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假如穿越,你是愿意帮项羽,还是愿意帮刘邦?

2024-12-15 来源:化拓教育网

嗯,这是我留的一份语文作业。
大家七嘴八舌的争论,还是挺有意思的。路过的喜欢的你,可以来看看。
优秀作业选编(点评版)
如果眼睛一闭一睁,你已身处楚汉相争、风云际会的时代,如果你知道了所有的真相,如果历史可以改变,你是愿意帮助刘邦,为大汉帝国的建造贡献一臂之力,还是愿意跟随项羽,说服他避免掉已知的失误,在你的帮助下完成西楚霸王的功业? 请依据你所了解的史料,完成作业。
作业要求:1你更喜欢刘邦?还是项羽?请从中挑一个人物,点评之。
2请挑一个同学的点评,进行互动。

孔令宇
依题目条件,我会选择刘邦。
在那种背景下,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对于追随者的选择可能决定自己的一生,因而不得不慎重。从史料来看,刘邦的性格是呈现两个极端的——在事业的前期,即建国期,他算是个善于用人、善于听取别人[任何正确的]意见的好领导,而到了后期,即称帝后,才逐渐显露出多疑残暴的一面,譬如诛杀开国功臣。从巩固刘姓家族地位和权利的出发点来看,他这么做也确实无可厚非。而项羽呢,公认的性格有自满、优柔寡断、大义这样一些,还有一些多疑和凶残,以及身为武将比较共同的特征即过于勇武而有些不善计谋。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在刘邦的介绍中强调“任何正确的”这几个字,则和他的出身有关。他出身平民,这在楚汉之争中是一个相当大的优势。战争的基础是什么,人;那些人是从哪来的呢?绝大多数是平民。刘邦曾经身为一个平民,甚至不仅仅是一个平民——他在早期被乡人认为是一名无赖,自己没有收入,也不受父亲待见。这样出身的人,他的优势在哪里呢?他经历了从最底层慢慢爬成将领爬成君主的所有阶层,他经历过一切,所以他明白他所有手下的心。
他知道那些人想要什么,而且他没有什么顾忌。你能想象一个无赖熟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事遵纪守法一切以道德为先吗?不能,这些人的底线肯定是在自身利益而非道义上的。刘邦也一样,只要有可能成功,有助于他的计策,他都愿意采纳,愿意去实施,而且没有什么迂腐的顾忌。项羽却不同。他出身贵族,因而对于义、对于尊严、对于光明的重视要甚于获胜。这代表着,有很多阴损的计策,他是不会采用的。而他本身性格中的优柔寡断的部分,造成了又有相当一部分计谋也许被采用了,但没来得及实施。剩下的那些被提出的意见和计策,因为他的优秀和性格中的自满,又被否决了一些;剩下的,也许就不能和刘邦抗衡了。
这时候我们再来看看题目。(很严谨)诚然,也许跟随刘邦会在完成建国大业后为了刘姓统治的长久保存而被杀害,但要过的实际只有这一个坎而已。而跟随项羽呢?你能保证你能完成你的使命吗?你能保证每次给项羽献出的都是正义的、光明磊落的计策,还恰好每一次项羽都愿意采纳,而且事到临头能果决的实施?你能保证你能让他足够信任你,在被离间之时能保住己命?
就算你成功了,辅佐项羽登上了帝王的宝座,你又怎么能保证依照他的性格能够当一个成功的帝王?他发现一个错误的时候,他会不会迁怒于你?要知道他在征战之时杀人无数,连降者都敢杀,这样的人,百姓会爱戴他吗?军队会尊敬他吗?手下的人呢,“敬畏”二字中哪一个字占的比重更大?项羽的失败更多的源于他的个性,这不是一个谋士可以改变的。就算我有如神仙转世,恐怕也改变不了这个必败之局。他身为一个将才,却想要做帝王,这就是一个无解的死局。
(评得好!题目本身并不严密。但回答得很丝丝入扣,有理有据。)

武旺琪
若论个人喜好,我更喜欢刘邦。在西楚霸王面前,刘邦的出身是低贱的,而项羽是出身正统的贵族。比起军事指挥才能和英雄气概,刘邦不如项羽;而在军事上,刘邦又差项羽几分。那么刘邦为什么却能赢得最后的胜利呢?项羽的失败是必然么?
