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石油化工论文范文1
在项目设计阶段应能主要针对施工组织设计图进行质量控制,以保障设计勘测时期的水文、地质、地貌情况和项目实际施工选址处的实际环境、技术工艺条件等相互匹配,达到前期设计阶段组织控制之效;同样,施工在建时期的工前准备阶段工作重心任务主要指的是对人、事、物等的组织安排,更多的是结合图纸会审需求依据人力要素对物资(材料、设备及其他生产资源)结构的组织管理;然后是重点管理的项目建设阶段,需要着重控制设计变更、隐蔽关键工程工序的质量控制、现场签证、以及各道工序的技术交底等内容,以保障在建质量满足组织施工方案要求;最后则是竣工验收转投前的控制阶段,需要对工程量进行复核与评估,包括安全生产监督的验收工作事宜等,以保障项目成本投入在之前控制阶段的组织管理效能发挥下达到成本可控的目的。。
2优化建筑施工组织管理提高项目建设质量的有效途径研究
2.1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组织管理的推行
项目作业组织施工涉及到的质量控制要素很多。相关项目责任单位应能就项目生命建设周期涉及到的设计、准备、建设、竣工四个阶段进行全方位控制和质量把关。而把好质量关卡的关键之处则需要明确各个阶段的控制任务。为此,当施工预算图及工程组织设计方案确立以后,应能全面分析结合图纸要求全面评估关键技术工艺难点与重点部分,特别是一些分部分项的隐蔽作业工序,除了要对其作业质量负责管理外,还要加强对工程量的验收与审计,以避免工程决算时期出现漏项与缺项;同样,在工程准备阶段应能将各部门职责权属人员的职责进行划分,即强调权责部署对应施工组织管理中需要重点控制的任务,以确保各项工序施工能够在安全生产监督、工程成本控制、现场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周全部署,以确保在项目建设时期实现有序组织管理;而项目建设时期的控制阶段,应能按照工期进度指标计划、工艺技术规范、安全生产标准、以及工序分包技术交底要求等进行质量作业,并且在作业阶段应能结合人事物三项要素进行优化布置,以将人力组织的权责发挥、物资供应的采购使用、工序成本作业养护等方面内容进行全面把关,以此实现整个施工过程间的组织管理与技术协调。
2.2强化图纸会审与组织设计审核
首先,设计图纸应能具备科学严谨性以及经济适用等特性。其次,工前准备时期应能就图纸设计内容和实际工况的周围环境、所处地质结构、水文环境等进行可行性评估,以分析出设计图纸缺陷之处,争取在工前阶段就能将设计变更进行调整和优化。再者,需要在此阶段明确技术交底制、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人员岗位责任制等管理体系机制,目的是控制工序整体作业质量,并能有效控制一职多岗、职务分析等事件的发生,且要持证上岗作业。再有,关于临时变更工序操作,要将设计变更的有关内容进行谨慎审核,以及在有关责任单位共同在场的前提下将现场签证签证处理好,以有效避免事后项目完工时工程量增减决算事宜出现量实不符的扯皮、推卸等事件发生;最后,应能在工序作业控制阶段保障工期进度。而为了保障工期进度应能配套建立激发职工能动性、主动性的绩效测评机制,以有效按照进度要求完成诸多工序作业。
2.3强化安全生产与质量监督
(1)定期组织作业人员学习《安全手册》。
在建立专门负责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后,由部门负责人带头牵线,对各个施工组织单位的安全管理员进行安全教育与指导,并且结合施工场地的施工条件,施工工艺等编制出实践性、实用性可靠的《安全知识手册》,即在满足各项作业规范与图纸要求的前提下,制定的《安全知识手册》,更能让作业人员容易理解,贴近实际施工现实,而非死板不切实际的硬性规定;以此为基础,定期组织各部门单位作业人员学习安全防范知识、我国施工安全法规、以及安全施工技术等。
(2)人员潜在能力激发。
项目安全生产是施工作业有序进行的前提与重要保障。但项目作业安全生产需要各级管理单位及作业人员具备高度责任生产意识。因此,这一阶段应能就安全生产责任制配套建立切合实际作业生产的人员激励奖惩机制;有别于工序生产管理奖惩机制,安全奖惩机制更倾向侧重的是对安全生产监督工作而客观服务的,更重视人员安全责任与忧患意识的体现,以及整体施工团队的群策能力的发挥,从而才能在查证通病时及时纠正弊端,保障作业工序质量。
(3)建立安全监督责任机制。
监督责任机制的建立。在安全监督这一控制的执行监督阶段中,应依据“谁经办、谁管理”的监督组织原则去实施,同时要在监督责任体系制度下细分安全检查制,以保障各级人员能够按照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各项要求落实安全检查工作,包括安全生产技术、人员目标分解、以及质量通病查证等的安排与部署。从而才能有效的与PDCA质量控制体系制度相互印证,既保全了作业质量又满足了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各项需求。
3结语
关石油化工论文范文2
一、石油化工管道作用
石油化工管道即钢塑化工管道,是一种创新型的化工管材,以焊接钢管为中间层,内外涂覆了重防腐环氧树脂塑料,采用专用热熔胶,通过挤出成型方法复合成一体的管材。为了摆脱传统工业模式的不足,我国对石油化工业经营体制实施了优化调整,用以创建现代化的经济产业模式。。管道工程是石油、天然气等产品输送的主要工具,用其辅助化工生产作业模式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
二、管道焊接施工的准备工作
焊接是管道组装与使用的基本操作内容,为了避免管道事故对产业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必须从管道焊接采取多方面的保护措施。笔者认为,施工单位需做好管道焊接前期的施工准备,为后期焊接操作创造相对稳定的条件。
