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在割裂的世界中 经历信仰的真实——《通往阿斯兰的国度》书评

2024-12-19 来源:化拓教育网

CS路易斯的信仰类著作,无论是护教类或其自传,在华人基督徒圈内都颇受欢迎;其著作《纳尼亚传奇》更是脍炙人口,并且被搬上荧幕,然而其中的神学认知与系统性的探讨却甚少有人涉足。

十余年前我尚在中学之时,周围同学有读《魔戒》、《纳尼亚传奇》之热(因电影热播),对其主旨却各执一词,无有共识,我们也从没想过这会与“基督教”有什么关系。

《魔戒》

如今,读到马丽李晋新出的《通往阿斯兰的国度——C.S.路易斯<纳尼亚传奇>导读》(以下简称为《导读》);此书是通过他们对《纳尼亚传奇》的神学解读并结合他们在亲子阅读中的实践写成:其中既包含适合成年人神学思考的论述,也包括亲子阅读的指导手册,最后更收录了他们陆续写就的相关神学反思、亲子教育实践等文字。

路易斯借用文学手法,带读者在一个虚拟的世界去体验真实的信仰;如今,对于21世纪中国JT教会的我们,与当时的信徒面临同样的困境——或许,我们应当就此成为小孩子的样子,一同进入纳尼亚的世界,去经历信仰的真实。

渴慕真实

我们生活的社会如一台巨大的机器,不仅绞入了我们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也在逆势而行的天路客面前摆出一道道难题。

身处两世张力之中,不仅会不时地出现活在两世之中割裂的幻觉,甚至似乎连面对的困扰也是如此:内耗于外在世界,又内耗于内在征战。

然而信仰绝不该如此,我们本当负基督的轭,他的轭是容易的,他的担子是轻省的。但之所以有那样的割裂感,似乎是源自一种真实感的缺乏——基督、天国及新生命本应有的一切的丰盛。

在当代社会,人追求一切的高效与最大化的效益,连我们的信仰也陷入模块化的困境;理性、情感、意志之间各用解药,互隔层膜,艰难渗透。越是割裂,越是缺乏真实性,人愈发陷入虚无与懈怠之中,无所倚重。世界如《传道书》中所言尽是虚空,而天国的真实性又随着信心的软弱在眼前淡薄。

然而,上帝本身即为真实,祂是一切美善的本体,我们在世界所经历的一切美好都是那位本体的投射,不是我们敬拜和渴望的对象。但是,生活强烈的割裂感使我们丧失感知真实的能力;当我们失去与真实源头的关系,剩下的那些影儿也就愈发后继无力。

与源头的真实关系藉着信心连接,而作者在《导读》序言开篇,便提到了路易斯写作《纳尼亚传奇》的初衷,也就是以上问题的根源——信心与情感的隔离。

对真实的缺乏与渴慕并不是唯独一代人或是一群人的难题。《导读》的序言提到,路易斯童年时期深困于情感与信心的隔离,这是他低迷不振远离信仰的原因之一。

他提到一种矛盾的困境,当我们被教导如何去体会与上帝的关系,我们便不知道何为与上帝的关系;这就是为何“在教会中或基督徒家庭中,频繁、密集地反复说教去灌输信仰真理时,常常令人遗憾地结果是,反而适得其反,最终会让一个人变得对真理和爱冷漠,无法被打动……在上帝丰满的慈爱和恩典中沉睡不醒。”

这与我们模块化地处理信仰问题所导致的困难如出一辙。而要从这样可悲的沉睡中醒来,我们固然是要听上帝大能的道——不是用我们肉体的耳,而是用我们整个灵

因此,路易斯《纳尼亚传奇》的写作目的与其许多著作一样,用一种“充满想象力的世界”——而非“想像出来的世界”,来帮助人摆脱因填鸭灌输使真理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从而表达出“最纯粹的基督教”。

何为真实?真理是真实;我们不仅要承认真理,也要经历可经历的真理;我们不仅承认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的真实性,也要经历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的真实性。

这在很大程度上不是靠着字句,而是靠着上帝所赐予的想象力,“在心与眼无法达到的属灵实在中,通过想象将人和这种真实联系在一起”。启发而非灌输,引发思索,是他为寻求真实所倡导的道路。