项羽从小就自命不凡,锋芒必露形容他最合适不过,在他眼里,连功过五帝的秦始皇都可取而代也,他的非凡志气可见一斑。这一点事成大事者所必需的,可他的志气不同刘邦之处在于他认为没人比他强,因此认为没有必要向别人学习或听别人的看法,以至多次关键之处没处理好。而刘邦则虚心向他人学习,不把自己看高,因此忍别人所不能忍,成别人所不能成。项羽在巨鹿之战大破秦军,多次击败秦军著名将领章邯的军队,他长以此显示自己的无人能比。他为报战国时楚国被秦灭之仇,残杀了20万秦军,以告楚国将士的在天之灵。
(老师评:项羽坑杀秦军是有情有义么?这一点我不认同,史记中记载的这段历史是这样的:诸侯吏卒异时故徭使屯戍过秦中,秦中吏卒遇之多无状。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到底是为了报仇,还是只是依赖杀戮,而没有办法处理好一时浮动的人心?大家注意,这二十人的想法基础尚且是“破秦乃大善”,换句话说,秦军的人心完全能争取的!但项羽选择了坑杀,接下来便就是课文中的情节了?但请各位试想,一个刚刚坑杀完秦国父亲、儿子、丈夫的人,如何做关中王?所以我不同意下面的观点:)这一点作为帝王并无过错,体现了他的重情重义。这固然好,因为他可以赢得天下人的尊重,可以在战场上大大提高自己军队的士气。可是项羽的重情重义的出发点,我觉得是建立在自己强于别人的基础之上的。好比说我高高在上何必与你计较一般。如果前面几点不足以说明项羽会输的话,那么决定性的还在后面。项羽跟刘邦比,差的是老谋深算。他有没有范增战略的对照可以充分说明。就是范增苦口婆心地嘱咐他,他仍没有在鸿门宴上除掉刘邦,甚至轻易放掉了刘邦的家眷。刘邦的老谋深算是方方面面的。他深知用人之道,将萧何、韩信、张良任命到自己帐下,让他们最大限度的做自己擅长的事。他情商很高,在今来看是令人追捧的条件。他善于为人,洞察人心,看得出项羽打的算盘,知道他的好胜之心,刘邦心中对项羽说:“现在你想赢,我让你赢,最后我要让你死的不明不白。”他极富心计,知道要提防韩信这样的功臣。同时能准确的看出真正值得相信的人。这些,都是项羽所不具备的。韩信在他手底下却丝毫没被发现,他唯一的依靠范增最后还被他猜忌最终病死。他在政治上的种种不成熟和他的短浅眼光使他无法战胜刘邦。
(即便这样,到了他临终之时,也把失败原因归于上天)霸王难救啊!
如果我是那时的人,我自然更想跟随刘邦。即便我知道史实,也无法挽回项羽的失败。连范增都说不动刚愎自用的项羽,我又能做些什么呢?即使我有才能也不会派上用场的。相反在刘邦麾下,我会被重视,得到尊重。但与此同时,我得处理好君臣关系,让他和其他人不会猜忌我,避免和韩信一样的下场。在保住性命的基础上协助刘邦完成汉业。(好机智)
尚艺昕
若说是更喜欢谁,那自然是项羽,毕竟项羽的英雄故事从小就听了不少。但如果说是愿意跟随谁,我还是愿意跟随刘邦。
首先,我并不认为我能比项羽之前的谋士更厉害,能说服项羽避免某些错误。项羽不信任手下也不爱听意见且刚愎自用,连韩信都没能被重用,最后投奔于刘邦,又比如范增,因为刘邦的离间计,被项羽剥夺权力,最后告老还乡的途中病死。换句话说,就是项羽的很多错误其实已有谋士为他指出,但他并没有采纳那些人的意见,而不是没有人为他指出,我去做同样的事,他也许也不会听取我的意见。
其次,作为一个君主而言,需要知人善任。这是刘邦有而项羽没有的。诚然,刘邦没有项羽那么神勇。但一个贤能的人自己再优秀也有界线,不如一个能将贤能的人的意见纳为己用的人厉害。我要选择的是跟随谁,帮助谁打天下,那自然要选择一个愿意听取我意见的人。否则就算我知道了历史,而自己的君主不听我的建议,那有什么用呢。
不仅如此,刘邦是平民出身,知道百姓疾苦。而项羽是将门出身,不懂怜惜百姓,杀戮过重,这样的人是不适合做帝王的。
