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蓝色幻想)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只要我们老师在写的时候认真负责就可以了。备好一份完整的教案课件,会有利于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本篇文章将为您详细讲解关于“卡罗纳课件”的方方面面,相信这会对你有所启发!
卡罗纳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
3、了解人人们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4、能在这篇课文的引领下,自觉阅读《爱的教育》,接受爱的教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课前准备】
1、《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录音带。
2、写有词语的小黑板,写有重点句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录音带。
2、听了后,你想到了什么?
3、老师小结后,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小黑板,读准词语。
3、小组内轮读课文,读不对的地方互相纠正。读后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出示阅读提示,弄清阅读要求。
2、默读课文,用“—”画出表现卡罗纳内心悲痛的句子,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样做的,用“~~”画出有关句子,并用铅笔在空白处写写你的感受,体会或疑问。
3、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4、有感情朗读全文。
四、欣赏评价,延伸教育
1、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以不同的方式传递一种相同的关爱,你从大家的言语中受到什么启发?
2、老师小结后,问如果你是卡罗纳的同学,你会怎样对待他?
3、本课的作者是谁呀?他写了一本以爱为主题的小说叫《爱的教育》。这些故事都很感人,同学们,有空你们读一读《爱的教育》,这必将会提升我们每个人爱的浓度。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2、读《同步阅读》中的《我的同学科列帝》和《朱塞佩·玛志尼》。
卡罗纳课件(篇2)
首先我很感谢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并一次次地给我听课、评课、修改教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真的很感谢!现在,我就对我今天的教学设计、安排简要地谈一谈:
《卡罗纳》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选自《爱的教育》这本书。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本堂课要达到的能力目标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情感目标是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抓这条思路来进行教学的感。我是这么设计的:先让同学们感受卡罗纳的不幸,再走进身边的人,感受关爱,这条情感主线,抓住重点语句进行研读,从而感受课文中的真情来进行教学。
1、 利用学生熟悉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导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谈谈妈妈给予他们的爱,从而赞美母爱。然后通过引用歌词中的语句,“离开妈妈的孩子像一根草”等等,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失去了妈妈,以后的生活将会怎样?”让学生自己去说。通过“赞美母爱”和“失去母亲”这两点形成落差来揭示课题《卡罗纳》。
2、 让学生说说失去母亲后的卡罗纳的心情是怎样的?然后让学生浏览课文,找出能表现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痛苦心情的句子,并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从而感受他的不幸。
3、 从“失去爱”到“得到爱”这个转折点,我是这么处理的:先让学生细细品读课文,再让他们自己找出一份份的爱,来品位老师、同学、我和我的母亲对卡罗纳的关爱。让学生理解句子中的关键语句、进行感悟、朗读。说到老师的关爱时,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是卡罗纳的老师会怎样跟大家说这件事,再去读悟;说到同学的关爱时,让学生以卡罗纳同学身份的去读,读出人物的感情。所以这一部分也花了很长的时间。
4、 然后联系生活,安排了一次拓展说话:假如卡罗纳来到了我们身边,走进了我们的课堂,你愿怎样帮助他?对他说些什么?为他做些什么?最后总结,让学生明白爱只需一句真诚的话语;一个细微的动作,或是一个深情的眼神。
本堂课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1、 整堂课好象我说得很多,一些话总是在重复着。
2、 内容安排较多,时间控制的不够好。
希望各位老师能给我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卡罗纳课件(篇3)
一、学习目标
认识5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尝试用“感同身受”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学会在阅读中感受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二、重难点及其突破
1、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学会表达爱。
2、突破:尝试用“感同身受”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在阅读中感受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1、师生熟背《游子吟》。
2、多媒体课件。
五、学习过程
(一)导入
师吟《游子吟》,生跟背,进入情境。
同学们,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是母爱,谁能说说自己体会到的母爱?
生自由说。
可是,有一个小朋友再也无法享受母爱,因为他的母亲去世了,他就是卡罗纳。
板书课题。
假设你是卡罗纳,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生:悲痛、悲伤、伤心……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自学课文
b、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并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a、解决生字
2、汇报交流。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师范读课文,生听读并练习。
1)提出要求:
a、找出描写卡罗纳样子、神态的句子,划下来。
b、找出大家的做法。
2)进行学习。
3)汇报交流
生说哪些句子是写卡罗纳的样子、神态的。
生说大家的做法。
2、自由读课文。
师:卡罗纳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福的,为什么?我们现在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去学习课文吧!
3、交流汇报,结合课件展示,深入学习课文。
1)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卡罗纳的不幸、悲伤。
比较几次哭泣,重点品读“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2)师:那为什么说卡罗纳又是幸福的呢?
生:他得到了众人的关爱。
3)师:对于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样表示自己的关心的呢?
生回答。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绿色词语,体会同学们的心路历程。
说说你从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么启发。
知道要关心同学──>不知如何表达──>学会表达关爱之情
师:所以说这篇课文记述的不仅是“我”和同学们关爱同学的过程,也是“我”学会如何关爱他人的过程。
4)把自己当作卡罗纳或“我”深入体会人物情感,并记录自己的感想。
“我”会对卡罗纳说些什么?卡罗纳会对大家说些什么?
生说,师注意纠正语音、语法上的错误。
(四)再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大家讨论(机动)
(五)总结课文
1、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幸,都会需要亲人、朋友的关爱,可是爱是一种能力,怎样去爱,需要我们学习。这则日记,记录的不仅是关爱同学的过程,也是“我”学习爱的过程(师指绿色板书)。爱是一种能力,我们大家一──定──要──
生:学会爱!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师: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用什么方法让我们了解卡罗纳的内心世界?
生:……
师:这样写对我们理解课文有什么好处?
生:……
(六)收获盘点。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资料链接(机动)
读读“资料袋”。推荐《爱的教育》此书供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爱。
六、板书设计
母 亲
老师 卡罗纳 同学
周围人
爱是一种能力,我们要学会爱!
卡罗纳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文章中的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们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
3、了解人们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教学重、难点:了解人们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情感。
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2、师:听到这首歌,你想到了谁?你能说说你的妈妈吗?
3、师:母亲,是给我们温暖呵护的人,母亲,一个最温暖的名字。可是,只读小学3年级的卡罗纳却失去了无限疼爱他的母亲,他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连两腿也站不稳,好象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他万分伤心。
4、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你的心情怎样?
5、失去母亲的卡罗纳会是怎样的?
二、自由读文,个性感知
1、走进卡罗纳,走进包含深情的字里行间,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并且说说失去母亲后的卡罗纳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看到同学们读得这样认真,这样投入,说明同学们被这篇课文感动了,让我们先来看看这篇课文的生字词吧。先自己读(出示生词课件)
3、这些生字词大家都会读了吗?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4、交流: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5、快速地读一读课文,划出描写卡罗纳不幸的句子。
6、出示句子,选择一句仔细地读
7、师:卡罗纳那么可怜,那么不幸,都是因为他失去了——(母亲),他痛失了母爱。板书:痛失母爱
三、品读课文感受幸福
1、师: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是不幸的,但是他又是幸福的,因为他得到了身边很多人的关爱。请你们细细地默读课文,划出大家关爱他的句子,好好读一读,并说说你的体会。
2、师:谁来把自己找的句子和大家交流一下?
(出示)昨天上午,我们刚走进教室,老师就对大家说:“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这个可怜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明天要来上课,孩子们,你们要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任何人都不跟他开玩笑,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让学生说,师小结:这真是一位细心、善解人意的老师。
你能读好老师说的话吗?试一试
(出示)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对他说:“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可怜的孩子!但你要坚强!你母亲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她能看见你,她依然爱着你,她还生活在你身边。孩子,你要坚强哟!”
①自由读句子,你从哪几个词语中特别能感受到老师对卡罗纳的关爱
②抓住“拉”、“痛痛快快地哭吧”、“你要坚强哟”
③师:老师的动作中、话语中都充满安慰和鼓励,饱含了深深的爱意。板书:老师的爱
④请你像老师一样说说这一段话
自由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老师暗示大家暂时别管他,开始上课。
①师:老师的语言、动作都让你们感动,老师还有哪个动作让你们感动呢?
师小结:是呀,老师想用上课来缓解卡罗纳的悲伤,多么细心的老师啊!
过渡:师:老师把对卡罗纳真切的关爱淡化在一个看似不经意的眼神里,一个不起眼的动作中。老师时时刻刻都记着不要伤害到卡罗纳,她的良苦用心真让我们感动。还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了大家对他的关爱
(出示)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①师:“屏息凝神”是什么意思?
②师:同学们都屏息凝神地望着卡罗纳,同学们的心里、目光中充满了什么?
师:你还从哪里感受到同学对他的爱呢?
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出示)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
①学生谈体会
②师:哪几个词特别能体会到这种关爱。抓住“放”、“贴”
②一个轻微的动作传递着一份同学的爱,同时卡罗纳接受了这份爱,也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
③请你轻轻地读读这句话,感受这份爱
(出示)我恍然大悟,没去拉母亲的手,却拉起卡罗纳的手,和他一块回家去。①“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忽然明白的意思。)
②我恍然大悟了什么?出示:母亲把我推开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当时我并不明白母亲的用意。
③师:当时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④师:一个并不是经常与卡罗纳接触的人,一个同学的家长,对卡罗纳也是如此的同情和关心,这里包含了一个长辈的爱。板书:长辈的爱
⑤读一读这两个句子
四、拓展延伸,理解关爱
1、师:卡罗纳是幸福的,他得到了那么多人的爱。爱,无需豪言壮语;爱,无需惊天动地。只需一句真诚的话语,只需一个轻微的动作,更只需一个深情的眼神。老师、同学、家长,用自己的真诚理解、安慰、关爱着遭遇不幸的卡罗纳。2、师: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启发?
3、师: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她能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她能融化一颗冰冷的心。我们相信,卡罗纳在这么多爱的笼罩下,心头的悲伤会渐渐消退。爱,让人间充满温馨。
5、你知道这篇文章出自哪本书?——《爱的教育》。这本曾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发行,感动了无数的读者。同学们,让我们有空多读一读《爱的教育》吧!
卡罗纳课件(篇5)
预设目标:
1、认识生字,正确地朗读课文。
2、运用阅读提示,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卡罗纳周围的人对他的关爱,在阅读中感受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重点朗读体会老师对卡罗纳的关爱。
3、在阅读中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预设流程:五班,施老师,
课前谈话:听歌曲,看画面,感受爱,你有什么想说的?是的,图上的宝宝就是曾经的我们,我们一直在享受着世界上最伟大、最甜蜜的母爱,可是有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小男孩,却失去了母亲,再也等不到来接他的妈妈,再也没有妈妈温暖的拥抱和牵手了,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师:看得出来,你是一个很有同情心的孩子。
一、直接接替,导入新课
1、引入: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个可怜的孩子,他的名字叫──点击课件,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学习提示
1、打开课本p109,走进卡罗纳,走进包含深情的字里行间,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字词:看到同学们读得这样认真,这样投入,说明同学们被这篇课文感动了,让我们先来看看这篇课文的几个生字词吧。
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男女生分读。
放声大哭号啕大哭
叮咛嘱咐
同情怜悯
1、你读得真好,普通话很标准。2、准确,响亮,请坐!
3、你读得声音很响亮,这个词语试着再读一遍,好吗?
4、你的声音真美!希望能经常听到你的声音。
2)找找这三组词语的规律:读着这几个词,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四(5)班的同学真会发现,学习字词的时候,咱们就可以通过规律分类识记,这样学习会更有效。那文中的卡罗纳遇到了什么事情?身边的人又怎么做?你能用上这里的词简单说一说。(
1、2个)师:你读懂了!你明白了这一点。
3、学习导语。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学习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借助——(阅读提示)。也就是课题前的导语提示,快速去读读,看看我们要解决的是哪几个问题?
(交流出示)明确两个问题:
1、默读课文,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么做的;
2、再说说从大家的言行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这“大家”是指谁?(随即板书)
接下去我们就按阅读提示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还提出一点学习建议;
默读时可以动笔划一划文中描写大家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在你最感动的地方写写自己的体会。
三、自学课文,交流汇报
(一)学生自学,巡回指导,然后引导可和同学交流一下体会。
(二)预设交流:引导详细交流,我们先拉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体会老师的爱:
“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1、从老师说的这段话中,你明白了什么?(多个生答)
2、用心再去读读,哪几个词让你深深感受到了老师对卡罗纳的关爱?
“庄重严肃”“热情的对待”为什么要同学们庄重严肃”“热情的对待?呢?
就请你来当当这位老师,叮嘱大家该怎么做?
好:是的,老师就是这样庄重又严肃的叮嘱大家,谁也能像他一样读。
不好:老师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会是怎样的?
“不许”
3、谁来说一说?你能把这个句子读出来吗?平常你们老师不许你们干什么?
预设:不许上课做小动作。师:那是老师对你学习上的关爱。
不许去河里游泳。师:那是老师对你们生命安全的爱护。
这里的老师又是为什么不许同学们跟他开玩笑,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呢?
小结:是啊,这是对卡罗纳的尊重、理解。所以,当我们刚走进教室,老师就对大家说——读。
过渡2:那么你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老师对卡罗纳的关爱?
“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孩子,你要坚强哟!”
1、这里有几个坚强?两个坚强送出了关爱。
2、谁来读第一个坚强:
一:为什么让他哭?又要他坚强呢?(个别充分说)
是啊,老师想让卡罗纳这一哭,哭走什么?
更期待这一哭让卡罗纳重新——(快乐起来,更加坚强起来)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再来看第二个坚强;个别读
1、哪个字出现了多次?
2、为什么说母亲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又说她能看见你……呢?
(多个说)
3、老师是想让卡罗纳明白,他应该为谁而坚强?
师:说得多么有分量,请你来读一读!不止想到现在,还想到他的将来!请你读!
老师是多么深情地在安慰卡罗纳——读!
小结:老师就是用这关切的话语送出了自己的关爱。
(三)简单交流:那同学们、“我”的母亲又是用怎样的方式来关爱卡罗纳呢?
以读带讲。生反馈读。
“我”的爱:“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别哭了。”
(简简单单的动作,一放一贴,送出了我的关爱)板书:动作
同学的爱:“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阵同情和怜悯,大家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屏息凝神,这神情中,传递了同学的关爱)板书:神情
“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母亲把我推开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
四、总结写话延伸
1、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着一种相同的关爱,(板书:箭头)还有谁在关爱着卡罗纳?还有吗?还有,从我们大家的眼神中看得出,还有我们四(5)班的每一位同学,以及在座的每一位老师。看,这关爱卡罗纳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了!(板书:……)
2、写话:卡罗纳就在我们身边,请拿出作业纸,用我们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就一个眼神传递我们的爱吧!
⑴下课了,当我发现卡罗纳一个人趴在桌子上不出去活动时,我。
⑵吃中饭的时候,当我发现卡罗纳面对饭菜流着泪坐着的时候,我。
⑶做着作业,卡罗纳又轻声地哭泣时,我。
交流,评价:一言一行总关情,爱在细微里。爱是一种行动,我们都学会了爱。
3、总结:今天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启发和收获?
交流总结:孩子们,这就是爱呀,出示:
爱,就是一句鼓励的话语;
爱,就是一次真诚的提醒;
爱,就是一个深情的眼神;
爱,就是一个轻轻的动作;
爱,简简单单,生生不息。
板书:
23*卡罗纳
关爱
语言动作神态
老师同学“我”的母亲………
卡罗纳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文章中的5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进行细致描述的写作方法。
3、创设情境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认读生字,了解内容。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写下5组自己认为最难读准的词语,让自己的同桌认读。
二、朗读课外资料《疯娘》,激起感情共鸣。
师: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找到了很多关于爱的故事,今天老师也找到了一篇,大家想听吗?
老师配乐朗读《疯娘》(背景音乐〈白发亲娘〉)
三、引入新课,借情朗读。
引语:失去母亲的痛苦是巨大的,我们如何去帮助一个处于痛苦中的人呢?文章《卡罗纳》告诉我们很多。下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并找出你认为最感人的地方。
1、自由朗读课文并画出最感人的地方。
2、指名读课文,把自己认为最感人的地方读出来。
师评价:同学们读得很有感情,读得也非常投入,在大家的泪光中我仿佛看到了悲伤的卡罗纳,也仿佛看到了给予卡罗纳无限关爱的人们。(板书:巨大悲痛和无限关爱)
同学们在读课文时肯定有很多感想和体会,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自己想到的写在书上。
3、默读课文,写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4、交流汇报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5、带着自己的感悟再次朗读课文。
四、理解内容,体会写法。
师:大家读得这么动情,我仿佛觉得卡罗纳正向我们走来,同学们,当卡罗纳走进教室时,你看到他是什么样子的?
生:她面容灰白,两眼都哭红了……。
师:作者是通过写什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悲痛的形象?
生:“面容灰白”是写人物的神态,“两腿都站不稳”是写他的动作,……。(板书:神态、动作)
师:一个在痛苦中挣扎的孩子得到了老师及时地关爱,作者是通过描写人物的什么让我们看到这一点的?
生:语言、动作……(分别读出相关的内容)。
小结:作者是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悲伤的卡罗纳,一个给予他关心和爱护的老师,以及众多关爱他的同学。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对文章的理解,带着对人物的理解,再去朗读课文。
五、创设情境,走入人物,再次体验人物情感。
师:既然我们了解和熟悉了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那么如果你是卡罗纳,走进教室时应该是什么表情?如果你是卡罗纳的同学你又要做什么?如果你是老师,你如何说出安慰他的那番话?根据自己的理解演绎人物。
1、找两个学生,一个做“老师”,一个做卡罗纳,其余作他的同学。做“老师”的同学要有感情的读出课文中老师所说的那番话。
情境一:
老师拉着悲伤的卡罗纳走进教室,同学们默默地看着他,这时卡罗纳放声大哭,老师把他搂在怀里安慰他(扮演“老师”的同学读安慰他的话)
2、再找四个学生做卡罗纳的同学,并围在他的周围。
情境二:
师:放学了,同学们没有像往常一样跑出教室,奔向自己的母亲、奔向自己的家,而是围在卡罗纳的周围默默地看着他,这仅仅是默默地注视吗?不,这是默默的关怀,默默的疼爱。在他们的眼里、在他们的心理正流淌着浓浓的情,深深地爱。此时你肯定有很多话要对卡罗纳说,把想说的说出来吧!
生:“别伤心,你要坚强。”“卡罗纳,我们大家都是你的亲人。”
六、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打开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卡罗纳是不幸的,因为他失去了母亲,卡罗纳又是幸福的,应为他身边有这么多疼他爱他的人。正因为这世界上有了爱,我们才有了幸福和快乐。同学们,拿出我们的情吧,去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请大家伸出热情的手,握住你身边的同学,告诉他,我是你的朋友!
卡罗纳课件(篇7)
设计思路:
《卡罗纳》选自亚米契斯所著的《爱的教育》,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的故事。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很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课文讲述的故事中,体会人与人之间真诚理解,互相关爱的情感。通过阅读,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进行细致描述的写作方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品读,感受师生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之情。
3、懂得在别人遭遇不幸时,给予帮助、关爱。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阅读体会和感受。
2、通过字面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感情。
教学准备:
本课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在家中有这样一位:每天早晨她第一个起床,为我们做好早饭;放学后又是她为我们准备好可口的饭菜;送我们上学时,又总是千叮咛万嘱咐“孩子,上课注意听老师讲课,积极回答问题,和同学和睦相处”;在我们生病时,是她精心伺候我们;我们伤心时,她耐心地安慰我们……
同学们这个人是谁啊?
二、再细读课文,感受不幸
1.卡罗纳遭遇到了什么不幸?此时的卡罗纳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
2.学生交流体会,教师适时引导。
(1)可怜的卡罗纳来到了学校。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①说体会,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吗?指名朗读,请把这种感受读出来。(从卡罗纳的外貌、神态、行动中感受到了他的可怜与不幸。)
②这样的句子,课文中还有很多,请找出来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2)指名朗读各自找到的句子。
①卡罗纳的母亲病得很厉害,卡罗纳很多天没来上学了。
想一想:这几天卡罗纳会做些什么呢?
②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时候,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
③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
仔细读读②③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理解“放声大哭”和“号啕大哭”,和同桌交流一下,他为什么哭?
读出自己的感受来(指名读)。
3.教师总结学习方法:同学们抓住了重点词句,并且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深入体会到了人物的感受,读出了卡罗纳的伤心与痛苦。
三、细读课文,感受幸福
老师启发:卡罗纳失去了母亲,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是一个多么可怜的孩子呀!他失去了母亲,今后的生活将会是怎样的呢?此时的他最需要的是什么?那么,周围的人们又是怎样表达对卡罗纳的爱的呢?
①当知道卡罗纳所遭遇的不幸时,老师是怎么做的?
②“我”和同学们是怎样传达对卡罗纳的关爱的?
③当“我”跑过去扑进母亲的怀抱时,她为什么把“我”推开?你从母亲的“目不转睛”中读懂了什么?“我”恍然大悟了什么?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3.学生读读、画画、议议。教师适时指导交流。
四、欣赏评价,升华情感
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着一种相同的关爱,假如你就是卡罗纳的同学,你会为他做些什么?
五、拓展练习
生活中难免遭到不幸,我们应该正确面对。今天我们通过朗读、体会,学习了这篇选自《爱的教育》的文章。相信大家都得到了深刻的教育,也会明白在遇到伤心失望的人的时候,在遇到需要帮助的人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怎么伸出援助之手来表达我们的爱!请同学们课外阅读《爱的教育》这本书。
板书设计:
老师
同学 关爱 卡罗纳
“我”的妈妈
卡罗纳课件(篇8)
一、说教材:
《卡罗纳》这篇略读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二、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卡罗纳》一文,散发着浓浓的爱的气息。打动读者的是人与人之间深厚的爱,是人物关爱他人时无声胜有声的情意,是人物的语言,动作,甚至是一个眼神。因此,教学时,我从卡罗纳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感知文本,到亲近文本,走入文本,在畅所欲言的和谐氛围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三、说目标:
基于这样的设计理念,结合学生实际以及略读课文的特点,预设本课的三维目标为:
知识与能力:认识生字,正确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运用阅读提示,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卡罗纳周围的人对他的关爱,在阅读中感受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重点朗读体会老师对卡罗纳的关爱。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阅读中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难点是通过字面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感情。
四、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一定很熟悉这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课前响起歌曲那清澈的童声)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
同学们,母亲,是给我们最温暖呵护的人,母亲,一个最温暖的名字。可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这位小朋友,他,却失去了自己亲爱的母亲。
【设计意图】熟悉的歌曲和教师深情的话语,创设出情意浓浓的教学情景,扣击学生的心弦,为本课的教学做好情感的铺垫,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出示课题:卡罗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是怎样的?请孩子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到生字词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学生开始读课文)。
2、反馈生字词语
(三)、研读不幸
1、过渡: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是怎样的?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用“——”划出文中描写卡罗纳的句子。(生读课文)
2、交流
出示句子:
▲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住,好象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
▲他什么也没说,也没有抬起头来,只是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
▲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
▲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卡罗纳课件(篇9)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卡罗纳》,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卡罗纳》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是一篇略读课文。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她,默默地关爱他。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基于四年级学生,他们在中年级段,已经具备了初步理解课文的能力。为此,根据文本特点、编者意图和中段学生学习语文的阅读能力和需求,我制定了如下的三维目标:
1、认识5个生字"遭、悯、咛、咐、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读出人们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
3、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
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再结合文本特点,我将本课的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难点为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二、说教法学法
本篇课文文质兼美,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教学的效率,我准备采用以读代讲法、对话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美好的情感,鼓励学生即兴创造,打造动态生成的课堂。
而相应地,我也将引导学生采用“找、读、析、悟”的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地来学习这篇课文,从而引导学生感受大家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让学生实实在在学语文。
三、说教学过程
本堂课我预计运用一课时完成,下面我将分四个环节进行重点说课。
(一)情感铺垫,渲染爱
本层次的教学,我将主要采用谈话法,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阅读期待。课伊始,我讲一个关于小学三年级的男孩也就是卡罗纳的故事,由此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这样的设计,快递地集中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了课文的学习过程,达到了“课伊始,趣已生”的情景。
由此,我进入本课的第二个环节——
(二)初读课文,捕捉爱
在学生自由朗读,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我将引导学生再回到文本并且细读课文,提出自学要求:分别画出表现卡罗纳内心悲痛的句子和体现大家对他关爱的句子。整堂课学生们围绕“卡罗纳的心情是怎样的?周围的人们又是怎样表达对卡罗纳的爱的?”这两个问题品读感悟。在充分自读自学的基础上,我会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畅谈感受和体会,而老师只是做精当的点拨和语言表达的示范,使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
此环节的设计,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又巧妙地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理清了思路和文脉。
然后,我进入本课的第三个环节,也就是本课的重点环节——
(三)研读课文,感悟爱
这一环节,我准备采用抓关键语句的方法,让学生在反复地朗读中体会周围的人们对卡罗纳的爱。
教学时,先让学生通读课文,落实具体的语言文字。然后从体会老师的爱、体会“我”的爱、体会同学的爱、体会“我”的母亲的爱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导。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打到朗读训练的目的。最后根据交流小结:这同情、怜悯、关爱等情感都包含着周围人对卡罗纳深深的爱。 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从初步的感悟到理性的层次分析,并能通过语言文字材料的训练,感受文章传达出的情感,从而轻松地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接着,我进入本课的最后一个环节——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此环节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假如你也在场,你会怎样去宽慰卡罗纳呢?把自己想说的,要做的写下来。
这样的设计,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拓展,又训练了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将文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达到“课已完,情犹存”的效果。
然后,向学生推荐课文的出处——《爱的教育》一书。本文的学习已经结束,但真正的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而应该拓展到更为广阔的生活天地中,
最后打开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课尾用歌曲作结,既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又能对整堂课的教学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说板书设计
23.卡罗纳
老师
“我” 关爱、同情爱
同学
“我”的母亲
所谓“好的板书就是一份微型教案。”卡罗纳、老师、“我”、同学们和“我”的母亲是文章的人物,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传递着浓浓的“爱”意,箭头连接,爱意贯穿全文,这样板书内容简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总之,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旨在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指导思想,让孩子能获得语文学习的快乐。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卡罗纳课件(篇10)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读文章,抓住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的描述,体会卡罗纳的悲伤和人们给他的关爱。
(2)读懂课文内容。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真诚理解、相互关爱的情感。
【教学方法】
首先,我将教材“剪裁重缝”,让学生围绕“卡罗纳的悲伤”和“周围的人们怎样表达对卡罗纳的爱?”抓住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的描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其次,在学生自主感悟的基础上,我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学生们的情感引人到情境中,让学生获得“移情”体验。
【教学过程】
课前听歌:《世上只有妈妈好》。
一、谈话导入
在听歌的过程中,是否有一些镜头、一些画面出现在你的脑海里?
二、初读课文谈感受
1、是啊,这就是母爱。母爱就是你生病时陪在你病床前的守护;就是上下学时对你不辞辛苦的接送;就是放学回家时给你端上的可口饭菜;就是考试前对你的千叮万嘱。然而,一个跟你们年纪相仿的男孩却永远地失去了这些,他的名字叫:卡罗纳。(板书)
让我们一起轻轻地呼唤他:卡罗纳!
让我们再次用心地呼唤他:卡罗纳!
2、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卡罗纳的故事。自由读文,读通句子。
3、交流感受。
三、精读细品,总结感悟
1、默读课文
失去亲爱的妈妈,失去那个你生病时为你端汤送药,守护着你的妈妈,那个每天再忙再累也要给你洗衣做饭的妈妈,这无论对哪个孩子来说,都是天大的悲痛,怎么能不令人伤心难过呢?
默读课文:找找从那些句子可以看出卡罗纳的“伤心、悲痛”,画出来。
2、全文交流
(1)他面容灰白眼镜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一场似的。
指名:看见他这般模样,你心里是什么感觉?带着你的感受读。
从前的卡罗纳或许是健康、活泼的,可经受如此巨大的打击之后,他变成什么样子了?读课文。
他那么的憔悴,那么的悲伤,真让人心疼啊,让我们再来读。
(2)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
他为什么会“放声大哭”?
卡罗纳再次回到学校,一切依旧,可亲爱的妈妈却永远地离开了,卡罗纳怎么能不放声大哭呢?一起读。
(3)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他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上号啕大哭。
怎样的哭才是号啕大哭?他为什么又号啕大哭?
当他看到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他想起什么?还会想起了什么?一切都成往事,他再也无法拉妈妈的手了,请一起读。
(4)我发现卡罗纳独自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种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失去了妈妈的卡罗纳,变得那么脆弱,一幅画都让他号啕大哭,更不用说他亲眼看到“我”和妈妈亲昵的场面了,他内心的疼痛你能感觉得到吗?“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这句话卡罗纳说出口了吗?是啊,说了也无法改变事实。无法形容的悲哀,悲痛欲绝的难过,只能放在心里,让我们再读句子。
3、小结
失去了妈妈的卡罗纳,从此再也看不到妈妈的笑脸,再也听不见妈妈的嘱咐,再也感受不到妈妈温暖的拥抱了,他怎么能不难过呢?
4、进一步分析
面对如此悲伤的卡罗纳,他身边的人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静静地读读课文,从文中画出来。
5、学生汇报(按照学生的反馈调整)
①昨天上午,我们刚走进教室,老师就对大家说:“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这个可怜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明天要来上课,孩子们,你们要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任何人不许和他开玩笑,不许和他开玩笑,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当老师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的心情怎么样?
老师为什么要提前告诉“我们”这些?
从老师“不许……不许……”的语句,想象老师的语气怎样?
多细心的老师啊,他生怕同学们一个无意的举动再次伤害到已经脆弱不堪的卡罗纳。
②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对他说:“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可怜的孩子!但你要坚强!你母亲已不再这个世界上了,但她能看见你,她依然爱着你,她还生活在你身边。孩子,你要坚强哟!”
此时此刻的老师就像一个妈妈。或许现在只有痛痛快快地哭出来,他的心里才会好受一些吧,但一定要坚强。
(3)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用自己的话说说“屏息凝神”的意思。他们屏息凝神地望着谁?他们屏息凝神地望着的是怎样的卡罗纳?他们为什么要如此屏息凝神地望着?看到自己的伙伴这么憔悴难过的样子,同学们的目光似乎在说什么?