1.人员。管道工程是专业性的改建施工活动,石油化工管道更是要按照标准执行操作,才能发挥管道在油气运输方面的作用。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审核,是焊接工艺操作前期不可缺少的,这关系着整个焊接流程的质量水平。例如,担任管道焊接的焊工必须经过焊接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并取得相应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合格证,并且要通过项目质量部的考试,合格之后才能上岗操作。
2.设备。对现场焊接所用设备详细检查,对仪器、仪表等初期调试,这样可以保证设备焊接时处于良好的功能状态。石油化工管道焊接操作现场,对设备具有多方面的要求,主要包括:焊接设备应完好无损,各种仪器、仪表应检定合格;且具有良好的动特性、调节特性,焊接工艺参数调节可靠,电流表、电压表指示准确。因而,质检人员必须详细检查每一台设备,避免设备故障而影响焊接质量。
3.材料。焊接所用材料要符合管道工程标准,不同石油化工管道线路的材质要求不一,现场准备要保证焊条、焊丝应有质量证明书;包装完整,无破损或受潮现象;焊条的药皮不得有脱落或明显的裂纹,焊丝在使用前应清除其表面的油污、锈蚀等。对质量不合格的焊接材料必须及时更换,从而提升管道焊接的质量水平。此外,施工单位操作前期选择合适的材料,也可以提高后期焊接工艺的质量水平。
三、石油化工管道焊接操作及控制要点
管道工程是化工业发展必须具备的设施条件,兴建石油化工管道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降低了石油、化工等产品输送的作业成本。基于上述准备工作之后,施工单位要组织现场人员详细分析管道工程结构,及时拟定切实可行的焊接操作方案,对每一道工序采取严格的控制方式,提升管道后期使用的综合性能。结合现有的技术条件,石油化工管道焊接操作方式及其控制要点包括:
1.定位焊。由于化工管道分布范围广、输送距离远、内外结构复杂等因素,管道使用阶段常会出现不同状况的事故,降低了化工产品供输系统的安全系数。定位焊应采用与根部焊道相同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并应由取得焊工上岗证,经报验合格的焊工施焊。定位焊的焊缝长度宜为10~15mm,厚度2~4mm,且不超过壁厚的2/3,定位焊的焊缝不得有裂纹及其他缺陷;定位焊焊缝两端磨成缓坡形。
2.不锈钢管道焊接。化学工业是我国工业经济体系的重要构成,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锈钢管道焊接是常见的工程形式,其操作控制要点包括:在保证焊透和熔合良好的条件下,焊接时采用小线能量、短电弧、不摆动或小摆动的操作方法。;每一焊道完成后均应彻底清除焊道表面的熔渣,并消除各种表面缺陷。
3.异种钢管道焊接。异种钢管道焊接,应按焊接材料选用表选用合适的焊材。铬钼耐热钢与碳素钢或不同钢号的铬钼耐热钢之间组成的异种钢焊接接头,可按合金含量较低一侧的钢材选用焊接材料。有预热要求异种钢管道焊接,预热温度按淬硬倾向大的材质要求定,预热采用电加热法。预热在坡口两侧均匀进行,预热范围每侧不小于3倍壁厚(S),且不小于50mm,对有淬硬倾向或易产生延迟裂纹的材料,每侧不得小于100mm。
结论
关石油化工论文范文3
QHSE管理体系是一种事前识别危害、评价风险、控制过程和消除隐患的科学管理方法,是建立现代企业的基本条件,也是国际石油石化行业普遍施行的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体系,旨在追求“零缺陷、零事故、零伤害、零损失”的工作目标。建立统一、规范、科学的QHSE管理体系,有利于提高管理效能,更新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手段;有利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是实现以人为本,减少各类事故发生的概率,由被动的事后管理为主,转变为积极主动的事前预防为主,为企业创造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
2认证范围及依据标准
2.1认证范围
按照统一组织、统一管理、分层运行的原则,分别建立企业机关和二级单位层面的QHSE管理体系,覆盖企业所有生产经营活动。
2.2依据标准
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SY/T6276-2010《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3组织机构
3.1成立企业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认证领导小组
设组长1人,副组长2人,成员:综合管理、党群工作(纪检监察)、人力资源(党委组织)、财务计划、经营管理、运行管理、QHSE管理、技术装备等管理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
3.1.1负责企业QHSE的审定,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
3.1.2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企业职能处室和二级单位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工作;协调、解决QHSE管理体系建立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3.1.3督导企业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认证的建立运行和审核工作。
3.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项目组),挂靠QHSE管理部门
