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们为什么容易半途而废?

2024-12-14 来源:化拓教育网

你还记不记得你曾经制定过多少目标、计划,完成率有多少?你还记不记得你曾经信誓旦旦地说要坚持到底的任务,最后坚持到底了吗?特别是有些目标、计划进展还不错,有个好开头,却没看到结尾,半途而废。相信很多人就有膝盖中箭的感觉,我就是其中一个。

我这人兴趣比较广泛,喜欢挖一些坑,却没有填坑的好习惯。我爱看书,买回一大堆书籍塞满三个大书架,从头到尾完整看完的不少,但只看到一半,甚至还没拆封的也不少。《秘密花园》涂色减压书大热时,我也买了书与一套画笔,结果只画了一张半成品。成年后学钢琴,刚开始学习时倒练得很勤,学会了几首曲子后又因各种原因放弃练习。若用俗话说就是做事“三分钟热度”。

为什么总是半途而废呢,看完《自控力》这本书,我找到了答案。

书中有个“道德许可”的概念,“因为过去的善行而感觉良好,这让你为今后的纵容找到了借口。”餐厅点菜时,若点了油腻高热量的美食,很多人会加点蔬菜来平衡“罪恶”——我吃了健康食品,再吃点垃圾食物也无妨。有段时间我减肥,天天运动得汗流浃背后,超想吃甜食。理智告诉我那一小块蛋糕带来的热量就足以抵消我刚才跑几圈消耗的热量,但另一个声音却说没关系,我运动得那么辛苦,来点小小奖励慰劳自己吧。我臣服于后者。结果两个月的运动,一点成效都没有。

最初的三分钟热度,是意志力最强的时候,我们能沉下心抵挡住各种诱惑。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开始松懈了,也因为前期付出了一点努力,“大脑对能完成目标的可能性感到兴奋,它错把可能性当成真正完成目标了。”觉得可以去奖励自己或庆祝一下,人是最擅长给自己找理由的,“小小的放松一下没关系”“张弛有度”,于是开始偷懒,开始滑向放弃。

此外,我们光是想象一下目标,我们就感觉自己达成了目标,从而放弃行动。“只是想去锻炼的人很可能晚餐吃得更多。”他们以为他们已经开始锻炼,可以多吃点。TED有个演讲是《不要把你的个人目标告诉别人》,因为往往你告诉了他人,人家一称赞,你就自我感觉良好,“以为”你已经达成目标,止步不前,实际你什么都没做呢。

我们还喜欢向明天赊账。今天大吃大喝,明天减肥吧。今天偷懒,明天努力吧。“不断期望明天能做出与今天不一样的选择。”把轻松容易快乐的事留给今天,把困难麻烦费力的事留给明天,反正明天还没到,不是吗?于是,那些信誓旦旦要完成的事情,就从一个明天一直拖到不知哪个明天。

前文说了我喜欢买书,却将很多书闲置一旁。一方面有目标达成的错觉,书买回来了,当初想看这本书的愿望得到满足;画笔买回来了,我想画画的愿望得到满足。于是行动就变另一方面,有了书有了画画的工具,告诉自己什么时候开始都可以了,譬如“明天”。

总之言之,那些年我们挖的坑,及这些年我们准备挖的坑,这些目标及实施过程少发朋友圈公之于众寻求点赞,低调行事,一天天接近目标比较实在。不过,用朋友圈来监督自己倒不错,譬如放言哪天没坚持完成任务就发红包给大家,我想群众会很热心监督的。在实施的过程中,买来工具(如书籍、运动装备)只是开始的开始,它们是零阶段,你行动了才进入一阶段。也不要好不容易有点进步,就准备拿着“许可”放松。提醒自己目标在哪你在哪,你为什么要完成目标的原因,而不是应不应该得到奖励。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