(4)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为什么没人说话?
师:(小结)有时候真情无言,这一道道的目光,充满着温暖和感情,让悲伤中的卡罗纳不那么难过。让我们再用心来读读这两句话。
(5)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
是啊,面对悲痛欲绝的卡罗纳,该说什么呢?
(6)母亲把我推开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
当“我”扑向母亲的怀抱时,母亲却把“我”推开了,为什么?
轻轻的一个“推”,简简单单的一个“推”,推开了自己的儿子,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母亲对失去妈妈的卡罗纳的关爱。让我们拿起书本一起来读读七、八两个自然段,再次来感受这感人的一幕。
四、升华主题,尝试“关爱”
面对卡罗纳———一个失去了妈妈的孩子,老师、同学、家长都付出自己的关爱。(板书:老师、同学、家长、爱)一位哲人说过:关爱,有时是有声的,有时是无声的。他们的关爱就隐藏在平凡的一句话中,一个动作中,甚至是一个眼神里。就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真诚理解、相互关爱吧。如果你就是卡罗纳的同学,他就在你身边,当你看到这样的情景时,你会怎么做,或者怎么说呢?写成一篇小文章。
卡罗纳课件(篇11)
设计思路:
卡罗纳》选自亚米契斯所著的《爱的教育》,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的故事。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很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课文讲述的故事中,体会人与人之间真诚理解,互相关爱的情感。通过阅读,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进行细致描述的写作方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品读,感受师生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之情。
3、懂得在别人遭遇不幸时,给予帮助、关爱。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阅读体会和感受。
2、通过字面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感情。
教学准备:
本课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在家中有这样一位:每天早晨她第一个起床,为我们做好早饭;放学后又是她为我们准备好可口的饭菜;送我们上学时,又总是千叮咛万嘱咐“孩子,上课注意听老师讲课,积极回答问题,和同学和睦相处”;在我们生病时,是她精心伺候我们;我们伤心时,她耐心地安慰我们……
同学们这个人是谁啊?
二、再细读课文,感受不幸
1.卡罗纳遭遇到了什么不幸?此时的卡罗纳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
2.学生交流体会,教师适时引导。
(1)可怜的卡罗纳来到了学校。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①说体会,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吗?指名朗读,请把这种感受读出来。(从卡罗纳的外貌、神态、行动中感受到了他的可怜与不幸。)
②这样的句子,课文中还有很多,请找出来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2)指名朗读各自找到的句子。
①卡罗纳的母亲病得很厉害,卡罗纳很多天没来上学了。
想一想:这几天卡罗纳会做些什么呢?
②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时候,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
③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
仔细读读②③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理解“放声大哭”和“号啕大哭”,和同桌交流一下,他为什么哭?
读出自己的感受来(指名读)。
3.教师总结学习方法:同学们抓住了重点词句,并且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深入体会到了人物的感受,读出了卡罗纳的伤心与痛苦。
三、细读课文,感受幸福
老师启发:卡罗纳失去了母亲,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是一个多么可怜的孩子呀!他失去了母亲,今后的生活将会是怎样的呢?此时的他最需要的是什么?那么,周围的人们又是怎样表达对卡罗纳的爱的呢?
①当知道卡罗纳所遭遇的不幸时,老师是怎么做的?
②“我”和同学们是怎样传达对卡罗纳的关爱的?
③当“我”跑过去扑进母亲的怀抱时,她为什么把“我”推开?你从母亲的“目不转睛”中读懂了什么?“我”恍然大悟了什么?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3.学生读读、画画、议议。教师适时指导交流。
四、欣赏评价,升华情感
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着一种相同的关爱,假如你就是卡罗纳的同学,你会为他做些什么?
五、拓展练习
生活中难免遭到不幸,我们应该正确面对。今天我们通过朗读、体会,学习了这篇选自《爱的教育》的文章。相信大家都得到了深刻的教育,也会明白在遇到伤心失望的人的时候,在遇到需要帮助的人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怎么伸出援助之手来表达我们的爱!请同学们课外阅读《爱的教育》这本书。
卡罗纳课件(篇12)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学习重难点】
1、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学习过程】
一、引入
孩子们,我们生活在充满爱的世界里,你享受了哪些爱?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是什么?有一个小朋友卡罗纳在也无法享受母爱,因为他的母亲去世了。今天我们学习《卡罗纳》看看大家是怎样做的。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并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师生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2、再读课文,勾出使你受感动的地方,在旁边写出感想。
3、分小组交流。
三、交流阅读中的收获
1、说说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
2、读4~8段,找出大家知道卡罗纳母亲去世见到卡罗纳的言行举止,在旁边写出感想。
3、分小组交流大家的表现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4、全班交流。
5、说说你从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么启发。
四、再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大家讨论
五、读读“资料袋”并推荐《爱的教育》此书供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爱
【课后小结】
1、亲近文本,品词析句:
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注重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抓住“古怪”与“可爱”,通过品重点的关联词、成语等,采用换词比较等的方式,以词推进到句与语段的学习上,环环紧扣,“步步为营”,在亲近文本中,触摸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注重迁移,“现买现卖”学了第二自然段的总分关系的写法后,要求学生以此为蓝本,将课文第三自然段的文句进行扩充“补白”,既立足文本,又寻求有效的“读写结合点”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3、追求朴实,操作性强本份教学设计能有适当的预设,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应对策略,同时还能设计一些填空类的题目,引领学生有效地深入学文,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卡罗纳课件(篇13)
教材分析:
《卡罗纳》这篇略读课文选自《爱的教育》一书。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她,默默地关爱他。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诠释了爱的真谛,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课文讲述的故事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理解、互相关爱;二是在阅读中感受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进行细致描述的写作方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们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
2.了解人们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3.能在这篇课文的引领下,自觉阅读《爱的教育》,接受爱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了解人们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导语: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上节课我们了解到海峡两岸骨肉同胞之间的真情故事,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会让我们体会到人世间的另一种关爱。
2.读课前导语,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说说这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二、读通课文。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比较长的句子,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屏息凝神 俯下身来 号啕大哭 目不转睛 恍然大悟
怜悯 叮咛 嘱咐 端详
3.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出现的问题,同学互相帮助纠正。
4.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感悟理解。
1.出示“导读提纲”,学生自读课文。
A.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是万分伤心的?
B.当知道卡罗纳所遭遇的不幸时,老师是怎么做的?
C.“我”和同学们是怎样传达对卡罗纳的关爱的?
D.当“我”跑过来扑进母亲的怀抱时,她为什么把“我”推开了?“目不转睛”是什么意思?
你从母亲的“目不转睛”里读懂了什么?“我”恍然大悟了什么?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2.学生读读、画画、议议。
3.指导交流。
(1)理解卡罗纳的伤心。
①、指名读感受最深的句子。
A.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脚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B.他的脑海里一下子闪现出往日的情景。那时候,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
C.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起来。
D.“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②、说说你从哪感受到卡罗纳的伤心?(引导抓住字词理解:面容灰白、放声大哭、号啕大哭、趴、抱等)
(2)来自老师的关爱。
A.“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为什么不许、不许什么?
B. “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孩子,你要坚强哟。”
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老师对卡罗纳的爱?
(3)来自同学们的关爱。
A.“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B.引读:同学们都盯着他,连气也不敢(喘一口),生怕……生怕……
C.“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D.“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
细细地读,一边读,一边感受,不要放过一个字,你会突然发现有几个词跳进你的眼帘。说说为什么?
(4)来自长辈的关爱
A.“卡罗纳站在……所以母亲把我推开了,她怕……”
母亲的用意我最后明白了吗?从哪个词知道,母亲这个举动想告诉我什么?
四、延伸教育。
1.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以不同的方式传递一种相同的关爱,假如你当时也在场,你会怎样去宽慰卡罗纳呢?
2.你对卡罗纳身边的人们是怎么看的,请选择一个作一番评价。
3.师小结: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她能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她能融化一颗冰冷的心,我们相信,卡罗纳在这么多爱的笼罩下,心头的悲伤会渐渐消褪的。爱,让人间充满温馨。同学们,让我们有空多读读《爱的教育》吧,她将提升我们每个人爱的浓度。
五、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
2.摘抄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语句。
3.谈谈自己对本课课题的理解,这个标题好吗?若不好,你能给它换一个更好的课题吗?并用文字将自己的想法记述下来。
板书设计:
23 *卡罗纳
——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
老师的爱
痛失母爱 (不幸) 得到 同学的爱(幸福)
长辈的爱
精选阅读
弹力课件(经典13篇)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提前准备好每节课的教学课件,这是必不可少的。每位教师都需要将教案课件的设计更加完善,尤其是对于想要创造浓厚课堂氛围的老师来说,高质量的教案课件是必要的。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一篇标题为“弹力课件”的文章,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够让您增长知识和智慧!
弹力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画出他们的方向。
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能够确定弹力的方向
三、德育目标:
在实验中,培养其观察能力,结合实际的求实精神。
教学重点:
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的方向
教学难点:
1、在接触的物体间是否有弹力
2、弹力方向的确定
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讨论答疑
教学用具:
弹簧、海绵、薄竹片、微小形变演示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在运动场上跳远时要用踏跳板,撑杆跳高运动员的杆,都是利用他们弹性形变时的弹力,同学们还可以举出许多利用弹力得力子,谁来说?
学生回答拉弓射箭、跳跳床、跳水踏跳板
……
那弹力是怎样产生的呢?
二、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形变的概念
2、理解弹力是因为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
3、会判断弹力的方向
4、知道形变的种类
(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1、弹力是怎样产生的?
(1)实验演示:
压缩弹簧、海绵、用手弯曲竹片
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看到形状或体积改变
老师:对,这就是形变。
板书: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形变
(2)被压缩的弹簧上放一黑板擦,放手,黑板擦被弹起;被弯曲的竹片上放一粉笔头,放手,粉笔头被弹起。
提问:为什么黑板擦、粉笔头被弹起?
引导学生回答: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和它接触的物体有力的作用,就被弹起。
提问:如果粉笔头、黑板擦与形变物不接触,会受到这个力吗?
引导回答:不接触一定不会受到这个力
学生总结什么是弹力?
板书: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地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可见,弹力的产生需两个条件:直接接触并发生形变。
2、任何物体都会发生形变
实验操作: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向学生作一简单介绍。
(1)入射光的位置不变,将光线经m、n两平面镜两次反射,射到一个刻度尺上,形成一光亮点。用力压桌面,同学会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光点在刻度尺上移动?
学生分析:桌面有了形变,使m、n平面镜的位置发生了微小的变化。
总结:我们通常用眼看到一些物体发生形变,还有一些物体眼睛根本观察不到它的形变,比如一些比较坚硬的物体,但是这些物体都有形变,只不过形变很微小。所以,一切物体都在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形成。
3、弹力的方向
一般情况下,凡是支持物对物体的支持力,都是支持物因发生形变而对物体产生弹力。所以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例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
书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压迫桌面,使书和桌面同时发生微小形变,要恢复原状,对桌面产生垂直于桌面向下的弹力f1,这就是书对桌面的压力;桌面由于发生微小的形变,对书产生垂直于书面向上的弹力f2,这就是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学生分析:静止地放在倾斜木板上的书,书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书的支持力。并画出力的示意图。
结论: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引导学生分析静止时,悬绳对重物的拉力及方向。
引导得出:悬挂物由于重力的作用而拉紧悬绳,使重物、悬绳同时发生微小的形变。重物由于发生微小的形变,对悬绳沉重竖直向下的弹力f1,这是物对绳的拉力;悬绳由于发生微小形变,对物产生竖直向上的弹力f2,这就是绳对物体的拉力。
结论:拉力是弹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4、巩固训练(出示投影片)
(1)画出下列各静止物体的弹力(接触面光滑)
(2)师生共评:弹力的方向总跟接触的面垂直,面与面接触,点与面接触,都是垂直于面;点与点的接触要找两接触点的公切面,弹力垂直于这个共切面指向被支持物。
强调:象b图中,斜面与球间有无弹力?
对小球状态进行分析:如果小球受到斜面弹力,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会静止,会向右运动。由此可判定小球不受斜面的弹力。这是判定相接触的物体间是否有弹力得基本方法,说明两接触物体接触但没有发生形变。
5、形变的种类
请同学阅读p6,看形变的种类有哪些,举例说明。
学生:形变分为拉伸形变、弯曲形变、扭转形变。比如弹簧的伸长或缩短为拉伸形变,弓、跳板的形变为弯曲形变,金属丝被扭转为扭转形变。
总结:产生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形变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三、小结
1、弹力产生的条件
2、弹力方向的确定
3、形变的种类
四、作业
p8、练习二、3、4、5
五、板书设计
弹力课件 篇2
1.1 知识与技能:
知道形变和弹性形变,能识别常见的形变。知道任何物体都会发生形变。
知道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弹力的有无及弹力的方向。
知道胡克定律的图象的意义,掌握利用图象法计算劲度系数的方法。
1.2过程与方法 :
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分析弹力方向的能力。
通过分组“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实验,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和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知道实验数据处理中常用的方法,尝试使用图象法进行处理数据。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真实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体会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用简单器材显示微小形变的过程中,体会放大法的实验思想,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
通过学习弹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将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愿望。
从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入手,培养学生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认识事物本来面目,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的科学观。
2.1 教学重点 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
自主设计实验探索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及实验操作。 2.2 教学难点 弹力有无的判断及弹力方向的判断。
【师】现在同学们手中都有一个小弹簧,试着去拉一拉它,或者去压一压它。手心里有什么感觉?压弹簧的时候是不是感觉被顶着?拉弹簧的时候呢,手指有什么感觉?
【生】有一股力拽着。
【师】对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弹力。同时大家也有一块橡皮泥,也去捏一捏,试试,橡皮泥能恢复原状吗?
【生】不能。
【师】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非弹性形变。
生活中弹性形变有很多。比如:钓鱼时钓鱼杆的形变,绳的扭转,皮球与地面接触时,网球与球拍接触时都有形变。
【师】像钢尺、跳板、弓箭等受到力的作用时发生了形变,撤去外力后物体会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而橡皮泥、铁丝变弯在受到力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将钢尺等发生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而橡皮泥发生的形变称为非弹性形变或叫塑性形变。
有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拉一个橡皮筋时,如果用力过大,橡皮筋就会被拉断,这时就不能恢复原来的状态了,也就是说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也就不能完全复原,甚至可能使物体损坏,将这个限度称为弹性限度。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一个力的作用,就叫弹力。
(2)发生弹性形变(发生挤压或拉伸)。
【师】这里要注意:
弹力是接触力,弹力只能存在于物体的相互接触处,但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并不一定有弹力的作用。因为弹力的产生不仅要接触,还要有相互作用。
【师】现在我们将一个物体放在直尺上,直尺发生形变而产生弹力。类似的,将同一物体放在桌面上,桌面是否发生形变而产生弹力呢?肉眼并不能察觉这样细微的形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来将这个变形的效果放大。
在一个大桌上放两个平面镜,用小型激光源发射激光照射平面镜M,用力压桌面,让一束光依次被两面镜子反射,通过反光镜的放大原理可以使墙上的光点移动很大的距离。
如图所示,用手压扁平瓶子半长轴的不同部位,以细线标记处为基准点,发现细管中的液面上升或下降,通过观察液面的升降也可以放大瓶子发生形变。
【师】上面这两个实验利用的就是微观放大的物理思想方法。
力可以用F表示,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示。
原理:
定性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下面我们来观察下弹簧秤的外型。
构造:圆环、外壳、指针、刻度、挂钩、弹簧轴线等。
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示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
再调零;
使用时,力的方向与弹簧轴线一致;
【师】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可以使用吗?斜着呢?
【师】在水平面使用时指针是否仍然在零刻线?可以直接使用吗?
【生】不在零刻度了。所以不能直接使用,要调零。
前面学习天平使用我们知道,如果天平从一个水平桌面搬到另外的桌面需要重新调零。一样的,弹簧测力计在不同方向使用时,也需要重新调零。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读数时,看清弹簧测力计上所标注的单位,知道面板上的数字是表示多大的力,除此之外,还要看清面板上的刻度,知道刻度线的分度值。
【师】测力计是不是只能测弹力呢?
测力计倒置时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生】会发现指针不在零刻度了,因为重力对弹簧的影响,指针指示的值为秤壳重。
【师】那是否依然可以测量力?
【生】可以测,得到的数值减去初始刻度。
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对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的记忆.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如下:
(1)使用前要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到零位置.如果没有指在零位置就需要调零.
(2)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要根据被测力的大小选择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
(3)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位置相垂直.
(4)测竖直方向上的力弹簧测力计要竖直放置,测水平方向上的力弹簧测力计就要水平放置。
解:A、使用前弹簧测力计必须调零,否则会影响读数的结果,故A说法错误.
B、弹簧测力计都有自己的量程,不可以测超过量程的力,故B说法错误;
C、读数时,让视线垂直于刻度面板.故C说法正确.
D、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竖直方向的力,也可以测量其它方向的力,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师】测量一个拉力时,弹簧测力计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生】两个力,手给的拉力和物体给的拉力。
【师】那这个时候示数是怎么表示呢?是两个力相加吗?是两个力相减吗?
【生】因为两个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只取一个力。
【例题】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摩擦力不计,物重G=2.0N,弹簧测力计A、B的示数分别为( )
当弹簧测力计受到平衡力时静止,在挂钩和拉环上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时,测力计示数显示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定滑轮的工作特点是只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
解:对A:由重物平衡得到,弹簧的拉力大小FA=G=2.0,弹簧秤A的读数为2.0N;
对B:由左侧重物(或右侧重物)平衡得到,弹簧的拉力大小FB=G=2.0N,弹簧秤B的读数为2.0N.
故选D.
弹力课件 篇3
《多普勒效应》是在学习了波的有关知识后编排的,这种效应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通过对多普勒效应的初步研究,既是对波动知识的巩固、深化和提高,使学生对波动的认识更丰满更深入些;同时也初步培养了学生探索科学能力,并了解多普勒效应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开拓学生眼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多普勒效应》一节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机械波部分的扩展内容。体现课程改革精神,加强了与近代物理的衔接;体现了物理学与技术和社会的联系。
①编者从人们熟悉的火车运动时,汽笛声会发生变化而引出课题,提出探究问题。
②以声波为例结合示意图,重点说明波源的频率与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的区别,提供探究的依据。
③定性分析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所接收到的频率变化原因,给出探究过程,突出重点内容。
④说明除声波外的其它机械波、电磁波、光波均会发生多普勒效应,使学生完整理解多普勒效应。
⑤介绍多普勒效应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强对多普勒效应的理解。
教材这一结构(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总结结论)体现自主性学习的一般方法,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
a、知道波源的频率与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的区别;
b、知道什么是多普勒效应,知道它是在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现象。
c、了解多普勒效应的一些应用。
(2)能力目标:通过区别波源的频率与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培养学生利用物理模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4)情感目标: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5、教学难点:波源与观察者发生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化的分析
6、教学关键:通过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波源频率与观察者接收到频率的不同。
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已发生转化,他们的思维已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具备一定的探索能力,不再满足于对物理现象的感知,对现象产生原因有较强的求知欲。因此引导学生学法如下:
(1)学前将学生分组,分别到汽车站、火车站、马路边,观察体验所听到喇叭声、汽笛声有何变化,规律如何?并带领一些学生实地考察并录音,
(2)课堂上,将各组观察结果进行陈述,猜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设计实验予以排除及验证,并进行分析。
本节以声波为例介绍多普勒效应,它比较常见,易于接受。声波频率变化可直接通过听音调变化来反映。为使学生明确这一点,采用实验对比:用发声音齿轮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明确音调的变化是由于频率变化的结果;让一声源(如电铃)在不同位置发出声音,明确同一声源发出的声音频率是不变的,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疑问,促使学生再思考。
多普勒效应是在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现象,比波动现象又复杂了一些,要理解多普勒效应,可借助多媒体课件,模拟实例(过程放慢)运用波的知识和运动学知识,指导学生分析,突破难点;引导学生思考“旁批”,用“极端假设”的方法,以帮助理解多普勒效应,渗透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课件展示多普勒效应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开阔眼界和引起学生兴趣。设置针对性练习,加强对多普勒效应的理解。
设计思路: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一) 明确探究问题:
引导学生观看实地摄制的'录像,并结合自身体验和生活经验,侧重观察声音的变化,学生的回答可能多种多样:
声音发生变化;声音越来越大;声音越来越刺耳;个别学生可能会回答声音频率越来越高······等等。并可发现当观察者与声源相距较近时,声音才会明显的变化。
(二)自主探究过程、突出本节重点:
1、让学生猜想产生上述现象的可能原因:
当车经过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确产生了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其可能原因:喇叭越来越响;车与观察者的距离变近了;喇叭的声音发生变化······
2、通过实验探索,找出现象的原因。
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声音是由什么因素(响度,音调,音色)决定的,明确声音的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根据学生猜测情况,逐一进行排除;最后引导学生将观察的结果,运用求同法将不同情况进行对比,概括出声音的变化规律,并表述为一般的情况,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同一个声源,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响吗?(用一电铃持续打铃,观察声音变化的情况,否定喇叭越变越响和喇叭声音发生变化的因素。)
(2)当声源与观察者相距较近时,距离的变化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吗?(用同一电铃在观察者附近的不同地方打铃,可感觉声音没多大变化,从而否定由于距离越来越近而引起的声音的明显变化,忽略声源靠近时响度变化带来的影响。)
(4)从上可知:观察者听到声音的变化主要由音调变化而引起的(用发声齿轮产生频率变化的声音),强化听到声音的变化是由频率引起的,突出主要影响因素。
弹力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加深弹力和形变关系的理解,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
2、通过实验得到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3、学习本课题所用的科学方法;
4、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5、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体验成功的愉悦。
【教学重点】
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
实验法、谈话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弹簧秤、钩码、直尺、铁架台)12套、CAI课件、多媒体展台。
学生准备:三角板、笔、草稿纸。
【教学地点】
物理多媒体实验室。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知识并引入课题
师:[多媒体展示]1、什么是弹力?弹力的方向如何?举例说明。
2、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3、什么叫形变及弹性形变?
生:回忆并作答。
师:根据学生回答纠正总结,并用多媒体展示答案。
1、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例如: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桌面对书的弹力,弹力的方向垂直桌面指向书;而桌面受到的弹力方向垂直桌面向下。
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电线对电灯的弹力,弹力的方向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2、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两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3、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当物体发生形变时,如果撤消外力,物体又能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弹性形变。
师:[在投影上展示]用手拉弹簧,弹簧会伸长,用力越大,弹簧伸长也越大,手放开弹簧,弹簧立即恢复原状。请同学们分析演示的实验原理。
生:……
师:分析并设问
弹簧受到拉力会伸长,且平衡时弹簧受到的弹力和外力大小相等,弹簧的伸长越大,弹力也就越大。可见:伸长(原因)→发生形变(原因)→弹力。那么弹力和伸长量之间有什么定量关系呢?本节课同学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关系。
二、实验探究
师:[多媒体投影思考题]
1、采用什么方法给弹簧施力?
2、弹力的大小如何确定?
3、需要测量那些数据?如何记录数据?
4、弹簧能否被过分拉伸?
5、什么是弹簧的伸长量?用什么测量?
师:将学生前后两桌四人一组,阅读课文并讨论问题,形成统一答案写在草稿纸上,准备派代表回答。
生:阅读课文并积极讨论。
师:在实验室巡视,并询问情况。
……
师:请学生逐一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
1、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
2、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当钩码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和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
3、实验需要测量的数据有:弹簧的原长和每次所挂钩码对应的弹簧的长度。数据可用表格记录,也可用有序实数对记录。
4、加在弹簧上的拉力不能太大,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5、用直尺测量弹簧挂钩码时的长度与未挂钩码时的长度之差,就是弹簧的伸长量,
师:将仪器发给学生,每4人一套。
生:学生讨论并得到实验方法:
将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的支架上,下端挂上钩码静止时,弹力大小等于重物受的重力,以此测量弹力的大小F,从固定于竖直支架上的刻度尺上测出悬挂重物时弹簧的伸长量x(或总长度)。
生:学生实验,并列表记录实验数据。
弹力课件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乒乓球的基本特性,会创造性地玩球。
2、发展幼儿的创造想象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体验探索、操作活动的乐趣。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乒乓球若干、布袋一只、玩球材料:乒乓拍、垫板、水彩笔、音乐磁带、筷子、橡皮泥、胶水、皱纹纸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老师今天要送大家一件小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好,我请几个小朋友来摸一摸,如果能讲出自己摸到的这个东西的感觉来,我就送给他一个!
1. 幼儿摸以后说出这东西的感觉:你摸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2. 让幼儿双手合拢了取回,不能给别人看到。
3. 猜一猜是什么?揭晓谜底:打开看看?是个乒乓球。
4. 让每个幼儿取到球。
二、这一个小小的,轻轻的、圆溜溜的乒乓球可以玩吗?怎么玩,请你找个空地方试试看。
三、提问:
1. 你的乒乓球是怎么玩的?
2. 小结:因为乒乓球有弹力,又是个圆球体,所以小朋友有的抛、有的滚、有的让它跳,玩的真高兴。那你们知道它还能怎么玩?从哪里知道的?
3. 介绍乒乓球运动的知识:乒乓球运动是我们中国人很喜爱的一项运动,中国的乒乓球运动水平也是世界最高的,我们曾经连续两届奥运会摘得乒乓球项目的所有金牌,在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也获得了男双、女双、女单三枚金牌。
4.你认为乒乓球还会有其他的玩法吗?你想不想试试刚才小朋友说到的玩法呢?
四、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许多乒乓球和其他工具,小朋友可以去观察一下这些工具,想象一下运用工具可以怎样来玩球,如果需要还可以取了工具去尝试一下。但是因为是尝试,老师要求大家不要玩好多次,只要试一下就可以了,尝试过了,请你把你创造出来的玩法介绍给大家!
五、个别介绍、演示、教师鼓励、并可以结合着讲一讲道理。
六、总结:一个小小的乒乓球在我们聪明的小朋友手里就能玩出这么多的花样,厉害,连老师都很佩服。
1. 哎,用乒乓球可以玩不同的游戏和运动,那还可不可让乒乓球变成个什么东西呢?
2. 想象一下:你想用乒乓球变个什么东西?
七、介绍材料、幼儿探索操作:用乒乓球还可以进行装饰和制作小玩具,今天老师帮大家也准备了彩色贴纸、胶水、橡皮泥等材料,你们可以想好要让乒乓球变什么,然后再制作,也可以看了材料边探索,边制作。
有些小朋友可能还没玩够,想再去新学到的方法玩乒乓球,也可以,注意安全,在场地前面玩。运用乒乓球进行装饰和玩具制作的可以围着箩筐在场地后边进行。
八、作品展示:
1. 向客人老师介绍。
2. 集体面前介绍。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弹力课件 篇6
教学设计部分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形变和弹性形变,能识别常见的形变。知道任何物体都会发生形变
2、知道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弹力的有无及弹力的方向。
3、知道胡克定律的表达式,了解劲度系数的单位、符号及物理意义,并能运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4、知道胡克定律的图象的意义,掌握利用图象法计算劲度系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分析弹力方向的能力。
2、通过分组“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实验,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和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真实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体会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用简单器材显示微小形变的过程中,体会放大法的实验思想,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
2、通过学习弹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将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愿望。
(一)教学重点
1、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
2、自主设计实验探索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及实验操作。
(二)教学难点
弹力有无的判断及弹力方向的判断。
本课以探究式教学模式为主,结合问题法、演示法、启发法、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教学方法。
(1)本节课流程设计:实验引入(产生疑问)→设计实验→学生探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解决问题)→拓展应用(产生新疑问)
(2)对探究实验设计好实验的内容、步骤和表格,便于学生的探究。
(3)教学中通过设计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创设物理情景,把复杂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以便于学生的思考分析。
细钢丝、钢锯条、弹簧、海绵、橡皮泥、白纸,通过橡皮塞插有细玻璃管的椭圆形玻璃瓶、激光光源、平面镜及支架(两套)、小车、橡皮筋、气球、、纤维板、演示胡克定律用的'米尺、弹簧、钩码、力传感器等等。
教学反思部分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高一物理比较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教好高一物理,使学生较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学习任务。
《弹力》是高中物理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整个高中物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以后正确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其重点是弹力产生的原因及弹力的方
弹力课件 篇7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和活动过程]
导入 展示几种工具(铁钳、扳手、羊角锤、木棍、开瓶器等),请哪两位同学选用工具帮老师完成以下目的:1、将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拔出;2、打开瓶装可乐。 学生上台演示拔钉子、开可乐 从生活走向物理 5min
新课教学 刚才两位同学演示的时候都很准确地选择了生活中最适合最有效的工具,我们来看看他们的选择有什么特点,在应用是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分析、回答 从现象抽取物理概念 3min
当一根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演示:
(1)这两种情况是平衡状态吗?
(2)同学们能找出它们的力臂吗?
(3)两种情况下,那种情况能更容易测量出力臂的大小? 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1)进一步掌握力臂;
(2)了解杠杆平衡状态;(3)为“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做准备,了解为什么要使得杠杆水平平衡。 3min
杠杆到底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达到平衡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同学们先自行了解下杠杆的结构和使用,搞清楚两个问题:
(1)杠杆两端装置两只可调节的螺母,能起什么作用?
(2)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时,要在水平位置呢?
学生观察杠杆,讨论交流杠杆的使用。 (1)让学生体验杠杆的调节方法;
同学们,请你改变动力、阻力及它们的力臂,看它们满足什么条件时才能达到平衡。
(课件强调:1、在实验前要通过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
2、挂钩码后,不能再动平衡螺母。
3、读数时,杠杆仍要求是处于水平平衡状态,以便直接读出力臂的长度。) 学生实验,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生完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0min
有哪几位同学能把自己的实验数据展示一下?