主要负责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认证(咨询)工作的实施。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成员:综合管理、党群工作(纪检监察)、人力资源(党委组织)、财务计划、经营管理、运行管理、技术装备等部门QHSE管理员组成。主要职责:
3.2.1制定企业QHSE管理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目标。
3.2.2开展企业QHSE管理体系现状的适宜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评价。
3.2.3实施QHSE管理体系培训工作。
3.2.4负责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建立和运行。
3.2.5指导、监督、检查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认证的日常运行。
3.2.6组织开展QHSE管理体系内审、外审和持续改进工作。
3.2.7指导所属二级单位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运行和监督考核。
3.2.8协调解决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制定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考核办法。
3.2.9适时把握国内外QHSE发展的最新动向,总结、推广QHSE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4体系框架
4.1整体推进,是指企业机关和所属二级单位,按照统一标准,分别建立QHSE管理体系,并独自申请第三方认证。
4.2两级运行,是指企业机关职能处室,在建立本部门QHSE管理文件的同时,按照管理程序对二级单位相关业务工作开展监督、指导和考核;二级单位在确保企业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情况下,重点做好本单位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维护和运行。
4.3二级单位Q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由各二级单位组织人员,根据标准要求和单位实际情况,精心策划,独立运行,重点是做好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充分体现各自工作性质的差异性,形成结构完善,框架合理、内容相符的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
5文件结构
5.1文件结构:
企业机关层面分管理手册、管理程序和操作文件三个层次。二级单位根据需要可分别建立管理手册、管理程序、运行控制(管理规范、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等层次的文件。
5.2管理手册:
管理手册是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政策性和纲领性文件,由企业最高管理者组织制定。主要描述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方针、目标与承诺,各体系标准要素的管理职能分配,主要环节的控制方式和方法,并引出管理程序。
5.3管理程序:
管理程序是管理者实施管理的方针和步骤,本着优化资源、提高效能的原则,策划管理流程,明确业务范围,准确界定部门职责,做好风险评估及预防。
5.4运行控制:
是指导部门工作人员管理行为的指南性文件;各相关处室(科室)负责编写属于本部门的管理规范,由部门主要领导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审核认可。清理、规范各项工作、办事程序所依据的文件(包括法规、标准和相关规章制度),并在程序文件中引用。支持性文件包括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相关规章制度及记录格式等,是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在基层有效落实的依据,由各二级单位组织相关部门建立。
6文件编制
6.1工作程序:
1、机关处室根据项目组提供的程序文件结构框架,结合标准要求和实际情况,起草本业务范围内的程序文件,经处室主要领导签字后,按时提交项目组。2、项目组对处室提交的程序文件进行核准,及时与处室了解沟通,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3、项目组组织管理者代表、机关处室负责人、程序文件起草人、职业健康安全事物代表、技术专家参加的程序文件评会议会,对起草的程序文件进行评审。评审会议可以一次性全部审核,也可分专业、分门类、分批次进行审核。4、《QHSE管理手册》由最高管理者签字批准,《QHSE程序文件》由管理者代表签字批准,《作业文件》由分管领导签字批准。5、二级单位要结合公司QHSE管理体系文件,评审和修订本单位QHSE管理体系文件进行,确保上下管理要求接口顺畅。
6.2编制要求:
6.2.1确保进度,不留盲点
文件编制工作质量将关系到每个部门、每个单位将来如何开展工作,甚至每个岗位、每位员工怎样操作。首次实施公司级QHSE管理体系建设,更要借体系建设的契机,查找管理盲点,完善管理缺失,不留死角,为建立公司QHSE管理体系并保持运行打好坚实基础。
6.2.2层层把关,保证质量
各部门负责人需亲自对文件进行审核把关,签字确认后交给项目组。项目组认真履行审核职责,对不符合要求的文件,指导其重新修订。公司领导层组织管理手册评审,必要时,也可参与重点程序文件的评审。