在这本《导读》中,我们也会看到作者用启发的方式来引导阅读、思想这本带来启发的纳尼亚故事——与孩子一起,经历并预尝天国的真实。

教育孩童,教育自己

一部好的童话不仅是写给孩子,也是写给成人的;《导读》将“亲子阅读”和“灵命塑造”并列探讨:《纳尼亚传奇》既给孩子充分的想象力去学习、思想并经历信仰,也留给成年人足够的空间进行神学反思。正如《导读》中提到的惠顿大学校长莱肯(Philip Ryken),他曾这样赞赏《纳尼亚传奇》:“我生病的时候,总要再重读完一遍《纳尼亚传奇》,这段在家休息的时间,才能够让我心满意足。”

《纳尼亚传奇》在英语世界中已经成为许多家庭的亲子阅读必备读物。国内的基督徒或许知道路易斯、托尔金都借用文学作品来表达一种源自圣经的世界观,却很少有详细探讨这些作品背后的神学思考。因此,这本《导读》无疑为国内基督徒属灵认识和神学教育的宽度与丰富性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之所以说《纳尼亚传奇》是孩子与成人共同的灵粮,按着《导读》的介绍,是因为这套书回应了人的基本直觉。

路易斯在《返璞归真》中有一句话,“如果我在自己里面发现有一种渴望,是这个世界中任何经历都无法满足的,那么最可能的解释就是,我是为了另外一个世界而造的 ”。

《返璞归真》

我们若经历圣灵重生,就能明白人人都有的这种“无法被满足”的直觉,就能看到另一个世界。而纳尼亚的故事就表达了那样的“另一个世界”。

我们看《导读》的第二部分“人物小传”便知,其中包括:

露西:信心

埃德蒙:悔改

尤斯塔斯:重生

雷佩契普:渴望  

凯斯宾:勇气

苏珊:怀疑

这里我们看到,路易斯既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真实角色,又藉着这些角色将聚焦灯投射到信仰的各个层面。每一位基督徒都会经历信心、悔改、重生、渴望、勇气与怀疑这些信仰中的真实经历。而活在当下的我们,常常因为各有的原因有所迷失,对于“这个世界”与“另一个世界”都无法看清。

当我们的视线暂时离开自己的世界,透过纳尼亚的角色去观察并经历“另一个世界”里的宏大叙事——也就是唯独能满足我们内心深处渴求的那个宏大叙事;从而藉着更为辽阔的视角,回到我们当下的处境,便更能理解我们在世界所处的位置,更能理解信仰的真实性在我们生命中的位置,也更能理解那至高无上、独一无二的一位。

一本温暖的导读

读罢《导读》一书,心中流淌着温暖与感动;不仅是因着间接游历纳尼亚世界的感动,亦是作者在其亲子阅读中的神学反思所带给人的那种质朴而真实的温暖。

之所以称其为温暖的导读,也因为作者用心良苦地写作。作者梳理了《纳尼亚传奇》的写作、出版与其编年史,按着情节与阅读体验整理了自己的阅读顺序推荐。

《导读》主要架构包括三个部分:按卷导读、人物小传和亲子阅读。在按卷导读部分中,作者首先梳理了故事主线与背后的神学思想;在每一卷导读末后,又有“阅读指导”部分,包括适于与儿童互动的情节提问与核心神学问题提问,帮助有一定信仰思考能力的儿童与成人反思重要的神学问题。

人物小传则对故事主要人物性格特点与情节进行整理,由编年体转为纪传体,同时又分别论述了“信心、悔改、重生、渴望、勇气与怀疑”这几大重要的信仰主题。

亲子阅读是作者长期以来的文字集合,结合过去工作、服侍的经历,讲述了与孩子进行《纳尼亚传奇》亲子阅读时的神学反思。循循善诱,可深可浅,相信每一位家长都能从中获益。

正如前文所说,我们需要看清我们为之生而又为之死的“另一个世界”的宏大叙事乃是一种世界观,是信仰对我们进行里外更新的结果。

这世界观可以帮助我们找回我们容易失去而渴望的“真实”,弥补我们世界割裂的缝隙,从而帮我们重新连接信心与情感,品尝上帝丰盛恩典的甜美。

期待读者能够跟随《导读》中的脚步一起踏上探访纳尼亚世界之路,更能在其中得到更新,唤醒头脑中习以为常的教义摆设,将之内化为我们生命里真正的力量。

《通往阿斯兰的国度——C.S.路易斯<纳尼亚传奇>导读》

作者:马丽 李晋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月:2018.9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