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数据(3位同学)。 了解学生实验的过程及不足。 3min
同学们,你们由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回答:F1l1=F2l2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当杠杆平衡时,有 F1l1=F2l2。从这也可以看出当 l1 与 l2大小不一样时, F1与F2大小也会不同。 了解杠杆的分类 4min
知F1
知F1>F2,这样的杠杆我们叫做费力杠杆。(演示特点) 学生举例费力杠杆
知F1= F2,这样的杠杆我们叫做等臂杠杆。(演示特点) 学生举例等臂杠杆
弹力课件 篇8
1.了解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弹力。
2.通过实验,探究并验证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
3.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学会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科学道理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索新器件的能力。
3.通过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
与弹力有关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见到,弹簧伸长与外力的'关系又是制作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是进一步学习重力、浮力、简单机械等知识的必备技能。对弹力的概念只要求了解它是怎样产生的,不必分析它的三要素,重点放在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让学生边探索边思考边试着应用,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遇到新器材,需要探索其使用方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通过前面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一些力的有关知识,知道了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对弹力的感性认识较多,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弹簧随处可见,弹力的应用也很多,因此能很自然地通过实验或实例引入弹力的教学。
弹力课件 篇9
知识与技能: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能在具体问题中区分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知道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的方向及大小计算;了解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
过程与方法:通过联系生产生活中的力现象,通过各种力现象的区别比较,培养观察概括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微小形变现象的实验观察,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弹簧、弹簧秤、小车、砝码、橡皮泥、PPT课件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里的作用指的是一个物体提、压、推、拉另一个物体,所以一提到力,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物体施加出力,称为施力物体,另一个物体受到力,称为受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2)力作用在物体上,能产生什么效果?
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产生加速度;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力有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意思是说,力作用于物体,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系。要明确说明一个力,就要说明白力的大小是多少牛顿,方向朝什么方向,作用在受力物体上的什么位置(点)。
力是矢量。
(4)力的单位是什么?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表示。
(5)力的大小能测量吗?
力的大小可用测力计来测量。
(6)如何用图示表示一个力?
用图示表示一个力,就是运用图形表示出力的三要素。具体做法是: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按一定的标度(比例)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这样,线段的起点就代表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在以后的学习中常常需要分析一个物体的受力情况,用受力示意图表示分析结果,相当于画出每个力的图示,不过对线段的长度没有严格要求,不需要确定标度。
在物理学的力学部分,按照力的产生过程,即力的性质,把力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
(1)什么是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是重力。需要注意的是,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力不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2)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3)怎样测量重力的大小?
演示并讲解:将物体挂在弹簧秤弹簧自由端的挂钩上,提起弹簧称外壳上的挂钩,使弹簧秤和物体静止在空中,此时弹簧秤指钟所指出的值,就是被测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4)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与它的质量有什么关系?
在地球上的同一地点,物体所受的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用公式表示就是:,式中的,表示质量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
若已知物体的质量,利用此式可以求出物体的重力大小。
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但不同地理位置处的g值不一样,所以同一物体在地球上的不同位置(纬度)所受重力大小不同。
(5)怎样确定重力的作用点?
物体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它的各个部分都受到重力作用,我们可以把各部分的重力等效成物体上的一个点所受到的重力,这个点称为物体的重心。
(1)重心的确定:对于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各处密度相同)的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如均匀球体的重心在球心,均匀细杆的中心在它的中点,均匀圆柱体的重心在其轴线的中点。
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位置,随物体中质量分布的变化而变化;有些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可能在物体之外。
把物体竖直放置在支持面上,物体的重心位置越低,物体受到让它晃动的力以后,越不容易翻到,重心位置越高,越容易翻到。
在建筑中,建筑物的重心应尽量低;装载货物的车辆、船只的重心要尽量低。
(2)两种形变:用橡皮筋、弹簧、橡皮泥等演示并说明:有些物体,当引起形变的外力撤去后不能恢复原状;有些物体,当引起形变的外力撤去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弹性形变,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
(3)弹力的演示:用弹簧与小车演示被压缩或拉长的弹簧能够对别的物体(使它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想把使它形变的物体弹开,这种力是由于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而产生的,称为弹力。
(1)两物体直接接触。
(2)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这两条必须同时具备,才会出现弹力。接触处是否发生弹性形变,可根据其中一个物体所受已知力的方向确定,如对另一物体在接触处造成挤压或拉伸效果,则接触处一定发生弹性形变。如将书本放在水平桌面上,书本受到向下的重力,书本向下挤压桌面,使桌面向下弯曲,桌面产生向上的弹力F2,作用给了书本,支持着书本,按这个效果,可称它为支持力;同时桌面向上挤压书本的下表面,使其向上弯曲,书本产生向下的弹力F1作用给了桌面,向下压桌面,可称为压力。
(2)拉力的方向:线、绳子等只能产生伸长形变,所以只能产生拉力,拉力沿着线、绳子指向它们缩短的方向
(1)与物体的弹性形变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用公式表示就是:。式中的x是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单位是m,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N/m,F是弹力,单位是N。
(2)弹簧的劲度系数:
胡克定律公式中的k称为劲度系数,它的大小只由弹簧自身因素决定,如弹簧的长度、材料、粗细等,与弹力大小及形变大小无关。
例1 书本静止在斜面上,画出斜面所产生的弹力方向。
(2)判断斜面有无弹性形变:书本受重力作用,挤压斜面,斜面产生弹性形变。
(3)垂直斜面,指向被支持的书本──垂直斜面向上。
例2 画出图中的两根细绳产生的弹力。
2.学生练习:课本第25页“复习与巩固”1、2、4、5。
1.复习课文,书面完成课本第25页“复习与巩固”3、7。
弹力课件 篇10
教学重难点:
幼儿操作,感知弹力球的特点。
让幼儿大胆猜想,鼓励幼儿能在尝试中发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感知弹力球的特点。
2、能在尝试中发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1、活动要在玩过几种球的基础上进行。
2、弹力球或玻璃球幼儿每人1个。
3、教师与幼儿一起收集使弹力球跳的低的辅助材料(如木板、地毯、海绵等)
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
——你玩过什么球?
老师出示不同材质的球,让幼儿观察比较,重点引导幼儿发现这些球什么不同,感知球的软硬特性。
——什么球跳得高?
教师用同样的力气拍球,让幼儿观察那个球跳得高,得出结论:弹力球比其它球的弹性大,跳得高。
2、弹力球跳起来。
——你是怎么玩弹力球的?
教师提问:孩子们,你们想一想弹力球可以怎样玩呢?拍球、抛球、滚球、踢球、赶小猪等。
——怎样让弹力球跳得高?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同伴的不同玩法。
那咱们一起来玩玩吧!玩的时候请小朋友们比较:那个球跳得高。通过自己玩以及和同伴玩与交流。幼儿总结:弹力球跳得最高。老师:“咱们再来一次弹力球跳高的比赛,看看谁的弹力球跳得最高?”
3、比一比。
——请幼儿猜想:怎样使弹力球跳的低?画出表格。
那你知道用什么办法能让弹力球跳的的低吗?(用力小)。
——鼓励幼儿用收集的材料木板、地毯、海绵等进行试验。活动前一起确定一个参照标准,已确定那个球跳的低,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使用的方法。
老师给你们提供了木板、地毯、海绵这些材料,你们自己动手试一试吧!
——个别演示,请认为自己的弹力球跳的低的幼儿进行演示。
——教师启发幼儿说出弹力球在哪儿跳的低?
——教师引导幼儿操作后与猜想作比较。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表面光滑平整,质地坚硬材料让弹力球跳得高;表面粗糙(带有纹理和凹陷),质地柔软的的材料让弹力球跳得低。
4、操作记录。
——教师与幼儿在图表上再次记录下操作结果。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教师一改往日的“老师讲,学生学”得传统教学模式,从感知弹力球的特性,到探索弹力球在哪跳的低,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的材料,目的是为孩子们搭建了探究的平台;一步步的启发引导,目的是为了孩子们有效的去探究。真正做到让孩子在玩中学。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弹力课件 篇11
本教学设计选自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教材第一章第一节《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要描述物体的运动,首先要对实际物体建立一个最简单的物理模型质点模型。由于运动的相对性,描述质点运动时必须明确所选择的参考系。为了准确的、定量的描述质点的运动,还要建立坐标系。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础知识,教材中逐步展开这些内容,最后介绍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本节介绍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不仅是这一章学习的基础知识,也是以后力学各章学习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在实践中有广泛的、重要的应用。
(1)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会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
(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让学生将生活实际与物理概念相联系,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自主讨论,在讨论与交流中,自主升华为物理概念。
(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熟悉的常见现象和已有经验出发,体验不同参考系中运动的相对性,提示参考系在确定物体运动时客观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促使学生形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热爱自然,关心科技,正确方法,科学态度。
1.理解质点的概念;
2.从参考系中明确地抽象出了坐标系的概念。
课前师生收集丰富的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身边熟悉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老师引导,学生得出有关物理概念,从而使学生乐于探究和思考。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反映物体运动的视频,雄鹰在空中翱翔,足球在绿茵场上飞滚,连静静的山川也在坐地日行八万里)。请同学们思考回答:这些场景中哪些物体是在运动的?在物理学中,什么叫做机械运动?举例说明。
2.对学生的举例分析给予评价,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总结机械运动的概念。
3.指导学生分析视频资料,指出: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宇宙间永恒的主题,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诗人可以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描绘气势磅礴的瀑布,画家也可以用美丽的画笔描绘出动感十足的情景,那么,我们怎样描绘物体的机械运动呢?即怎样地描述物体上各点的位置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呢?
1.学生尝试回忆九年级学过的《运动的描述》,举例说明什么叫做机械运动?如:老师走下讲台(老师对讲桌位置改变),汽车驶过学校(汽车对学校位置改变)等。
2.回答:物理学上把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相对位置变化运动称之为机械运动。
3.听讲,理解什么是位置变化,进一步体会机械运动,做记录。
1.研究物体的运动,首先要确定物体的位置。物体都具有大小和形状,在运动中物体的各点的位置变化一般说来是不同的,所以要详细描述物体的位置及其变化,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多媒体展示三幅图),在地球绕太阳转动的图片中,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注意地球同时又在自转,所以地球的各部分离太阳的远近在不断变化。
2.分析:地球是一个庞然大物,直径约为12800km,与太阳相距1.5108km,也就是说地球直径约是它与太阳距离的万分之一。当我们讨论地球的公转时怎么看待地球?有什么巧妙的方法?
3.指导学生讨论。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想到我们在处理这些问题时,采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即不考虑物体各部分的差异,把物体简化成为没有大小、形状的点,或者说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
4.可见,引入质点是为了使物体的位置有一个确切的概念,使物体的复杂运动转化成点的运动。
5.总结得出①质点的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即没有形状、大小、体积而具有质量的一个点,质点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②质点是人们为了使实际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化模型。引入理想化模型,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尽可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是物理学上经常用到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科学抽象。
6.进一步说明:物理学对实际问题的简化,必须从实际出发,撇开不考虑的(只能是与当前考察无关的因素),和对当前考察影响很小的次要因素。
1.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研究地球公转时,由于地球的大小而引起的地球各个部分的差异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可以忽略地球的大小,把它视为一个点。 忽略地球的大小和形状把地球看作一个点时,能够忽略地球质量吗?
听讲,记录,认真体会,理解引入质点的意义。
3.讨论①是不是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②地球的自转和转动的车轮能否被看作质点?
③物理中的质点和几何中的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一个物体能否抽象成质点,并不是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大小,这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做平动的物体,由于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相同,可以用一个点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在这种情况下,物体的大小、形状就无关紧要了,可以把整个物体当质点。
例如: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车身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相同,当我们把汽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它的运动的时候,就可以把汽车当作质点。当然,假如我们需要研究汽车轮胎的.运动,由于轮胎上各部分运动情况不相同,那就不能把它看作质点了。
要注意的是:同一物体在不同情况下有时可看质点,有时不可以看作质点,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到上海,研究火车的运行的时间,可将火车看成质点,而火车过桥时,计算火车过桥的时间,不可以将火车看成质点。
例如:研究地球公转时,可把地球看作质点;研究地球自转时,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再如:乒乓球旋转对球的运动的较大的影响,运动员在发球、击球时都要考虑,就不能把乒乓球简单看作质点。
1.坐在教室里的同学看到其他同学都是静止的,却不知道他们都在绕着太阳在高速运动着,这里面蕴含了什么问题呢?
2.让学生观察图1.1-3和1.1-4,阅读图右文字,回答以下问题。
①得出什么结论?②就图1.1-4能否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跳伞者总是在飞机的正下方)
①参考系是参照物的科学名称,是假定不动的物体。一个物体一旦被选为参考系,就认为它是静止的。在选定参考系后要假定自己站在参照物中去观察物体的运动,即参考系上长着观察者的眼睛。
②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择同一参照系,比较才有意义。
③在运动学中,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但在实际选择参考系时应以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在没有特别说明时,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例如,描述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通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而静止不动的其他物体作为参考系。
1.思考课本P12图1.1-3,1.1-4。并思考观察结果为什么不同?
2.认真听老师的分析讲解。
3.练习课本P13练习2。
4.讨论①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②月亮在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③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在上述三例中,各个物体的运动分别是以什么物体为参考系的。
1.提出问题:怎样定量(准确)人描述车或刘翔所在的位置?
2.提示:你的描述必须能反映物体(或人)的运动特点(直线)、运动方向、各点之间的距离等因素。
3.总结:①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坐标系是在参考系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概念,是抽象化的参考系。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如果物体在一维空间运动,即沿一条直线运动,只需建立直线坐标系,就能准确表达物体的位置;如果物体在二维空间运动,即在同一平面运动,就需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当物体在三维空间运动时,则需要建立三维坐标系。
①一维坐标:描述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即物体做一维运动时,可以以这条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建立直线坐标系。如图1-1-1所示,若某一物体运动到A点,此时它的位置坐标XA=3m,若它运动到B点,则此时它的坐标XB=-2m(-表示沿X轴负方向)。
②二维坐标:平面直角坐标,描述物体在一平面内运动,即二维运动时,需采用两个坐标确定它的位置。
4.进一步强调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坐标系相对参考系是静止的。
③用坐标表示质点的位置。
④用坐标的变化描述质点的位置改变。
思考。
讨论:如果物体在平面上运动(例如滑冰运动员),我们应如何建立坐标系?
3.小结:可以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此时可以用(x,y)表示物体的位置。
4.学生阅读教材科学漫步栏目思考书中提出的问题。
出示课堂练习;
引导组织学生回顾本节知识;
组织各小组成员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教师对该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对学生的总结给予肯定和评价。
按照要求完成课堂练习;
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回顾本节知识;
在相互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做好书面总结;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相对位置变化运动称之为机械运动。
(2)质点的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即没有形状、大小、体积而具有质量的一个点,质点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
①平动的物体一般可以看作质点;
②有转动但转动为次要因素;
(1)被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就叫做参考系;
(2)同一个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3)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择同一参照系;
(1)一维坐标;
(2)二维坐标;
(3)三维坐标;
(4)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坐标系相对参考系是静止的;
③用坐标表示质点的位置;
④用坐标的变化描述质点的位置改变。
弹力课件 篇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乐于制作弹簧测力计,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
教学方法:实验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用具:弹簧测力计、握力计、钩码、头发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或接触到一些有趣的物体.它们在被挤压后,形状或体积会发生变化,但一旦撤消挤压,它们就会恢复原来的形状;而一些物体即使撤消挤压后,它们也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样貌.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日常所见、所用,找找哪些物体能够恢复形状?哪些物
体不能恢复原貌?
学生交流、讨论、回答。
介绍弹性和塑性的概念,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二、新课教学
1.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想知道自己使出的力多大,或一个物理受到多大的重力,怎样才能测出来呢?可不可以利用一个物体受到力变长,不受力能够恢复原来形状即弹性去制作出一种工具来测量呢?
学生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通过讨论使学生对弹性有更进一步的理解,通过发表见解,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
表扬学生的讨论,并鼓励学生利用手上的器材,进行简单的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归纳结论.引导学生分析一个完整的弹簧测力计还需要些什么?
学生参考课本P53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内容使用测力计.
学生自己动手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记录数据.
学生根据自己的制作和使用过程,总结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并积极回答.
启发并引导学生指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教师指出市场上用的各种测力计及秤都是利用在弹性范围内,弹簧受的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的原理制成的。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板书设计:
第一节弹力弹簧测力计
1.弹性和塑性
2.弹力的定义
3.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4.制作和使用弹簧测力计。
弹力课件 篇13
幼儿教育:________
教师学校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一、说教材
设计意图:孩子们玩过各种各样的球,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玩具保龄球等,并且知道这些球的特点和玩法,它们都具有弹性,而弹力球具有比其它球都大的弹性,孩子们在玩的时候,发现弹力球在有些地方跳得高,有些地方跳的低。因此,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从小培养幼儿科学**的精神,促进幼儿动手能力,设计了大班科学活动《弹力球》。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儿童操作、感知弹性球的特点。
教学难点:让孩子大胆猜测,鼓励他们在尝试中找到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感受弹性球的特性。
2在尝试中可以找到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活动准备:
1、活动要在玩过几种球的基础上进行。
2、弹力球或玻璃球幼儿每人1个。
3、教师与幼儿一起收集使弹力球跳的低的辅助材料(如木板、地毯、海绵等)
五、教法与学法
教学方法:1、游戏教学法:以游戏的形式教学,在快乐的活动中,让孩子快乐地玩弹性球。
2引导方法:根据幼儿**活动过程中的情况,教师可以采用随机引导的方法,体现教师调控能力。
学习方法:1。自主探索法:为孩子准备各种可操作的材料,让孩子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到弹性球的弹性。
2、体验交流法:在探索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交流,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师生互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
3.记录方式:孩子将探索结果填写在记录表中。
六、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
——你玩过什么球?
老师展示不同材质的球,让孩子们观察比较,重点引导孩子们找出这些球的不同之处,感知球的软硬特性。
——什么球跳得高?
老师用同样的力量击球,让孩子观察球跳得高,得出结论:弹性球比其它球大,跳得高。
2、弹力球跳起来。
——你是怎么玩弹力球的?
教师提问:孩子们,你们想一想弹力球可以怎样玩呢?拍球、抛球、滚球、踢球、赶小猪等。
——怎样让弹力球跳得高?
-教师指导孩子学习与同伴一起玩耍的不同方式。
那咱们一起来玩玩吧!玩的时候请小朋友们比较:那个球跳得高。
自己玩,和你的同龄人交流。幼儿总结:弹力球跳得最高。
老师:“咱们再来一次弹力球跳高的比赛,看看谁的弹力球跳得最高?”
3、比一比。
——请幼儿猜想:怎样使弹力球跳的低?画出**。
那你知道用什么办法能让弹力球跳的的低吗?(用力小)。
--鼓励儿童使用收集到的材料,如木材、地毯和海绵进行测试。活动前一起确定一个参考标准,确定了球跳的低,老师指导孩子说出自己的使用方法。
老师给你提供了木材、地毯和海绵。你可以自己试试!
--个人示范,请想想自己的弹跳球跳的低的孩子来演示。
——教师启发幼儿说出弹力球在哪儿跳的低?
——教师引导幼儿操作后与猜想作比较。
师生们得出结论:表面光滑光滑,质地坚硬,材料使弹性球跳得高;表面粗糙(有纹理和凹痕),柔软的材料使球**低。
4、操作记录。
——教师与幼儿在图表上再次记录下操作结果。
七、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教师一改往日的“老师讲,学生学”得传统教学模式,从感知弹力球的特性,到探索弹力球在哪跳的低,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的材料,目的是为孩子们搭建了**的平台;一步一步的启发和引导,目的是让孩子们有效地**。真正做到让孩子在玩中学。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
(资料仅供参考)
**修改即可使用
桃花的课件(经典13篇)
桃花的课件【篇1】
一、品读课文,领悟道理
1.在林清玄的记忆中,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它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可当看到它的树苗却仅及膝盖时,林清玄和我们一样也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默读课文第4到第10自然段,思考: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呢?他这样做能使仅及膝盖的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吗?
2.学生汇报交流
种树人的做法:(1)浇树间隔的时间没有规律,浇水的多少没有规律――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的少。
(2)浇树的时间没有规律――种苗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3)来的时候总会带补种的.树苗,他好像事先就知道有树苗枯萎了――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3.指导学生用疑惑的语气朗读种树人奇怪的举动。
4.面对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作者产生了哪些问题?(学生以读代答)现在请你来做一回种树人,仔细读课文12.13自然段,然后回答一下这些问题。(也可以问:种树人到底为什么这样做呢?)
学生答问的要点是:
(1)树木生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像种青菜和种稻子,人们可以一直给它按时定量浇水,直到它们收获;在树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人们不可能一直按时定量给它浇水,因此,树木只有自己学会在土地了寻找水源,适应不确定的环境,才有可能长大成才。
(2)种树人没有任何规律的给桃花心木的树苗浇水,是在模仿老天下雨,给树木创设不确定的生存环境。树木只有适应了这种不确定的生存环境,学会了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才会长成百年的大树。
(3)如果有规律的给树苗浇水,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停止浇水,枯萎的就会很多。幸存下来的,也无大抵御狂风暴雨的侵袭。
5.指导朗读种树人说的两段话,读出语重心长, 在读中感受领悟种树人话语中蕴含的哲理。
6.我听了种树人的一番话,为什么非常感动?引导学生理解体会课文第14自然段的重点句子: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就会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理解要点如下:
(1)树木的不确定,是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人的不确定,是指生活变化无常,可能遇到困难或遭遇不幸。联系课文和生活上的例子说一说。
(2)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够经受生活的考验,锻炼自主的精神,努力成长。
(3)逆向思考:在确定中生活的人,则会养成依赖的心。
7.思考: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学会了自己寻找水源、适应环境,自主的生长,这证实了种树人说得话是正确的)
8.教师小结:种树人不定时,不定量地浇水,目的就在于模仿自然规律,他善于创造自然的成长环境。让树苗在不确定中汲水成长,这样树苗自己就能够学会适应自然,并战胜自然,最终寻找到适合自己存活的办法。人和树是一样的,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人更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从而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课文中的桃花心木一样,能够经得起生活的磨练,最后长成参天大树,长成栋梁之材。
二、拓展延伸,想象说话
1.种树人与我的对话被一棵棵桃花心木苗听得清清楚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它们会想些什么呢?会对种树人说些什么?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我是一棵( ),我会想:( )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想象
(1)如果我是一棵(茁壮成长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
(2)如果我是一棵(即将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
(3)如果我是一棵(已经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
三、再读课文,体会写法
作者林清玄是怎样写出这样文辞隽永、耐人寻味的好文章的呢?
1.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本文是围绕三到来写的。一是看到――引发思考(产生疑问);二是听到――找到答案(种树人言);三是想到――明白道理(由树及人)
2.借物喻人:作者由种树想到育人,借种桃花心木来说明一个做人的道理。
桃花的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 运用摘录笔记自学生字词。
铃铛、丝绸、绚丽、流淌、琴弦、敲打、节奏、应和、纤细、催促、开犁、沉醉、袅袅炊烟、绿草如茵。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如诗如画的意境。
3、 与《春潮》对比阅读,体会两篇课文在语言、语速和用词方面的不同。
4、 体会文中多种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对偶),体会文章的语言美,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与《春潮》对比阅读,体会两篇课文在语言、语速和用词方面的不同。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多种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对偶),体会文章的语言美,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对比感受对于此文的学习会比较有效。
切入举偶
1、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春潮》的宏大气势。本节课,我们再去领略别具风姿的《三月桃花水》。
你如何理解文章的题目?
学生各抒己见。
其实,“三月桃花水”即春水,文章让这个名字更加富有诗意,更加优美、宁静。一弯小溪潺潺流过,叮咚作响,那份宁静与优美会时刻萦绕在你我心间。
2、 老师范读(配乐)
学生听过谈感受。(神奇、千变万化……)
(通过范读课文,让学生领略那如竖琴般婉转、如明镜般夺目的三月桃花水,创设如诗如画的课堂意境。)
对话平台
一、自学
1、 学生自读,读正确、流利。
2、 汇报读文。
提示:其中“纤、和、种、盛、呵”为多音字。
形近字:裹、衷 瓣、辨
3、 随堂检测。
二、交流
1、 文章写得很美,你们读够了吗?
没读够,那是自然的。让我们选择你最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2、 汇报读。
学生汇报自己喜欢读得段落,喜欢相同段落的同学赛一赛、评一评,看谁读得好。读到一定数量时,要让学生谈一谈为什么喜欢这一部分。
(学生可从内容上、情感上、表达手法上、表达效果上……来谈。)
3、 教师相机引导。
A、 对于文章结构的把握,完成书后思考题2.
一方面写声,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二方面写色,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三方面是对全文的总结,赞扬了三月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叫人沉醉。
B、增强对文章语言美的把握,体会文章中带有修辞手法的句子。
如:呵,河流醒来了!用拟人化的写法把被束缚一冬的河流写活了,一个“呵”字也写出了作者惊奇、兴奋的心情。
……
4、 赛读,积累感悟。
三、延伸
对比读《春潮》和《三月桃花水》。
体会两篇文章截然不同的意境。
四、小结
在用词方面,《春潮》用“冲开、山崩地裂……”写出了势不可挡的阳刚之气;《三月桃花水》则用“流淌、回旋、袅袅……”写出了秀丽、清柔舒缓的阴柔之美。
在语速上,《春潮》读得急促些,《三月桃花水》则舒缓些。
桃花的课件【篇3】
【教学内容】教科书 P10 内容第4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三月桃花水的特点。
3、 体会课文中描述的春水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根据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语言的美感。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描述的春水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课件)美丽的原野,美丽的桃花水。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你看到的“桃花水”。
2、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词,先自己读,再指名读。
3、 交流:同学们在预习时通过查字典解决了哪个词语?
4、 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尝试精读感悟情感
同学们真棒,两次读课文之后,三月桃花水那悦耳的流淌声和清澈的身影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你们读书所得。让我们再用心读读课文,圈一圈、画一画有关的语句。
(一)水声如什么?(音乐)
1、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
2、(学习第 4 自然段)请大家先想一想这一段该怎样读,再自由练读。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的心情。
3、指名朗读,男女生进行朗读比赛。
4、教师引读第 3 自然段,全班有感情朗读第 4 自然段。
5、这样动听的流水声,你想用一个什么句子来夸夸它?(仿照“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
(二)水清如什么?(明镜)
1、由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
2、(学习第 6 自然段)它看到燕子、垂柳、姑娘……怎么能说明“水清如明镜”呢?(倒影。)
3、让我们也做一次大饱眼福的桃花水,尽览水中美景——学生自由练读。
4、想不想看一看水中美景?请大家闭上眼睛,看你能看到些什么。指一名学生配乐朗读。其他学生闭目想象。(播放音乐)
5、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四、总结全文
1、三月桃花水,声如竖琴之音,清如春天明镜,怎能不叫人沉醉,叫人流连——全班齐读第 7 自然段。
2、读到这儿,你有不懂的地方吗?
3、 全班配乐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三月桃花水听
声音:春天的竖琴 柔和、多变、动听看
光芒:春天的明镜 闪亮、平静、清澈
【教学反思】
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抓课文关键词句、发挥想象描述画面(水声如音乐、水声如明镜),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感受事物特点,拓宽学习内容,学习文本句式,展示自己对春水的感受,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重视指导默读的方法,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培养自主的、创造的阅读能力和边读边想的习惯。
桃花的课件【篇4】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
3、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了解种树人奇怪的种树方法,自读课第3~7节,说说种树人是怎么浇水的?
板书:
时间不定
浇水量不定2、对此,你最想了解什么?(为什么不像栽培盆花那样每天定时浇水?)
作者观察到这种现象后感到。
导读,读出奇怪的语气,按作者的想法该怎么浇水泥?
让我们一起推断种树人浇水没有规律的原因。
品读,读好反问句。
3、懒人怎么会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映现:……
4、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引导体会作者百思不得其解的情感。
二、导读种树人的话
看来真是得问问他,究竟为什么这样做。
自读第12节,用自己的话说说种树人这样做的原因。
理解“不确定”(板书)。
学生回答后,接读第4、5节部分语句。
小结:种树人是想让树苗在“不确定”中生长。
想象:假如你是一棵桃花心木,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相机映现课文内容所表现的两种情况:
1、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
2、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指导读出脆弱,坚强两种情感。
填空:这样浇水,浇出了树苗的___(适应能力,顽强精神,克服困难的本领)。
从这里看出,种树人的话是经验之谈。事实有没有证明这一点呢?
导读第15、16节。(他们已经学会了找到水源,拼命扎根。)
三、导读作者的感悟
自读第14节。
作者从桃花心木苗生长的道理联想到了什么?
引导读出作者的感受之深。
由作者的感悟你想到了些什么?
理解“不确定”,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根据学生回答点拨:不确定指环境变化无常,会经受困难或遭遇不幸。)
我之所以感动,是因为从种树人的一番话,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能举例说说受到的启发吗?
(学习方面:如什么都由他人帮助,自己不独立思考,能不能取得好成绩?生活方面:如家长一切包办代替,学生一切依赖父母,能否成才?)
回读作者的感悟,进一步读出感情。由此你联想到哪些名言警句,如:
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3、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或历史故事(如最近播放的电视剧《孝庄秘史》中的豪格和多尔衮的生活遭遇)。
【板书设计】
桃花心木
时间不定
桃花心木
浇水量不定找到水源
(不确定)拼命扎根
变化无常独立自主
做人
不确定努力生长
桃花的课件【篇5】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课文借种树喻育人的特点,蕴含了深刻的道理。
2、理解重点词语与句子,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仪、胶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范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学生自学课文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读课文:
从课文中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比如,“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注意: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字音易错的:枯萎(wěi),不读(wéi);字形易错的:汲水。“汲”字,与“及”区别。
2、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标点自然段。
3、默读课文,回答思考题:
⑴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
⑵ “我”从种树人的一话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四、练习读熟课文,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全文并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全文
1、思考:读了这篇文章,联系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
2、练习背诵此自然段。
二、细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1、默读课文,自学。(投影出示)
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2、小组讨论解答。
3、大家分析解答。
4、朗读这一句话,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
三、朗读全文,想想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说明:课文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方法。(板书:借物喻人)
四、总结深化
本文作者课文借种树喻育人的特点,蕴含了深刻的道理。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熟课文。
桃花的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形声字,区别形近字认识“绮、谈”两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
2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一边读一边想画面体会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一边读一边想画面体会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读背关于描写春水和桃花的诗句,读完诗句你是否心情舒畅?
