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家长问:
老师您好。我的孩子上幼儿园两个月了,前两天幼儿园老师跟我说,孩子可能有社交障碍。我本来不信,因为孩子在家很正常,爱说爱笑,但到幼儿园从窗口偷偷看,才发现孩子几乎不和其他小朋友说话,也不一起玩,总是躲在角落里玩自己的;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使老师叫到,也是支支吾吾什么都说不出来。于是那一阵我每天都带孩子在小区里散步,发现孩子虽然喜欢和我们玩,但从来不主动和遇见的邻居打招呼,甚至躲避他们的目光,假装没看见。我的孩子真的有社交障碍吗?怎样才能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呢?
歪歪兔育儿老师说:
根据这位家长所说的情况,判断孩子是否有“社交障碍”为时尚早。但在入园前后,家长的确要着重地注意孩子的社交情况。
在孩子以前的生活环境中,遇到的无外乎是父母、祖辈,都是亲人,围着自己转,自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好了;但到了幼儿园就不同了,小朋友们都是自己的,20个小朋友就有20个不同的想法,幼儿园的老师不能只照顾自己……这种情况正是考验孩子社交能力的时候,如果孩子没有应有的社交能力,就很容易在这样的“小社会”中受到挫折,甚至患上“社交障碍”。
在“入园”这个宝宝的“人生第一难关”,家长可以帮助宝宝这样度过:
1.提前教孩子一些礼貌用语。
2.教孩子用语言解决问题。
当孩子进入幼儿园,难免遇到磕磕碰碰、推推搡搡,乃至抢玩具的情况。所以家长可以在生活中多和孩子玩这样的游戏,为孩子做预演,让孩子熟练使用“一起玩”、“换着玩”、“轮流玩”、“不要推我”这样的话。
3.多带孩子出去玩,多见人。
有的孩子害怕陌生人、不敢和小朋友玩,是因为成长环境过于单纯,家长很少带孩子进行社交,所以当孩子一下子被“扔”进到处都是陌生人的场所,很难适应。所以家长需要多带孩子出去玩,比如游乐场或小区花园等,多见人,教孩子和陌生人打招呼、说话。
4.提前熟悉幼儿园环境
如果孩子的性格属于比较胆小粘人、不易适应新环境的类型,家长可以多带孩子提前了解幼儿园环境,比如告诉孩子“这就是你要上的幼儿园,妈妈以后就会在这里接你”,或者在幼儿园允许的情况下,进园玩一玩。这样等到孩子真正入园的时候,就不会感觉完全陌生了。
5.可以利用班级群,为孩子建立种子朋友。
如果孩子在入园后,依然对社交有排斥抵触情绪,那家长可以利用班级群,为孩子找到“种子朋友”,即与一些关系较好的家长建立联系,比如在家聚会,或者组织集体出游等,为孩子并创造社交环境,这样到了孩子入园后,有了熟悉的小朋友,就不会感到孤独寂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