关系终其发展演化全过程。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剔除政治学的内容,存在诸多弊端,其一,没有政治金融学,就把政治与金融的两行逻辑关系,变成了金融现象之间孤立的、线性的一行关系了,高校的金融教学就蜕化为金融技能培训,而没有办法探究金融的核心实质,金融研究也就失去了思想性。。其三,没有金融政治学,对于国际资本的金融冲击就缺乏分析视角和分析工具,而仅只视其为一理性经济人的牟利行为。现实告诉我们,仅局限于金融层面来研究金融问题是片面的,中国之所以在历次金融危机中都幸免于难的原因并不在于中国自身金融系统的健康和强大,而仅在于中国始终对于境外金融资本保持防火墙。

金融学的发展史范文5

(一)货币金融理论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货币金融理论一直都是金融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凯恩斯发表《通论》之前,货币金融理论

集中研究货币的本质、职能与作用。1936年,《通论》发表,凯恩斯率先在其《通论》中提出了货币不仅是一种交换媒介,而且是一种资产,可以进行选择与替代;在实际经济中,货币的作用是非中性的,从而实现了对早期的传统货币数量论、货币中性论的质的突破。其后,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派、新剑桥学派、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经济学流派相继形成。他们对货币金融理论的争论,客观上促进了货币金融理论的发展,从而在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利息理论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

货币需求理论,从本世纪初以甘末尔与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理论等为代表,通过货币数量与物价之间的关系,间接体现对货币需求的决定,发展到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新古典综合派的平方根定律、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新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三类七动机说以及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货币需求理论已经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独立的理论体系。

货币供给理论,以1952年米德首次在《货币数量与银行体系》一文中用货币供应对货币供给与银行系统作出系统研究为标志,现代货币供给理论正式形成,并在接下去的几十年间,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货币供给理论体系。在对货币供给的研究中,各个学派的经济学家集中于探寻货币的“内生性”与“外生性”。本世纪上半叶,凯恩斯在他的货币供给理论中率先提出外生货币论。但随后的新剑桥学派、新古典综合派、货币学派都摒弃了这种论调,提出内生货币论。他们认为货币供应量不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而是除由中央银行之外,还要受商业银行以及社会大众行为影响的内生变量,使货币的概念更贴近真实状况。

通货膨胀理论,随着本世纪30年代信用制度的推行而逐渐形成。凯恩斯最早于1936年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半通货膨胀理论”,他认为货币量对物价的影响是间接的。而此后,新剑桥学派、货币学派、供给学派、西德学派的研究表明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就在于货币量过多。除此之外,经济金融学家们还对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传导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产生了较成熟的通货膨胀理论,例如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理论、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理论、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以及通货膨胀的北欧模型等。70年代,理性预期理论广为流传,货币金融理论界由此又发展了包含预期因素在内的全球性通货膨胀模型(林德白克,1980年)以及预期通胀理论。

利息理论,在传统的均衡利率论中以分析资本供求来研究利率的形成与决定机制。对于货币与利率之间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各学派各有己见。后凯恩斯主义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量增加将会使利息下降,利率是传导枢纽;货币学派则认为货币量增加会在短期内降低利率,而在长期使利率上升;而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公众的理性预期,会使货币量的变动对利率失去效力。

(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从传统走向现代化

随着本世纪30年代信用制度的推行,银行在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在短短几十年里也经历了几次变革。

首先,银行家们突破了古老的真实票据理论,莫尔顿于1918年提出了可转换性理论、普鲁克诺于1949年提出了预期收入理论。前者认为银行贷款不一定要用于自偿性项目,可将资金投入具有次级市场条件的证券,这样,就将银行的资产业务拓展到证券投资业。后者强调银行发放贷款可以借款人的预期收入为基础,从而鼓励银行将资产业务从短期贷款扩展到中长期贷款。

此外,60年代银行学家提出了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理论,强调商业银行以借入资金的方式保持经营的流动性。到了70年代,银行学家又提出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如偿还期对称理论、资产分散理论、资产分配理论、缺口管理理论等,将银行的经营重心从负债方扩展到资产方,要求通过对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实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要求。