2学习三月桃花水,介绍作者:刘湛秋
二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桃花水的?
三理解课文
好文章要多读细品。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完句子,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理解小铃铛丝绸是什么声音像小铃铛?是什么光芒像明洁的丝绸?作者用文句引出三月桃花水。
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读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你想到了什么画面?2体会拟人句,写出了河流充满的生命力。
3读“一千朵桃花,一万个小酒窝”,你想到了什么?联想到了千多万朵梨花开。用到了夸张。
4带着想象再读这段话,体会三月桃花水的美。
5认识“绮”形声字和丝织品有关,组词:绮丽
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读句子,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作什么?2结合竖琴图片理解。3体会比喻句,生动地写出了三月桃花水声音动听,柔和与多变。
学习第四自然段
1老师读第四自然段,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拖拉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3多音字“和”和谐应和
4三月桃花水会和谁分享?形近字谈谈心淡淡水
5一年之计在于春。同学们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是否为自己定个小目标呢?
6再读第4自然段,末尾“……”省略了竖琴演奏的声响,请你想象?
学习第五自然段。
1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作什么?明镜会照出什么景色呢?
2作者写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第六自然段。
学习最后一段。
1千言万语道不完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哪个词道出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陶醉”
2再读这一段,感受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四总结全文。
五拿起笔,写美好的春天,看谁写得美?
六阅读朱自清《春》,感受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
竖琴
三月桃花水赞美喜爱
明镜
桃花的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列词语:“汲水、枯萎、依赖、一旦、锻炼、优雅、勃勃生机”等,桃花心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主学习,谈感悟。
1.抓段落,谈感悟。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说自己喜欢的部分,并陈述自己喜欢的原因。
2.抓句子,谈感悟。在学生畅谈自己喜欢段落的基础上,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反复阅读,细细品味,再组织学生讨论,谈感受,谈见解。
着重理解以下句子:
(1)“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3)“不只就是树,人也就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3.抓品读,促感悟。教师引导学生品读,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在小组中读,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诵读。
2.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
3.扩展阅读。
1.重点探究:“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水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我”从种树人的一番话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2.读了这篇文章,联系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
红柳就是高原上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植物。她遍地生根、开花、结果,从不向人们、向大自然索取什么,只就是默默地奉献。
在气候恶劣的青藏高原,大风暴的确太可怕了!狂风肆虐,石走沙飞,直刮得遮天蔽日,天昏地暗。枯草吹走了,牛羊刮散了,帐篷撕裂了,风魔和沙怪露出狰狞的面孔,发出一阵阵狂笑。
沙丘下的红柳,却没有被风暴吓倒。她们把根扎得更深,把触须伸得更长,最深、最长的可达三十多米,以汲取水分。她们把被流沙掩埋的枝干变成根须,再从沙层的表面冒出来,伸出一丛丛细枝,去接受阳光雨露的滋润,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桃花心木》。她们顽强地开出淡红色的小花,向着太阳微笑。大风暴一次又一次地袭击,红柳的根却越扎越深,花儿也开得一次比一次更鲜艳、美丽!倔强的红柳,决不让沙丘向草原移动半步!
春天来了,红柳火红色的老枝上,发出了鹅黄的嫩芽,接着长出一片片绿叶。高寒的自然气候,使高原人很容易患风湿病,红柳春天的嫩枝和绿叶就是治疗这种顽症的良药,使多少人摆脱了病痛的折磨,让他们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因此,藏族老百姓亲切地称她为“观音柳”和“菩萨树”。
孔繁森同志喜爱红柳。凡就是他走过的雪域高原上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栽植的红柳。他常说:“红柳就是青藏高原的生命树!”
记得就是藏历雪顿节的一天,天空湛蓝如洗,这就是高原最美好的节日。孔繁森同志领我们来到拉萨河畔的红柳树下。柳林里不时传出人们的欢歌笑语,随处可闻到青稞酒和酥油茶的芳香。孔繁森同志站起身来,从柳枝上采下几朵浅红色的红柳花,放入杯内的青稞酒中,对我们几个的同志说:“人的一生,不一定非要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不可,只要能像高原上的红柳一样,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就会得到社会的尊重,生命就会变得充实而有意义。”他喝了一口青稞酒,笑着对大家说:“你看那红柳,论资格可谓就是老西藏了,恐怕就是和文成公主一同来西藏札根的。可她从不炫耀,从不骄傲,柳梢总就是低垂着,多么谦虚啊!”接着他又满怀信心地对大家讲:“我们干部要和藏汉群众一道,像红柳那样,发扬老西藏精神,团结起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建设一个美丽富饶的新西藏!”
在纪念孔繁森的日子里,我们这些和他同期的战友们,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他的音容笑貌,想起了那历经风霜雨雪却永远挺立的高原红柳。
今天,我读了《高原红柳》这篇课文,深深地被她那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高尚品质所感染。
当我读到“在气候恶劣的青藏高原,大风暴的确太怕了!狂风肆虐,石走沙飞,直刮得遮天蔽日,天昏地暗。”这两句话的时候,真为红柳感到担心。我心想:在这可怕的天气里,风已刮得天昏地暗了,那沙丘下的红柳可怎么办呢?它们只就是一种普通的植物呀!于就是,我便怀着紧张的心情继续往下读。“沙丘下的红柳,却没有被风暴吓倒。”这时,我真的不相信我的眼睛,红柳居然无恙?顿时,我对红柳的敬仰之心渐渐萌生了,她就是多么甘于吃苦呀!
红柳不仅甘于吃苦,还具有乐于奉献的高尚品质呢!她的嫩枝和绿叶就是治高原人风湿病的良药,使许多人都摆脱病痛的折磨,又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还被藏族老百姓们亲切地称为“观音柳”和“菩萨树”呢!她就是多么乐于奉献呀!
书上还讲到孔繁森同志非常喜欢红柳。一次,他从柳枝上采下几朵浅红色的红柳花,放在青稞酒中,说:“人的一生,不一定非要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不可,只要能像高原上红柳一样,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就会得到社会的尊重,生命就会变得充实而有意义。”啊,他说得多好呀!红柳正就是如此。她从不炫耀,从不骄傲,柳梢总就是低垂着、多么谦虚啊!我与它们相比……哎, 真就是惭愧!
我今后一定要向高原红柳学习,虽然她只就是个植物。学习她那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高尚品质!
1.小组内交流你就是怎样记忆本课的生字的。
2.组词:
委( ) 极( ) 懒( ) 但(
桃花的课件【篇8】
一、导言:
生活的大海并非永远风平浪静,人生的旅途也决非平原纵马,永远一路顺风。人的一生总要经历这样或那样的挫折与磨难。再不幸与磨难中,有的人悲观消沉,最后被困难所击倒。而有的人却不甘沉沦,将腰杆挺的更直,从而成为杰出的人才。正如种桃花心木的人,不定期地照看桃花心木一样,有的桃花心木在自然界的考验中枯萎了,有的却能长成百年的大树。这节课我们就继续的欣赏和学习台湾当代名作林清玄《桃花心木》。
二、学习课文
(一)师:谁愿意朗读课文。师指名读,其他同学看屏幕,边听边思考:你听懂了什么?
师引导学生读懂种树人是怎样种桃花心木的。
生:
(二)师:同学们读懂的内容可真多,这说明咱们读书都非常认真,那么,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
(三)师:请同学们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哪些问题能够独立解决,哪些问题能够合作解决。
实物投影相继打出:
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陈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师小结:
种树人不定时,不定量地浇水,目的就在于模仿自然规律,他善于创造自然的成长环境。让树苗在不确定中汲水成长,这样树苗自己就能够学会适应自然,并战胜自然,最终寻找到适合自己存活的办法。
师指导朗读
(四)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因为这种与众不同的种树方法,使桃花心木适应了不断变化的环境,学会了独立生存的本领。种树人的一番话解开了作者心中的不解之谜。而且从种树人的一番话中,作者还领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
师总结阅读方法
三、师总结:
是的,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更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更能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正如俗话说得那样:不经风雨,难成大树。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为男。人和树是一样的,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人更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从而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课文中的桃花心木一样,能够经得起生活的磨练,最后长成参天大树,长成栋梁之材。
桃花的课件【篇9】
教学目标:
1 认识3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重点:
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大体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阅读积累白居易的《琵琶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已经学习过很多描写春天的古诗,现在我们来个比赛,看谁的古诗背得多。
2、揭题,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3、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二、创设情境,了解古诗。
1、简介作者及书写古诗的时代背景。
2、教师范读古诗。
3、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同位互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5、用卡片检查生字认读:寺 菲 觅
6、检查指导朗读读古诗。
三、理解词句,了解诗的大意。
1、自己逐句读诗,想一想每一句诗什么意思,可以同桌或小组商量,提出不懂的词句。
2、教师针对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每句诗的大意。
3、说说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四、指导朗读,体会诗情画意。
1、学生自己试读,评议指导。
2、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3、多种形式朗读比赛。
4、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资料: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初夏,当时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任上。这是一首纪游诗,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关于他写这首诗的一点情况,本集有《游大林寺序》一文,可参考。
全诗短短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的春景── 一片始盛的桃花。我们从紧跟后面的“常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不,岂只是有脚而已?你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呢!
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诗人的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桃花的课件【篇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
1、教师教法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交流资料
1、揭题板书,齐读课题。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有关图片和文字,补充介绍。
3、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课文以“桃花心木”为题写了些什么内容,就让我们一读为快吧!
(设计意图:生活在江南的孩子,对桃花心木这种树知之甚少,师生共同搜集资料,把丰富、厚实的信息引进课堂,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桃花心木写了哪些内容?
2、交流
(1)以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检查指导生字新词的朗读。
(2)交流问题,小结:一种树——桃花心木,一个平凡但却古怪的种树人,蕴含着耐人寻味的道理。下面,就让我们捧起课本细细品味吧!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走入课文,初观其貌,提纲挈领,与文本的初次对话为下面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品读课文,质疑解疑
1、细读,准备介绍文中的桃花心木和种树人。
2、启发交流: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桃花心木这种树,也结识了一位举止奇怪的种树人,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可以用文中的句子来描述,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介绍。
3、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使大家心中满是疑惑,如果老师就是这位种树人,就在你面前,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呢?
4、作者和你们一样,也有一箩筐的问题想问种树人,看——
课件出示相关句子:“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这么容易枯萎吧?”
引导学生读出作者心中深深的疑问。
5、同学们一定急于解开心中的疑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这位种树人,听听他是怎么回答的。
6、自读种树人说的话,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
7、同桌两人分角色扮演作者与种树人,通过对话解决刚才的问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学生由生疑而质疑,自质疑至解疑,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角色扮演等自主活泼的学习活动中与文本进行近距离的二度对话,使学生的心与文中的种树人贴得更近。)
四、潜心会文,领会主旨
1、种树人朴素的话语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让我们受益匪浅,作者听了种树人的话,更是领悟到了深刻的道理。
多媒体课件出示:“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2、默读,启发思考:同学们能理解吗?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所了解的名人事例来体会句子的含义,有困难的地方可在小组里展开讨论。
3、交流汇报:
(由于学生阅历尚浅,教师可通过课件简单补充张海迪等人的事迹,以加深学生对此段话的理解。)
4、小结引读:这段话,作者由树的成长想到了人的成长,多么富有哲理啊!你们喜欢吗?那就请你有感情地读读吧!
五、回归课文,深化感受
1、种树人的一番话,给了作者,也给了我们不少启示。而当初仅及膝盖的树苗,如今又怎样了呢,课件出示。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2、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说些什么?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课文分析
这篇课文,借种树喻育人,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和道理,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文章先写乡下老屋旁的大片空地,被人租种桃花木树苗,树苗尚小;再写种树人育苗却没有规律,使"我"非常奇怪;接着自然引出种树人的一番道理,使"我"从中悟到了育人之道。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和图片,了解桃花心木这种植物。
2、搜集林清玄的作品,读一读,体会一下他的作品风格。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回忆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桃花心木》,出声音朗读课文,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对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产生疑问,通过交谈,找到了原因,并且从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二、朗读质疑,抓住重点
1、主要讲桃花心木,那么桃花心木什么样啊?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图片,(出示课件),你能用一个词说说它的样子吗?
速读课文,作者是怎样介绍桃花心木样子的?
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
2、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再读一读这句话,感受它的高、直、美(自己练,指名读)
3、这样一棵桃花心木,它是如何长成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11自然段,回答问题,注意把相关语句画出来(出示课件)
谁来说说,他哪奇怪呀?这是什么不确定?
(板书:天数不定、水量不定、时间不定、苗数不定)
哎呀,这个人真是很奇怪,不光我们觉得奇怪,作者也觉得很奇怪,我们看他提出了哪些疑问呢?
作者发现时间不定,为什么时间不定?为什么水量不定?为什么带来的树苗不确定?他还不是每天都来,为什么天数不固定呢?
三、默读思考,切入重点
1、发现了这些奇怪的举动,产生这样的疑问,现在你们自己默读12—13自然段,看看能不能帮助作者找到答案,你能解决哪个问题?
(板书:自找水源、汲水生长、拼命扎根、减少枯萎)
2、了解了种树人要让桃花心木自找水源、汲水生长、拼命扎根、减少枯萎,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换句话说,能长成百年大树的树具备了什么能力呢?
学会自我生存
3、我们同学昨天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些桃花心木为什么会无缘无故枯萎,那现在大家看一看,那些枯萎的树是一些什么样的树?
四、自读合作,解决难点
1、我们现在知道了种树人希望桃花心木具有自我生存的能力,仅仅是桃花心木需要这种能力吗?自读14—16自然段,看看你读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都用笔在书上标注下来,再与小组同学交流,都不明白的一会儿我们全班讨论。
2、桃花心木是依靠什么从及膝高长到与屋顶一般高的呢?
自身的生存能力
3、种树人更关注的不是桃花心木的生长程度,而是桃花心木的生存能力,而桃花心木有了生存能力,离开了任何人都可以生存,所以文章结尾说……(出示课件)
五、畅所欲言,扎实训练
(出示课件)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阳光总在风雨后”,“万物竞天,适者生存”,树虽如此,更何况我们人呢,今天学完这篇课文后老师也很受启发,希望我们都能够做一个经受得起考验、独立自主、具有自我生存能力的人!
桃花的课件【篇11】
这是一篇六年级下册的精读课文,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流畅、寓意深刻。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这是一种借物喻人的写法。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文章从描写桃花心木的形状很特别开始,引出桃花心木树苗和种树人,再写作者观察种树人种树的奇怪现象,最后写作者与种树人的谈论。种树人的话,使作者受到感动,明白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的道理,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作者在描写和叙述中转承自然流畅,由作者的疑问引出种树人的一番话,使作者受到启示,感悟到人生的道理。
编选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二是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从中感悟人生的道理;三是初步感悟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体会到作者介绍种树的经验、道理和方法仅是一个比喻,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育人之道。
本文通过记叙种树人给桃花心木浇水没有规律的事,说明了人在艰苦环境中要自立自强,克服依赖性,学会生存的道理。
第一部分 1~3段 写乡下老家屋旁的空地,被一个个子很高的人租下来种一种特别的树——桃花心木。
第二部分 4~10段 写作者观察种树人种树的奇怪现象。
第三部分 11~14段 写作者与种树人的谈话。从种树人的一番话里,作者悟出了育人的道理。
第四部分 15、16段 写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再枯萎了,说明他种树成功了。
①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这句话写种树人的奇怪做法。有两点奇怪:一是来的时间不确定,隔三差五,或十几天来一次;二是浇水的量也不确定,时多时少。这句话为后文作者探明原因埋下伏笔。
②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树木的“不确定”在文中是指没有规律地浇水,可以联想到树木在生长过程中遇到的干旱、风雨等恶劣的天气与环境。人的“不确定”是指人的生活中不可预料的坎坷、磨难、曲折。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的人,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
③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因为种树人来的目的就是让树木适应环境,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经得起风吹雨打的锻炼,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扎深根,茁壮生长。如种树人所愿,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说明他种树成功了。
越来越:表示程度随着时间发展。文中指作者的疑惑加深。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其中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文中指桃花心木的枯萎使人不明白原因。
从从容容:非常镇定,不慌不忙的样子。文中用来形容种树人对树苗的生长了解非常清楚,对树苗的'枯萎一 点儿也不惊讶和慌张。
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文中用来形容种树人的话,表现出对人的真诚恳切和情意深长。
独立自主:(国家、民族或政党等)不受外来力量控制、支配,自己行使主权。
优雅:优美高雅。用拟人的写法表现桃花心木经受风雨后高大笔直、亭亭玉立的姿态。更能看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乡下老家屋旁,有一块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已长成几丈高的一片树林。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儿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种桃花心木苗的是一个个子很高的人,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
《桃花心木》课文 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种树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我越来越感到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 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
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应该不会枯萎吧?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桃花的课件【篇12】
1、 学会生字,掌握音、形、义。理解新词“优雅自在”、“勃勃生机”等。
2、 学习文章叙述事物层次清楚,层层加深的`写作方法。
1、 培养学生掌握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学法,提高自学能力。
2、 培养学生注重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二、 教学重难点:理解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
1、要求学生默读或小声读课文,将遇到的生字词画出,、联系上下文理解或同桌讨论解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要求学生小声读课文,将不懂的问题写在本子上,把课文多读几遍,尽量自己解决问题。
1、小组成员每人都要发言,其它同学要认真倾听。
3、讨论中,教师有选择地参与薄弱小组的讨论。
1、小组推荐代表发言,汇报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2、交流过程中,师生互动,共同探讨。教师调控课堂局面,指导学生对含义深刻的地方加深理解,指导朗读,指导理解共性的问题,如:
桃花的课件【篇13】
教学目的:
1、能结合生活实际独立思考,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了解树木成长和人的成长之间的相似之处,受到启示。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
3、能够独立认识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教学重、难点:
结合生活年实际独立思考,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了解树木成长和人的成长之间的相似之处,使学生受到生活与成长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偶然间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些消息,第一个是四川省某重点中学一名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投河自尽;另一个是某大学生毕业后由于不堪工作压力服毒自杀。看后心情很沉重。花样的年华,多彩的青春,年轻生命的就这样自我终结,留给亲人的是无尽的悲痛,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悲剧的发生?也许在这节语文课上我们能够从中获得启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质疑课题。、
师:要想找到问题的答案我们应该怎么做?读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并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两名)
2、(这篇课文作者以桃花心木为线索记叙了作者乡下老家,有个种桃花心木的人,他奇特的种树方法使作者充满疑惑,因而与他交流解心中开疑惑的事。)请同学浏览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这件事的呢?
3、汇报。
师:桃花心木是怎样一种树呢?想知道吗?
三、感情朗读,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段。
指几名学生读,其他学生思考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汇报。
师:挺拔什么意思?你能用挺拔说一句话吗?
师:你们想一睹桃花心木的风姿吗?
屏幕:简介桃花心木
师:桃花心木这么名贵种植时一定要精心吧?
2、学习第二段。
3、默读3到6自然段,用——画出种树人是如何种树的句子。
师:谁能说说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种树(在浇水时间上老师用一个词概括板书不定时在水量上你们能用一个词概括吗?师板书:不定量)。
师:这个种树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质疑:看到种树人这样育苗,你有疑问吗?假设我就是那个育苗人,就站在你们面前,你想问什么?
指导朗读:(其实作者也和你们一样满腹疑问,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第六自然段?)
过渡:要想解开心中疑问我们还是请真正的育苗人来回答吧。
3、学习第三段。
出示自学提示:
认真读种树人说的话:(1)、你能说出种树人那样育苗的原因吗?(2)、种树人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呢?相信你能再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先独立思考,再与组内同学交流
汇报交流。根据学生汇报教师相应板书:育人历经磨难生活强者
师:育苗人那短短的几句话竟蕴涵着这么深刻的哲理,我们在读时应用怎样的语气来读种树人的话?(激动、悲伤、还是语重心长呢)。指一名来读,教师范读几句、学生练读开火车读配乐读
师:经历严寒酷暑考验的桃花心木,最后命运如何呢?齐读最后两自然段。
质疑:课文学完了,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写法渗透:这篇课文看文题给我们感觉应是介绍桃花心木的文章,而实际上作者是借桃花心木的成长过程来揭示一个道理,这种写法就是借物喻人的写法板书:借物喻人
四、拓展延伸:
1、假如你就是这些“桃花心木”中的一棵:经得起风霜的或开始就枯萎的一棵,你想对种树人说些什么?2、对于那些无勇气战胜生活中的挫折与磨难,而不珍爱自己生命或逃避现实的人,你能否对他们说一句富有哲理性的话?
五、总结:同学们老师也要送你们一句话:没有人生来就是强者,强者都是历经磨难生成的。相信同学们都是生活的强者。
板书设计:
9、桃花心木
种树:不定时不定量——百年大树
育人:经历磨难——生活强者
(借物喻人)
保密培训课件经典13篇
经过的编辑的细致打磨和不断优化这篇“保密培训课件”已经完美无缺,将这篇文章标记为重要的收藏请方便查看。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老师早早准备好教案课件,需要老师把每份课件都要设计更完善。 教学质量不仅教师的专业水平相关也和学生的反应有关。
保密培训课件【篇1】
保密培训课件
一、保密意识的重要性
在信息社会中,保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每个人都需要具备保密意识。保密工作的实施,既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法规,也需要个人意识的支持和参与。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在于:
1.保护国家安全。国家的重要信息和机密文件必须得到保护,否则将给国家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2.维护公司利益。所有公司的商业机密和重要资料必须得到保护,否则可能会导致公司经济利益的损失。
3.保障个人隐私。个人的隐私信息必须得到保护,否则可能导致个人的安全问题和财产问题。
4.维护社会稳定。保密工作不仅关系到个人和企业,还影响到社会,任何泄密都可能会对社会稳定带来威胁。
综上所述,保密工作的重要性无论是对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是不可忽视的。
二、保密知识的普及
保密知识普及和培训是保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保密知识的普及,可以为个人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保密工作中。以下是几个要点:
1.保密管理制度。任何组织和个人必须遵守相关的保密法律法规和各种保密管理制度,不得违反保密规定。
2.信息安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和保密通信是保密工作的重要方面。
3.物理安全。物理安全是保密工作的重要方面,任何人都不能随便进出保密场所,保密文件必须得到妥善保管。
4.安全审计。安全审计是保密工作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发现潜在的信息泄漏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保密技能的训练
保密技能是保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人都需要具备相应的保密技能。以下是几个要点:
1.文档加密。对一些重要的文档和文件进行加密处理,防止被非法获取和篡改。
2.信息检索。对于一些需要保密的信息,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检索方式,以防止泄密发生。
3.摄像监控。对于一些重要的场所和环境,必须采取相应的摄像监控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4.网络安全。网络安全问题的防范需要专门的网络安全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任何个人都不能轻易地操作和修改计算机系统。
综上所述,保密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每个个人都需要具备相关的保密知识和技能。只有通过基础培训和常规训练,才能更好地参与到保密工作中,提高保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保密培训课件【篇2】
[保密培训课件]
一、保密意识培训
保密工作是国家事务的一部分,也是企业、机构、单位的必备环节。保密意识是保密工作的基础,是保密人员的必备素质。因此,保密意识培训是保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次培训围绕以下主题展开:
1. 保密意识的概念和意义
2. 保密工作的基本原则
3. 保密工作中的主体和责任
4. 保密工作中的相关法律法规
二、保密制度培训
保密制度是指为保护国家和个人的秘密而制定的,包括国家保密制度和企业、机构、单位内部保密制度。制度的有效贯彻和执行是保密工作的关键。因此,本次培训将重点介绍以下内容:
1. 国家保密制度和企业、机构、单位内部保密制度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2. 保密文件、保密资料的管理及流转
3. 借阅、复印、传输、外发、销毁等环节中的保密措施
三、信息安全培训
信息安全是保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信息安全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在本次培训中,我们将侧重以下主题:
1. 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关键要素
2. 信息安全事件的类型和特点
3.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4.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四、保密技能培训
保密技能是保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各种技巧和方法的运用。本次培训将重点介绍以下内容:
1. 信息加密与解密技术
2. 信息检索与分析技术
3. 信息截获和监控技术
5、保密案例的学习与分享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保密知识,培训课程中将涉及一些实际保密案例。通过案例学习和分享,大家能了解到不同领域中的保密问题,以及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以上就是本次保密培训的主题内容,希望大家通过此次培训,能够增强保密意识,深入理解保密制度,并掌握实用的保密技能。我们期待您的参与和支持!