总的来说,项羽的失败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因为他本人的性格而将可能的成功,变为不可能。退一步讲,如果他打败了刘邦,那么之后的国家,又会被治理成什么样子呢?项羽适合做一个被世人称颂的英雄,而不适合做一个治理国家的君王。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会跟随刘邦的原因。
李都雅
我认为刘邦和项羽都是历史中的英雄人物。但我更欣赏刘邦。项羽是一名大将,有将军豪气盖世视死如归的气魄。巨鹿之战他破釜沉舟,有一种英雄的悲壮情怀,引后人称赞感叹。他打仗固然厉害,但他在性格上有很大的缺点。他爱慕虚荣、不够理性、做事残暴、目光短浅。他意识不到自身的错误,不会反省自己,他在临死前还在说“此天亡我,非战之罪”。其实如果他早先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并及时改正,恐怕就不会落得如此下场了吧。只不过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罢了。再来看刘邦,刘邦身上虽然没有项羽身上那种霸气,但他更具有的是一种领导人的风范。他虽是底层出身,但他懂得学习古代贤士,不断提升自己。他做事理性,深思熟虑,赢得了老百姓的支持。他的性格与项羽形成了鲜明对比。他宽宏仁慈、坚忍克己。他的成功我想绝不是靠运气得来的。在当今社会中,我想项羽之中豪迈之气并不是最重要的,而刘邦这种理性的做事方法、能够懂得自省的性格应该是我们值得借鉴学习的。因此我更欣赏刘邦。(冷梦菲评:联系现实看历史的想法非常好。成王败寇,胜者之胜,败者之败都是有理由的,也都值得我们思考。)

woshi楚汉分界
张昊宇
相比起刘邦,我更喜欢项羽。
因为他有以一挡百之能,力大无穷,相传单手扯自己的头发能把自己扯过河,战场上的不败之将,从未尝一败,唯一一次退避是以几千兵马对章邯几十万的那次,一生光明磊落,非不懂计谋实乃不屑用之,有人认为他不懂用人,不听谋士意见,其实是他有自己的意思,考虑过谋士的意见和自己的意思后得出的结论乃自己的较好,有时则因谋士的意见不够光明而否决,后世常评论其为有勇无谋,事实上他只是因太过勇武,加上成王败寇,才却人冠上无谋勇者之称。
汉五年,曾经咤叱风云所向披靡的盖世英雄项羽走上了绝路。这一年的十二月,他被韩信十面埋伏,围困于垓下,后突围至乌江,因自感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遂拔剑自刎。楚霸王项羽四面楚歌与美人虞姬生离死别即所谓霸王别姬的情景特别具有悲剧的色彩。
李清照也写过“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一句词。从他乌江自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他其实亦是性情中人,也是看重颜面的人。有人说他太看轻自己的性命,其实不然,他只是愧于自己的失败,辜负了江东父老,从而不肯过江。
而霸王别姬又是更悲情的一个情节,这种离别的悲伤,尽管是对于他这种历经许多磨难的大将,也难以承受,从此也可以看出他不是一个薄情寡义的人。

王子航