(三)金融市场理论横空出世逐步走向系统化

20世纪是金融市场蓬勃发展的时代,与此相呼应,金融市场理论日益丰富并逐渐系统化。。

公司金融理论方面,莫迪利亚尼与米勒于1958年《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理论》,提出了著名的“MM定理”,奠定了现代公司资本结构理论的基础。

风险收益理论方面,马柯维茨于1952年提出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奠定了现代证券投资理论的基础。6年后,威廉·夏普、约翰·林特纳、简·莫辛建立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模型),根据证券预期的收益与风险方差寻找最佳证券结合。1971年,斯蒂芬·罗斯从影响证券报酬率的各个因素出发,建立了套利定价模型(APT模型),从而为实践中的证券投资决策提供良好的理论参考。

期权定价理论方面,1973年肖尔斯与布莱克发表了《期权与公司债务的定价》,1973年密尔顿又发表了《合理期权定价理论》等文章,为期权及其他衍生金融商品的定价提供了可选择的计算公式,为今后金融定价理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股市投机理论方面,齐曼于1974年、汤姆于1975年共同提出了股市风潮理论,布兰查与沃森于1982年提出了投机泡沫理论。前者已经开始将股市参与者区分为“保守者”与“投机者”,将投机风险因素正式从股市中抽离出来。后者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投机孕育了虚拟的资产泡沫,并将成为股市崩溃的直接隐患这一思想,从而为更科学地对股市进行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并为今后的金融风险、金融安全理论的产生发展作了铺垫。

(四)国际金融理论得到了繁荣发展

国际金融理论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即汇率决定理论、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国际通货膨胀理论。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在20世纪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国际金融背景下,形成了不同的分支理论。30年代大萧条时期,产生了国际收支弹性理论,解释了国际收支中贸易差额的由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产生了国际收支的吸收理论,解释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这三种国际收支理论在很大程度是互补而非相互替代的。这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分析法上,弹性理论和吸收理论注重短期和中期的均衡条件分析,货币理论注重长期收支均衡条件的分析。其二,分析对象上,弹性理论解释贸易差额,吸收理论解释经常项目差额,货币理论解释整个国际收支。其三,在分析的理论层面上,弹性理论是对商品市场的微观经济分析,吸收理论和货币理论分别是对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宏观分析。

汇率决定理论,在20世纪的20、30年代,以传统理论为主流,即购买力平价理论(20年代)与利率平价理论(30年代)。70年代,浮动汇率制的日益盛行、金融创新活动的兴盛,使得一批新型汇率决定理论向传统汇率理论提出挑战,其中主要的代表理论是:资本市场理论(70年代)、布朗逊·库礼的汇率资产组合平衡模式(70年代)、阿尔盖的汇率国际收支说(1981年)。在汇率决定理论的新旧更替之间,经济金融学家们在一般均衡分析法之外,又发展了收益—风险分析法,实现了对研究领域的层层拓展,即从最初的商品市场,拓展到货币市场,最终将证券市场也包括在内。

国际通货膨胀理论,基本有两个分支,一是国际传递结构论,一是国际传递货币论。结构论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性的理论体系,只是简单地概括出通货膨胀国际传导的5类机制。而货币论从70年代初出现后,已自成体系,其理论分为4大类:社会成本推进分析、世界性通货膨胀的货币分析、小国开放模型和世界性通货膨胀的凯恩斯派分析。研究集中于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以及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机制。

(五)经济金融发展理论形成以金融理论为核心的分析体系

金融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而且还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一直以来,传统经济学的分析往往脱离金融而集中于资本、劳动力与技术等的要素分析。直到20世纪5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才注意到金融发展的滞后已成为阻碍许多国家,尤其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深层原因。至此,金融与经济才得以结合,成为一个研究整体,并相应形成了一些较有影响力的经济金融发展理论:戈德斯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1969年)、爱德华·肖的金融深化论(1973年)、罗纳德·麦金农的金融压制论(1973年)。金融理论也从分析体系的边缘走向了核心地位。戈德史密斯在金融结构理论中将各国的金融现象归纳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结构。一国的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的相对规模,构成了该国的金融结构。他还提出以金融相关率为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唯一特征,由此开创了现代金融发展理论。