保密培训课件【篇3】
保密培训课件:
一、保密意识培训
1、保密意识的重要性
保密意识是保密工作的基础,是保密人员履行保密责任的前提和基础。保密工作必须充分认识保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自身保密意识,做好保密工作的基础工作。
2、保密意识的培养
(1)学习保密法律法规,了解保密工作的基本理论和重要性;
(2)加强保密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保密素质;
(3)认真履行保密责任,不泄露涉密信息;
(4)主动发现和防范保密隐患,落实保密措施;
(5)学会妥善保管涉密资料,遵守保密规定。
二、信息安全培训
1、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信息安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信息安全涉及个人隐私、商业机密、国家机密等重要信息,是国家和企业保障安全的必要手段。
2、信息安全的威胁
(1)黑客攻击:黑客是指具有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破解技能的人员,会利用各种漏洞攻击网络,盗取个人或组织信息;
(2)病毒攻击:病毒是一种程序,通过漏洞、延迟启动等方式侵犯系统,破坏数据;
(3)钓鱼攻击:钓鱼攻击是一种通过仿造网站等手段,欺骗用户输入个人信息的攻击方式;
(4)特洛伊木马攻击:特洛伊木马是指一种通过欺骗等手段,将恶意软件藏于系统中,掌控用户的电脑。
3、信息安全的防范
(1)加密保护:对于重要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2)防火墙:利用防火墙对网络进行监控和限制;
(3)完善备份系统:对于重要数据进行定时备份和存储;
(4)安装杀毒软件:安装杀毒软件进行实时监测;
(5)保持警觉:对于不明的邮件、短信、链接等进行避免点击。
三、人员安全培训
1、人员安全的重要性
人员安全是企业安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如何保障员工的安全?如何应对突发事件?这是企业保障人员安全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
2、人员安全的威胁
(1)恶意攻击:即企图对企业人员进行非法侵害的人员或组织;
(2)社交工程:社交工程是指通过利用社交技巧或欺骗等手段,让人员泄露关键信息的攻击方式;
(3)身份盗窃:身份盗窃是指盗用、伪造、篡改他人身份信息,用于进行诈骗、盗窃等非法活动。
3、人员安全的预防措施
(1)加强职工素质教育,提高警惕;
(2)对于涉及商业机密、个人隐私等信息的工作进行严格的权限管理;
(3)建立健全保安制度,对于重点区域进行加强保卫;
(4)建立有效的突发事件响应机制,对可能发生的危机进行预案制定;
(5)加强人员排查工作,定期对人员进行安全检查。
四、物理安全培训
1、物理安全的重要性
物理安全是指预防和处理因人为和自然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和事件。物理安全是企业安全办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2、物理安全的威胁
(1)盗窃、抢劫:指通过各种方式盗取、抢夺物品、资料等物品的犯罪行为;
(2)设备损坏:指自然灾害或人为损坏等因素导致设备等重要工具的损坏,影响企业正常运转;
(3)恶意破坏:指通过恶意破坏或篡改,导致公司安全受到威胁,对公司产生不良影响。
3、物理安全的预防措施
(1)建立完善的安全系统,对贵重物品等重要场所进行加强监控和安全防护;
(2)加强入口管理、身份识别,避免不法分子混入企业内部;
(3)加强对员工和外部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警惕性;
(4)加强防火、防爆等消防安全管理,避免发生火灾或爆炸等意外事故;
(5)加强定期维护,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并建立适当的备用方案,保障企业安全运转。
保密培训课件【篇4】
保密培训课件主题篇
一、保密意识的重要性
保密意识不只是一种纪律性或自律性的行为,更是一种责任感,它是一种为公司、个人、国家和社会负责的态度。保密人员除了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外,还要有高度的保密责任心和保密意识,保证其工作不泄漏秘密信息。
二、保密制度
保密制度是公司为了保障信息安全而制定的制度和规章制度。在公司保密制度中,每个保密环节都有明确的规定,每个环节的责任主体也都明确。大家必须 烂熟于心,并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三、信息安全风险
信息安全风险指的是信息系统中可能发生的潜在且未被预见到和控制的危险。这些风险可能来自各种不同的供应商、开发人员、设备,以及外部、内部等因素。采取安全措施可以规避风险和减少损失,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四、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指的是保护网络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不受非法的、有害的攻击、利用、破坏、篡改和窃取。在网络安全领域中,保密信息需要进行密码保护等安全措施,保密信息数据需要设定合适的安全性等级,以确保数据不被泄漏、不被篡改,不被窃取等。
五、物理安全
物理安全指的是针对物理设备进行的保护,包括防火、防水、防盗、防电磁干扰等安全措施。保密信息系统采取物理安全措施可以防止设备被损坏或被盗窃导致的信息泄漏。
六、保密工作涉及的法律法规
保密工作中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日渐完善,有国家层面的《保密法》、《网络安全法》,还有省市层面的《信息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保密人员需要熟悉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合法合规地执行保密工作。
七、保密宣传教育
保密宣传教育涉及的方面较多:保密意识的提高、保密制度的呈现、保密工作的知识普及、保密教育培训等。公司要为保密人员提供丰富的保密培训、教育等,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保密工作及其重要性。同时,还要将保密教育融入企业文化中,全员参与,形成“保密文化”。
八、保密意识的养成
保密意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培养过程,形成良好的保密意识需要每个人长期坚持、日积月累。保密人员还必须经常参加保密教育和培训,以维护保密工作的长期稳定。同时,应该热衷于学习和了解最新的保密技术和规章制度,以不断提升自身的保密技能和意识水平。
保密工作企业中不可或缺,需要企业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制定完善的保密制度,全员参与,普及保密知识,以达到更好地保护企业及员工的隐私,提升企业安全性和竞争力的目的。
保密培训课件【篇5】
保密培训课件
保密工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其重要性不亚于人们所熟悉的安全生产、环保等领域。保密工作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企业发展等众多领域,其对于企事业单位、个人及社会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因此,保密工作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和关注。
本次保密培训课程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保密工作及其重要性,掌握保密知识及保密技能,提高保密意识,做好保密工作,保障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安全。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本次保密培训课程的主题:
一、保密知识及保密制度
1. 保密概述:保密工作的概念、重要性及发展历程等。
2. 保密制度:保密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规范、制度等。
3. 保密责任:保密工作的各方责任、保密工作的组织领导及管理体系等。
二、保密风险及保密管理
1. 保密风险:保密泄漏的原因、影响及防范等。
2. 保密管理:保密工作的管理模式、保密措施及保密审查等。
3. 保密应对:如何应对保密事故及应急处理等。
三、保密意识及保密能力
1. 保密意识:强化保密意识、提高保密观念、重视保密工作、促进保密文化建设等。
2. 保密能力:掌握保密技能、提高保密能力、改进保密工作、推进保密工作创新等。
四、保密工作经验及案例
1. 保密经验:现实工作中的保密经验、保密工作的好方法、做好保密工作的注意事项等。
2. 保密案例:保密事故案例分析、保密案例研究、保密案例警示等。
通过本次保密培训课程,我们将深入了解保密工作的概念、内容、重要性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等,掌握保密风险及管理方法,提高保密意识及保密能力,为做好保密工作及保障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安全做出自己的努力。
最后,希望大家在本次培训中认真学习,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学习与交流,共同推动保密工作的深入开展,确保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安全。
保密培训课件【篇6】
保密培训课件主题范文:保护机密信息,守护企业发展
一、前言
企业的机密信息不仅是核心竞争力,还涉及到客户隐私、商业伙伴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保密意义。本次培训将从规定秘密的法律法规、机密信息分类、保密工作原则及技巧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提高企业员工的保密意识和技能,提高企业释放机密与保护机密的效率。
二、规定秘密的法律法规
1. 国家保密法
我国保密法是我国秘密保护的基本法律,对秘密的定义、分类、保护措施、责任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企业机密保密管理规定的通知》
该文件规定了企业机密的保密责任人、机密签字制度、保密协议法律效力等。
3. 相关行业管理规定
对不同行业的机密信息进行了分类处理和保护措施的规定。
三、机密信息分类
1. 行政机关的秘密
政府机关机密是指在行政机关内部传递、使用时需要严格保密的信息。
2. 军事机密
军事机密是指对战争或作战行动规划、组织、指挥、装备、作战部署、作战计划、信息通信等领域有关内容等,需要进行保密的信息。
3. 科技机密
科技机密是指对国家重大科技成果、科学技术和产品生产过程、产品设计等技术内容的信息。
4. 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创造、掌握并不为公众所知悉的技术信息、管理经验、客户信息、产品策划、价格策略、销售战略等。
四、保密工作原则
1. 秘密责任人制度
人贵有责,企业应该指定专门负责保密工作的秘密责任人,负责组织、协调和检查企业保密工作的开展。
2. 保密签字制度
涉及机密信息的文件或资料应由秘密责任人或经过秘密责任人同意并签署,方可传递或使用。
3. 保密协议法律效力
涉及商业秘密的合同或者合作协议中,应注明协议方不得泄漏审批方的商业秘密,否则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五、保密技巧
1. 保密意识
承认机密信息的重要性,加强保密意识,确认机密信息不应与任何人分享是一个关键因素。
2. 文书签名保密
任何关于机密信息的传递与处理都要指定经过秘密责任人同意并签署的文书进行。
3. 处理机密信息的设施和环境
对存储、处理机密信息的设施和环境要保护好,避免因为设施或环境问题而造成泄密。
4. 机密信息的传递
对于机密信息的传递应当依照规定,避免在未经过授权的情况下,进行非法传递的行为。
六、总结
企业机密信息保护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保护机密信息是企业的重要责任。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机密保护机制,如秘密责任人制度、保密签字制度、保密协议法律效力等,提高员工的保密意识和技能,加强保密管理,确保机密信息被有效保护,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保密培训课件【篇7】
保密培训课件
一、保密意识
保密工作是现代企事业单位必须遵守的法律规定。加强保密意识必须从根本上入手,其中重要的一环是保密意识的提升。提高保密意识要落实到每一个个体,每一个作业岗位和工作环节中。同时,还需认真学习《保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资料,了解与自己工作有关的保密规定,做到知晓法律、执行规定。
二、保密知识
保密知识涵盖了保密模式、保密人员要求、保密文件要求、保密设备以及保密事故处置。保密文件(或资料)是涉及公司核心技术、研发数据、重要客户信息等的文件。它们一旦泄露,将对公司的发展和稳定造成巨大的损失。
每个公司都应该开发一套较为完整的保密文化以及保密制度,保障公司机密在保密机制体系下的安全管控。保密人员要求是指从接触到公司机密的一刻开始,公司要求你遵守“保密承诺”、“保密期限”等基本保密之规定。
三、保密意识与行为准则
保密工作是整个公司的责任,是每个工作人员的基本职责,贯穿于企业生产、营销、技术等各个环节中。在工作过程中,员工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保密承诺:接受公司机密资料的员工应该签署保密承诺书,并承诺不向任何第三方透露相关机密信息;
2. 保密duty:公司温馨提醒保密工作人员书面记录保密工作的过程,并及时反馈发现的可能的安全隐患,以确保公司机密严密有序地进行。
3. 保密信息的分级管理:不同的机密信息应该赋予不同的防护等级,严禁员工随意存在办公室、私人电脑或者手机等个人设备中,必须存在专门的加密服务器或硬盘中。
4. 防范保密风险:在职业工作中,防范方面是个人要紧的一部分,员工要时刻警惕内部的“黑骑士”与可能的外部攻陷,将公司机密保护起来。
5. 保密管理与处置程序:一旦发生保密事故,员工应第时间调取相关保密数据并做出各种应急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影响。
结语
一个好的保密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公司的生死存亡。一组好的保密制度、规范和保密陈述会使各位员工在工作中尽可能地把公司机密维护得更为安全和可靠。秉承保密精神,遵守保密规定,是每个员工的基本职责和义务,为企业的发展和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
保密培训课件【篇8】
保密培训课件
第一部分:保密意识
一、什么是保密意识?
保密意识是指个人或组织认识到信息保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积极采取行动,确保信息不被泄露。
二、保密意识的重要性
1. 保护国家利益
2. 保障企业竞争优势
3. 维护个人隐私
4. 避免经济损失
三、如何提高保密意识?
1. 加强保密宣传
2. 定期开展保密演练
3. 落实保密责任制
4. 提高保密意识教育培训力度
第二部分:保密工作
一、保密工作的内容
1. 信息采集:收集研究与安全相关的信息。
2. 安全分析:针对潜在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
3. 安全实施: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安全风险。
4. 安全管理:制定并管理保密制度与规定,对安全工作进行监督与评估。
二、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1. 将遭受的威胁降到最低
2. 保障国家和行业的安全生产
3. 提高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
4. 维护个人、企业和国家的形象
三、保密工作的挑战
1. 多元化安全威胁
2. 难以真正形成一条完整的保密链
3. 保密职责界限不明确
4. 保密设备和技术日新月异
第三部分:保密管理
一、保密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1. 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2. 保密工作标准
3. 保密管理办法
4. 保密工作指导意见
二、保密管理的要点
1. 保密制度和规定
2. 保密责任制和监督制度
3. 保密宣传教育
4. 保密检查和评估
5. 保密意识培训
三、保密管理的实践落实
1. 确定保密管理责任人
2. 制定保密管理制度和细则
3. 实施保密人员管理
4. 严格保密措施落实
5. 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结尾:
保密意识是企业或组织有效开展保密工作的前提,保密工作是企业或组织信息安全的基础,保密管理是保护信息安全不可或缺的一环。企业或组织必须提高保密意识,加强保密工作,严格落实保密管理,确保信息不被泄露,从而为企业或组织的发展和安全保驾护航。
保密培训课件【篇9】
保密培训课件
第一部分:保密意识引导
1.1 保密意识的重要性
保密意识是指拥有保守秘密的意识和自觉。如何保守国家机密、商业机密、技术机密等各类机密信息,是企业、机构和个人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保守机密并不仅仅是为了遵守法律法规,还是为了维护国家和单位的安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1.2 保密法律法规和责任
我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秘密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保密作出了明确规定,并对泄密者和侵犯者做出了明确的法律责任。泄密者一经查实,应立即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企业、机构和个人也应该认真履行保密责任。
1.3 保密意识的培养
事实证明,没有坚定的保密信念,再好的保密措施也是无效的,所以提高保密意识是首要的工作。培养保密意识的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让每个人清楚知道保密法规规定和保密责任,提高大家的法律意识和保密意识;
2)加强信仰教育,加强大家的道德认知,让大家深刻知道保密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的必要措施;
3)做好保密员和保密教育工作,加强培训,普及保密知识和技能,提高大家的保密技能。
第二部分:保密工作指南
2.1 机密审查
机密审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任何场合都要认真审核机密等级,做到权限分明,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泄密事故。机密的安全是通过三个流程来实现的:取得机密信息、传递机密信息、处理机密信息。对于保密性较高的信息,必须经过机密审查,审查通过后方可进行操作。
2.2 机密物品的存放和保管
机密物品的存放和保管也是重要的。机密物品包括各类机密文件、计算机、移动存储设备等,这些物品的遗失或损坏都将给公司带来重大损失。对于机密物品的存放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物品应存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不要存放在其他人可进入的地方;
2)对机密物品的存储进行严格管理,保证机密物品不被非法获取或被泄密;
3)机密物品存储后要定期检查,如有遗失或损坏要及时报告。
2.3 谨慎处理机密信息
对于机密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需要谨慎处理。对于接收者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只接受有权用户的机密信息;
2)对接收到的机密信息要做好密级的判断和记录;
3)保持门户机密信息机密性,防止被泄漏或者事件。
2.4 机密信息的安全销毁
机密信息的安全销毁同样重要。关于机密文件的销毁,有严格的规定和方法:涉及重要政策、机构改革、国家安全、装备研制、产品开发等的密级较高文件须采取秘密性销毁方式;一般的机密文件可以采用塑料灰化、炉化或者切割方式等方法进行销毁,要保证文件的准确和完整性。
第三部分:保密技能培训
3.1 信息加密技术
信息加密是一种保密技术,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可以对信息进行加密和解密。而之后也需要我们在保护信息安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信息加密技术。常见的信息加密技术有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等。对称加密需要用到同一把密钥,密钥传输需要使用安全通道;非对称加密需要用到公钥和私钥,加密和解密的过程需要使用不同的密钥。
第四部分:养成保密习惯
4.1 自觉遵守保密规定
作为一名员工,要自觉地遵守保密规定,保护公司和国家的机密信息。不要采用口胡、较高的方式进行交流;不可以将机密信息拍照、复制等放到社交软件上;不能透露工作环节中的不必要的信息,以免破坏公司的恶意攻击。
4.2 做好安全管理
在保密工作中,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做好安全管理,可以减少信息泄漏事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制定科学合理的保密管理制度;
2)加强保密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岗位管理;
3)完善保密技术和措施;
4)规定奖惩制度,对泄密行为进行打击。
4.3 提高审慎意识
在工作中要提高审慎意识,尤其是在处理机密信息的时候,要保持高度警惕。采取以下措施:
1)避免在公共场合谈论机密信息;
2)注意保密信息的传递方式;
3)控制机密文件的查看权限;
4)避免在非授权な设备上处理机密文件。
结语:
保密工作不仅是企业和单位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每个人应该履行的职责。保密工作不仅是业务素质和职业成就的体现,更是责任和担当的体现。通过课件的学习,大家应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希望同学们在工作中能够做好保密工作,维护公司和国家的安全。
保密培训课件【篇10】
保密培训课件
一、保密概述
保密是指将国家重要机密、部队机密、科研机密、商业机密、个人隐私等不应外泄的信息资料予以保护,防止泄密,确保国家机密及重要信息资料安全的行为。保密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不仅是政府、企业等单位需要保密,个人也需要保护自己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不泄露。
二、保密法律法规
我国保密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秘密法》、《信息安全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员工在工作中必须遵守保密法律法规,切勿违法泄密。
三、保密责任
保密责任是指企业或单位内部的各个级别的负责人、工作人员对所知悉的保密信息资料应承担的保密义务,它是保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必须强化保密意识,认真履行保密责任,严格保守保密信息资料。
四、保密意识
保密意识是每个员工应具备的一种对保密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要增强保密意识,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深入了解保密制度,学习保密知识和技能;
2. 切实履行保密责任,明确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和自己的责任;
3. 认真对待工作中接触到的保密信息资料,不得随意泄露;
4. 增强保密信息资料的管理和保护意识,制定科学、严谨的保密制度。
五、保密措施
1. 保护信息安全: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注意密码保密,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保密性和完整性。
2. 保护纸质文件安全:将重要文件归档存放,保证取用时的安全性。
3. 加强人员管理:做好人员背景调查,确保员工的信誉度和保密意识,监督和防范员工的不正当行为。
4. 强制签订保密协议:所有涉及保密信息的人员必须签订保密协议,明确知悉保密信息的范围和保密义务。
六、保密意识培训
1. 规范化的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保密意识培训,加强员工对保密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2. 定期测查:通过定期测试或考核,检验员工的保密意识和保密能力。
3. 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保密工作、热爱岗位、勤勉工作的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
七、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保密工作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它关系到国家、企业的安全和稳定,更关系到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只有在保密工作方面做得足够严格和细致,才能保证国家、企业和员工的安全。
八、保密工作守则
1. 保密工作是保护国家、企业和自身利益的必要手段,需要引起每个人的高度重视。
2. 泄露保密信息是对国家、企业和自身利益的不负责任的行为。
3. 保密信息的知晓范围只限于所需知道的范围,切勿越权操作。
4. 保密工作需要密切关注时事动态,及时调整保密工作措施和策略。
五、结语
保密工作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对于国家、企业和每个人而言都至关重要。员工要加强保密意识,落实保密责任,不得泄露保密信息,为企业安全稳定树立保护屏障。
保密培训课件【篇11】
保密培训课件
一、课件目的
本课件旨在让大家了解保密的重要性,掌握保密意识,掌握保密技能,提高保密意识和能力。
二、什么是保密?
保密是指针对某些特定的信息或物资活动,依法对其进行保护的一种行为。需要保密的内容可能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中的机密、秘密、内部资料、知识产权、商业机密、个人隐私等各种信息。
三、保密的重要性
1.国家安全:保护国家机密和军事秘密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
2.经济安全:保护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可以维护企业和国家的经济安全。
3.人身安全:保护个人隐私可以维护人身安全。
4.社会稳定:保密可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防止社会动荡和危机事件。
四、保密的原则
1.必要性原则:将保密控制措施采取到最小限度,以实现保密控制的必要性。
2.随时间的动态性原则:采取最新的保密控制措施。
3.合理性原则:合理使用保密控制措施,避免过度保密和泄密。
4.正当性原则:受到保密控制的信息必须是能够合法获取和处理的。
五、保密的控制措施
1.物理保密措施:包括安全门、安全门禁系统、保险柜等。
2.技术保密措施:包括加密技术、数字签名等。
3.管理保密措施:包括制定信息安全制度、保密工作责任制、安全审计等。
4.员工保密教育:进行保密培训,提高员工保密意识和能力。
六、保密的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秘密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七、保密的常见风险
1.人为疏忽:管理人员或员工意外泄露保密信息。
2.技术安全:黑客攻击和病毒附着等。
3.社交工程学:利用人类社会中信任性、利用性、好奇心等弱点攻击保密信息。
4.非法窃取:利用黑客渗透、吸氧喷洒等方法非法获取保密信息。
八、如何保护保密信息
1.加强对保密信息的监控。
2.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3.带头示范,领导干部亲自推行保密意识。
4.进行员工保密教育培训,提高保密意识和能力。
九、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保密工作不仅是国家的重要利益,也是企业和个人的生命线。只有加强保密意识教育,制定科学的保密制度,采取科技防护措施,才能够更好地保护国家和企业的利益,确保个人的安全和权利。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认真执行保密制度,加强保密工作,为保卫国家安全和自身利益而努力。
保密培训课件【篇12】
保密培训课件
一、保密的重要性
保密是指依法对国家重要信息及其他涉密事项进行保护,以确保国家安全和利益。保密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对保密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中央保密委员会,制定了各种法规和政策。保密涉及众多领域,如国防、外交、科研、经济、文化、网络安全等。
保密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涉密信息泄露会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甚至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2.保护企业商业机密。商业机密泄露不仅会损害企业利益,还会损害市场竞争秩序,影响经济发展。
3.维护个人隐私。个人隐私也是保密工作的重要方面,如个人身份信息、病历信息等都需要被保密。
4.遵守国家法规。保密工作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各单位需要严格遵守国家法规,确保涉密信息不被泄露。
二、保密的具体措施
1.建立保密意识。在每个员工的心中,树立保密的重要性意识,加强涉密信息的保护意识。
2.建设保密体系。建立完善的保密体系,加强保密管理,对涉密信息进行分级管理,制定严格的管理规定,确保安全。
3.完善人员管理制度。加强对涉密人员的管理,设置保密责任人,实行著名制度,加强人员审查和培训管理。
4.保密技术手段。采用密码学、防火墙等技术手段,保护计算机信息和网络安全。
5.应急预案。建立应急预案,及时应对信息泄露、传染和攻击等突发事件,保障信息安全。
三、保密工作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泄密事件较多。要尊重法律,严格管控信息,加强对涉密信息人员的管理,制定涉密信息管理流程和各项规定,与虚拟软件以及官方和公共媒体打好关系。
2.涉密信息共享问题。要明确涉密信息的流向和等级,完善涉密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共享规则和标准,确保共享信息的安全。
3.技术保障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升级,保密技术手段也需要同步更新,加强技术保障,及时更新和升级防护措施。
保密工作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需要各单位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要树立保密意识,加强保密意识培训,做好保密工作,共同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
保密培训课件【篇13】
保密培训课件
第一部分:保密意识教育
保密无小事,保密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参与。我们公司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行业以及公司的保密规定和制度,加强保密工作,保障公司信息安全。保密涉及信息资产安全、商业机密、个人隐私等多个方面。所有员工都应该明确保密意识、职责,并接受相应的培训与考核。
1. 保密的重要性
保密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企业利益的重要措施。对于个人来说,保护自己的信息,可以避免财产损失、名誉损失、生命安全等。对于企业来说,保密可以保护企业核心技术、商业机密和客户隐私,保障企业的竞争力和商誉。
2. 保密法律法规
保密法规是保密工作的基础。保密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涉及国家秘密工作人员保密制度》、《机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企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等。
3. 保密制度及管理
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保密规定和制度,包括档案、文件、图纸、资料等的保密管理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审批管理制度等。任何员工都应该遵守这些制度,并对不遵守制度的行为负责。
第二部分:保密工作流程
保密工作流程包括保密工作申请、文档审批、资料备案、档案销毁等。公司的保密工作流程严格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要求,保证保密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任何工作人员在进行涉密工作之前,都需要提交保密工作申请,经过上级审批和备案后方可操作。
1. 保密工作申请
在进行涉密工作之前,需要填写保密审批申请表,中英文均需填写清楚,包括涉密等级、涉密内容、涉密人员等信息。
2. 文档审批
经过审批部门审核后,审批人员会对申请进行审核,审核符合标准的申请会顺利获得审批通过的结果;如果被驳回,则需要重新填写申请表。
3. 资料备案
已审批的涉密资料会被记录并备案,防止泄密。同时,针对不同的涉密等级,备案的方式不同,需要留存时间等也不同。
4. 档案销毁
涉密文件本应根据规定进行销毁,销毁时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记录销毁过程,确保文件无法再被恢复,保护国家和企业的机密信息。
第三部分:保密知识普及
保密知识是保密工作的基础。公司每年都进行保密知识的培训和普及,确保员工遵守保密制度,不泄露企业信息,保障企业的安全。常见的保密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保密等级与标志
根据保密等级的不同,涉密文档也会有不同的标志。涉密标志是保密工作中的核心标志之一,各种标志与图案,都代表着不同的等级。因此,在涉密文件中,各种标志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2. 泄密风险和责任
任何一家企业,在保密工作中遇到重大事故,都往往伴随着信息泄露,因此泄露风险应该引起重视。如果发生泄露,员工可能面临的责任包括公司处罚、民事赔偿、刑事法律责任等。
3. 硬件设备及网络安全
病毒、黑客、木马等网络攻击手段是泄露企业机密的一大漏洞,为避免这些问题,要保证网络和硬件设备的安全。使用安全、加密强度高的密码可以有效降低遭受网络攻击的风险。
结语
保密工作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保密培训课程不仅仅是一次课堂教学,更是一个伴随职业生涯的实践。只有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升华思想,才能逐步提升保密水平和职业素养,确保企业信息安全。
2023读书郎课件(经典13篇)
读书郎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积累词语;了解作者的读书经历;学习对比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体会作者不同年龄段的读书生活对她的影响,体会作者的读书心得。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女作家寥若晨星。世纪老人冰心是文学界的常青树,从19岁成名到耄耋之年仍在创作。她能取得这么高的文学成就与她的勤奋读书是分不开的。她是怎么读书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她的文章《忆读书》。
二、新授
(一)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写了什么)
1. 老师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8自然段(老师谦言自己抛砖引玉,以有感情的朗读来带动学生的情绪,迅速切入文本),学生各自放声朗读课文余下部分。(散读)
要求:划出自己难理解的词语,然后课堂交流。
强调:以下几个词语的读音:(若无ppt,学生读的时候写到黑板上)
笸(puo)箩(luo)天罡(gang)地煞(sha)消遣(qian)烦琐(suo)堆砌(qi)
注意文中的成语(课本第116页):
津津有味一知半解栩栩如生怒发冲冠无病呻吟(无病而呻)(每个齐读两遍)
2. 紧扣题目思考: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本文主要内容是:冰心回忆了她读书的经历,和有关读书的感受。(标题就是本文内容的概括,抓住“忆”字)
(二)分析课文,朗读体味。(怎样写的)
1. 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读书经历的?
——时间顺序(作者一生爱读书)
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
到了中年以后;1986年 。
2. 对于读书,文中作者有许多感受,请圈划出描述这些感受的词句,朗读交流。
要求:朗读圈划的句子一定要结合作者当时的情感
(学生发言讲到相关(7)、(8)语句时,顺势穿插“对比”的知识和分析“好书的三个标准”。)
(1)《三国演义》:这是作者读的第一本书,所以印象特深刻,写得最详细。抓住‘咬了牙’‘居然’‘哭’等词,这与后文“心动神移,不能自已!”也相照应。
(2)《聊斋志异》:这对“我”的作文很有帮助。
(3)《水浒传》:着力描写的人物,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
(4)《精忠说岳》:没什么印象。
(5)《满江红》《声声慢》:酷爱古典诗词,能背,十分动人的,写尽…情绪。
(6)林译小说: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7)《红楼梦》:才尝到“满……一……”,“一个……的滋味”(不同年龄读同一本书的前后感受的对比)
(8) 对《西游记》精彩《水浒传》人物栩栩如生
《封神榜》烦琐《荡寇志》人物索然无味
现代文艺作品的比较: 从脑中抹去;
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9)第13自然段: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
(10)文章末尾: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小结:①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为“忆读书”服务。(写作方法是为文章内容服务的)
②从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语言表达等三方面,通过对比(两种事物相对比较)看出作者评判好书的标准。
③指出全文末句 从总体上概括了作者的读书感受。
全班有感情地齐声朗读第11自然段到文章末尾。
3.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3个分句各自强调的重点是什么?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给同学们2分钟左右的讨论时间,可以组为单位)
(先从课文中找依据)
——A 读书好:开卷有益(对写作有益;读书是最大的快乐,让自己懂得做人处世的道理)
多读书:博览群书(数量要多、品种要多,涉及古今中外。)可罗列文中提到的各本书。
读好书:择善从之(要学会选择,因为只有好书才能让自己怡情知理。无意义的书不要读,注意文中好书的三个标准。)
B在意思上层层递进。
再齐读(第二次)(注意重音)这句话。
(三)总结:
(1)全文紧扣题目“忆”字,按时间顺序叙述,条理清晰。
(2)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作者的情感倾向。
(老师指着板书,试着让学生用“记叙了…表达了…希望…”总结。)
本文记叙了作者自己亲身的读书经历,表达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以及对读书的认识,希望我们少年儿童认识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三、作业布置
1.必修作业:
积累词语,按格式抄写;翻阅词典了解成语的含义。
2.选修作业:
你读的书中,印象最深的是哪本书?准备一段内容简介,下节课与同学交流。
附板书设计:
读书好开卷有益
忆读书(经历感受)多读书博览群书
冰心时间对比读好书择善从之
教学反思:
本课虽是冰心回忆自己读书的经历,但编者选入这样一篇文章,意图却不是仅仅了解冰心其人。用意应是借冰心老人之口让学生体悟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内涵,从而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所以,我抓住了提领全篇的九个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有目的进行教学。
其中我自己最满意的是“多读书”这个教学环节。首先让学生在书中找出冰心奶奶读过哪些书?然后我与学生兴趣盎然地聊起了这些书。从课堂效果来看,这一环唤起了孩子读书的有趣记忆,他们纷纷说出自己对此书的了解。如:说到《聊斋志异》时,孩子讲到了“鬼故事”,这是多么真实的表达呀。我没有做太多评价,而是让学生继续补充下去,有的孩子说到了蒲松龄“设茶待客换故事”。我接着这样的话题引导着,“孩子们,如果你们对蒲松龄以及当时的社会有所了解,你也许会发现作者到底借‘鬼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还有的孩子提出疑问“老师,《满江红》《声声慢》是诗不是书呀。”多么会思考的孩子呀,我引导着说:“是呀,冰心奶奶不仅喜欢读长篇小说,还喜欢读诗,各种体裁的文章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呀。”接下来我们一起背诵了《满江红》,在慷慨、激昂的声音中我们又一次感受到岳飞的“精忠报国之志”。我也背诵了很喜欢的《声声慢》,这是我在“诗路花雨轩”中背给孩子们听过的,没想到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可以和我一起和着背下来。于是,我们也一起感同身受着李清照的“愁”。
交流过读书感受,我没有就此停止。“冰心奶奶只读过这些书吗?”孩子们自然找到了“读万卷书”,于是再一次回扣主题——“多读书”,孩子们的感受就不仅仅停留在冰心奶奶读的书很多上面了,在他们的心中一定也憧憬着自己的读书计划。
对文中语句教学还要加强的是。第一处:“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挂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念。”从这可以看出冰心奶奶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挂念、惦记。尤其对“含泪”一词没有重点体会出表现冰心老人读书时的着迷。第二处:“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这表现出冰心奶奶读书时的入情入境的语句给忽略了。因时间没把握住,在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时间太少,只是仓促地让学生读了一遍,没有深入地去体会它的含义。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从实效入手,备好教案,备好学生,把握好时间,避免课堂教学的遗憾点。
读书郎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熟读文中引用的经典诗句。
2、能根据要求梳理文中相关信息,了解课文要点。
3、学习用“批注式学习法”学习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情感,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词,熟读文中经典诗句。
2、根据要求梳理信息,了解课文要点。
教学难点:
学习用“批注式学习法”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昨天老师刚走进我们高新国际学校,就被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所吸引,也看到了我们学校角角落落里的书吧,你们一定十分喜欢看书吧,童年时代的读书经历会成为你们前行道路上的基石,让你们的人生更精彩。今天我们也跟随冰心奶奶一起,去回忆她读书时的经历吧!
二、介绍作者
冰心(1900 ——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冰心的.作品体裁广泛,在小说、诗歌、散文等方面均有建树;但成就最大、影响最深的还是散文。作品有:《梦》、《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散文集《往事》等。
三、初读课文,清除障碍
同学们,在今天学习之前,老师想先给大家介绍一种读书的方法:“读书不动笔墨”,读书动笔,既能够帮助你记忆,又有利于你储存资料,也有利于扩大你的知识面,提高个人的分析综合能力。这既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又是一种良好的阅读品质,同时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学习方法。那么在我们初读课文时,要对那些内容进行勾画呢?
1、难写难认的字,2、好词佳句 3、本课中大量的经典诗句
(自读课文后反馈交流)
四、再读课文,梳理内容
孩子们,冰心奶奶在文章中回忆了读书时的哪些经历呢?在她认为怎样的书才算是好书?请大家和同桌一起讨论并在文中画出,或者用表格的形式来梳理文中的信息。
阅读时间
阅读书目
感受与评价五、结合文体,提升中心
同学们,这篇文章在文体上属于散文,大家对于散文最基本的了解就是“形散而神不散”,那么在这篇文章中哪些句子能体现其“神”韵呢?请大家拿出笔用波浪线画出能体现读书好处的句子。
读书的好处如此之多,作者用最精炼的语言进行了概括,那就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同学们,你认为三组短语表达的意思相同吗?