对于我来说,毫无疑问我会倾向于项羽。项羽是一个志存高远的人:一日,始皇游会稽,项羽脱口而出:“这个人可以取而代之!“”突出其少有大志;他的气概无人能比:破釜沉舟,救赵破秦,令诸侯“莫敢仰视”,自封为“西楚霸王”;他很讲信义,只因允诺了项伯“善遇”刘邦的进言,他不顾亚父“示之者三”,于鸿门宴上放走了罗网中的刘邦。当兵败乌江时,他拒绝登上乌江亭长的救生船,面对身后的丛林干戈,他笑对死亡,气概何其豪迈!项羽天生神力,长八尺馀,力能扛鼎,力拔山兮气盖世、两军阵前无人敌。在那个战乱的年代,一个如此的将军是多么威风!在我小时候,也无数次幻想自己便是那八万敌军前的霸气将军,大破秦军,最后在四面的楚歌中随风而去,留下无尽的惆怅。反观刘邦,心机甚多,为了成功不惜手段,他当时就是县内的混混,时间长了,和县里的官吏们混得很熟,才有发展的机会,按现在的说法就是一个穿了西装的流氓,很多做法都离不开混混的影子,表面开明,心机很多,若是追随他,则会整日担心被其怀疑杀害,有人觉得项羽很残暴,但我觉得这恰恰是他好的一面,他不会暗地里陷害你,而是会光明正大,光明磊落。若追随刘邦最后成功的结局还是整日提心吊胆,那我个人认为,那个残暴的西楚霸王,便是真正的温柔善良了。
冷梦菲
就题目给出的情境限定而言,我选择跟随项羽。原因如下。
首先,为人臣子者一定不希望君主多疑狠辣,事成之后诛杀功臣。虽然很多帝王都会有如此行径,但是刘邦此人为了天下从此姓刘,诛杀的开国功臣非常之多。作为一个君主,为了不让大权旁落、巩固皇权,这固然是一种政治手段,也不能因此否认他作为一个帝王的杰出能力。但是题目中对“我”身份设定是辅佐者,为了自身安全考虑,我不会选择跟从刘邦。诚然项羽此人亦有猜忌之心(逼走范增),但是这与刘邦的表现是完全不同的。项羽的猜忌是因为没有管理经验和方法,是不成熟的表现(指为君之道);刘邦此人则是精于用人、驭人,最善弄权,情商非常高(这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很大关系)。如果在刘邦手下为臣,需要日夜盘算如何使自己不被帝王猜疑,时刻向君王证明自己的赤胆忠心。换成是在项羽手下,需要的就是尽忠职守,做好本分,适当的心计谋略即可。
其实刘邦和项羽最大的不同就是:刘邦底层平民出身,最知道生命的卑贱,也就最向往权力的高贵。为了目的刘邦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在他心中并无大义可言,最大的底线就是他的个人利益。因为他知道生存比尊严更重要。项羽是将门之后,根正苗红的好青年,如果能够提升情商,加之他兵强有威望,那么历史必重书。虽然答了这么多,但是这是个伪命题,所以以上答案其实也只是蜉蝣一梦。跳开这道题目不讲,刘邦本人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和帝王,项羽是一个优秀的将军。情商决定了他们的命运。史书已成,千秋已定,谁还会在意当年鸿门宴上项羽一念之差、千古之恨呢?这便是历史了。

卢鸣
最好的选项当然是谁都不选啦,毕竟没有绝对的对错黑白。项羽是一员大将,有勇有谋,巨鹿一战消灭秦军主力,为亡秦立下汗马功劳。但是此人最大的缺点就是性格,他对任何人都充满不信任感,草率鲁莽,以致中了陈平的离间计,剥夺了范增的权利,这也是他失败的最大原因。他还“酷爱”坑杀士卒,秦兵和齐兵均被坑杀数十万。可见此人残忍。最逗的是,他屡次面对刘邦却还保留着礼节,没能痛下杀手。
刘邦我觉得智商不高,但是却能礼贤下士,同时也有一定的人望。但此人为人卑鄙,出尔反尔,乃不是大丈夫,他曾是项羽的手下,眼看帝王之座在前,便自立一国,并煽动他人造反。与项羽签订盟约后,改天便反悔,结果偷袭还输了……我也是醉了。
当然,这也与他们的出生有关,一个是没落贵族,一个是一届草民,他们之间的差别可谓天上地下。其次,与当时的世风日下有关,这一个个诸侯王,全是墙头草,为了自己的利益屡次反叛。再者,刘邦建立汉朝后实行的制度是加深了“家天下”的中央集权专制主义制度,对外则采取开放的联姻政策,避免了战乱,为中国的统一和汉族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不得不赞。总之中国的历史就是成王败寇,没有那么多孰是孰非,历代哪个帝王不是靠“狡诈”的计谋和“血腥”的双手登上宝座的?