爱德华·肖与罗纳德·麦金农则分别在金融深化论、金融压制论的具体分析过程中,将货币与非货币资产统一,将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统一,形成广义的货币金融概念,并提出了一国金融体制与该国的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刺激、互相制约的关系,政府应该放弃过份的干预与管制,以推进经济增长。

在同一时期,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出于规避政府管制的目的,如火如荼地开展金融创新活动。各种探讨创新原因的创新理论也相继形成,如技术发展论、货币因素论、财富增长论、约束一诱导论、回避管制论、交易成本下降论、制度因素论、结构变化论等。

(六)金融危机理论成为世纪末理论研究的焦点

自本世纪30年代拉开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序幕以来,灾难性的世界金融危机接踵而至,对金融危机理论提出了挑战。

现有的金融危机理论主要是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假说以及一些相对零散的危机模型。金融体系脆弱性假说在分析上缺乏微观基础,因此难以称为理论,而成为假说。它主要包括以明斯基为代表的对危机产生的周期性解释,以及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对危机生成的货币性解释两大分支。随着80年代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的兴起,它们被经济学家作为有效的分析手段尝试着用于研究微观金融层面中金融风险的生成机制,从而将金融危机理论的发展推进了一大步。

在金融危机模型方面,最成形的是货币危机的三代模型。第一代,克鲁格曼的国际收支模型(1979年),说明财政赤字导致货币金融危机的必然性。第二代,奥布斯特菲尔德的预期模型(1994年),说明金融危机可以脱离宏观经济状况的好坏,具有自促成性质。第三代,克鲁格曼的道德风险模型(1998年),说明道德风险对危机的产生有触发与推动作用。

二、金融理论的世纪回顾

在20世纪金融理论的发展史上,50年代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一般认为,现代金融理论起始于50年代初马柯维茨提出的投资组合理论。而在此之前已存在的金融理论体系,则被称为是古典经济学中的金融理论。

古典金融理论在凯恩斯主义出现之前,一直是以“货币与实物经济相分离”的古典经济学“两分法”为手段,从实物经济的层面出发,对货币的职能、银行的流动性、信用机制、货币与经济的关系、国际收支平衡、汇率的决定等问题进行探讨,并取得相当成就。该阶段所出现的影响较大的理论成果有:甘末尔学说(1907年)、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理论(1911年)、马歇尔的现金余额数量论(1923年)、庇古的剑桥方程式(1917年)、哈耶克的中立货币理论(1931年)、莫尔顿的银行可转换性理论(1918年)、勒纳等的弹性理论(30年代)、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理论(1922年)、阿夫塔里昂的汇兑心理理论(1927年)、凯恩斯与爱因齐格的利率平价理论(1930年)等。

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问世,这不仅在经济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称为经济学的一场革命,特别在古典金融理论的发展史上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凯恩斯将货币视为一种资产,把货币资产融入实际经济中,指出货币对就业、产出、收入等实际经济有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填平了货币与实物经济之间的“两分”,创立了以货币经济为特征的宏观经济学。在凯恩斯之后,希克斯与汉森于1949年创立了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相结合的IS-LM模型,鲍莫尔于1952年提出了平方根定律,弗里德曼于50年代提出现代货币数量论。

50、60年代,由于直接融资的迅速发展,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不断创新,新的金融机构不断涌现。在金融理论方面,不仅出现了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理论,而且出现了大量以金融市场为研究对象的微观金融理论。尤其是,1952年马柯维茨提出了证券组合理论,创立现代金融理论之开端。以风险—收益理论、期权定理、有效市场理论与公司理论为四大支柱,构建了现代金融理论体系,并推进金融理论研究由定性描述向定量分析的方向发展。该阶段的代表性理论成果有:普鲁克诺的银行预期收入理论(1949年)、银行负债管理理论(60年代)、莫迪利亚尼与米勒的资本结构理论(1958年)、夏普等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1958年)、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1958年)等。

