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小事让别人赢OR全都要赢
很多人把自己活成一个斗士,自己过得很累,身边的人也很不舒服,他一走身边的人就轻松了很多。要么总是过于严肃,要么总要证明自己是对的,不愿意让别人体验赢的感觉,哪怕最小的事情都要争。我曾经也是这样让人讨厌的人,直到自己明白了以下一些道理。
1. 跟目标与核心要务无关的事情,绝大多数都是小事。
2. 多点向他人讨教,舍得把荣耀和赞美给予身边的人,让别人也体验赢的感觉。
3. 不要在言语上取胜,如果必须要赢的事,用行动和结果告诉别人自己想说的话。
4. 犯错了要承认,并感谢别人指正错误,不要掩盖和找借口。
5. 放轻松点,不要太严肃和认真,适当地幽默和说说故事或者笑话,改善氛围有时是更重要的事。
6. 对别人或未知的事保持好奇心,不要过于执着自己的想法,多听不同的意见,多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九. 反馈OR失败
别人的批评和客户的投诉之前是自己很不愿意面对的事情,总是把这些挫折看作失败,然后自己的自信心和状态就受到打击,很久才恢复过来。其实就是没有区分什么是反馈,什么是失败。
1. 只有放弃才是失败,其他的一切都只是这个过程中的反馈,目的是让自己变得更好。
2.心理学的ABC法则指出:A:事实 B:评价 C:心理感受 最关键的是其中的B,当改变看一件事情的角度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进而影响接下来的一系列行为。所以把问题和错误当作自己成长的反馈声音而不是失败,对自己的心理会产生更积极的影响,也会有更好的反脆弱能力,即从挫折中获益的能力。
2. 不要因为恐惧失败而一直停留在舒适区。相反,要快速地试错,犯有价值的错误,并从中得到重要的反馈。
3. 不二过很重要,不要在同一个地方反复地跌倒,根据反馈做出改进措施,确保不再犯,这样的错误就很有价值。
4. 对待别人的错误和挫折也是一样的态度,不随便进行批判和指责,而是提供适当的反馈和总结,让他自行调整。
5. 大胆地说出心理话,坚决地做想要做的事,不畏畏缩缩,犹豫不决,没有什么好害怕的。唯一应该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6. 即使是失败也是好事情,能激发更强的斗志和潜能,越是让自己痛的经历,往往成长越快,从中得到收获也越多。
十. 关注优点OR关注缺点
我身边有不少人,眼里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哪怕别人做得再好,也能找出一点不够好的进行批评。其实我们没有一个是完人,也不可能成为完人,都是普通人,都有情绪和毛病,总是想着改变别人,自己很累,别人也很累。所以关注别人的优点,强化优点,和优点合作,是更重要的事情。
1. 每一个人都一定有他的优点,有些很明显,有些他自己也不知道,所以用心发现别人的优点,并提供让他发挥自己优点的机会。这样就能够和这个人保持很有意义的良好关系了。
2. 对于对方的缺点,只要是不影响到自己和公司的核心利益的,就是对方的独特个性,要给予尊重和空间。有时可以吐吐槽,开开玩笑就行,不要被过分影响。
3. 对于影响到核心利益的缺点,要用成长型的心态一起去看,并协助对方调整,要允许对方有犯错的空间,不要急于马上纠正。
4. 强化正面行为的关键在于对方做对的时候,马上进行强化和赞扬,给予奖赏,这是最有效的方式,而不是对方做错的时候进行指责。
5. 团队之间,家庭内部之间,是各自优点的共同协作,服务于一个更大的目标,而缺点需要各自互相补位,需要有一定的牺牲精神,这样的团队才有战斗力,把每个人都变成完人的团队,只会是死气沉沉的团队。
十一. 完成OR完美
自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而这曾经也是最佳的拖延的借口,因为不完美所以放弃,因为还没准备好所以不做,这些都导致自己无法从行动和反馈中不断提升,而只是停留在想象中和口头上。
1.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先走通流程,细节再慢慢完善。
2.想做什么就直接去做,边做边修正边学习,远比一直在准备却不行动好得多,很多的灵感是做的时候才有的,想像中的东西和实际的操作差距甚远。
3.过程中的反馈和别人的建议对于自己改进很有帮助,而如果为了追求完美而一直等待,这些都不会发生。
4.完美是对自己的一种要求,只要有机会就要不断完善各个细节。所以要先完成,后完美,做正确的事,然后把事情做正确。
5.做了再说,边做边想,有问题针对性学习,个人体会是比较适合自己的做法。能让自己更专注于解决问题,没有太多畏难情绪和思想障碍,学习的效率也高很多。
十二. 当下OR过去或未来
活在当下是幸福的关键,因为过去已经无法改变,而未来无法掌控,只有当下是属于可掌控的。
1.关注可掌控的因素,能让自己活得更多的确定感和安全感,也更能看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不要把注意力放在无法改变的过去和无法掌控的未来。
2.在人际关系中,最糟糕的是人在和别人沟通,但思绪和心都跑到别的地方去了,包括很多的引诱,例如抖音或微信,没法真正地活在当下,给别人的感觉就是忽视和冷漠,而这又造成很多别的问题。
3.活在当下更能让自己体验心流的状态,当自己的技能和遇到的挑战相匹配,而自己也非常专注于当下的时候,心流就会产生,而这是最真实且持续的幸福感,无需任何外在的力量,拥有这种心流的体验,人会更加满足和有成效。
4.过去和未来并非一无用处。过去最大的价值在于复盘,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什么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我是否能做得更好?让自己从每一次的经历中变得更聪明。而未来的最大价值在于以终为始,知道自己想去哪里,然后反推自己该如何去,以及会遇到哪些障碍,该提升哪些能力以克服这些障碍。未来的另外一个巨大价值是愿景,使命和价值观,通过描绘一个让大脑深信不疑的蓝图,能激励自己和他人,不顾辛劳地充满激情地做好当下的事情。
综合以上的十二条选择的原则,可以归结为人格和思维的根本性区别。这种人格上的区别可以表述为进取型人格和表现型人格的区别,而思维上的区别可以表述为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的区别。
自己到底是进取型人格还是表现型人格,各自有什么特征?