7管理体系文件培训
由项目组牵头,组织公司QHSE管理体系文件培训学习班,对公司、处室和二级单位领导层,内部审核员进行公司QHSE管理体系文件培训学习。项目组负责QHSE管理体系标准、管理手册和内审员取证培训工作;各责任处室负责程序文件的培训;各处室、二级单位可采取集中或分散、会议或自学等形式开展作业文件培训。
8内部审核
项目组组织管理层相关人员和技术专家参加公司QHSE管理体系内审员取证培训学习班,考试合格取得证书后,从中选择10名内审员,组成公司QHSE管理体系内审小组,开展内部审核的策划、实施工作,查找实际工作与标准之间的差距、确定的不符合项、问题项,以及不符合或不适宜文件的内容。最高管理层、各处室、二级单位对内审开出的不符合项、问题项,按照责任主体,落实到单位,并责成责任主体按时完成整改,项目组负责内审的组织协调工作,及时跟踪不符合项、问题项整改落实过程及结果,并保持内部审核记录。
9合规性评价
工程公司经营管理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合规性评价工作,评价公司QHSE管理的合规性,查找日常活动是否存在违规现象,确保公司全过程、全区域和全体员工遵纪守法,提高公司安全、高效生产的能力,并提出改进意见。
10管理评审
关石油化工论文范文4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每一个生产环节的工作人员都要提高规范化生产的意识,因而需从细节抓起,找到各环节中危险因素出现的根本原因,将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之中,将安全防范措施与完善的生产技术相融合,才能体现出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和管理的严密性,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及企业的生产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2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
2.1制定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应急预案
鉴于石油化工企业在实际生产中需要用到具有高毒性、强腐蚀性等特性的危险化学品,则制定基本的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是极为必要的。企业需定期开展系统检查,严防出现重大生产事故,一旦发生爆炸、毒物泄漏等突发性事件,则要极力采取应急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2]。
2.2严格规范石油化工类型企业生产原料的标准
我国行业监管机构对于石油化工行业所出台的政策较为明确,其核心在于实现节能减排,严格控制能耗比指标[3]。与此同时,国家对石油化工类型企业生产原料的标准也有着严格的规范,不仅相关的原材料的挑选要符合国家标准,而且相关的技术操作人员要尽可能选择机械化、自动化的手段来维系生产,避免人体直接与化工硫酸等物质相接触,从而降低人体受到危害的概率,并要合理地使用相关原料及设备,管理者及一线工人要时刻注意生产安全制度的履行。
2.3针对相关的一线操作技术人员进行系统化安全教育
石油化工类型企业可以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先进的处理方法,并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以及专门针对石油化工产品泄漏的应急处理设备,以系统内部层级宣传的模式来强化企业安全管理。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探讨刘鹏(唐山中浩化工有限公司,河北唐山063611)摘要:随着我国石油化工类型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来应对实际的生产状况。而且如若必要,企业管理层以及国家监管部门需依据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状况的变动,对规范化安全管理的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本文就针对启用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现实意义以及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进行阐述,并探究如何更好地改进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的策略,以期为同质类型企业管理带来有益的借鉴。
3更好地改进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
3.1安全管理模式的选用要与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实践相配套
通过对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危险因素的分析,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石油化工企业单位采用了HSE管理体系的框架来巩固自身在市场中的位置,并适时根据生产工艺技术的变化来调整安全管理模式,简单来说,我国石油化工企业要与时俱进,采取先进的管理模式来保障生产,其安全管理模式的选用要与石油化工企业当下的生产实践相匹配。
3.2实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与环保理念的整合模式