你能用意思相近的成语或词语来描述吗?请大家将相应的词语记下来。
(开卷有益、 博览群书 利于身心)
六、课堂小结孩子们,今天我们通过初步的学习,了解了冰心奶奶的读书经历,也体会到了读书的好处,还学习了一种读书的方法,在我们读书或学习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时刻记下来,这样的“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方法也称之为“批注式学习法”,希望大家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多去使用。
七、作业布置
以手抄报的形式向大家推荐自己喜欢的一本书。
读书郎课件 篇3
(一) 导入质疑
昨天我们研讨了冰心奶奶的《忆读书》,从文章中我们应该明白一个理,也就是冰心奶奶的愿望,我们要“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想知道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吗,冰心奶奶其实已经告诉了我们。(学生找出第8小节)
(二) 解疑合探:
1、齐读本段,找出本段中的比较的内容
《西游记》 精彩 《水浒传》人物栩栩如生
《封神榜》 烦琐 《荡寇志》人物索然无味
现代文艺作品的比较: 从脑中抹去;心动神小结: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为“忆读书”服务。(写作方法是为文章内容服务的) 从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语言表达等三方面,通过对比(两种事物相对比较)看出作者评判好书的标准。
全班有感情地齐声朗读第11自然段到文章末尾。
2、“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3个分句各自强调的重点是什么?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给同学们2分钟左右的讨论时间,可以组为单位)(先从课文中找依据)
——A 读书好:开卷有益(对写作有益;读书是最大的快乐,让自己懂得做人处、世的道理)
多读书:博览群书(数量要多、品种要多,涉及古今中外。)可罗列文中提到的各本书。
读好书:择善从之(要学会选择,因为只有好书才能让自己怡情知理。无意义的书不要读,注意文中好书的三个标准。)
B在意思上层层递进。
再齐读(第二次)(注意重音)这句话。
(三)总结:
(1)全文紧扣题目“忆”字,按时间顺序叙述,条理清晰。
(2)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作者的情感倾向。本文记叙了作者自己亲身的读书经历,表达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以及对读书的认识,希望我们少年儿童认识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四)质疑再探
1.出几道试题,考考你的同桌
2.选修作业: 你读的书中,印象最深的是哪本书?准备一段内容简介,下节课与同学交流。
读书郎课件 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知识竞赛体验学习乐趣;通过自由朗读整体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形式,结合朗读、圈画、思考、讨论等手段品味语言,理解作者各阶段的读书生活及读书感受,联系实际思考自身读书体验。
3、情感目标与价值观:树立“开卷有益”的思想,培养自主阅读的兴趣与合作探究的精神,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作者的读书经历及感受,学会从作者复杂的读书经历中归纳读书对于成长的种种好处。
2、教学难点:在阅读中反思自己的读书经历并交流心得体会,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说明
新课导入
1、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的反馈
2、高尔基与歌德关于“读书”的名言
3、出示课题《忆读书》
文学知识小竞赛
简要介绍作者冰心
1、通过知识小竞赛让学生了解班级课外阅读的整体情况,激发他们的自豪感,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2、以名人名言来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为本课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3、让学生介绍作者资料,从而检查其预习情况。
整体感知
提问:
1、文章介绍冰心先生读了哪些书?是按什么顺序来记叙她的读书经历的?
2、冰心先生一生酷爱读书,请问读书给她感情上带来什么?(用原文回答)——引导学生朗读,体会这句话所包含的热爱读书的情感。
学生回顾思考
一学生回答
在文中找出最集中地体现出冰心先生读书体会的话(散读、个别读、齐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对重要词语的品读,体会这句话所包含的冰心先生热爱读书的情感)
1、前两个问题是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为下面研读文本做好铺垫。
2、“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是本文的关键句,也是这节课教学的一个突破口。
研读文本
提问:
1、文中哪些词句具体表现冰心先生对读书的热爱?(指导学生通过圈画、批注、朗读等多种形式,感受冰心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实践,进一步体会这种情感)
2、冰心先生如此热爱读书,从本文看,读书有什么好处?(指导学生圈划、交流自己找到的句子,同时引导学生谈谈自己课外阅读的收获)
默读全文,思考文中哪些词句可以体现冰心对读书的热爱,将其圈画出来,并在旁边简单批注;交流自己圈画的词句,感受冰心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自己阅读某本书的感受。
思考,在全文中圈划能体现读书有益的句子,在全班交流;联系自己的阅读体会,明白“开卷有益”的道理。
1、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无不渗透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让学生在全文去找,通过抓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贯穿她的一生。
2、在品析词句的同时,希望能唤醒学生对读书的热爱。
1、视学生情况,可安排小组讨论。
2、教师可在学生交流后在黑板上作总结。
深化延伸
提问:对于作者提出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谈谈你自己的理解。
联系实际思考“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从读书的作用、数量、质量上去理解作者对青少年的读书指导,并以此为参照检查自己的读书情况。
引导学生树立“开卷有益”的思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其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
积累训练
1、拟定一份读书计划(近期和远期)。
2、搜集你喜爱的书籍的资料,并写下你的读书感受,在班级里举办一个小小读书会,和同学分享交流。
确定读书内容、数量、时间,有计划增加阅读量。
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书本、阅读感悟,可以演讲比赛、征文竞赛、小报展示等形式交流分享。
1、帮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去阅读课外书籍。
2、提高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其口语表达、写作、编辑等技能。
读书郎课件 篇5
教学分析
《谈读书》主要谈论了读书的益处。围绕这一中心话题,又谈了读书要与经验互补,要讲究读书的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性格和需要做不同的选择等相关问题。文章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谈读书的作用。开篇即以高度概括的格言式语句点题:“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然后从正面加以阐述,要言不繁。接下来话锋一转,从反面指出在求知上可能存在的误区,“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其次,谈读书的方法。他主张对不同的书分别采用选读、通读、精读等不同的方法,而且应当和笔记、作文相结合,学以高产致用,还要根据个人性情和需要分别对待。
最后,作者援引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的观点对读书的益处加以强调和提升使文章立论更为完整。
其文笔紧凑、老练、锐利,说理透彻,警句迭出。例如:“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狡黠者鄙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这些话都充满了成熟的人生经验。
培根的随笔富有诗意,雪莱曾赞叹说:“培根勋爵是一个诗人。”《谈读书》多用简洁短句,虽然也有句,但每个句子几乎能独立,似并排而立。说理上,培根喜欢用对比论证,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来论证一个问题,于是就形成了对仗的平衡句式,其中还灵活穿插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热爱读书,你就会热爱生活;学会了读书,你也就学会了生活。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感受读书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品质,陶冶高尚情趣。
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求异性思维,张扬学生个性。
3、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体验语言意韵美和形式美,学会读书。
教学方式
1、自主、感悟、体验成长的快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自我解读和个性表达,让阅读的全过程自始自终都伴随着心与心的对话交流,并呈现出学生成长的轨迹,从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2、合作、探究,体验发现的快感。
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比较,在合作中质疑。
教学构思
一、谈话导入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你读过哪些书?读书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悟?
那我们看看几百年前的先哲对读书是怎样看待的。
二、作家简介
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出身贵族家庭,培根小时候很爱学习,13岁便进入英国剑桥大学学习《随笔》是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
三、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藻饰狡黠诘难滞碍寻章摘句味同嚼蜡吹毛求疵
2、轻声读读课文。想一想作者谈了读书哪几方面的内容?
明确: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作用。
四、品读课文
文章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智慧,富有哲理。
1、合作编写《读书名言精语评》。
2、采用“诵读式”点评的方式全班交流。
先读出句子,然后再对句子进行点评,可以从修辞、内容、表达的情感等方面进行点评。
例句分析:
(1)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人的天性是各种各样的,这其中有应继承发扬的,也有努力克服的,好比野生的花草,有繁茂与美丽的一面,也有疯长破坏美感的地方。要使花草只呈现出美丽的一面,就需要人们对它们修剪、移接,而人要克服自身的弱点,不断进步,就要不断地读书和学习,明智明理,并且不断改进,完善自我,努力趋向人性的完美。
(2)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
这句话实际上告诉人们读书要有正确的心态。首先要明确,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成长,所以我们要善于从书本中学到知识,而不要用挑剔的批评的眼光看书,随时准备和书本辩论;但我们同时也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人云亦云,完全丧失自我,书本中也有不正确或偏颇的地方,在这些地方我们要勤于思考,坚持真理,不要轻易盲从。
(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作者这句话论述了六门学科知识对人的帮助。读书可以武装一个人的头脑,也可以塑造一个人的性格,使你更聪慧、更缜密、更有修养、更……
五、拓展迁移
1、课外你还搜集到哪些有关读书的名言?
2、自拟一条读书名言。
读书郎课件 篇6
教材分析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对于课文的阅读,应该以此原则为指导,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允许他们对作者的主张进行质疑,鼓励他们去补充创新,使学生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成了阅读的主人。从本文看,作者说理透彻,语言精辟,论述的范围又广,几乎一字一个观点,针对随笔的特点,结合本文内容中谈到的读书的目的、作用、方法。于是,我将本文教学定为两个重点目标,即1、感悟语言;2、理清作者的观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学情分析
1、由于本单元是以议论文的体系进行编排,故学生对文体知识已有一定的基础,本节重点训练学生对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及作用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2、本课《谈读书》,是英国著名哲学家、作家培根的作品,说理透彻,语言精辟,鉴于生已有一些读书的经验和关于读书的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文章,体会文章精辟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2、理清作者观点,掌握本文论证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3、树立学生好读书、读好书的读书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体会文章精辟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2、理清作者观点,掌握本文论证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教学难点:
1、理清作者观点,掌握本文论证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教学过程
读书郎课件 篇7
【设计理念】
《忆读书》是初中的第一课文,作者冰心回忆了幼年、少年时读书的经历,总结了多年读书的经验,旨在引导学生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这课文条理清晰,娓娓道来,可以采用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准确无误、流畅地朗读课文。
2.透彻理解作者所说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3.结合本文内容,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并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尝试运用,学习制作读书卡片。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文章的结构顺序
2、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内容及两个“好”字
【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冰心的《忆读书》。大家先把这个课文齐读一遍。(提示字词)
(PPT展示)我是校园小记者
做人物专访的过程:
首先,了解人物,他是谁?做什么?有什么成就?有什么影响?
接着,确定主题,我们想从他那里知道什么
然后,设计采访提纲,围绕我们想要知道的问题,详细地设计问题
最后,采访,并把采访到的材料写成稿子
被采访时你需要准备些什么
第一,知道对方要采访的是什么
第二,仔细回忆自己有哪些相关经历
第三,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
第四,针对这件事情,可以给别人一些什么(比如经验)
(这个尤其是被采访的准备并不是非常科学,只是为了学生们准备活动针对这节课设计的,但至少是不错的)
师: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活动——我是校园小记者。教室南侧的小组做小记者,教室北侧的小组做冰心,针对“读书”这个主题,做一个采访。现在大家准备五分钟。
(此时走下讲台,回答学生的疑问,并做提示,如何设计问题,如何从课本所给的材料中准备回答的内容。发现做的好的小组,等下作为示范。)
师:大家都准备差不多了吧?现在“小记者”们和“冰心”们分别推举一个代表出来。(估计会比较乱,可老师指定,也可以一个一个自由发问,对方自由回答,可由其他人补充。也可以教师充当记者或者老师出一部分问题,标上序号,交给小组提问。)回答问题不能使用课本上的原话,要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有点苛刻,看情况)
师:(提问小记者)对冰心有哪些了解?
生:(PPT展示)冰心(1900~1999)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
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师:好。现在开始采访。
(模拟采访——
1、你什么时候开始读书的?(第二自然段)
如果不算国文课本的话,是七岁开始看的。
2、你记忆中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第二自然段)
《三国演义》。
3、在什么情况下开始读这本书的?(第三四自然段)
我舅父给我们讲,讲得太慢,就自己读。
4、那时候的你上几年级?能读下来吗?
没认识多少字,只能读个一知半解。
4、这本书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三、五自然段,三次哭)
我妈赶着我睡觉,哭过一次。后来看书的时候,关羽死了,哭了一次;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次。
5、你为什么哭呢?(教师可以在旁点拨)
想知道下边都发生了啥事儿,老妈催我睡,不高兴。后来是自己喜欢的人死了,伤心。
6、你还看过其他的书吗?
嗯。《聊斋志异》。还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精忠说岳》。
7、没看过外国小说?
有,印象最深的是《茶花女》。
8、四大名著不是还有一个《红楼梦》吗?怎么没看?
看了。十二三岁的时候看的,当时很不喜欢,后来才看出滋味。
9、有人说读书的人作文都写的很好,你的呢?
呵呵,我们老师曾给我批过“柳州风骨,长吉清才“。
10、除此之外,你觉得看书还有什么好处?
独立思考。
11、你认为我们应该读哪些书?
要比较,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章。
12、对于读书,你对我们有什么建议?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师:采访结束。冰心老人告诉我们,读书为什么好?(再次强调)
生:对作文有帮助,让我们独立思考。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多读书。
师:读什么书?
生:读好书。
师:什么是好书?(再次强调)
生:比较一下,读情节生动、真情实感、质朴的书。
师:采访完了,如果是采访你,你会说些什么呢?大家可以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作为课下作业。(看课堂时间,时间充足的话可以课堂小作文,或者直接主动回答。)
读书郎课件 篇8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2、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读书习惯。
3、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
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
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
1、名言警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
好(hǎo)读书时不好(ho)读书,好(h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书: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苏]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瑞士]凯勒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之高尚。──皮果夫
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那样,可能会把你戕害。──[英]菲尔丁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德]马克思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德]歌德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3、名人读书的趣事:
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
列宁读书趣闻
马克思读书趣闻
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
二、简介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
1、读一读,记一记:
怡情傅彩藻饰矫情寻章摘句咀嚼狡黠伦理味同嚼蜡滞碍睾阐证吹毛求疵诘难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3、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
⑴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①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学生集体回答)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②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学生通过看书迅速作答)
③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④提问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运用的是排比说理。
⑤提问体会论证方法: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体会: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又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
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⑵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①本层第一句,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这一句指出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
延伸: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
②对不同的书,作者又主张怎样?
明确:学生找出语句,明确作者主张采用的不同的读书方法。
③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的那些句子。
明确:
⑶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分两个小层理解:
①作者在这一层举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体会其说理方法。
明确:排比说理、归纳说理。(正面指出)
②作者进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反面指出)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四、学习论证方式
象这种论证方式,叫做立论。所谓立论,就是正面提出观点,逐层论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和《要有格物致知精神》都是这类文章。与之相对应的一种论证方式,叫做驳论,即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主张。我们即将学习的《不求甚解》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驳论文,区分的关键就看在文章的开头是否有一个作为靶子的错误观点。
五、品味文章语言
黑格尔说过:他(培根)的著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着当作格言。英国文学家雪莱也说: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
下面,就请同学们将你最喜欢的句子大声地读给大家听。
六、体验反思
对作者的读书观,你是怎么来评价的呢?你对读书有什么看法呢?请大家各抒己见。
六、布置练习
1、把《谈读书》中的有关读书方面名言警句摘抄下来,扩大写作素材库,积累写作经验。
2、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读书名言?请以它作论点,给它配上几个论据,写成一篇300多字的议论文。
3、字词练习。
读书郎课件 篇9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单元选的课文都是关于“读书妙悟”的,而《论读书》是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的传世佳作,是一篇精美的思辨文,对读书的目的、方法、作用作了精辟的论述,提出了理论与时践相结合的读书方法。语言洗练,善于修辞,条理清楚,节奏分明,读之朗朗上口。
新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感受读书的乐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的设定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据此,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和课文自身的特点,设定如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目标:中学语文在线
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2、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理解本文的读书观。
3、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习惯。
重点:
1、体会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
2、体会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作用。
难点: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三、 教学方法设计
新课标指出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思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品味这篇思辨文的精美,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批注式阅读法、朗读法、讨论探究法、卡片法等。
四、学法指导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初中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应贯穿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自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为此我设计的学习活动有:
1、借助工具书,掌握生字词。
2、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3、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与培根大师对话。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工具:
卡片 小黑板
七、教学过程
1、谈话式导入,其目的是调动学生阅读的激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用时大约2分钟。
2、掌握培根的有关文学常识,让同学们自主交流搜集的资料,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用时约3分钟。
3、整体感知,先是让学身在阅读中借助工具书,积累字词,体会诵读中的语气、情感,再是分小组讨论、分析、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分析思考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用时约15分钟。
4、品味欣赏,让学生边读边体会经典格言,感受哲学家敏锐、精辟、深刻的见解,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用时约10分钟。
5、拓展阅读,通过让学生试着写一段读书的感悟或体会,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性思维来驾驭语言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用时约8分钟。
6、结束语,其目的是为了再次激励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读书习惯,用时约2分钟。
附板书设计
目的 比喻论证
论读书 方法 对比论证
作用 归纳论证
读书郎课件 篇10
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引导学生理出文章的内容要点。
过程与方法: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树立"终身学矿"学会学矿的观念。
教学重点: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读文内容,把握文章的脉络和作者的写作思路。
教学难点:结合学生平时的读书生活,拓展作者的观点
教学手段: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活动
一、 课前热身 语文活动
同学们已经勾画出了作者在课文中提到的多部章回小说,你能试着说出其中某部或某部中某一回的故事梗概吗
二、 师生互动 解析课文
课件展示系列问题 分组合作探究
1、 默读课文,作者之所以读如此多的书,你们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大家齐读第11节,这段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作者在这段说到读书是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请同学们默读3-11节,文中哪 学生活动
一、 课前热身
(由学生自选讲迷。教师也可指定一些作品中的人物,由学生讲述。如《水浒传》中的林冲、鲁智深、武松等)
二、 师生互动 解析课文
课件展示系列问题 分组合作探究
1、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津津有味""含泪上床。 "咬牙"居然" "哭了一场""又哭了一场" "尤其欣愤填胸"?…¨
(1)《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两个“哭了一场”;
(2)《聊斋志异》“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
些词句表现这种快乐的情感?又是如何表现的?(圈划品读)
2、课文表达的中心"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其中的重点是哪三个字?,合作分析,拓展思作者之所以喜欢读书,是因为读书好。读书有哪些好处呢?你能试着概括吗?
(四位同学为一小组,互相讨论交流。然后小组再推选代表发言)
拓展问题。
[问题一]同学们,除了作者所说的以外,你觉得在当今这个社会,读书还有其它的作用吗?
[问题二]作者说:"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对这句话,你怎么理解?你觉得读书快乐吗?快乐在哪儿?(学生各抒己见)(3)《水浒传》让作者“尤其欣赏”,“气愤填胸”;
(4)古典诗词:《满江红》、《声声慢》“写得十分动人”
(5)《茶花女遗事》则让作者对外国小说“有了广泛的兴趣”;“只要手里有几角钱,就情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
(6)《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2、 "读书好"是其中的重点
读书的好处:
(1)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关的享受。(2)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3)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4)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ps:“读书好”的体会:和自己的阅读兴趣想吻合;被书中的人物、故事内容、情节所感动;对自己的作文有益;人物刻画传神;能认识历史和异国风情。作者从读书中获得了最大的受益,最大的快乐。总之: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懂得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3、拓展问题
学生代表小结
板书设计:读书好
①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②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③读书对写作有很大帮助。
④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读书郎课件 篇11
第 一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采用座谈的形式,给学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了解文中提到的众多作品。
教学方法:教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二、 介绍作者
1.教师启发学生:试着说出中国文学史上女作家的名字。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2.教师结合课本的注解,通过课件简单介绍有关冰心的情况。
学生认真听记,初步了解冰心。
3.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冰心的作品及学生互相交流有关冰心的作品。
三、导读课文
1.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感情表达、节奏、停顿、划出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查字典或在小组内商讨解决。
3. 学生快速阅读,了解文章大意。(培养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最大的信息量。)
四、初步感知课文
1.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并和学生讨论、指正。
学生提出疑难问题,然后交流回答。
参考问题:
1).“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是什么意思?
(前者说刘关张在桃园结拜;后者说三人在剿灭黄巾军起义中首次立功)
2).“分久必合”的意思是什么?
(这是指三国鼎立几十年后,魏国最终统一了三国。)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采用自由抢答问题的形式,也可以小组为单位,优胜组给予表扬。
问题设计如下:
1)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说什么?
2)读书有什么好处?(提示:书上有哪些句子是在说“读书好”呢?)
3)全文哪些句段是写“多读书”的?(见文中批注)
4)全文哪些句段是写“读好书”的?(见文中批注)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教师归纳后明确:
1)“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读书可以获得美的享受;读书可以扩大知识面;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
3.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讨论和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思考,探究:本文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如果让你给课文分层次,怎样分比较好?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最后指名学生发言,大家共同议论。
注意:学生对分段的出发点不一,分法也不一,只要理由充分,思路正确,教师应该予以肯定。教师的分法供学生参考。(见板书设计)
五、小结本节课,教育学生:
本节课我们主要初步了解了冰心的作品以及《谈读书》的一些观点,希望同学们课下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比较观照自己的读书情况,认真体会读书的好处。
作 业:
1.课后“字词积累部分”,解释,并抄写三遍。
2.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给冰心写一个100字左右的简介。
第 二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采用座谈的形式,给学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指导学生制订自己的读书计划。
教学难点:了解文中提到的众多作品。
教学方法:教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师生座谈:教师由冰心的话引入交流座谈会。
1.教师启发提问: 冰心认为什么样的书是好书?
学生交流发言,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意在复习昨天内容)。
2.教师启发提问:读书对我们有哪些好处呢?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发言,谈读书体会。
学生自由交流读书的好处。
3.教师启发提问:冰心奶奶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读书有许多好处,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读书的好处,以及我们应该如何读书?请各位同学自由发言。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的交流,小组交流后,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二、整体把握全文主旨,深入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和写作特点。
1.教师由学生刚才的交流进行总结,导入提问: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意图)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明确:作者以自己的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告诉我们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读书与我们的成长有许多好处,要认真读书。
2.教师就本文的语言启发提问:关于读书,家长、老师平时也多次教导我们,你认为冰心的说法和家长、老师的说法,哪一个你更好接受?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言之有理即可。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揣摩、品味本文的语言。(完成练习三,见课文批注)
归纳:冰心的语言多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服别人,语言简洁亲切,如话家常,把道理寓于生动的叙述中,使人容易接受。
三、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就以下问题思考、探究:
1. 你喜欢读什么样的书?
2. 就你个人的体会而言,你认为读书有什么好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发言。各大组派代表或自由发言。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如何选择书,怎样读书?
四、 教师引导学生制订读书计划
教师启发提问:
我们学习了冰心奶奶的读书心得,各位同学也交流了自己的体会,大家能不能结合自己的情况,制订一个本学期的读书计划呢?
学生分析自己读书现状,制订读书计划(当堂写出,200字以内)。
教师指名几位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计划。
五、 课文阅读训练(写在课堂练习本上)
(一)教师针对课文难点启发提问:
.你对课文提到的以下作家有所了解吗?请你按照题意,起来给大家讲一讲。
1.读作品,写作者: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聊斋志异》 《红楼梦》 《茶花女》
2.看作者称呼,写出作者、时代,并各举出一篇作品:
柳柳州 李长吉 李易安 岳武穆
(二)阅读课文下列片段,回答有关问题(课件展示)
“我自从回认字后不到几年……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P2-3
1. 第一段中,“不是……而是……”突出表现了什么?
2. “我”为什么常常“含泪”上床?
3.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表达意义。
(1) 我只好带这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
(2) 我决定咬了牙……
4 “一知半解地读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越看越懂”的含义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
(三)填空组词(或成语):
人情 故 然无味 津津有 一知 解 兴亡 盛 不能自
风 雪月 气愤填 官 民反 无病呻 自作 情 心动神
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六 总结本节课内容,教育学生:
我们学习了冰心奶奶的读书心得,各位同学也交流了自己的体会,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与书为友,与名人交游,不断增长自己的见识。
七、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完成“课堂阅读训练部分”的作业。(交老师)
2.课外作业:A.将自己本学期的读书计划写在日记本上。(交家长、老师审阅)
3.课下搜集、摘抄岳飞的《满江红》一词以及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并任选其一背诵。(早读抽查)
4.完成基础训练部分(组长检查)
读书郎课件 篇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词语及名言警句。
2、品析文中简练、警辟的语言。
3、学习文中运用对比、比喻、举例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讨论、合作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读书的益处,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品析文中简练、精辟的语言。
【教学难点】:学习文中运用对比、比喻、举例的论证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感知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氛围,谈话导入
同学们是初三的学生了,十年寒窗苦读,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在漫长的读书旅程中,你曾经有过什么样的感悟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英国作家培根的一篇随笔《谈读书》,去聆听他精辟的见解,去感受他简练有力的语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生共读课文,校正字音。
2、师生共同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三、再读课文,品析探究
1、找出喜欢的句子,交流阅读体会。
点拨示例:(1)选段:“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评析:这句话列举的内容丰富翔实,使得出的“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这个论断有说服力,令人信服。
(2)选段:“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评析:用“野生的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修剪移栽”比喻“求知学习”,用比喻为了论证“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论述语言形象生动。
2、总结论证方法。
四、小结归纳,拓展延伸
1、小结《谈读书》一文中的内容和特点。
2、阅读培根其它随笔中的名言警句,并选取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五、课堂总结,升华情感
六、布置作业
围绕课堂上谈到的你所感兴趣的话题提取观点,试着给它配上论据,并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写一篇议论文。
七、板书设计:
15、短文两篇
谈读书(培根)
1、读书的目的 对比论证
2、读书的方法 比喻论证
3、读书的作用 举例论证
《谈读书》课堂实录
鮀浦中学:谢白雪
教师导入新课:我们是初三的学生了,十年寒窗苦读,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在你漫长的读书历程中,你收获了什么?
生:读书使我收获了知识,增长了才干,陶冶了情操!
师:恩很好,读书使这位同学收获了很多,那么书应该怎么读?读书又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英国作家培根的一篇随笔《谈读书》,去聆听他精辟的思想,一起去感受他那简练有力的语言!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看看注释,培根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对于培根这个名字我们大家应该不会太陌生,我们听过“知识就是力量”,一起来走进大师!(点击幻灯片),好赶快来读一读课文。我想邀请两位同学来配合老师朗读课文。大家推荐推荐。
(学生推荐同学朗读课文)
(师生共读课文)
师:读得怎样?
生:好!
师:鼓励鼓励!(掌声响起)恩这两位同学读得不错!但有些词语读得还不太准确,我们来巩固巩固!(点击幻灯片)
(生读字词)
师:文章的题目是谈读书,这是一个论题式的题目,那么围绕“读书”文中都谈了哪些内容?
(生沉默)
师:再看看课文吧!
(教师巡视课堂)
师:好,哪位同学来谈谈,你来吧!
生:谈了读书的作用。
师:很好!读书有什么作用?
生:怡情,傅彩,长才。
师:除此之外,还有吗?
(学生沉默,教师面向全班)
生:读书还能塑造人的性格!
师:好!我们来看最后一层,“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
生:可以疏通才智。
师:那就是说可以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很好!
师:文中还谈了哪些内容?
生: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
师:好!板书:1、读书的目的 2、读书的方法 3、读书的作用
师:第一层讲了读书的目的,是怎么论述的?从哪些方面来谈了读书的目的?读书使人心情愉快,文采好,长才干。还有呢?读书费时过多…
生:还从反面来讲
师:很好,这就是什么论证方法?
生:对比论证!
师:接下来讲了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还有什么呢?
生:读书与观察要结合。
师:最后指出不同的人对待读书的不同态度,同意吗?
(生齐声回答):同意
师:接下来谈了读书的方法。大家在平时积累了哪些读书的方法?
生:可以通读,选读,精读…
师:恩看看培根是怎么说的?谁来?
生:读书时要有怀疑的态度,对不同的书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师:概括得很好。我们具体来看看。读书时不可故意找刺,不可尽信书,要有不同的读书方法,什么方法?
生:要浏览读,选读,精读
师:文中还提到读书应与什么结合在一起?
生:与讨论,作文结合。
师:好,像老师读这篇文章后,在课堂上与大家讨论,下课要写一写教学反思,这样对文章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师:最后谈了读书的作用有?
生: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读书能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
师:我们对文章的内容和思路有了解了,大家在读这篇文章时,觉得文中的语言怎样?
生:优美
师:不仅这样,它的语言很简练,让我们来品一品。请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或最欣赏的句子,谈谈你的理由。(点击幻灯片)
(师巡视)
师:好哪位同学来谈谈?
(一女同学举手)
师:(高兴)你来
生:“读史使人明智…皆成性格”这句话运用排比的方法,写出了各个学科对人性格的作用,很有气势。
师:是的,我们用上一个词来形容:一气呵成:仿佛是作者一口气说出来的,气势非凡!那么他列举这些是为了论证什么?
生: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师:很好,这就是什么论证方法?
生:举例论证,
师:它会使说理更有说服力。(点击幻灯片)
师:我们来齐读这句话!
师:谁再来谈?
生:我谈这句话,“读书费时过多…学究故态”我觉得书读太多也不好,成呆子了。
(生笑)
师:是啊,读书总花好多时间,容易养成懒惰的习惯,如果老按书本的来做就成书呆子了。
师:不错的看法。老师挺喜欢这句: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想想在一个温暖的午后,沏一杯青茗,躺在柔软的床头,让阳光温柔地照进屋子,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那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
师:品析句子时可以从不同角度.
师:谁再来谈谈?(师指名)
生:我喜欢这句“天生才干…如何修剪移接”它讲了读书可以使我们更好。
师:为什么说天生才干是自然花草?
生:没有修剪
师:那么我们通过读书来修剪移接,就是读书能使我们更完美!文中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生:比喻论证。
师:这样说理更形象易懂。(点击幻灯片)
师:这篇文章几乎每句话都是名言,我们要把它们积累下来!
(生齐读句子)
师:文章围绕“读书”谈了读书的目的,方法,作用,并运用了多种论证手法,还有排比的修辞方法,使说理清晰,易懂,生动形象。
师:今天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培根随笔中的精彩语句,一起来读一读。
(师生共读)
师:关于逆境,美,友谊,培根是这样看的,同学们你们怎么看?跟小组同学互相讨论讨论。
师:在谈时我们应该注意先确立一个观点,加上有力的论据,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
师:谁来谈谈?好,你来。
生:我来说说逆境,“逆境对于积极乐观的人来说是垫脚石,对于消极,意志消沉的人来说是绊脚石,就像美国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就是在仓库里发明了该公司的产品的。
师:很好啊,这位同学的观点鲜明,用了事实论据,好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生:比喻论证。
师:还有谁?
生:我认为外在美不重要
(生笑)
师:说说理由。
生:我们应通过读书来弥补不足,而不是之注重外在美。
师:是啊,你从文中有了新的认识。再一个同学来
生:我认为友谊是我们一生的宝石,应该珍惜
师:很好,这位同学同样用了比喻论证。
师:大家谈得不错,老师认为读书是幸福的,有福的人才有读书的机会,让我们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回家后,请你围绕我们今天谈的话题,写一篇议论性的文章。
师:好,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谢谢大家!下课!