60、70年代,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国际金融形势出现了较大的转变。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日益频繁,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逐渐代替。。该时期出现的代表性理论成果有:孟德尔的国际收支与货币分析法(60年代)、讷克斯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1969年)、麦金农的金融压制论(1973年)、爱德华·肖的金融深化论(1973年)以及布莱克的发展中国家汇率理论(70年代)等。

70、80年代,各种金融创新活动层出不穷,为了防范各种衍生金融风险,各种套期保值工具日益多样化,金融机构的业务向纵深发展,对国际汇率制度的研究有所完善。有关金融工具的定价、风险估测及金融规避等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由此,产生了汤姆与齐曼的股市风潮理论(1975年)、罗斯的套利定价模型(1977年)、多恩布茨的资本市场理论(70年代)、布朗逊·库礼的汇率资产组合平衡模式(70年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70年代)、布兰查与沃森的投机泡沫理论(1982年)。并且,一门以现代金融理论为基础,以数学模型为分析方法,兼收经济学、投资学、数学等学科的新型交叉学科——金融工程学在西方兴起,并呈方兴未艾之势。

。该时期的代表性理论,主要有:克鲁格曼的国际收支模型(1979年)、奥布斯特菲尔德的危机预期理论(1994年)、克鲁格曼的道德风险模型(1998年)。

综观百年,金融理论的发展从古典走向现代,主要实现了三个方面的转变。其一,分析工具的转变。古典金融理论承袭古典经济学的一般均衡分析法,侧重于理性研究,进行问题的纯理性描述。而现代金融理论越来越多地运用数学、模型分析法,侧重于定量分析,对问题进行较严格的科学论证。其二,问题研究层面的转变。古典金融理论无论是对货币的供求,还是对通货膨胀、就业等问题的分析,较多的是从宏观层面对金融问题进行探讨。而现代金融理论在宏观层面之外,越来越多地从微观层面对金融进行研究,成为指导微观金融企业行为的重要手段。其三,研究领域的转变。古典金融理论的研究集中于经济金融领域,而现代金融理论的研究已跨出这一领域而走向社会工程化。

三、跨世纪的两大金融前沿问题

;二是微观层面上的金融问题,即金融工程问题。

1.全球金融一体化条件下的金融稳定问题。金融

。金融稳定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金融体系的稳定以及金融市场的稳定。

金融体系的稳定是金融稳定的基础与根本保证。安全、稳健的金融体系包含了货币币值的稳定以及银行体系的稳健。币值的稳定与一国的财政、货币、汇率政策有关;银行体系的稳健则需要存在一个安全保障体系。;(2)区域货币资金的流动问题;(3)最优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问题;(4)全球网络化条件下,银行的内控与外部监管机制的构建问题等。

金融市场的稳定主要指金融资产价格的稳定。在对金融市场本身的运作进行规范之外,国际资本的流动(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动)、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以及金融危机的各种恐慌性传播都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异常波动。;(2)短期资本流动机制;(3)区域性金融安全网的构建等。

2.金融工程问题。金融工程,是在本世纪80年代中期才逐步发展起来的金融前沿学科。它是现代金融学、信息技术和工程方法的结合。英国的格利茨教授提出了金融工程的统一定义,即“应用金融工具,将现在的金融结构进行重组以获得人们所希望的结果”。可见,金融工程所要解决的是两类问题:一是规避金融机构或企业所面临的金融风险,二是从金融市场的波动中获得收益。金融工程的精髓在于创新,它通过对期货、期权、远期、调期为主的金融衍生工具进行组合,以使得投资者取得较大收益,筹资者以较小的成本获得资本。有学者称,21世纪将是金融工程的世纪,那么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将会是:(1)金融工程产品的风险估测问题;(2)金融工程产品的定价问题;(3)金融工程产品创新的网络支持问题等等。

【参考文献】

①陈岱孙厉以宁:《国际金融学说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②梁小民:《西方当代经济思想》,人民出版社,1994。

③闻岳春:《现代西方金融学说》,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

④周延军:《西方金融理论》,中信出版社,1992。

⑤姚勇:《当代金融理论何处去:反思与展望》,《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第8期。

⑥王维安:《货币银行学的困惑与革命》,《金融参考》1999年第7期。

金融学的发展史范文6

关键词:货币银行学;金融数学;教学方法;教学研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3021501