从各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较为迅速,为社会总体经济的发展贡献了较大的力量。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石油化工行业的负面效益值得管理层深思。基于此,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的调整也要本着顺应国家环保标准要求的原则来执行,坚持“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并重”的理念,将安全管理与环境治理结合起来操作,这样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生产管理的效能,还能有效降低企业管理成本,为石油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4结语
关石油化工论文范文5
关键词:建设工程;监理方;监理合同;管理;
在工程监理工作开展中,监理合同管理一直是薄弱环节。尤其在合同签订和履行环节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着监理工作质量的提升。为此,监理方必须加强合同管理,规范监理合同各项条款,认真履行合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全力维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
一、监理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合同签订问题
我国建筑市场运行机制尚不完善,在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着暗箱操作、明招暗投、幕后交易等现象,扰乱了建筑市场运行秩序。加之,监理单位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部分监理单位为了取得工程项目合同,经常听从建设单位的安排,使得监理单位在监理合同签订前期丧失了与建设单位公平谈判的话语权。在合同条款中,建设单位过于强调自身权利,尽量减少自身的制约性条款。而对于监理单位而言,部分合同条款对监理单位的义务、违约、赔偿等方面作出了苛刻要求,导致合同双方在签订环节未能处于公平的地位。
(二)合同履行问题
在监理合同履行权利和义务过程中,建设方仍占据主导地位。建设方在合同条款规定的工作内容之外增加监理工作量,但是却没有增加相应的监理服务费,损害了监理方的合法权益。同时,部分建设方对因施工方或建设方自身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通常以总价包干为借口拒绝支付监理方延期费用。基于上述原因,监理单位为了降低总成本支出,实现利益目标,被迫采取减少监理人员数量、降低监理工程师层次等方式控制成本支出。
(三)合同跟踪管理问题
在监理合同管理中,监理单位应全面掌握建设方履行合同义务的能力,将合同管理贯穿于合同签订、合同履约、工程验收、工程结算等各个环节。但是,由于监理方的合同管理意识淡薄,只是重视对建设方在合同签订前期的资产规模、信誉、注册资本等情况的调查,而不重视对合同履行过程中建设方生产经营情况的跟踪管理。一旦建设方出现重大变动,则直接影响到监理合同的顺利履行,给监理方带来经济损失。
二、监理合同管理中的优化方式
(一)完善监理合同内容
为有效避免监理合同纠纷风险的发生,应完善监理合同的相关内容,明确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具体包括:一是明确监理工作范围。在监理合同中,要详细列明监理方负责监理的工程情况,如工程面积、结构、层数、室外工程、室内工程等监理工作范围。二是明确监理工程的内容。在监理合同中,要明确监理方所提供的监理服务,包括工程进度、质量、造价、信息、组织协调等方面的监理服务,并在附加协议条款中尽量详细表述各项具体工作,避免工作描述过于笼统、责任界定不清。三是明确监理期限。在监理合同中明确监理的起止时间,若合同中未能明确监理期限,则根据《建筑监理工程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将监理方派驻监理机构到施工现场时间作为监理时间的起算点,将监理工作完成后,监理方以书面形式通知业主方的时间点作为监理终止时间。
(二)明确监理费用增加的合同约定
在解决因非监理方因素导致的工程延期、延误而产生的监理费用纠纷问题时,应在监理合同中针对具体原因作出相应的明确约定,具体如下:一是针对因不可抗力导致的工程延期,要在合同中约定由合同双方按照一定比例共同承担相应损失与费用;二是针对因业主方问题导致的工期延误、监理工作量增加,要在合同中约定按照一定标准计算监理费用的增加额度,并且该项计算标准不应超过合同签订时约定的标准;三是针对因施工方问题导致的工期延误、监理工程量增加,为平衡合同双方的利益,应适当下调合同约定的监理费用计算标准。
(三)规范阴阳合同的监理费用结算
;第二种情况,针对强制招标投标项目未经过招标投标程序签订的阴阳合同,其合同均无效,在结算监理费用时应选择阴合同作为结算标准,即根据双方真实的意识表示进行价格结算;第三种情况,针对先行招投标,后在同一天内签订两份合同,或后续签订阴合同和阳合同的情况,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中第21条的规定,将中标备案的阳合同作为监理费用结算标准;第四种情况,针对非强制招标项目经过招投标程序签订的阴合同和阳合同,视同第三种情况进行监理费用结算;第五种情况,针对无须经过招投标签订的阴合同和阳合同,应根据债法理论进行监理费用结算,即根据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实际履行的合同进行结算。
三、结论