表现型人格喜欢讨好别人,别人的反应是自己做事情最核心的动力源,情绪经常受别人左右,表现非常不稳定,做事浮于表面,只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什么也不想干。人很多的时候自己就特别地嗨,表现很突出。回想自己,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这样的,在各种公众场合非常耀眼和积极,但是私底下却很缺乏进取心,随遇而安。
1. 关键其实是动力,是被外驱力还是内驱力所驱动,如果是外驱力,就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外界的奖赏,而真正有进取心的人,最大的动力源是内驱力,做事情的最大动力是让自己对自己满意,要符合自己的标准,享受自己成长的乐趣。
2. 进取型的人关注结果,为结果付一切责任,从不找借口,总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3. 表现型的人爱找借口,因为要维护别人对他的好感,更倾向于推卸自己的责任。
4. 表现型的人总是爱表现得对结果满不在乎,很佛系的感觉,其实是不愿意面对失败的结果。
5. 表现型的人最关注的是自己的面子,会做很多事情来维护自己有面子的错觉。
6. 进取型的人最关注的是自己的成长,愿意面对失败和挫折,并从中获得成长,并不很在意别人对他的指责,更愿意当成是一种反馈,而不是伤害他的面子。
7. 进取型的人善于学习,并直接学以致用,不会像表现型的人那样,只是表现得很爱学习的样子,但很少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8. 进取型的人愿意低调地做事,耐得住寂寞,表现型的人更愿意高调地说话,耐不住寂寞。
自己到底是成长型思维还是固定型思维,这两种思维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这两种思维模式在《终身成长》一书中被重点提及和分析,非常切中要害。自己也认为通过这种思维模式的识别,可以很大概率地判断对方能否成功以及人际关系的幸福程度。而坚定地让自己选择成长型思维,则避免了很多无必要的烦恼。
1. 固定型思维认为人的才能一成不变,这让人们时刻想证明自己的智力、个性和特征。他们会把发生的事当作衡量能力和价值的直接标尺。
2. 成长型思维认为人的能力可以努力培养。虽然人的先天才能、资质、性格各有不同,但可以通过努力和经历来改变。
3. 对自身评价的准确度不同,成长型思维的人看待自己更客观和接近事实。
4. 对成功的看法不同,固定型思维更倾向于掩饰不足,而不是拓展自己的能力。
5. 对失败的看法不同,固定型思维的人更倾向于把失败定义成一种身份,即失败者。成长型思维的人则能从失败和挫折中收益,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6. 固定型思维的领导人急于证明自己高人一等和优越性,只关心个人是否伟大,自我意识过于强烈,只重视“我”。
7. 成长型思维的领导人则能找到比自己更厉害的人,并愿意激发和协助他人表现得更好,无论看待自己和他人,都深信人的潜能。关注的是“我们”。
8. 固定型的人恋爱中更倾向于对方应该懂我,有问题容易责怪对方的性格缺陷,并认为这些无法改变,认为完美的爱情应该是心有灵犀。
9. 固定型思维的人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容易焦虑和自我怀疑,也不愿意和比自己强的人接触,害怕自己出错和丢脸。
通过梳理出这些选择的原则,让自己避免本能的自动化反应,选择容易的选项而不是正确的选项,这些原则形成一套个人的哲学,帮助自己从每一次经历中进化得更聪明。在遇到问题,挫折,甚至陷入情绪低落的时候,可以快速调整自己重新回到正常的轨道中,并从中学习成长。我也根据自己的人生哲学进行择友和事业伙伴的选择,以避免无谓地浪费生命。
这套个人的哲学系统是受到《势不可挡》的启发,它说每个人都应该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这些原则提前确定下来,并且每天清晨不断重复和固化,并定时地更新优化,能让自己成为势不可挡的破局者。而这也和《原则》的作者达利欧提倡的一样,找到自己的原则,并遵守它。
做一个真正进取的人,具有成长型的思维方式,把一切好的不好的,都变成自己的养分,让自己从经历中获益,这就是我打算打造的个人哲学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