《货币银行学》这门课程在中国高校的教育发展史上已有六七十年的历史,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作为管理学、经济学的核心课程,它对该学科建设及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使人们意识到经济的重要性。各大院校也相继对其它非经济类的专业开设《货币银行学》这门课程,为学生未来的职场发展做好铺垫。下面将主要针对金融教学专业学生开设《货币银行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

1 关于金融数学专业开设《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必要性

从培养目标去看,对于高等院校的金融数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未来之后将在金融、保险、投资、金融证券等部门从事经济建模、经济方面的分析及金融产品的设计等相关的工作,这些工作大部分都与金融相关。因此,为了培养该方面的专业人才,各大高校基本都在该专业课程的基础之上开设了《货币银行学》这门课程,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金融方面的基础知识,对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及继续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分析金融数学专业学生学习《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利弊

从金融数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可以看出,该专业的大部分课程都是数学类的基础课程。相对于经济类、管理类的专业而言,该专业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功底,逻辑思维能力较强,这使得他们在运用数学工具去分析和处理一些经济类的相关模型及数据预测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局限性体现在他们对经济类的专业知识方面的掌握相对薄弱。因此,在学习《货币银行学》这门课程时,对某些知识点不能全面并深刻的理解。这就不仅要求学生课后利用业余时间多专研该方面的知识,并要求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要有所改革与创新。

3 对金融数学专业开设《货币银行学》课程的教学研讨

由于金融数学专业的学生学习《货币银行学》课程具有自身的优势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教师教学的时候应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首先,就《货币银行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而言,由于金融数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数学专业类课程较多,而经济类的课程相对较少。因此,学生学到的经济类的知识相比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就显得少了许多,无论就学科知识的深度或广度而言都是薄弱的,而《货币银行学》作为经济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结合金融数学专业的特点,在内容上,应将该课程的知识内容进一步拓宽,不重要的内容可以适当的进行删减,比如在介绍信用的产生和发展这部分内容,就可以简明扼要地讲述其主要内容,不重要的部分就可以不讲。。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经济类专业知识,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

其次,就教学方法而言,各大院校所开设的《货币银行学》课程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无论是经济类的还是非经济类的专业,显然这种教育方法具有自身的局限性,尤其对于非经济类的学生,他们本身所掌握的经济类的基础知识就相对薄弱,知识面较窄,因此这种教学方法较难适应这类学生。对于金融数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教学方法也不是很适应他们。因为就该专业的特点而言,其学生的数学功底较好,而经济类专业基础知识薄弱。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根据其特点,制定教学方案。其一,可采用多媒体教学,这样可以形象、生动的将知识讲授给学生,他们也较容易接受。其二,在课堂中多增加案例,尤其与现代生活、经济相关的。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该课程的知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以及该课程的重要性。同时,帮助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锻炼他们应用知识的能力。其三,可适当带学生去参观一些公司、金融企业,了解这些企业的运营状况,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实际当中去发现问题,进步解决问题。其四,根据专业特点,在讲到某些抽象的逻辑性较强的理论时,应在这里帮助学生去深挖这部分知识,运用数学的逻辑思维去理解掌握该内容,甚至运用数学的工具看能否有所创新。

最后,货币银行学这门学科虽然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历史,体系已经相对成熟,但到目前为止,依然还存在一些经济学家仍未解决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改革与发展,相信在将来还会有更多的金融类的问题有待解决。因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必要的。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适当提出几点目前经济学家还没有解决的热点问题,引领学生去思考、讨论。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当然,在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也应该不断的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上不断提高与创新。同时,应多了解该学科的发展情况,多与同行及知名的学者进行沟通、探讨。

参考文献

[1]梁柯.关于非金融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改革的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10(055):7778.

[2]白淑云.非金融专业货币银行学课程改革教学与模式创新[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22(3):107108.

[3]李健.奋力开拓中国金融学科建设之路[J].中国金融,2001,(5):7375.

[4]赵华伟.《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23(2):105108.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