总而言之,监理合同管理是关系到合同双方合法权益维护、工程建设目标实现以及监理工作有效开展的一种重要工作。监理方要建设高素质监理工作队伍,加强合同签订和合同执行管理,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对合同履行实施动态管理,认真落实合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不断提高工程监理质量,为规范我国建筑市场有序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关石油化工论文范文6
关键词:市政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包括了城市道路、排水、桥梁、绿化、污水处理、路灯等城市公用事业工程,是城市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5]。而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是市政工程建设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其核心内容。只有工程项目管理恰当,才能更好地实现市政工程项目的人文性、实用性、美观性[2]等要求,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
一、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市政施工质量控制意识薄弱
施工质量的控制是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应该首要考虑的问题。但是,当前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有些单位存在着抢进度、抢工期而轻工程质量的现象,这就给施工质量带来了安全隐患。例如,有些施工单位在市政工程建设中为了提前完工,不按照工艺流程操作,在挖排水工程沟时,不开挖坑内的排水沟,排除积水,而带水浇筑混凝土基础;砖石砌筑注浆不饱满,形成较多的空洞[3]。这些都是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极大的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1.2 市政施工不注意进度计划的合理安排
由于市政工程项目涉及到的专业多,项目复杂,好多施工单位,不进行有效的进度计划管理,杂乱无章,做到哪里是哪里。往往一道工序已经完成了好长一段时间,却因另一道工序没有完成,不得不搁浅,而无法完成下一道工序。例如道路工程中,路基施工时,往往与管线施工协调不到位,相关产权单位迟迟不到场施工,致使路基曝晒很长时间,却不能进行基层等施工。
1.3 市政工程中缺少有效的成本管理
市政工程涉及的面比较广,施工场地比较多,对原材料管理不善,铺张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好多周转性材料,如模板等,用完随地堆放,不妥善保管,而遭受日晒雨淋,有的模板仅仅用过一两次,就无法再进行使用。无形中造成了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又片面追求成本的降低,过度使用机械,而不注重日常保养维修,或是安排工人超长时间加班,致使工人流失严重,后期无法组织足够的人工进行作业,造成工程延误等。
1.4 市政工程建设中现场管理及监控力度不到位
由于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存在工程量大、工期紧的特点,并且施工单位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也不够重视,这就导致施工过程中监控力度不到位[3]。除此之外,由于市政工程建设一般在市区进行施工,使得施工场地狭窄,且车辆行人来回通行,使得施工材料的堆放、机械工程作业都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1.5 施工中不注重环保、职业安全、节能等管理
施工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工程本身,仅满足质量合格,不拖延工期,而忽视了现场的污染防治,工人的健康安全及相关的节能措施,造成大量的损失。比如:对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不给工人配备相应的劳保用品,没有相应的防护措施,井道内不排风,运土车不封闭,致使场地内尘土飞扬,高处不作业,不架设安全防护网等,没有相应的应急预案,至使发生安全事故,无从救援,人员伤亡严重,工程损失巨大等。
二、优化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对策分析
2.1对市政施工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管理
市政施工项目开始施工之前,要对所有的施工人员进行健全、严格的岗前培训和学习[4]。在保证施工技术人员能对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熟年操作后,才允许到施工现场进行操作施工。除此之外,每个分包的施工单位也要严格施工人员的施工要求,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专业的、科学的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市政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另外,除了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外,还需要对重视施工项目的技术管理,管理人员可以将相关的信息进行整理、归档,以便以后参考、查询。
2.2 对市政施工现场资料进行管理