教学反思
教授完《谈读书》一文后获益良多,下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谈读书》一文是英国作家培根的著名随笔,本文短小精悍,但论述范围十分广,语言极其简练,几乎每一句都是名言警句,而且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来增强文章感染力和说服力。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把指导学生品析文章语言以及学习文中运用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作为教学重难点,并设计以下教学环节:(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再读课文,品析探究(3)、小结归纳,拓展延伸。
在授课过程中能较好地把握教学目标,围绕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并通过层次清楚的板书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思路以及明确文章的论证方法,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课堂上能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品析语言,总结收获,通过拓展延伸这一环节让学生接触课外的知识,从中找话题谈看法,让学生学以致用,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考虑初三学生的应试需要,在授课过程适时教给学生答题方法,如在“找话题,谈看法”环节,指导学生应先确立鲜明的观点,再找到有力的论据,并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来完成对话题的论述。这就是议论文考查开放性题型时应注意的应试技巧。在与学生交流时,耐心倾听,不随意否定学生的看法,致力于创设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在教授本课时还存在许多不足。如谈话导入时准备不充分,未能很好创设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节课的开始并不成功,这为后面与学生的交流,调动学生的情绪增加难度。在整体感知环节条理不太清晰,学生还不能很清楚地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对本文的论证结构也不理解,议论文的基本知识不能得到巩固。虽然本文不是严格的议论文,但属于议论性随笔,有关的知识点应该有所涉及。另外课堂需要有一个点燃激情的台阶,应设计一个问题引起学生讨论,可以是有关读书目的、读书方法或是读书作用等方面的探讨,来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并化为自己对学习生活的深层次思考。在课堂教学艺术方面,由于未能发挥自身良好状态,与学生的交流较生硬,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是我最遗憾的地方。
在反复思考琢磨后,对本课教学设计做出如下调整。为加强学生对文章理解,可在整体感知环节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提纲图来理清文章思路与结构,巩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在品析语言时注意适时指导学生如何朗读,通过朗读来加深对句子的理解,感受作者的精辟见解。在品析语言进入拓展延伸环节时,设计问题来过渡,如“现在社会上流传这种说法,读书根本没用,还不如来学炒股,学习如何赚钱来得实际,同学们如何看待这种说法?”利用课堂的讨论来加深认识,获得启迪。
以上是《谈读书》一课的教学反思,这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上公开课不仅仅会留下宝贵的教学经验,还能磨练人的意志,锻炼人的能力。通过参赛,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语文教学的真谛,能站在更高的位置去审视分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艺术,并坚定了对教育事业的信念,将为之奋斗一生!感谢汕头市第七届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感谢各位老师!
读书郎课件 篇13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把握文章的要点,理解“读书”的好处,通过对内容的理解,明确应该多读书、读好书,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和兴趣。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联系读书实际,指导学生对自己读书情况做一次总结,开展一次交流。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结合实际深入了解读书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
1、《忆读书》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讲的是什么?
(课文写了冰心回忆了她一生读书的体会。)
2、那她有怎样的体会呢?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三、新授
1、既然读书有这么好,那么大家喜欢不喜欢读书,都读了那些书呢?读书到底有怎样的好处呢?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
(2)、学生从书中体会作者读书有那些好处,并概括出来。
(学生交流,指出读书的四点好处。)
①、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②、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③、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修养。
④、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读者的情感,让人得到多种美的享受。
2、具体分析(在文中找出相关内容,结合实际谈谈自己是怎样读书的。)
(1)、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读《三国演义》可以了解三国时期的“天下大事”
①“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和,和久必分……”(魏、曹操,蜀、刘备,吴孙权)
②“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能哭了,就是读的越来越懂了。)
读《红楼梦》可以了解到“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历史(这读了两次,一次是在十二、三岁时,只丛表面了解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二次是中年以后才尝到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
读《茶花女遗事》等外国小说“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什么是“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道理。)
(2)、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读《聊斋志异》对我的文言作文有帮助文中老师批注“柳州风骨,长吉清才”( 是指柳宗元那样雄健有力的风格,李贺那样清新不凡的才气。)这真是因为《聊斋志异》是用文言文写的,而自己那时的作文也是文言的 ,所以老师才有这样的批注。这也是老师对他中文的称赞。
(3)、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修养
第11自然段中“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4)、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读者的情感,让人得到多种美的享受
读《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哭了一场”、“又哭了一场” (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读《水浒传》让作者“尤其欣赏”、“气愤填胸” (尤其欣赏:欣赏是领略玩赏,喜欢,认为好的意思。气愤填胸:形容愤怒之情充满胸中。)
读《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滋味(诗的全文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满纸荒唐言”:指《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是当时的一个另类,就被当时的世人贬为“满纸荒唐言”。但正是这部看似荒唐,却蕴含着葬送一个旧时代的悲剧故事!“一把辛酸泪”:表明他对《红楼梦》最大的感受是悲伤,也反映了他成书的艰辛,暗示了小说是一部悲剧。)
美丽的秋天课件经典13篇
笔者毫不犹豫地向大家强烈推荐“美丽的秋天课件”,无需多言,其名声如雷贯耳。教案和课件都是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工具,而课件的内容则需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和完善。教案作为一种有效的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全面提升素质。务请记下本网页的网址,以便将来查阅!
美丽的秋天课件【篇1】
目标:
1、重点是让幼儿理解秋天的美丽景色,而体会对劳动人民鍀赞扬。
2、通过对表示颜色的学习丰富幼儿的表现能力
准备: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
教室组织幼儿根据各自的有关季节的认识,谈谈秋天的特征以及丰收的景象。并请幼儿用词语形容秋天的美丽。
2、师范朗诵,幼儿欣赏。
师富有感情的地朗诵散文,幼儿一边欣赏一边看图。之后,师向幼儿讲解散文的内容,帮助幼儿熟悉作品,并对个别词句加以解释。
3、幼儿朗诵散文
师采用多种形式教幼儿朗诵作品。
中秋赏月
目标:1、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及风属喜欢,并了解中秋节的别名。知道中秋节晚上是月亮最圆的时候。
2、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
准备:1、月饼、各种水果。
2、有关月亮变化挂图一张。
3、儿歌《天空真好玩》
活动过程:
1、出示月饼,引出主题。
提问:这是什么?这是什么节日的特制食品,它的形状像什么?中秋节是哪一天。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三大节日之一。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农民为了庆祝丰收,于是在秋高气爽的农历八月,做了月饼互相赠送,所以中秋节又叫丰收节。八月十五这天,月亮最圆最亮,人们看到圆月就会想到一家人团聚,所以又把中秋节叫团圆节。讲述完让幼儿说说中秋节有哪些别名。
3、师生团团圆圆过中秋节。
师生一道品尝月饼与水果;学习儿歌《天空真好玩》并请幼儿表演。
美丽的秋天课件【篇2】
〖活动目标
1.体验认识秋天的乐趣,感受和欣赏大自然的美,懂得珍惜劳动果实。
2.体验探索、创作的快乐和在大自然中游戏的乐趣。
3.美化自己的生活,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一)学情分析
学生的经验及活动经历:“美丽的秋天”这一单元活动是学生自入学以来第一次接触关于自然的活动主题。城市的学生越来越远离自然,对秋天的田野他们无从欣赏,对秋天的农田他们只能在电视中了解,对于秋收劳动他们更是从未接触过。
(二)物质资料准备
1.场所:农村的菜地、果园、玉米地。
2.人员:校外辅导员。
3.材料:剪刀、胶棒、秋天的物品。
〖活动时间
4~6课时。
〖活动过程
(一)秋收(地点:学农基地)
1.场景一:萝卜地。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指导学生拔萝卜的活动。学生在萝卜地里摸萝卜、闻萝卜、拔萝卜,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2.场景二:玉米地。
师:看,这是什么?
生1:玉米!还有这么多保护层……
生2:还有那么多丝丝呢!
师:闻闻,看看……
生:真好闻!
师:掰一个……
学生掰下一个玉米。
师:把外面的叶子和丝丝去掉,这样能看得清楚些……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些刚长出来的玉米粒用手一掐,就像有水一样,老的玉米粒不是这样的。
师:哦,这些玉米长得很饱满,新鲜得很。
学生开始掰玉米。学生们兴奋地围在玉米旁边,热烈地讨论着自己对玉米的发现和观察结果。
3.场景三:苹果园。
(1)欣赏果园美景:学生们第一次来到苹果园,看到红彤彤的大苹果挂在枝头,从山上(果园在山上)俯视整个农田丰收的美景十分兴奋。
(2)学习摘苹果:教师请果农教学生摘苹果。果农边演示边讲解:不能使劲儿拽,使劲儿拽明年就不结果了……
(3)教师和果农一起指导一个小组摘苹果,其余学生观察学习。
(4)全班学生一起摘苹果。学生们认真地摘苹果。
(5)教师组织学生将苹果洗净后吃苹果,学生们吃得很香甜。
4.场景四:地瓜地。
师:去看看地瓜在地里什么样儿?注意别踩了地瓜。
生1:我摸着地瓜了。
生2:地瓜皮是粉色的,这是能吃的东西。
一位农民指导学生挖地瓜。
5.场景五:柿子树下。
生1:柿子长这么大了。
生2:看,这两个大柿子,就像汉堡包似的。
6.场景六:道路边。
师:这是什么花?
生1:这是野菊花。看,还有蜜蜂呢!
生2:蜜蜂在采蜜。
生3:这花真香。
生4:这花真好看!
生5:瞧我发现了什么?(一个学生手中举着一颗苍耳的种子兴奋地喊着。)
学生们立刻聚拢过去。
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学生抢着回答。
师:你们知道苍耳是怎么传播的吗?
生:它身上长着刺,可以挂在动物的皮毛上、人的衣服上传播。
师:同学们细心观察,你能发现很多植物的种子,收集起来,再去了解它们的传播方法,好吗?
7.场景七:田埂上。
师:这是什么种子?
生1:这是稻米。
生2:这儿还有韭菜种子。
师:同学们在田野中找到了秋天,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处处有秋天,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寻找你身边的秋天,下次活动我们一起来说说你找到的秋天。
(二)“我”找到的秋天(地点:教室)
1.师生游戏――猜一猜。
师:同学们,前几天咱们一起去了菜园、果园、农田寻找秋天,而且同学们还在自己身边寻找秋天。今天,老师看见大家都带
来了袋子,这里边装着你们找到的秋天,是吗?
师:你们看,老师这儿也有一个袋子,你们想不想知道我找到了什么?
师:谁来摸摸看?请你来!
生(摸了一会儿):是萝卜。
师:拿出来看看。
学生拿出来一个萝卜。
师:你猜对了,我看到大萝卜丰收了,就知道秋天到了。下一个谁来摸?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要求参加游戏。
生(摸了一会儿):是玉米!
师:你也猜对了,玉米丰收了,秋天就到了。
2.学生自由进行游戏。
师:请同学们也和你身边的小伙伴互相摸一摸,猜一猜,看一看!
学生之间互相摸对方袋子里的东西,并进行猜测,教师也来到学生当中参与他们的活动。
3.游戏后的反馈。
师:刚才看大家猜得真高兴,现在把你袋子里的东西都拿出来吧!
学生们纷纷从袋子里往外取东西。
师:同学们找到的东西真不少哇!有没有你找到的东西我们大家谁也没猜着的?
生1:这是我家的花结的种子,同学们没猜着。
师:哦,秋天到了,花也结种子了。
生2:这是葵花籽,他们也没猜着。
生3:我带来的石榴,大家没猜着。
师:好大的石榴呀!是呀,秋天到了,许多植物都结果了。
4.我的发现――说一说。
师:同学们说说看,你们从哪儿发现秋天了?
生1:我这几天看到有雾了,我知道秋天到了。
生2:上学路上,我看到有的树叶落了,知道秋天到了。
生3:我看不到小燕子了,我知道秋天到了。
师:那你知道小燕子去哪儿了吗?
生3:它们去南方过冬去了。
生4:夏天同学们都穿短袖衣服、穿短裤,现在穿长袖衣裤,还穿毛衣了,从这方面我知道秋天到了。
师:你说得很完整,那你知道秋天为什么要穿厚衣服吗?
生4:因为秋天比夏天凉。
师:是呀,秋天天气凉了。
生5: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散步的时候,我看见爬山虎的叶子变红了,我知道秋天来了。
师:你很善于观察。
生6:我在市场里看到很多的苹果、梨、葡萄,我知道秋天到了。
生7:出去玩的时候,我看到外边的绳子上挂了许多白菜、咸鱼、萝卜条,我知道秋天到了。
师:啊,人们开始买白菜,萝卜,开始晒咸鱼了,你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生7:他们在准备过冬。
师:对,我们北方的冬天比较寒冷,新鲜的蔬菜比较少,所以我们北方人有在秋天储存蔬菜的习惯。
生8:夏天的时候,我要吃海蛎子,妈妈不给我买,因为海蛎子太瘦了。现在妈妈给我买了,因为现在的海蛎子很肥。
师:秋天给我们了这么多的好吃的呀!
生9:前几天,咱们到农村去,我看见大地瓜,它成熟了。
生10:我在农村看见了金黄色的大苞米成熟了。
生11:我看见菊花、鸡冠花开了……
师:大家看了这么多,说了这么多,那你觉得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
生1: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生2: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生3:秋天是个树叶有的变红、有的变黄的季节。
师:你们说得好极了。秋天不仅是个美丽的、丰收的季节,而且给我们带来了快乐,让我们和秋天一起玩吧!
(三)和秋天一起玩
学生们用自己采集的秋天的果实、树叶、种子等进行各种创作、游戏,举办作品展示交流会等。
美丽的秋天课件【篇3】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鄂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秋天到了》。
从学生的生活环境看,多数学生家在农村,从小对农作物非常熟悉,知道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但并没有全面了解过秋天。
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及认知程度上分析,学生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时突出“实”与“效”,设计一些开放性、没有单一答案的问题,让学生依自己的潜能尽力发挥,依照学生个性差异作出弹性的要求,将静态内容动态化,抽象内容形象化,从而使学习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感受秋天的美丽,体验季节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是:学习观察秋天的特点,并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活动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有趣情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感受秋天的特点。
本课利用多媒体以及生活中丰富的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秋天、发现秋天、感受秋天、体验秋天,给教材赋予开放的、生动的内涵。课堂上,利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再次将学生带入迷人的秋色中,让他们再次身临其境般地感受秋天的美丽。通过唱、说、画、读、做等各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对秋天、对生活的热爱。引导学生课前走进生活,课中讲述生活,课后体验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感受秋天的美丽,将自己融入大自然中,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热爱自然的情感。
行为与习惯目标:通过感受大自然中秋季的细微变化,使学生对探索大自然充满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关爱身边的人。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发现事物变化的能力,观察能力、探索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了解与秋天有关的自然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发现、分辨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秋天的信息。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感受秋天的美丽,体验季节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学习观察秋天的特点,并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
学生准备:课前让学生从花草、动物、天气、庄稼等四个方面搜集资料,感知秋天。
两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18—P20页内容,话题为“收获的季节”。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21—P22页内容,话题为“我们一起来品尝”。
1.出示秋姑娘的信,师:亲爱的小棚友,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秋姑娘。秋天到了,我给你们带来了凉爽的天气。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吗?秋天可美啦!我很想带着你们一起去寻找秋天,你们愿意吗?然后问:秋姑娘在信中告诉我们什么了?多媒体演示,欣赏秋景图,揭示课题。
2.小组合作:说说自己还看到了秋天的哪些景色,吟诵有关秋天的儿歌。
3.小组派代表交流找到的秋天。把自己找到的秋天用图画在书上表现出来。互相讨论:秋天来到了我们身边,说说自己看到了秋天的哪些景色,并共同完成一幅“秋色图”。教师给找得好、说得好!画得好的几个组送上红五星。
4.学会观察天气:鼓励学生通过听广播、看电视、上网、看书、向大人询问等多种途径了解天气特征。请同学发布本星期的天气情况。
5.交流:不会根据天气穿着,会带来什么后果?学生交流照顾自己的方法。
1.学生介绍自己身边的花草树木的变化。
3.小结:秋天,花草树木的颜色更丰富更美丽了,而且它们都做好了抗击寒冷的准备。
4.学生介绍动物在秋天的变化。
5.教师播放课件。(候鸟南飞、小羊长出绒毛准备过冬、松鼠储备冬粮……) (相机板书)
6.小结:秋天,小动物们都抓紧时间活动,有的储存粮食,有的飞向南方,也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漫长的寒冬做准备。
7.学生介绍玉米、稻子、高粱等农作物和苹果、柿子、梨等水果。
9.小结:秋天是水果和农作物成长、成熟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10.学生介绍秋天的天气变化。(记录的前些天的气温,或根据衣着变化)
11.师出示天气记录表,补充风凉,早晨有雾,气温下降,早晚冷,中午热。
提醒:早上乘摩托车或自行车的小朋友,一定要穿件外套,小心感冒。教师相机引导:秋高气爽、秋风习习、秋雨绵绵(板书)
12.结合板书齐唱《秋天在哪里》。
13.友情小提示:观察同学的穿着,看看谁最能注意照顾自己,主动给穿衣不适宜的同学提个醒。
1.图片展示:师:在人们的眼里,秋天虽然没有春天那么温暖,但是秋天是迷人的季节。你瞧!(雪白雪白的棉花 火红火红的枫叶 金黄金黄的菊花)
3.师:秋天,无处不在。她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眼睛里,在我们的心里,只要做个有心人,就能处处看到秋天。现在,秋天在你的脑海中,是怎样的?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
4.师:是啊!秋天真美呀!从孩子们可人的、灿烂的笑容里我就知道了。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击课件,显示:田野金黄、菊花怒放、蟋蟀歌唱、大雁往南飞……
5.师:你想对秋天说什么?你想送给秋姑娘什么礼物?
6.引导:秋天的古诗、秋天的儿歌……播放《秋天多么美》,生随着节奏高兴地点头、拍手、扭腰……
1.师:秋姑娘领着我们一路走来,看,她还来到了田野里呢?你从秋天的田野里看到了什么?(出示田野及相关的实物)
2.根据学生汇报时选择的不同地方,随机出示课件。或实物展示学生的“寻宝”收获。凉爽的秋风又为大家送来了礼物,想看看吗?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又有了哪些新的发现?
(1)田野:稻子笑弯了腰;草黄了……(2)果园:各种果子熟了……
(3)树林:枫叶红了;大部分的树叶都变黄了…… (4)菜园:青菜绿油油;萝卜白白的;……(5)花园:菊花黄了;鸡冠花也开了;桂花扑鼻……
(学生在汇报田野时,师展示一捆稻子。让学生捧一捧,感受沉甸甸的`稻谷。学生在汇报花园时,让大家闻闻桂花的香味。)
3.师:秋姑娘送给我们一个多彩的、成熟的季节,这时的人们都在做些什么呢?
老师:儿歌里都讲些什么?你们想不想把货真价实的东西展示出来?
学生把收集的东西展示给大家看。
1.师:秋姑娘送给我们许许多多的礼物,小朋友最爱那枝头上的果实了。今天大家都带来了,让我们美美享受这份甜甜的美餐吧!
2.师:品尝自己带来的水果,你有什么感受?多媒体介入,自主交流收获
3.师:首先请你在4人小组里读读自己的调查报告,然后把你收获的秋天(实物)在小组里展示,可以请同学摸摸、闻闻、尝尝、议论一下。4人交流完毕后,选出小组最精彩的参加班级交流展示。
1.师图片展示:同学们的调查报告不仅丰富多彩,而且让大家增长了不少的知识,老师也从网上收集了一些图片,想把自己的收获和大家分享,好吗?
(红叶、果实娃娃、丰收景象、玉米、农民……备选:粮食丰收了,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收获了快乐,一分辛苦一分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师:秋姑娘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丰盛的礼品,还这么关心我们小朋友。为了感谢秋姑娘,我们的小朋友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用秋天的落叶、种子等制作了精美的作品呢。
4.(展示作品)小结:小朋友们用自己的一双巧手把秋姑娘打扮得更美啦!
美丽的秋天课件【篇4】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zhēn)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节选自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北大荒的秋天》〕
阅读导引
这三个自然段,写北大荒景色的美丽。作者从三个方面来写,各有特色:天空一碧如洗;小河清澈见底;原野热闹非凡。
把流云比作了仙女抖动的锦锻,把小河比作了透明的蓝绸子,贴切而传神。高粱与大豆丰收在望,用了拟人手法。第三自然段看起来是写景,实际上是寓情于景,抒发了北大荒人丰收的喜悦和开发北大荒的壮志豪情。
美丽的秋天课件【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尝试仿编散文诗,萌发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2、让幼儿感受散文诗优美的语句和意境,尝试合作绘画。
3、陶冶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散文诗磁带、《秋天多么美丽》歌曲磁带、录音机。
2、彩笔、图画纸。
3、幼儿用书第5册第1页。
活动重点
请幼儿感受散文诗优美的语句和意境。
活动过程
一、从歌曲入手引出秋天的话题,初步感受秋天的美丽。
1、随歌曲《秋天多么美丽》入场。
师:秋天秋天真美丽,你们知道秋天有哪些美丽的景物吗?
2、谈话:秋天多么美,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秋天的散文诗,题目是"美丽的秋天" 。小朋友们真能干,还认识字呢,那书中又藏着哪些秋天的美丽景色呢?
二、演示《美丽的秋天》课件请幼儿欣赏,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丽景物。
师:秋天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秋天的天空是什么样的?
幼:天空很蓝很蓝,白云雪白雪白的。
师:小朋友仔细观察,秋风吹过,树叶飘落下来像什么?
幼:树叶飘落下来像一把把小伞,像一朵朵小黄花,像一架架小飞机,像一只只小蝴蝶……。
师:我们再下后看,看看秋天的果园是什么样的?
幼:秋天的时候水果丰收了,这里全都是小朋友最喜欢吃的水果。
师:哇,这是什么地方呀?是金色的田野。
幼:秋天到了,稻子都成熟了, 农民伯伯要赶快把稻子收回家了。
师:那金色的田野里还有哪些农作物呢?我们来看看。
幼:原来秋天还收获了很多玉米、棉花、花生、大豆、蔬菜等,到处是丰收的景象。
三、学习、理解散文诗《美丽的秋天》,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特色。
师:通过看课件,你觉得秋天美不美啊?这些美丽的景色都是秋姑娘送给大自然的礼物,今天,秋姑娘也来到我们这儿了,她给我们带来了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诗呢,让我们来听听散文诗里说了些什么吧。
1、听诗歌录音。
师:秋天的美景被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散文诗,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谁听得最仔细。(教师播放录音,幼儿安静地听。)师:你听到了些什么?
幼:我听到秋天树上的叶子变红了,变黄了;我听到了秋天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像蝴蝶在空中飞舞;我听到了秋天的田野分外好看。
师:我们再听一遍好吗?
(教师在放录音,幼儿情不自禁地跟着录音轻轻念了起来。)
2、提出欣赏要求后再次欣赏散文。
师:出示有关课件,小朋友边看图边仔细地把这篇优美的散文在听一听。引导幼儿重点理解"……像……",说说学学。
师:秋风对着大树轻轻一吹,树叶怎么样了?(树叶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 让幼儿学说:"……像……"学学动作。
师:秋风对着果园轻轻一吹,果园有什么变化呢?(圆圆的苹果像小朋友的笑脸;黄澄澄的柿子像金黄的灯笼挂满枝头。)师:秋风对着田野轻轻一吹,田野有什么变化呢?(稻田金黄一片;棉田一片洁白。)
3、全体朗诵诗歌。
师:让我们齐声朗诵诗歌,看谁记得最清楚。
四、请幼儿续编散文诗。
1、你最喜欢散文中的哪句话?先跟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吧。
2、能把你最喜欢那句话说给大家伙儿听听吗?你的朋友最喜欢哪句话?也请他来说一说吧。(请两对小朋友)3、老师也很喜欢"秋风吹过,树叶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这句话,谁还能用"……像……"编出什么好听的话来呢?(带着仿编)
4、小结:这么多树叶像一架架小飞机、像一把把小花伞、像一只只小风筝等,让人觉得太有趣了,太美了。
5、请幼儿用好听的句子分别说一说秋天的果园里、田野里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
6、请幼儿说一说秋天除了果园和田野以外还有哪些特别的景色(如花园等)。
教师随时帮助幼儿梳理好听的句子,并请全体幼儿一起跟诵,教师整理记录。
五、尝试合作绘画,创造性地表现美丽的秋天。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看了关于美丽的秋天图片,欣赏了一篇美丽的秋天的散文诗,那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把美丽的秋天画下来?请小朋友自由结伴,6人一组,合作完成一幅秋天的长卷绘画作品。
幼儿进行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加以适当点评。
六、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把秋天打扮的五彩缤纷,太美啦,你们真能干!现在让我们一起到室外去感受美丽的秋天。(音乐中结束活动)活动延伸以"美丽的秋天"为题,师幼共同将作品布置到走廊上或教室内,供幼儿欣赏。
美丽的秋天课件【篇6】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以“美丽的秋天”为主题整合内容,由《识字一》、《秋天的图画》、《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古诗两首》、《语文园地一》组成。在赞美秋天、讴歌秋天的同时,也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
《识字一》收集了描写秋天的景色、气候和丰收景象的三组四字词语。有些词语对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较生僻,也较难理解,可结合具体情景画面进行教学。真正理解了词意,用心感受一下,会觉得这些词真的很美。
《秋天的图画》是一篇足足百字的小文。文章虽短,却勾画出了一幅秋天山野的美丽图画,道出了劳动创造美的真谛。
《黄山奇石》一文描述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黄山上创造了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些奇石多因其外貌而得名。而且一块奇石,就是一个美丽的童话。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篇介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科普小作品,它以拟人的手法、韵文的形势表现出来,读来琅琅上口。让孩子们在领略植物王国的奇事的同时,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奇妙。
《古诗两首》选取的是苏轼的《赠刘景文》和杜牧的《山行》,是两首描写深秋时节美景的古诗:荷已尽,菊已残,但橙黄橘绿;百花谢,枯叶飘,但枫叶似火。
《语文园地一》鼓励孩子们由文中走向生活,走进秋天,走进大自然,去发现美、创造美、展示美。
总体构想
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六个模块:
模块一:感受秋天—预习。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尽可能读准字音。读不好的字词画下来,请教老师和同学。初步感知课文。感知秋天的美丽。
模块二:识字。在模块一的基础上,巩固已经认识的生字,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同学的互助重点解决存在困难的生字。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识字方法的总结。
模块三:写字。要求会写的字,写正确、漂亮。了解写字规律。
模块四:走进秋天(感悟秋天)。感悟秋天的美和大自然的神秘,体会创造美。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
模块五:绘本阅读。阅读关于秋天的绘本,进一步体会秋天。
模块六:我会看我会画。通过口语交际、展示台,自己动手秋天,用上学习过的词语。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
实施说明
这个教学设计注重整体性,各个模块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前一模块的任务的完成为后一模块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基础。后一个模块也是前一个模块的继续和深入学习,同时又可以检查前一模块的学习效果。教学流程指示了教学的基本步骤,是个大体的路径,教师循着这条路径可以有目的的实施教学。教学实施,教师为实现教学目的而设计的训练项目。
学习目标
1.认识61生个,会写4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从文字中发现美,在头脑中浮现美,在朗读中表现美。用心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3.积累词语,背诵诗文、段、篇。
4.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在心灵中积淀美,并付诸实践。
模块一感知秋天
(1课时)
教学流程
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61个生字,尽可能读准字音;在文中将生字和生字宝宝的好伙伴(词语)画出来并读一读。不认识的字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请教同学或老师。初步感知课文,感知秋天的美丽。
板块设计
板块一:自主识字
运用熟悉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提高孩子们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孩子们解决、克服学习中困难的意识和能力。】
板块二:交流识字
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学或老师;并将生字宝宝和他的伙伴画出来读一读。
【设计说明:此环节的设计通过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他人。一方面可以让孩子自己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向他人请教的良好习惯和意识。画出生字及他的伙伴读,可以让孩子在词语中学习,深入的理解字的含义。】
板块三:初步感知课文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感知秋天。
【设计说明:通过此环节,学生可以初步了解文本的意思,整体的感受到秋天的美。并加深对生字的熟悉程度。】
模块二识字
(3课时)
教学流程
小组交流识字方法并汇报识字方法,接下来运用这些识字方法小组内交流识字;小组汇报有困难的字,请其他组的同学或者老师帮助克服困难;教师指导识字。
板块设计
板块一:交流识字方法
孩子们平时你们都有什么好的识字方法,小组内讨论一下。你是怎样运用这些方法的?小组内运用这些方法识字。
生活中识字
(培养孩子们在生活中识字的意识,养成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生活的习惯。如:“刘、于”分别让姓刘、姓于的孩子到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姓和名子。让其他的孩子看。)
归类识字
基本字加偏旁识字
如:分+纟=纷、只+讠=识、龙+?=笼、然+火=燃、山+亻=仙、拍+口=啪、风+木=枫
登+木=橙、各+月=胳、良+氵=浪等。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的设计不是简单的导入,而是帮助孩子们复习回顾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并运用这些方法主动识字。由于是回顾不需很多时间。同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识字需要花费一定时间,比较一年级识字量大了很多。】
板块二:识字
孩子先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识字,小组内互相帮助识字。接下来小组汇报存在困难的地方。找其他组孩子帮帮他们,或是老师提供帮助。图文结合识字。
【设计说明:通过此环节让孩子们将有困难的地方指出来,可以有重点的来学习和指导。同时孩子们也体会到提供帮助和获得帮助同样是快乐的,养成学习中互相帮助的良好意识。容易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进而激发了学习兴趣。】
板块三:检查识字
编字谜检查
如:横山上面三根草(当);一个人,在山边(仙);自言自语(记)。
应用中检查
换语境识字(补充阅读带有本课生字的小短文。)读一读。例如:在讲到课文《识字一》时,可以给孩子们补充下面这段文字:“秋天到秋天到,景色宜人气候爽,层林尽染五谷旺,天高云淡山河美,春华秋实瓜果香。”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检查孩子们识字的情况,此设计更能激励孩子们。通过检查孩子们做到了自我检查和互相检查,孩子们也了解了字的运用,是更高层面的要求。它是上面识字的巩固和提高。然而识字量比较大,不能要求过急,可将识字继续到第三和第四模块的学习中。】
模块三写字
(3课时)
教学流程
对要求写的字,要认写结合,先认后写。要求不仅语言环境中能认,单独出现也能认;引导学生找出要求写的字的规律,根据规律分析字形,注意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教师重点范写。
板块设计
板块一:认字
回顾已经学过的字。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不可轻视,它是对模块二的巩固,同时也可以更好的进行这一模块的教学。不可忽视。】
板块二:观察写字规律
教师引导孩子们观察要求写的字的规律,注意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
如:上下结构的字:宜、实、字、苹、丽、劳、它、安、华、尽、实,这些字书写时就不相同,其中“宜、实、字、苹、丽、劳、它、安”字上小下大;“华、尽”字则是上大下小。“实”字最后一笔是点。
左右结构的字:壮、波、浪、作、块、识、径、纷、洼、灯、如、好、娃这些书写时也不同,其中“壮、波、浪、作、块、识、径、纷、洼”字左窄右宽;“灯、如、好、娃”左右相等,还要注意“女”字作偏旁第三笔不出头。
半包围结构的字:“区、巨”都有共同区字框,同时还要注意笔顺。
独体字:“甲、丰”竖画在竖中线上,左右两边对称。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孩子们明白,写字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掌握规律,仔细观察,用心去想,这是写好字的前提。有意识培养孩子们观察汉子的间架结构的意识。】
板块三:写字
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设计说明:通过这一环节,孩子们先观察老师写字,老师的运笔、顿笔。这样孩子们才能有意识的去描摹,再进一步自己写。书写有困难的孩子要重点指导。逐渐的培养他们写字的兴趣。】
模块四走进秋天感悟秋天
(3课时)
教学流程
自由读《识字一》,边读边想象,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说说你对秋天的初步印象。板书秋天景物和气候的特点。交流《识字一》词语内容,指导朗读。自由读《秋天的图画》、《古诗两首》,画出描写秋天景物与色彩的词句。指导朗读,感受秋的多彩与美丽,体会并表达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试用《识字一》中的词语对这两课进行概括。自由读《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感受《识字一》中山河壮美一词之意,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交流秋天的特点,说说你最喜欢秋天的什么?