所以,如果我梦回楚汉之争,还是默默无闻的做一名历史的见证者,兴许还能写一本书传流传千古呢。(⊙o⊙)
赵文然
其实很难说自己更喜欢谁——
毕竟项羽和刘邦都是乱世中的枭雄,都有着过人的胆识和心志,总不能像喜欢哪个偶像明星那样去喜欢他们——我这样想。
似乎很多人都欣赏、崇拜、敬重项羽,而项羽的确是值得人欣赏的。他的身世、气质,在他身上发生的故事,他破釜沉舟的决心,和虞姬的凄婉爱情都令人唏嘘不已。我不能免俗,到底也成为了“唏嘘众人”中的一员。
可是,项羽他最终失败了。人们说结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过程,但是对于刘邦和项羽而言,对于楚汉而言,结局就是最重要的,结局就是一切。结局就是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承帝业始建汉朝。
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并不是全如项羽自己所说:“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刘邦自己总结了自己取胜的原因: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们取胜的真正原因。至于项羽,他只有范增一个人可用,但又对他猜疑,这是他最后失败的原因。他的总结很对,知人善任的确是成败的一关键因素。在战争之中,往往考察的不是领导的军事才能,而是领导才能。刘邦的确是一位好皇帝。大家都心知肚明,一个好皇帝,他一定不可能永远一身豪气、侠肝义胆,甚至他连一直光明磊落都不能做到。我们在评判他们的时候,总是以“是否是一个好人”的标准来衡量,可是,一位出色的、雄才伟略的皇帝一定不是一个好人。尤其是刘邦。也许只有舍弃掉一些,才能换取那些他想要的。
廖晗
我更喜欢项羽,那荡气回肠的与虞姬的凯歌令我折服,那死前最后的拔剑自刎令我感慨,那故事中出现的豪迈之气令我怀念。
但平心而论,作为帝王,刘邦比项羽更合适,项羽就像上天的宠儿,力大无比,出身世家,但他没有好好利用自身的资源,不识字,不习武,为人豪爽,若是作为朋友,那就是一个讲义气,出手大方的挚友,但作为君王,应心中有谋略,看清自己管理的千秋万代究竟该怎样才能长远,怎样在能让子孙后代享福,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君王。刘邦,小混混出身,也许有些做法让人觉得野蛮,可这样的出身才最让他了解百姓的苦楚,在最懂得人心所向,他知道前朝管理所存在的漏洞,才能一点一点修补,让汉朝得以发扬光大。两人都雄心壮志,渴望一展宏图,两人的做法也都有不足,最终只能说在那个时代,需要的是能是天下安定的刘邦,而不是勇猛善哉的项羽。千年之前,楚汉相争,引得天下改名换姓;今日,作为后人,回顾历史,无论对错已成定局。(好!就作为结语了!等等,还有创业派……)
赵润馨
坦白说好了,这两个人真的是各有各的缺点也各有各的优势。从小到大,我都是更喜欢项羽而十分讨厌刘邦的。以前爱看电视剧,心中的浪漫主义情结也更多些,所以对于内心更倾向于项羽这种更有血有肉的人物。但是长大一些之后,对项羽的喜爱就慢慢淡下去了。
为什么会这样我也实在是很难说清楚,可能是因为自己经常觉得项羽从很多举动来看尽管十分血性,有男儿气概,可惜内心就像一个孩子一样,向往英雄主义,满腹抱负却永远长不大,有着极强的横冲直撞的冲劲。(这几句说得挺准的哈。)如若没有这冲劲和血统以及周围人们的帮助,他连"西楚霸王”的名号都很难得到吧。冲劲过量,会转化成鲁莽,我不喜欢这样的人,因为我本人也是这种类型的性格,如果我作为项羽的臣子,就算通晓也同样会因为种种原因难以立足。
刘邦的话,我是从来没有好感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和项羽的性格是两种极端。他所做的很多事我都不太推崇,所以投奔他显然更不可能。
啰嗦这么多,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如果穿越了,我会选择自己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厚积薄发,建立大业。显然听起来简直是在逗笑,先不谈个人能力问题,在古代生存都很困难,建功立业更是如此。但是我心里怀揣着的英雄梦告诉我,就算我什么都干不了,那我也要学会试一试,就算连性命都保不住也不要紧,毫无意义的苟活着不是也更没有意思么。所以我谁都不会投奔,我要像项羽一样敢想敢干,创立自己的霸业!(这个想法真是独树一帜!让我们为赵润馨鼓掌吧!)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