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市政工程项目大约一半左右的成本都来自施工材料的费用和建设过程中使用设备的费用。因此,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施工现场材料、设备等进行合理的控制、管理,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市政工程建设的成本(成本的管理控制具体措施见表1)。为了达到对施工成本的控制,市政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就需要提前与施工的技术人员进行沟通、规划。这样就能更好地对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选取、设备的运用进行规划,从而可以将现场材料与设备的管理发挥到最佳配置。
表1 市政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措施一览表
项目成本控制措施类型 具体实施内容
组织措施 组织措施是从施工成本管理方面采取的措施,是全体施工人员共同的责任。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狠心的项目控制体系,实
行项目经理负责制[5]。
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了最佳施工方案的确定和最有材料的选用。通过对改变配比、使用项目添加剂等方法降低材料消耗的费用,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经济措施 管理人员应该根据施工工程的需求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并对施工成本进行风险分析以及制定防范性对策等等。另外,在经济措施中重要的一点是各种支出应该及时的记录、收集,做好账目的增减,严格控制账目的随意支出。
合同措施 采用合同措施控制施工成本,应该从合同谈判开始到合同终结的整个周期。在合同执行期间,合同管理的措施既要注意对方合同执行的情况,也要自己合同履行合同的情况。
2.3 对市政施工工序进行有效管理
在市政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中,其关键的要素就是要对市政施工工序进行有效的管理。市政项目施工过程中,其项目的施工工序管理是否恰当对其施工质量的影响是巨大的。为了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就需要对市政施工工序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另外,项目管理单位还要定期检查各个工序环节,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在实施阶段,施工工序能够保持灵活性、可控性[4]。
2.4 注重进度计划的安排
针对市政工程专业多,涉及面广,施工段多等特点,在简单的横道图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使用双代号网络图,确定关键线路,分析关键工作,在资源配备上,优先满足关键工作,力保工期不拖延。又能合理安排资源,不造成窝工,机械闲置等。
2.5 注重现场环保、节能、安全生产等措施
不能忽视现场职业健康,环保安全及文明施工的管理,应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等标准,建立施工企业自己的管理体系。规范施工现场的场容,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治卫生;科学组织施工,使生产有序进行;减少施工对周围居民和环境的影响;遵守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规定和要求,保证职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建立安全生产预防措施,建立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施工过程中及时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解除。发生安全事故,第一要务是保障人员安全。及时组织抢救。
结语
总而言之,无论是质量、进度、成本还是环保都是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应合理协调上述环节的关系。做到有机协调统一。做到“三控三管一协调”的管理体系。利用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达到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的目标。要达到这些目标,最重要的就是组织协调管理工作。采用合理的组织机构及管理模式,在施工过程中参照相关标准及规范,一一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曲龙,李冬冬. 市政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策[J]-青春岁月2013(19)
2、李小林. 谈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山西建筑2012,38(26)
3、党升运. 市政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分析[J]-建设科技2014(7)
4、杨海. 论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