板块设计
板块一:观察秋天,并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秋天
充分利用书中插图(如《识字一》、《秋天的图画》、《植物妈妈有办法》)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秋天景物和气候的特点,有条件的可以带领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亲身体验并领略秋天的气候、秋天的景物、秋天人们的衣着、秋天人们的活动等。引导孩子们运用学习过的知识结合自己的体验,说一说自己眼中的秋天。评一评谁说的好,为什么?
【设计说明:该环节的设计不是简单的导入。一是激发学生兴趣,二是确定学习起点,通过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了解学生已掌握的词汇量,和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三是通过互评,让学生更好的认识秋天、了解秋天。该环节与后面将要进行的口语交际是遥相呼应的。】
板块二:基础学习
1.巩固字词
随课文巩固字词,要求读准确。
2.领悟内容
自由读《识字一》、《秋天的图画》、《古诗两首》。不理解的词语小组讨论,教师引导解决。再读。小组内交流讨论,解决不理解的内容,并引导学生说出秋天的特点。如秋天景物的特点、秋天天气的特点、秋天色彩的特点等。
自由读《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大自然的神奇和植物王国的奥秘。如黄山的奇形怪状的石头、植物妈妈的神奇办法。
【设计说明:这个板块的学习,以学生自学为主,《古诗两首》和《黄山奇石》生字较多,并且《古诗两首》用诗的语言表达,学生较难理解。放手让学生自学,不是让他们能完全理解课文内容,只要能感受到秋天的美好,能表达出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即达到学习目的。】
板块三:朗读设计
1.《识字一》边读边想象秋景的美丽与多彩。画出《秋天的图画》中描写收获和劳动创造美的句子。运用多种阅读方式如自由读、指名读、仿读、齐读等反复诵读。大家一起感受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读出是劳动创造了美,是勤劳的人们创造的秋天的美。
画出《古诗两首》中描写秋天景物与色彩的诗句,反复诵读并感受秋天的多彩与美丽。
2.《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熟读成诵。通过朗读,感受祖国山川的秀丽神奇和奇妙的自然现象。
【设计说明:此板块通过朗读,来加深学生对秋的印象,对秋的感受,并且在朗读中积累语言,对一、二年级的学生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与指导。从读中感悟,从读中积累提高。】
美丽的秋天课件【篇7】
在我们班上的美工活动区中,孩子们对拓印这种作画形式非常感兴趣,同时我又结合季节生成了本节活动,活动过程中我运用了新颖的作画工具,从而达到了意想不到的画面效果,孩子们对这些新的工具也都很感兴趣。
二、老师周末的时候给小朋友布置了一个作业,就是让小朋友在周末的时候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秋天,小朋友们给我带来了很多他们找到的秋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问; 你最喜欢那一副?为什么?
老师还发现了一个特点,这四幅图所呈现的是四种不同的组色调。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种颜色,可是有几种时能给我们带来温暖的感觉的,我们把它们叫做暖色。一一介绍。 秋天真美呀,无论是金灿灿的稻穗还是红彤彤的苹果都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画家和我们一样也很喜欢秋天,他们就运用这些色彩表现出了多彩的、温暖的、色彩斑斓的秋天。
其实我也能画出我心目中的秋天,可是我今天画画要用到的工具可不太一样。介绍工具和具体的操作过程。
在塑料板上刷颜料――用水粉笔滴另一种颜料――喷壶喷不同的颜料――图画纸盖在上面印――线绳在印好的纸上拖画。
美丽的秋天课件【篇8】
活动目标:
1、能在观察自然界的基础上创作出秋天的图画,并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技巧进行表现。
2、能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美术作品,体验集体创作的愉悦,培养幼儿的团结合作意识。
3、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色,体验秋天丰收的喜悦。
活动重点:
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
活动难点:
能运用多种材料和技巧进行美术创作,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1、绘画纸、油画棒、报纸、鸡蛋壳、胶棒、皱纹纸、水粉、排笔、剪刀、小桶、抹布。
2、秋天景色的视频。
3、秋天景色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
(1)师: 小朋友,美丽的秋天来到了,大自然发生了哪些变化?
(2)幼儿:秋天,树叶黄了,农民伯伯种的'庄稼都丰收了……
2、播放视频,请幼儿的欣赏秋天的美景。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秋天大自然的变化。
(2)请幼儿交流、讨论。
3、出示秋天景色的图片,请幼儿观察。
4、和幼儿一起讨论创作要求。
请幼儿说一说想怎样合作去安排和创作,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5、幼儿集体创作,教师指导,重点培养幼儿的团结合作意识。
引导幼儿合理分工合作,大胆想象尽可能用多种不同的材料创作出内容丰富的作品,根据不同的创作情况,提示添加背景。
6、幼儿介绍作品,互相欣赏。
引导幼儿讲讲和同伴在创作中是怎样分工、团结合作的。
7、教师总结评价。
今天我们大家共同合作画出了这么美丽的秋天,小朋友们可真能干。你们高不高兴啊?那就跟着老师一起出去感受一下美丽的秋天吧。
注:本主题活动共分五课时完成。
美丽的秋天课件【篇9】
内容与要求:
感知秋天的季节特征,观察各种动植物的变化。
了解秋季人们如何收获,乐意参加各种收获活动,体验丰收的喜悦。
活动说明:
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树叶的变化、水果的成熟使秋天变得色彩斑斓。人们辛苦一年的劳动有了收获,也因此使劳动变成了一份快乐,这是一个孩子、大人都开心的季节。这个主题就是要利用各种资源,让孩子的活动从活动室走向广阔的天地,开拓他们的视野,也丰富他们的生活感受。“捡落叶”、“去秋游”、“摘果子”、“逗虫子”等一切活动,都让幼儿在玩中亲近自然,融入自然,发现自然,使他们的感觉变得敏锐,思维变得活跃,性格变得开朗,生活变得有趣。
随着季节更换,孩子们在散步时就发现地上有扫不完的落叶;玩水的时候感觉到,风吹向湿湿的手会有凉凉的感觉。秋天到来了。主题从“捡落叶”切入,充分利用幼儿园丰富的资源,为幼儿提供寻找和观察的空间。孩子们发现,好多大树妈妈都在“掉头发”,很是心疼。区域活动中,将孩子们捡到的树叶收集到一起,提供多种材料和工具,支持孩子们利用捡到的树叶、收集的废旧物品等,着手为大树妈妈重新穿上好看的衣服。随着主题的推进,孩子们在捡落叶时候的故事、秋游时的故事都逐渐成为孩子谈论的话题。
当树叶纷飞飘扬,孩子们到处寻觅捡拾落叶之际,幼儿园里一棵结满桔子的树,引起了幼儿的注意。“我爱吃的水果”这一内容顺时推进。于是,活动室内秋天的大树上出现了一个个有趣的果实。从幼儿收集的各种水果,到教师收集的各种农作物,使活动室渐渐有了丰收的喜气。孩子们在观察、品尝、思索和表现表达的过程中不断感受着秋天的美丽和快乐。
这时,在研读新教材中,一个小故事——《蜗牛和苹果》吸引了我,我发现,幼儿在品尝水果时,积累的经验往往停留于水果的外形特征、水果的味道等,很少有孩子关注到果核。故事却给我们展示了意欲丢弃的果核却变成种子、大树和果实的美好结局。于是,本次活动借用这一素材所制作的Flash,以果核为对象,一方面在设问中促进幼儿的细致观察以及经验基础上的想象,另一方面让幼儿在“果核宝宝找妈妈”的情景中观察、比较不同的果核,体验秋天发现的乐趣。同时,使幼儿初步感知植物生长变化、收获播种的轮回,以激发幼儿参与下阶段各种收获、劳作活动的愿望。
活动设计:
一、名称:果核宝宝找妈妈
二、目标:
1、在看看、听听、讲讲中了解果核的用处,发现果子里有不一样的果核。
2、能大胆地交流自己的发现,并体验收集的快乐。
三、环境创设与材料的提供:
“蜗牛和苹果”的故事制作成PPT。
6种水果(每张桌子摆放一样水果,并遮盖住)、相对应的6种果核混合装在脸盆中。
盘子、消毒纸巾(与幼儿人数相等)、水果刀、垃圾筒等用品放在一侧。
教室里放置一些不同种类的种子。
四、活动实录
教师预设幼儿回应与生成教师的调整
1、看看、听听、讲讲故事“蜗牛与苹果”
集体看无声的Flash画面,设问:你看懂了吗?发生了什么事情?该怎么办?
到底谁是苹果妈妈的宝宝?
听了故事以后,你们觉得果核到底有用吗?
2、送果核宝宝回家
出示装有6种果核的脸盆给幼儿看,设问:今天我带来了许多果核,看看他们都一样吗?
今天,有好多水果妈妈都到这里来找自己的果核宝宝了。仔细看看,你认识她们吗?
(教师一一出示遮在毛巾下的6种水果,引导幼儿观察、认识。)
现在就请大家一起来帮忙,把这些果核宝宝送回到她们的妈妈身边去。你想帮谁就帮谁,想帮几个就帮几个。
交流、验证。
(组织幼儿围坐在桌子旁)我们一起来看看,果核宝宝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先帮长得最大的果核宝宝吧!
再来帮帮我们刚刚认识的水果妈妈——冬枣。
师生一起收拾活动室,带上果核和水果回活动室。
3、延伸:愿意继续帮忙的宝宝一起到探索角想办法帮剩下的果核找妈妈,鼓励孩子到教室里找找“秋天里除了果核还有哪些也是种子?”
文文:苹果烂掉了。
轩轩:小蜗牛和乌龟医生喜欢吃苹果。
雯雯:他们把苹果吃掉了,后来又长出一棵小苹果树了……
毛毛:苹果生病了。
周阳:乌龟医生来给她看病。
张子煌:每个苹果放得时间长了以后都会烂掉的。这不是生病。
卿卿:苹果不是真的生病,她要生小宝宝了。
冷峰:苹果妈妈的宝宝就是小苹果树。
蕾蕾:苹果妈妈刚生出来的宝宝是一粒粒籽。
马杜宇:苹果烂掉了,可是她的核里面有一粒粒黑黑的籽是不会烂掉的。
贝贝:我吃过苹果的,在苹果的最最里面就有果核的。
扬扬:果核有用的。可以种出苹果树,还可以长出苹果来的。
毛毛:还可以长出桔子来。
轩轩:还可以长出生梨来。
……
卿卿:不是的。苹果的果核种下去就只能长苹果树的。
幼儿七嘴八舌:
桔子、西瓜、桃子、葡萄、香蕉……
恬恬:香蕉没有果核的。
张子煌:香蕉也有果核的,就是用眼睛看不清楚,就在她那个心里面……
恬恬:不一样的,有的大,有的小。
蕾蕾:有的是黑黑的,有的是白白的。
文文:有的是圆圆的,有的是长长的。
……
张子煌:我认识那个大的果核,他是龙眼的果核。
扬扬:那个小小的黑黑的好像是苹果妈妈的宝宝。
……
众:这是石榴。
雯雯:她有好多好多宝宝的。
众:这是桔子。
恬恬:比我们吃的桔子小,是小桔子。
唐芸吉:她好像不是桔子。
众:这是苹果,我们在幼儿园吃过很多次的。
扬扬:妈妈告诉我,苹果吃了皮肤好。
张子怡:苹果有营养的。
文文:苹果很好吃的,很甜的。
众:这是桂圆。
张子煌:不是的,这是龙眼。
马杜宇:这个我吃过的,奶奶说好像叫枣子。
众:这是葡萄。
幼儿人手一只盘子,到脸盆里挑出想送的果核,把她们一一送到水果妈妈身边的空盘子里。
众:是龙眼的宝宝。
轩轩:对了,宝宝送对了。
幼儿一起观察,并确认所有的龙眼的果核都送回了家。
(有小部分冬枣核送回了家,大部分放在一边没有送)
马杜宇:我吃过的,她的果核宝宝就是这样的。
冷峰:用手剥。
(冷峰试了试,放弃)
卿卿:她的皮长得很牢的,剥不掉的,要用刀切的。
正正:不行的,她太小了,要切到手的。
龙龙:用牙齿咬。
众:可以。
(幼儿自己用湿纸巾擦手,并人手一个冬枣)
幼儿两种表现:有的边吃边观察;有的急着咬出果核,把咬下的果肉放在一边。
毛毛:我的果核出来了,像个橄榄。
蕾蕾:她的两头尖尖的,中间大一点,就像橄榄的样子。
(另外几种果核幼儿有点混淆,一一验证需要很长时间)
扬扬:老师,我想带一些果核回家,种在乡下的泥土里。
唐芸吉:我想把每种水果都打开看看。
孩子们在交流、品尝和发现着。
发现幼儿能看懂一些画面,但还不能很好地将多个画面联系起来,有点“断章取义”。于是,再次看Flash(有声的),并提醒幼儿注意倾听
追问:苹果是真的生病了吗?乌龟医生有没有帮她看好病?
苹果烂了也不一定就是坏事,可能她是当妈妈了。
说得好。正是这一粒粒黑黑的小宝宝钻到泥土里才慢慢地长出了小苹果树。他们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果核。
你们都吃过苹果吗?有没有发现过里面的果核?你们吃完后把他们放哪儿去了?
是不是随便种什么果核,想要她长出什么果子她就能长出来呢?
那么,除了苹果的果核,你们在吃水果的时候,还发现过什么其他的果核吗?
关于香蕉的事情看来张子煌了解得比较多,想知道的宝宝以后可以去问问他。
是啊,他们的颜色、大小、形状都有些不一样。说明不同的水果有不一样的果核。那么,他们到底是哪个水果妈妈的宝宝呢?
对,你们都吃过吗?她里面长什么样?
她跟我们平时吃的桔子有什么不一样吗?
她跟桔子很像,但她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金桔。
为什么幼儿园要给我们吃很多苹果呢?
说得对,苹果有丰富的营养,味道也很好,所以大家都很喜欢吃。
其实,龙眼和桂圆是一种东西,像现在这样新鲜的时候叫龙眼,晒干了以后叫桂圆。
对,她叫冬枣,可能吃过的宝宝不多,等会儿有机会我们一起来尝尝。
她跟葡萄长得就像双胞胎,但她的名字叫提子。
(教师观察幼儿送的情况,鼓励幼儿间的交流,但不告诉幼儿正确答案)
都对了吗?有没有龙眼妈妈的宝宝还没有回来的?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她的果核长在哪里?该怎么看呢?
能行吗?你来试试。
对啊,切很小的东西可能会有危险。
你们觉得龙龙的办法可以用吗?
那么我们一起来试试。
好多宝宝都没吃过冬枣,现在你可以慢慢地尝一尝。
是吗?为什么说她像橄榄?
那么,大家看看,还有哪些也是冬枣妈妈的宝宝,一起把她们送回家。
还有很多长得小小的果核宝宝有点糊涂了,不知道自己找的妈妈对不对,我们把她们带到教室里去,再想想办法。
好啊,你可以请爸爸妈妈跟你一起试试,看看现在种下去,什么时候会长出来。如果长不出来,过一段时间再种,看看什么时候种水果比较合适。
可以的。但要看看,是不是每种水果都用一样的办法打开来。
反思:
幼儿操作的果核很多也很细小,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幼儿设置了障碍,可能会让有的孩子产生挫折感,需要在后续的活动中加以积极的引导,帮助幼儿体验克服困难和挫折后带来的快乐。
教研组评价:
活动中幼儿的参与和表达很自主,也很大胆,在寻找冬枣果核的过程中,很多孩子沉浸于活动中,甚至都忘了吃果肉,却为自己寻找到的果核而欢呼,完全看不到这个年龄段孩子“嘴馋”的特点。这些都可以看出本班孩子对探索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活动中能灵活地与幼儿互动,及时的追问以及幼儿间引发的争论、互相质疑都大大激活了幼儿的思维。
活动第一环节教师有意识地安排无声动画,给了幼儿观察的机会和想像的机会;活动第二环节更是让幼儿充分地探索、表达和发现。整个过程使幼儿获得了很多经验,也有了满足的体验。
美丽的秋天课件【篇10】
【教材分析】
秋天在幼儿的眼中是多彩的、生动的:蓝蓝的天空、蝴蝶般飞舞的树叶、盛开的菊花、硕果累累的果园和丰收的田野。散文诗《美丽的秋天》意境优美,从花园、果园、田野的角度,运用大量的色彩描写、比喻和拟人等手法,展现了秋天独有的美丽。散文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词语,生动简洁,朗朗上口,很适合幼儿朗诵。活动中,直观地向幼儿展示秋季美景,鼓励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表现,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内容,欣赏优美、生动的语句。学习词汇:格外、千姿百态、黄澄澄。
2.能根据诗歌内容自编动作;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进一步萌发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与诗歌内容相符的`4幅图片,红色、黄色树叶,优美舒缓的音乐,“幼儿学习材料”
——《秋天多美好》,《幼儿素质发展课程?语言》CD。
【活动建议】
1、引导幼儿讨论对秋天的初印象和感受,对秋天天气、树木、典型花卉、丰收的作物等方面的变化和景象进行交流。
提问:你从哪里发现秋天到了?
2、请幼儿欣赏诗歌,初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优美。
(1)引导幼儿分别观察4幅图片,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秋天的美景。
(2)教师配乐朗诵诗歌,使幼儿初步感受诗歌的优美。提问:诗歌的名字是什么?诗歌里说了秋天的哪些美景?
3、结合图片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并学习朗诵诗歌。
(1)出示图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利用图片和实物树叶学习词语:格外、飘落。练习朗诵诗歌第1段。
提问:秋天的天是什么样子的?树叶有什么变化?
(2)出示图2,引导幼儿观察花园里菊花的各种形态;学习词语:千姿百态。练习朗诵诗歌第2段。
提问:秋天的花园里有什么样的美景?有什么样的菊花?
(3)出示图3,弓丨导幼儿认识和了解拟人、比喻的手法;通过观察图片学习词语:黄澄澄。练习朗诵诗歌第3段。
提问:秋天的果园是什么样子?为什么说苹果笑红了脸?树上的柿子像什么?
(4)出示图4,弓丨导幼儿观察田野丰收的景象,练习朗诵诗歌第4段。提问:秋天的田野是什么样的景象?农民的心情是怎样的?
4、请幼儿完整朗诵诗歌,自编动作大胆表现诗歌的优美。
(1)幼儿看图完整朗诵诗歌,重点掌握诗歌词句的准确。
(2)为幼儿配上舒缓的音乐,鼓励幼儿创编动作表现诗歌。
提问:诗歌里用了哪些优美的词句描述秋天的多彩景象?你喜欢诗歌的哪一句?你想怎样表现诗歌里秋天的美景?
【活动延伸】
请幼儿自主阅读《秋天多美好》第2—3页。
美丽的秋天
秋天多么美丽!蓝天格外高,白云格外白。树上的叶子变红了,变黄了,秋风吹过,叶子从枝头上飘落下来,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
秋天的花园分外好看:菊花向着太阳开放,金黄、艳红、玉白、淡紫……千姿百态,发出阵阵的清香。
秋天的果园分外好看:圆圆的苹果笑红了脸,黄澄澄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挂满了枝头。
秋天的田野分外好看:稻田一片金黄,棉田一片雪白,到处是丰收的景象。啊!秋天多么美丽!
美丽的秋天课件【篇11】
一、活动目标:1了解秋天的一些特征。
2欣赏散文诗并简单的续编散文诗。
二、活动准备:1提前带孩子寻找幼儿园的秋天。
2《美丽的秋天》磁带和课件。
三、活动内容:
(开始部分)——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思考。
师:小朋友,谁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发现秋天的?秋天的气候怎么样?
幼:秋天。(变黄的叶子、小草变黄了、挂满枝头的红红的石榴……)早晨和傍晚很冷穿的衣服厚,中午很暖和要脱衣服。
师:对,秋天是一个硕果累累的季节,秋天的气候比较凉爽而且温差大,就是早晨傍晚跟中午的气温区别大,所以小朋友要及时增添衣服以防感冒。
师: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你觉得秋天美吗?美在哪?
幼:喜欢秋天的色彩。……
(展开部分)——欣赏秋天的景色,引出散文诗《美丽的秋天》
1师:既然秋天那么美,我们就一起来欣赏秋天的景色吧。
师幼一起欣赏秋天的景色,看一幅图片同时引出散文诗的一句(如:天空格外的蓝,白云格外的白。)一直到最后。
@_@我是分割线@_@然后再听磁带,再请孩子根据图简单复述散文诗。
2师:秋天里还会有什么样美的景色呢?(如花园、公园等)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大胆想象。根据幼儿叙说帮助幼儿一起续编散文诗并记录。
(结束部分)整理续编的散文诗,一起有感情的朗读。
四、活动延伸
依照散文诗画一幅美丽的秋天的画。
附:美丽的秋天
秋天来了,秋天多么美丽!
天空格外地蓝,白云格外地白。树上的叶子变红了,变黄了。秋风吹过,叶子从枝头飘落下来,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
秋天的果园分外好看,圆圆的苹果笑红了脸,黄澄澄的柿子像金色的灯笼挂满枝头。
秋天的田野分外好看,稻田一片金黄,棉田一片雪白,收割机轰隆隆地响,到处是丰收的景象。
啊!秋天来了,秋天多么美丽!
美丽的秋天课件【篇12】
一、教学目的:
1、欣赏散文,理解散文内容,体会散文语言美和意境美。
2、感受文学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准备:
1、课件《美丽的秋天》
2、幼儿掌握一些关于秋天知识。
三、教学过程:
1、在音乐《秋天多美丽》的伴奏下,带领幼儿进入教室。
老师:秋天好美啊,在秋天哪些东西是美丽的?
2、听老师朗诵散文《美丽的秋天》
秋天,真美丽。
天高了,地宽了,秋风姐姐快乐得到处跑......
秋风姐姐对着大树吹口气,大树摇啊摇。一会儿抖落一只金蝴蝶,一会儿抖落一只红蝴蝶,一会儿抖落一只花蝴蝶。
妈妈说,大树落叶了,送给小树作肥料,盼它快长高。
秋风姐姐对着小河吹口气,小河笑啊笑,一会儿抖动披着的纱巾,一会儿掀起一个浪花花,一会儿抱着白鹅摇啊摇。
妈妈说:小河高兴了,它养的鲜鱼、螃蟹肥又壮,宝宝吃了有营养。
(1)今天给带来了一篇非常美的散文,请小朋友们认真听一听。
(2)你们听到了什么?
(3)一边观看图片一边听散文。
(4)老师把散文画成了美丽的`图片让我们一起仔细地欣赏一遍。
(5)分段落欣赏散文,加深对作品理解。
段落1,提出问题:为什么秋风姐姐快乐地到处跑?秋风姐姐先跑到哪里呢?
段落2,提出问题:1)秋风对大树吹了一口气,发生了什么?
2)树叶从树上落下来除了像蝴蝶,还像什么?请大家学学。
3)幼儿用身体表现树叶。
段落3,提出问题:大树妈妈为什么把树叶送给小树?
段落4,提出问题:秋风姐姐是个调皮的小姑娘,它又会跑到哪儿去?
1)秋风姐姐对着小河吹口气,小河怎么样了?它的心情如何?
2)为什么说小河像丝巾呢?我们一起来做小河抖动丝巾的样子。
3)为什么小河会掀浪花呢?我们一起来做小河掀浪花的样子。
4)小河是如何抱着白鹅摇的?
5)伴随音乐我们一起来做小河开心的样子。
段落5:小河都有什么宝贝?
3、完整欣赏散文。
秋天好美啊,落叶从树上飘落下来,小河掀起了浪花。
1)你最喜欢散文中的哪一句?你们可不可以用散文中的话说给大家听?
2)还有哪位小朋友喜欢这句,谁来学一学,把这句话说的更好听?
3)我们大家一起学一学。
4)为什么说这句话那么美?
小结:学习连着用“一会儿”。
4、画秋天
秋风姐姐这么开心,她还会对谁吹口气呢?
老师:我们一起把秋天画下来好吗?
美丽的秋天课件【篇13】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美丽的秋天
教师:
主题目标:
引导幼儿观察和了解几种秋天常见的动物的外形特征、习性;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知道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它们在秋天变化的原因,会用多种形式来表现;使幼儿知道秋天过后是冬季,加深对四季特征的认识,知道四季的顺序;引导幼儿能根据气温变化穿脱衣服,使幼儿知道秋天气温变化大,要防止感冒;让幼儿知道预防肠道寄生虫的一般常识,懂得不吃不洁食物,瓜果要洗净、剥皮、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引导幼儿而运用多种形式的自然物表现秋天的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了解植物对环境的保护作用,了解动植物需要人们的保护,人们应该尽力保护大自然的和谐。
全程计划:
主题谈话:引起动机-欣赏树叶贴画
美术:一串红
诗歌:秋风
主题谈话:秋天的天气
歌曲:小树叶
体育:扫落叶
主题谈话:秋天的衣服
体育:秋风
欣赏:散文-云彩和风儿
主题谈话:秋天的植物认识菊花
美术:设计衣服
环境创设:
1、各墙面和柜的装饰
1)主墙:家长和老师收集的各种有关秋天的资料,经过整理和装饰,让幼儿感受秋天。
2)其他墙:"秋天的花和动物"展示幼儿的美工作品。
3)柜面装饰:
A.幼儿用语言讲述出与秋天有关的活动。教师记录并整理粘贴。
B.用照片的形式记录秋天的变化。
C.展示秋天的花和树。
D.人们在秋天里的活动。
区域安排:益智区:
目标:
1、观察秋天的植物和动物的变化。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讲述能力。
内容:
1、观察活动(1)树叶变黄了(2)菊花(3)螃蟹
2、游戏:大风和树叶、螃蟹赛跑美工区:目标:
1、掌握用棉签画画的技能。
2、会胶泥做出水果的形态。
3、学习粘贴的技能。
4、鼓励幼儿大胆表现作品。
内容:
1、泥工《一盘水果》
2、手工《一串红》
3、绘画《螃蟹》
4、绘画《小鸡和小鸭》
阅读区:目标:培养幼儿养成安静阅读的习惯,看完后把书放回书架上。内容;书架上摆放相关书籍供幼儿阅读。
结构区:目标:
1、培养幼儿的动手搭建公园。
2、鼓励幼儿相互合作进行建构。内容:搭公园、搭莲花山、搭幼儿园。
菊花开了案例:菊花开了十月初,孩子们在花园散步时,佳慧小朋友突然兴奋地叫起来:"快来看呀,菊花开了!"听她这么一喊,孩子们都围了过去。怎么可能呢?按前两年的常规,这种菊花要到十月底才开,为什么整整提前一个月?带着疑问,我走了过去,想不到真的有几朵嫩黄的菊花已经怒放了。孩子们特别高兴,于是去寻找别的菊花,可是找遍了整个花园,却没发现第二株开放的菊花。
唏韵小朋友跑过来问我:"老师,为什么这株菊花比其它菊花开得早呢?"实话说,我自己搞不清,如何回答呢?突然我灵机一动,这不正是引导幼儿探索、思考的好机会吗?于是我说:"这株菊花与花园里其它菊花的品种是一样的,都是从老的菊花根上长出来的。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它们开花时间不一样,我也不知道。我请大家一起寻找原因。"接着,小朋友在这株菊花边仔细地观察着,可就是找不到结果。最后,我请小朋友带着问题回家问问爸爸妈妈。
第二天,孩子们一上幼儿园就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松磊说:"爸爸告诉我,植物是靠阳光、水、空气和土壤而生长的,这株菊花可能比别的菊花得到的阳光多。"我带着幼儿又来到了花园里,结果这个结论很快就被否定了,因为整个花园里的菊花都普照阳光。啸虎说:"我妈妈说,今年秋天很少下雨,如果泥土湿润,植物就会长得快,因此它提前开花了。"于是,我动员大家找来与之较远的另一株菊花边的泥土,经比较发现它们从颜色上看稍有不同,开花的那株菊花泥土暗了一点,孩子们高兴地大叫起来:"找到原因了。"我疑惑不解:这究竟是为什么使同一个花园里的泥土有不同颜色?
第三天,孩子们午餐后在花园散步是,小宇小朋友突然兴奋地叫起来:"老师,我发现菊花开的秘密了。"果然,在那株菊花附近,有一个阴井,正逢阿姨把泔脚水倒入阴井,离开时有几滴泔脚水滴在这株菊花附近的土壤上,每天这样,不等于施肥吗?这时,孩子们纷纷围了上来,,小宇抢着告诉大家:"阴井在旁边,阿姨倒'垃圾水'时,这株菊花正好每天可以喝一点,所以比别的菊花长得快,长得高,开花早。"孩子们都拼命地点头许可并鼓起了掌。
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真是太可贵了,他们正是在这种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证实了一个又一个问题。